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的巧妙结局
无巧不成书戏言成巧祸——宋元话本《错斩崔宁》赏析

无巧不成书戏言成巧祸——宋元话本《错斩崔宁》赏析无巧不成书戏言成巧祸——宋元话本《错斩崔宁》赏析著名宋元话本《错斩崔宁》,见于《京本通俗小说》。
话本写到一个为人做妾而又无辜被处死的陈二姐。
陈二姐是陈卖糕的女儿,出身城市贫民。
丈夫刘贵住在南宋都城临安,话本说他“祖上源是有根基的人家”,大约属于官僚地主阶级。
刘贵早先还读书做文章,求取功名,后来家道中落,就改行学做生意。
但这个富家子弟读书不长进,做生意也是外行,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他妻子王氏,娘家还算富有。
陈二姐是他没有穷困时娶的小娘子。
他与妻子王氏,去给丈人王员外拜寿,王员外留他住了一个晚上,送他十五贯钱,去开个柴米店,以便维持生活。
刘贵拿了钱回家,进城遇到个相识的朋友,留下喝了一会儿酒,到了家门口,已是点灯时分。
陈二姐一人在家守到天黑,闭了门,在灯下打瞌睡。
那刘贵敲门,敲了半天才把她惊醒。
刘贵抱怨她开门开迟了,又带着几分酒意,就故意吓唬陈二姐,说是把她典给了一个客人,典了十五贯钱,待以后有了钱时,再把她赎回来。
从这里可以看出妇女可以被人随意买卖,自己丝毫做不得主。
作品这样描写陈二姐:“那小娘子听了,欲待不信,又见十五贯钱堆在面前,欲待信来,他平白与我没半句言语,大娘子又过得好,怎么便下得这等狠心辣手?”陈二姐思前想后,拿不定主意,最后决定回娘家去告诉父母,又怕有人来把她带走,当晚就轻轻出门,与邻居朱三妈借宿了一夜。
第二天一大早上路,遇上一个卖丝的小伙计崔宁。
这崔宁与《碾玉观音》里的崔宁同名同姓,不是一个人。
他从城里讨账,收了十五贯钱往回赶,顺路伴送陈二姐一程。
谁因陈二姐离家后,小偷摸入房中,杀死刘贵,拿走了刘贵的十五贯钱。
邻居追上陈二姐,连同崔宁送去临安府衙门。
崔宁身上正有讨账的十五贯钱,临安府尹就认定他是奸夫,伙同陈二姐谋死亲夫。
崔宁与陈二姐,有口难辩,被打得死去活来,二人受刑不过,只得屈招。
临安府尹把崔宁判“斩”,把陈二姐判“剐”。
话本作者说:“这段公事,果然是小娘子与那崔宁谋财害命的时节,他两人须连夜逃走他方,怎的又去邻舍人家借宿一宵?明早又走到爹娘家去,却被人捉住了?这段冤枉,仔细可以推详出来。
中考语文专题09 文学作品结尾赏析(教师版)

09 文学作品结尾赏析考点解读俗话说:“织衣织裤,贵在开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
”一篇好文章,除了有引人入胜的开头,还应该有耐人寻味的结尾。
所以,中考现代文阅读中,经常会涉及文学作品结尾赏析的试题。
常见考查方式:①小说结尾部分情节设置很巧妙,请你选个角度简要赏析。
②文章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请你简要赏析。
③联系全文,简要分析作品结尾的妙处。
课文解剖例1:请赏析彭荆风《驿路梨花》(部编版七下)结尾的妙处。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答案示例: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与洁白的梨花融为一体,花美人更美。
“处处开”展示了雷锋精神不断发扬光大的旺盛生命力。
文章结尾引用陆游诗句,给文章增添了文化韵味,同时照应题目,深化主题,寓意深刻。
例2:请分析茨威格《伟大的悲剧》(部编版七下)结尾段的作用: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答案示例:这句话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等人极其崇高的赞誉,在全文中起到了点题的作用。
技巧解密一、文学作品常见结尾方式:①自然收束式。
事情结束了,文章也结尾了。
②卒章显志式。
结尾点题,圆合情节。
③首尾照应式。
结尾或点题,与文题遥相呼应;或与开头相照应,收束全文。
④出人意料式。
也称欧·亨利式结尾。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再生波澜,曲折动人;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结构上,使故事陡生波澜;表现手法上,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内容上,突出人物形象,深化主题;表达效果上,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⑤艺术留白式。
骤然中止,留下空白,让读者驰骋想象,进行艺术的再创造。
⑥以景作结式。
与开头的景物描写形成首尾圆合之势(或照应题目,首尾呼应);暗示情节发展(或故事结局);烘托人物形象;升华(深化)主题/情感;言有尽而意无穷,留给读者以无限想象空间。
⑦引申拓展式。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桥》第二课时小小说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巧妙结尾的小小说芙蓉区育才二小邬江教学目标:1.通过群文阅读,比较整合,初步了解小小说结尾出人意料的文体特点;通过对比感悟,逐步发现小小说意外结局的巧妙之处。
2.在简要欣赏小小说结尾的过程中,明白读懂结尾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小小说,激发阅读小小说的愿望。
3、掌握并学习正确运用各种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1、通过群文阅读,比较整合,对比感悟,逐步发现小小说意外结局的巧妙之处。
2、掌握并学习正确运用各种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课件示):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突然响起了敲门声……师:这节课我们先来读这样一个故事(生读)2、师:读了这句话,你脑子里会冒出哪些问题?生:是谁在敲门?(师:你知道吗?)对啊,既然是最后一个人,那个敲门的人是谁,是外星人吗?生:后来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师:谁能往下猜猜吗?)3、师:这都是你们的猜想,想知道后面的故事吗?(生:想)可是~没有了,这个故事就结束了,这句话是开头,也是结尾,不过你们却觉得故事没有结束,知道为什么吗?(生:因为让人产生猜想,有回味)4、这被称为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小说,虽然只有一句话,但这样一篇小小说却留给人无尽的遐想。
二、回顾课文,扣住结尾1、昨天,我们也读了一篇小小说(生:《桥》),谁来说说它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指名说)2、看来你上节课学得很不错,读小小说的方法,梳理故事情节,理清人物关系都做得很好,其实我们读到文中的一句话,就能知道这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是哪一句?(指名说)3、课件示句生齐读,这样交代人物关系的关键话语为什么不在开篇就指明,而要在最后交代呢?(设置悬念)4、小结:小小说中开篇设置悬念,这样出人意料的结尾,有一个特别的名字“欧.亨利”式结尾。
所以,阅读小小说,我们还要学会关注巧妙的结尾。
(板书:关注巧妙结尾)5、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再来读一读结尾出人意料的小小说(板书课题)三、猜想结尾,激发兴趣1、邬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一篇很有趣的小小说,名字叫《摩尔根掉井里去了》(出课件出示题目)。
微写作 欧·亨利式小说结尾的写作尝试

《简·爱》中的罗切斯特先生在绝望中 等到了简爱的到来…… ——大团圆式结尾
写作提示二:
1、你转身一瞬,我萧条一生。 2、你的心是我去到世界尽头都想回到的地方。 3、原来落花有意随流水,而流水无心恋落花。 4、如果当初我勇敢一点,结局是不是不一样,如 果当初你坚持,回忆会不会不一般。 5、向来缘浅,奈何情深,他是她灰暗生命里唯一 的一缕阳光,但这缕阳光却不唯一地照耀她。 6、不要再执着了,有些事,错过就错过了,放在 心里就好,也许有一天想起来……
《女巫的面包》话剧
第一幕
买陈面包
心动
《女巫的面包》话剧
第二幕
小花招
两天后
《女巫的面包》话剧
第三幕
女为悦己者容
后厨
《女巫的面包》话剧
后厨
《女巫的面包》话剧
第四幕
爱心面包
三天后
《女巫的面包》话剧
第五幕
大结局
三、观看话剧《女巫的面包》,思考:
在女主玛莎小姐,顺利而且巧妙地将黄 油放进她的意中人的陈面包后,接下来会 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试着给故事写一个 大结局。
特别注意:
欧·亨利式结尾,并不是特指欧·亨利 小说中的结尾,只是这种结尾在欧·亨利的 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以至于人们提到 这种结尾时,自然就会想到欧·亨利。 比如《项链》是欧·亨利小说结尾的 典型代表,它的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
三、观看话剧《女巫的面包》,思考:
在女主玛莎小姐,顺利而且巧妙地将黄 油放进她的意中人的陈面包后,接下来会 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爱心面包”却变成了“女巫的面包”,让人印象 深刻,这都是作者精心设计的结尾。然而这一结尾用 多了也就不足为奇了。 现在,我们试着给它改写一个结尾。 要求:
小学笔尖流出的故事作文结尾

小学笔尖流出的故事作文结尾记叙文一般可分为记人、叙事、写景、咏物等几种。
记人,要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叙事,要写出事件所蕴涵的意义,这些意义可以是政治思想方面的,也可以表达某种哲理。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笔尖流出的故事作文结尾,欢迎阅读!小学笔尖流出的故事作文结尾1六月正是丁香花开的季节,而今天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开满丁香花的校园里。
校园里出现了一位叱诧风云的人物——张小跳。
这个人的出名方式让人哭笑不得。
张小跳原名张明,他在有生之年唯一的愿望就是在学校出名。
家长和老师千方百计地阻拦他,可他用那精湛的淘气技术和整蛊方法终于在全校坐稳了这个位子。
他的第一个方法:把502胶水涂在老师的椅子上,这个方法可是花费了他大量的积蓄。
前一天晚上,他买好了大量的502胶水,来到学校,他骗门卫爷爷说书忘带了。
门卫爷爷放他进去,他便开始了自己的行动。
他偷偷溜进每一个办公室,把502胶水洒在椅子上面。
干完,他微微一笑说:“这点料够你们吃了。
”等到第二天,全校的老师裤子都粘在了椅子上,校长只好让全校学生放假。
可是他还觉得不够,于是使出了第二招:拉下电闸,使全校没有电。
周二下午,张小跳偷偷跑到电闸管理处,把电闸往下一拉,得意洋洋地回到了班里。
此时,班里已是群魔乱舞,还伴随着几声哭爹喊娘的叫声,尤其是铁蛋,他说:“哎呀妈呀!闹鬼啦!”冷静又不失优雅的老师开口了:“别叫了,我去问问怎么回事。
”老师回来以后说:“我们全校都不知道怎么回事,校长特批给你们半晌假,你们都回家吧。
”其他的人一听高兴坏了,心里还不忘感谢张小跳。
这两件事以后,张小跳走路都带风,路旁的蚂蚁都怕他三分。
可他还觉得不够,次日早上,他把自己买的遥控老鼠放到了地下(因为他知道校长害怕老鼠)。
他把遥控杆左一晃右一晃,那老鼠便左一扭右一扭,校长见了大叫:“妈呀!学校有老鼠,快啊,打死它!”三件事情以后,张小跳终于当上了名人。
每一个他走过的地方,都会有无数只小眼睛盯着他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小小说的巧妙结尾——基于《桥》的群文阅读

小小说的巧妙结尾驻马店第二实验小学陈辉教学内容:小小说一组——《扒手》《二十美金的价值》、《小姐姐真绝》。
教学目标:1.学会借助小说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理清情节;2. 通过群文阅读,比较整合,了解小小说结尾出人意料的文体特点;通过对比感悟,逐步发现小小说意外结局的巧妙之处,初步学习作者在文中埋伏笔、结尾点出真相的写作方法。
体会小小说“闲笔不闲”“意味隽永”的特色。
3.在群文阅读中,进一步感受并梳理小小说的文体特征,初步渗透阅读小小说的策略。
教学重难点:抓细节,抓结尾,体会小小说结尾出人意料的艺术特色。
课时安排:一课时整体思路:一、课前谈话,勾联旧知。
点明小小说结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特点,初知读懂结尾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小小说。
二、群文阅读。
比较整合,渗透阅读和小组合作指导,指导学生画出人物关系和情节图,借助图概括主要内容。
三、比较阅读。
利用图表,了解文本“意料之外”的巧妙结尾,明白读懂结尾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小小说。
四、猜结尾,渗透学法。
五、小结学法。
交流学习所得,进行阅读推荐。
教学准备:阅读材料、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谈话入题。
这节课,老师要带领大家展开一次特别的语文学习之旅。
我期待着大家的精彩表现,有信心吗?1、梳理回顾《桥》的主要内容。
孩子们,前不久,我们读了一篇小小说《桥》,还有印象吗?我们抓住主要人物和情节知道小小说主要讲了什么。
谁还能看着图说说《桥》的主要内容,《桥》小小说主要讲了什么呢?(指名一人,说清即可。
)2、关注《桥》的结尾,点明小小说结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特点,初知读懂结尾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小小说。
作者谈歌在讲述了故事之后,又补叙了人物的关系。
(课件出示:指名朗读)(回顾板书: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小小说在讲述了故事之后,又补叙了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这真是点睛之笔。
通过这一点睛之笔,不仅交代了两人的父子关系,还使老汉的形象顿时高大起来,——一个公而忘私、舍己为人的党支部书记的光辉形象跃然纸上。
精细巧妙的构思-出乎意料的结尾──《警察和赞美诗》《项链》比较谈

精细巧妙的构思,出乎意料的结尾──《警察和赞美诗》《项链》比较谈美国著名短篇小说作家欧·亨利,曾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善于描写美国社会尤其是纽约百姓的生活。
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外,又因描写了众多的人物,富于生活情趣,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他的《警察和赞美诗》与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项链》都是精典名篇,两篇作品均以情节结构精致缜密,精心安排“偶然中必然,必然中偶然”写作特点吸引读者,让人在主人公的命运突然起到意想不到的变化中,在看似荒唐的结局中深深思索,久久回味……现实世界里平凡的生活常使人们觉得一切都是淡而无味的。
于是很多人开始漠视周遭的人和事物,放弃了对世界的审视。
但是如果我们执着于一种寻找,执着于一种挖掘,我们就会发现许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悲喜剧。
美国著名短篇小说作家欧·亨利(1862-1910)就是这样一位执着的寻找者。
他的短篇小说也正是包含了这样一个个悲喜剧。
从他篇幅不长、风趣幽默的故事中,我们可以以小见大,品味出很多的东西。
短篇小说《警察与赞美诗》讲的就是这样一个令人觉得可笑的故事。
主人公苏比在冬天即将到来的时候,开始为进入他的冬季寓所--布莱克韦尔监狱做出努力,使尽各种办法想让警察逮捕他。
可是,均未成功。
正当他受到教堂中赞美诗的音乐的感化,决定放弃过去的生活,重新开始过自食其力的生活时,却被警察抓了起来,“如愿”地送到了监狱里。
作者用了一种轻松幽默的笔调描写了苏比这个流浪汉为达到自己可笑的目的而作出的可笑的尝试:例如到餐厅骗吃喝、砸坏商店的橱窗、偷拿别人的雨伞、调戏少妇、扰乱治安等等,令人不可思议、可笑的是警察先生们对这些违规违法的举动并没有予以处罚反而显示出了一种“宽容”。
当苏比放弃了自己原来的想法时,“宽容”的警察却逮捕了什么也没干的他。
这真是一个绝妙的讽刺!由此,可笑变成了可怜、可气、可叹……而在可笑的背后,其实蕴涵着一个个的大问号。
关汉卿杂剧中的大团圆结局

关汉卿杂剧中的大团圆结局中国古代文学似乎都有一个“大团圆情结”,即使是一个悲剧性的故事,也丝毫不影响作者安排上一个团圆式的结局,要么历尽艰辛终成眷属,要么冤情得以昭雪、坏人恶有恶报,几乎形成了“中国式悲剧”的特色。
在元杂剧中,大团圆的结尾是个普遍的特点,关汉卿的杂剧也不例外。
其杂剧不管是喜剧悲剧还是正剧,几乎都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我总结了一下关汉卿杂剧的团圆结局,主要有两种类型:皆大欢喜式和报仇伸冤式。
一,皆大欢喜式结局。
皆大欢喜式结局的故事,一般都经历饿了坎坷的斗争过程,其故事的主人公一般是社会的下层人物,也就是所谓的弱者。
在美好的情节开始之后,往往会有强势的反面势力出来破坏,弱者虽然面临着巨大的实力对比差距,却又不甘心就范,因此就引发了一场不均衡的抗争。
按照正常逻辑来看,抗争的结果显然是会以弱者的失败告终的,但是在戏剧家巧妙地构思和安排下,尤其是在关汉卿的杂剧中,这种本身带有悲壮性质的抗争却又往往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使观众感受不到多少阴暗的情绪,反而在心里坚定的期待着光明美好的结局。
事实也的确是这样,最后大家都会看到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虽然这中团圆的结尾看起来并非那样的天衣无缝,一般都是弱者也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让步,或者出现了事实上完全不可信的巧合,对矛盾进行了调和。
尽管不完美,但毕竟是一个让大家感到愉悦的结局,迎合了中国观众的期待团圆心理,也在传统的中国文化背景下铸就了戏剧的独特魅力。
这种皆大欢喜带有调和性质的结局在关汉卿的杂剧作品中比比皆是,如《救风尘》最终是在清官李公弼的公正判决下使事情得到了圆满解决,宋引章脱离了苦海,赵盼儿摆脱了周舍的纠缠,安秀实娶得美人归,恶人周舍受到了惩治。
《望江亭》最终通过清官李秉忠在明察暗访收集到杨衙内的罪行证据后,惩治了恶人,白士中、谭记儿夫妻团圆而结局。
《鲁斋郎》也是包公施巧计把鲁斋郎改为了“鱼齐即”后智斩了鲁斋郎,才使张李两家得以团圆。
此外《拜月亭》和《绯衣梦》也是这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文阅读《故事里巧妙的结局一组》
(2013-12-27 13:30:38)
转载▼
分类:教学设计
故事里巧妙的结局一组
何玲
姓名何玲年级六年级议题
群文阅读
——故事里巧妙的结局一组
选文篇目及来
源选自《学语文之友》上的《摩尔根掉井里去了》、《老鼠夹》、
《遗嘱与狗》
教学目标1、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2、知道故事真相到最后点出,这么安排的好处。
3、巧妙的故事结局带给我们的启示。
4、掌握并正确运用各种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
把握三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掌握并正确运用各种阅读方法。
教学步骤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吗?(想)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名字叫《摩尔根掉井里去了》。
听——
2、PPT出示故事题目,听讲故事。
3、老师过渡:咦,故事听到这里却没有了结尾,聪明的你们有兴趣来猜一猜吗?
二、学生猜想结尾。
1、学生猜想
预设:(1)消防队员救出了摩尔根。
附:阅读材料
摩尔根掉井里去了
(美)史梯曼徐建华/译
男孩比尔住在爷爷家。
这天,爷爷外出干活,比尔便像往常一样,和他的好朋友摩尔根在家门前的枯井边玩耍。
可是没过多久,摩尔根却不小心掉进了枯井里!比尔连忙走过去,俯身向黑漆漆的井里探望:井很深,什么也看不见。
就在这时,一个老人经过这里,看见比尔向井里俯着身子。
“你在看什么?”老人问。
“摩尔根掉井里去了。
”比尔说。
“摩尔根是谁呀?”老人问。
“摩尔根,我的好朋友。
”比尔回答。
“我希望你的朋友没有伤着。
”老人走到了井边,关切地说,“井下的孩子没事儿吧?”
这时,黑漆漆的井里传来了摩尔根“哇哇哇”的声音,这在老人听起来像是在说“我没法爬上去”。
因为老人已经很老了,所以他的耳朵并不是太好使。
这时,爷爷的邻居,一位大叔打井边经过。
“这儿发生了什么事?”邻居问。
“摩尔根掉井里去了。
”老人答道。
当邻居从老人的口中得知摩尔根是男孩的好朋友时,马上说:“小孩子千万别到井边玩耍。
”然后转身对比尔说,“摩尔根准是比你笨多了。
”
接着,邻居的太太也走了过来。
“这儿怎么这样热闹?”她问。
“这男孩的一个好朋友掉井里去了。
”邻居马上告诉自己的太太。
“我得叫消防队、警察,还有救护车。
”说完立刻去打电话,她边走边对男孩说,“告诉你的朋友,马上会有人来救他的。
”
不久,涌来了一大群人,有小贩,有路过的,他们觉得这孩子掉进井里又没有淹死,这热闹准时好看。
消防队的人来了。
救护车呜呜叫着来了。
警察忙着维持秩序,把拥挤的人群往两边扒开,好让消防队员靠近井边。
电视台记者来了,摄像员扛着摄像机跟在后边。
电视台的记者对着话筒说:“我现在在比尔爷爷的农场向你报道。
比尔,你能告诉我们详细情况吗?”
“摩尔根掉井里去了。
”围观的人们争先恐后地说。
他们很想趁机上上电视镜头。
“这儿发生什么大事了?”人群后面响起比尔爷爷洪钟般的声音。
“摩尔根掉进井里去了。
”大家吚哩哇啦地说。
谁知,比尔爷爷却大笑起来,他说:“不用担心,摩尔根三天两头掉井里的!”
围观的人、所有来救摩尔根的人,都觉得比尔爷爷笑得很奇怪。
“摩尔根又不是小孩,它是我家的大公鸡。
”比尔爷爷说。
这时,摩尔根扇动翅膀,奋力向上一飞,飞出了井口。
它“喔喔喔”地叫着,那声音就跟小孩的“哇哇哇”声一个样儿。
围观的人们瞪大了眼。
记者的脸色发白了。
只有比尔在一旁微微笑着。
老鼠看到庄园主拿来一个老鼠夹,感到很担心:庄园主要来杀死它!
它开始向其它所有动物发出警告:“小心老鼠夹!小心老鼠夹!”
母鸡听到它的叫喊声,就叫它不要叫喊:“我亲爱的老鼠,我知道那对你来说是个问题,但是它对我根本没有任何影响,所以请你不要这么大惊小怪了!”
老鼠跑去告诉胖猪。
胖猪感到很生气,因为它的午睡被打搅了。
“房子里有一个老鼠夹!”老鼠说。
“我感谢你的关心,我也同情你!”胖猪回答,“所以,你放心,我今晚一定为你祷告,但这是我所能尽到的最大能力了。
”
老鼠感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孤独,就到母牛那里寻求帮助。
“我亲爱的老鼠,那跟我有什么关系呢?你看到过母牛被老鼠夹杀死吗?”
老鼠看到没有哪个动物愿意跟它团结起来,所以只好返回庄园主的房子,藏在它的洞穴里,整夜都不敢闭眼,害怕会发生什么悲剧。
天刚亮,老鼠听到了一阵响声,它想,老鼠夹一定是夹到什么东西了!
庄园主的妻子下楼去看老鼠是否被杀死。
她在黑暗中没有注意到老鼠夹只是夹住了一条蛇的尾巴,所以,当她走近老鼠夹的时候,被蛇咬了。
庄园主听到妻子的尖叫声后,赶紧爬起床,飞快地将妻子送到医院。
她在医院里做了适当的治疗处理后,被送回家了。
但是,她仍然发烧。
庄园主知道鸡汤对病人来说是最好的补品,就把母鸡给杀了。
他妻子的身体慢慢地康复起来。
邻居都来探望他们。
为了表示感谢,庄园主把猪杀了,热情地招待朋友们吃了一顿饭。
他妻子终于康复了,但是医疗费很贵,所以庄园主把母牛卖给屠宰场,用所得的钱支付那些医药费。
老鼠目睹了这一切,心中暗暗想道:我已经发出警告,为什么它们不听呢?
史密森祖父刚刚过世,全家人坐在休息厅里等候。
他们等待这一家的律师到来,律师手里有祖父史密森的遗嘱。
老人去世时是104岁,且十分富有。
老人的儿女都已不在人世。
门开了,律师来到。
律师:下午好,诸位。
首先,我们需要谈谈——
罗杰:没有什么可谈的。
我是祖父独子的独子,因此,阿尔顿宅第属于我。
劳拉:等一等,罗杰。
阿尔顿宅第是我们的,乔治和我住了多年,我一直照管祖父。
杰西卡:那么,夏季村舍是我的。
罗伯特:为什么是你的,杰西卡姑妈?
杰西卡:因为最近三年我住在那里。
罗伯特:那么,那辆大卧车就是我的,因为我洗擦了50遍或者还要多。
约翰:对,大卧车可以归他,而那辆跑车是我的了,这辆车一向是由我照管的。
律师:诸位,且慢。
我们首先得谈谈史密森先生的狗。
众人:啊!……干吗!唔!……为什么?
律师:他十分喜爱他的老狗费立普,这大家都知道。
谁想要领养这条狗?(大家都不说话)这一点十分重要:老人很想让他的狗有一个好的家。
劳拉:杰西卡,狗是你的,你可以把它养在夏季村舍里。
杰西卡:我可不要!我喜欢漂亮的狗,我不要像这条狗那样的杂种狗。
玛丽:对不起,先生……(但是没有人听玛丽讲话;她个儿小,不爱讲话,十六岁,是老人的仆人的女儿)对不起,先生。
(人人都看着她)我可以要这只狗吗?我非常喜欢费立普。
众人:好的,把狗给玛丽!玛丽,这狗是你的了……
律师:请安静。
好,大家是不是都要玛丽领养这条狗?
众人:是的,是的。
狗可以给她;把狗给他,……
律师:好的。
玛丽,这条狗费立普是你的了。
现在,请听我读遗嘱——
……必须有人领养我的狗费立普,并且照管它,因为它一直是我的好朋友,比我的亲属们待我还要好。
领养这狗的人,一定会比别的人好,因此,不管这个人是男子、妇女还是孩子,我把阿尔顿家宅、夏季村舍、几辆汽车、金钱和一切其他财产统统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