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思想史》形考作业2参考答案
《中国法律思想史》形考作业2参考答案

2015春法学本科中国法律思想史第二次考核试卷总分:100第1大题第2大题第3大题第4大题第5大题完成评阅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每题2分,共10题,共20分。
1.中国最早将"法律"二字连用是从( )开始的。
A. 《墨子》B. 《老子》C. 《管子 》D. 《韩非子》参考答案:D满分:得分:2.( )把礼法比作"坏絮"。
A. 王弼B. 阮籍C. 何晏D. 郭象参考答案:B满分:得分:3.西汉中期,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 )。
A. 晁错B. 陆贾C. 董仲舒D. 贾谊参考答案:C满分:得分:4.李世民治国的总方针是()。
A. 安人宁国B. 德礼为本,政教为用C. 轻徭薄赋D. 大明法度,众建贤才参考答案:A满分:得分:5.杜预修建与注律的基本精神是()。
A. 格之以名分B. 屈法伸情C. 文约而例直D. 天人感应参考答案:C满分:得分:6.“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所体现的政体本质是( )。
A. 君主立宪B. 三权分立C. 分封制D. 中央集权参考答案:D满分:得分:7.商鞅反对复古倒退,主张( )。
A. 圣人为法,必使之明白易B. 不法古,不修今C. 法令者,民之命也D. 法者,国之权衡也参考答案:B满分:得分:8.《庄子》法律思想的最主要特点是( )。
A. 惟人为治B. 莫若法天C. 隆礼重法D. 法律虚无主义参考答案:D满分:得分:9.汉初黄老学说发展的顶峰之作是( )。
A. 《淮南子》B. 《吕氏春秋》C. 《南华经》D. 《白虎通义》参考答案:D满分:得分:10.“法与时移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的说法,体现了法的( )。
A. 可变性B. 公开性C.公正性D. 规范性参考答案:A满分:得分:每题有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
每题3分,共10题,共30分。
1.法家"壹法"包括的内容有()。
A. 统一的立法权B. 统一人们的思想C. 统一的行政权D. 统一法令的内容参考答案:A B D满分:得分:2.商鞅重刑理论的主要措施是()。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法律思想史》形成性考核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法律思想史》形成性考核任务 1 任务 3(已评阅)课程:中国法律思想史总共 30 题,客观题 88.0 分,主观题 0.0分这是第 1 次答题,你共有 3 次机会。
客观题共 30 题(满分 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共 5 题,每题 3 分)第 1 题(已答). 朱熹法律思想的核心是()。
A.[存天理.灭人欲]B.[大德而小刑]C.[以严为本.而以宽济] D. [以公理而灭私情]【答案解析】第 2 题(已答). 对人民的各项基本权利,孙中山首先注重的是()。
A.参政权B.创制权C.民权D.政权【答案解析】第 3 题(已答).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是()提出的。
【答案解析】第 4 题(已答). 明清启蒙思想家中,第一次提出具有近代民主色彩的法治主张的是()。
A.顾炎武B.黄宗羲C.王安石D.王夫之【答案解析】第 5 题(已答).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比较系统的政治法律学说的思想家是()。
A.黄帝B.周公C.管仲D.尧【答案解析】二、多项选择题(共 5 题,每题 5 分)第 6 题(已答). 明末清初出现的带有民主启蒙意义的思想家是()。
A.张之洞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参考答案】BCD【答案解析】第 7 题(已答). 急进民主派法律思想的代表人物有()。
A.陈独秀B.鲁迅C.李大钊D.孙中山【参考答案】ABC【答案解析】第 8 题(已答). 理学之所以在宋代成为官方思想,主要基于()等多方面的原因。
A.政治B.经济C.民族关系D.思想文化【参考答案】ABCD【答案解析】第 9 题(已答). 梁启超认为法律起源于()。
A.人的良知B.契约C.天意D. 命令【参考答案】AB【答案解析】第 10 题(已答). 朱熹用区分()的方法来裁判历史。
A.[天理]B.[人欲]C.[德礼]D.[政刑]【参考答案】AB【答案解析】三、判断题(共 20 题,每题 3 分)第 11 题(已答). 明清启蒙思想家中,提出“趋时更新”的法律时变说的是严复。
电大《中国法律思想史》形成性考核二

试卷总分:100 得分:96
1.【判断题】“天人合一”、“阴阳五行说”和宗法思想是董仲舒法律思想的全部理论基础。
【答案】:正确
2.【单选题】下列哪一项是唐律的等级特权思想的内容之一?
A.优待官贵
B.尊儒罢法
C.民族平等
D.皇权至上
【答案】:A
3.【单选题】下列那一项不属于董仲舒法律思想的理论基础:
A.宗法思想
B.阴阳五行说
C.“天人合一”的神权法理论
D.道法自然
【答案】:D
4.【匹配题】请将下列人物与其法律思想观点匹配:
(1).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天人感应
(3).圣君任法不任智,任公不任私
(4).天人交相胜
(5).贫困思邪而多罪
【答案】:(1).李世民(2).董仲舒(3).魏征(4).刘禹锡(5).白居易
5.【判断题】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儒家经义上升为政治、法律、道德、风俗习惯及人们生活的准则。
【答案】:正确
6.【单选题】下列法典中,明确载有“重罪十条”的是:
A.《北魏律》
B.《北齐律》
C.晋律
D.曹魏律
【答案】:B
7.【判断题】董仲舒在利用“天人合一”的学说神话君权时,也试图利用这一学说来限制封建君主。
【答案】:正确
8.【判断题】中国古代律学,作为经学的一个分支,兴起于汉代,在晋代达到鼎盛。
【答案】:正确。
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参考答案 (2)

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参考答案作业一一、填空题1.以德配天2.嫡长继承制3.亲亲、尊尊4.礼制、法制、礼治、法治5.礼、义、廉、耻6.合礼合法7.先教后刑、德主刑辅、以德去刑8.仁、礼9.仁政、省刑罚、薄税敛10.仁义、法数、类11.天志、兼爱12.自然13.法家14.不法古、不修今15.立公弃私16.法、势、术二、选择题1.B2.D3.BCD4.B5.ABCD6.A7.ABD8.BCD9.ABCD 10.C三、判断题1.×2.×3.×4.√5.×6.√7.×8.√9.√ 10.√四、名词解释1.不法先王,不是礼义:是春秋时期邓析提出的主张。
法即效法,是肯定的意思。
不是即不承认、反对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先王”的所作所为,并不可能被万世所效法。
礼义,也不见得正确,没有必要非遵循不可。
“不法先王,不是礼义”是邓析主张改革,反对周礼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主旨。
2.竹刑:指邓析不满子产对周礼的改良,因此对于子产刑书也持否定态度,于是私自编定了一部更能适应新兴地主阶级要求的刑法。
因为写在竹简上,所以称为“竹刑”。
3.道法自然:道家认为,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主宰着天地万物,普遍而无私,并且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不受任何人的意志影响。
与礼、法相比,“道”是最高的原则。
统治者只有顺应自然,按照自然法则办事,才符合“道”的精神;统治者只有“惟道是从”,才能保持自己的统治。
4.任法而治:即按照君主的主张制定统一的法令,予以公布,自上而下的强制推行,从而实现民务耕战,富国强兵。
5.重轻罪指加重轻罪的刑罚。
对轻罪采取重刑,人民就不敢犯轻罪,轻罪不能产生,重罪更不会出现,这就是用刑罚的手段达到了不用刑罚的目的。
五、简答题1.简述管仲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1)“仓廪实,则知礼节”说。
管仲认为,发展社会经济对于国家的稳定极端重要,特别是发展农业生产,更是国家富强的根本条件。
(2)政治法律必须“顺民心”说。
中国法律思想史形成性考核作业(二)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题)1、运用“天命”、“天罚”神权法思想的是:()A、夏、商;B、殷商;C、西周;D、东周。
2、“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的神权法思想出现在:()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
3、殷商时提倡“敬鬼神”是为了使民:()A、懂法;B、守法;C、“畏法令”;D、尊神。
4、说:“夏桀罪恶多端,老天命令我去讨伐他,‘尔尚辅予一人,致天之罚’。
”的国王是:()A、夏禹;B、伯益;C、商纣王;D、商汤。
5、说:“天休(造福)于宁王(即文王),兴我小邦周。
”的人是:()A、周文王;B、周公;;C、周武王;D、周幽王。
6、神权法思想在西周的发展说法是:()A、“以德配天”说;B、“天命”、“天罚”说;C、“帝”或“上帝”说:、;D、“克配上帝”说。
7、西周礼治的基本原则是:()A、“区别对待,罪止一身”;B、“明德慎罚”;C、“亲亲”和“尊尊”;D、“以德配天”。
8、“明德慎罚”的法律思想形成于:()A、夏朝;B、商朝;C、殷商;D、西周。
9、提出“明德慎罚”法律思想的人是:()A、周公;B、周文王;C、周武王;D、周平王。
10、“区别对待、罪止一身”的法律思想产生于:()A、商朝;B、西周;C、东周;D、秦朝。
11、提出“修旧法,泽其善而业用之”的革新人是:()A、齐桓公;B、鲍叔牙;C、管敬仲;D、子产。
12、以下是属管仲法律改革主张的是;()A、要求“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B、“明德慎罚”;C、对“礼治”的继承的改造;D、批判或改革“刑不可知”。
13、实行“铸刑书,公布成文法”的古代法律改革家是:()A、子产;B、管仲;C、郑简公;D、邓析。
14、以下属子产主张的是:()A、“四民分居定业“;B、“作内政而寄军令;C、“令顺民心”,“与民分货”;D、以“宽”服民和以“猛”服民。
15、制定“竹刑”的古代法律改革人士是:()A、子产;B、邓析;C、郑简公;D、郑襄公。
《中国法律思想史》五次形成性考核【答案】

【特别说明:所有正确答案请认准“参考答案”四个字!】 (其余的答案均为学生作答,不用看!!!)(思想史网上考核答案,自己照着做,但不要在群里乱说,不能做的全对,否则成绩无效,八九十分就可以了,有不明白的给班长打电话!)2014年秋季中国法律思想史第一次形成性考核1第一大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每题2分,共10题,共20分。
1.商朝的刑法总称是( )。
A. 吕刑B. 禹刑C. 汤刑D. 五刑参考答案:C2.西周初年,与宗法制紧密结合的是( )。
A. 侯国制B. 郡县制C. 中央集权制D. 分封制参考答案:D3.荀子“隆礼重法”思想的人性论根据是( )。
A. 性恶论B. 双性论C. 性善论D. 无性论参考答案:A4.以德配天"说是( )提出的思想。
A. 周公B. 孔子C. 孟子D. 商鞅参考答案:A5."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是( )的观点。
A. 管仲B. 韩非C. 孔子D. 子产参考答案:A6.子产铸刑书的重大意义在于()。
A. 贵贱不愆B. 改革土地制度C. 公布成文法D. 规范礼治参考答案:C7.孔子所说的“为政在人”,强调的是( )。
A. 专家治国B. 法律治国C. 贤人治国D. 民人治国参考答案:C8.在商朝的宗教迷信中,主宰一切的至上神是( )。
A. 玄鸟B. 黄帝C. 祖先D. 上帝参考答案:D9.先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A. 周公B. 董仲舒C. 孟子D. 孔子参考答案:D10.墨家"天志"法律观的核心是( )。
A. 非攻B. 兼爱C. 尚同D. 尚贤参考答案:B第二大题!每题有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
每题3分,共10题,共30分。
1.子产提出的"国之大节"是指( )。
A. 听其政B. 畏君之威C. 养其亲D. 事其长E. 尊其贵参考答案:A B C D E2.周公"慎罚"说的主要内容有( )。
《中国法律思想史形成性考核答案(2019秋)》

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1一、单项选择题1.天命、天罚的神权法思想最早出现于(B)A.西周B.夏C.东周D.商2.先秦提出“明分使群”的国家与法律起源论的思想家是(A)A.荀子B.孟子C.管子D.孔子3.先秦诸家流派中,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是(B)A.农家B.墨家C.兵家D.法家4.最早提出“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先秦思想家是(C)A.秦始皇B.李斯C.韩非D.商鞅5.被秦始皇利用的“五德终始”说出自(D)A.儒家B.道家C.法家D.阴阳家6.“皇天无新,惟德是辅”所反映的法律思是(C )A.天命无常B.致天之罚C.以德配天D.天下大同7.西周宗法等级制的核心是(C)A.嫡长继承制B.世卿世禄制C.分封制D.君权神授制8.春秋时期,(B )提出“宽猛相济”的主张。
A.管仲B.子产C.邓析9.商鞅认为必须确立法令至高无上的地位,做到(B )A.“治不听君,民不从官”B.“皆有法式”C.“一同天下之义”D.“不务德而务法”10.我国最早的自然主义法律观念产生于下列哪位思想家(C)A.周公B.周文王C.老子D.孔子二、多项选择题1.道家提倡实行愚民政策,消除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追求,主张( ABC )。
A.“绝仁弃义” B.“绝圣弃智” C.“绝巧弃利”D.“立公弃私” E.“弃礼废道”2.秦朝“法治”思想的内容有( BCD )。
A.礼B.法C.术D.势E.义3.西周宗法等级制度包括(BCD )A.礼制B.分封制C.世卿世禄制D.嫡长继承制三、名词解释题1.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是西周时期礼治的基本特点之一,。
所谓“礼不下庶人”,是指礼主要是用来调整奴隶主阶级内部关系的,各级贵族按礼规定所享受的各种特权,奴隶和平民一律不得享受。
“刑不上大夫”是说刑罚的锋芒指向劳动人民,而不是指向奴隶主贵族,而是指向广大平民。
2.“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3.不法先王,不是礼义这是邓析思想的主要倾向,也是他主张改革、反对周礼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主旨。
国家开放大学山东02013《中国法律思想史》形成性考核二作业资料

中国法律思想史-形成性考核二复习题(带答案)
说明:每学期的课程题号都可能更换,请认真核对是您需要的题号后再下载!
【题号】
【判断题】董仲舒在利用“天人合一”的学说神话君权时,也试图利用这一学说来限制封建君主。
对
错
[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并分析作答上述题号]
参考答案是“对”。
【题号】
【判断题】“春秋决狱”最根本的原则是“圆心论罪”,即考察犯罪人的动机、主观心理的善恶来量刑定罪。
对
错
[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并分析作答上述题号]
参考答案是“对”。
【题号】
【判断题】在定罪量刑方面,刘颂提出了“罪刑法定”的司法原则。
对
错
[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并分析作答上述题号]
参考答案是“对”。
【题号】
【判断题】唐初礼刑并用的思想,被总结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
对
错
[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并分析作答上述题号]
参考答案是“对”。
【题号】
【判断题】《唐律疏议》以道家经义作为确定一般法律原则的主要依据。
对
错
[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并分析作答上述题号]
参考答案是“错”。
【题号】
【判断题】白居易的礼刑关系说,突破了儒家传统的德主刑辅的观点,更有利于地主阶级的统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春法学本科中国法律思想史第二次考核
试卷总分:100
第1大题
第2大题
第3大题
第4大题
第5大题
完成评阅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每题2分,共10题,共20分。
1.
中国最早将"法律"二字连用是从( )开始的。
A. 《墨子》
B. 《老子》
C. 《管子 》
D. 《韩非子》
参考答案:D
满分:
得分:
2.
( )把礼法比作"坏絮"。
A. 王弼
B. 阮籍
C. 何晏
D. 郭象
参考答案:B
满分:
得分:
3.
西汉中期,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 )。
A. 晁错
B. 陆贾
C. 董仲舒
D. 贾谊
参考答案:C
满分:得分:
4.
李世民治国的总方针是()。
A. 安人宁国
B. 德礼为本,政教为用
C. 轻徭薄赋
D. 大明法度,众建贤才
参考答案:A
满分:得分:
5.
杜预修建与注律的基本精神是()。
A. 格之以名分
B. 屈法伸情
C. 文约而例直
D. 天人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