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数和偶数》的故事

合集下载

奇数和偶数绘本阅读教学设计

奇数和偶数绘本阅读教学设计

奇数和偶数绘本阅读教学设计绪论:绘本是幼儿园阅读教学的重要资源,通过绘本的阅读可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本文将针对奇数和偶数这一概念,设计一堂有趣的绘本阅读教学活动。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奇数和偶数的概念,能够通过绘本的阅读理解它们的区别。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运用奇数和偶数的概念进行简单的数学推理。

3. 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培养他们持续阅读的习惯。

二、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与奇数和偶数相关的绘本,如《1、2、3的绘本》,《奇数与偶数的友谊》等。

2. 设计一些教学辅助材料,如数字卡片、计数棒等。

3. 提前熟悉绘本的内容,准备相关问题和活动。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活动:向幼儿展示一副数字卡片,让他们观察数字,然后提问:“你们有没有发现数字有些特点呢?”引导幼儿思考。

2. 绘本阅读:选择一本与奇数和偶数相关的绘本进行阅读,如《1、2、3的绘本》。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如:“故事中出现了哪些数字?这些数字是奇数还是偶数?”3. 数学推理活动:利用计数棒等教具,引导幼儿进行数学推理活动。

可以先展示一个由计数棒组成的奇数,让幼儿观察并进行思考,然后再展示一个由计数棒组成的偶数,让幼儿比较它们的差异,并找出规律。

4. 创作活动:鼓励幼儿通过绘画或手工制作等方式创作奇数和偶数的图片,可以使用颜色、形状等元素来表示奇数和偶数的特点。

5. 绘本再阅读:让幼儿再次阅读所选绘本,并鼓励他们能够独立理解和讲述故事中奇数和偶数的内容。

6. 拓展活动:制作一份小册子,让幼儿将所学的奇数和偶数知识绘制在上面,并加上简单的解释。

鼓励幼儿将小册子带回家与家长分享。

四、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数学推理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是否理解了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2. 通过幼儿的绘画作品和小册子,评价他们对奇数和偶数的理解程度和表达能力。

结语:通过这堂绘本阅读教学活动,幼儿将能够在有趣的故事中理解奇数和偶数的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并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

精选小学生数学故事《奇数和偶数》

精选小学生数学故事《奇数和偶数》

精选xx数学故事《奇数和偶数》的认识2019年7月9日活动课上,黑熊老师笑着对大家说:“我们来做个游戏好不好?”“好!”小动物们齐声回答。

“请你们每位准备两张小纸条。

”黑熊老师清了清嗓子说。

小动物们不知道黑熊老师要他们做什么游戏,一个个兴奋的眼睛发亮,很快都把小纸条准备好了。

黑熊老师环视一下全班同学,说:“请你们在两张小纸条上分别写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写好后,两手各握一张。

不要给我也不要给你身边的同学看。

”小动物们不久前刚学过关于奇数和偶数的知识,不一会儿,大家都完成了黑熊老师提出的要求。

“听着,”黑熊老师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你们各位都请将右手中的数乘2,左手中的数乘3,再把乘积相加。

不要算出声音来。

”等小动物们一个个都算好了,黑熊老师又叫算出得数是奇数的小动物们排成一队;得数是偶数的排成一队。

小动物们都站好了,一个个感兴趣地看着黑熊老师,猜测着它下以步要它们做什么。

“好了!”黑熊老师指着得数是奇数的那排小动物说:“你们左手握的都是奇数。

”它又指着另一排小动物说:“你们左手握的都是偶数。

”两排小动物们摊开手掌一看,可不是,黑熊老师猜得完全正确。

小动物们惊奇极了,忍不住纷纷问道:“老师,您是怎么知道的?”黑熊老师于是分析道:“奇数×2=偶数奇数×3=奇数偶数×2=偶数偶数×3=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左手是奇数时,奇数×3是奇数,奇数+偶数(右手中的偶数×2),结果是奇数。

而如右手是奇数时,奇数×2成偶数,偶数+偶数(左手中的偶数×3),结果是偶数。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小学数学数学故事单数双数的秘密

小学数学数学故事单数双数的秘密

精品资料
单数双数的秘密
表演者说:“不论是谁,不管他手里拿着多少东西,我都猜到他哪只手拿的是单数,哪只手拿的是双数。


尧尧两手都握着硬币问:“我哪手是单,哪手是双?”
“请将你左手握的数扩大3倍”,表演者说,“右手握的数扩大2倍,最后将和告诉我!”
尧尧默默地算了一下,说:“和是49!”
“这就是说,你右手里是双数,左手里是单数!”表演者胸有成竹地说。

尧尧摊开双手--
果然,右手8枚,左手11枚。

表演者的根据是:
奇数×2=偶数
奇数×3=奇数
偶数×2=偶数
偶数×3=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规定“左手的数乘3,右手的数乘以2”,所以,若两手得数的和是奇数,便断定左手拿的是奇数;若是偶数,则左手拿的必定是双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奇数与偶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奇数与偶数

你能很快判断下列算式的结果 是奇数还是偶数吗?
20149+2018
奇数 + 偶数 = 奇数
不用计算,判断下列算式的结果 是奇数还是偶数。
1+3+5
和是奇数
不用计算,判断下列算式的结果 是奇数还是偶数。
1+3+5 +7
和是偶数
1.十个自然数1,2,3,……10的和是 奇数还是偶数?
解法一:
1+2+3+4+5+6+7+8+9 +10 = 55
《奇数和偶数》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什么叫做偶数? 什么叫做奇数? 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 不是2的倍数的数是奇数。
自然数的王国有两大家族
奇数
个位
1 3 5 7 9
……
偶数
个位 0
2 4 6 8 10 ……
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 个位 数,看个位
抽奖游戏
游戏1规则:盒子1装的 都是偶数,从盒子中任意取 出两张卡片,如果两数之和 是 一份。
奇数,可以兑换小礼品
思考:继续抽下去会中奖吗? 是什么原因拿不到礼物呢?
你总结出什么规律呢?
偶数+偶数= 偶数

偶数+偶数= 偶数
偶数:


抽奖游戏
思考:继续抽下去会中奖吗? 是什么原因拿不到礼物呢?
你总结出什么规律呢?
奇数+奇数= 偶数

奇数+奇数= 偶数
奇数:


抽奖游戏
思考:继续抽下去会中奖吗? 是什么原因拿到礼物呢?
发现规律:奇数次朝下,偶数次朝上。
不用计算,判断下列算式的结果 是奇数还是偶数。

43.趣味数学故事

43.趣味数学故事

最后给大家出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大家一起数 一数我们一个人有几只手?几只耳朵?几条腿?几个鼻 孔?几个脚指头?
然后大家思考一下把你们全家人的手、耳朵、腿、
鼻孔、脚指头全部加起来是
奇数还是偶数呢?
奇数与偶数
生活中有很多数,其中双数叫做偶数;
单数叫做奇数。
偶数很重要,比赛的时候把两队的人数加起来,一般都 是偶数。
比如,一支篮球队有五个人上场,五是一个奇数,但是
当两支球队一起比赛时,球场上一共十个人,十就是偶数。
奇数也很重要,比如一家四口要去度假,有的想去游泳,有的想 去露营,怎么办?
他们投票表决。但是种情况,投票的时候人数必须是奇数。
再给大家出道题,这根电线上有一群鸟,它们数目是偶数, 另外一根电线上也有一群鸟,它们的数量也是偶数,那大家想一 想两群鸟相加是偶数还是奇数呢?
如果两群鸟的数目都是奇数呢?加起来是奇数还是偶数呢? 大家可以选两个奇数试一下。
那如果一群鸟是奇数,另外一群是偶数呢? 加起来是奇数 还是偶数呢?我们再选两个数试一下。

《奇数和偶数》教学设计

《奇数和偶数》教学设计

《奇数和偶数》教学设计《奇数和偶数》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认识自然数、奇数、偶数的过程。

2、认识自然数,能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

知道奇数、偶数;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自然数、奇数、偶数,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教学难点: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课前准备:数星星课件,电影院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1、通过猜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件出示谜面。

青石板,板石青,青石板上挂银灯。

不知银灯有多少,数来数去数不清。

让说一说是怎样猜的。

2、学生猜中后揭示谜底,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并交流图中的信息。

二、认识自然数。

1、介绍自然数的概念,并通过一个星星也看不见,可以用0表示,说明0也是自然数。

2、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

教师说明:自然数可以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接着画出数轴,边画边介绍用数轴表示数的方法。

3、让学生观察画出的数轴,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结合学生的交流,使学生了解直线上的箭头表示的意思,知道: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自然数是0,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的差都是1等自然数的基本特征。

三、认识奇数、偶数。

1、播放电影院座位排列的资料片和两个小朋友的对话,让学生讨论、交流从中获取的信息,了解电影院座位排列特点,讨论两个小朋友能否坐在一起。

2、让学生说一说单数有哪些,双数有哪些,在交流的基础上说明平时说的单数又叫奇数,双数又叫偶数。

0也是偶数。

四、尝试应用。

1、教师指出生活中经常用到奇数、偶数。

接着师生进行报数、分队等活动。

然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奇数和偶数。

2、提出教材83页试一试的写数要求,让学生尝试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学生写出的数列。

教师板书出来。

3、观察两组数列,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使学生了解1~30之间的连续奇数、偶数各有15个,相邻两个数都相差2。

奇数的个位是:1、3、5、7、9;偶数的个位是:2、4、6、8、0。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认识自然数.奇数和偶数》课件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认识自然数.奇数和偶数》课件

谢谢大家
一会儿数数 院子里一有会几儿块数石数板,楼梯上有几级台阶,
猫妈妈生小猫的时候,吉莉娅高兴极 啦!她一只一只地数起了小猫。
2 3
1
6 4 5
7
火车有几节车厢? 晾衣服用了几个夹子? 篱笆上有几根木条? 只要是吉莉娅看到的,她都要仔细地数一数!
不知不觉中吉莉娅长大了, 她觉得那些都太简单了, 她最大的愿望,就是数一数天上的星星。
0也是偶数。
判断下面的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20
判断下面的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343
判断下面的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3496
判断下面的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127589
虽然到最后吉莉娅也没有数清 星星到底有多少颗, 但她在浩瀚的星空中 发现了最美最亮的一颗。
孩子, 当你面对无尽的星空时, 不要担心, 因为你是独一无二的,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12:50:4312 :50:431 2:50Fri day, April 02, 2021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1. 4.221.4. 212:50: 4312:5 0:43Apr il 2, 2021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 021年4 月2日 星期五 下午12 时50分4 3秒12: 50:4321 .4.2
星 你就是夜空中最闪亮的那颗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1.4.2 21.4.2F riday, April 02, 2021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1 2:50:43 12:50:4 312:50 4/2/202 1 12:50:43 PM

小学生数学故事

小学生数学故事

小学生数学故事小学生数学故事:疯狂的艺术家有一位疯狂的艺术家为了寻找灵感,把一张厚为0.1毫米的很大很大的纸对半撕开,重叠起来,然后再撕成两半再重叠。

假设他如此重复这一过程,撕了25次,这叠纸将会有多厚?下面有四个答案,你觉得哪个更接近?A. 像山一样高B. 像一栋高楼一样高C. 像一个人一样高D. 像一本书那么厚答案解析:答案是:A。

因为每撕一次,这叠纸的厚度就增加一倍。

撕25次后纸的厚度相当于2×2×2……×2(25个2相乘),厚度约等于3355米,相当于一座大山的高度。

当然这只是一个假设的情况,没人能把一张纸撕成这样的。

小学生数学故事:动物会认识数字吗?100年前,德国有一匹马,叫汉斯。

它就很厉害,它的数学水平让全欧洲的人震惊。

它会的数学题可多了,比如说12减3等于几?它还会分数的加法减法,它还会因数分解呢?(因数分解是五年级下册的内容。

)后来,人们发现,如果它的主人不在,它就不会了,原来是聪明的小马汉斯其实并不识数,但是它会看人的眼色和表情。

值得一提的是,它的主人也是位数学老师哦。

于是,人们很失望,大家觉得,动物并不认识数。

但是10 0年过去了,人们对动物有了新的认识,于是,科学家进行了研究,啊,果然有了新发现。

科学家们先试验动物会不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和人比,代表动物王国出场的是猴子,看电脑画面上的两堆物体哪堆多。

结果科学家发现,学生和猴子的水平差不多,两个数差得比较多的时候,反应比较快,差得少的时候,就慢多了。

比如说,10和5反应快,10和9就慢多了。

不光是猴子这样的高等动物,连小娃娃鱼这样的爬行动物都可以成功地区分开差别较大的两个数。

比如说,装有8只和16只果蝇的管子,娃娃鱼不能区分开装有3只和4只、4只和6只、8只和12只的管子。

科学家发现,要想让小娃娃鱼辨别两个较大的数,较大的那个应该至少是较小那个的两倍,比如说5和6分不清,但5和10就能分得清楚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奇数和偶数》的故事
活动课上,山羊老师笑着对大家说:“我们来做个游戏好不好?”
“好!”小动物们齐声回答。

“请你们每位准备两张小纸条。

”山羊老师清了清嗓子说。

小动物们不知道山羊老师要他们做什么游戏,一个个兴奋的眼睛发亮,很快都把小纸条准备好了。

山羊老师环视一下全班同学,说:“请你们在两张小纸条上分别写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写好后,两手各握一张。

不要给我也不要给你身边的同学看。


小动物们不久前刚学过关于奇数和偶数的知识,不一会儿,大家都完成了山羊老师提出的要求。

“听着,”山羊老师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你们各位都请将右手中的数乘2,左手中的数乘3,再把乘积相加。

不要算出声音来。


等小动物们一个个都算好了,山羊老师又叫算出得数是奇数的小动物们排成一队;得数是偶数的排成一队。

小动物们都站好了,一个个感兴趣地看着山羊老师,猜测着它下以步要它们做什么。

“好了!”山羊老师指着得数是奇数的那排小动物说:“你们左手握的都是奇数。


它又指着另一排小动物说:“你们左手握的都是偶数。


两排小动物们摊开手掌一看,可不是,山羊老师猜得完全正确。

小动物们惊奇极了,忍不住纷纷问道:“老师,您是怎么知道的?”
山羊老师于是分析道:“
奇数×2=偶数奇数×3=奇数
偶数×2=偶数偶数×3=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
左手是奇数时,奇数×3是奇数,奇数+偶数(右手中的偶数×2),结果是奇数。

而如右手是奇数时,奇数×2成偶数,偶数+偶数(左手中的偶数×3),结果是偶数。

这就是最后结果与左手中数字奇偶相同的原因,也即我这个猜法的根据。


小动物们恍然大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