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先秦诸子选读》名言名句整理(含解释)
先秦诸子的经典语录名言

先秦诸子的经典语录名言先秦的时候,涌现出的诸子百家,都有属于自己的治国思想,当然也留下了不少很经典的名言语录。
下面是由店铺分享的先秦诸子的经典语录,希望对你有用。
先秦诸子的.经典语录【热门版】1.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2.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
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3.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4. 孔子哲理之人生态度5.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为人谦恭,处事忠信,仁义之所。
)6.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7. 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8.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9.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0.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1.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12.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13.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14. 听其言而观其行。
15.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先秦诸子的经典语录【精选版】1. 听其言而观其行。
2.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4.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6.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7.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8. 过,则匆惮改。
9.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0.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1.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
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13.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4.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5.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先秦诸子的经典语录【经典版】1.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高考作文素材---先秦诸子名言警句归纳总结

高考作文素材---先秦诸子名言警句归纳总结《论语》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2.过而不改。
是谓过矣(有了过错却不知道改正,才是真正的过错)3.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能弘扬大道,而不是大道弘扬人)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严格要求自己而少责怪别人,就能远离怨恨)5.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做事贪快则不能成功,贪图小利则成就不了大事)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做人没有信用,不知道这样可以吗?)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天气寒冷,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8.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江水就像这样,昼夜不停)9.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生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教他了)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不思考就会糊涂,只思考不学习就会危险)《孟子》1.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君子心中有仁德,心中有礼义。
仁德的人懂得爱人,懂礼的人尊敬别人。
关爱别人的人别人才常常关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才尊敬他)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住在天下最大的地方,站在天下最正的位置上,走天下最光明的大道)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使一个人淫乱,贫贱不能使一个人改变节操,威严武力不能使一个人屈服,这就是大丈夫)《老子》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了解别人的人聪明,了解自己的人圣明)2.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战胜别人是因为比别人力量大,战胜自己才是强者)3.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解决问题从容易处入手,做大事从小事做起,天下难事一定从容易开始,天下大事一定从小事做起)。
先秦诸子选读要背的带翻译

《先秦诸子选读》要背的(带翻译)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译文】过去的不可挽回,未来的还可以赶上。
2.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译文】孔子说:“颜回真贤德!一篮饭,一瓢水,在陋巷,人人都愁闷,他却乐在其中。
颜回真贤德!”3.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译文】曾点说:“暮春三月,穿上春天的衣服,约上五六人,带上六七个童子,在沂水边沐浴,在高坡上吹风,一路唱着歌而回。
”4.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子路啊,我告诉你,知道吗?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就关于知道的真谛。
”5.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文】孔子说:“有错不改,这才是真错。
”6.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蚀焉。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译文】子贡说:“君子的缺点,象日蚀月蚀。
一有缺点,人人都能看见;一旦改正,人人都会敬仰。
”7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译文】子夏说:“小人犯了错一定要掩饰。
”8.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译文】孔子说:“人能弘扬道义,不是道义能壮大人的门面。
”9.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译文】孔子说:“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就可以避免怨恨。
”10.子夏为莒父宰,问政。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译文】子夏做莒父的市长,问政。
孔子说:“不要只求速度,不要贪图小利。
只求速度,往往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1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译文】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就象大车没有车轴,小车没有车轴,怎么能启动?”1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孔子说:“天冷时,才知道松柏最后凋谢。
”1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诸子经典名言20句大全及解释

诸子经典名言20句大全及解释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解释:孔子说,学习并且及时反复,不也是很快乐吗?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解释:孔子说,巧舌如簧的人很少有仁德。
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解释:孔子说,明白事理的人不如喜爱事理的人,喜爱事理的人不如享乐事理的人。
4.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解释:孔子说,用德行治理国家,就像北辰一样居处在自己的位置上,却能影响众多的星辰。
5.子曰:“君子不器。
”解释:孔子说,君子不是一个机械的工具。
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释: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选择他们好的地方来跟随,改正他们不好的地方。
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释:孔子说,只学而不思考就会迷失方向,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中。
8.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解释:孔子说,明白自己明白,不明白自己不明白,这就是明智。
9.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解释:孔子说,温故知新,就能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10.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解释:孔子说,只有真正明智的人和真正愚蠢的人不会轻易改变。
1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解释:孔子说,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是应该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12.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解释:孔子说,不在自己的位置上,就不要过多地谋划政事。
13.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释:孔子说,自己不愿意受到的待遇,就不要施加给别人。
14.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
”解释:孔子说,有一次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结果想了很多,但没有收获,还不如好好学习。
15.子曰:“要行好事,就要口不生腥,心不生恶。
”解释:孔子说,做好事的人,说话不生硬,心里不生坏念头。
16.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先秦诸子选读背诵

1、孔子的处世方式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孟子的处世方式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2、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由啊,我告诉你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3、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译文】孔子说:“犯了过错而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有过错了!”4、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论语•卫灵公》【译文】孔子说:“人能够使道发扬光大,不是道使人的才能扩大。
”5、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译文】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译文】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7、子夏为莒父宰,问政。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路》【译文】子夏做了莒父邑的长官,问怎样治理政事。
孔子说:“不要图快,不要贪小便宜。
图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小便宜就办不成大事。
”8、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一个人不讲诚信,真不知道怎么还可以算是个人。
就好比车子没有车轴怎么能行?”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论语•子罕》【译文】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10、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11、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先秦诸子语录十二则解释

先秦诸子语录十二则解释先秦诸子语录是指先秦时期的各位思想家所说的一些名言或语录,这些语录包含了他们的思想观点和哲学思考。
以下是对其中十二则语录的解释:1.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是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话,意思是自己不希望受到的对待,也不要施加给别人。
它表达了孔子的道德观念,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互惠和善待他人的重要性。
2. 孟子:“人之初,性本善。
”这句话出自孟子的《性善》一篇,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他主张通过教育和修养,让人的本善性得以发扬光大,从而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3. 老子:“道可道,非常道。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的开篇,意思是道是不能被言说或言说所捕捉到的。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和原则,它超越了言语和概念的限制,只能通过内心的体悟和领悟来认识。
4. 庄子:“逍遥游,世人皆醉我独醒。
”这句话出自庄子的《逍遥游》一篇,表达了他对人生的一种超然态度。
他认为世间的烦恼和追求是虚妄的,而他自己则通过悟道达到了超越世俗的境地,独自清醒。
5. 韩非子:“以力服人者,不如以德服人。
”这句话出自韩非子的《喻老》一篇,强调了德治的重要性。
他认为通过以德服人,使人们内心愿意追随和服从,比使用武力和暴力更为有效且持久。
6. 荀子:“人贵有疾如不剖。
"这句话出自荀子的《劝学》一篇,意思是人应该珍惜艰苦和困难,像切剖自己一样,努力修身养性。
他认为通过面对困境和挑战,人才能够不断成长和完善。
7. 墨子:“兼爱非爱。
”这句话出自墨子的《兼爱》一篇,意思是广泛地爱护他人,并不局限于个别的爱。
他主张推崇普遍博爱的思想,认为应该平等地关心和帮助所有人,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与冲突。
8. 阳明:“知行合一。
”这句话出自阳明的《传习录》一篇,强调了知识和行动的统一。
阳明认为只有通过实践和行动,才能真正理解和实践道德的原则,知行合一才能达到个人的完善与成就。
9. 荆轲:“为国捐躯。
”这句话是描述战国时期的荆轲,他为了国家利益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先秦诸子名言名句选读整理

先秦诸子名言名句选读整理1.先秦诸子名言警句先秦诸子选读名句汇总如下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老子2、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4、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老子5、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
——老子6、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7、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庄子8、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10、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1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12、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1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14、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1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18、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子1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2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2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2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2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2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25、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子26、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韩非子27、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武28、严家无悍勇,慈母有败子。
——韩非子29、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墨子30、小人谋身,君子谋国,大丈夫谋天下。
——鬼谷子。
2.先秦诸子名言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老子2、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先秦诸子语录十二则原

先秦诸子语录十二则原摘要:1.引言2.先秦诸子语录十二则原文及解释3.结语正文:【引言】先秦诸子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批思想家,他们的思想成果对中国文化及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其中,语录体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表现形式,不仅体现了诸子们的智慧,还彰显了他们的人格魅力。
本文将选取先秦诸子语录十二则,对其进行解析,以期对读者提供启示。
【先秦诸子语录十二则原文及解释】1.《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认为,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是件愉快的事情。
2.《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强调,君子和小人的价值观不同,君子注重道义,而小人看重利益。
3.《孟子·梁惠王上》:“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孟子认为,仁者关爱他人,有礼者尊敬他人。
4.《孟子·公孙丑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孟子表示,承担大任的人,必须先经历心灵上的磨砺和身体上的劳累。
5.《荀子·劝学》:“吾常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荀子认为,整天思考不如短时间内学习更有收获。
6.《荀子·性恶》:“人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善良的行为是后天习得的。
7.《墨子·兼爱》:“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墨子提倡兼爱,要求人们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他人。
8.《墨子·非攻》:“非攻,吾闻曰:‘杀人者,杀其人也。
’”墨子反对攻战,认为攻击他人等于伤害自己。
9.《庄子·逍遥游》:“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
”庄子主张顺应自然,保持内心的自由与平和。
10.《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认为,生命有限,知识无限,要珍惜时间学习。
11.《韩非子·喻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韩非子认为,了解道理的人不如喜欢道理的人,喜欢道理的人不如享受道理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先秦诸子选读》名言名句整理(含解释)《论语》名句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b5E2R。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为以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子曰:“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地方法了.)p1Ean。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地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地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地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几个方面地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DXDiT。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忧愁).”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仁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RTCrp。
、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道不同,不相为谋.”“小不忍,则乱大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君子成全人家地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小人相反)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子曰:“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后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孟子》名句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5PCzV。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jLBHr。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独乐(üè)乐(è),与人乐乐,孰乐?(一个人独自欣赏乐音快乐,和别人一道欣赏音乐也快乐,到底哪一个更快乐呢?)xHAQX。
、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您老人家这么一说,使我地思想豁然开朗也.戚戚:感动地样子)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贤人先使自己明白,然后才去使别人明白;今天地人则是自己都没有搞清楚,却想去使别人明白.”)LDAYt。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荀子》名句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顺从天而歌颂它,哪里比得上掌握它地规律而利用它呢!)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指眼睛因为不能同时盯着两个东西(或两种事物),所以能看清一切事物(是因为专注所致);耳朵因为不能同时听取两种人地意见,所以能明辨是非.)Zzz6Z。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老子》名句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地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地存在.)dvzfv。
.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指能担当重任地人物要经过长期地锻炼,所以成就较晚;最大地声音我们往往听不见;最大地形象我们往往看不见.)rqyn1。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最正直地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指真正聪明地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象笨拙,真正有口才地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表示善辩地人发言持重,不露锋芒.)Emxvx。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吃地好,穿地好,安居乐业,风俗礼仪高尚文明,邻里之间守望相助,市场贸易繁荣,人民从老到死都没有战争冲突.)SixE2。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庄子》名句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让王》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人生活在天与地之间,生命地历程犹如一只小马驹在一道细小地门缝前一闪而过一样,很快地样子这样.它形容人生地短暂,叫我们好好珍惜,不要轻易放弃,努力作出一番事业来.)6ewMy。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山木》
.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外物》(竹笱是用来捕鱼地,捕到鱼后就忘掉了鱼笱;言语是用来传告思想地,领会了意思就忘掉了言语.我怎么能寻找到忘掉言语地人而跟他谈一谈呢!)kavU4。
.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天下没有什么比秋毫地末端更大,而泰山算是最小;世上没有什么人比夭折地孩子更长寿,而传说中年寿最长地彭祖却是短命地.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体.)y6v3A。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养生主》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养生主》.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大宗师》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外篇·秋水》
《礼记》名句
、瑕不掩瑜,瑜不掩瑕.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口惠而实不至,怨及其身.(漫许诺言而不付诸实现,必然招致怒恨和灾害)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