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疾病诊断分类及编码规则汇总

合集下载

主要慢性病和恶性肿瘤发病ICD编码

主要慢性病和恶性肿瘤发病ICD编码

脑卒中
冠心病

I60 蛛网膜下腔出血 I61 脑出血 I63.0、I63.3、I63.6 脑血栓形成 I63.1和I63.4 脑栓塞 I64 分类不明 I21 急性心肌梗死 I46 心性猝死 分类不明 I63.2、I63.5、I63.8、I63.9
脑梗塞
注:1、糖尿病和恶性肿瘤发病以当年“诊断日期”为准进行统计,脑卒中和冠心病急 性事件发病以当年“发病日期”为准进行统计。 2、统计的时候,主要慢性病报表无需用编码统计,肿瘤需要ICD编码进行统计。注意疾 病诊断和ICD编码一致性。
制作主要慢性病和恶性肿瘤发病年报表时注意事项
恶性肿瘤名称 鼻咽癌 食管癌 胃癌 肠癌 肝癌 胰腺癌 喉癌 肺癌 骨肉瘤 皮肤瘤 乳腺癌 宫颈癌 绒癌 卵巢癌 前列腺癌 膀胱癌 脑瘤 白血病 ICD编码 C11 C15 C16 C17-C20;C26.0 C22 C25 C32 C34 C40-C41 C43-C44 C50 C53 C58 C56 C61 C67 C71、D43 C91-C95 主要慢性病名称 ICD编码

ICD编码详解

ICD编码详解

1.ICD-10简介
ICD 的发展史 ICD-10 简介及使用
ICD的发展史
国际疾病分类(简称: ICD)自产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 的历史,期间经历了十次修订,从最初仅用于死亡原因 统计发展到涉及所有疾病和死亡原因,包括损伤和中毒 及其外部原因的统计分类。在第十次修订版时又进一步 扩展为“与健康有关的国际分类家族(FIC)”, 这充分体现 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反映居民健康状况的国际分类 标准的认可和重视。
未知
D36.9 D48.9 D28.0 D39.7 D33.0 D43.0
2. ICD-O-3简介
肿瘤编码的发展史 ICD-O-3的基本结构
ICD-O-3的说明
2.1 肿瘤编码
以解剖学为主 以形态学为主 解剖学+形态学
2.2 ICD-O-3的基本结构
━━━━━━━━━━━━━━━━━━━━━━
恶性
━━━━━━━━
原位
━━━━━━━━━━━━原━━发━━继━━发━━━━
肿瘤, 肿瘤性 C80 C80 D09.9
-巴多林腺 C51.0 C79.8 D07.1
-半球, 大脑的 C71.0 C79.3
……
大脑半球原发性恶性肿瘤: C71.0
动态 良性 未定或
100 多年的历史 10 次修订更新 1 个国际分类家族(WHO-FIC)
ICD的修订过程
时间 ICD间隔年
1893
诞生
1900
1 7
1909 1919 1929 1938 1948
23456 9 10 10 9 10
时间 ICD间隔年
1955 1965 1975 1989 2005
7
8
9

肿瘤如何编码范文

肿瘤如何编码范文

肿瘤如何编码范文肿瘤编码是指将癌症的类型、分期、部位以及其他相关特征进行编码,以便在医学研究、临床实践和流行病学调查中进行分类、分析和比较。

肿瘤编码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个统一的标准,以便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肿瘤疾病。

目前,国际上最常用的肿瘤编码标准是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简称ICD)和肿瘤病理编码(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for Oncology,简称ICD-O)。

这两个标准通常结合使用,以提供详细的肿瘤信息。

ICD编码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和维护,被广泛应用于全球。

它主要用于对疾病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

在ICD系统中,肿瘤编码通常以"C"开头,并按照肿瘤的性质、器官部位、分子特征等进行分类。

例如,C50.9表示乳腺癌,C34.9表示肺癌。

ICD-O编码是ICD的补充,主要用于描述和编码肿瘤的病理学特征和特定病理学诊断。

它由WHO和国际肿瘤病理学协会(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简称IARC)联合制定和维护。

ICD-O编码结合了肿瘤的形态学类型和分子学特征,以提供更精确的肿瘤信息。

例如,8140/3表示腺癌,8070/3表示鳞状细胞癌。

肿瘤编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般需要病理学家和医生共同完成。

首先,病理学家通过对肿瘤组织的镜下观察和特殊染色等方法,确定肿瘤的形态学特征和类型。

然后,医生根据病理学报告和其他临床信息,结合ICD和ICD-O编码手册,将肿瘤编码添加到患者的病历中。

肿瘤编码的重要性在于为肿瘤的诊断、治疗和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统一的标准。

通过对大量的编码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可以更好地了解肿瘤的发病机制、流行趋势以及患者的预后情况。

此外,肿瘤编码还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评估治疗效果和进行肿瘤预后评估。

ICD-10第2章:肿瘤

ICD-10第2章:肿瘤

(3)跨越系统的肿瘤 在ICD-10中没有象ICD-9中那样明确 地指出具体的类目,根据ICD-9将其 分类到195(其他部位和部位未明确的 肿瘤)的情况,我们也将其分类C76.8。
三、肿瘤的概念及命名 (一)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概念及命名 1、概念 (1)良性肿瘤:细胞不以浸润性方式生长且生 长缓慢,肿瘤有一个完整的被膜,细胞 不转移。 (2)恶性肿瘤:细胞以浸润性方式生长,并 可以通过淋巴、血液、浆膜腔转移。
肿瘤的动态编码有固定的意义,表示如下: /0 良性 /1交界恶性(动态未定),或性质未 特指 /2 原位癌 /3 恶性 /6 继发性肿瘤
肿瘤的编码方法不同于一般疾病,它需要首先确 定形态学的主导词,查找形态学的编码,然后再 根据指示查找部位编码。查找编码步骤如下: 1.确定肿瘤形态学的主导词。 2.在卷三的第一部分索引中查找肿瘤形态学编码。 3.在第一卷中核对肿瘤的形态学编码。 4.根据形态学编码的指示在索引中(1364页)肿瘤 表的相应栏内查找肿瘤的部位编码。 5.在第一卷中核对肿瘤的部位编码。
而阑尾的和嗜银细胞瘤还是交界恶性肿瘤)
五、有关分类的说明 1、某些原位癌 :CIN Ⅲ、 VIN Ⅲ、 VAIN Ⅲ 子宫颈发育不良三级(CIN III)、会阴发育不良三 级(VIN III)和阴道发育不良三级(VAIN III) 或称上皮内肿瘤III级,按原位癌分类。发育不 良I级和II级按身体系统疾病分类。 2、继发性肿瘤 由于继发性肿瘤是从某原发部位转移到其他部位, 其形态学编码的组织类型编码不变,但要将动 态编码改为/6,其部位编码在肿瘤表中的继发 性栏内查找
例如:肺腺癌 (C34.9 M8140/3) 首先查:腺癌(M8140/3)- 另见 肿瘤, 恶性(索引1164页) 然后查:肿瘤,肿瘤性 (索引1364页) - 肺 C34.9 (索引1370页, 恶性栏)

国际疾病分类ICD-10 肿瘤

国际疾病分类ICD-10 肿瘤
来源于间胚层的恶性肿瘤称为肉瘤。间胚 层的组织包括:纤维组织、血管组织、淋 巴组织、脂肪组织、软骨组织、骨、平滑 肌组织、横纹肌组织、淋巴结组织等等。 命名采用组织名称+肉瘤。 • 例如:血管肉瘤、淋巴肉瘤、脂肪肉瘤等 等。
• 上述为一般肿瘤的命名方法,但并不完全 如此。有的称之为“瘤”的并不是肿瘤, 如:动脉瘤,类肉瘤,胆脂瘤等;有的称 之为“瘤”的肿瘤也不是良性的,如:淋 巴瘤,浆细胞骨髓瘤都是恶性的肿瘤;有 的没有“瘤”、“癌”、“肉瘤”字样的 反而是肿瘤,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顽 固性贫血都是交界恶性的肿瘤。
• 注:此例在形态学编码后列出了所需的部 位编码,因此不必到肿瘤表中查部位编码。
这种操作步骤不能颠倒,因为有四种情况使 肿瘤的部位编码直接在形态学后面给出, 如果先行查部位编码,反而不对。 例如:胃淋巴肉瘤,要查淋巴肉瘤,得到正 确的编码是C85.0 M9592/3,部位编码已经 列出。如果先在肿瘤表中查胃恶性肿瘤的 部位编码,得到C16.9是一个错误的编码, 因为淋巴肉瘤是不分部位的。
肿瘤的动态编码有固定的意义,表示如下: /0 良性 /1交界恶性(动态未定),或性质未特指 /2 原位癌 /3 恶性 /6 继发性肿瘤
• 肿瘤的编码方法不同于一般疾病,它需要首先确 定形态学的主导词,查找形态学的编码,然后再 根据指示查找部位编码。查找编码步骤如下: 1.确定肿瘤形态学的主导词。 2.在卷三的第一部分索引中查找肿瘤形态学编码。 3.在第一卷中核对肿瘤的形态学编码。 4.根据形态学编码的指示在索引中(1364页)肿瘤 表的相应栏内查找肿瘤的部位编码。 5.在第一卷中核对肿瘤的部位编码。
2.肿瘤的命名 • 肿瘤的命名主要是根据肿瘤的组织来源: (1)良性肿瘤的命名 • 细胞或组织名称+瘤 • 例如:上皮细胞瘤、鳞状细胞瘤(是以细 胞名称+瘤命名的)。 平滑肌瘤、血管瘤(是以组织名称+瘤 命名的)。

肿瘤病案首页编码

肿瘤病案首页编码

肿瘤病案首页编码肿瘤住院病例首页疾病编码平阴县人民医院肿瘤科贺振河一.病人首次入院或死亡病人:选择“ C ”编码。

在主要诊断框中,输入“肿瘤部位+恶性肿瘤或癌、肉瘤”,出现“ C ”编码后,从病历中复制临床诊断的名称,粘贴到主要诊断框中,击“保存”。

同时填写病理诊断及病理诊断疾病编码。

肿瘤编码:C00-D48二.三.病人再次入院: 选择“ Z ”编码:在主要诊断框中,输入:1.化疗 1.1恶性肿瘤手术后化学治疗Z51.1021.2恶性肿瘤化学治疗Z51.2012.放疗 2.1恶性肿瘤手术后放射治疗Z51.0012.2恶性肿瘤放射治疗Z51.0023.放化疗 3.1恶性肿瘤手术后放化疗Z51.2023.2恶性肿瘤放化疗Z51.203三、恶性肿瘤晚期对症治疗Z51.901四、恶性肿瘤介入治疗Z51.202(出自ICD-10现用没有)五、检查 1.1恶性肿瘤化学治疗后随诊检查Z08.2001.2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随诊检查Z08.1001.3恶性肿瘤手术后随诊检查Z08.000出现“Z ”编码后,从病历中复制临床诊断的名称,粘贴到主要诊断框中,击“保存”。

六、病理诊断及病理诊断疾病编码:疾病编码:形态学编码(5位数)/行为学编码(1位数):0良、1未、2原、3恶、6溜(转移)。

M- - - - -/0、1、2、3、6.M :形态学;/后:为行为学编码。

0:良性。

1:良恶性未确定。

2:原位癌。

3:恶性。

6:转移(溜)。

如“鳞状细胞癌”,形态学编码为:M80700。

填写方法:在出院诊断框中输入相应的形态学名称,出现对应的编码后,将“形态学名称”及对应的“疾病编码”复制、粘贴到“病理诊断”及“疾病编码”框中,击“保存”。

七、手术信息。

举例:肺穿刺活组织检查: 伤口0 ,愈合等级:不填。

疾病诊断及手术操作分类编码

疾病诊断及手术操作分类编码

疾病诊断及手术操作分类编码采用国家卫生部和总后卫生部规定的国家疾病分类第9次修改版(ICD—9)作为疾病诊断分类;手术操作的分类采用国家卫生部、国际疾病分类合作中心推荐的ICD—9—CM—3分类,这是目前医院对疾病诊断及手术分类使用的唯一标准。

(一)编码的编制规则1.ICD一9分类码是由疾病分类码、外因编码(E编码)、肿瘤形态学编码(M编码)和非疾病诊断编码(V编码)组成。

其分类原则是以病因、解剖部位、临床表现为轴心的混合轴心分类,病因是主要轴心。

2.ICD—9将疾病分为17大类即ICD—9中的17章,其分类码有类目码和亚目码,由4位数字组成,以确保在国际间卫生信息交流中分类的一致性,类目码和亚目码不可任意更改,但为了做到一病一码,以最大灵活性来满足医学各领域对它的需求,所以各个国家或地区根据自己的情况增加编码位数,由此产生的扩展位数为细码。

有些疾病有双重分类,例如:“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是病因,脑膜炎是临床表现,除按其病因给予剑号(+)编码的同时,还应按其临床表现或受损部位给予星号(*)编码。

3.ICD—9—CM—3手术操作分类除包括了手术之外,还将一些非手术操作如检查等也收入分类之中,其分类以部位、手术方式为轴心,解剖部位是分类的主要轴心,有16个大类。

(二)编码的格式1.疾病分类码的格式是:×××·×××其中×表示一位数字,前3位数字为类目,第4位数字为亚目,统称为ICD—9分类码,最后2位数字为细码。

双重编码的格式是:×××·×××+×××·×××*剑号(+)的编码为病因分类,是主要编码,放在前面,星号(*)的编码为临床表现分类,是辅助编码,放在后面。

2.E编码的格式是:E×××·×××其中×××·×为ICD—9分类码,最后2位为细码。

肿瘤ICD-10(保险理赔)

肿瘤ICD-10(保险理赔)

肿瘤ICD-10编码的前景展望
1 2 3
广泛应用
随着医疗信息化的推进和保险行业的不断发展, 肿瘤ICD-10编码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促进医疗质量提升
通过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肿瘤ICD-10编码,有助 于提高医疗质量、推动临床研究以及加强医疗监 管。
助力健康产业发展
肿瘤ICD-10编码的发展将进一步促进健康产业 的发展,包括医疗设备、药品研发、健康管理等 领域的进步。
谢谢观看
肿瘤ICD-10编码的改进建议
增加编码的准确性和可读 性
建议对肿瘤ICD-10编码进行优化,使其更 加准确、简明易懂,方便医生和保险公司进 行理赔操作。
更新和完善编码体系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建议不断更新和完善肿瘤 ICD-10编码体系,以适应新的医学进展和临床需求 。
加强培训和宣传
加强对医生和保险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宣传, 提高他们对肿瘤ICD-10编码的认识和应用 能力。
准确性
01
完整性
02
03
规范性
肿瘤ICD-10编码应准确反映患者 的肿瘤疾病情况,包括肿瘤部位、 病理类型、分期等信息。
编码应包括所有相关的诊断和治 疗信息,确保保险理赔的完整性 和准确性。
编码应遵循ICD-10的规范和标准, 使用标准的疾病分类术语和代码。
肿瘤ICD-10编码流程
收集信息
收集患者的病历、诊断报告、影像学资料等与肿瘤疾病相关的所有信息。
信息不对称问题
患者和保险公司之间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理赔争议。解决方案是加强信息披露和 沟通,提高透明度。
法律责任问题
在理赔过程中,如果因为编码错误导致赔偿不公,可能会引发法律责任问题。解决方案 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方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肿瘤(C00-D48)本章包括肿瘤的下列几大组:C00-C97 恶性肿瘤C00-C75 特指部位述及或假定为原发性的恶性肿瘤,除外淋巴、造血和有关组织C00-C14 唇、口腔和咽C15-C26 消化器官C30-C39 呼吸和胸腔内器官C40-C41 骨和关节软骨C43-C44 皮肤C45-C49 间皮组织和软组织C50 乳房C51-C58 女性生殖器官C60-C63 男性生殖器官C64-C68 泌尿道C69-C72 眼、脑和中枢神经系统其他部位C73-C75 甲状腺和其他内分泌腺C76-C80 不明确、继发和部位未特指的恶性肿瘤C81-C96 淋巴、造血和有关组织的述及或假定为原发性的恶性肿瘤C97 独立(原发)多个部位恶性肿瘤D00-D09 原位肿瘤D10-D36 良性肿瘤D37-D48 动态未定或动态未知的肿瘤[见D37前的注释]注:类目D37-D48按照部位分类动态未定或动态未知的肿瘤,即:良性恶性尚未确定的肿瘤。

它们在肿瘤形态学分类中被指定的动态编码为/1。

注释:1.原发、不明确、继发和未特指部位的恶性肿瘤类目C76-C80包括的恶性肿瘤是没有明确指出其起源部位或未提及原发部位而被描述为“播散的”、“分散的”或“扩散的”癌瘤。

在这两种情况下,都认为原发部位是未知的。

2.功能活性不论肿瘤是否具有功能活性,所有肿瘤均归类在本章。

需要时,使用第四章的附加编码标明那种伴随肿瘤的功能活性,例如产生儿茶酚胺的肾上腺恶性嗜铬细胞瘤应编码C74伴有附加编码E27.5;垂体嗜碱性腺瘤伴有库欣[柯兴]综合征应编码于D35.2伴有附加编码E24.0。

3.形态学恶性肿瘤有许多主要的形态学(组织学)分组:癌(包括鳞状细胞癌和腺癌)、肉瘤、其他软组织瘤(包括间皮瘤)、淋巴瘤[霍奇金(何杰金)和非霍奇金(非何杰金)]、白血病、其他特指的和部位特异的类型及未特指的癌瘤。

癌瘤是个一般性术语,可以用于上面任何一组,不过它很少用于淋巴、造血和有关组织的恶性肿瘤。

“癌”有时被不正确地当做“癌瘤”的同义语。

第二章中,肿瘤主要是在动态的大组内按部位分类。

在少数例外情况下,类目和亚目标题中指出肿瘤的形态学。

如欲标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提供有全面的分开的形态学编码(见肿瘤的形态学一节)。

这些形态学编码是从《国际疾病分类肿瘤学专辑》(ICD-0)第二版中得到的,此分类是一个双重轴心分类,分别对局部解剖和形态学提供独立的编码系统。

这种编码有六位数字:前四位数标明组织学类型,第五位是动态编码(恶性原发性、恶性继发性(转移的)、原位、良性、未确定是否恶性或良性),而第六位数是实体肿瘤的分级(分化)编码,也作为一个特殊编码用于淋巴瘤和白血病。

4.第二章中亚目的使用本章中亚目.8的特殊作用应引起注意[见注释5]。

在有必要对“其他”提供亚目的场合下,通常指定.7作为这种亚目。

5.部位边缘界限交搭跨越的恶性肿瘤和亚目.8的使用(交搭跨越恶性肿瘤的损害)类目C00-C75是根据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起源进行分类的。

许多三位数类目被进一步分为该器官的名称部分或亚目。

当一个肿瘤在一个三位数类目内存在交搭跨越两个或更多相邻部位并且起源不能确定时,应分类于亚目.8“交搭跨越恶性肿瘤的损害”,除非此组合被索引明确地归类在他处。

例如,食管和胃的癌被索引明确地归类在C16.0(胃贲门部),而舌尖部和舌腹面的癌应分类于C02.8(交搭跨越恶性肿瘤的损害舌恶性肿瘤,其起源部位不能分类于C01-C02.4任何类目中者)。

另外,当舌尖癌扩展到舌腹面时,则应按已知为起源处的舌尖部位编码于C02.1(舌缘恶性肿瘤舌尖)。

“交搭跨越”意指涉及的部位是相邻的(彼此邻接的)。

数字上连续的亚目通常是解剖上相邻的部位,但并不总是如此(例如膀胱C67.-),编码人员可能需要查阅解剖学教科书以确定局部解剖关系。

有时一个肿瘤在某些系统内交搭跨越几个三位数类目的边界。

为了对付这种情况,指定了下列一些亚目(13种):C02.8 舌交搭跨越恶性肿瘤的损害C08.8 大唾液腺交搭跨越恶性肿瘤的损害C14.8 唇、口腔和咽交搭跨越恶性肿瘤的损害C21.8 直肠、肛门和肛管交搭跨越恶性肿瘤的损害C24.8 胆道交搭跨越恶性肿瘤的损害C26.8 消化系统交搭跨越恶性肿瘤的损害C39.8 呼吸和胸腔内器官交搭跨越恶性肿瘤的损害C41.8 骨和关节软骨交搭跨越恶性肿瘤的损害C49.8 结缔组织和软组织交搭跨越恶性肿瘤的损害C57.8 女性生殖器官交搭跨越恶性肿瘤的损害C63.8 男性生殖器官交搭跨越恶性肿瘤的损害C68.8 泌尿器官交搭跨越恶性肿瘤的损害C72.8 中枢神经系统交搭跨越恶性肿瘤的损害这方面一个例子是胃和小肠癌,它应被编码于C26.8(消化系统交搭跨越恶性肿瘤的损害)。

6.异位组织的恶性肿瘤异位组织的恶性肿瘤应编码于所提及的部位,例如异位胰腺恶性肿瘤应编码于胰,未特指(C25.9 未特指的胰恶性肿瘤)。

7.字母顺序索引在肿瘤编码方面的使用对肿瘤编码时,除了部位以外,还必须考虑形态学和动态。

首先要做的总是参考在字母顺序索引中对形态学的描述。

第三卷的前言包括关于正确使用字母顺序索引的一般介绍,应参考有关肿瘤的特殊说明和举例,以确保正确使用第二章中的类目和亚目。

8.《国际疾病分类肿瘤学专辑》(ICD-0)第二版的使用对某些形态学类型来说,第二章提供的局部解剖分类相当有限,或者根本没有提供。

ICD-0用于所有肿瘤的局部解剖编码是第二章用于恶性肿瘤(C00-C77,C80)的相同三位数和四位数类目,这样就对其他肿瘤(恶性继发性(转移性)、良性、原位、不确定或未知的)的部位提供了更多的特异性。

所以建议那些对标明肿瘤部位和形态学感兴趣的部门,使用ICD-0。

《医保基金结算清单编码规范》要求:第二十一条肿瘤主要诊断选择原则(一)住院治疗是针对恶性肿瘤,下列情况恶性肿瘤可作为主要诊断:1、当对恶性肿瘤进行外科手术切除(包括原发部位或继发部位),即使做了术前和/或术后放疗或化疗,仍选择恶性肿瘤作为主要诊断。

2、住院目的是为了明确肿瘤诊断(如恶性程度、肿瘤范围等),或为了确诊肿瘤进行某些操作(如穿刺活检等),即使做了放疗或化疗,仍选择原发(或继发)部位的恶性肿瘤作为主要诊断。

3、如果患者本次专门为恶性肿瘤进行疗程性化疗、疗程性放疗、免疫治疗而住院时,分别选择恶性肿瘤化疗(Z51.1)、放疗(Z51.0)或免疫治疗(Z51.8)作为主要诊断,恶性肿瘤作为其他诊断。

如果患者在一次住院中进行上述多项治疗,应视具体情况根据一般原则选择主要诊断。

恶性肿瘤各种治疗标准应参照临床诊疗相关规范。

4、住院治疗是针对继发部位的恶性肿瘤,以继发部位的恶性肿瘤作为主要诊断。

如果原发肿瘤依然存在,原发肿瘤作为其他诊断;如果原发肿瘤先前已被切除或根除,恶性肿瘤个人史作为其他诊断,用来指明恶性肿瘤的原发部位。

举例:入院主要针对肺癌(未手术切除)脑转移治疗。

主要诊断:脑继发恶性肿瘤 C79.3其他诊断:肺恶性肿瘤 C34.9举例:入院主要针对肺癌(已手术切除)脑转移治疗。

主要诊断:脑继发恶性肿瘤 C79.3其他诊断:肺恶性肿瘤个人史 Z85.1(二)当只是针对恶性肿瘤(或为治疗恶性肿瘤所造成)的并发症进行治疗时,选择该并发症作为主要诊断,恶性肿瘤作为其他诊断。

如果同时有多个恶性肿瘤,按照肿瘤恶性程度的高低顺序填报。

1、恶性肿瘤引起的贫血,如果患者为治疗恶性肿瘤相关的贫血而入院,且仅对贫血进行了治疗,应选肿瘤疾病引起的贫血作为主要诊断,恶性肿瘤作为其他诊断。

2、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引起的贫血,当患者为了治疗因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引起的贫血而住院时,且仅对贫血进行了治疗,选择贫血作为主要诊断,相关的肿瘤诊断作为其他诊断。

3、当患者为了接受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而入院,治疗中产生了并发症,如难以控制的恶心、呕吐或脱水,仍选择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作为主要诊断,并发症作为其他诊断。

4、当患者因为恶性肿瘤引起的并发症住院治疗时(如脱水),且仅对该并发症(如脱水)进行了治疗(静脉补液),选择该并发症(如脱水)作为主要诊断,相关的肿瘤诊断作为其他诊断。

(三)未特指部位的广泛转移恶性肿瘤使用编码C79.9,该诊断只有在患者有了转移病灶且不知道原发和继发部位时使用。

当有已知继发部位肿瘤的诊断时,应分别逐一编码。

(四)妊娠期间的恶性肿瘤,应选择妊娠、分娩及产褥期并发恶性肿瘤(O99.8)作为主要诊断,ICD-10第二章作为其他诊断,用来明确肿瘤的类型。

(五)恶性肿瘤患者住院死亡时,应根据上述要求,视本次住院的具体情况正确选择主要诊断。

第四十六条 ICD-10 中《肿瘤》(C00-D48)自第四十六条至第五十九条。

肿瘤(C00-D48)是一般优先分类章。

包括各解剖部位的恶性肿瘤、原位肿瘤、良性肿瘤和动态未定或动态未知的肿瘤。

除实体组织恶性肿瘤的分类外,还有淋巴、造血和有关组织的恶性肿瘤;恶性和良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以及黑色素瘤、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等皮肤肿瘤。

第四十七条编码规则(一)肿瘤编码填报时至少包括肿瘤部位编码和肿瘤形态学编码。

根据组织学类型,结合动态编码,确定肿瘤部位编码。

(二)肿瘤具有功能活性时,可以附加第四章(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编码表达。

(三)恶性肿瘤部位的交搭跨越是指原发部位不明确但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部位的一个肿瘤。

同一类目下涉及相邻部位的肿瘤(交搭),编码于该类目的.8 中;如果索引中另有特指则按规则分类,如食管和胃癌 C16.0。

同一临床解剖系统相邻部位肿瘤在不同类目下(跨越),按归属的解剖系统分类,如胃和小肠恶性肿瘤编码于C26.8(消化系统交搭跨越恶性肿瘤)。

跨越不同临床解剖系统的肿瘤,编码于C76.8(其他和不明确部位交搭跨越的恶性肿瘤)。

(四)病理明确诊断是混合型(两种形态学)恶性肿瘤,如果没有一个肿瘤形态学编码能同时表达,选择更具有特异性的较大编码。

举例:移行性细胞表皮样癌。

移行细胞癌NOS(M8120/3)和表皮样癌NOS(M8070/3)形态学编码:移行细胞癌 NOS(M8120/3)(五)上皮或鳞状细胞肿瘤,即肿瘤形态学编码在M801-M808之间且部位标有#号,肿瘤的部位编码分类于该部位的皮肤肿瘤中。

当部位标有井号时,如果肿瘤是鳞状细胞癌或是上皮细胞癌,就要分类到该部位的皮肤的恶性肿瘤中;如果肿瘤是乳头状瘤,则分类于该部位的皮肤的良性肿瘤。

(六)(或者说,肿瘤形态学的编码不在M918-M934之间,不是骨内性或牙源性的肿瘤;也不是M8812/3骨膜纤维肉瘤)除外骨内性和牙源性,部位标有◇符号的任何类型的癌和腺癌均按转移分类,编码于 C79.5(骨和骨髓继发性恶性肿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