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生物学1-蓝藻
水生生物--蓝藻

使用杀藻剂除藻:一般在下风处微囊藻聚集处使用硫酸铜, 1.0mg/L以上才能有效控制藻类生长,然后及时流入其他池塘 的好水,引进有益藻群
对药物杀灭微囊藻的池塘应及时调解水质,改善水体藻类结 构:水质较清淡的池塘可追施肥料,一般亩施磷肥(磷酸二 氢钙为好)5kg,尿素2.5kg;池底淤泥过厚的池塘可单独使 用磷肥
藻殖孢:也是一种短丝体,与藻殖段的不同之处是外部具 有胶鞘包围,形如含一藻殖段的孢子,位于母株分枝的顶 端,萌发时胶鞘的一端或两端破裂,发育为新的个体。
蓝藻异形胞
二、分类
蓝藻门下设1纲6目,即蓝藻纲Cyanophyceae (也称粘藻纲Myxophyceae或裂殖藻纲Schizophyceae)。
有 针 状 蓝 纤 维 藻 D. acicularis 和针晶蓝纤维 藻D. rhaphidioides ,前
者细胞直,末端尖细,后 者略弯曲,半咸水能生长。
色球藻属Chroococcus (蓝球藻)
细胞球形、半球形。一般由2、 4、8、16或更多细胞(很少超 过64或128个细胞)所组成的 群体,单个的较少见。假空 泡或有或无。每个细胞外都 个体胶被,群体胶被厚,均 匀或有层理。群体中两细胞 的相连处平直。大多数种类 营浮游生活。
•
段殖体:也称藻殖段,是蓝藻藻丝上两个营养细胞间生出 的胶质隔片(凹面体)或由间生异形胞断开后形成的若干短 的藻丝分段。
异形胞:丝状蓝藻类(除了颤藻目以外)产生的一种与繁殖 有关的特别类型的细胞,由营养细胞特化而成的。圆形色 淡,成熟的异形胞是透明的,其细胞壁在与相邻细胞相接 处有钮状增厚部(极节球)。具有异形胞的蓝藻能固氮,当 水中氮缺乏时,异形胞的数目显著增加。一般认为是没有 生殖功能的孢子或孢子囊
高一生物必修一蓝藻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一蓝藻知识点蓝藻(cyanobacteria),又称藍绿藻,是一类原核生物,多为细菌状,能进行光合作用。
它们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之一,对地球的生态环境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高一生物必修一关于蓝藻的知识点。
1. 蓝藻的分类蓝藻是一类原核生物,属于原核界蓝藻门(Cyanobacteria),通常分为真蓝藻和假蓝藻两大类。
真蓝藻具有一层特殊的蓝绿色细胞壁,而假蓝藻没有细胞壁。
2. 蓝藻的形态特征蓝藻的形态多样,包括丝状、球状、膜状等。
它们的体积较小,一般为微米级别。
蓝藻的细胞内含有蓝绿色的色素,因此被称为蓝藻。
3. 蓝藻的生活方式蓝藻是光合作用生物,能够利用阳光合成有机物质。
它们存在于水中、泥土中以及其他湿润的环境中。
蓝藻有些是自由生活的,如螺旋藻,有些则以共生方式存在于其他生物体内,如蓝藻固氮菌与植物的共生关系。
4. 蓝藻的重要作用蓝藻在地球的生态环境中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它们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将阳光转化为化学能,并释放出氧气。
这对维持地球上氧气的平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蓝藻具有固氮能力,可以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氨氮,促进植物的生长。
此外,蓝藻还可以作为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其他生物提供养分。
5. 蓝藻的应用价值蓝藻在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它们可以作为微生物模型生物,用于研究生物细胞结构和功能。
蓝藻还可以用来制备生物柴油和生物塑料等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前景。
6. 蓝藻的危害尽管蓝藻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过度生长的蓝藻却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当环境中的营养物质过多时,蓝藻会迅速繁殖,形成大量的藻华。
藻华会消耗水中的氧气,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水质污染,并对水生生物造成威胁,甚至引发赤潮事件。
7. 蓝藻的保护与管理为了保护水环境与维护生态平衡,对蓝藻的管理和防控至关重要。
在农业生产中,需要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减少养分进入水体。
蓝藻的名词解释

蓝藻的名词解释蓝藻,也被称为蓝藻藻类,是一类独特的微生物。
它们属于原核生物域中的藻类,与植物和动物有着不同的进化历史和细胞结构。
蓝藻以其独特的能力而闻名,如光合作用、氮固定和生产有机物质。
然而,蓝藻也有一些负面的影响,在某些条件下会形成蓝藻水华,对水体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威胁。
一、蓝藻的特征和分类蓝藻是最早出现在地球上的生物之一,已经存在了数十亿年。
它们通常是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形态,尺寸从微小到较大不等。
蓝藻的名称来源于它们的蓝绿色,这是由于其细胞中存在的叶绿素和蓝藻素等色素的组合。
蓝藻的细胞一般没有真正的核,其DNA分布在细胞质中。
根据生物学的分类系统,蓝藻被归类为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
这一分类与基因序列相似性和细胞结构等特征紧密相关。
在蓝细菌门中,蓝藻被分为多个属,每个属下又分为不同的种。
一些常见的蓝藻属包括螺旋藻属(Spirulina)、微囊藻属(Microcystis)和铁团藻属(Oscillatoria)等。
二、蓝藻的生理特性蓝藻有着一系列独特的生理特性,这些特性使它们能够适应各种环境条件。
首先,蓝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类似于植物。
它们能利用阳光来合成有机物质,并释放出氧气。
这个过程中,蓝藻利用细胞内的叶绿素来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其次,蓝藻中存在着一种名为蓝藻素的色素。
蓝藻素能够吸收蓝绿色的光线,并将其转化为能量。
这使得蓝藻可以在较深的水域中生存,光线较弱的情况下仍能进行光合作用。
此外,蓝藻还能进行氮固定。
氮是生物体合成蛋白质和DNA等生命必需物质的重要元素。
在一些环境条件下,氮往往是有限的,但蓝藻能够利用其细胞内的酶来固定氮气,并将其转化为可利用形式,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氮源。
三、蓝藻水华的形成尽管蓝藻具有许多有益的特性,但在某些条件下,它们也会形成蓝藻水华。
蓝藻水华是指蓝藻在水体中大量繁殖并积聚形成的现象。
虽然蓝藻水华通常发生在富含养分的水体中,但确切的形成机制还不完全清楚。
蓝藻

蓝藻(lanzao)即蓝藻门,又称蓝绿藻。是一门最原始、最古老的藻类植物。其主要特征 是:植物体简单,单细胞,各式群体和丝状体;细胞中无真核,但细胞中央含有核物 质,通常呈颗粒状或网状,没有核膜和核仁,具有核的功能,故称其为原核。正因如 此,近代大多数学者主张将蓝藻从植物界中分出来,和具原核的细菌等一起,单立为 原核生物界。蓝藻不具叶绿体、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和液泡等细胞器,含叶绿 素a,无叶绿素b,含数种叶黄素和胡萝卜素,还含有藻胆素(是藻红素、藻蓝素和别 藻蓝素的总称)。一般说,凡含叶绿素a和藻蓝素量较大的,细胞大多呈蓝绿色。同样, 也有少数种类含有较多的藻红素,藻体多呈红色,如生于红海中的一种蓝藻,名叫红 海束毛藻,由于它含的藻红素量多,藻体呈红色,而且繁殖的也快,故使海水也呈红 色,红海便由此而得名。蓝藻虽无叶绿体,但在电镜下可见细胞质中有很多光合膜, 叫类囊体,各种光合色素均附于其上,光合作用过程在此进行。蓝藻的细胞壁和细菌 的细胞壁的化学组成类似,主要为粘肽;贮藏的光合产物主要为蓝藻淀粉和蓝藻颗粒 体等;生活史中均无具鞭毛的细胞;繁殖方式有两类,一为营养繁殖,包括细胞直接 分裂(即裂殖)、群体破裂和丝状体产生藻殖段等几种方法,另一种为某些蓝藻可产 生内生孢子或外生孢子等,以进行无性生殖。目前尚未发现蓝藻有真正的有性生殖。 蓝藻在地球上大约出现在距今35~33亿年前,现在已知约1500多种,分布十分广泛, 遍及世界各地,但主要为淡水产。有少数可生活在60~85℃的温泉中,有些种类和真 菌、苔藓、蕨类和裸子植物共生。有不少蓝藻可以直接固定大气中的氮,以提高土壤 肥力,使作物增产;还有的蓝藻为人们的食品,如著名的发菜和普通念珠藻(地木耳) 等。但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 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甚至有些种类还会产生一些毒素,加剧了水 质恶化,对鱼类等水生动物,以及人、畜均有很大危害,严重时会造成鱼类的死亡。
蓝藻

• 鱼种放养不合理:以吃食性鱼类为主的鱼塘易发生
• 内因:微事藻生物学特性,对高温、低光强和紫外线的适应,可以 过量摄取无机碳和营养物质,低的氮磷比等因素都有利于蓝藻生长。
• 2010年11月29日,云南昆明滇池蓝藻大量繁殖,在昆明滇 池海埂一线的岸昆明滇池暴发蓝藻 • 边,湖水如绿油漆一般。 绿浪翻滚的湖水涌向岸边,带来 一阵阵腥臭气味。滇池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中污染最严重的 一个,现在水质为劣V类,每当气温上升,加之富营养化严 重,均要引起蓝藻爆发,造成严重污染。 • 2011年8月21日,受持续高温影响,安徽巢湖局部湖面 蓝藻又开始“抬头”,出现较大面积蓝藻集聚。巢湖市高度 关注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开展蓝藻拦截、打 捞和自来水深度处理措施。
Oscillatoria culture specimens did possess sheaths (arrow).
Oscillatoria sp.
1]潮湿或小型水体
2]单列组成的丝状体
3]短圆柱状 4]藻体前后运动或摆动 5]dead ce
• 蓝藻类有些种类具有固氮能力,特别是具有异形胞 的种类。国内外正在从事利用蓝藻固定游离氮的研 究,为农作物的肥源寻找新的途径。如稻田中接种 培养固氮蓝藻-满江红鱼腥藻A. azollae (与满江 红共生)可增加水稻产量。 • 有的蓝藻可作为水质的指示生物:
–褐色管孢藻Chamaesiphon fuscus -清水 –泥生颤藻 Oscillatoria limosa-水体污染
称为蓝细菌(Cyanobacteria)
胶被
胶鞘
蓝藻(Cyanophyta)
一、蓝藻一般特征 blue-green algae;粘藻-细胞壁外有胶鞘;裂殖 [一]藻体形态
水产养殖蓝藻知识点归纳

水产养殖蓝藻知识点归纳水产养殖业是一门重要的农业产业,不仅提供丰富的鱼类、虾类、蟹类等水产品,还对经济发展和食品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在水产养殖中,蓝藻是一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它既可作为水产养殖的饲料,又可能对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对水产养殖中与蓝藻相关的知识进行归纳,以帮助养殖户更好地管理和运营养殖业务。
一、蓝藻简介蓝藻,学名蓝藻细菌,是一类原核生物,属于蓝藻门。
蓝藻的特点是具有光合作用和氮固定能力,可以通过光能和无机物质合成有机物质。
蓝藻在水体中生长繁殖迅速,可以形成大量藻华,对水质和养殖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蓝藻对水质的影响1. 水体富营养化:蓝藻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可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当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过剩时,容易导致蓝藻大量繁殖,形成藻华。
藻华会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造成水质富营养化,对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2. 氧气供应不足:藻华会阻碍水体中的气体交换,特别是光合作用期间,蓝藻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导致水体缺氧。
缺氧会使鱼虾等水生生物无法正常呼吸,甚至引发窒息死亡。
3. 毒素释放:某些蓝藻细菌在死亡或受到外界刺激时会释放出毒素,这些毒素对水生生物和人体健康都有一定的危害。
养殖场若未及时发现、处理藻华,引起水产品中毒事件的风险将增加。
三、控制蓝藻的方法1. 蓝藻生物防治:利用一些天敌动物,如水蚤、贻贝等,能够捕食蓝藻,控制其数量。
在养殖水体中适量投放这些天敌动物,可以有效控制蓝藻的生长。
2. 机械防治:利用机械设备如曝气机、水泵等加强气体交换,提高水体氧气含量,从而防止蓝藻产生藻华和水体缺氧。
此外,也可以利用机械方法清除水体中的蓝藻,保持水体清洁。
3. 化学防治:使用一些专业的水质调节剂,如铜绿素等,可以抑制和杀灭蓝藻。
但是化学防治要慎重,选用合适的剂量和方法,以避免对水生生物造成不良影响。
四、蓝藻的利用价值1. 饲料资源:蓝藻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可作为饲料资源供养殖业使用,提高养殖动物的营养水平。
水生生物学水生生物学49

3 蓝藻的形态变化
蓝藻为什么会由单细胞变为群体?
浮游动物的捕食作用 细菌与蓝藻的互利共生
无菌的微囊藻
加入异养细菌后的微囊水华的概念和危害
1 什么叫蓝藻水华?
蓝藻水华是在富营养化水 体中蓝藻大量增殖,水体 中 藻细胞超过1.5×107个
/L 或 叶 绿 素 a 浓 度 超 过
10mg/m3, 并 在 水 面 形 成 一 层蓝绿色或有恶臭的浮 沫。
蓝藻水华
一、蓝藻水华的概念和危害
2 蓝藻水华的危害
(1)破坏自然景观 (2)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3)对正常饮水造成影响 (4)对人体健康形成威胁
二、蓝藻的前世今生
1 蓝藻的起源
大约35-33亿年前,地球上 出现了蓝藻和细菌。 极端环境的开路先锋—结 构简单,但有色素。
蓝藻细胞
二、蓝藻的前世今生
2 蓝藻的现状
蓝藻水华严重的水体有哪些?
蓝藻水华严重的水体:滇池、 巢湖、太湖。 优势种:微囊藻属(12种)、 鱼腥藻属(10种)。
微鱼囊腥藻
二、蓝藻的前世今生
蓝藻

蓝藻在水体中过量增殖,往往形成“水华”。城市的池塘、湖泊、水沟中,含有较多的营养物质,特别是氮、磷,导致蓝藻的大量增殖,使水色蓝绿而浓浊;死亡分解时,散发出腐臭、腥臭气味,使水质变坏。有一些蓝藻水华的突变种甚至含有毒物质,如铜绿微囊藻的有毒突变种含有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水华鱼腥藻的有毒突变种含有鱼腥藻毒素(anabaenin);水华束丝藻的有毒突变种含有束丝藻毒素 (aphanizomenin)。人畜饮用大量繁殖这些蓝藻的水时,往往中毒,导致痉挛等,甚至死亡。有一些海产席藻,接触皮肤时,会引起皮炎。
应用意义
蓝藻中有160多种(大多数为念珠藻目的种类)能固定大气中的分子态氮成为结合态氮,合成蛋白质。据估计:在热带水稻田中可固氮 1~70千克氮/公顷·年,在自然界氮素平衡中起了重要作用,可以作为水稻田肥源,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肥保水能力。中国已筛选出自己固氮蓝藻藻种,首先在湖北省数万亩的大面积晚稻田中放养试验成功,提高水稻的产量达10~15%。
生理特征
藻体是单细胞的或群体,丝状体;不具鞭毛,不产游动细胞一部分丝状种类能伸缩或左右摆动。细胞壁缺乏纤维素,由黏肽(含8种氨基酸和二氨基庚二酸以及氨基葡萄糖等)组成,壁外常形成黏性胶质鞘。无真正的细胞核,核的组成物质染色质集中在细胞中央,无核膜和核仁,细胞内除含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外,尚含有藻蓝素,部分种类还含有藻红素。色素不包在质体内,而是分散在细胞质的边缘部分。藻体因所含色素的种类和多寡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颜色。
储藏食物为蓝藻淀粉。繁殖方法主要是分裂生殖,少数为无性生殖,无性生殖包括外孢生殖,内孢生殖,后壁生殖,没有有性生殖。主要分布在含有机质较多的淡水中,部分生活在湿土、岩石、树干上和海洋中,有的同真菌共生形成地衣,或生活在植物体内形成内生植物。少数种类能生活在85 ℃以上的温泉内或终年积雪的极地。本门的项圈藻属,念珠藻属和筒孢藻属等的若干种有固氮作用,能增强土壤肥力;葛仙米,发菜,海雹菜等可供食用,微胞藻属,项圈藻属等在夏季生长过多时,能降低水中含氧量,或死后分解产生毒质,能使鱼类致病或死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长,又不会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
不足:可能造成生物链新的破坏,使得某一生物大量繁
殖,带来新的生物污染。
微囊藻外裹胶质层,影响鱼类对藻类的消化,白鲢 食用大量蓝藻排出的长条绿色分辨仍可以培养出活体蓝 藻。
三、微生物控藻:
嗜藻病毒、溶藻细菌和真菌等,具有高
效、廉价和环保的特点。
不足:菌种的退化变异是主要制约因素。
§2 段殖体藻目
植物体为丝状体,以藻丝断裂 成段或形成孢子进行繁殖。
段殖体藻目
胶须藻科
伪枝藻科
颤藻科
念珠藻科
§(1) 胶须藻科
植物体由单条丝体或多条丝体构成 的胶群体,胶群体中空或实心,丝体在 群体内分枝或不分枝。
1(2)群体球形、半球形,实心。藻丝常具假分枝。具异形胞和厚壁孢子 。 „„„„„„„„„胶刺藻属 2(1)群体为不规则的球形,或扁平的皮壳状。藻丝基部有一个异形胞。分 枝呈“V”字形。 „„„„„„„„„海雹藻属
颤藻属
鞘丝藻属
胶鞘藻属
§① 螺旋藻属
丝状体,无胶质鞘,圆柱形,有规则的螺旋弯曲,可大量 繁殖形成水华。是蛋白质含量(53%~72%)最高的生物。
螺旋藻
具有丰富的叶绿素和能进行很高 光能转化率(18%)的光合作用
1克螺旋藻(干粉)= 1公斤各种蔬菜水果营养的总和
§② 束毛藻属
不分枝的丝状体, 无胶质鞘。由藻 丝组成平行或放 射的束状群体。 海产,可形成赤 潮。
红海束毛藻
埃及红海
§③ 颤藻属
单条藻丝,或由许多藻 丝组成皮壳状、块状。 藻丝不分枝,直或扭曲, 能颤动。以段殖体繁殖。 分布很广。
§④ 鞘丝藻属 (林氏藻属)
不分枝,基部着生。
胶质鞘坚固。海生
种类是紫菜养殖上
的主要害藻之一。
§⑤ 胶鞘藻属(席藻)
丝体不分枝,直或弯曲。具胶鞘。彼此黏 连,有时部分融合。许多种类具有帽状体。
体制:群体或丝状体,很少是单细胞 丝状体由1条或多条藻丝构成。
太湖蓝藻爆发
胶鞘
细胞壁
含有黏质缩氨肽,区别于其他藻类
贮存物质 中央区
蓝藻淀粉、蓝藻颗粒体
无细胞核,仅在细胞中央含有相当于细胞核的物质, 无核仁和核膜的分化,也称原核。故蓝藻属原核生物。
叶绿素A 藻蓝素 藻红素 假空泡 异形胞
色素区
蓝藻门特有,可使漂浮又可抵抗阳光照射 仅在某些丝状体蓝藻中存在,较为光亮
蛋白核(造粉核)
组成:蛋白质核心、淀粉鞘 数目:绿藻类色素体大多具1个或多个
贮存物质
各藻类光合作用同化产物不同 绿藻、轮藻:淀粉 裸藻:副淀粉
硅藻:脂肪
金藻:白糖素
无细胞壁藻类
裸藻、隐藻、少数甲藻、金藻
化学成分
绿藻:纤维素、果胶质
硅藻:SiO2· 2O nH 红藻、褐藻:纤维素、藻胶
鞭毛
除蓝藻、红藻门外均具有而下发生缢缩, 产生球形小细胞即外生孢子。
厚壁孢子:普通营养细胞的体积增大, 营养物质的积蓄和细胞壁增厚。此种 孢子可长期休眠,以渡过不良环境, 环境适宜时,孢子萌发,分裂形成新 的丝状体。又称休眠孢子。
藻殖段
少数细胞相连成小段 细胞,通常在藻丝体 顶端或分枝的顶端形 成。成熟后离开母株 再生长成新的丝状体。
一滴池水中的几种淡水藻
6 5 3 1 2 4
1.色球藻 2.念珠藻 3.水绵 4.衣藻 5.硅藻 6.团藻
第二章 蓝藻门 (Cyanophyta)
§一 概述
蓝藻(blue-green-algae)是最原始、最古老 的一群植物,又称蓝绿藻。 大约在35-33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细菌 和蓝藻。到寒武纪时,蓝藻特别繁盛,称这个 时期为蓝藻时代。
束丝藻属
直或稍弯曲。藻丝中 部细胞短柱形。具假 空泡。末端细胞尖细。 异形胞间生,形状各 异。厚壁孢子间生, 远离异形胞,圆柱形 或宽椭圆形。营浮游 生活。
鱼腥藻属
直或螺旋状弯曲。 异形胞间生。厚壁 孢子1个或几个成 串,紧靠异形胞或 位于异形胞之间。 许多种类具固氮能 力。螺旋鱼腥藻和 水华鱼腥藻是形成 水华的常见种类。
微囊藻
生长环境:有机质丰富的水体
pH: 8~9.5
温暖季节繁殖快,生长旺盛,使 水成灰绿色,形成砂絮状水华。 微囊藻水华统称为湖靛。
水华:淡水水
体中藻类大量 繁殖的一种现 象,水体呈蓝、 绿或暗褐色, 是水体富营养 化的一种特征。
赤潮:海水中
§②蓝纤维藻属
个体细长,两端狭小而尖, 不规则弯曲,呈淡蓝绿色。
小,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它们的形态结构, 也有少数种类藻个体较大,如海带可达2~4米 长,巨藻可达60米以上。
③生殖器官一般为单细胞。有的可以是多细
胞的,但缺少一层包围的营养细胞,所有细胞 都能产生生殖细胞。
丝状藻类
叶 状 藻 类 单细胞藻类
多细胞藻类
海带
藻 类 形 态 构 造
细胞壁 细胞壁
假分枝
真分枝
§① 海雹藻属
(“V”字形分枝)
藻丝基部有一 个异形胞。分 枝呈“V”字 形。
§②胶刺藻属(顶孢藻属)
球形,藻丝放射状或略平行排列,常具假分枝。
§(2) 颤藻目
多细胞单列丝状体。单生或聚集成群。通常 不分枝。胶质鞘有或无。许多种类能颤动。 无异性胞和厚壁孢子。
颤藻目
螺旋藻属
束毛藻属
„„„„„色球藻科
2(1) 块状胶群体,具原始丝状体,具堆积性假分枝
„„„„„石囊藻科
§(1) 色球藻科
•多数为群体,少数为单细胞。
•群体胶被常较厚,且分层。
•常具假空泡。
§① 微囊藻属
为多细胞 群体,细胞球 形或长圆形, 排列紧密,常 有假空泡和颗 粒。以细胞分 裂繁殖。呈浅 蓝色、亮绿色 或橄榄绿色。
满江红鱼腥藻 可作为生物氮 肥使稻谷增产
螺旋鱼腥藻 是白鲢鱼种的优质食物
念
珠
藻 属
螺旋形弯曲或缠绕。异 形胞间生,幼时顶生。 厚壁孢子在异形胞之间 成串产生。许多种类具 固氮能力。
地 菜 ( 普 通 念 珠 藻 ) 发菜 (发状念珠藻)
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沙 漠和贫瘠土壤中,因其色 黑而细长,如人的头发而 得名,可以食用。
§③ 隐球藻属
由数个细胞组 成球形、卵形、 椭圆形或不定 形体。细胞球 形,2~4个成一 组,每组之间 有一定距离。 无假空泡。淡 水种类较多。
§④ 隐杆藻属
不定形胶质块状群体。细胞棒状、 椭圆形或圆柱形,浅蓝绿色。
§⑤ 色球藻属
两个细胞相 连处平直, 或出现棱角, 这是色球藻 属的重要标 志。大多为 多个细胞组 成的群体, 群体胶被厚。 营浮游生活。
各种类型的无性孢子,如衣藻的游动孢子,小球藻
的似亲孢子,曲霉菌的分生孢子,根霉的孢囊孢子,
青霉菌的分生孢子,石花菜的四分孢子等。
藻类植物是一种古老的绿色低等 植物,约2万余种,分布甚广。多数 生活在淡水和海水中,少部分生活在 土壤、树皮、岩石等陆地上。
藻类与人类关系密切,但因其大 多数种类个体及其微小,平常不易被 人们感觉它的存在。
的快慢和 成活率的高低。
环节动物门 Annelida:沙蚕、颤蚓、蚂蟥
软体动物门 Mollusca:鲍、乌贼、章鱼
第一章 藻类 Algae
六亿年前,藻类仍是当时地球上唯 一的绿色植物,人们称此时期为地球生 物史上的藻类时代。今天藻类植物虽不 能称为植物界的霸主,但仍然十分繁盛, 遍布世界。藻类植物在几十亿年的发展 中,各门之间和各门之内的进化关系, 都是按着由单细胞到多细胞,由简单到 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规律在演化和发 展。
藻殖孢
外部具有厚而有层理 的胶鞘包围,位于母 株分枝顶部。萌发时 胶鞘的一端或两端破 裂,发展成新个体。
§二 蓝藻门分类
蓝藻门
蓝藻纲
管孢藻目 色球藻目 藻殖段目
§1 色球藻目
多为群体,少数为单细胞,具有胶被, 细胞壁薄且内外分层。顶端和基部无 分化。繁殖方式以细胞分裂为主。
1(2) 单细胞或群体,没有原始丝体,没有假分枝
§⑥ 束球藻属
每个细胞和 一条胶质柄 相连,2个或 4个细胞为一 组,每组的 胶质柄又互 相连接,组 成一个由中 心发出的放 射状系统。
§⑦ 腔球藻属
细胞群体作 辐射状排列。 绿色。营浮 游生活。繁 殖为细胞分 裂或群体断 裂方式。
§⑧ 平裂藻属
细胞规律排列,常两两成双, 两对一组,集合成平板状。多 为浮游性种类。
§(3) 念珠藻目
不分枝,藻丝单生,具胶质鞘。直或螺旋弯 曲。细胞球形或圆柱形。异形胞间生或顶生。 厚壁孢子单生或成串。少数具段殖体。
念 珠 藻 目
拟 项 圈 藻
鱼 腥 藻
念 珠 藻
尖 头 藻
束 丝 藻
胶 刺 藻
拟项圈藻属
丝体短,螺旋形弯 曲,轮状弯曲,少 数直。异形胞顶生, 常成对。厚壁孢子 间生,远离异形胞。 营浮游生活。
作用:运动
眼点
位置:多位于细胞前端侧面 作用:感光
藻类植物体的演化
自由游动的群 体和多细胞体
单 细 胞 藻 类
具鞭毛 失去鞭毛
丝状体
异丝状体
片状体
具有类似 根茎叶的 枝状体
细胞核分 裂成多核
多核体
藻类繁殖方式
营养繁殖:不通过生殖细胞,以细胞分裂的方式。
无性繁殖:孢子囊产生孢子,1个孢子可长成为1
胶刺藻属(顶胞藻)
球形或半球形群体,群体 内丝状体放射状或略平行 劈裂。植物体附着在沉水 植物上或自由漂浮,形似 鱼卵,肉眼可见。
蓝藻的生态分布和意义
• • • • 分布很广,淡水中重要的浮游植物。 蓝藻爆发时大量耗氧,破坏水体。 固氮蓝藻可作为生物氮肥源。 可作为水质的指示生物。如褐色管孢藻是清 水的特征,泥污颤藻是水体污染的指示生物。 • 可供人类食用,如发菜、地菜、葛仙米、螺 旋藻。 • 可供鱼类食用:螺旋鱼腥藻、拟鱼腥藻。 • 对有益蓝藻的增殖利用和对有害蓝藻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