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复习提纲
2019-2020年人教统编大学语文》复习提纲幻灯片

《大学》重在阐述教育纲领,其着眼点为教育与国家政治、 社会的关系。提出了著名的“三纲领”,即“大学之道,在明 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 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主张以道德认识(格物、致知)为起点,以克服偏私情感, 树立道德信念(诚意、正心)为根本要求,以“齐家、治国、 平天下”为实践目标。核心论点是:治人以修身为本,修身以 慎独为先。(慎独: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 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 信念、做人原则之事。 )
第三课 《长恨歌》
文学知识: 唐诗知识概述。(初唐四杰、盛唐山水田园
诗人代表、边塞诗人代表、诗仙、诗圣等) 白居易作者简介,主要著作?(《秦中吟》
《新乐府》《长恨歌》《琵琶行》) 白居易前后期的创作风格有什么不同? 《长恨歌》的创作背景。 《长恨歌》的双重主题。
补充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任何时代任何人也都适用。 唐玄宗作为一代明君,苦心经营十余年,结束了大 唐帝国内忧外患,形成了开元、天宝的盛世。太平 无事,玄宗滋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把国事交给李 林甫、杨国忠,自己身居后宫,纵情享乐。安史之 乱爆发,葬送了玄宗的爱情美梦。唐玄宗贵为天子, 尚且如此。我们更应该引以为戒。只有用心做事, 才会成功;消极怠政,必然导致败亡。在对待爱情 上,更要小心。几场风花雪月下来,大学四年就过 去了。大学没用功,人生一场空。
思考题
1.韩愈《师说》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表明了为 师的三个层次:上等老师传授方法,中等老师传授学业,初 等老师解疑答惑。真正好的老师,三方面都要兼顾,重点应 该在传道方面,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的方法和能力。我们过去是怎么做的?以后还需要怎样改进?
大学语文复习提纲.

大学语文复习提纲【第一讲】语言及其功用一、何谓语言?语言是一种符号。
符号由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所构成,能指和所指的结合具有任意性。
语言是一种高级的符号。
(任意性∕约定性)语言是由语素、词、词组、句子等单位组成的层级系统,这种分层装置的特点在于能以少数组成多数,表示任何概念。
语素: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往往一个字就是一个语素。
(例外:葡萄、玻璃)词:词由语素构成。
词组:词的组合,一般包括主谓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偏正结构、并列结构。
句子:语言中最大的语法单位。
语言符号具有生成新的结构的能力,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二、语言意味着什么?1. 语言与思维2. 表达和交流3.语言与记忆4. 文化和历史5. 语言的个人色彩语言和言语的分别:言语具有个体性和多样性,常偏离语言的标准和语法结构,带有特定个体主观的反映和表述客观现实的印记。
6. 语言的修饰功能7. 语言的政治功能8.文学语言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1)日常语言的目的在于交流,文学语言却是情感性、暗示性的。
即便在表达上类似日常语言,它也是虚构的,强调“储存”和“保留”。
(2)日常语言是比较合乎语言规范的,文学语言却可能是标准语言的“突出”或“陌生化”。
(3)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9. 语言的心理释放和抚慰作用10. 语言的游戏、恶搞11. 语言有发展人的能力三、语言的局限1. 语言的模糊性2. 语言和现实的脱节3. 语言造成的思维定式四、关于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符号的符号。
文字适应自己所记录的语言的结构特点和语音特点。
表音文字:用少量字母记录语言的语音从而记录语言的文字。
表意文字:用象征性的书写符号记录词或词素的文字。
早期的原始文字多是表意的,如古埃及文字和古巴比伦楔形文字。
一种文字中往往同时具有表音和表意的现象。
汉字:汉字是含有表音倾向的表意类型的文字。
所谓“六书”,是秦汉间的学者分析汉字结构的特点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按照许慎《说文•叙》所用的名称和班固《汉书•艺文志》所排的顺序,它们分别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第二讲】何为文学一、“文学”与“literature”二、中西文论中的文学观1. 摹仿论文学是对世界或外物进行摹仿的理论体系,重视作者的意图及理性力量的作用,重视对超个人的社会现实的表征。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重点

《大学语文》复习纲要(★PS:文中阴影部分是主要重点。
通报的最后两个例文不确定格式对不对,请看的同学以写作要求为主,可以看看老师的课件,都已发至群邮箱。
大家期末加油啦!)一、填空(文学常识+默写)1*10分二、单选(作者号名、生活时代、代表作)1*10分三、多选(默写、文章主题、情感、诗句出处)2*5 分四、简答:如诗歌主题五、论述(论点+论据)六、实用写作(公文修改、找错)七、作文(700字)20分一:《语文的功能与陷阱》王蒙 P25(一)作者简介:王蒙,1948年加入中共地下党(少共,右派)1986—1989年任文化部长,获意大利蒙德罗文学奖、日本创作学会和平与文化奖…(二)语言的功能:(三方面的功能)1、现实有用的功能:⑴表意和交流的作用;⑵记录和记忆的作用;如果没有语言就没有记录,就没有记忆。
2、生发和促进的功能:⑶推进思想、推进感情、推进文化、创造文化。
思想的过程和写作的过程是分不开的。
即使是纯粹的文字上的掂量,也会使人产生思想,推进、改变思路。
3、浪漫的功能:(是语言和文字离开了现实或者超出了现实的功能。
)⑷强烈的煽情的作用;感觉也和词语影响有关⑸语言文字的修辞作用⑹语言有很多的心理功能⑺艺术的功能;语言和文字能够使我们的一种经验、一种遭遇、一种情感审美化。
⑻信仰的功能;语言和文字所起的作用实在是琢磨不完的。
⑼形式的作用(三)语言是一个陷阱1、语言和现实和你的思想感情脱节(包括言不能尽、言过其意、文不尽言、言过其实、甚至脱节。
最微妙、最重要的体会,恰恰是语言所表达不出来的2、好的、成功的语言表达和文字表达,还面临着可能异化的命运,变成了俗套。
3、通俗化(狗屎化效应):看到它薄弱的一面,本来很好的一句话,太普及了,就把它降低了,过于通俗化了;4、当语言以及文字脱离了生活、脱离了真实、脱离了真情以后,就变成了一个反面的东西。
这种语言文字变成了我们生活的敌人,变成了人的对立面。
5、语言文字它可以反过来主宰我们,扼杀我们的创造性和活泼的生机。
大学语文复习提纲

《大学语文》复习纲要第一篇《大同》一、选择题1.《大同》一文选自是 ( )。
A. 《论语》B. 《孟子》C. 《礼记》D. 《尚书》答案:C 2.孔子认为“大同”、“小康”二者最本质的区别是()。
A.物质文明建设 B.精神文明建设C.人事制度 D.所有制形式答案:D二、填空题《大同》:“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
”句中“观”指宗庙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读音是_guàn_ _。
三、翻译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答: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是公有的。
选拔贤明的人,推举能干的人,讲求诚信,修习亲睦。
四、论述题1.概述大同社会和小康社会的社会特征。
“大同”社会同与它相对应的“小康”社会相比较,有以下几个特色:一、“天下为公”,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不像小康社会那样为一姓所私有;二、“选贤与能”,管理天下的人是天下人公选出来的,且“贤”而且“能”,不像小康社会那样“大人世及以为礼”,以至桀、纣那样的暴虐之徒亦可君临天下;三、“爱无差等”,生活在这个“大同世界”的人,都有极高的道德思想,有着“爱无差等”的“兼爱”精神,不像“小康”社会那样“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四、“没有私产,各尽其能”,这儿的人们没有私产,各尽其能,都能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不像小康社会那样“设制度”、“立田里”;五、“社会安定,没有战争”因为大同社会没有私有财产,于是阴谋诡计就断了门路,抢劫偷窃作乱害人的事情也不会发生,甚至大门只要从外面合上即可,用不着关闭,不像小康社会那样常常“谋作兵起”,要用仁、义、礼、信等封建道德来巩固封建秩序,甚至“城郭沟池以为固”……2.大同社会同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何相似之处?答: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
“世外桃源”的境界显然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
要启发学生透过“桃源”中的生活现象来认识这个社会,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养”了(由此还可以推知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也同样受到社会的照顾)。
大学语文复习提纲精简版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一.阅读欣赏题陶渊明《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陶渊明其人;2.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中“见”字怎么读,标出拼音,并说明“见”的妙处。
见突出了作者闲适的心情,见字不同于望、看等带有较强主观色彩,显得较为可观,作者的悠然一跃纸上,活灵活现。
“见”,“看见”的意思。
南山是在诗人采菊的间隙,不经意间闯入诗人的眼帘,这美景不是诗人有意去望,而是无意之见。
表现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采菊东篱下”是一俯,“悠然见南山”是一仰,在“采菊东篱下”这不经意之间抬起头来看南山,那秀丽的南山就是庐山他家乡的庐山,一下就扑进了他的眼帘。
所以这个“见”字用得非常好,苏东坡曾经说:如果把这个“见”南山改成“望”南山,则一片神气都索然矣。
3.结合现实实际,谈谈你读完此诗后的感受。
(二)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是国人耳熟能详的小令,试回答下列问题:问题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者小令中展现的画面。
问题二、“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中“小桥流水人家”一句为温馨的画面和场景,与整个小令的其他诗歌意象格格不入,却在此作品中丝毫不感到突兀,且为不可或缺,为什么?问题三、该小令作者到底想抒发何种情怀?二、翻译题:复习资料二一、选择题1.《狱中杂记》中:“十四司正副郎好事者,及书吏、狱官、禁卒,皆利系者之多,少有连,必多方钩致”,这是为了()A. 讨好上司B. 互相倾轧C. 敲诈勒索D. 上下勾结2.《迢迢牵牛星》中紧接“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之后的句子是()A.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B.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C.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D.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3.下列诗句中,点明题意的是()A.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B.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C.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D.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4、孟郊《游子吟》的体裁是()A. 五言古诗B. 五言律诗C. 古题乐府D. 新乐府诗5.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下片开头的一句是 ( )A. 日晚倦梳头B. 只恐双溪舴艋舟C. 闻说双溪春尚好D. 物是人非事事休7.下列作品,属于楚辞体的是( B )A.《蒹葭》 B.《湘夫人》 C.《饮酒》 D.《行路难》8.《长恨歌》的诗句中,描绘杨玉环“闻道汉家天子使”时情态的是( A)A.回眸一笑百媚生B.梨花一枝春带雨C.雪肤花貌参差是D.芙蓉如面柳如眉9.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中,隐含家破人亡之痛的词句是( D)A.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B.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C.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D.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10.成语“四分五裂”出自()A.《庄子》 B.《孟子》 C.《论语》 D.《左传》11.《秋水》中的河伯指的是( A )A.渭河之神 B.淮河之神 C.长江之神 D.黄河之神12.唐宋八大家之首是( B )A.苏轼 B.韩愈 C.柳宗元 D.王安石13.所谓伶官是指( D )A.民间艺人B.宫廷艺人C.有名优伶D.朝廷授与官职的宫廷艺人14.《答司马谏议书》中的司马谏议是指( A)A.司马迁 B.司马谈 C.司马光 D.司马炎1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出自(D )A.《季氏将伐颛臾》 B.《秋水》 C.《陈情表》 D.《五代史伶官传序》16.培根是( A )A.德国哲学家B.法国史学家C.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D.美国小说家17.代表沈从文艺术创作高峰的一部中篇小说是( C )A.《萧萧》 B.《湘西》 C.《边城》 D.《长河》18.《战国策》的最终整理编订者是( C )A.孔子 B.左丘明 C.刘向 D.司马迁19.诗歌《长恨歌》中所叙述的爱情故事的两个主要人物是( B )A .汉成帝与赵飞燕B .唐玄宗与杨贵妃C .唐太宗与杨贵妃D .汉武帝与陈皇后20.唐代诗人王维是( C )A.豪放派 B.山药蛋派 C.山水田园诗派 D.婉约派22.蔡元培曾经做过( C )校长A.清华大学 B.南开大学C.北京大学 D.复旦大学23.莫扎特是( D )A.数学家B.物理学家C.文学家D.音乐家24.陶渊明是( B)时期的诗人A.南宋 B.东晋 C.西晋 D.北魏4.现代著名小说家郁达夫的小说代表作是( A )A.沉醉 B.沉淀 C.沉沦 D.沉浮25.鲁迅先生曾经留学的国家是( A )A.日本 B.英国 C.德国 D.法国26.下面曾经直接受教于孔子的学生是( D )A.墨子 B.孟子 C.韩非子 D.曾子27.伏尔泰是法国(D )A.一代军事家B.一代剧作家C.一代化学家D.一代思想家28.杜甫一生所处时代国家遭遇的变故是( A )A.安史之乱 B.贞观之治 C.开元之治 D.靖康之变29.李白吟诵“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果然应玄宗之诏去到长安,他从哪里出门去的( D )A.山西 B.陕西 C.河南 D.四川30.舒婷是(A )代表诗人A.朦胧诗派 B.新月诗派 C.九叶诗派 D.象征诗派三、词语解释题敏于事:2.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宁许以负秦曲:3. 有顷益怠有顷:4. 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质其首:5. 都江堰直到20世纪仍是水利工程的圭臬圭臬:6.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
大学语文复习提纲

大学语文复习提纲(题型、题目,每年随增删授课篇目而有内容增添)考核范围、考核重点和题型关联:1、课本“现代文”和“古文”部分所有篇目的文学基础知识(作者背景,课文出处,基本情况);这些内容主要是“填空题”考核形式。
2、课堂讲授篇目,课文理解,课文内相关句段的深入理解,以对课文的内涵解读为主。
也就是重点是全面深入领会课文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以“古文翻译成现代文”(课堂重点讲授过的课文)、“问答题”、“论述题”或“资料阅读分析题”为考核形式。
考核内容引导和题型实例:一、填空:(30分)二、古文翻译理解:(10——20分)兰亭集序、文心雕龙、世说新语、庄子·秋水等。
三、问答题(约30分)四、论述或分析题(约20分)问答题题型参考:1、季羡林说:“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翘尾巴的高度与人类前途的危险性成正比——尾巴翘得越高,危险性越大。
”这时就什么问题而说的?季羡林的基本观念是什么。
2、陈省身说:“中西文化的不容,把我们带到一个新的春秋时代。
”的内在含义有哪几方面?3、贾平凹散文《秦腔》里面说:“说穿了,看秦腔不为求新鲜,他们只图过过瘾。
”试说明观众欣赏秦腔艺术中“过瘾”可能包含的内容。
4、贾平凹散文《秦腔》里面说:“秦人自古是大苦大乐之民众,他们的家乡交响乐除了大喊大叫的秦腔还能有别的吗?”这里“大苦大乐之民众”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与“秦腔”是怎样的关系?5、贾平凹散文《秦腔》里面说:“但是,一到台上,秦腔面前人人平等,兄可以拜弟媳为帅为将,子可以将老父绳绑索捆。
”你是怎么理解“秦腔面前人人平等”的?6、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是一篇思想随笔,它的主题是思考什么的?7、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当中,普通的猪的形象有何寓意?10、你认为鲁迅《复仇》中二人应“毫无动作”还是或相爱、或相杀、或“照所欲而行的为是”呢?为什么?11、王羲之说:“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请体会说明王羲之为什么如此慨叹?12、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重点整理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提纲一.填空题(1’×10=10’)1.单元主题一.立身处世二.读书思考三.艺术欣赏四.友爱亲情五.乡土祖国六.人与自然七.汉语之美1.《名联趣谈》梁羽生,新武侠派,《萍踪侠影传》《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2.《我的伊豆》川端康成,新感觉派作家,1968诺贝尔文学奖,《伊豆的舞女》《雪国》《古都》《千羽鹤》3.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诺贝尔文学奖,“诗圣”,《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4.海明威,美国作家。
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美国"迷惘的一代"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其作品《老人与海》夺得诺贝尔文学奖.《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5.王小波,当代著名学者、作家。
他的代表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等。
被誉为中国的乔伊斯兼卡夫卡。
他的唯一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并且入围1997年的戛纳国际电影节。
6.贾平凹,代作当家。
1982年发表作品《鬼城》《二月杏》。
1992年创刊《美文》。
1993年创作《废都》。
1997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2003年,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
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2011年凭借《古炉》,获得施耐庵文学奖。
考试涉及的语文课本篇目:第一单元:立身处世。
《潮州韩文公庙碑》,《印第安人营地》;第二单元:读书思考。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第三单元:艺术欣赏。
《秦腔》;第四单元:友爱亲情。
《月夜忆舍弟》;第五单元:乡土祖国。
《麦地与诗人》;第六单元:人与自然。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海边》,《我的伊豆》. 第七单元:汉语之美。
《名联趣谈》。
二.默写题(10’)1.《潮州韩文公庙碑》P17☆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
语文复习提纲

《大学语文》复习提纲(2013.6)根据本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周历》等相关内容拟定一、《论语》六则1、有关《论语》的文学常识。
2、课文翻译二、《道德经》六则1、有关《老子》的文学常识2、相关语录的翻译与理解。
三、《秋水》(节选)1、重点章句的理解。
2、《秋水》的主题。
3、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分析。
四、《春江花月夜》1、重点诗句的相关理解。
2、理解诗歌中所体现出的宇宙意识以及哀而不伤的总体情感特征。
3、掌握《春江花月夜》以月光为中心的构思特点以及诗情、画意、哲理交相融汇的特点。
五、《长恨歌》1、理解《长恨歌》的主题的多样性。
2、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
3、对李、杨之间忠贞爱情的认识。
4、《长恨歌》主要艺术特色。
六、《段太尉逸事状》1、有关文学常识2、作品重点段落的翻译。
3、作品的主题与人物形象的主要特征。
4、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
七、《婴宁》1、有关作者的基本知识。
2、作品主题的不同理解。
3、人物性格转变及其象征意义。
4、环境描写与塑造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
5、课文的疏通与翻译。
八、《纪念傅雷》1、准确理解文末“只愿他的刚劲,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所蕴涵的作家的思想感情。
2、《纪念傅雷》一文的叙述线索及其艺术作用。
九、《容忍与自由》1、《容忍与自由》的核心论点是什么?作家是如何论证这一论点的?(三个分论点及其分析)2、胡适在《容忍与自由》中对《礼记·王制》中的“四诛”进行了现代诠释,其具体内容是什么?借以阐明其本人什么思想?3、作者在本文中所倡导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十、《吃饭》1、作品的主题。
2、作者在本文中所倡导的核心理念。
3、巧设陌生化比喻的特色。
十一、《咏史》1、背诵全诗。
2、作品的主题。
3、颈联的理解与分析。
十二、《沈园》二首1、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
2、背诵全诗。
3、作品分析。
十三、《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1、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
2、作品主题及作家的情感与价值取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 《长恨歌》
❖ 文学知识点: ❖ 唐诗知识概述。(初唐四杰、盛唐山水田园
诗人代表、边塞诗人代表、诗仙、诗圣等) ❖ 白居易作者简介,主要著作?(《秦中吟》
《新乐府》《长恨歌》《琵琶行》) ❖ 白居易前后期的创作风格有什么不同? ❖ 《长恨歌》的创作背景。 ❖ 《长恨歌》的双重主题。
补充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任何时代任何人也都适用。 唐玄宗作为一代明君,苦心经营十余年,结束了大 唐帝国内忧外患,形成了开元、天宝的盛世。太平 无事,玄宗滋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把国事交给李 林甫、杨国忠,自己身居后宫,纵情享乐。安史之 乱爆发,葬送了玄宗的爱情美梦。唐玄宗贵为天子, 尚且如此。我们更应该引以为戒。只有用心做事, 才会成功;消极怠政,必然导致败亡。在对待爱情 上,更要小心。几场风花雪月下来,大学四年就过 去了。大学没用功,人生一场空。
思考题
❖ 1.韩愈《师说》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表明了为 师的三个层次:上等老师传授方法,中等老师传授学业,初 等老师解疑答惑。真正好的老师,三方面都要兼顾,重点应 该在传道方面,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的方法和能力。我们过去是怎么做的?以后还需要怎样改进?
❖ 2.面对中华传统文化,我经常想一切权势、地位,甚至 “大师”们的学问都可能时过境迁成为一堆废纸,但只有思 想的魅力是永恒的。尧舜禹一脉相传的道,孔曾思孟治心之 学,直到今天还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儒家思想告诉问们一个 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方法,禅宗则指出一条抓住关键、顿 悟成佛的捷径。我们如何借鉴古代大学之道,来规划好自己 的职业生涯。
思考题
❖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 亮是一位失败的英雄。辛弃疾也是一位失败 的英雄。他一生都在等待北伐大业,但当北 伐大业来了,宋金两国处于胶着状态,皇帝 请他出山力挽狂澜时,他却不幸一命呜呼。 这为他的人生,为南宋的历史,留下了深深 的遗憾。我们应该怎么去做,才能避免这种 遗憾在我们身上再现?
思考题
❖ 1.在当前国际、国内相对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中, 青年人应当如何看待就业、创业、发展中遇到的 困难,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呢?
❖ 2.把“相信未来”的精神信念与自己的人生实际 结合起来,思考它对自己启示意义。
❖ 3.当代青年如何抓住机遇发展自己、贡献社会, 为创造自己的美好未来、为推进中华民族的复兴 承担起历史的重任。
补充
❖ 我们常常自诩甚高,但别人对我们的评价却很低。这种情况, 在圣贤中也屡见不鲜。韩愈曾认为自己才高不售,屡遭摈黜。 仅博士一职,就做过三次!其实,有许多祸患都是由我们自 身缺陷招致的。这需要我们对于自己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认识。 人只有不断地否定自己,才能取得进步。越是无路可走的时 候,越是思想升华的机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改变一种思维方式,你就会取得脱胎换骨式的进步。年轻人 多吃一些苦,多经历一些挫折,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小孩子 就是在一次次发烧感冒中建立免疫系统的,年轻人也是在一 次次挫折中增长才干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强弱,决定了一个 人能力的大小。请记住:牛马负重凭的是体力,人能承担重 任,靠的是心理承受能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充
• 《大学》在儒家经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上承孔子《论语》,
下启孔伋的《中庸》,对于孟子的学说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 《论语》最后一章标明了孔子思想的源头,即尧舜禹一脉相传
的道“允执其中”。《大学》则把“允执其中”化解为我们在 日常生活必须遵循的方法和途径,认为大学的基本精神就是解 决尧舜禹还没有解决好的问题——修己安人。修己是本,安人 是末。修己的关键在于“慎独”。只有把自己的道德水平、业 务能力提高了,才可以修养身心、平治天下。《中庸》是一门 “慎独”的学问。《中庸》的思想对于孟子有很大的影响。 《孟子》把抽象的“慎独”发展日积月累、集义养气的修身之 道和穷则独善、达则兼济的人生态度。儒家思想的演化历程, 对于我们进业修德、处群从政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几千年过 去了,圣人的思想依然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实践证明:如果 我们按照圣人的经典去做了,往往事半功倍取得成功;如果违 背了圣人的思想,就会犯错误。复兴国学不仅仅是我们的义务, 还是我们日常工作的迫切需要。由此可见,传统文化的活力与 魅力!
❖《大学》重在阐述教育纲领,其着眼点为教育与国家政治、 社会的关系。提出了著名的“三纲领”,即“大学之道,在明 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 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主张以道德认识(格物、致知)为起点,以克服偏私情感, 树立道德信念(诚意、正心)为根本要求,以“齐家、治国、 平天下”为实践目标。核心论点是:治人以修身为本,修身以 慎独为先。(慎独: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 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 信念、做人原则之事。 )
❖ 第文学四知课识点《: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 宋词的基础知识。 ❖ 宋词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代表人物? ❖ 词是给燕乐所配的歌词,燕乐是当时流行的曲子,
因此词也叫 从外观上看:词与诗歌不同,词有词牌;句式长
短不齐,因此又叫 辛弃疾作者简介。 ❖ 词中活用了哪几个典故?运用典故的目的何在? ❖ 辛弃疾词的思想内容?
第五课 《相信未来》
❖ 文学常识点 ❖ 新诗知识概述 ❖ 新诗诞生的源头、第一本白话新诗集、新诗发展的
几个阶段及每个阶段的代表人物。 ❖ “食指”得名的由来及作者简介。 ❖ 朦胧诗派简介。 ❖ 《相信未来》的写作背景。 ❖ 《相信未来》中的意象代表了什么? ❖ 作者为什么相信未来?
补充
❖ 当前的大学生们不了解文革,意识不到社会历史的 发展对人生的巨大影响。学习这首诗,可以使当代 大学生对文革的黑暗环境和“文革”期间诗人如何 对未来充满希望形成正确的认识。“文革”是中国 社会文化历史发展中具有强大破坏力的阶段,揭示 其产生的历史根源及其带来的灾难可以让现在的年 轻人更好地认识社会、认识新中国的发展历程,在 反思中提高理性思考的能力,激发他们应对挫折、 坚韧不拔地奋勇前进的精神。这种对未来的热情和 希望可以激励任何时代的年轻人珍惜生命,期盼和 创造美好的未来!
《大学语文》复习提纲
第一课 《大学》
• 文学常识点: • 国学基础知识部分 • 何谓“四书”? • 何谓“十三经”? • 《大学》的作者 • 《大学》提出的“三纲” • 哪“八条目” • “八条目”中什么是根本?
• 节选的《大学》这部分开头展示的是儒学三纲八
目的追求。 所谓三纲,是指明明德、新民、止 于至善。它既是《大学》的 纲领旨趣,也是儒 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所谓八目,是指格 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 天下。 在这八目中,“修身”是一切的根本,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都是修身的方法途径; 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修身的必然结果。 “修身”是我国古代治国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也是最能体现中国特色的治国思想的重要方面。 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儒家思想是历代君主治国 安邦的指导思想。在封建朝代实行人治的情况下, 君主的个人品质就成为决定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 问题了。
❖ 4、像食指这样的年轻诗人,正处于黄金时代,就 遭受打到非人的待遇和心灵的摧残,却依然信念 执着,痴心不改,简直可以惊天地,泣鬼神,动 人心魄,感人肺腑。对此,你做何感想呢?试发 表你的看法,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第六课 《进学解》
❖ 文学知识点: ❖ 散文的发展:先秦散文、两汉散文、唐宋散文、明
代散文、清代散文。每个发展阶段的代表文献。 ❖ 唐宋八大家 ❖ 韩愈的代表作? ❖ 韩愈作者简介。 ❖ 韩愈和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 ❖ 体会本文反话正说手法的运用技巧。
第二课《郑伯克段于鄢》
❖ 文学知识点: ❖ 史传基础知识:史书的编写体例,每种体例的代表
性文献。 ❖ 春秋时的五等爵位 ❖ 为什么用“克”(战胜,攻克)? ❖ 《春秋》和《左传》的关系? ❖ 《左传》的作者? ❖ 分析郑庄公、武姜、共叔段的人物性格特点? ❖ 分析春秋初期郑国内乱的前因后果 ,简述《左传》
补充
❖ 人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挫折,而且还不是由于我们 自身的原因造成的。这时我们应该怎么办?是破罐 子破摔,还是随波逐流、与世沉浮?或者守道待时, 以图再进?辛弃疾给我们做了一个榜样。在顺境积 极有为,建功立业;在逆境守道待时,寻求机会, 准备东山再起。无论外界环境如何,都不能丧失自 己的信念。既然以身许国,我们就不怕漫长的等待。 即使像辛弃疾这样等待到死,我们也无悔无怨。如 果我们在等待期间,能够进一步充实自己,无疑是 最佳的选择。
描述战争的特点?
补充
❖ 仅从叛乱的起因来看,郑庄公很无辜。但仔细分析叛乱的 过程,这场叛乱其实还是可以避免的。但是郑庄公不仅没 有制止它,还有意给武姜、共叔段制造机会,促使他们叛 乱。等到叛乱成为事实,他迅速出兵,一举驱逐共叔段, 囚禁武姜。我们这才发现整个叛乱其实都在庄公的掌握之 中,这是他精心导演的一出闹剧。郑庄公是春秋初期著名 的政治家,曾经打败北狄,打败诸侯联兵,称霸中原。但 他居心不良,欺君囚母、驱逐骨肉兄弟,为人处世刻薄寡 恩。因此,他无法真正赢得人心。在庄公高压下,郑国还 可以维持下去。庄公死后,三公子争立,大臣各自为党, 内乱连绵十年不止,致使春秋初期最先兴起的霸国迅速衰 落,沦为大国争霸中原的牺牲品。在晋楚两国南下北上的 拉锯战中,反反复复被蹂躏了十余次。国家兴盛的原因都 是相近的,衰落的原因各自不同。郑国的兴衰对于我们有 什么启示呢?我们应该用什么心态对待别人的缺点和过失 呢?
年8月,傅聪与弥拉订婚,在给父亲的信中表达了 对弥拉的不满意。傅雷于1960年8月29日写了这封 关于爱情的回信。谈到三个问题:第一,爱情的基 本原则是“不能太苛”,具体要求是:“本质的善 良,天性的温厚,开阔的胸襟。”第二,真正爱情 应该是相互尊重、谅解、宽容;把兴趣集中在事业 上;夫妇之间应该是一种知己朋友关系。第三,爱 情需要不断的培养。这些话语重心长,对于我们学 习和恋爱都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