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教育】海湾战争-沙漠盾牌”与“沙漠风暴”
【高中历史】第5单元 第7课《海湾战争》(含详解)

第7课海湾战争(时间:25分钟分值:50分)基础达标(36分)1.1990年8月,美国实施“沙漠盾牌”计划,组织多国部队进驻海湾,其直接刺激因素是()。
A.控制石油资源B.伊拉克侵略科威特C.萨达姆的专制D.维护世界和平解析本题考查美国出兵伊拉克的直接原因,其根本原因是对海湾地区石油资源的控制,为其出兵制造借口的是伊拉克侵略科威特。
答案 B2.以下不属于海湾战争中使用的新式武器的是()。
解析海湾战争是高科技战争,导弹等新式武器是主要的武器装备,坦克是常规武器。
答案 D3.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实施了“沙漠风暴”和“沙漠军刀”行动。
关于上述行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时进行B.“沙漠风暴”行动侧重于地面攻击,“沙漠军刀”行动侧重于空中打击C.“沙漠风暴”行动侧重于空中打击,“沙漠军刀”行动侧重于地面攻击D.战争的第一阶段实施的是“沙漠军刀”行动,战争的第二阶段实施的是“沙漠风暴”行动解析海湾战争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实施的是“沙漠风暴”行动,主要是大规模的空袭;第二阶段实施的是“沙漠军刀”行动,主要是地面攻势。
答案 C4.美国在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中使用的“战斧”式巡航导弹一枚就价值100 万美元,相当于一个普通美国人20年左右的收入。
这最能说明()。
A.美国的富有B.战争是一种巨大的消耗C.美国武器价格昂贵D.普通美国人收入低解析从材料中导弹的价值,特别是与美国人收入的比较可以看出战争的巨大消耗。
答案 B5.海湾战争中,美国积极参战的根本原因是()。
A.伊拉克的侵略行动威胁到世界和平B.科威特的积极要求C.美国在中东的利益受到侵犯D.联合国安理会的要求解析海湾地区的石油资源是西方国家的经济命脉,美国积极参战是为了确保它在海湾地区的利益和战略地位。
答案 C6.美国于2003年3月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宣称美已经掌握萨达姆隐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但最终也未发现。
美国发动战争的目的是()。
A.为了维护世界的和平B.为了伊拉克人民的安全C.实质是阻止其他国家发展核武器、奉行单边主义政策D.为了给全世界人民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解析美国历来奉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对伊拉克发动的战争是未经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给伊拉克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破坏,真实目的是为了防止其他国家发展核武器,奉行单边主义政策。
5-7 海湾战争

四、海湾战争的特点
1.最大特点是一次高科技战争 2.是二战后参战国家最多的一次 局部战争,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3.是冷战后文明间争夺资源的 一场战争
影响: 五、海湾战争的影响
①对传统战争观念挑战
②对伊拉克的破坏和制裁
③科威特获得解放 ④中东和世界格局因之改变
美国 苏联
⑸带来了很多后遗症,如环境污染、各
3.对科威特:主权得以恢复,但饱受战争损失 4.对中东地区:阿拉伯世界发生严重分裂,中东
地区局势更加错综复杂
5.对美国:增强了控制海湾地区的能力,助长了其
建立单极世界的野心 发展
6.对中国:推动军事改革,使军队现代化建设高速 7.对世界格局:加速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加速苏联解体、使美苏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冷战后 惟一的超级大国,但未形成一级,推动世界多极化)
在任期间,集党政军权于一身, 推行强权政治。1980年两伊 战争爆发,8年的战争使伊拉 克经济遭受巨大损失。1990 年,萨达姆派军队入侵科威特, 引发海湾战争。 2003年,美军出兵伊拉克, 悬赏抓捕萨达姆,最终于 2006年11月5日判处萨达姆 绞刑
伊拉克总统 萨达姆· 侯赛因
3.影响:海湾战争后美国在中东力量有所增强 伊拉克战争美国处境尴尬,联合国的处境 遭遇严重挑战
两次海湾战争给我们的启示
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霸权主义是导致世界及地区动荡不安的根源之一, 对此我们应保持高度警惕,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 合国力,决心一意谋发展。
1979年至2003年任伊拉克总 统
种疾病等
阿拉伯地区
六、海湾战争的性质 既有惩罚地区霸权 主义的正义性,又包含 有美国企图独霸全球的 非正义性。
人教版历史选修3:第五单元第7课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1.1990年,伊拉克发动了对科威特的战争。
当时,伊拉克领导人认为发动战争的有利国际形势是()A.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流B.世界多极化趋势在加强C.两极格局逐步解体造成国际局势动荡D.中东和平取得很大进展解析:选C。
伊拉克领导人认为随着两极格局的即将解体,中东地区原有的力量均势失去平衡,正是自己建立地区霸权的有利时机。
2.(2012·宁波高二测试)在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对多国部队进行了多种方式的抵抗,包括()①向以色列发射“飞毛腿”导弹②进攻沙特阿拉伯③点燃科威特的油井,向波斯湾倾泻石油④发动“袭船战”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选B。
“袭船战”是伊拉克在两伊战争中使用的作战手段,排除含④的选项。
3.2003年3月,美国出兵伊拉克,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美国此举的本质意图是()A.推翻萨达姆政权B.控制那里的石油资源C.控制中东,树立美国的霸权D.打击恐怖主义解析:选C。
解答本题要注意区分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
A、B、D三项中有的是借口,有的是直接目的,只有C项才体现了美国的本质意图。
4.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随后,安理会687号决议授权同科威特政府合作的所有成员国,在1991年1月15日之后,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促使伊拉克撤出科威特。
从中可以看出联合国的重要作用是()A.和平解决争端B.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C.维持国际均势D.重建战后国际新秩序解析:选B。
依据安理会687号决议的内容以及联合国的宗旨分析,联合国的重要作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一、选择题1.(2012·邵阳高二测试)海湾战争的爆发有着复杂的背景,其中伊拉克和科威特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主要有()①边界纠纷②石油问题③债务问题④宗教派别之争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伊拉克和科威特的矛盾主要表现在领土、石油及债务问题上,两国同属伊斯兰世界,排除④。
海湾战争完整版

土 耳
其
里 海
突袭科威特(1990.8.2)
地
中 海
色 列 以
埃米尔流亡
伊
吞并科威特(8.8)
伊
叙
利
亚
拉 约 旦
巴格达
朗 湾
海湾战争形势图
沙
特
阿
拉
伯
战后联合国的态度
• 入侵数小时后,科威特和美国要求联合国安理 会召开会议,在这次会议上通过的第660号决议 谴责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要求伊拉克撤出 科威特。8月3日阿拉伯联盟也发表决议谴责伊 拉克的侵略行为并要求伊拉克撤兵。阿拉伯联 盟的决议还要求在阿拉伯内部解决这场冲突, 并警告外部干涉。8月6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 661号决议对伊拉克施加经济制裁。
“战斧”式巡航导弹
高科技杀人武器 F15制空战斗机
F14重型战斗机
F-117A隐形战斗轰炸机
每架F-117A所造成的攻击效果相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B-17重型轰炸机飞行4500架次的成果。数量只有59架的F-117A , 只占多国部队飞机总数的3%,却完成了三分之一的轰炸任务。
B-2隐形战略轰炸机
空中打击——“沙漠风暴”行动(1991.1.17~2.23)
地面突入---“沙漠军刀”行动(1991.2.24~2.27)
地面突入——“沙漠军刀”行动(1991.2.24~2.27)
1991年2月22日,海湾战 争中的多国部队地面部队 向前线推进。多国部队兵 分3路,东线对科威特的 伊军,西线深入伊拉克北 部,中线从沙特进入伊拉 克。
影响:
(4)对中东和世界格局产生深刻影响: ①通过对伊拉克的施压,美国控制海湾地 区的能力有所加强。
②阿拉伯世界发生严重分裂,中东形势更加 复杂。 (3)对苏联,世界大国地位受到严重削弱
《海湾战争》ppt课件

五、海湾战争的影响
1、中东和世界格局因之改变
2、标志着信息化局部战争登上世界军事舞台,对传统 战争观念提出挑战
3、战争还带来了很多后遗症,如环境污染、各种疾病
如果没有海湾战争,中国军队就不会这么 快清醒,可以说海湾战争是我国军事变革的分 水岭,其意义不亚于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开眼看 世界。
35
课堂小节
美军夺取了制信息权!
27
原原因因三四::在空战袭争开开始始后2,4个美小军时凭前借,强美大军的出空动中了优大势批和的先E进A-的6BC、4IE系F-统 1,11迅A、速E摧C-毁13了0H伊电军子的战指飞挥机所,、对空伊军军基防地空、雷通达信、和通防信空系系统统进,行其大E功-3 率预干警扰机,作使为得空伊中军指剩挥余所的,部能分够雷实达现和指通挥信控和制防,空敌系我统识失别效,!战电场子监战视! ,使得数百架飞机参与的空袭行动指挥畅通,有条不紊。
多国部队总兵力为
伊军总兵力120万
70万人、作战飞机
人、作战飞机770
5000余架、坦克
余架、坦克5800
PK 3500余辆、装甲车
3000余辆、舰艇 250余艘部署在伊 拉克——科威特周 美围国地总区统,对乔伊治军·布呈什包 围态势 .
余辆、装甲车 5100余辆、火炮 3.8万余门、地对 伊 拉地导克弹总8统00萨余达枚。姆
33
五五、、海海湾湾战战争争的的影影响响
1、中东和世界格局因之改变 ◆ 对阿科伊苏美拉威联国伯特 克世界
获得解放,恢复了国 家 主 权 领 土 完 整 作为冷战时期的两极之一,在
此次战争中几乎没有发挥任何 实质性的影响力,表明其世界 造大成国分裂的,地中位 受 到 严 重 削 弱 东问题复杂化
海湾战争

“沙漠军刀”行动
伊 伊 拉 克
朗
科
威 特 沙 特 阿 拉 伯
科威特城
波
斯 湾
高科技杀人武器 F15制空战斗机
F14重型战斗机
B-2隐形战略轰炸机
“小鹰”号航母
“星座”号航母
“杜鲁门”号航母
“华盛顿”号航母
“尼米兹”号航母
“爱国者”地对空导弹
M1系列主战坦克
“海尔法”导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帕拉丁”自行火炮系统
2、经过
战争经过
1、沙漠盾牌——和平解决的努力 美国实施沙漠盾牌的原因: (1)保证它在海湾地区的石油利益和战略地位 (2)维护西方的经济命脉 (3)现实它在世界上的领导作用 2、沙漠风暴——以空中战役为主 3、沙漠军刀行动——以地面攻势为主
战争特点
海湾战争是一场高科技战争,是一场主要使用高科技 武器装备和以之相适应的作战方法而进行的现代化战 争。
利
亚
拉 约 旦
巴格达
朗
克
科 威 特
波
科威特城
斯 湾
海湾战争形势图
沙
特
阿
拉
伯
土
耳
其
从土耳其空 军基地出发
里 海
地
中 海
色 列 以
伊 叙 利 亚
伊
拉 约 旦
巴格达
朗
克
科 威 特
波
科威特城
斯 湾
海湾战争形势图
沙
特
阿
拉
伯
从沙特空军基地出发
空中打击-“沙漠风暴”行动(1.17-2.23)
F117轰炸指挥部和空方系统等最为严密的战略目标 爱国者迎击飞毛 B52 扫荡残余 F111 远距离激光制导炸弹精确定点攻击 F-16进攻飞毛腿发射场 军用卫星 腿
高中历史三第五单元第7课《海湾战争》教案

第7课海湾战争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目标:1、识记:1990年伊拉克出兵侵略科威特;联合国安理会第678号决议;1990年的“沙漠盾牌"行动;1991年的“沙漠风暴"和“沙漠军刀”行动及其结果;伊拉克政府和军队的反抗措施。
2、理解:伊拉克出兵侵略科威特、美国等国家出兵海湾的原因,了解“沙漠风暴"和“沙漠军刀”行动的基本战术。
3、运用: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揭示美国出兵海湾的原因,分析海湾战争的深远影响.(二)过程与方法:1、问题探究:探究伊拉克与科威特的矛盾根源,进而探讨海湾战争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
2、分析比较:两伊战争与海湾战争的异同点,进而认识到高科技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3、人物评价:参照国际法的基本准则评价历史人物,如美国总统布什和伊拉克总统萨达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任何践踏国际法基本准则的行为都为国际社会所不容;2、高科技在当前和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3、进一步培养热爱和平、关爱人类的正义感和崇高情操。
教学重难点重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沙漠风暴”行动;海湾战争的特点。
难点:美国领导多国部队打击伊拉克的原因;海湾战争的影响.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利用多媒体导入:教师先在屏幕上打出右图照片,并作解说:出示几张海湾战争后的图片,大家可以试着观察这张图片,看看你能从中读取哪些信息?接着问:(稍事停顿)劫后余生的海湾地区,自然环境受到极大破坏。
滚滚浓烟遮天蔽日,炎炎烈焰狂舞飞腾。
几头仓惶无助的骆驼,正试图逃离这人间地狱。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一幕人间惨剧?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而导入新课学习。
一、伊拉克入侵科威特1.原因:(1)领土问题:伊拉克认为科威特本是属于自己的一个省,两国也长期存在边界纠纷.(2)资源纠纷:伊拉克认为占领科威特就将掌握世界石油已探明储量的20%,其国际地位将极大提高。
(3)而随着两极格局逐步走向解体,中东地区原有的力量均势失去平衡,动荡不定的国际局势,被伊拉克领导人看作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海湾战争》课件1(38张PPT)(新人教版选修3)

一、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导火线 二、阻止伊拉克侵略的努力—过程1991.1.17-2.27 1.“沙漠盾牌”行动 2.“沙漠风暴”行动(空中战役为主) 3.“沙漠军刀”行动(地面战役为主) ①战况:三路进攻(东、西、中) ②结果:伊’接受无条件安理会决议 2.27
精品课件
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几乎使用了所有 现代化常规武器。他们通过在海湾上空 部署的多颗先进的侦察、通信、导航、 气象卫星,掌握伊军动向和伊军事目标 的具体位置。
地理位置:连接两洋三洲五海
精品课件
石油资源:“石油海洋”
精品课件
伊拉克探明可采石油储量156亿吨,超 过美国、独联体和欧洲的总和,占世界第 二位,西部沙漠还有一个可能蕴藏300亿 吨石油的巨大油田。
本国人口不及百万的科威特探明可采石 油储量130亿吨,列世界第四位,被称为 “浮在石油湖上的国家”
精品课件
一、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导火线 1.目的:
①掠夺财富→转嫁危机
②夺取领土→改变海湾战略态势
③控制石油资源→提高国际地位
2.过程:
突袭科威特 1990.8.2 ↓
埃米尔流亡 ↓
吞并科威特 8.8
精品课件
一、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导火线 二、阻止伊拉克侵略的努力—过程1991.1.17-2.27 1.“沙漠盾牌”行动 ①各方态度:
海湾战争的影响?
对科威特: 对美国: 对阿拉伯世界: 对环境:
对战争观念:
精品课件
如果没有海湾战争,中国军队就不会这么快清 醒,可以说海湾战争是我国军事变革的分水岭, 其意义不亚于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开眼看世界.严重削弱了前苏联和法国 在国际事务上的影响力,使美国能够牵制包括日 本和欧洲在内的整个世界。……阿拉伯世界损失 惨重。科威特成了火海和雷场,沙特与海湾各国 成了西方的军营和靶场。阿拉伯国家被分裂成两 个对立阵营,美国和以色列渔翁得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湾战争
——“沙漠盾牌”与“沙漠风暴”
海湾战争发生于1991年1月17日至2月28日,历时42天。
它是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运用各种新式武器,对伊拉克实施的一场局部战争。
在这场短暂的局部战争中,新型先进武器投入之多,空地一体协同作战配合之密切,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它标志着现代战争已经进入了一个以大量使用高技术武器装备为主要特点的高技术战争新时期。
这场战争不仅对中东乃至整个国际形势产生了重大影响。
海湾战争中的海湾系指中东的波斯湾,又称阿拉伯湾。
海湾战争的起因要追溯到伊拉克队科威特的入侵。
海湾地区包括8个国家: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伊拉克和伊朗。
当时,伊拉克军事实力最为强大。
1979年萨达姆·侯赛因上台后,曾与伊朗进行了长达8年的战争。
两伊战争后,伊拉克元气大伤,国力下降。
为转嫁国内经济危机,谋取石油出口控制权,同事也为了实现其称霸海湾的野心,伊拉克以领土纠纷和科威特违反石油输出国组织的规定,大量倾销石油为借口,于1990年8月2日凌晨,以5个师德兵力对科威特发起进攻,仅3个小时即夺取了科威特的首都——科威特城,当日下午占领了科威特全境。
伊拉克的侵略行径遭到了世界各国的严厉谴责。
伊拉克队科威特的入侵直接威胁到了海湾地区其他国家的安全,也严重损害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利益。
海湾地区石油资源极其丰富,战略地位异常重要。
石油藏量占世界的60%,产量占欧佩克的68%,美国19%西欧35%、日本70%的石油进口均来自这一地区。
一旦海湾地区为伊拉克所控制,它将直接危及西方额经济命脉,这是美国及西方国家做决不能做视不管的。
因此,以美国为首的近30个国家做成多国部队,对伊拉克进行武装干涉,从而引发了举世瞩目的海湾战争。
站前,为了进行紧急军事部署,美国制定了“沙漠盾牌”计划,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军所进行的最大规模的全球性军事调动。
这一计划8月4日制定,8月7日付诸实施。
根据“沙漠盾牌”行动计划,美国在海湾地区共部署了43万兵力,作战飞机1100多架,大型水面舰只60余艘(最多时做成6个航母编队)、M1A1“艾布拉姆斯”式主战坦克1500多辆,大口径火炮2000余门,装甲运兵车2500多辆,流动战地医院120所,海水消毒与淡化厂15座。
加上其他参战国的部队,多国部队总兵力达到70多万,坦克约4000辆,飞机2000架,各类舰只245艘。
与此同时,为了适应沙漠环境,美军举行了代号为“恐怖之夜”的大规模空袭演习、“正义铁拳”的地面部队大纵深突破演习、“海湾风暴”多兵种立体突袭演习和代号为“迅雷”的海军陆战队登陆演习。
“沙漠盾牌”行动计划于1991年1月15日基本结束。
美国以1月15日为最后期限,向伊拉克发出了最后通牒。
1月17日,美国开始实施“沙漠风暴”作战行动。
其基本作战指导思想是以极少代价为前提迅速取得战争的胜利。
最占行动重点包括:1.首先以突然地、大规模的战略空袭一举摧毁伊拉克境内的生物、化学与核武器工厂、导弹基地、指挥通信中心、雷达设施和军民用机场;2.对伊、科境内的伊拉克精锐部队实施大规模轰炸,至少歼灭其50%的兵力;3.在此基础上,美国海军陆战队和空降部
队在科伊边境实施大规模登陆与着陆,切断伊军的增援,协同正面部队以两面夹击的钳形攻势,歼灭伊军部队,解放科威特;4.在伊、科边界设防,视情况进一步打击伊拉克境内的伊军有生力量。
“沙漠风暴”空袭行动于2月23 日结束。
在短短的38天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共出动飞机9.4万架次,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280枚,投弹8.85多万吨。
初期,伊拉克军队试图以“藏”的办法,顶住大规模空袭,拖延战争进程,挫败美国空战制胜、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
后期,为了改变被动挨打局面,伊拉克方面向以色列和沙特发射了71枚“飞毛腿”地地导弹,企图把以色列卷进战争,在多国部队和阿拉伯国际之间制造矛盾。
但是,这些图谋都未能得逞。
在多国部队大规模空袭的强大打击下,伊军损失惨重,指挥控制系统遭到破坏,基本陷于瘫痪,后勤补给被切断,战争潜力大大削弱;部署在科威特地区的14个师的战斗力被削弱了50%以上,二线部队战斗力被削弱了25%—50%。
伊拉克军队基本上丧失了反击能力,多国部队完全控制了制空权和战争的主动权。
2月24日多国部队开始实施代号为“沙漠军刀”的地面作战行动。
为了迷惑伊军,多国部队采取了声东击西的欺骗战术。
他们故意在沙特与科威特边境部署大量兵力,并频繁进行进攻演习,使伊军误认为多国部队将从沙科边境实施主要突破;同时,部署在波斯湾的海军,在科威特沿海佯攻,使伊军认为多国部队将发起大规模登陆作战,因而将伊军主力集中部署在科威特境内。
多国部队则在伊军设防薄弱的科威特以西德沙特与伊拉克边境实施主要突破。
2月24日地面部队行动之前,美军首先动用了大批B-52战略轰炸机和歼击轰炸机进行航空火力准备,紧接着利用巡航导弹、舰炮及地面上数千门火炮对伊军纵深目标和前沿阵地进行火力急袭,随后多国部队几十万大军在战斗直升机德支援下发起了地面进攻。
在多国部队“空地一体”作战的打击下,实施单纯消极防御的伊军在“萨达姆防线”被突破后,毫无还手之力,多国部队沿沙伊边境长驱直入,两天内前进了约160公里,第3天已穿插迂回到幼发拉底河沿岸,从而切断了伊军的退路。
在此期间,沙科边境的多国部队分多路向科威特市推进;空中突击师和空降师在伊纵深地区实施机降和伞降作战,建立了前进基地。
至此,多国部队对科威特战区伊军基本已形成分割包围。
伊军最高统帅萨达姆亲临前线组织反击,未获成功,遂仓促下令伊军全部撤出科威特,伊军在溃退途中,又遭到空袭受到重创。
2月27日多国部队解放了科威特。
2月28日,这场历时4天,共计100小时的“沙漠军刀”行动以伊军失败而告结束。
海湾战争实现停火。
海湾战争使伊拉克遭受严重损失,海、陆、空军作战能力几乎全部丧失,核生化武器与导弹生产研究设施大都被摧毁,炸毁地地导弹发射架48个,陆军42个师被歼灭或被重创41个师,损失坦克3700辆、装甲车1800余辆、大炮2140门,被俘17.5万人,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美元。
多国部队仅伤亡600余人,被俘11人,损失飞机49架,损伤两栖攻击舰与巡洋舰各1艘。
但伊拉克给科威特造成的损失多大600多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