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生物《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节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四节免疫调节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四节免疫调节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四节免疫调节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四节免疫调节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教案背景】【教学课题】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四节免疫调节【教材分析】《免疫调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二章第四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及免疫学的应用,明确免疫系统对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贡献。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知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知道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知道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理解特异性免疫作用的基本原理。

2.能力目标: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的结合,培养学生“科学为社会、科学为大众”的意识;通过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养成“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认真的工作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

有些学生对于毛细吸管怎么用都不清楚,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

对于研磨和过滤等操作学生有一定的基础,但纸层析法是首次接触,需要教师指导并借助动画给予直观的认识。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四节免疫调节【教学方法】讨论法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复习提问→情境导入→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当堂巩固【教学过程】【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引起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示。

【提示】1.神经系统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一般是在有了病理反应之后,在病菌或病毒刚进入人体的时候,靠反射并不能对其作出反应。

2.不能。

3.会。

【板书】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师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知道免疫系统的组成。

教师总结并板书:【板书】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的三道防线相关内容,并提问。

高中生物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节 免疫调节(Ⅱ)教案高二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节 免疫调节(Ⅱ)教案高二生物教案

〖第4节 免疫调节(Ⅱ)〗之小船创作[学习目标] 1.概述细胞免疫过程。

2.描述免疫异常的实例。

3.列举免疫在实践中的应用。

知识点一 细胞免疫知识梳理1.细胞免疫(1)过程(2)参与的细胞:吞噬细胞、□03T 细胞、记忆细胞、□04效应T 细胞。

(3)能识别抗原的细胞:T 细胞、效应T 细胞、□05记忆细胞、□06吞噬细胞。

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比较[问题思考] 1.既在非特异性免疫又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免疫细胞是什么细胞?既在体液免疫又在细胞免疫中发挥作用的淋巴细胞是什么细胞?提示:吞噬细胞既在非特异性免疫又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T 细胞既在体液免疫又在细胞免疫中发挥作用。

2.细胞免疫能将抗原彻底消灭吗?提示:不能。

细胞免疫的结果是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到体液中的抗原最终需要由体液免疫和吞噬细胞等来清除。

典题分析题型一细胞免疫过程的考查[例1] 下图所示为某抗原侵入机体后发生的特异性免疫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过程被称作体液免疫B.图中a为靶细胞,b为记忆T细胞,c为效应T细胞C.细胞免疫中,进攻靶细胞的是记忆细胞或效应T细胞D.图中显示,效应T细胞可直接杀死抗原[解题分析]图示过程为细胞免疫,效应T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并最终被吞噬、消灭,A、C、D错误。

[答案]B题型二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例2] 如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⑤⑥两种免疫依次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b、c、d、fC.受抗原刺激后,细胞b和细胞c的细胞周期变长D.物质④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可特异性与抗原结合[解题分析]据图可知,⑥的免疫效应是产生相关物质(抗体)消灭抗原,故⑥是体液免疫,⑤表示细胞免疫,A错误;图中a为吞噬细胞,b为T细胞,c为B细胞,d为效应T细胞,e为记忆(T)细胞,f为浆细胞,g为记忆(B)细胞,由于f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a吞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B错误;抗原刺激后,细胞b和细胞c都要增殖、分化,因此和未受刺激时相比,分裂加快,细胞周期变短,C错误;物质④是抗体,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最终将抗原清除,D正确。

高中生物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节 免疫调节 第1课时 免疫系统的组成及体液免疫教学

高中生物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节 免疫调节 第1课时 免疫系统的组成及体液免疫教学

第1课时免疫系统的组成及体液免疫1.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和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2.B细胞和T细胞分别在骨髓和胸腺中成熟,但都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

3.由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参与完成的免疫为非特异性免疫,由第三道防线参与完成的免疫为特异性免疫。

4.不能识别抗原的免疫细胞是浆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免疫细胞是吞噬细胞。

5.体液免疫中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连线]二、保卫人体的三道防线[填表]防线组成免疫类型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非特异性免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疫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和淋巴循环而组成三、特异性免疫1.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2.抗体:是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并且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3.方式: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四、体液免疫的过程[据图填空](1)图中序号代表的细胞名称依次为:①吞噬细胞;②T细胞;③B细胞;④浆细胞;⑤记忆细胞。

(2)填出图中三个阶段发生的主要变化: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免疫器官都能产生免疫细胞(×)(2)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和吞噬细胞(×)(3)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4)非特异性免疫只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5)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属于特异性免疫(×)(6)体液免疫通过产生的浆细胞来清除抗原(×)2.下列不全属于免疫系统的一组是( )A.淋巴结、吞噬细胞、溶菌酶B.肾脏、淋巴细胞、淋巴因子C.骨髓、扁桃体、胸腺D.抗体、B细胞、T细胞解析:选B 免疫系统在组成上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三部分。

淋巴结、骨髓、扁桃体和胸腺都属于免疫器官;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属于免疫细胞,B细胞和T细胞属于淋巴细胞;抗体、淋巴因子和溶菌酶均属于免疫分子。

第四节免疫调节

第四节免疫调节

1、免疫器官
淋巴结 胸腺
骨髓
2、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Βιβλιοθήκη 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
胸腺
T细胞
转移到淋巴器官中
B细胞
转移到淋巴器官中
HIV的侵入与体内T淋巴细数量的变化
可见人体第三道防线在抵抗外界病原体有 十分重要的作用
抗原和抗体
抗原 定义:可使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如病毒、细菌及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或肿瘤细 胞等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不 是越强越好呢?那么太弱?
三、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1.自身免疫病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人体 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发生免疫反应
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性关节炎
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 疫性疾 病。滑膜炎持久反复发作,可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 ,关节功能障碍,甚至残废。
抗体
定义: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 的球蛋白。 抗体在机体内的分布:血清(主要)、组织液 、外分泌液
二 .免疫作用的过程
第三道防线的“作战部队”主要是众多的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主要靠产生抗体“作战”, 这种方式称为体液免疫 T淋巴细胞主要靠直接接触靶细胞 “作战”,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特异性免疫
(获得性)
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一道防线)
人体的皮肤和黏膜等组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皮肤的保护作用
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溶菌酶的作用
吞噬细胞的作用
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三道防线)
人体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 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高中生物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节 免疫

高中生物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节 免疫

第4节免疫调节第1课时免疫系统的组成、体液免疫[学习目标] 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人体的三道防线。

2.概述艾滋病的发病原因,并进一步理解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3.学会用框图或者文字阐明体液免疫的过程。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和淋巴细胞的起源1.免疫系统的组成错误!错误!2.免疫系统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各种淋巴细胞,结合下图分析淋巴细胞的起源。

由上图可以看出:B细胞和T细胞共同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其中B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为骨髓,T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为胸腺,淋巴细胞集中分布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

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1.三道防线(1)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2)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3)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2.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比较种类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项目区别来源人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免疫后天性免疫,并非人人都有对象对所有的病原体起作用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特点无特异性、作用弱、时间短有特异性、作用强、时间长基础第一、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联系起主导作用的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两者共同担负着机体的防御功能3.(1)图中A、B、C、D表示HIV破坏人体免疫系统的四个阶段,据图回答:A.免疫缺陷病毒(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填“大多数”或“少数”)病毒。

B.免疫缺陷病毒(HIV)浓度升高(填“升高”或“降低”),T细胞数量逐渐减少(填“增多”或“减少”)。

C.T细胞数量减少,免疫系统被破坏,各种感染机会增加。

D.人体免疫能力几乎全部(填“全部”或“少部分”)丧失。

(2)据图,T细胞的多少和HIV浓度之间有什么关系?答案T细胞的多少和HIV浓度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3)根据曲线,T细胞大量减少会导致人体丧失免疫能力,推测T细胞在人体内可能发挥什么作用?答案T细胞在人体内能够抵抗侵入的病原体。

高中生物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免疫调

高中生物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免疫调
第4节 免疫调节
免疫调节
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模型构建 尝试构建体液免疫的概念模型
体液免疫
浆细胞
体液免疫
体液免疫的两个关键点
(一)产生高效而寿命短的浆细胞
由浆细胞分泌专一抗体,特异性清除抗原
(二)产生寿命较长的记忆细胞
二次免疫应答,立即消灭再次入侵的同种抗原
接种疫苗
二次免疫应答
抗 体 浓 度 对 数 值 初次 二次 抗原免疫 抗原免疫 \
对另一种 抗原的免疫
时间/天
细胞免疫
问题1
问题2
问题3
侵入细胞后的 病毒,在细胞 中发生了怎样 的生理活动?
T细胞接受抗 原刺激后,发 生了怎样的变 化?
细胞免疫中的 “特异性结合” 是怎病毒,发生了怎样的生理活动?
保留部分体液免疫能力,
请分析原因。
浆 细 胞
淋巴因子
记忆T细胞
记忆B细胞
特异性免疫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相辅相成、息息相关 •人体三道防线共同完成免疫防卫功能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机制
课题延伸
•哪些疾病与免疫功能过强有关?
2 、 T 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 T 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细胞免疫中的“特异性结合”是怎样发生的?
细胞免疫
模型构建
自主构建细胞免疫 的概念模型
细胞免疫
记忆细胞
免疫调节
案例分析
现有一只幼龄小鼠,患有 先天性的胸腺缺失。此小 鼠的特异性免疫状况只能

_高中生物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免疫调节五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_高中生物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免疫调节五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免疫学的应用
※ 疫苗的发明和应用,是现代医学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 在各种疾病的检测和科研中,发现抗原; ※ 解决器官移植过程中面临的问题,造福人类。
康熙是靠什么战胜天花的? 影片中提到的“种痘法”原理是什么? 康熙为什么终身再也不会得天花?
问题:
免疫器官
胸腺
淋巴结
骨髓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人人生来就有
对多种病原体 都有防御作用
人体的后天防御功能
出生以后才产生
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第二章
人教版 必修三
第4节 免疫调节 (第二课时)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复习回顾
免疫系统由哪几部分构成?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有何区别?
自主阅读教材
免疫定义:
自主学习课本35至36页内容,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免疫系统由什么组成。 2.依次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3.比较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免疫系统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
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骨髓
吞噬细胞
淋巴细胞
T细胞
B细胞
(胸腺中成熟)
(骨髓中成熟)
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免疫系统的组成
组成:皮肤和黏膜
功能:阻挡或杀死病原体,清扫异物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组成: 体液中所含有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功能: 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
吞噬细胞
溶菌酶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皮肤和黏膜的阻挡作用
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溶菌酶使细菌溶解

高中生物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免疫调节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生物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免疫调节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第4节 免疫调节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简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及其关系。

(难点) 3.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重点) 4.了解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免 疫 系 统 的 组 成 及 防 卫 功 能1.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①组成: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②作用: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2)免疫细胞①吞噬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②淋巴细胞⎩⎪⎨⎪⎧包括:T 细胞、B 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 中成熟作用:参与特异性免疫(3)免疫活性物质①组成: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②来源: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

2.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防线 组成免疫类型 第一道防线 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特异性免疫[合作探讨]探讨1:唾液、胃液中的杀菌物质能消灭一些病菌,是否属于第二道防线?并说明理由。

提示:不是。

应属于第一道防线,因为唾液、胃液直接与外界相通。

探讨2:免疫活性物质均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吗?试举例说明。

提示:不都是。

抗体和淋巴因子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溶菌酶则不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

[思维升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比较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来源遗传而来,人人都有的先天性免疫出生后与病原体斗争过程中形成的后天性免疫,并非人人都有对象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基础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和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特点无特异性、作用弱、范围广有特异性、作用强、范围窄联系起主导作用的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两者共同担负机体的防卫功能1.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导学号:67330012 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B.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C.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D.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解析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非免疫细胞也能产生免疫活性物质,如溶菌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入:(开场白,承上启下,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我们通过之前的复习知道,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平衡需要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之前我们学习了神经和体液的调节方式和特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免疫调节。
(一)【任务一】知识重现:(阅读书本,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
【师】首先,请大家阅读教材P35-P40,补充完善本节的知识网络图。在4分钟内完成。
【生】组内讨论
【师】巡视大家完成情况,掌握大家可能存在的问题。
【师】时间到,大家都停下来!时间到,请停下来!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大家的讨论成果。
【师】视现场情况作两手准备:
1如果学生完成任务较顺利,可由小组讨论提出除题中涉及到的问题以外的自己有疑惑的问题。
2如果大家共同讨论后还有无法解决的问题,老师可提示、引导学生完成上述任务。
【预计用时约12分钟,视现场学情而定】
பைடு நூலகம்习得案:
【习题过关】
1.抗体的化学本质是( )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质 D.核酸
2.给健康婴儿接种卡介苗,目的是使婴幼儿体内产生()
A.效应B细胞B.效应T细胞C.记忆细胞D.抗体
3.抗体一般不可能分布在
A.血清B.组织液和淋巴
C.尿液D.唾液和乳汁
4.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均能起作用的细胞是( )
并引导学生一起以“免疫系统”为核心构建出知识网络:
【用时约4分钟】
【师】现在请同桌之间相互核对答案,分享学习成果,比比看谁构建的知识网络更加的完整。
【用时约1分钟】
【生】互相对答案,补充完善。
【师】请一组的同学上台展示。
【生】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用时约1分钟】
教:经过刚才的复习,大家觉得在这个知识网络中,还有哪些知识是掌握的不太好的?
(3)若我们接种了原来流行的流感病毒研制的疫苗,是否可以预防现今的流行感冒?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时约5分钟】
【师】时间到,大家都停下来!可能有部分同学单独完成的话,多少会有一些困难,现在给大家2分钟时间,允许组内讨论,看看能不能通过讨论,解决所有问题!现在开始!
【设计意图】:
通过习题练习,检测本节课所学知识,训练学生通过互学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复述知识,对本节课的再一次学习。养成学生自我总结,自我梳理的习惯。
B.是机体首次受到一种抗原物质刺激时就可以发生的反应
C.过敏反应没有遗传倾向
D.过敏反应能够使组织细胞结构破坏严重
7.下图表示动物细胞。请据图回答:
(1)如果②是抗体,则该细胞是______细胞。它是由________分化而来。
(2)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抗体从开始合成到分泌出细胞,经过的细胞结构的顺序是_________。
(三)情感目标
通过创设让学生自主交流学习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
(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2)理解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
三、教学难点
(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2)区别注射疫苗与注射血清,了解疫苗的预防原理。
四、课前准备(学案编制、课件制作、教学模式整理)
五、教学过程: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免疫调节》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2)说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过程图的标注和描述及相关知识的讨论和拓展,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和培养学生联想的能力,提高理解和表达能力。
【设计意图】:
让学生想,学生讲,学生练,学生评。通过变化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将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这一重难点反复巩固。
【设计意图】:
由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过程图,进行知识的归纳梳理,提高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并由特异性免疫思考到非特异性免疫,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设计意图】:
通过对生活实际问题的思考,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理解和表达能力。
3、体液免疫的图中不仅体现了特异性免疫,同时也能体现非特异性免疫,请你指出来?
【生】组内讨论
【用时约6分钟】
【师】请三个小组各派一个代表,上来展示这三道问题,第一个问题,请同学在图中标出箭头,并说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用时6分钟】
【过渡】免疫其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病理现象都可以运用免疫学的知识进行解释,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分组讨论,完成联系生活的三道问题。
【反思与收获】
1、复述本节课的知识。
2、总结本节课学习的易错点、易混点。
【师】小结:
必修三的复习策略:落实教材,掌握过程,熟悉概念!
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阅读书本,复习所学知识,以免疫系统为核心,在脑海中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网络。
【设计意图】:
同桌之间互查落实,解决学生自己能学会的问题。营造相互学习,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
(三)【任务三】联系生活:
1、有些同学吃河虾过敏,请说说过敏反应有何特点?过敏者需注意些什么?
2、为什么免疫系统能够成功地抵御大多数病菌,却不能抵御艾滋病病毒?为什么不少艾滋病患者最终死于癌症?
3、小时候我们注射过很多疫苗,疫苗属于(抗体、抗原)?你知道注射疫苗为什么能预防疾病吗?有人被“毒蛇”咬伤,医生迅速给他注射某种血清,疫苗和血清有什么区别,血清中对治疗有效的成分是?该物质由分泌,化学本质是。
【生】组内讨论
【师】时间到,请停下来!现在大家还有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有的话请举手,以小组为单位提出来!
【生】某小组提出存在的问题
【师】其他组有没有答案,或者能够解释的?
【生】组间答疑,针对全体学生表达本小组的观点、意见。(尽可能让学生帮学生解决问题)
【师】(如果有多组有不同疑问,就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学生间已暂无问题或者出现已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再做引导。)
学:某小组提出存在的问题
教:好,那现在我们就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进行突破。
(二)【任务二】落实拓展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师】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三个任务:
1、标出图中细胞的名称,在图中加“→”表示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的过程,并相互说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同桌过关签字:。
2、归纳出图中的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A.吞噬细胞B.效应T细胞C.浆细胞D.记忆细胞
5.关于B细胞和T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B细胞是在胸腺中分化形成的
B.都能通过直接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
C.T细胞和浆细胞可以互相转化
D.T细胞分化成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
6.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是机体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物质的刺激时发生的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