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城故事影评
《费城故事》好看吗经典影评锦集

《费城故事》好看吗经典影评锦集《费城故事》是一部由乔治·库克执导,加里·格兰特 / 凯瑟琳·赫本 / 詹姆斯·斯图尔特主演的一部喜剧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特的一些观众的评论界,希望对大家能有能够帮助。
《费城故事》精选点评:●强势的凯瑟琳·赫本●那时的戏剧冲突Q劲十足●What the fk?!?!?!?! 从头到尾都看错主线了妈的!!!!!结局绝对减一星。
●凯瑟琳赫本的特写怎么都闪闪发光...●何为真正的humanbeing的爱情:它无关阶级、知识和性别,它要打破社会陈规、陋习(抛弃传统道德观下的夫妻关系),做自己(be your nature)的同时又有体恤怜悯之心,以疑罪从无的美国精神处理事件和爱人人际关系的关系。
●挺好玩儿的老商业片~当时看之前还一直以为不好看会看睡呢~没想到挺有意思~我承认我对黑白老片确实比较有偏见……●多晚都不算晚,多少失败几乎不为过。
●囧了个囧,洁达最后还是跟前夫在试着了呀==!表演近似戏剧;后半段节奏快了些小,比前半段舒服得多。
不喜女主菱角分明的脸庞,眼睛很美。
这片最大收获:听到了<Over theRainbow>,一定要找<绿野仙踪>来看!O(∩_∩)O~●【B】草鸡好笑啊!角色个个都是癫痫+吐槽王。
台词密度密度让人实在太反应不过来,K赫本和斯图尔特彼此间之间火花太足了,一旁的加里格兰特下就像一个苦瓜脸的充气娃娃●女主断然离开酗酒前夫,被指责高贵冷艳、过分坚强、不体恤道德之脆弱;老爹在外包小名妓,回趟家如龙恩大开、二度临宠正宫,女主讥嘲几句,又被斥为高高在上、缺乏一颗体谅的心…结局叛逃者是作为男权世界舞台叛逃者的女主,流泪忏悔,重归前夫怀抱,寻回失落的"真爱"。
这片子说明:下流者,最喜高举道德的大棒。
《费城故事》影评(一):话剧感很足人物冲突戏很足,台词多得一塌糊涂,如果说就是一部话剧。
费城故事电影观后感

费城故事电影观后感
费城故事是一部由汤姆汉克斯所主演的电影,其中饰演主角的本拉登让这部电影更具吸引力。
此外,这部电影还邀请了许多明星来参演,比如菲丽希拉米雷斯、理查德德雷福斯、爱德华阿什莫夫、李清照等等。
在这部电影里,你能够看到更多令人难以置信的场景,比如费城塔梯楼、熔岩湖、布鲁克林大桥、小镇街道等等。
它们都能够更好地将主题描绘出来。
该电影讲述了一个来自费城的故事,其中一个青年的父母和朋友死去,年轻的男孩必须在充满危险的费城街行为正义,面对压力,以及他自己的内心和决定。
本拉登饰演的青年男孩雪莉,他是一个聪明勇敢的男孩,他若即若离地面对着所有的危险,以及一个令人沮丧的人生。
电影中有一条清晰的情节线索,在费城这座城市里,有一个叫做邪恶集团,他们藉由非法手段实现获利,这让整个费城处于无法自拔的地步。
当雪莉发现父母的死因时,他决定惩罚邪恶集团的人,以正义的名义来维护费城的居民。
他成为了他们的公敌,展开了一系列的作战,最终雪莉成功将邪恶集团击败。
在费城故事电影中,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他们各自以自己的方式处理着各自的问题,从而影响着故事的发展。
本拉登饰演的雪莉是一个有内心世界的青年,他能够将自己的内心深处变成真实的行动,在他眼里,安全和正义比一切都重要,所以他不顾一切的抗争着为了维护安全和正义。
费城故事电影让我感受到了勇气、正义、爱和智慧,当我们面对困难或艰辛时,我们应该给自己一点关怀,要做一个勇敢的人,去争取正义,感受爱的怀抱,以及更多地拥有智慧。
我希望,我们可以像本拉登饰演的雪莉一样,勇敢地站起来,为自己和别人争取正义,抵抗邪恶,让平凡的生活变得不平凡。
费城故事影评

费城故事影评导语:费城故事影评(一)费城故事(ThePhiladelphiaStory)是1940年由导演乔治·丘克执导的经典喜剧。
改编自百老汇的舞台剧。
由詹姆斯·史都华、凯瑟琳·赫本、卡莱·葛伦联合主演。
《费城故事》是有关三角恋爱、离婚又复合的喜剧电影,在1930至1940年代,这是非常典型且受欢迎的影剧题材。
然而此片之所以在当代及后世都被认为是杰作主要原因,在于导演、编剧、3位男女主角、2位男女配角的整体表现杰出,剧中人物的心理、彼此之间的互动,刻划得细腻且传神。
费城故事(1993年)重拍。
这是一部奥斯卡影帝、影后联手出演的爱情巨片,女角由三届影后《惊才绝艳》、《猜猜谁来吃晚餐》、《非洲女皇号》主演凯瑟琳。
赫本担任,男主角则为《浮生若梦》、《史密斯先生赴华盛顿》主演影帝詹姆斯。
斯图尔特。
费城名媛特雷西与丈夫迪克特离异后,准备再嫁。
婚礼前夕,迪克特与《侦探》杂志的记者麦考利,丽兹拜访特雷西,并邂逅了特雷西绯闻满天的父亲西斯。
于是,一段段亲情,爱情的告白,在影片幽默,讽刺的言语交锋中展开。
迪克特一面冷静地护卫特雷西,一面在冷嘲热讽中透露自己深藏的感情。
麦考利从对上流社会的冷嘲热讽,到不自觉地投入特雷西爱情的漩涡。
未婚夫乔治则在婚礼前一刻表达了与特雷西相同的神圣婚姻观。
她该如何抉择?一番多角恋爱的角逐后,特雷西悟到了爱的真谛,情路跋涉,终点亦是起点。
费城故事影评(二)好片!经典……估计每个人评价一部影片的时候或多或少的都要用到这样的词语的!我们不是专业的影评人,但我可以把自己对看完这部影片后的感受告诉大家!这部影片深深震撼了我的心!打动人的不仅仅是感人的故事,还有故事中安迪为了维护自己权益,运用法律武器,挑战这个社会种种的不平(对同性恋的歧视,对艾滋病患者的……)。
是呀!人生中充满了很多曲折,我们每一天可谓都在挑战和面对这些困难。
但真正战胜困难的又有几个人呢?就像我现在,每天面对各种各样的售后问题,大部分是我没有碰过的,我不懂的,可如果我中途放弃了,我以后永远都不会懂,甚至以后面对各种曲折和困难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都会是:要不要放弃?我觉得很多现在的年轻人都存在这样的人生选择——到底要不要放弃?如果还是感觉迷惘,那不妨看看这部两大影帝主演的电影《费城故事》吧!相信看完之后,你会得到更多!费城故事影评(三)好莱坞一向是娱乐电影的广阔天地,严肃题材影片因为缺少商业效益而不被看好,各大影片公司都不愿花钱投拍。
费城故事电影分析

费城故事电影分析费城故事是一部由斯蒂芬·弗雷斯执导,汤姆·汉克斯和丹泽尔·华盛顿主演的电影。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费城的一家法律公司,汤姆·汉克斯饰演的律师和丹泽尔·华盛顿饰演的被控谋杀的黑人男子之间的关系。
影片以其深刻的人物刻画和扣人心弦的剧情而闻名。
首先,影片通过对主要人物的塑造展现了深刻的人物内心世界。
汤姆·汉克斯饰演的律师在片中展现了他的聪明才智和坚定意志,他不顾一切地为被告辩护,展现了他对正义的追求和对客户的忠诚。
而丹泽尔·华盛顿饰演的被告则展现了一个在困境中坚强的黑人形象,他的内心世界和对自己处境的认知也让人深有感触。
其次,影片通过扣人心弦的剧情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故事情节紧凑,扣人心弦,让人无法自拔。
律师与被告之间的法庭对决和心灵碰撞,让人看得如痴如醉。
同时,影片也通过对法律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探讨,引发了人们对正义和种族歧视的思考,让人在观影的过程中不仅得到了娱乐,还得到了心灵上的震撼和启发。
最后,影片的成功离不开导演和演员的精湛表演。
斯蒂芬·弗雷斯的执导功力可见一斑,他通过精准的镜头语言和剪辑手法,将影片的节奏掌握得恰到好处。
而汤姆·汉克斯和丹泽尔·华盛顿的出色表演更是为影片增色不少,他们的形象塑造和情感表达让人印象深刻,为影片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说,费城故事是一部充满深刻内涵和感人情感的电影,它通过对人物的塑造、剧情的展开和演员的精湛表演,成功地吸引了观众的眼球,让人在观影的过程中得到了娱乐,也得到了思考。
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优秀的作品,更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对观众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还获得了多项奖项的肯定,为其在电影界的地位和影响力增添了不少光彩。
《费城故事》影评

费城——自由的发源地当初看《费城故事》这个影片题目时,很难猜测到电影会如何描述一个关于费城的故事。
影片中,米勒说:“我们住在费城,这个被寓意为兄弟之爱的城,自由的发源地,独立宣言的产生地,宣扬众人皆平等。
”看到这里你会明白导演的用心了。
电影讲述了一个生活在费城的人物安迪,为了争取自己人权的一个故事。
安迪原是一名意气风发,前途无量的律师,却因为是同性恋并且得了艾滋,被他所在的律师事务所设计他因为工作失误而开始。
顽强的他希望在生命弥留之际能争取到自己权益,他不停找律师帮他打这场官司,却因为他得特殊身份被拒之门外。
最后他找到了之前一同打过官司的米勒。
米勒刚开始也跟一般人一样,当得知他的身份后对他很恐惧,镜头中,米勒用异样的眼光看安迪的疤痕,慌张的记着安迪拿过他桌上的香烟,并且事后还去医院检查自己是否因为与他接触过就沾上艾滋病毒。
可是他后来却因为看到安迪在图书馆被人歧视,他心中的正义感终于战胜了他,他决定帮助他。
在剧中,米勒也是个很关键的人物,因为帮助安迪甚至被人认为是娘娘腔,还被同性恋者搭讪。
但是最终让他明白,同性恋者与普通人并无两样,应该享有人权。
费城,独立宣言的产生地,片头展现着人们的生活,没有种族歧视,各种的和谐。
市民可以因为政府施工未设安全警示而导致的伤害进行控诉,也可以因为社区建设对居民造成干扰进行投诉,这种美好的城市让市民们都享有着人生自由的权利。
城市处处都呼应着“NO JUSTICE,NO PEACE!”(没有公平,没有和平)对于这样一个城市来说,接受像安迪这样患有艾滋的同性恋者的控诉还是史无前例的。
城市中的人们还是固守着认为,艾滋是通过不道德的行为感染的,剧中帮助对方律师事务所打官司的女律师在法庭上,讲话句句严厉,在她说的事实证词里有一句她认为安迪因为他得生活方式的混乱导致自己得了艾滋后,就希望有人补偿他。
种种的话语都表明她认为安迪同性恋的生活是不正常,甚至是他生活的一种脏乱。
不仅是她一人认为,就连帮助安迪打官司的米勒,也被人认为是不是连同一起也是同性恋。
费城故事电影赏析

对后世电影的影响
推动同性恋题材电影的发展
费城故事的成功为后来的同性恋题材电影创作提供了信心 和动力,促进了该类题材电影的发展。
启示导演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费城故事的影响力促使更多导演关注社会问题,将镜头对 准弱势群体和社会问题,通过电影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和关注。
促进跨性别平等意识的传播
费城故事所传递的跨性别平等意识对后世电影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成为许多电影所追求的价值和主题。
费城故事电影赏析
目录
• 电影概述 • 角色分析 • 电影艺术手法 • 电影影响与意义 • 个人观感与评价
01
电影概述
电影背景
1940年代的美国费城
电影《费城故事》的故事背景设定在1940年代的美国费城,一个充满历史和工业的城市 。这个时期是美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二战刚刚结束,美国社会正在经历巨大的变 革。
社会观念的转变
随着战争的结束,美国社会的观念开始发生转变,人们开始反思战争带来的痛苦和牺牲, 同时也开始关注社会公正和平等。
反歧视运动
电影中的故事也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的反歧视运动,尤其是对同性恋者的歧视和排斥。
电影剧情简介
故事主线
电影《费城故事》讲述了一个关于爱 情、友谊和自我认同的故事。主人公 托马斯是一个年轻的同性恋律师,因 为被揭发是同性恋而被公司解雇,进 而引发了一系列的事件。
瑞茜·威瑟斯彭饰演的凯特
凯特是安德鲁的同事和恋人,她对安德鲁的遭遇深表同情,并坚定地支持他争 取权益。凯特勇敢地面对社会舆论压力,展现了女性的独立和坚强。
配角分析
詹姆斯·伍兹饰演的吉姆
吉姆是费城律师协会的主席,起初对安德鲁的案件持有反对 态度。然而,在关键时刻,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给予了支 持,展现了人物的复杂性和转变。
费城故事 影评

马萌萌 1231
Philadelphia
主演:
汤姆〃汉克斯...... Andrew Becket 丹泽尔〃华盛顿 ...... Joe Miller
《费城故事》主题-----自我救赎, 维护权益,反对歧视。
年轻的安德鲁因为同性恋和身染艾滋病被老板发 现,以莫须有理由解雇了。
遭解雇后的安德鲁四 处寻找律师为他讨回公 道。当安德鲁找到米勒 时,米勒一开始拒绝了 他。因为米 勒像普通人 一样憎恨同性恋和惧怕 艾滋病,但当他看到安 德鲁在图书馆搜索“艾 滋病歧视”时遭到管理 员的白眼,听着妻子缓 慢而平静地说出他们的 姨妈、朋友有很 多也是 同性恋时,他决定受理 安德鲁的案件
安德鲁拖着病弱的身体为自己的权益坚持在法 庭进行激烈的辩证。
陪审团终于宣判原告安德鲁受到不公正解雇,被告应负责赔 偿损失。而此时安德鲁也已生命垂危。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残酷,人们会用厌 恶或冷漠 的眼神看你,即便你没有错。
Librarian: Sir, would not you be more comfortable in a study room? Andrew Beckett: No. Would it make you more comfortable? 图书馆员:先生,在研究室不是更舒服吗? [安德鲁抬起头,看着图书馆中盯着他看的人] 安德鲁 :不,那样是不是会让你更舒服一点?
当然,这个世界也从来不缺少温 暖与感动。
可不可以听听他们的心声,想想他们的不安。
-----What do you call a thousand lawyers chained together at the bottom of the ocean?” 把一千个律师绑起来扔进海底,表示什么? ------A good start. 一个好的开始。
《暹罗之恋》和《费城故事》影评

《暹罗之恋》和《费城故事》影评谈社会特殊人群的权利与尊严以影片《暹罗之恋》和《费城故事》为例泰国着名影片《暹罗之恋》和美国着名影片《费城故事》都非常巧合地选取了生活中特殊群体“同性恋”为叙述视角,真实再现了生活中特殊人群的生存困境。
《暹罗之恋》中从小相识的两个男孩mew和tong在分别多年之后又意外相遇,在彼此的相处中,他们逐渐产生了纯真的恋情。
但在恋情刚刚产生之际,就频频受到同学的歧视和家人的阻碍,以致最后他们为了彼此更好地生活,不得不放弃这段真挚的情感。
**的主人公mew是个非常有**天赋的歌手,但却一直写不出情歌,直到他再次遇到tong。
当mew第一次在tong家的舞会上演唱了他写给tong的情歌时,歌曲里渗透的纯洁的爱情打动了全场听众,也使tong开始正视自己的情感,在舞会后接受了mew。
但这一幕却被正在收拾碗碟的tong的母亲看到,tong的母亲在遭遇失去女儿和丈夫酗酒的家庭创伤之后,再也无法忍受tong是同性恋的打击,开始阻止他们之间的恋情。
影片最后,tong说了一句引人深思的话语“不和你在一起,并不代表我不爱你。
”短短的一句话道出了影片的真谛,在无法改变的现实面前,家庭的阻碍、社会的歧视,让他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情感。
影片以mew的泪水告终,这发自肺腑的泪水道尽的是所有“同性恋”者的悲情。
相对于《暹罗之恋》,《费城故事》在社会特殊人群的权利与尊严遭受侵害方面,就揭示得更加露骨。
此影片的视角不仅仅停留在“同性恋”人群上,还有“艾滋”患者。
它选取了一位生活在“费城”这一和平、安宁,宣扬人权和平等的美国城市中的一名同性恋者,一名艾滋病患者为表现物件。
这一典型环境下生存的典型人物安德鲁,他是一名律师,一位为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而不懈奋斗的人。
他因患“艾滋”而被公司陷害,公司以他工作不称职为藉口将他解僱。
为维护自己的平等权利,他向法院提起了诉讼。
在他寻求众多律师为其辩护都遭拒绝后,他愤然决定自己为自己辩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同性恋撒播一束光
师瑞阳 00831043
“Sometimes I think that I know what love’s all about, and when
I see the light, I know I will be all right.”随着Nell的轻声吟唱,影片中那些恐惧、愤怒、抗争……渐渐消退,荧幕上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追逐
嬉戏,他们的笑容如此纯真灿烂。
这首片尾曲,就像是安迪的细语倾诉,道出
了影片给我最深的感受:费城故事,是一束光的故事。
这是一束宽容的光,把
那些被排除在社会主流之外的人群笼在光中,让他们不再恐惧,不再孤单。
《费城故事》是汤姆·汉克斯1993年的作品,正是凭借这部影片,他第一次获得奥斯卡影帝的殊荣。
手握小金人,他用激动的语气讲述了自己生命中两
个最重要的男人,他的戏剧课老师,还有他的另一名学生——他们是两个非常
优秀的同性恋美国人。
汉克斯的那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天堂的街道上太拥挤了,有太多的天使,他们最终安息在最慈悲的造物者的温暖的拥抱中,这是个
可以愈合创伤的拥抱,它消退了他们的高烧,把他们的皮肤擦干净,让他们的
眼睛能够看到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众生平等,每一个人都是造物者的光荣。
”影片最后,作为同性恋者、艾滋病患者,安迪赢得了诉讼,同时赢得了
理解、宽容和尊严。
然而现实并不像电影那样超然,一个勇敢的先驱者后面并没有前仆后继的
继承者,一次微弱的星星之火并没有铺撒下宽容的光芒。
即使在17年后,同性恋者仍然没有获得理解和宽容,仍然没有赢得尊严。
人类有两种最原初的恐惧,一种是对未知的恐惧,一种是对异己的恐惧。
人们对同性恋的恐惧和由此产生
的憎恶、歧视,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同性恋和同性恋者的无知。
《费城故事》
大胆地在美国好莱坞的大屏幕上表现“同性恋”这个词语,而它的获奖无疑促
使人们对同性恋投以更多的关注。
关注才能了解,了解才能去除无知,才有可
能去理解,去宽容,去尊重。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关于同性恋的记载。
卫灵公与弥子瑕的“分桃之爱”,
龙阳君与魏王的“龙阳之好”,汉哀帝与董贤的“断袖”都是流传极广的同性
恋故事,清代纪昀的《阅微堂笔记》也有关于同性恋的事例。
中国古代的同性
恋是在一个相对温和的环境中发展的,到了明清时期,可以说是男风泛滥了。
1可见,同性恋并不是特定历史时期或者特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它的存在是有
其合理性基础的。
但是,人们对同性恋的态度却随着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的不同而发生着变化。
中国古代的同性恋(尤其是男同性恋)在某种程度上是为社会所认可的,
甚至不乏诗歌、文章对同性恋加以吟诵。
2但近代中国,特别是“五四”运动之后,对同性恋的极端反对也作为一种“先进”的西方思想被引入中国,中国传
统上对同性恋的温和态度逐渐改变。
人们往往把同性恋和同性恋者同“生理疾病”“心理变态”“道德败坏”“艾滋病”等词语联系在一起,同性恋者由此
遭到社会大众的憎恶和歧视。
同性恋最为一种现象并没有发生本质的改变,何
以对它的评价会如此不同?这背后是一个复杂的解释。
抛开对于原因的追寻,
我们至少可以肯定一点:当前公众对同性恋和同性恋者的消极态度并不是自然
生成、始终不变的,它是可以被改变的。
改变的基础还是关注和了解。
《费城故事》让人们了解到一个同性恋者是
怎样的,一段同性恋情是怎样的。
首先,一个同性恋者同异性恋者一样,是一个正常的社会人,他不是心理
变态者,也不是道德败坏者。
并不是说同性恋者中没有道德败坏的人,而是说
二者没有必然联系,谁又能说异性恋者就一定道德高尚呢?除性取向外,同性
恋者同异性恋者没有本质的不同。
他们有基本的生活需要,他们有积极的精神
追求,他们也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就像影片中的安迪,这个才华卓绝的年轻律师。
1参考自刘临达,鲁龙光著:《中国同性恋研究》,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第1到第20页。
2同上
许多学者都倾向于认为同性恋者可以分为3类。
第一种是真性同性恋,也
就是真正的同性恋,他们只对同性有明确的固执的好感,对异性没有兴趣,这
类同性恋是同性恋群体的中坚;第二种同性恋是兼性同性恋,相当于可变性同
性恋;第三种是假性同性恋,主要指境遇性同性恋或偶然性同性恋,就是说这
种同性爱恋同特定的环境是联系在一起的,当环境条件改变或其性心理成熟后,同性恋行为就会自然终止,转为异性恋。
3
影片中的安迪应该属于第一种类型的同性恋,他与麦高维持了多年的爱恋
关系。
他生长在费城一个正常的家庭,同异性恋者一样,他有兄弟姐妹,家庭
关系和谐。
他才华横溢并且工作勤奋,年级轻轻就已经是高级律师事务所的合
伙人,深受老板器重。
他关心同事,爱护下属,赢得大家的尊重。
他是一个正
常的费城人,甚至,他做得比一般的费城人出色。
“I have got my friends
in the world, I got my friends when we were boys and girls…”
那么,同性恋的成因是什么呢?“同性恋是遗传、环境和教育因素的共同
作用。
”4西方对同性恋的遗传学研究已有多年历史,虽然没有确凿成果,但许
多研究都揭示出同性恋产生在遗传上的物质基础。
但同性恋的形成受到环境和
教育因素的影响程度更大。
我国同性恋的形成与以下环境和教育因素有关:1、反性别抚养,也就是在对孩子的抚养过程中采取与其生理性别相反的抚养态度
和方法。
由于父母对孩子的性别不满意,就人为改变他们的社会性别特征,
“男孩当女孩养,女孩当男孩养”,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反性别抚养严重影响
到孩子对自己的性别认同,造成他们对自己性别认同的混乱甚至否认。
2、反性角色教育,就是对孩子的行为给予相反性别的角色要求。
社会学系理论特别强
调“榜样”的作用,如果孩子生活在异性角色占统治地位的家庭,家庭中的同
性角色出于被控制或者屈辱的地位,孩子就会缺乏同性学习的榜样,深感对同
性角色的期望和现实的矛盾,使得他们的同性学习严重受挫。
另一种情况是,
当孩子在进行性别学习时,与生理性别相符的行为受到反向评价和干预,与生
理行为相反的行为反而受到正向评价和支持,这种反性角色教育无形中就会使
3参考自刘达临,鲁龙光著:《中国同性恋研究》,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第47到第49页。
4引自刘达临,鲁龙光著:《中国同性恋研究》,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第244页。
孩子的行为在向相反角色的学习中越走越远。
3、家庭影响的不完整,也就是不完整的家庭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使他们发展出同性恋的倾向。
如果孩子成
长在一个单亲家庭,或者父母一方长期不在家中,孩子就得不到相对均衡的双
性别影响。
家庭中缺乏同性,孩子就看不到自身性别的优势,缺少自身性角色
的规范;家庭中缺乏异性,孩子就会对自身与异性的区别缺乏了解,不能确立
异性偶像崇拜。
这两种情况都容易造成儿童性别认同的错误。
父母感情不和,
或者父爱、母爱不均衡也会对孩子的性别认同产生负面影响。
4、早期教育和早期性教育的失败。
前面的集中情况其实都是早期教育和性教育的失误的表现。
5、早年创伤和性体验不良,来自异性的性体验受挫形成排斥异性的潜意识,干扰
到后期同异性的正常交往。
5
当前国内对同性恋的研究仍然很少,普通公众对同性恋的认识也很有限,
同性恋者承受着来自社会的巨大压力。
我们需要关注同性恋群体,去了解他们,为他们带去宽容和理解的光。
最基本的理解,我认为,可以引用崔子恩的那句话——同性恋,同性是定语,主体是“恋”。
恋,就是爱人的能力和权力,每
个人都应该拥有。
我们应该给予同性恋这种最基本的认识,我们会让他们知道
“I am not to blame, I won’t be ashamed of love. ”
参考书目:
刘达临,鲁龙光著:《中国同性恋研究》,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
5参考自刘达临,鲁龙光著:《中国同性恋研究》,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第237到第2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