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年级走进文言文译文

合集下载

六、七年级走进文言文译文

六、七年级走进文言文译文

六、七年级《走进文言文》【第一单元译文】杨修啖酪:有人送给魏武帝曹操一杯奶酪,曹操吃了一点,就在杯盖上写了一个“合”字给大家看,没有谁能看懂是什么意思。

按顺序传到杨修那里,杨修便吃了一口,说:“曹公叫我们每人吃一口啊,还有什么好犹豫的?”王戎识李:王戎小时候很聪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

看见路边有株李子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

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

只有王戎没有动。

大家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其他小孩子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诸葛恪得驴:诸葛恪字元逊,他是诸葛亮的兄长的大儿子。

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

一天,孙权聚集大臣们,差人牵一头驴来,用纸写在驴的脸上,写上:诸葛子瑜。

诸葛恪跪下来说:“请求用笔增加两个字。

”于是孙权听从给他笔。

诸葛恪接下去写了:“的驴。

”在场的人都笑了。

于是孙权就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恪。

谢道韫咏絮:晋朝名将谢安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曹冲称象:曹冲长到五六岁的时候,知识和判断能力所达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成人(如一个成年人)。

有一次,孙权送来了一头巨象,曹操想知道这象的重量,询问属下,都不能说出称象的办法。

曹冲说:“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让船装载其他东西(当水面也达到记号的时候),称一下这些东西,那么比较下(东西的总质量差不多等于大象的质量)就能知道了。

”曹操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第二单元译文】黄香温习:过去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是江夏人。

当时才九岁,但他已经懂得了服侍父母的道理.每次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的蚊帐扇风,让枕头和席子清凉爽快,把吸人血的小虫和蚊子扇开,让父母好好睡;到了寒冷的冬天,就用自己的身体让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让父母睡得暖和.于是黄香的事迹流传到了京城,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译文与题解单元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译文与题解单元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31~38单元Revision HistoryContentsRevision History ............................................................................................................................................................... Contents ............................................................................................................................................................................ 第31单元 .....................................................................................................................................................................1.1巾帼潘将军 ..........................................................................................................................................................1.2擒贼 ......................................................................................................................................................................1.3吕某刺虎 ..............................................................................................................................................................1.4笼中鹦鹉 ..............................................................................................................................................................1.5搔痒 ...................................................................................................................................................................... 2第32单元 .....................................................................................................................................................................2.1孙权喻吕蒙读书 ..................................................................................................................................................2.2响遏(e)行云.....................................................................................................................................................2.3王元章砍神像 ......................................................................................................................................................2.4空中楼阁 ..............................................................................................................................................................2.5熊与坎中人 .......................................................................................................................................................... 3第33单元 .....................................................................................................................................................................3.1蛇衔草 ..................................................................................................................................................................3.2智犬破案 ..............................................................................................................................................................3.3神针道人 ..............................................................................................................................................................3.4杨务廉有巧思 ......................................................................................................................................................3.5多言何益 .............................................................................................................................................................. 4第34单元 .....................................................................................................................................................................4.1盲子道涸溪 ..........................................................................................................................................................4.2瞎子触象 ..............................................................................................................................................................4.3木刻钟馗 ..............................................................................................................................................................4.4商鞅立木 ..............................................................................................................................................................4.5阿柴折箭以喻 ...................................................................................................................................................... 5第35单元 .....................................................................................................................................................................5.1承宫拾柴苦学 ......................................................................................................................................................5.2蔡侯纸 ..................................................................................................................................................................5.3牧竖拾金 ..............................................................................................................................................................5.4解铃系铃 ..............................................................................................................................................................5.5认真 ...................................................................................................................................................................... 6第36单元 .....................................................................................................................................................................6.1地震 ......................................................................................................................................................................6.2多忧者 ..................................................................................................................................................................6.3穿井得一人 ..........................................................................................................................................................6.4不识自家 ..............................................................................................................................................................6.5两瞽 ...................................................................................................................................................................... 7第37单元 .....................................................................................................................................................................7.1莽汉断棘 ..............................................................................................................................................................7.2宾卑聚自杀 ..........................................................................................................................................................7.3齐之好勇者 ..........................................................................................................................................................7.4引婴儿投江 ..........................................................................................................................................................7.5楚人有不识姜者 .................................................................................................................................................. 8第38单元 .....................................................................................................................................................................8.1狂泉 ......................................................................................................................................................................8.2鼠技虎名 ..............................................................................................................................................................8.3北人不识菱者 ......................................................................................................................................................8.4病忘 ......................................................................................................................................................................8.5斗牛而废耕 .......................................................................................................................................................... 第31单元1.1巾帼潘将军大眼妻潘氏,善骑射,自诣省大眼。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译文与题解1-10单元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译文与题解1-10单元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Revision HistoryContentsRevision History (2)Contents (3)第1单元 (6)1.1 修啖酪 (6)1.2 戎识 (6)1.3 诸恪得驴 (7)1.4 道韫咏絮 (8)1.5 冲称象 (9)2第2单元 (11)2.1 黄香温席 (11)2.2 遗贮焦饭 (11)2.3 哑孝子 (12)2.4 人买履 (14)2.5 人锯竿入城 (16)3第3单元 (18)3.1 智勇退笔冢 (18)3.2 一箧磨穴砚(yí qiè mó xué yàn) (19)3.3 羲之书六角扇 (20)3.4 掩耳盗钟 (21)3.5 红毛毡 (23)4.1 盲子窃案 (25)4.2 佐治遇蛙 (27)4.3 焚猪见真情 (29)4.4 蜜中鼠屎案 (30)4.5 谜语一则 (31)5第5单元 (33)5.1 鳝救婢女 (33)5.2 二鹊救友 (35)5.3 知恩图报 (36)5.4 蝙蝠 (38)5.5 杀驼破瓮 (39)6第6单元 (42)6.1 虎画 (42)6.2 正午牡丹 (43)6.3 元璋画像 (46)6.4 东坡画扇 (47)6.5 铁杵成针 (49)7第7单元 (52)7.1 食粥心安 (52)7.2 鉴真东渡 (53)7.3 少年志存高远 (54)7.5 画龙点睛 (56)8第8单元 (59)8.1 黄仙裳济友 (59)8.2 氏善举 (60)8.3 氏之友 (62)8.4 田真兄弟 (63)8.5 用良不杀蜂 (65)9第9单元 (67)9.1 赛跑定案 (67)9.2 拷打羊皮露真相 (68)9.3 若庚断鹅 (71)9.4 欧阳晔破案 (73)9.5 螳螂杀蛇 (75)10第10单元 (77)10.1 人有卖骏马者 (77)10.2 的卢救主 (81)10.3 马啮盗髻 (83)10.4 行思爱马 (85)10.5 齐人攫金 (87)第1单元1.1修啖酪人饷武一杯酪,武啖少,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译文与题解1-10单元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译文与题解1-10单元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译文与题解1-10单元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Revision HistoryContentsRevision History (2)Contents (3)第1单元 (5)1.1杨修啖酪 (5)1.2王戎识李 (5)1.3诸葛恪得驴 (5)1.4谢道韫咏絮 (6)1.5曹冲称象 (7)2第2单元 (8)2.1黄香温席 (8)2.2陈遗贮焦饭 (8)2.3哑孝子 (8)2.4郑人买履 (10)2.5鲁人锯竿入城 (11)3第3单元 (13)3.1智勇退笔冢 (13)3.2一箧磨穴砚(yí qiè mó xué yàn) (13)3.3王羲之书六角扇 (14)3.4掩耳盗钟 (15)3.5红毛毡 (16)4第4单元 (18)4.1盲子窃钱案 (18)4.2张佐治遇蛙 (19) 4.3焚猪见真情 (20) 4.4蜜中鼠屎案 (21) 4.5谜语一则 (22)5第5单元 (23)5.1鳝救婢女 (23) 5.2二鹊救友 (24) 5.3知恩图报 (25) 5.4蝙蝠 (26)5.5杀驼破瓮 (27)6第6单元 (29)6.1虎画 (29)6.2正午牡丹 (29) 6.3朱元璋画像 (31) 6.4苏东坡画扇 (32) 6.5铁杵成针 (33)7第7单元 (35)7.1食粥心安 (35) 7.2鉴真东渡 (35) 7.3少年志存高远 (36) 7.4陈蕃有大志 (37) 7.5画龙点睛 (37)8第8单元 (39)8.1黄仙裳济友 (39) 8.2刘氏善举 (40) 8.3李氏之友 (41) 8.4田真兄弟 (41) 8.5张用良不杀蜂 (42) 9第9单元 (43)9.1赛跑定案 (43)9.2拷打羊皮露真相 (43)9.3钱若庚断鹅 (45)9.4欧阳晔破案 (46)9.5螳螂杀蛇 (47)10第10单元 (49)10.1人有卖骏马者 (49)10.2的卢救主 (51)10.3马啮盗髻 (52)10.4王行思爱马 (53)10.5齐人攫金 (54)第1单元1.1杨修啖酪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焚猪见真情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焚猪见真情

焚猪见真情
1、张举,吴人也,为句章令。

邑有妻杀夫者,因放火烧舍,称“火烧夫死”。

县,当地。

吴:即吴地,今江苏苏州一带。

为:是。

句章:古地名。

令:县令。

邑:同乡.者:······的人。

因:趁机。

舍:房屋。

称:谎称
2、夫家疑之,讼于官。

妻不服。

讼:告状。

服:认罪。

讼于官:(夫家)到官府告状。

3、举乃取猪二口:一杀之,一活之,而积薪焚之,活者口中有灰,杀者口中无灰。

举:指张举。

积:堆。

薪:柴草。

4、因验尸,口果无灰也,鞠之服罪。

因:于是。

鞠:审讯
译文
张举是吴国人,担任句章县官。

该县有一妻子杀丈夫,再放火烧毁自家房屋,谎称丈夫是被大火烧死。

丈夫家的人感到怀疑,便将女人诉讼到张举那里。

妻子不服罪.于是张举就牵来两头猪:一头杀死它,一头活着,都用柴火焚烧,活活烧死的猪口里有灰,杀死再烧的口里无灰.接着将妻子丈夫尸体检验,口里果然没有灰,。

审讯妻子,她认罪了。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译文与题解1-10单元.doc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译文与题解1-10单元.doc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Revision HistoryVersion Comments Author Note draft versionContentsRevision History ........................................................... Contents...................................................................第 1 单元 ..................................................................杨修啖酪.............................................................王戎识李.............................................................诸葛恪得驴...........................................................谢道韫咏絮...........................................................曹冲称象.............................................................2 第 2 单元 .................................................................黄香温席.............................................................陈遗贮焦饭...........................................................哑孝子 ...............................................................郑人买履.............................................................鲁人锯竿入城.........................................................3 第 3 单元 .................................................................智勇退笔冢...........................................................一箧磨穴砚 (y í qi è mó xu é y à.........................................n)王羲之书六角扇.......................................................掩耳盗钟.............................................................红毛毡 ...............................................................4 第 4 单元 .................................................................盲子窃钱案...........................................................张佐治遇蛙...........................................................焚猪见真情...........................................................蜜中鼠屎案...........................................................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走进文言文六七级译文与题解单元

走进文言文六七级译文与题解单元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11~20单元Revision HistoryContentsRevision History ............................................. 错误!未定义书签。

Contents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1单元...................................................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乌鸦喜谀................................................. 错误!未定义书签。

黠鼠..................................................... 错误!未定义书签。

粤令好谀................................................. 错误!未定义书签。

子产受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狮子王与豺...............................................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第12单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鹤亦知人意............................................... 错误!未定义书签。

明义法师之鸠............................................. 错误!未定义书签。

鹿亦有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译文与题解精编单元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译文与题解精编单元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Revision HistoryContentsRevision History (2)Contents (3)第1单元 (5)1.1杨修啖酪 (5)1.2王戎识李 (5)1.3诸葛恪得驴 (5)1.4谢道韫咏絮 (6)1.5曹冲称象 (7)2第2单元 (9)2.1黄香温席 (9)2.2陈遗贮焦饭 (9)2.3哑孝子 (9)2.4郑人买履 (11)2.5鲁人锯竿入城 (12)3第3单元 (14)3.1智勇退笔冢 (14)3.2一箧磨穴砚(yí qiè mó xué yàn) (14)3.3王羲之书六角扇 (15)3.4掩耳盗钟 (16)3.5红毛毡 (17)4第4单元 (19)4.1盲子窃钱案 (19)4.2张佐治遇蛙 (20)4.3焚猪见真情 (21)4.4蜜中鼠屎案 (22)4.5谜语一则 (23)5第5单元 (24)5.1鳝救婢女 (24)5.2二鹊救友 (25)5.3知恩图报 (26)5.4蝙蝠 (27)5.5杀驼破瓮 (28)6第6单元 (30)6.1虎画 (30)6.2正午牡丹 (31)6.3朱元璋画像 (33)6.4苏东坡画扇 (33)6.5铁杵成针 (34)7第7单元 (37)7.1食粥心安 (37)7.2鉴真东渡 (37)7.3少年志存高远 (38)7.4陈蕃有大志 (39)7.5画龙点睛 (40)8第8单元 (42)8.1黄仙裳济友 (42)8.2刘氏善举 (43)8.3李氏之友 (44)8.4田真兄弟 (45)8.5张用良不杀蜂 (45)9第9单元 (47)9.1赛跑定案 (47)9.2拷打羊皮露真相 (48)9.3钱若庚断鹅 (49)9.4欧阳晔破案 (50)9.5螳螂杀蛇 (52)10第10单元 (53)10.1人有卖骏马者 (53)10.2的卢救主 (55)10.3马啮盗髻 (56)10.4王行思爱马 (57)10.5齐人攫金 (58)第1单元1.1杨修啖酪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六、七年级《走进文言文》【第一单元译文】杨修啖酪有人送给魏武帝曹操一杯奶酪曹操吃了一点就在杯盖上写了一个“合”字给大家看没有谁能看懂是什么意思。

按顺序传到杨修那里杨修便吃了一口说“曹公叫我们每人吃一口啊还有什么好王戎识李王戎小时候很聪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

看见路边有株李子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

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

只有王戎没有动。

大家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其他小孩子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诸葛恪得驴诸葛恪字元逊他是诸葛亮的兄长的大儿子。

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

一天孙权聚集大臣们差人牵一头驴来用纸写在驴的脸上写上诸葛子瑜。

诸葛恪跪下来说“请求用笔增加两个字。

”于是孙权听从给他笔。

诸葛恪接下去写了“的驴。

”在场的人都笑了。

于是孙权就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恪。

谢道韫咏絮晋朝名将谢安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曹冲称象曹冲长到五六岁的时候知识和判断能力所达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成人如一个成年人。

有一次孙权送来了一头巨象曹操想知道这象的重量询问属下都不能说出称象的办法。

曹冲说“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让船装载其他东西当水面也达到记号的时候称一下这些东西那么比较下东西的总质量差不多等于大象的质量就能知道了。

”曹操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第二单元译文】黄香温习过去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是江夏人。

当时才九岁但他已经懂得了服侍父母的道理每次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的蚊帐扇风让枕头和席子清凉爽快把吸人血的小虫和蚊子扇开让父母好好睡到了寒冷的冬天就用自己的身体让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让父母睡得暖和于是黄香的事迹流传到了京城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陈遗贮焦饭陈遗非常的孝顺他的母亲喜欢吃锅底煮焦的饭。

当时陈遗是一个郡的负责文书的官员他一直带着一个袋子。

每次煮饭后就将锅底烧焦的饭收集起来等到回家后就给母亲。

后来遇上孙恩来掠夺陈遗所在的郡郡守袁山松立刻出兵征战当时陈遗已经收存了数斗焦饭由于来不及回家就带着这些焦饭从军作战。

后来与孙恩的战役失败全军溃散逃进深山沼泽由于没有粮食供应很多人都饿死山野但是唯有陈遗因为自己带的焦饭可以充饥而存活下来。

人们都说这是陈遗的孝心得到上天的回报了哑孝子“哑孝子”生下来就喑哑品行很孝顺乡里人称赞他为“哑孝子”。

他不仅天生喑哑而且左手蜷曲靠做佣工来养活父母。

后来乡里发生了 2一次大饥荒他在外行乞别人怜悯他就给他糟糠但是他收下后把它们放到食具中留着自己反而去挖掘野草来吃。

回到家中后就把他的残疾的父亲和生病的老母扶到茅檐下倒出食具中的食物孝敬父母父母完全依靠这些食物维持生存。

一天他在路上看见了一堆废纸发现里面有别人遗失的财物没等到失主。

一个月以后仍然没有等到来领取的人他就用钱买了一头猪饲养猪下仔后于是就给父母准备棺材。

他待人诚实守信父母先后去世他伤心地大哭用棺材把他们葬在了荒山后来不知道哑孝子到哪里去了。

郑人买履郑国有个想要买鞋子的人他先量好自己的脚的尺码然后把它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等到了集市却忘了拿量好的尺码。

他在集市上挑选好鞋子才想起自己忘了携带尺码。

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

”于是返回取尺码。

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于是没买到鞋。

有人问“为什么不用您的脚试一试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鲁人锯竿入城鲁国有个拿着长长的竿子想要进入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不能进入城门。

不久又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

实在想不出办法来。

不久有个老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但是我见到的事情多了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于是依从了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

【第三单元译文】智永退笔冢智永住在吴兴永欣寺多年学习书法以后有十瓮写坏的毛笔头每瓮都有几担那么重。

来求取墨迹并请写匾额的人多得像闹市居住的地方的门槛因此被踏出窟窿于是就用铁皮包裹门槛人们称之为“铁门槛”。

后把笔头埋了称之为“退笔冢”。

一箧磨穴砚古时候有个学习书法的人自以为学成了告别师父离去。

师父说“我有一箱东西不想送给其他人希望安放在某山下面。

”那个人接受了乘机由于东西上的封条封得不是很牢于是就打开来看箱子中都是些磨出洞的砚台有几十枚才知道是师父过去用过的。

顿时觉得十分惭愧于是返回继续学习直到精通了他的技艺。

王羲之书六角扇王羲之东晋的一位大书法家。

曾经在蕺山看见一个老妇人拿着六角扇卖它们。

王羲之在她的扇子上题字每把扇子上写五个字老妇人一开始有点生气。

王羲之因此就对老妇人说“只要说是王右军写的可以卖到一百钱。

”老妇人按照他的话做了人人争着买扇子。

过了几天老妇人又拿着扇子来找王羲之求他再在扇子上写字王羲之笑着不回答。

掩耳盗钟范氏被韩、赵、魏、智四家贵族联合打败逃亡齐国。

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

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

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己家去。

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

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 3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

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己的耳朵。

“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

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

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红毛毡红毛国过去是被允许与中国进行相互贸易的。

守边主帅看见他们来的人太多便禁止他们上岸。

红毛人坚持要求只要给我们一块毡毯大的地方就够了。

主帅想一块毛毡毯大的地方容不下几个人便答应了。

红毛人把毡毯放在口岸边上面只站得下两个人他们拉了拉毡毯就可以让四五个人站在上面了一边拉一边就不断有人登上岸来一会儿时间毡毯就变得约有一亩地那么大上面已站着几百号人了。

这些上了岸的红毛人忽然一起把短刀抽出来出其不意发动进攻抢掠了方圆好几里地才离开。

【第四单元译文】盲子窃钱案有个瞎子和小贩同住在一家旅店里瞎子偷了小贩5000个铜钱。

第二天早上他们互相争吵着报告县官。

县官当即提审问小贩铜钱上有没有做过记号。

小贩说“这是我每日买卖要的钱怎么会去做记号呢”县官问瞎子瞎子回答说“我做记号。

我的铜钱是有字的一面对着有字的一面没字的一面对着没字的一面穿起来的。

”县官叫人验证确实是这样。

小贩怎么也不服。

这时县官命令瞎子伸开两手只见他掌上留着青黑的颜色铜绿的颜色十分清晰。

在县官追问之下瞎子如实招供是他摸索了一夜才穿成不容置疑。

真相大白后县官便责罚瞎子并命令小贩拿钱离开。

张佐治遇蛙金华县郡太守张佐治到一个地方巡查看见有无数的青蛙在道路两旁不停鸣叫而且一只只都昂着头像是有冤情要诉说。

张佐治感觉很奇怪便下车步行边走边察看那些青蛙见他下了车于是全都蹦跳到他的面前为他引路。

到了一处田边赫然看见三具尸体堆叠在一起。

张佐治用力地用手提起上面两具尸体发现最下面那具尸体还在轻微的颤动于是喂给那人热水喝。

不一会儿那人苏醒了便讲述起了遇害经过“我是一名商人一日在路上遇见两个人担着两个筐里面全是青蛙在一齐哀鸣着。

于是我便买下了青蛙把它们全放生了。

但那两个卖蛙的人说‘这里水很浅即使你把青蛙放生了也会很容易被别人捉住。

前面有一潭水很深是个放生池。

’我于是便跟那两人前往放生池。

可谁能料想那两个人挥动斧头于是我就被他们伤害了。

我的两个仆人随后来找我他们身上都带着很多银子一定是那两个害我的人把我的仆人们引诱到这里来一起把他们杀死了并抢走了所有银两。

”张佐治听后立刻回郡里下令逮捕那杀人越货的两人。

不久便人赃俱获。

经过审讯那两人都交代了犯罪的事实因此判他们死罪并将他们所抢夺的钱财全部归还给那位商人。

4焚猪见真情张举吴国人是句章县官。

该县有一女子杀丈夫再放火烧毁自家房屋谎称丈夫是被大火烧死。

夫家的人感到怀疑将女人诉讼到张举那里。

女人不服罪.于是张举牵来两头猪一头杀死一头活的.均用柴火焚烧活活烧死的猪口里有灰。

杀死再烧的口里无灰.接着将女人丈夫尸体检验口里果然没有灰断定是先杀死再焚尸。

女人只好俯首服罪。

蜜中鼠屎案孙亮路过西边花园正在吃生梅就派太监到宫中拿蜜来浸泡梅子。

蜜里有老鼠屎。

孙亮把藏吏召过来审问藏吏跪在地上叩头、赔罪。

孙亮问藏吏说“太监向你要过蜜吗”藏吏回答“太监早先索要过实在不敢给。

”宫中官员刁玄、张邠陈述“太监、藏吏说的都不同请让司法机关彻底查问。

”孙亮说“这很容易知道。

”孙亮叫人破开鼠屎屎里是干燥的。

孙亮笑着对刁玄、张邠说“如果鼠屎之前在蜜里里面和外面都应该是湿的现在外面湿里面干燥一定是太监所做的。

”太监自认服罪在场的人没有一个不惊讶害怕的。

【第五单元译文】鳝救婢高怀中在扬州的小东门卖鳝鱼面他每天要杀几千条鳝鱼。

有一位店里的女佣心生怜悯每天夜晚偷偷从水缸里捞一部分鳝鱼由后门抛入河中就这样过了几年.。

有一天店里发生火灾女佣匆匆忙忙地逃出被火所烧伤了她疲倦地躺在河边到半夜睡着了。

等到醒来以后发现不但痛苦减轻了连灼伤的部位也全好了。

看伤口有河中的污泥堆积在伤口而地面留下鳝鱼走过的痕迹。

她才知道是从前所放生的鳝鱼来救她。

高怀中被女佣的行为所感动于是停止行业。

拆除锅炉下面有洞将洞中的无数条鳝鱼全部放到河里。

二鹊救友某人的花园里有一株古老的树喜鹊在上面筑巢母鹊孵出来的小鹊已快成为幼鸟了。

一天一只喜鹊在巢上徘徊飞翔不停地发出悲伤的叫声。

一会儿成群的喜鹊都渐渐闻声赶来躲在树上两只喜鹊在树上对叫像在对话一样不一会儿又扬长而去。

又过了一会儿一只鹳从空中飞来发出“咯咯”的声音两只喜鹊跟随在它后面。

喜鹊们见了便喧叫起来好像有话要说。

鹳又发出“咯咯”的叫声似乎在答应鹊的请求。

鹳在古树上盘旋了三圈突然向鹊巢冲了下来叼出一条红蛇并吞了下去。

喜鹊们欢呼了起来像在庆祝并向鹳致谢。

原来两只喜鹊是去找鹳来救朋友的啊知恩图报秦穆公曾经外出王宫丢失了自己的骏马他亲自出去找看见有人已经把自己的马杀掉了正在一起吃肉。

穆公对他们说“这是我的马。

”这些人都害怕惊恐地站起来。

秦穆公说“我听说吃骏马的肉但不喝酒的人会有杀人的念头。

”于是给他们酒喝。

杀马的人都惭愧的走了。

过了三年晋国攻打秦穆公把秦穆公围困住了。

以前那些杀马吃肉的人互相说“我们到了已经可以死来报答穆公给我们马肉吃好酒喝的恩德的时候了。

”于是就击溃了包围秦穆公的军队穆公终于解决了困难并打败晋国抓了晋惠公回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