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WF法

合集下载

工业工程法计算公式

工业工程法计算公式

工业工程法计算公式工业工程法,也称为工程研究法或技术测定法,是指运用工业工程的研究方法,测定正常生产流程中投入—产出之间的规律性联系,以便逐项研究决定成本高低的每个因素,从而在此基础上直接估算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一种成本分解方法。

工业工程是现代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随着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它所研究的范围涉及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

它以降低成本为目的,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社会科学以及工程学等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研究人、原材料和机器设备的综合系统的设计、改进和实施方案,即对所有生产活动和辅助生产活动进行详细分析,寻求改进工作方法的途径,找出最经济、最有效的程序和方法,使产品制造、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达到最优效果。

运用工业工程法分解成本的一般步骤为。

(1)选择需要研究的成本项目。

(2)观察现行方法并记录投入的成本和产出的数量。

(3)进行全面的科学分析,研究出最实用、最有效、最经济的新的工作方法。

(4)把新的方法确定为标准的方法,并测定新方法的每项投入成本,凡与业务量有关的部分归集为单位变动成本,凡与业务量无关的部分归集为固定成本。

【实例】皖巢公司铸造车间的燃料主要用于铸造工段的熔炉,具体分为点火(耗用木柴和焦炭)和熔化铁水(耗用焦炭)两项操作。

经过对这两项操作进行观测和技术测定,寻找出的最佳操作方法为:每次点火要使用木柴0.1千克、焦炭1.1千克,熔化1千克铁水要使用焦炭0.13千克;每个工作日点火一次,全月工作22天。

已知木柴成本为200元/千克,焦炭成本为380元/千克。

要求:采用工业工程法对混合成本燃料费进行习性分析。

根据上述资料,点火燃料费属于固定成本;熔化铁水所用燃料费与产量相联系,属于变动成本。

设每月燃料费总成本为Y元,每月铸件产量为X千克。

每日燃料费固定成本=0.1×200+1.1×380=438(元)每月燃料费固定成本=438×22=9 636(元)每千克铸件燃料费变动成本=0.13×380=49.40(元)因此,此项混合成本燃料费习性分析模型为:Y=9 636+49.40X 工业工程法适用于任何可以从客观立场进行观察的投入—产出过程,例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成本,也可以用于办公室、装运、仓库等非制造成本的测定。

工业工程专业部分题库(及答案)

工业工程专业部分题库(及答案)

工业工程专业部分题库(及答案)一.填空题:1.标准时间=观测时间*评比系数/正常评比*(1+放宽率)2.1MOD= 0.129 秒3.平准化法:将熟练,努力,工作环境和一致性四者作为衡量工作的主要评比因素,每个评比因素再分为超佳、优、良、平均、可、欠佳六个高低程度的等级.4.测时方法有归零法周程测时法累积计时法连续测时法四种.5. MOST是Management Operation Standard Technique的缩写,即动作分析方法.6.动作分析方法有目视动作分析动素分析影片分析三种.7.动作经济原则的四大黄金准则(ECRS)取消, 合并,重排,简化.8.人体的动作分为5等级.人体动作应尽可能用低等级动作得到满意的结果.9. 动素分析(Therblig)的基本动作元素有18种.10. 工作抽样中获得记录结果的概率分布为正态分布。

11, 最早提出科学管理的人是美国,国的泰勒;12, 工业工程-‘IE’是INDUSTRIAL ENGINEERING两英文单词的缩写;13, 标准时间由作业时间和宽放时间组成;14, 生产的四要素指的是人员,机械设备,原材料和方法;15, 写出以下工程记号分别代表的内容:○--- (加工) ◇---- (质量检查);□--- (数量检查) ▽----- (储存)16.美国工业工程师学会(AIIE)于1955年正式提出,后经修订的定义,其表述为:“工业工程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

”17.IE的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

18.IE的功能具体表现为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等四个方面。

19.物料需求计划系统,简称_MRP_系统。

20. 模特法(MOD)将人体基本动作划分为两类,它们是移动动作和终结动作。

工业工程七大手法超级霹雳无敌啪啪X

工业工程七大手法超级霹雳无敌啪啪X

29
人机法
2.附属操作能否删除? □1.视同不必要而删除。 □2.以改变工作次序而删除。 □3.使用新或不同之设备而删除。 □4.以改变布置而删除。
30
人机法
3.移物能否删除? □1.随操作之删除而删除。 □2.合并。 □3.改变设备。 □4.改变布置。 □5.改变工作次序。 □6.使用输送带。
12
为什么需要这样(Why) ? 为什么需要这样
A:不做可以完成下一个动作吗? B:不做会影响质量吗? ◎为什么领一枝铅笔也要填表? ◎为什么这么小的事情要盖机关大印? ◎为什么一张登记表要等2个月? ◎为什么要重重管制? ◎为什么不让他们自由竞争? ◎为什么不用机械来代替人力?
13
它的目的是什么(What)? ? 它的目的是什么
19
运用5W1H法的案例 法的案例 运用
8D的书写,从D-1到D-8中,每一项的分析均要用5W1H法, 追根究底,彻底改善。 D-1:问题解决团队才可确保 D-2:问题描述 D-3:暂时消除此现象之对策 D-4:原因分析 D-5:问题对策及执行日期 D-6:对策效果确认 D-7:防范再发生之对策 D-8:相关单位审核
20
流程法
清楚地标出所有的加工、搬运、检验、延迟等事项,据以研究 分析,设法减少各种事项的次数与所需时间与距离,是降低隐 藏成本最有力工具,也是制程分析最基本,最重要的技术。
21
流程法图标
日本工业规格(JIS) 程序 加 工 生 产 基 本 记 号 搬 运 非生产 储 存 非生产 停 滞 非生产 数量检查 非生产 质量检查 非生产 记号 意义 将原料,材料,零件或制品依照目的,受到物理 或化学的变化的状态 将原料,材料,零件或制品从某一位置移到另一 位置时所产生的状态.记号 大小为加工记号直径的1/2~1/3 依计划将原料,材料,零件或制品发生停滞的状 态 违反计划而使原料,材料,零件或制品发生停滞 的状态 衡量原料,材料,零件或制品的个数,其结果与 基准比较,以获知差异的过程 试验原料,材料,零件或制品的质量特性,其结 果与基准比较,以判定批的合格,不合格,或制 品的良,不良的过程

工业工程WF简易法培训

工业工程WF简易法培训

工业工程WF简易法培训1. 简介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简称IE)是一门专注于提高生产力和效益的学科,它通过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工程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原理和方法,以优化系统运行和资源利用为目标,来提高生产力和降低成本。

在工业工程中,工作方法改进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其中WF简易法是常用的一种。

2. WF简易法概述WF法是工业工程中常用的一个改善工作方法的技术。

它起源于日本,全称为“Work Factor Simplified Method”,中文简称WF简易法。

WF简易法通过对工作任务进行详细的分解和测定,以确定工作任务的标准时间,从而实现工作效率的提高。

3. WF简易法的步骤WF简易法的步骤如下:3.1 实地观察实地观察是WF简易法的第一步,通过亲自观察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了解工种的操作细节和工作难度,从而为后续的工作分解和测定提供依据。

3.2 工作分解工作分解是WF简易法的核心步骤之一。

在这一步骤中,将工作任务进行细致的分解,将复杂的工作过程分解为简单的工作元素,形成工作分解表。

3.3 工作测定工作测定是WF简易法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这一步骤中,根据工作分解表,针对每个工作元素进行测定。

测定的依据是工种操作所需用时和操作难度。

3.4 标准时间确定标准时间确定是WF简易法的最终步骤。

在这一步骤中,根据工作测定的结果,计算得出每个工作元素的标准时间,并得出整个工作任务的标准时间。

标准时间可作为衡量工作任务效率的指标。

4. WF简易法的应用领域WF简易法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制造业、服务业以及公共事业等。

它可以用于工作方法改进、工作任务评估和工作报酬计算等方面。

在制造业中,WF简易法可以用于对生产线进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服务业中,WF简易法可以用于评估服务流程的效率,提供改进建议。

在公共事业中,WF简易法可以用于工作过程的分析和改进,提高事务处理效率。

5. WF简易法的优势和局限性5.1 优势•WF简易法相对简便易行,不需要过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

工业工程八大浪费

工业工程八大浪费

一、工业工程八大浪费:1、过量生产的浪费;2、库存的浪费;3、等待的浪费;4、搬送的浪费;5、加工的浪费;6、动作的浪费;7、产品缺陷的浪费;8、管理的浪费。

二、什么是5W2H:What:工作的内容和达成的目标Why:做某项工作的原因 Who:参加某项工作的具体人员,以及负责人 When:在什么时间、什么时间段进行工作 Where:工作发生的地点 How:用什么方法进行 How much:需要多少成本三、工业工程七大手法:1、作业分析;2程序分析(运用ECRS技巧);3动作分析(动作经济原则);4时间分析;5搬运分析;6布置分析;7生产线平衡四、价值工程的公式及公式中每个字母代表的意思:V=F/C V:价值F:功能C:成本五、工业工程的定义:美国工业工程学会(AIIE)对工业工程的定义是:工业工程是对人、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等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和{词语被屏蔽}科学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结合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认、预测和评价。

六、工业工程(IE)的主要范围:现阶段的IE(工业工程)的主要工作范围大致是:工程分析、工作标准、动作研究、时间研究、时间标准、时间价值、价值分析(V.A)、工厂布置、搬运设计等。

七、工业工程专业词汇(英汉):OEE :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全局设备效率)IE:Industrial Engineering(工业工程)人类工效学:Ergonomics 人因工程学: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 物流:logistics LP:lean production(精益生产)LB:Line Balancing(生产线平衡) CT:Cycle time(节拍)Bottleneck (瓶颈)idle time(空闲时间)Cell production(小单元生产) Pitch time(最长工序时间)TQM: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全面质量管理) JIT:Just In Time(准时生产方式)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供应链管理)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MRP: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物料需求计划)BOM:Bill of Material(物料清单)AM: Agile Manufacturing(敏捷制造) AHP:The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层次分析法)八、生产线的平衡计算公式:平衡率=(各工序时间总和/(人数*CT))*100=(∑ti/(人数*CT))*100 平衡损失率=1-平衡率九、ECRS四大原则:Eliminate(取消)、Combine(合并)、Rearrange(重排)、**(简化)十、6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增加节约就形成了“7S”十一、6S的八零作用:亏损为零――6S是最佳的推销员;不良为零――6S是品质零缺陷的护航者;浪费为零――6S是节约能手;故障为零――6S是交货期的保证;切换产品时间为零――6S是高效率的前提;事故为零――6S是安全的软设备;投诉为零――6S是标准化的推动者;缺勤为零――6S可以创造出快乐的工作岗位。

现代工业工程(IE)技术方法工具

现代工业工程(IE)技术方法工具

现代工业工程(IE )技术方法工具培训目标:伴随人类社会工业化的进程,工业工程走过了百年历史。

工业工程(IE )是一门旨在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工程技术,其任务是研究生产经营及管理系统的设计、改善和实施;其方法是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知识,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实施、评价和创新,把各种生产要素(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场地和信息等)组成更富有生产力和有效运行的整体系统,从而不断降低成本、确保质量、提高生产率。

是一门把技术与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科通过本课程培训,使学员实现从传统的生产管理,工程技术支持向现代的工业工程技术支持,精益生产管理模式的转变,帮助学员通过工艺及流程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动作分析,改善工艺流程,提高人机协作效率,提高动作的经济性并使动作更加符合人因工程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并保护操作员工的身体健康;通过工厂布局及路径分析提高作业场地的利用率,减少无价值增值的移动。

通过时间研究,工作抽样,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来科学地制定标准工时及工作定额。

通过生产线平衡来消除流水线作业中的瓶颈,缩短制程时间。

课程大纲:第一单元:工业工程概论•工程的定义•工业工程的作用和应用•工业工程的发展•工业工程的意识第二单元:方法研究---程序分析•工作研究的内容和步骤•程序分析--工艺程序分析---工艺程序分析介绍---案例:产品生产工艺程序分析实例---练习:用工艺程序分析的方法画出你所熟悉的工艺生产流程--流程程序分析---流程程序分析介绍---案例:某产品生产流程分析实例*人型*物料型---练习:用流程程序分析的方法画出你所熟悉的工艺生产流程--布置与路径程序分析---布置与路径分析的意义---几种Layout布局类型*基于流程的布局*基于产品的布局*固定式布局-大型设备的生产*细胞式生产布局*柔性制造生产布局*混线式生产布局---案例:路径与布置分析•---练习:用路径与布置程序分析的方法画出你所熟悉的产品生产流程布局有关生产布局的视频••程序分析改善--程序改善的原则*ECRS原则--程序分析技巧*5W2H技巧--程序改善的步骤*程序改善的五大步骤第三单元:方法研究---操作分析•操作分析的定义•操作分析--人机配合操作---人机配合操作分析图---案例:某产品测试的人机配合图---练习:用人机配合操作分析的方法画出你所熟悉的产品生产人机配合图并分析人员与设备的利用效率及如何改善的方法--联合操作---联合操作分析的意义---联合操作分析图--双手操作分析---双手操作分析的符合---双手操作分析图第四单元:方法研究---动作分析•动作分析的意义•动作分析--细微动作分析---动作分析沙布利克符号---沙布利克动作分析案例---动作经济性原则---动作经济原则---动作经济原则的制约因素---动作改善的基本原则案例:用AVIX软件进行动作分析第五单元:工作测量•时间研究--时间研究的方法---马表测时法---速度评比法---宽放时间---工作抽样•预定动作时间标准(PTS)--预定动作时间标准的方法---模特排时法(MOD---方法时间衡量(MTM---工作因素(WF•标准工时的制定第六单兀: :生产率改善与生产线平衡•生产率改善--IE的追求-ABCDEF--IE改善的基础-3S--IE改善四原则--IE现场改善步骤•生产线平衡--生产线平衡的目的--生产线平衡的几个因素---节拍时间---TAKT Time---网络活动图---AOV ---生产周期时间---CT---理论工位数--生产线平衡改善实例---消除生产流程中的瓶颈---在线作业转化为离线作业第七单元:工业工程与精益生产的关系•精益生产的定义及发展史•精益生产的主要内容•工业工程与精益生产的关系--丰田生产模式Video第八单元:应用IE与6 Sigma的方法进行产能改进的成功实例讲师介绍:张老师特聘高级讲师,东南大学硕士,高级工程师,并拥有一项国家专利局颁布的实用新型发明专利讲师经历与专长:张老师曾任多家著名外资企业工业工程部经理、生产质量经理以及工艺工程师等职务;曾赴瑞典总公司、欧美等多家分公司深造工业工程(IE)和精益生产方面的技术;在近二十年工作中,张老师积累了有丰富的工业工程(IE)技术、精益生产、精益价值流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并结合自己丰富的工业工程知识体系,精心设计并主讲的课程有:工业工程技术、全景式精益生产、精益价值流分析等精品课程。

模特法工业工程用

模特法工业工程用

MOD法培训资料一、预定时间系统(PTS Predetermind Time System)称为预定时间标准法,是国际公认的制定时间标准的先进技术。

它利用预先各种动作制定的时间标准来确定各种操作所需要的时间,而不是通过直接观察和测定。

要方法有MTM法、WF法、MOD法等。

二、预定时间标准的用途1、当选定了完成工作的方法后,各操作单元的时间消耗值也就产生了,可根据PTS法可直接对方法进行评价;2、同时也为生产所使用的设备、工具、夹具的评议提供依据;3、PTS法可以作为产品设计的辅助资料。

对动作的难点,复杂动作点,易使操作者产生疲劳的动作以及不安全的动作等进行分析设计,以达到设计改善的作用;4、可将各动作的时间进行数据综合,就能够直接得出操作时间标准;5、预定标准工时比较客观准确,可用来验证秒表测时所建立的时间标准的准确性。

三、MOD法原理1、所有人力操作时的动作在MOD法中归纳为21种;(后文中有详细的介绍)2、不同的人做同一个动作(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所需的时间基本上相等;3、身体不同部位动作时,其动作所用的时间值互成比例;四、MOD法的特点1、易懂、易学、易记(1)模特法将动作归纳为21种。

比其他方法要少很多。

PTS名称MOD MTM WF MSD MTA BMT 基本动作及附加因素种类21 37 139 54 38 291不同的时间值数字个数8 31 30 29公式(2) 把动作符号和时间值融为一体,在动作符号上直接能计算出时间值。

(3)MOD法中不同的时间值只有8个,“0、1、2、3、4、5、17、30”,而且都是整数,很容易计算。

2、方便实用(1)采用模特法不需要测时,也不用进行评比,就能根据动作决定出正常时间。

使用它来分析动作、评价工作方法、制定标准工时、平整流水线,都比其他的PTS法容易,而且见效快。

(2)在实际使用中,还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决定MOD的单位时间值的大小。

1MOD=0.129S 正常值,能量消耗最小的动作1MOD=0.1S 高效值,熟练工人的高水平动作时间值1MOD=0.143S 包括恢复疲劳时间的10.75%在内的动作时间1MOD=0.12S 快速值,比正常值快7%左右(3)模特法计算时间值的精度比较高。

基础工业工程-标准工时

基础工业工程-标准工时

标准时间的构成
观 测 时 间 评定因素 宽 放 时 间 正常作业时间 标准时间
宽放时间
标准时间= 正常作业时间 + 宽放时间 宽放时间 =正常作业时间 ×宽放率 标准时间=正常作业时间 ×(1 +宽放率 )
宽放时间是指因管理上的因素、工作本身的因素、生理和疲劳的因素 等产生延误而需要给予补偿的时间。 宽放时间的测定较困难,一般以宽放率表示。
4
5 6 7 8 9
确定观测次数
测时 剔除异常值并计算各单元实际操作时间 计算正常时间 确定宽放时间 确定标准时间
一、观测工具准备

秒表 观测板

观测记录表格
记录用铅笔、油笔等记录用文具

其他作业测定时使用的量具
秒表时间研究的工具
二、秒表时间研究的资料准备
(1)研究内容及研究者资料
宽放时间的种类
疲劳宽放
疲劳是指操作者在一段时间的连续工作后,有疲
劳感或劳动机能衰退的现象,称为工作疲劳。 疲劳还有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之分,但无论哪种 疲劳都会影响工作效率,所以必须给予“宽放”时间 ,
以恢复疲劳。
疲劳宽放简易确定方法: F= T-t × 100% T F--疲劳宽放值,T--连续工作中,结束时的单个零件 的工作时间 t--连续工作中,开始时的单个零件工作时间
以正常时间的百分数表示疲劳宽放
说 明 男 4 9 2 0 2 7 女 5 11 4 1 3 7 说 明 男 0 5 5 0 2 5 0 2 5 5 1 4 8 0 1 4 6 2 5 女 0 5 15 0 2 5 0 2 5 5 1 4 8 0 1 4 0 1 2 1、 基本疲劳宽放时间 较重的基本疲劳宽放时间 2、 基本疲劳宽放时间的可变增加时间 ⑴ 站立工作的宽放时间 ⑵ 不正常姿势的宽放时间 轻微不方便 不方便(弯曲) 很不方便(躺势展身) ⑶ 用力或使用肌肉(举伸、推或拉) 举重或用力(kg) 2.5 5 7.5 10 12.5 15 17.5 20 22.5 25 30 40 50 ⑷ 光线情况 稍低于规定数值 低于规定数值 非常不充分 ⑸ 空气情况(包括气候) 通风良好,空气新鲜 通风不良,但无毒气体 在火炉边工作或其它 ⑹ 视觉紧张(密切注意) 一般精密工作 精密或精确工作 很精密或精确的工作 ⑺ 听觉紧张(噪声程度) 连续的 间歇大声的 间歇很大声 高音大声 ⑻ 精神紧张 相当复杂的操作 高复杂或需全神贯注的工作 很复杂的工作 ⑼ 单调(精神方面) 低度 中度 高度 ⑽ 单调(生理方面) 相当长而讨厌 十分长而讨厌 非常长而讨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手臂—指关节;
④躯干—肩头; ⑥脚---脚尖;
基础工业工程
(3)人力控制 人力控制形态与程度,代表了动作的困难程度,是人 的熟练及努力以外的要素,它影响动作的时间值。 可以下4种工作因素来衡量:
1)定位停止(D)。
2)引导(S)。 3)谨慎(注意力,P)。 4)改变方向(U)。
基础工业工程
二、WF简易法的基本原理
1.动作单元划分
2.影响动作时间的主要因素
3.动作难度的确定方法
基础工业工程
1.动作单元划分
工作因素系统把动作分解成8个最基本的动作单元。任 何操作都可以看作是由8种动作单元构成的。 动作 WF代号 动作 WF代号
移动 预对(抓正) 装配 放手
R、M PP Asy RL
准确辨别4个以下的特性;读出3位以下的 3/每个检验点 数字;读6个字以下的文字(或6个字母以 内的语句)
反应
Rn
2 4
简单反应或检验后立即进行选择反应(选 择种类大于3小于6);选择反应与检验独 立产生时,对于每个因刺激信号的结果而 产生的选择种类为2(但不超过8)检验后 立即进行选择反应,选择种类超过6时, 反应时间增为2倍(4RU)
基础工业工程
表9-18 预对动作预定时间标准 工 作 因 素(动作难度)
O
预对(抓正)
1
单 手 RU
2
3
双 手
4
主要尺寸(m m)
10~100
发生率 25% 50% 75% 100% 同时动作增额
100~250
l 3 4 5 +50%
≤ 10
— — — 6
100~250
2 4 5 7
> 250
2 3 4
基础工业工程
表9-23 拆卸的分析举例
动作内容
由套筒中拔出轴8cm,送到台子上 40cm 从工位器具上取零件,送到桌上 70cm 将扳手脱离开紧固的螺钉,送往台 子上40cm
分析
A一0 C一1 D一1 RP C-1
时间值(RU)
2 7 9 1 7
基础工业工程
8.精神作用
精神作用是指为完成任务而使用眼、耳、脑或神经系统 的行为。代表符号为MP。精神作用的预定时间标准如表 9-24所示。
基础工业工程
表9-13 移动动作时间标准 工 作 因 素 或动作难度 0
很容易
1 容易
0.5-1.0 1.0-2.0
2 一般
1.0-1.5 2.0-3.0
3 困难
1.5-2.5 3.0-5.0
4 很困难
>2.5 > 5
重 量 (kg) 运动使用身体部分及距离 手 指 腕 脚 腿 躯 体
运动距离类 别 运动距离范围/cm
基础工业工程
表9-22 使用的分析举例
动作内容
1.用布檫桌上尘埃,90cm的动作6次
分析
6(E--0)
时间值/RU
54
2.钻孔时,为了从原材料中拔出钻头,将手 柄抬起约25cm
3.为了在铸件毛坯上钻孔,将手把向下50cm
B一1
MT
5
100
4.为了切断板材,沿着型线移动切断器
5.将盛有零件的容器浸入酸性溶液中(时间值 数据由技术科提供) 6.把小零件焊到铁板上 7.用钳子切断粗电线,需要(4一WF)的“加力 ” 其次有(3一WF),10cm的动作 8.拔瓶塞,有(4一WF)的“加力”,然后有 20cm(0一WF)的拆卸动作 和25cm(1一WF)的移动动作
基础工业工程 6.使用动作
使用指对机器、装置、器具和工具等的使用而言。
(1)操作者控制的手工操作动作,要以移动规则来分析, 见表9-22中的例1、2。
(2)机器或设备控制的操作动作,可使用适当的标准资料 或进行实测来求出。见表9-22中的例3、4,MT代表由机器 或设备来控制的时间符号。 (3)机动时间或只由设备来处理的时间。这时使用标准资 料或进行测定来确定。见表9-22中的例5、6。 (4)加力动作。在使用动作的开始或完毕时,常产生向对 象物或工具上加力的动作。应用举例见表9-22中的例7、8。
目标件的 尺寸/mm
>10 一10 — 3 公差/mm
—0.4
20 53 97
—O.9
31 60 97
—O.9
3l 42 64
> 0.9
71 82 104

锁 30 63 12 0


放 30 52 85

平面 装配
> 10 —10 —3
基础工业工程
续表9-20 装配的预定时间标准
距离/mm ≤20 20-40 40-80 80-120 120-160 160-320 > 320
基础工业工程
三、WF简易法动作预定时间标准及分析举例
1.移动动作(RM) 2.抓起动作(Gr) 3.放下(释放)动作(RL) 4.预对(抓正)动作(PP) 5.装配动作 6.使用动作 7.拆卸动作 8.精神作用
9.全身动作,特殊动作
基础工业工程
1.移动动作(RM)
移动动作分为伸手(R)与挪动(M)两类。 影响移动所需时间的主要因素为移动距离及动作难度。表9-13列出 了移动动作时间标准。 移动动作分析。移动动作的表示方法为 移动距离区分符号——动作难度数 躯体的动作大多数是和腕或腿的动作同时进行的。在这样的情况下, 确定必要的时间值的时候,把需要时间值最大的动作叫做限制动作。 并以限制动作的时间作为同时完成动作所需的时间值。
很短的 短 的 中等程度 长 的 很长的
0~10 10~25 25~50 50~75 75~100
基础工业工程
2.抓起动作(Gr)
抓起是指手伸向物体后,从手指开始展开时刻起,一 直到确实握住目的物体的时点为止的动作。 (1)抓起动作分四种:简单抓起、技巧性的抓起、复 杂抓起、特殊抓起。 (2)抓起动作的预定时间标准如表9-15所示。
手 前臂旋转运动 脚 头
H FS FT HT
每个部位均赋予一定的时间值。
基础工业工程
(2)移动距离
指从动作起点到终点间的直线距离,方向改变及运动 非常困难的动作除外。
根据不同部位计算基准点如下:
①手指或手---手指尖;
③前臂转动---手掌关节; ⑤腿---足踝; ⑦头—鼻。
4
基础工业工程
3.放下(释放)动作(RL)
放下动作包括指尖释放和卷绕释放两种。指尖释放动 作难度为0,时间值为1RU;卷绕释放难度为1,时间 值为2RU。
影响放下动作时间的因素是动作的难易程度。接触动 作不进行动作难易程度划分,也不给时间值。
表9-17为放下动作分析举例,动作分析栏的“0—”, 或“1—”,表示动作难度,以此来确定时间值。
基础工业工程
第三节 工作因素法(WF简易法)
一、工作因素法(WF)的产生 二、WF简易法的基本原理 三、WF简易法动作预定时间标准及分析举例
基础工业工程
一、工作因素法(WF)的产生
奎克(J.H.Quick)等人于1934~1938年间进行动 作时间与移动距离及身体部位的关系的研究,并整 理出动作时间表。 1938年工作因素法首次用于新泽西州的坎丹公司。 1945年,工作因素法时间表正式发表。 1947年后,广泛用于工业界。
6 8
基础工业工程 5.装配动作
使对象物互相结合的动作叫做装配,符号为Asy。装配两 个物体时,一个叫插入件,另一个叫做目标。
(1)影响装配时间的因素:目标的形状、目标的尺寸、 插入件尺寸、配合比率。 (2)装配的预定时间标准。表9-20为装配动作的预定时 间标准表。使用该表应掌握以下知识:装配之前的移动、 装配构成要素、找正的增额、同时动作增额。
≤0.5 ≤1.0 ≤1.5 ≤2.5 ≤3.5 代号 A B C D E 2 4 5 7 9
1.5-4 2.5-8 3.5-16
> 4 > 8 >16
重量界限/kg
时间值(单位R U=0.001min) 3 5 7 9 11 4 6 9 11 13 5 7 1l 13 15 6 8 13 15 17
(3)抓起动作分析表达式为:动作难度数——可见性 符号——增额条件符号。
基础工业工程
表9-15 抓起的预定时间标准 (动作难度)分类 简单抓取 O l 很容易 容 易 指尖抓取 卷绕抓取 2 一般 3 4 困难 很困难
技巧抓取
主要尺寸/m m 复 杂 抓 取 直 厚 可见性区分 可 见 不可见 代 号 V B 径/m m 度/m m
平均动作次数 2 3 > 6
时间值/RU 1 2
技巧性的抓起、复杂 的抓起的情况下,对 O~6 同时动作+2。 > 6 0~6 全 部 复杂的抓起时,对 (e)、(n)、(Slp)分 别各+1, > 1.2 0~1.2 技巧性抓起时间,由 3RU至8RU 超过1.5kg时,使其 3 5 8 时间值为2倍 4 6
基础工业工程
表9-17 放下动作分析举例
动 作 内 容
顺着传送带推箱体后,手释放 把螺栓放在桌上,手释放 将紧握汽车吊环的手释放 裁纸后,把压在纸上的手释放
动作分析
— O— l一 —
时间值/RU)
O l 2 0
松开自行车的车把,放下手
1—
2
基础工业工程
4.预对(抓正)动作(PP)
预对动作是为了使其后续动作获得适当的姿势,而将 物体回转或变换方向所作的动作。 (1)影响预对动作的因素包括:单手动作还是双手 动作;对象物尺寸;动作发生比率。表9-18为预对动 作的预定时间标准。 (2)预对动作分析式为:动作难度——发生比率— —同时动作符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