数码影像技术课程

合集下载

数码摄影教案

数码摄影教案

数码摄影教案一、引言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数码摄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数码摄影相比传统胶片摄影更加方便、灵活,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后期处理和分享的机会。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数码摄影的基础知识和技巧,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摄影水平。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数码摄影的基本原理和设备;2. 掌握相机的基本操作和摄影技巧;3. 学会利用后期处理软件进行修饰和分享。

三、教学内容1. 数码摄影的基本原理a. 像素和分辨率的概念b. 曝光和光圈的关系c. 色彩空间和白平衡的影响2. 相机的基本操作a. 相机的构造和功能介绍b. 拍摄模式的选择和使用c. 快门速度和ISO的调节d. 焦距和光圈的配合3. 摄影技巧的讲解a. 構圖和视觉构图b. 光线的利用和控制c. 运用景深和快门速度表现主题4. 后期处理软件的应用a. 图片的导入和整理b. 色彩、亮度和对比度的调整c. 去除噪点和修饰细节d. 图片的保存和分享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和投影演示介绍数码摄影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知识。

2. 实践操作:在教室内或户外进行实际拍摄练习,学生亲自操作相机,体验各种拍摄模式和技巧。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照片交流和评价,分享自己的作品和经验,互相学习和提升。

五、教学评估1. 拍摄练习: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摄影练习,并提交作品,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2. 学生讨论与展示:学生分组进行作品讨论和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点评。

3. 阶段性测试:教师进行阶段性测试,测试学生对数码摄影基本原理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投影仪和电脑2. 数码相机和三脚架3. 后期处理软件七、教学时间安排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安排每周两个课时,共计10个课时。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全面了解数码摄影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同时掌握相机的操作和后期处理软件的应用。

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学生的摄影水平和创作能力将得到提高。

《数码影像基础》课件

《数码影像基础》课件
《数码影像基础》 ppt课件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目录CONTENTS
• 数码影像概述 • 数码相机原理与使用 • 数码影像处理软件介绍 • 数码影像后期处理技巧 • 数码影像输出与分享 • 实践案例与作品赏析
01
数码影像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数码影像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 通过电子设备获取、处理、存储 和传输的影像。
裁剪与旋转
总结词
裁剪与旋转是常用的后期处理技巧,能够优化构图、突出主 题,使照片更加引人注目。
详细描述
通过裁剪可以去除多余的背景、突出主体,改变照片的视角 和视觉效果。旋转功能则可以修正拍摄时产生的倾斜或角度 问题,使照片更加规整。此外,还可以通过调整画布大小和 比例,以适应不同的输出需求。
滤镜效果与图层应用
总结词
滤镜效果和图层应用能够为数码影像添加创 意和个性化元素,丰富视觉效果。
详细描述
各种滤镜效果如模糊、锐化、扭曲等可以创 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为照片增添艺术感。 图层的应用则可以实现多层次的编辑和组合 ,使创作更加灵活。通过图层的叠加、透明 度调整以及混合模式等操作,可以实现更加 丰富的视觉效果。同时,掌握图层样式和图
总结词
掌握风景摄影后期处理技巧
详细描述
介绍如何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对风景摄影作品进行色彩、对比度和锐度的调整,以及如何应用滤镜和图 层技术来增强视觉效果。
实践案例二:人像摄影后期处理
总结词
提升人像摄影作品质量
详细描述
讲解如何对人物皮肤进行磨皮、美白 和修饰,以及如何调整人像的光影和 色彩,以达到更佳的视觉效果。
层蒙版也是实现个性化编辑的关键技巧。

数字影像制作课程标准(72课时)

数字影像制作课程标准(72课时)

《数码影像制作》课程标准(非项目化课程)课程代码:课程类型:理实一体课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广告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总学时:80一、课程性质与作用《数码影像制作》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也是一门教学做一体化的综合技术专业课。

《数码摄影摄像》课程是技能性很强的课程。

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摄影摄像的器材和配件、拍摄曝光、拍摄用光、拍摄构图、拍摄专题实践、计算机图片加工技术和电影视频处理技术。

它是拍摄技术和计算机处理技术相结合的课程,既可以使学生掌握摄影摄像的基本知识,又可以使学生掌握摄影摄像的实践操作技能。

二、课程目标《数码影像制作》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能运用摄影摄像的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在实际操作上加强锻炼,提高学生的摄影摄像技术能力及思考创作能力,让学生理解真正的摄影摄像,提高审美,开拓了视野。

分类目标(一)、知识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摄影与摄像的基本操作知识◆熟练掌握专业照相机的摄影技巧,专业摄像机的拍摄技巧,摄影的用光。

◆掌握利用计算机对照片进行加工、对视频进行编辑的基本方法。

(二)、能力要求:◆培养学生的摄影与摄像创作能力,磨练摄影的基本功底,培养学生在艺术创作中的镜头感、能在广告摄影,新闻摄影,影视拍摄中灵活运用镜头语言。

◆恰当地使用美术及相关的术语,从观念、创意、制作技巧等方面,以自己的观点评论中外现代媒体艺术作品。

◆能发现生活中有意义的题材,并用现代媒体艺术的形式加以记录或表达;充分利用图像资料库和网络资源,有创意地完成现代媒体艺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三)、素质要求◆通过练习和实践训练,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艺术摄影及摄像风格。

◆让学生以多种形式大胆地展示和交流作品,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对自己和他人的现代媒体艺术作品进行评价。

使学生在学好摄影摄像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评价与自我评价,理解评价的内容,掌握评价的方法。

三、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以摄影摄像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经过电视台以及行业企业的合作研讨,同时参考摄像师职业资格标准,归纳出适合学生认知规律、职业成长规律的十个学习情境:摄影摄像导论、摄影摄像基本操作、摄影摄像器材配件、影像曝光、影像用光、取景构图、摄像技术、专题摄影摄像、图像处理、视频处理。

数码影像技术ppt课件

数码影像技术ppt课件

特效添加
根据需要,为素材添 加转场效果、文字、 音频等特效,提升视 觉效果和表现力。
颜色调整
对画面进行色彩校正 和调整,使画面更加 自然、美观。
输出与分享
将制作完成的PPT课 件导出为适合播放的 格式,并进行分享或 展示。
后期制作的常用工具
视频剪辑软件
如Adobe Premiere Pro、Final Cut Pro等,用于视频剪辑、拼接和特效添加。
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
数字图像
由像素组成的二维矩阵,每个像素包含位置和颜色信息。
数字图像处理
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数字图像进行各种操作,以达到所需效果的过程。
数字图像处理的优势
可重复性、精确度高、灵活性好、便于传输和存储。
数字图像处理的常用软件
Adobe Photoshop:专业的 图像处理软件,提供丰富的 编辑工具和效果。
数码影像技术PPT课 件
目录
• 数码影像技术概述 • 数码相机原理与使用 •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 数码影像后期制作 • 数码影像技术前沿动态
01
数码影像技术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数码影像技术是指使用数字设备和技 术来记录、处理和展示影像的技术。
特点
高分辨率、高清晰度、易于存储和传 输、可进行后期处理和编辑等。
数码影像技术的发展历程
初期阶段
20世纪80年代,数码相机和数字 视频技术的出现,开始取代传统 胶片摄影。
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 的进步,数码影像处理软件和数 字图像传感器得到广泛应用。
成熟阶段
21世纪初,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 信技术的普及,数码影像技术迅 速发展,成为主流的影像记录方 式。

数码摄影教程教案

数码摄影教程教案

一、数码摄影基础1. 教学目标(1)了解数码摄影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掌握数码摄影的基本设备及功能。

(3)熟悉摄影术语和基本原理。

2. 教学内容(1)数码摄影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数码相机的基本构成和功能。

(3)摄影术语和基本原理(如曝光、焦距、景深等)。

3. 教学方法(1)讲授:讲解数码摄影的定义、发展历程和摄影术语。

(2)演示:展示数码相机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3)实践:学生动手操作数码相机,熟悉基本功能。

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数码摄影基础知识的掌握。

(2)实操评价: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

二、摄影构图与审美1. 教学目标(1)了解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

(2)掌握摄影审美标准。

2. 教学内容(1)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如对称、对比、层次感等)。

(2)摄影审美标准(如美感、意境、创意等)。

3. 教学方法(1)讲授:讲解摄影构图原则和审美标准。

(2)示例分析:分析优秀摄影作品,讲解其构图和审美特点。

(3)实践:学生拍摄作品,教师指导评价。

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摄影构图和审美知识的掌握。

(2)作品评价:评估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和审美水平。

三、数码摄影技巧1. 教学目标(1)掌握摄影曝光、焦距、景深等基本技巧。

(2)学会使用数码相机调整参数。

(3)提高摄影作品质量。

2. 教学内容(1)摄影曝光技巧(如测光、补偿等)。

(2)焦距和景深的控制(如光圈、shutter speed等)。

(3)数码相机参数调整(如ISO、白平衡等)。

3. 教学方法(1)讲授:讲解摄影技巧理论和操作方法。

(2)实操演示:展示如何调整数码相机参数。

(3)实践: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摄影技巧。

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摄影技巧知识的掌握。

(2)作品评价:评估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

四、人像摄影1. 教学目标(1)掌握人像摄影的基本技巧。

(2)了解人像摄影的构图和审美要求。

(3)培养拍摄满意的人像作品的能力。

数字影像专业介绍

数字影像专业介绍

数字影像专业介绍
数字影像专业是一门结合现代数字科技、动态影像设计、影视特效包装等进行艺术表现和设计创作的专业。

它主要研究数字图像,培养影视特效、电视栏目制作、微电影行业的专业设计和制作中高级人才。

数字影像专业的学习内容包括美术基础、色彩表现基础、造型基础、数字影像制作基础、数字插画、影视剪辑、影视特效合成、三维影视制作、影视栏目策划、版面设计制作、网页美术设计、动画制作等课程。

数字影像技术是新技术带来的新领域,将媒体传播的载体从广播电视延伸到电脑、手机,新媒体传播渠道也从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扩大到卫星和互联网,呈现出与广播电视有很大不同的传播方式。

在当前信息化社会发展中,新媒体能更好地满足大众多层次、多样化、专业化、个性化的需求。

数字影像技术是数字与艺术结合的产物,它包括电脑动画、影视广告、网络游戏、虚拟现实、网络艺术、数字摄影、数字视频、影视特级特效等。

作为人类创意与科技相结合的数字内容产业已经成为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

数字影像专业的毕业生可从事引导师、化妆师、数码美工、摄影师、摄影助理、店长、门市经理等岗位,也可以在视觉设计、产品设计、广告设计、建筑设计、网络游戏、动漫等相关岗位工作。

如需更多关于“数字影像专业”的信息,建议访问开设此专业的大学官网或咨询该领域的专家,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数字影像技术 教学大纲

数字影像技术  教学大纲

数字影像技术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90412Z10课程名称(中/英文):数字影像技术/Digital imaging technology课程类别:必修学时/学分:48/3先修课程:数字摄影适用专业:视觉传达设计教材、教学参考书:1、《数字影像技术》,第1,版陈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2、《Adobe Premiere 6 & After Effects 5 剪辑创意精灵》,叶明勋,亚迈多媒体公司3、《电影概论》,邱启明译,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6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本课程的目的就在让学生能以数字化影像的方法来表达他的创作。

让学生熟悉数字化影像表达的整体规划和文本的处理,并掌握影像处理软件的基本表达及运用,掌握相关影像处理的应用知识,能熟练运用软件进行规范化的应用设计。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1、掌握动态广告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原理;2、以设计带动软件的学习,努力消除教学中的僵化思想。

3、不能简单的使用摄像的设备,要求能策划设计的内容,恰当的使用设备和软件。

4、要求具备后期编辑处理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注:实践包括实验、上机等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该课程总课时为48,期间安排四个课内实践环节,共20个课时。

第一个实践环节为的影像分类调研,要求完成资料收集,4个课时;第二个实践环节分镜头分组讨论,4个课时,要求进行分镜头研讨,完成分镜头初稿;第三个实践环节为拍摄于剪辑,4个课时,要求完成摄影实践作品。

第四个实践环节为拍摄于制作实践,8个课时,要求进行室外、室内现场拍摄,分组进行影像拍摄实践。

实践内容允许学生分组选择二维、三维、微电影、H5等等影像拍摄和制作的方式与方法。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七、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

数字影像技术课程

数字影像技术课程

数字影像技术课程
数字影像技术课程是一门集影像制作、后期处理、特效制作和动画设计于一身的综合性课程。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数字化工具,如Adobe Photoshop、Adobe After Effects、Cinema 4D 等软件,来创造出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

此外,学生还将学习摄影、视频制作、色彩理论等相关知识,以及如何将这些技能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数字影像技术课程的学习内容包括:
1. 影像制作:学生将了解如何拍摄和处理照片和视频素材,以及如何使用相机和摄像机。

2. 后期处理: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Adobe Photoshop等软件进行照片和视频的后期处理,包括调色、修复、调整光线等。

3. 特效制作: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Adobe After Effects等软件制作各种特效,如爆炸、火焰、水流等。

4. 动画设计: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Cinema 4D等软件进行三维动画制作,包括建模、材质、灯光等。

数字影像技术课程不仅教授学生数字影像制作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掌握数字影像技术是非常有价值的。

学生可以将所学技能应用于广告、电影、电视、游戏等各个领域,从事相关职业。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法:以自动景深表为例:如果在一画面上,
需要将距离不同的两个以上的景物拍摄清晰, 必须得到拍摄它们的景深范围。方法是用照 相机上的测距器测出最近需要拍摄清楚的物 距,然后用最远物距减去最近物距,所得之 差,就为拍摄该景物的景深范围。
照相机的附件





一、快门线:是安装在快门按钮上,采用间接的方法按动照相机快门按钮所用的 一种软线。 二、三脚架:是用来固定照相机的座架。 三、遮光罩:是装在相机镜头上防止光线损伤镜头的罩子。 四、电动卷片器:是由电动机驱动的自动上弦卷片附件。 五、测光表:是指拍摄过程中,用来测定被拍摄物体及其周围环境的光照量,并 指出再该光线条件下,拍摄所需的曝光指数;其类型:投射式、反射式、重点式。 其使用方法:机位测光法、近测法、标准板测光法、亮度范围测光法。 六、数据后背:是将拍摄时的快门时间、光圈值、胶片张数、测光方式、胶片感 光度、曝光补偿值、使用闪光灯情况、拍摄日期等参数自动打印在画面上或画面 的空白处,同时在后背上用液晶或其它方式显示出来,这样就可以将所需要的全 部数据完整地记录下来。其主要是为科研摄影和医学摄影等而设计,对于新闻摄 影也有很大的用途,但不显得十分重要。 七、智能卡:是一种内装微电脑卡片。类型:自动景深卡、自动曝光卡、自动位 移卡、高光/阴影卡、柔焦效果卡、数据存储卡、体育运动卡、人物肖像卡、近 摄卡、常规卡。
快门与光圈的组合


曝光量:指感光片到达正确曝光所需要光线的数量。 光线数量取决于光线的照度及光线在感光片上照射的时间。 公式:曝光量=照度X时间 曝光量不变的情况下,有放大光圈(照度增大)时,则相应地提高快门 速度(时间缩短)。 快门级数与光圈系数的组合:快门调节和光圈系数的调节,一般来讲是 等量关系。要达到同一曝光量,光圈与快门的组合可以有多种形式。 光圈系数的标度为2~16,一般为7个等级;快门速度为1s~1/1000s,一般分 为11个等级。 在选择曝光组合时,应清楚(1)任何一级光圈都能够与不同等级的快 门速度相配合。(2)在运用中,选择曝光组合:在拍摄有较大的景深 范围时,应选用光圈较小的一组;在拍特写镜头时,为了更好地突出主 体,应选用光圈较大的一组;在拍摄运动物体时,应选用快门速度较高 的一组。
第三章
黑白感光材料及其使用
黑白感光片

结构:是由多层物质所 构成的,从胶片的纵切 面来看,可分为片基、 乳剂层、其他物质。
种类:(1)按用途分为: 负片、正片、反转感光片。 (2)从外形分为:胶片和 叶片。(3)从感光性能来 分:色盲片、分色片、全色 片。

结构图

黑白感光片的性能


照相机的主要机件
照相机的快门




定义:照相机的快门是用控制感光胶片有效曝光时间的部件。 功能:(1)根据拍摄景物的亮度不同,要求快门曝光时间能够调节。 (2)拍摄运动物体时,要求快门有足够高的速度。(3)在特殊的光线 情况下使用,要求快门能够长时间地开放。(4)采用辅助光照明,如 闪光灯,要求快门能正确控制闪光灯点燃。(5)为在特殊情况下,将 摄影者自己也能拍摄进去,要求快门能延迟一段时间开放,也就是能够 自拍。 结构:启闭机构,B门机构,满门机构,自拍机构,连闪机构。 速度标记:一般规定为1、2、4、8、15、30、60、125、250、500、 1000及B、T等。实际上分别指快门开启时间,单位为s(秒)。分别表 示1s、1/2s、1/4s、1/8s、1/60s、1/125s、1/500s等等。为了简化,标 记倒数,故标记的数字越大,快门实际开启的时间就越短。T、B为长时 曝光和手控曝光。 分类:中心快门、幕帘快门、电子快门程序快门。 快门与光圈的组合
照相机的调焦机构



调焦原理:根据物体所在位置的远近,来改变镜头至胶片之 间的距离(像距),直至出现清晰的像点的方法叫调焦。物 体距离越远,镜头伸出的越少,像距越小,反之亦然;当物 体处于无限远位置时,镜头不需伸出,这时的像距等于焦距。 调焦机构的种类:(1)局部位移式调焦机构(2)整组位移式调焦 机构:形式有伸缩皮胶式调焦机构、伸缩支架式调焦机构、 镜筒平移式调焦机构(3)固定式调焦机构 调焦标度:也称距离标尺,刻在镜头上。距离标尺只表示物 距的大小,而不涉及像距,其单位为米(s)和英尺(ft)。 标尺的刻度一般从1m左右起始至无限远。




一、按用途分类:1.大型照相机 2.中型照相机 3.几种特殊功能的照相机:(1)全天候照相机(2)摆头式照相机(3)立体照相机(4)显微照相机(5)一步成像照相机 4.普通照相机 5.数字照相机 二、按画面规格进行分类:1.散片用照相机 2.135照相机 3.120照相机 4.126照相机 5.110照相机 6.16mm照相机 三、按取景方式进行分类:1.同轴取景照相机:(1)片窗磨砂玻璃取景照相机(2)平视五棱镜取景照相机(3)俯视磨砂玻璃单镜头取景照相 机(4)平俯视兼用式取景照相机(5)数字照相机 2.旁轴取景照相机(1)俯视磨砂玻璃双镜头取景照相机(2)平视光学取景照相机(3)平视框架式取景照相机 四、按照相机的快门种类进行分类:1.镜头快门式照相机 2.焦平面快门式照相机 五、按自动化程度进行分类:1.手控曝光式照相机 2半自动控制曝光式照相机 3 自动快门照相机 4自动光圈照相机 5双优先式自动照相机 6程序快门式照相机 7焦点优先式照相机 8多功能数字照相机

第一章摄影概述
摄影的特性


摄影的信息特性:
摄影术的发明为信息的固定,录存,摄取,再现,传输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摄影可以为转换不同符号的信息提供丰富的信息源。



摄影的技术特性:
真实性 凝固性 信息量大 摄影的表现特性: 以思想表现内容 以技巧表现内容 以技术表现内容


第二章照相机的构造与使用
镜头一节中的几个问题



一、光圈系数与通光量的关系(1)光圈系数的标度与通光量的关系(2)不同光圈系数通光量面积值的比较(3)光圈 系数的应用:半级光圈、停滞光圈 二、焦点与视角 1.视角:当镜头与底片保持在焦点距离时,由镜头中心到底片对角线两端所形成的夹角——像场角,其对顶角为视角。 所以常以视角或像场角来表示镜头像场的大小。镜头视角的大小,取决于镜头焦距的长短、底片尺寸和所拍摄范围的大 小。焦距短,视角范围大,拍摄范围广,反之,亦然。 2.焦距与视角:当镜头焦距相当于底片对角线的长度时,其视角为53度时的镜头称——标准镜头;焦距大于底片对角线 时,视角比标准镜头小称为——长角镜头;焦距小于底片对角线时,视角比标准镜头大称为——广角镜头。 3.视角与取景:镜头视角大小的变化,关系到视场大小的变化。所以,照相机的取景器的视域必须与镜头的视角一致。 即取景器的视域是根据镜头的视角设计的,否则,是无法准确取景与构图的。
二、影响深度的几个因素 概念:景深:在摄影时,对被摄物体调好焦距后,除焦点上的物体清晰外,被拍摄物前后还形成一个清晰范围。凡是在 清晰范围内的景物,都能形成清晰的影像,这个清晰范围称——景深。 1.镜头光圈对景深的影响:光圈的两大作用:一是能控制通光量;二是能直接影响景深的大小。光圈的大小与景深成反 比,光圈大,光锥夹角也就大,分散圈也较大,得到的景深就较小,反之亦然。光圈口径的大小对景深的影响很大,故 在拍摄过程中,常采用缩小光圈的方法l来扩大景深,增强整个画面的清晰度。用放大光圈的手段来缩小景深范围,使得 画面背景模糊,以此来突出主体。但必须注意:缩小光圈后,通光量减小,必须适当放慢快门速度,以延长曝光时间。 2.镜头焦距对景深的影响:在拍摄同一景物时,在光圈大小相同的情况下,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范围就越小,反之亦然。 3.物距对景深的影响:物距:指被拍摄物体离照相机的距离,能够影响景深的范围。物距的变化与景深的大小成反比, 物距越大,景深越大,反之亦然。


镜头的保护



保护照相机镜头应注意: (1).注意镜头清洁。 (2).不要用手指、手帕等物品去擦拭镜头。 (3).正确擦拭镜头的方法是:用吹气球轻轻吹拂镜面,吹不 掉的,再用驼毛刷轻轻刷掉或用镜头纸擦拭。尤其在镜头上 溅上雨水或海水时,不要用麂(ji)皮擦,因为麂皮容易存盐, 不小心会使盐分溶解在镜头上,应用镜头纸擦拭。 (4).不使用照相机时,应将照相机镜头放在干燥处,防止镜 头发霉。 (5).要注意镜头的安全。
照相机的镜头


作用:和人 的眼睛一样,能使被 拍摄物形成一定的影像。 成像原理:

结构:



焦距:是镜头的重要光学特性之 一,每个镜头的焦距值都是固定 的,并都在镜头上标出,以便摄 影时分别。 口径:有效口径、相对口径、光 圈系数与通光量的关系。 种类:标准镜头、广角镜头、变 焦镜头、望远镜头、微距镜头。
照相机的选择、使用与维护




一、选择时应检查: 1.检查外观 2.检查镜头:检查方法:开足光圈,打开B门。检查内容:镜头镀膜,镜头的光洁,检查光圈。 3.检查快门 4.检查各机械装置 5检查电子系统 二、使用与维护 1.在正式拍摄时,应使照相机处于平直状态,切忌歪斜,否则会使垂直于地面的物体不垂直。 2.为了保证摄影效果,在触动快门的一刹那,必须将照相机拿稳,尤其在使用低速快门曝光时,更应该 注意这一点,不得使照相机有丝毫的晃动。 3.在更换广角、望远镜头时,不得在直射阳光下进行,否则有可能使感光片漏光。 4.在室外风雪天气里和有阳光的逆光下拍摄,必须在照相机镜头上加用遮光罩。 5.在拍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将照相机挂在脖子上进行工作,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6.照相机应放在通风干燥处,才不致受潮或受热。最好在照相机内放置防潮剂,防止照相机受潮或受热。 7.照相机不能长时间对着强光体。 8.在照相机停止使用时,不要上快门弦,应放松快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