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种子》
幼儿园探索性游戏《奇妙的种子》教案

幼儿园探索性游戏《奇妙的种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不同的种子,了解种子的外形特征和生长过程。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类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各种种子,如花生、大豆、玉米、小麦等。
2. 学习种子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土壤等条件。
3. 开展探索性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观察、比较、分类种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种子,引导幼儿观察种子的外形特征,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种子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种子发芽、开花、结果的过程。
3. 实践:幼儿分组进行探索性游戏,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种子,培养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
4. 总结: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让幼儿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探索性游戏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观察、比较、分类能力。
2. 关注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幼儿的动手操作和表达能力。
3. 搜集幼儿在课堂上的提问和回答,评价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实物资源:各种种子、植物标本、图片等。
2. 教学器材:放大镜、分类卡片、记录表格等。
3. 教学课件:种子生长过程的动画、歌曲、故事等。
4. 环境资源:户外种植基地、观察角等。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幼儿直观地认识种子和植物的生长过程。
2. 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3. 采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运用启发提问法,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种子,引导幼儿观察种子的外形特征,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种子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种子发芽、开花、结果的过程。
3. 实践:幼儿分组进行探索性游戏,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种子,培养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
幼儿园探索性游戏《奇妙的种子》教案

探索性游戏:奇妙的种子一、活动背景户外活动时间,小朋友在户外自由活动,一阵风吹来,几片树叶飘落下来,文文跑过去捡树叶。
“好多的树叶啊。
”文文喊道,引来其他小朋友的好奇,他们也跑了过去,蹲在树下捡树叶。
“老师,远远手里有小豆子。
”我赶紧走过去,远远伸出手,他的手里有几个黑色的小豆子,“这是我刚才捡到的,地上有很多。
”原来远远捡到的是香樟树落到地上的种子。
几个小朋友兴奋的喊道,“地上还有许多种子。
我们一起把种子捡起来吧。
”这个提议,引起大家的兴趣。
我找来了一个小筐,让小朋友把捡来的种子放在里面。
小朋友们在大树与小筐之间来回穿梭,非常开心。
几个女生趴在树下板凳上观察种子,“香樟树的种子有咖啡色的也有黑色的。
”我表扬了女生们观察颜色非常认真仔细。
其他小朋友也赶忙凑过来,趴在板凳上,一粒一粒的的把咖啡色的种子挑出来,放到了一边。
我又找来了一个小筐,请小朋友把捡来的种子按照颜色分类放在不同的筐里。
活动结束了,小朋友们不舍得回教室,提议把种子带回教室和其他组小朋友分享。
游戏分享的时候,我们这组的小朋友一起分享了种子的话题。
其他小朋友对种子都非常的好奇,于是寻找种子的游戏就开始了。
二、活动内容与过程实录(一)寻找幼儿园的种子大自然的魅力在于,总有奇妙的、有趣的事物等着孩子们去发现、去探索。
孩子们来到幼儿园小山坡,寻找、收集幼儿园里各种各样的种子。
凯凯第一个找到了种子,兴奋地喊道:“我捡到了一个山楂,山楂里面有种子。
”子玉好奇的问:“哎呀,小种子怎么冰冰凉凉的呢?”诚诚说:“大家快来看我捡到的这是什么,怎么臭臭的?”“是臭鸡蛋、是臭果子…”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的争论起来。
子玉说:“我们问一下汪汪老师,她一定知道。
”“老师,这个臭臭的东西是什么?是种子吗?”我告诉小朋友,“这是银杏果,种子就在银杏果里。
”子玉很疑惑“这里面有种子,种子会臭晕吧?”说完自己哈哈笑了起来。
“诚诚,你在哪里找到的银杏果,我也想要。
”诚诚指了指树下,“就在那一堆落叶下面。
奇妙的种子作文400字

奇妙的种子作文400字
《奇妙的种子》
哎呀,前几天我得到了一颗奇妙的种子!
这颗种子看起来普普通通,小小的,黑黑的。
我把它埋在花盆里,浇上水,心里想着:“也不知道会长出什么来。
”
过了几天,我去看的时候,哇塞!它居然发芽了,嫩嫩的小芽从土里钻出来,像个害羞的小姑娘。
又过了几天,小芽长成了一棵小苗,叶子绿绿的,还毛茸茸的。
我好奇地盯着它看,心想:“这到底会长成什么样呢?”
有一天放学回家,我发现它居然开花了!那花可漂亮了,五颜六色的,像个小喇叭。
我凑近闻了闻,还有一股淡淡的香味呢。
更神奇的是,到了晚上,这花还会发光,一闪一闪的,就像天上的星星。
我高兴得跳了起来,这也太奇妙啦!
这颗奇妙的种子,给我带来了好多惊喜呀!。
大班主题活动教案:奇妙的种子教案(附教学反思)

大班主题活动教案:奇妙的种子教案(附教学反思)大班主题活动奇妙的种子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背景,活动目标,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延伸活动,教学反思等内容,认识各种植物的种子,激发幼儿对植物的兴趣,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主题活动课,快来看看奇妙的种子教案吧。
设计背景春天是个万物复苏的季节,为了让幼儿更进一步感受种子发芽的过程,丰富本班在自然角,我特意设计本节课,让幼儿认识各种种子,在延伸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从而让幼儿更加热爱生活和热爱生命。
活动目标1、认识各种植物的种子。
2、激发幼儿对植物的兴趣。
3、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重点难点认识黄豆、绿豆和玉米种子。
做种子发芽的实验。
活动准备1、让幼儿和家长把各种各样的植物的种子如黄豆、绿豆、黑豆、玉米等种子带到班里。
2、课前布置好的活动场地——种子展览会。
在各种种子旁都有介绍种子的标签。
活动过程1、进入课题:师:今天吴老师和小朋友到种子展览馆去参观各种各样的种子。
我们出发吧!2、介绍黄豆(黑豆)外形是圆形颜色黄色(黑色)的。
黄豆的营养价值很高,可以炖着吃,还可以加工成豆腐、腐竹、豆腐乳、豆腐果、干豆腐等。
3、介绍绿豆外形是椭圆形的,颜色是绿色的。
绿豆的营养价值也很高,可以煮着吃,还可以加工成绿豆芽、绿豆汤、绿豆粉等等。
4、介绍玉米种子外形扁扁的,有点象一颗牙齿,颜色黄黄的。
玉米的品种很多,有糯玉米、甜玉米、紫玉米等、可以蓁着吃,还可以加工成爆米花。
5、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的做种子发芽的实验,从而种子发芽的秘密。
(1)、种子在有适量水的透明瓶子中。
(2)、种子在没有水的透明瓶子中。
(3)、种子在有适量水的透明瓶子中,但放在黑盒子里。
(4)、种子在放入很多水的瓶子中。
延伸活动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
让幼儿学习记录种子发芽的过程。
教学反思幼儿对种子发芽的实验很感兴趣,本节课能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奇妙的种子读后感

奇妙的种子读后感《奇妙的种子》是一本非常有意义的书,它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在家里发现了一颗奇妙的种子,然后她和她的家人一起精心照料这颗种子,最终它长成了一棵巨大的树。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儿童读物,更是一部寓意深刻的故事,让人在阅读中得到了很多启发。
首先,这本书教会了我们关于耐心和坚持的重要性。
在故事中,小女孩和她的家人花了很长时间才看到种子发芽,然后慢慢长成一棵大树。
这告诉我们,有些事情是需要时间和耐心去等待的,不能急功近利,只有坚持不懈地付出努力,才能看到最终的成果。
其次,这本书也告诉我们关于生命和成长的道理。
种子代表着生命的开始,它需要土壤的滋养和阳光的照耀才能茁壮成长。
同样,我们每个人也需要在这个世界上找到适合自己成长的环境,接受各种经历和挑战,才能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另外,这本书也强调了家庭的重要性。
在故事中,小女孩和她的家人一起照料种子,他们共同分享了成长的喜悦和困难。
这让人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力量,家人的陪伴和支持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最后,这本书也给人以希望和梦想。
种子最终长成了一棵大树,为人们带来了美丽的风景和清新的空气。
这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梦想并且不断努力,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为社会和世界带来更多的美好。
总的来说,《奇妙的种子》是一本非常有意义的书,它教会了我们很多关于生活和成长的道理。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懂得珍惜身边的一切,并且不断努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这本书,从中得到启发和帮助。
幼儿园探索性游戏《奇妙的种子》教案

幼儿园探索性游戏《奇妙的种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种子的外形特征和生长过程,培养幼儿对植物生长的兴趣。
2. 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方法,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和观察力。
3. 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常见的种子,了解种子的外形特征。
2. 了解种子生长的过程,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土壤等。
3. 进行观察、比较、操作等探究活动,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
4. 通过游戏、绘画等形式,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实物种子,如花生、黄豆等。
2.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绘画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实物种子,引导幼儿观察种子的外形特征,激发幼儿的兴趣。
2. 探究:教师播放种子生长的视频,引导幼儿了解种子生长的过程,让幼儿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土壤等。
3. 操作: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观察、比较等探究活动,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
4. 创作: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用彩笔、剪刀、胶水等绘画材料创作种子生长的画面。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种子生长过程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搜集幼儿的作品,进行作品展示,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教学内容,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进行种子相关的探究活动,如种植种子,观察生长过程等。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种子生长的相关展览,让幼儿随时观察、交流。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参观农场或植物园,让幼儿亲身体验种子生长的过程。
2. 开展种子主题的科学实验活动,如观察种子在水中的变化等。
九、教学资源:1. 种子生长的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
奇妙的种子读后感

奇妙的种子读后感《奇妙的种子》是一本极具启发性的童话故事书,它讲述了一颗神奇的种子如何改变了一个小村庄的命运。
这本书的每一页都充满了惊喜和奇妙,让人不禁感慨生活中的种种可能性。
故事的开始是一个小村庄,村子里的人们生活贫困,粮食匮乏。
而在这个村庄的边缘,有一颗神奇的种子,这颗种子被传说是可以生长出无穷无尽的美味食物。
村民们听闻这个传说后,纷纷前去寻找这颗种子,希望它能够改变他们的生活。
主人公小男孩约翰尼也听说了这个传说,他决定去寻找这颗种子。
在他的旅途中,他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是他始终坚定地相信着那颗神奇的种子。
最终,他找到了这颗种子,并将它带回了村庄。
当约翰尼将种子种在土地里的时候,村庄里的人们都不相信这颗种子会带来什么改变。
然而,当第二天他们发现种子竟然长出了巨大的果实,果实里还有着丰富的食物时,他们才意识到这颗种子的神奇之处。
从此以后,村庄里的人们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他们不再忍受饥饿和贫困,而是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而约翰尼也因为他的勇气和信念,成为了村庄里的英雄。
这个故事让我深受启发,它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勇气和信念,就能够创造奇迹。
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找到解决的方法。
而且,故事也告诉我们,善良和勇气是最重要的品质,只有拥有这些品质,我们才能够改变自己和周围人的命运。
除此之外,故事中的神奇种子也给了我很多启示。
它让我明白,生活中的种种可能性是无限的,只要我们愿意去尝试和探索,就会发现生活中的奇迹。
同时,它也告诉我,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机会,因为它们可能会改变我们的命运。
总的来说,《奇妙的种子》是一本充满了正能量和启发性的故事书。
它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勇气和信念的力量,还让我明白了生活中的种种可能性。
我相信,只要我们愿意去相信,去尝试,我们就一定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大班主题活动教案:奇妙的种子

大班主题活动教案:奇妙的种子活动目标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种子的概念,并通过观察、实验和互动的方式来帮助他们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和重要性。
活动语言:中文年龄适宜:4-6岁活动准备1.小型盆栽或花盆2.花土或泥土3.塑料小袋或透明纸杯4.稻谷或其他种子5.用于拼贴的材料(如套图、彩纸等)6.照片或幻灯片,介绍有关种子和植物生长的基础知识活动步骤第一步:了解种子1.教师向学生介绍种子是植物生长过程中最基础的部分,可以通过播种和种植来培育各种植物,如蔬菜、水果、花卉等。
2.讴歌种子是植物的基础,可以通过种子生长实验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种子的作用。
第二步:观察种子1.教师向学生展示种子的外表和不同种类。
2.给学生提供稻谷、玉米等不同种类的种子,让学生仔细观察,比较它们的相似和不同之处,体验种子的美好。
第三步:种植种子1.教师将花土或泥土放在小型盆栽或花盆中,并让学生参与。
2.将不同种类的种子加入花土中,培育出不同的植物。
3.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理解种子是如何变成盆栽或花卉的。
第四步:探索种子1.教师可以观察到种子的内部结构,与学生一起拆解种子,并了解种子的不同组成部分。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发现种子的世界,并学习如何发现和观察微小的事物。
第五步:用艺术创作来表达种子的美好1.教师提供材料,包括套图、彩纸等,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物品来拼贴、绘画、雕刻或制作种子。
2.学生可以用种子的物品来创作自己的艺术作品。
3.引导学生通过艺术创作来表达自己对种子和植物的感觉和想法。
活动总结此次活动以“种子”为主题,充分利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引导学生了解和理解种子的基本功能和价值,并启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
同时,教师应在活动中为学生提供支持和指导。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活动内容,教师还可以提供有关种子和植物的基础知识照片或幻灯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和重要性,从而更好地学习和探索自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妈妈课堂·第166期【分享时间】10月27周二上午10:00-11:30【分享地点】妈妈课堂官方QQ群直播,官方微信群转播【适读年龄】5-10岁【文档整理人】茜茜姑姑【分享主题】画中有话——《奇妙的种子》解读【内容简介】《奇妙的种子》通过“懒汉”与种子种植后的变化和生长,让孩子能“看到”这种变化,感受到“数字倍增”的惊奇感。
一粒种子变化中,不仅可以食用,再次繁殖,还可以储存,交换。
安野利用位置、图形、颜色的不同,让孩子可以“观察”和“思考”到:哪些是拿来吃的?哪些会埋入土里?哪些将卖掉?哪些要存入谷仓中?最后再比较加起来的总数与每年收成的种子数是否相同?更妙的是除了种子的变化外,种子也改变了“懒汉”的一生---他从一个人变成夫妻俩,变成三口之家,变成牛猫鼠鸟的乐园,他们还有了朋友,还把种子“传播”给了朋友。
【分享嘉宾】李丹。
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系硕士,主修日本文化。
编有安野光雅、荒井良二等多本绘本。
大家好我是安野光雅“美丽的数学”这套书的编辑李丹。
很高兴能有机会和大家分享这套好玩的数学绘本。
首先要说明的是这套“数学绘本”的知识跨度比较大,可能有些家长在给孩子读的时候,会觉得自己都搞不明白,到底该怎么和孩子解读这套书呢?其实,我们是太低估了孩子。
他们的理解力和想象力,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之前我和同事一起在北京西城区图书馆里分享《帽子戏法》这本书的时候,孩子们的反响特别热烈,好多孩子都猜出了帽子的颜色,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会有些大人都觉得头疼,但孩子们沉浸在故事里,很轻松地就猜出来了。
这是幼儿版《贫民窟百万富翁》,是一个屌丝的逆袭秘诀,从0到1的商业案例,还有生命无常的禅机……今天我想重点用分页介绍的方式,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通过画面的细节,来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言外之意。
首先看一下封面大家能通过图看出种子的特别之处吗?那种子是什么颜色的呢?可能看图看不太明显。
其实这是烫金的金墨印刷的。
画面中最符合特出效果的莫过于地上和男人手上的种子是罕见的金色,这不是四色印刷所印制得出来的,而是使用特别的专色金墨来印制的,成为画面突出的主题。
所以,金色的圆球就是“奇妙的种子”。
看实际印刷的书就能看出来金色的效果了。
有时候我们需要像孩子一样,认真观察画面的细节。
左边这个年轻人的眼睛圆滚滚的,可是眼神却有点失焦,显得有点茫然。
那右边的老人,也就是仙人,给大家什么样的感觉呢?老人的眼睛瞪得很大,用手指着地。
好像在说你要好好听着,千万别马虎啊。
这样呢,大家,包括孩子,可能就会有了好奇心。
到底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这个年轻人到底有没有把种子种下呢?然后我们翻看下一页年轻人伸出双手,接过种子。
显得对仙人很毕恭毕敬。
注意他的表情,和封面相比,并没有特别雀跃,反而同样茫然;然后他就把种子种下了。
大家能看清楚上面的字吗?如果有时间,可以读下上面的文字。
更加方便了解故事的情节。
第二年春天,种子果然发出新芽。
第二个框里,到了夏天,长大至一个人高的植物,不只多了好几片页子,也开出了两朵蓝紫色的花,不论是花朵的瓣数、枝茎上的叶片,全都是对称式的,也暗示了二的倍数,只要是成双成对的就是二的倍数。
在第三个框里,秋天到了,枝茎和叶片全都枯黄,枝叶的顶端结成了两颗金色的种子,而男人也准备了篮子等待采收。
最后一个框也是第四个框,身上围着围巾的男人,正坐在火边烤火,一边享用自己辛勤一年的成果。
煮熟的种子是红色,而被收藏起來,包装在袋里的种子则是金色。
和当初仙人给男人种子时的状态一样,一颗被吃掉,而一颗被埋进土里。
大家要注意一个细节哈。
种子本来是金色的,烤熟吃的时候,会变成红色。
这个细节在后面是很重要的伏笔。
仙人衣服上的图案和秋天的叶子是一样的接下来看下面的一页这一页跟前一页,有哪些细节的不同呢?这一年冬天和去年冬天的感觉也不一样了。
表情也不一样了。
大家看去年虽然同样是春夏秋冬四个画面,但是由于男人对于照顾种子长成己有过一年的经验,今年他不再处于一种好奇将会发生什么的状态,而是以等待种子的发展符合他预期的态度来面对,这种态度上的转变也呈现在画面上。
大家看,第4页看到种子发芽,男人伸出手,好像在说“嗨,小芽儿,你好。
”是一种好奇和欣喜的状态。
而在第6页,男人的动作是拄着铲子,一手叉着腰,胸有成竹地等待种子发芽;这就是作者通过画面细节的变动,来表现情绪。
大家和孩子一起读绘本的时候,也可以这样引导孩子。
当然了。
孩子的读图能力比咱们大人强多了。
有时候咱们还要像他们多多学习。
当夏天花开时节,他也有心情将美丽的花朵用画笔记录下来;秋天,他殷切地昐望种子快点成熟;冬天,他独自一人坐在桌边,将一红一金两颗种子都放上桌面。
当火焰熄尽,只有自己一人独享成果,这个画面突如其来地带点寂寞与萧条的感觉。
吃一颗就能饱一年的种子果然很奇妙啊。
年轻人每年都这样做,种子的数量没有变化。
画面有了改变。
(怎么都把种子放在桌上呢应该把黄色的一颗放进袋子里呀?)(我个人觉得是年轻人觉得有点心灰意冷,或者有点寂寞了。
所以先放在桌子上,和煮熟的种子先陪陪他。
也许年轻人会遇到和他分享的人呢。
咱们接着看下面的情节。
)刚才那张图,大家发现和前面的不同了吧。
之前种子的画面占了很大的篇幅。
而现在呢,男人在大树上的行动占有近三分之二的位置,俨然是画面的重要主题,奇妙的种子则静静在图面最上端开着花;这个画面上形成了一个暗示,表示男人虽已不再时刻守在种子的旁边观察等待,但仍然与种子形成间接的联系,即使经过一年又一年,男人和种子的关系拉长了,却没有断。
在树上搭吊床,像猴子一样攀爬枝干,看起来惬意的生活,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时间拉长下,这样的意象在看似平静、怡然自得的表象下,似乎隐约多了一点平凡和无聊的感觉。
年复一年,男人脸上也没有了笑容。
他开始不耐烦,这时候,终于要做出改变了。
果其不然,文字的内容直接点明,男人对自己的生活已经觉得厌倦了,而且决定要进行改变,打算将两颗种子全种进土里。
这一年他也没有饿着,而是随便找了什么别的东西凑合着吃。
他想要更多的果子。
在这个跨页里,果然有了重大变化,左页中,两颗被种下的种子,全都结果了,一株2颗,两株4颗,“男人烤了其中的一颗吃了,把剩下的三颗埋入了土里。
”从男人欢欣雀跃的样子,不难看出他对这项改变的满意程度。
这时可以引导孩子,种子吃掉一颗,还剩下几颗,那明年会结几颗种子呢,你猜猜看哦。
故事进展到了右页,时间已经经过了一年,此时种子的数量已经变成了6颗,一颗烤熟的红色,5颗被种入土中的金色,男人开始有了更为积极的行动,为了保护种子,在四周拉出了界线,并且设置了警戒的鸣笛。
风一吹,鸣笛一响,就可以吓跑想吃种子的麻雀,和稻草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又过了一年,5颗被种下的种子结成了10颗,男人吃了1颗,又将9颗种下,到了下一年,种子的数量已经倍增到18颗。
男人的重心完全放在种子上了。
开心种子变多,忙着点数种子的数量,为越来越大范围的种子田拉起保护界限,麻雀想靠近是门都没有。
然后就到了这个画面。
出现了更大的变化。
大人一般会去计算,但是孩子一般都是自己去数数。
出现了一个女人。
男人独自一人已经忙不过来了,此时恰巧帮手出现。
男人和女人站在对比的位置上,俩人面对面,显示地位平等;男人雇请女人帮忙,收成的人手变多了,但是食用种子的人数也变多了,女人付出劳动帮忙,男人也得拿出种子做为酬谢,合作关系开始。
当然,每一页文字都不忘提醒读者去猜测有多少种子被种下,也暗示读者去数画面中的种子的数量。
这是最热闹的一个画面。
男人和女人在劳动中,日久生情。
于是——这一年对男人而言是另一个重大的转变,他和女人高高兴兴地结婚了,而且还开了一场种子宴席,宴请了五个朋友。
每个朋友都吃到了一颗种子,而且还能打包一颗带回家。
到了第七年,种子的数量增加到无法提供间隔的空间,所有的种子都被收成起来,装成10个一袋,方便计数,这也暗示了十进制的变化。
注意到这时候,出现了十进制的变化。
左边还有两只成双成对的小鸟呢。
男人盖了一座谷仓,贮藏了16颗种子。
为了种下一百颗种子,再扣除开婚宴的开销,仅剩下16颗种子可以贮存。
这个跨页里的画面可说是《奇妙的种子》进行到这里,最为热闹的一个画面,一直以来都很孤独的男人,在此刻不但多了甜美的娇妻,同时也出现许多朋友。
种子的出现,已经改变了男人的一生。
这一年又有新的变化了。
密密麻麻的种子田,已经变成了需要花上一段时间才能计数完成的数量。
不过男人(作者)很细心地将种子种成10个一排,结成种子之后就是20个一排,使得计数上变得容易,也较为轻松。
现在种子太多了。
多得吃不了了,大家觉得该怎么办呢?为了能运送种子到市场贩卖,男人也来一头牛和一辆车,替代了原来的手推车。
男人很有商业头脑。
他卖的种子都是烤熟的。
这样别人就不会种下种子,以后跟他抢生意了。
※男人其实颇有商业头脑,他所载运销售的种子,都是烤熟的,换言之,购买种子的人只能求温饱,而不能种植,因此,男人可以掌控整个市场,自己则可以不断借由倍数的成长而拥有越来越多的财富。
大家接着看这个男人的生活哈。
他到底能不能当上土豪呢?在这一年里,仍然以整个跨页为一年,种子的数量无疑越来越多,而男人带到镇上贩卖的烤熟种子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这一年一共运了100颗去卖,刚出生的宝宝,也在妈妈的怀抱中,跟着爸爸一起去做生意。
他们除了自己吃的,卖的,还要在谷仓里储存一些。
为了怕乌鸦来吃,竖立稻草人显然是有必要的,不甘心的乌鸦停在铲子的尖端,和稻草人对望,顺便抗议人类的小气。
他们的孩子长大了,房子也盖成了!秋天到了,地里结满了种子。
”一切都是如此如意,一切是如此的幸福美满,就在读者为男人的幸福感到欣慰之后,剧情第二次预备要有重大转折出现。
现在孩子也有了新的玩具,生活条件都变好了,但是生活会永远这样一帆风顺吗?“就在快要收成的时候,好像开始起风了!”果真物极必反、乐极生悲,在男人的幸福高涨到一定的程度时,考验却冷不防地当头劈下。
可是,男人一家仍不知残酷的未来正等待着他们,依旧开心地生活着,玩耍、工作、照看家里,各司其责,各守其分,平静的生活,在文字描述的映衬之下,更显得隐含着一股莫名的压力。
果然,一股大水冲破了幸福的生活。
所有的一切都消失了,都被大水吞噬了。
来势汹汹的风暴,在文字的叙述之下变得动感十足,所幸在大树的庇荫之下,一家人尚且能有一处栖身之处,也抢救到唯一一袋幸存的种子。
在风雨的肆虐下,所有的收成化为乌有,男人一家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仰望天际的牛,表情非常彷徨且无助,彷佛代替所有的生灵向上天祈求,早日让这场风暴平息。
斜长的水波纹,虽然起伏不大,但是大面积的水纹在画面正中央形成漩涡,对比人类的大小,营造出大自然力量的慑人,两相对照之下,分外显出人类的渺小。
天空的云纹和水纹相互呼应,而天色较远,且颜色较为浅淡,暗示风雨迟早有停歇的时候,没有天雨狂风的助威,大水也不会轻易地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