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知识竞赛
民俗知识竞赛活动方案

民俗知识竞赛活动方案嘿,咱来说说这个民俗知识竞赛活动方案哈!首先呢,咱得确定个时间。
咱就找个大家都有空的时候,周末咋样?这样大家都能开开心心来参加,不会因为工作日忙得晕头转向的。
地点嘛,就找个宽敞点的地方,能坐得下好多人的那种,最好还有个大屏幕,到时候放题目啥的可方便啦!然后呢,咱得好好想想竞赛的规则。
比如说,分成几个小组呀,怎么个比法呀。
要不每个小组轮流答题,答对了加分,答错了也别扣分,这样大家压力也不会太大,就当玩啦!还可以弄点抢答环节,那可刺激啦,谁手快谁就能答题,多有意思呀!题目可得好好准备准备。
什么传统节日的习俗啦,各地的特色美食啦,民间故事啦,都可以有。
而且题目要有难有易,这样不管是民俗专家还是刚开始了解民俗的小伙伴都能参与进来,多好呀!对啦,奖品也不能少呀!可以准备一些跟民俗有关的小礼物,像什么精美的剪纸呀,有特色的小饰品呀,拿到奖品的小伙伴肯定开心得不行。
再说说宣传吧,咱得让好多人都知道这个活动。
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发一发,在学校、社区贴贴海报啥的。
让大家都来凑凑热闹,一起感受民俗的魅力。
到了活动当天呀,咱得把现场布置得热热闹闹的。
挂点红灯笼呀,放点喜庆的音乐呀。
主持人也得找个能说会道的,把气氛带得火热火热的。
大家分组坐好后,就可以开始竞赛啦!主持人一读题,大家就开始动脑筋,那场面,肯定特别好玩。
抢答的时候那手举得高高的,都快够到天花板啦!哎呀呀,想想就觉得好玩。
等竞赛结束了,还可以让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对民俗的感受和体会。
说不定有人就因为这个活动爱上民俗了呢!咱这个民俗知识竞赛活动呀,就是要让大家在玩中学,学中玩。
了解咱们国家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感受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让大家都知道,民俗可不仅仅是一些老掉牙的东西,而是充满了趣味和智慧的宝贝呢!这就是我对这个民俗知识竞赛活动的想法啦,怎么样,不错吧!。
端午节知识竞赛50题

端午节知识竞赛50题一、端午节的起源1、端午节最初是为了纪念哪位历史人物?A 屈原B 伍子胥C 曹娥D 介子推2、端午节始于中国哪个时期?A 春秋战国时期B 秦朝C 汉朝D 唐朝3、以下哪个不是端午节的由来传说?A 纪念孝女曹娥B 纪念越王勾践C 纪念伍子胥D 纪念屈原二、端午节的习俗4、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不包括以下哪项?A 吃粽子B 赛龙舟C 挂艾草D 赏月5、赛龙舟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请问龙舟竞渡最早起源于什么时期?A 战国时期B 春秋时期C 南北朝时期D 商周时期6、端午节时,人们通常会在门口挂哪种植物来驱邪避瘟?A 菖蒲B 菊花C 梅花D 桃花7、以下哪种食物不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A 雄黄酒B 咸鸭蛋C 汤圆D 粽子8、端午节喝雄黄酒的习俗,雄黄酒主要是用什么酿造的?A 雄黄和白酒B 雄黄和米酒C 雄黄和黄酒D 雄黄和啤酒三、端午节的文化内涵9、端午节体现了中华民族怎样的精神内涵?A 爱国主义B 团结协作C 尊老爱幼D 勤劳勇敢10、端午节的“端”是什么意思?A 开端B 端正C 末端D 顶端11、端午节与哪个节气最为接近?A 小满B 芒种C 夏至D 小暑12、端午节的别称有哪些?(多选)A 端阳节B 重午节C 浴兰节D 女儿节四、各地的端午节特色13、在江浙一带,端午节有吃“五黄”的习俗,“五黄”不包括以下哪种?A 黄鱼B 黄瓜C 黄鳝D 黄豆14、闽南地区端午节有“煎堆补天”的习俗,“煎堆”是一种什么样的食物?A 油炸面食B 糕点C 肉类食品D 水果15、广东地区端午节有“扒龙船”的习俗,“扒龙船”与一般的赛龙舟有什么不同?A 船只造型不同B 比赛规则不同C 参与人员不同D 以上都是五、端午节的诗词16、“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这句诗是谁写的?A 李隆基B 杜甫C 苏轼D 李隆基17、以下哪句诗描写了端午节的习俗?A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传统节日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传统节日知识竞赛题及答案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传统节日知识竞赛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传统节日知识竞赛题第一组: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法定节假日的是:( C )A、元旦B、春节C、中秋D、国庆2、你认为以下四种活动,哪一种属于春节的传统习俗:( C )A、和父母一起外出旅游B、和同学一起到游乐场游玩C、跟这父母给亲戚拜年D、欣赏中央电视台转播的春节联欢晚会3、下列节日中,全部属于外国节日的是( A )A、感恩节、圣诞节、狂欢节、母亲节、愚人节B、圣诞节、情人节、狂欢节、端午节、愚人节C、狂欢节、母亲节、愚人节、中秋节、圣诞节D、母亲节、愚人节、中秋节、圣诞节、端午节第二组:1、下列选项不属于我国传统节日的是:( A )A、元旦B、端午C、重阳D、元宵2、下面是四则民间传说。
你认为,哪一个与元宵节的起源有关。
( B )A、牛郎织女的故事B、东方朔设巧计让那位宫女与父母双亲相见C、嫦娥奔月的传说D、爱国诗人屈原含愤投江报国的传说3、以下各个选项中,全是传统节日的是( C )A、元旦、春节、中秋、国庆、七夕B、元旦、春节、中秋、七夕、重阳C、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D、春节、清明、建军、中秋、重阳第三组:1、下列选项不属于世界性节日的是:( D )A、三八B、五一C、六一D、十一2、以下内容,哪项属于七夕节的风俗?( B )A、乞巧、祭拜钟馗、登高、赏月B、乞巧、祭拜魁星、晒衣、晒书C、乞巧、祭拜钟馗、晒衣、晒书D、乞巧、团圆、祭拜魁星、饮菊花酒3、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希冀家人团圆的两个节日是( D )A、中秋节、七夕节B、中秋节、重阳节C、中秋节、春节D、中秋节、元宵节第四组:1、你认为下列哪个节日是我国的教师节?( D )A、5月1日,B、6月6日C、8月27日D、9月10日2、下列节日属于外国节日的是:( A )A、感恩节B、植树节C、教师节D、环卫工人节3、在以下内容中,哪项与中秋节起源的节俗完全相符?( B )A、嫦娥奔月、玉兔捣药、拜月赏月、燃放鞭炮和张贴耀武扬威的门神B、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拜月赏月赏玩神气活现的兔儿爷C、嫦娥奔月、拜月赏月、祭祖扫墓、龙舟竞渡和祭拜面目狰狞的钟馗D、嫦娥奔月、玉兔捣药、拜月赏月、晒衣晒书和祭拜相貌丑陋的魁星爷第五组:1、2006年中国国际动漫节将在( A )举办。
民俗文化节-书画知识竞赛题

1、下列哪部名帖不属于乾隆“三希堂”中的“三希”(D)A《快雪时晴帖》B《中秋帖》C《伯远帖》D《鸭头丸帖》2、判断:草书是行书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一种书体。
(错)3、书法史上的“宋四家”是指哪四位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4、书法史的“草圣”是指哪位书法家?(唐、张旭)5、下列哪位书法家不是和尚?CA怀素B智永C金农D怀仁6、下列哪位书法家没有政治污点?AA蔡襄B赵孟頫C张瑞图D王铎7、康有为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也是一位的书法大家,他曾经大力提倡魏碑书法艺术,在书法史上掀起了魏碑书法创作的高峰。
下列字号中哪一个是康有为的别名(B)A青主B南海C石庵D香光8、“蚕头雁尾”是哪一种书体的用笔特征?BA篆书B隶书C楷书D行书9、“似我者死,逆我者生”是我国现代哪位艺术家的名言?CA潘天寿B启功C齐白石D李可染10、下列古代书法家中哪一位不是以写篆书而闻名的?DA李斯B李阳冰C吴昌硕D薛稷11、下列书法家哪一组不是父子关系?CA王羲之、王献之B欧阳询、欧阳通 C 康熙、乾隆D米芾、米友仁12、下面哪幅作品不是赵孟頫的书法作品(A )A《四十二章经》B《洛神赋》C《赤壁赋》D《道德经》13、翰墨轩书画协会最早成立于什么时候(A )A1996 B1997 C1998 D199514、翰墨轩书画协会没有设下面哪个部门?(C )A办公室B外联部C实践部D宣传部15、金文是商、周、春秋、战国时期铜器上铭文字体的总称,请问其兴盛于哪个朝代(B )A商朝B商代C春秋D战国16、郑板桥为“扬州八怪”之一,其哪三个方面世称“三绝”(B )A诗、画、文B诗、书、画C诗、文、书D文、书、画17、石刻文是刻在石头上的一种字体,产生于周代,请问兴盛于哪个朝代(B )A、汉代B秦代 C 魏代D晋代18、书法史上的“楷书四大家”是哪四位书法家?答案: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19、楷书四大家中谁不是唐朝的?(D)A颜真卿B柳公权C欧阳询D赵孟頫20、甲骨文被誉为“最早的文字、最晚的书法”,它的发现者是谁?(A )A清王懿荣 B 明王懿荣 C 明刘基D清刘基21、被历代民间画工和士大夫誉为“画圣”和“画祖”的唐代画家(B )A、阎立本B、吴道子C、张萱D、张择端22、用三原色调配紫灰色,比例最少的原色是(B )A、红B、黄C、蓝D、黑色23、青铜器上的铭文,在书法字体中属于(D )A、隶书B、草书C、楷书D、篆书24、我们常说的泥塑教学,以下不属于其种类的有(D)A、彩泥造型;B、黏土造型、面塑造型;C、陶泥造型;D、树叶拼贴。
春节期间的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方案

春节期间的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方案一、活动目的春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是中国人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为了增强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我们组织了春节期间的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活动。
二、活动内容1.竞赛形式采取团队抢答形式进行竞赛,每个团队由5人组成。
共设5个竞赛环节,每个环节均包含10道题目。
2.竞赛题目(1)中国十二生肖:提问关于十二生肖的相关知识,如生肖的顺序、代表意义、与生肖相关的传统节日等。
(2)春节风俗习惯:提问关于春节期间的传统风俗习惯,如对联、贴窗花、包饺子等,以及它们的象征意义。
(3)传统民俗活动:提问与传统民俗活动相关的知识,如舞龙舞狮、打花灯等,以及它们的起源和传承情况。
(4)中国传统美食:提问与春节期间重要食品相关的知识,如年糕、汤圆、饺子等。
以及它们的象征意义和制作方法。
(5)春联及年画:提问关于春联及年画的相关知识,如春联的格式、写作技巧,年画的特点和地域特色等。
3.竞赛方式每轮竞赛,5名选手将轮流回答问题,每个问题有15秒钟作答时间,答对得10分,答错或未作答扣5分。
每轮结束后,得分最高的团队获得胜利。
4.激励措施设置多项奖励机制,包括最高分团队奖、个人最佳表现奖、击败其他团队奖等。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为了给参赛者和观众提供更好的参与体验,竞赛活动将在春节期间举办。
比赛时间和地点需提前公布,以方便准备和参与。
四、宣传推广通过社交媒体、学校广播、校内公告等多种途径进行宣传推广,吸引更多的学生和社区居民参与。
五、活动组织1.分工合作成立活动组织委员会,由老师和学生共同组成,明确每个成员的职责和任务。
2.推荐参赛队伍每个班级推荐一支代表队参赛,选取学习成绩优秀、对传统文化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组成。
3.筹备物资准备答题器材、比赛手册、文化知识相关书籍等。
六、活动效果评估1.活动反馈在竞赛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或座谈会的形式,给参赛选手、观众和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反馈的渠道。
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活动方案

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
“传承文化瑰宝,竞展传统风采”二、活动目的。
现在好多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那是一知半解,咱们这个活动啊,就是想让大家在轻松有趣的氛围里,好好补补传统文化这一课,激发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把咱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传承下去。
三、活动主体。
全体员工(或者是全体同学啥的,根据实际情况来)四、活动时间与地点。
1. 时间:[具体日期],下午[X]点 [X]点。
咱选这个时间,就是考虑到大家这个时候一般都比较有空,能全身心投入到咱们这个超有趣的竞赛中来。
2. 地点:[详细地址],这地儿宽敞又明亮,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就等着大家来大展身手啦。
五、活动准备。
1. 组建出题小组。
找几个对传统文化特别精通的“文化小达人”,让他们从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像传统节日、民俗风情、古典文学、传统艺术这些领域,搜罗出一堆超级有趣又有挑战性的题目。
这些题目可不能太难,把大家都吓跑了;也不能太简单,得有点挑战性,这样才有竞赛的感觉嘛。
2. 宣传推广。
咱们可以制作一些超酷的海报,上面画着古代的才子佳人、传统的建筑啥的,再配上几句特别吸引人的话,像“你知道端午节的真正来历吗?来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找答案吧!”把海报贴在大家都能看到的地方,什么公告栏啊、电梯口啊。
再在微信群、公众号上发个通知,把活动的精彩之处吹一吹,让大家都心动得不行。
3. 物资准备。
得准备好竞赛用的题目卡片或者PPT,这可是咱们竞赛的“弹药”啊。
再就是奖品啦,小到精致的书签、古风的笔记本,大到文化典籍套装,给获胜者和参与者一些小惊喜,这样大家才更有劲儿嘛。
桌椅要摆成竞赛的那种布局,让每个队伍都有自己的小地盘,还有麦克风,这样回答问题的时候就不会有那种“蚊子哼哼”听不清的情况啦。
六、活动流程。
1. 开场秀(10分钟)主持人穿着一身古色古香的衣服登场,就像从古代穿越过来的一样。
先给大家来一段精彩的开场白,简单介绍一下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再说说咱们这个活动的意义和规则,让大家心里有个底儿。
中国民俗知识竞赛题(附答案解析和详细解析)

科目:民俗第一部分明辨是非(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
()√①2.按照我国传统的说法,正月初七是人日,而初一至初六是包括马牛羊鸡狗猪在内的“六畜”日。
那么与正月初一相对应的动物是羊。
()√②3. 孩子们是盼望过年的,因为在除夕之夜,可以从长辈那里得到压岁钱。
给压岁钱的习俗从汉代就开始了,它最初的含义是祝福安康。
()解析:压邪驱鬼×②4.汉族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①5.古代祭祀时把宰杀的牛、羊、猪等牲畜叫做“牺牲”。
体全的牲畜叫“牺”,毛色纯一的牲畜叫“牲”。
()解析:毛色纯一的牲畜叫“牺”,体全的的牲畜叫“牲”×②6.父母之死的讳称有:见背、弃养、圆寂、孤露等。
()解析:圆寂是佛道徒之死的讳称×②7.拜礼中,空首是臣下拜君之礼。
()解析:空首是国君回臣下之拜×①8.戏剧脸谱中白色的脸象征忠勇、正义、威武、庄严。
()解析: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①9.“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丈夫把头发束起来。
解析:“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①10.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
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②11.谥号分为美谥、平谥和恶谥。
()√①12.《百家姓》中没有“肖”这个姓。
()√②13.藏族的传统乐器是冬不拉。
()解析:藏族的传统乐器是札木聂×①14.三冥节指的是清明节、中元节和下元节。
()√①15.六畜一般指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
()√①16.“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新桃、旧符”指的是画着门神的桃木板。
()√①17.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①第二部分慧眼识珠(单选题,每题1分,共35分)单选题括号一律用中文字符并且中间空两格()。
传统节日知识竞赛

传统节日知识竞赛1. 什么是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是指在某个国家或地区长期形成并且有着重要意义的节日。
它们通常源自于历史、宗教、文化或农耕活动,代表着民族的传统、风俗和价值观。
2.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这些节日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人民重要的节庆活动。
3.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具体是哪一天?春节是中国农历新年的第一天,通常在公历的1月21日至2月20日期间。
具体的日期根据农历的变化而定,每年不固定。
4.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一个重要节日,通常在哪一天庆祝?元宵节是在农历正月十五庆祝的,也就是春节之后的第15天。
它是中国春节期间的最后一个节日,通常会举行赏花灯、猜灯谜等活动。
5.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庆祝的起源是什么?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相传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诗人和政治家,他在公元前278年的这一天投江自尽,以抗议当时的政治腐败。
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忠诚和爱国精神,就在每年的这一天举行龙舟竞赛和吃粽子等活动。
6.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它庆祝的是什么?中秋节是为了庆祝秋季的丰收和家庭团聚而设立的。
这个节日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庆祝,人们会一起赏月、吃月饼、赏桂花等,表达对家人的思念和祝福。
7.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通常在哪一天庆祝?清明节是在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这一天庆祝的,也就是公历的4月4日至6日之间。
这个节日是中国人民祭扫祖先墓地、纪念逝去的亲人的日子,同时也是春季的一个重要节气。
8. 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哪一天庆祝?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的节日,一般在公历的10月份庆祝。
这个节日是中国人民尊敬老人、祭祖的日子,人们会登高、赏菊、饮菊花酒等,表达对长辈的敬意和祝福。
9. 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哪些国家有类似的传统节日?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节日,比如美国的感恩节、印度的排灯节、日本的正月节、韩国的秋夕节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环节
第二环节 第三环节
A
D F
E C B G
H I
J
1.兰州话“佛佛子”指的是: A.鸡毛掸子 B.眼镜 C.汤匙 D.鞋子
C
2.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 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 B妇女善于织造 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 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
班级
总分
B
3. 粤语“朱义盛”的意思是() A.假货 B.好货 C.真货 D.次 货
A
4. 四川话“这娃瓜戳戳的”,是
说:( ) A.是卖瓜的B.是帮买瓜顾客剖瓜的
C.是在茶馆里扫瓜子皮的D.是个傻瓜
D
1.河南话中的儿化音是一大特色,朴
实,顺口,自然,流畅,下列选项 中,哪一项是对父亲的称呼? A.德儿 B.囤儿 C.莞儿 D.巴儿
——民俗文化知识竞赛
活动流程
㈠南腔北调{选择题}
知识竞猜:题目以选择题的形式,考察各组对我国各地方 言和传统文化熟悉程度,每道题10分。
㈡游遍华夏{问答题}
各地风土人情展示。答题类型分为饮食篇,建筑篇,文 化篇,景点篇等。每道题10分,答对加分,答错扣分。 第二轮结束按各组成绩淘汰四支队伍。
㈢我型我秀{才艺展示}
C
2.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 土,祖国大陆的人们开始和台湾接 触,早在秦汉时期,台湾在三国是 称为: A夷洲 B琉球 C东番 D台湾
A
3.东北话“老哇子”是指 A公鸡;B老母鸡; C乌鸦;D小伙子
C
4.粤语歌谣“鸡公仔,尾弯弯,做人 心抱甚艰难”反映旧社会什么状况? ( ) A.饲养生畜不能维持生计 B.旧社会家长制 C.农民生活的困苦 D.由于技术问题,鸡的养殖率很难提 B 高
A
4. 东北话“他盯把儿看我”。该句
子的意思是: A他盯着我;B他恶狠狠地看我; C他总看我;D他深情地看着我
C
1.河南话“我可戈意他”,该 句中的“戈意”意思是? A.满意 B.喜欢 C.讨厌 D. 瞧不起
C
2.粤语“盏鬼”的意思是 A.恐怖的 B.新奇的 C.有趣的 D.进口的
C
3.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 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 A文姬归汉 B霸王别姬 C苏武牧羊 D楚汉相争
D
3.我们用“羞花”来形容历史上 哪位美女? A西施 B杨贵妃 C貂禅 D王昭君
B
4.(重庆话)女:快点!你还在干啥子? 男:我在穿鞋{hai}子。 问:男的现在可能在做什么? A.系鞋带 B.穿衣服 C.照镜子 D.给 孩子穿衣服
B
1、“哎呀吗呀,他对象长的老 砢碜了”一句中,“砢碜”指 A、好看 B、丑 C、长相一般 D、美若天仙
乐器篇 饮食篇
景点篇
特色节日
戏剧篇
建筑篇 服饰篇 歌舞篇 茶文化
傣族
彝族
土 家 族
蒙 古 族
龙井的产地?
杭 州 西 湖
茶圣?
陆 羽
碧螺春产地?
苏州洞庭山
毛峰产地?
安徽黄山
傣族
川
菜
天津
南京
黄土高坡
窑洞
苗族或土家族
吊脚楼
傣族竹楼
蒙古包
敦 煌 莫 高 窟
湖 南 张格是油焖落 苏。”落苏就是____. A.番茄 B.西红柿 C.茄子 D.萝卜
C
1.粤语“帮衬”的意思是? A.请帮忙 B.请光顾 C.请进 D.请回吧
B
2.陕北话“唿噜”的意思是 A.晕过去 B.打呼噜 C.轮子 D.急忙
A
3.耳环最原始的作用是( ) A、女性身份的象征 B、约束女性的行为 C、装扮作用 B D、表示女性已婚
B
2.陕北话“栓正”的意思是 A.绳子绑的牢靠 B.直木棍 C.漂亮,弄的好 D.反正
C
3.“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 “三秋”是指:( ) A三个月 B三年 C三个季度 D三十年
C
4.陕北话“邂逅”的意思是
A.妯娌 B.相遇 C.先后 D.歇会儿
A
1.四川人普通话说得不好,就 说他说的是( )普通话。 A.麻辣 B.椒盐 C.糖醋 D.红烧
A
3.上海话里通常管“今天”叫() A.今日 B.今夜 C.今朝 D.今天
C
4. 陕北话“梦胡”的意思是
( ) A.说胡话 B.做梦 C.赌博 D.梦游
C
1.东北话“卖呆儿”的意思
是( ) A拐卖人口; B发愣; C闲着无事看热闹;D神经 病
C
2.“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 那里的道路? A东海 B西域 C南国 D中原
4.重庆话中“拷(kao一声)沙罐” 指的是( ) A.一道菜 B.一种工艺品 C.被枪毙 D.迷信说法,拷沙罐来 占卜
C
1.东北话“这孩子真个应人”, “个应”是指 A、烦人,讨人厌 B、招人喜欢 C、天真活泼 D、呆若木鸡
A
2.四川话“连二杆”是: A.一种类似三接棒的冷兵器 B.是机器的零件C.是人的小腿 D.指一个人一口气抽两支烟
A
2.以下哪个词是粤语中用来形容那 些容易被别人拿好处的人( ) A.粉肠 B.金鱼佬 C.水鱼 D.蠢佬
C
3、四书包括:《论语》、《大学》、 《孟子》 、( ) A.《礼记》 B.《中庸》 C.《周易》 D.《春秋》
B
4.东北话“这间屋子真埋汰”, “埋汰”是( ) A、脏 B、整洁 C、豪华 D、简陋
C
4.东北话“咱俩嘎点儿啥”,“嘎” 的意思是( ) A、打赌 B、割 C、打扫卫生 D、吃
A
1.兰州话“喜吗柴的!”这句话 的意思是: A.真是高兴啊!B.太失败了! C.真扫兴! D.好样的!
C
2. 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 A 60岁 B 100岁以上 C 80、90岁 D 70岁
C
3.以下哪种菜系不属于中国八大 菜系之列? A、浙菜 B、鄂菜 C、闽菜 D、徽菜
A
1. 粤语“鸡咁脚”的意思是( )
A.形容脚像鸡一样 B.形容走路像鸡一样 C.形容走路很小声 D.形容走路很匆忙
D
2.“交头接耳”这个成语出自下列哪部作 品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红楼梦》 D、《西游记》
A
3.上海话“辰光不多了,叫部叉 头吧!”叉头是指 ( ) A.出租车 B.面包车 C三轮车 D.摩托车
布达拉宫
山海关
蒙 古 族 马 头 琴
编钟
扬琴
古 筝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彝族火把节
古尔邦节(回族,维吾尔族……)
傣族泼水节
京剧
越 剧
苏 州 评 弹
昆曲
壮 族
彝族
傣族
新疆维吾尔族
•1.各组选手用方言演绎《最炫 民族风》或《自由飞翔》 •2.各组带来有地方特色的表 演,形式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