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4查表程序设计

合集下载

《数据库与信息系统》实验4指导解析_9-10

《数据库与信息系统》实验4指导解析_9-10

实验四数据库操作语言SQL一.实验目的⚫了解使用SQL中DDL语句创建数据库和表的方法⚫熟练掌握使用SQL中DML语句对数据库进行查询、插入、修改和删除等操作的方法⚫掌握可编程对象视图和存储过程的创建与使用方法,了解触发器的创建方法二.实验环境及素材⚫MySQL和Navicat for MySQL⚫bookstore数据库的脚本文件bookstore.sql三.实验内容首先创建一个bookstore数据库,执行bookstore.sql脚本文件实现表的创建及数据记录的添加。

然后在bookstore数据库中完成以下题目(bookstore数据库设计说明参见10.1节)。

①在Navicat for MySQL中,创建数据库bookstore。

②右击数据库bookstore,选择“运行SQL文件…”,在对话框中浏览选择“bookstore.sql”文件,点击“开始”即可完成数据表定义及添加数据记录。

③在左栏连接窗口展开数据库“bookstore”/表,右击“表”选“刷新”菜单,即可看到恢复的各数据表。

9.创建和使用存储过程。

解析:存储过程是经过编译的SQL语句的集合。

用户首先创建存储过程,然后在程序中调用该存储过程执行。

创建存储过程可以在Navicat for MySQL中使用向导建立,也可以使用SQL的CREATE PROCDURE语句。

存储过程可以接受参数、也可将查询信息通过输出参数返回调用者。

常用存储过程的语法格式:CREATE PROCDURE 存储过程名( [形式参数列表])SQL语句段“形式参数列表”中多个参数之间用逗号分隔,如果没有参数,则()中为空。

每个参数由输入输出类型、参数名和参数类型三部分组成,定义规则如下:[IN|OUT|INOUT 参数名类型输入输出类型中:IN是输入参数,即把数据传递给存储过程;OUT是输出参数,即从存储过程返回值;INOUT表示输入输出,即传入也能返回值。

实验4:数据库的高级查询操作

实验4:数据库的高级查询操作

实验4:数据库的高级查询操作实验四:数据库的各类数据查询操作一、实验目的掌握SQL程序设计基本规范,熟练运用SQL语言实现数据的各种查询和设计,包括连接查询、嵌套查询、集合查询等。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针对KingbaseES数据库设计单个表针对自身的连接查询,设计多个表的连接查询;设计各种嵌套查询和集合查询。

了解和掌握SQL查询语句各个子句的特点和作用,按照SQL程序设计规范写出具体的SQL查询语句,并调试通过。

三、实验步骤连接查询1. 查询每个学生及其选修课程的情况:select student.*, sc.* from student, sc where student.sno=sc.sno比较: 笛卡尔集: select student.*, sc.* from student, sc自然连接: select student.sno, sname, ssex, sdept, cno, grade from student, sc where student.sno=sc.sno2. 查询每一门课程的间接先行课(只求两层即先行课的先行课):select /doc/3d4429586.html,o, Second.pcno 间接先行课from course First, course Second where First.pcno=/doc/3d4429586.html,o比较:select /doc/3d4429586.html,o, Second.pcno 间接先行课from course First, course Second where First.pcno=/doc/3d4429586.html,o and Second.pcno is not null3. 列出所有学生的基本情况和选课情况, 若没有选课,则只列出基本情况信息:SQL Server 中: select s.sno, sname, ssex,sdept, cno, grade from student s, sc sc where s.sno*=sc.sno4. 查询每个学生的学号, 姓名, 选修的课程名和成绩:select S.sno, sname, cname, grade from student S, course C, sc SC where S.sno=SC.sno and /doc/3d4429586.html,o=/doc/ 3d4429586.html,o5. 查询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的学生姓名Select sname from student,sc where student.sno=sc.sno GROUP BY sc.snoHAVING AVG(sc.grade)>80;高级查询使用带IN谓词的子查询1.查询与’刘晨’在同一个系学习的学生的信息: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 in(select sdept from student where sname='刘晨')比较: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 =(select sdept from student where sname='刘晨') 的异同比较: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 =(select sdept from student where sname='刘晨') and sname<>'刘晨' 比较: select S1.* from student S1, student S2 where S1.sdept=S2.sdept and S2.sname='刘晨'2.查询选修了课程名为’信息系统’的学生的学号和姓名:SQL Server中: select sno, sname from student where sno in (select sno from sc where cno in(select cno from course where cname='信息系统'))3.查询选修了课程’1’和课程’2’的学生的学号:select sno from student where sno in (select sno from sc where cno='1')and sno in (select sno from sc where cno='2') 比较: 查询选修了课程’1’或课程’2’的学生的sno:select sno from sc where cno='1' or cno='2'比较连接查询:select A.sno from sc A, sc B where A.sno=B.sno and /doc/3d4429586.html,o='1' and/doc/3d4429586.html,o='2'使用带比较运算的子查询1.查询比’刘晨’年龄小的所有学生的信息: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age<(select sage from student where sname='刘晨')使用带Any, All谓词的子查询2.查询其他系中比信息系(IS)某一学生年龄小的学生姓名和年龄;select sname, sage from student where sage <any< p=""> (select sage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IS')and sdept<>'IS'3.查询其他系中比信息系(IS)学生年龄都小的学生姓名和年龄:select sname, sage from student where sage <all< p="">(select sage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IS')and sdept<>'IS'4.查询与计算机系(CS)系所有学生的年龄均不同的学生学号, 姓名和年龄:select sno,sname,sage from student where sage<>all(select sage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CS')使用带Exists谓词的子查询和相关子查询5.查询与其他所有学生年龄均不同的学生学号, 姓名和年龄:select sno,sname,sage from student A where not exists(select * from student B where A.sage=B.sage andA.sno<>B.sno)6.查询所有选修了1号课程的学生姓名:select sname from student where exists(select * from sc where sno=student.sno and cno='1')7.查询没有选修了1号课程的学生姓名:select sname from student where not exists(select * from sc where sno=student.sno and cno='1')8.查询选修了全部课程的学生姓名:select sname from student where not exists(select * from course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 from sc where sno=student.sno and cno=/doc/3d4429586.html,o))12. 查询至少选修了学生95002选修的全部课程的学生的学号:select distinct sno from sc A where not exists(select * from sc B where sno='95002'and not exists(select * from sc C where sno=A.sno and cno=/doc/3d4429586.html,o))13. 求没有人选修的课程号cno和cnamecname:select cno,cname from course C where not exists(select * from sc where /doc/3d4429586.html,o=/doc/ 3d4429586.html,o )14. 查询满足条件的(sno,cno)对, 其中该学号的学生没有选修该课程号cno 的课程select sno,cno from student,course where not exists(select * from sc where cno=/doc/3d4429586.html,o and sno=student.sno)15. 查询每个学生的课程成绩最高的成绩信息(sno,cno,grade):select * from sc A where grade=(select max(grade) from sc where sno=A.sno )集合查询1. 查询数学系和信息系的学生的信息;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MA' union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IS'2. 查询选修了1号课程或2号课程的学生的学号:select sno from sc where cno='1'Unionselect sno from sc where cno='2'思考:1. 连接查询速度是影响关系数据库性能的关键因素。

实验三-复杂查询(2012)

实验三-复杂查询(2012)

实验三复杂查询学号:20103191:王晓燕专业:应用物理班级:2010232一、实验目的掌握两个表以上的连接查询的应用,包括嵌套查询。

二、实验容请在实验一所建的数据库上实现下列查询练习,并抓图显示其查询结果。

(1)查询比“林红”年纪大的男学生信息。

结果:(2)检索所有学生的选课信息,包括学号、、课号、课程名、成绩。

结果:(3)查询已选课学生的学号、、课程名、成绩。

结果:(4)查询选修了“C语言程序设计”的学生的学号和。

结果:(5)查询与“虹”在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学号、、家庭住址。

结果:(6)查询其他班级中比“051”班所有学生年龄大的学生的学号、。

结果:(7)查询选修了全部课程的学生。

结果:(8)查询至少选修了学生“20110002”选修的全部课程的学生的学号,。

结果:(9)查询学生的学号、、学习课程名及课程成绩。

结果:(10)查询选修了“高数”课且成绩至少高于选修课程号为“002”课程的学生的学号、课程号、成绩,并按成绩从高到低次序排列。

结果:(11)查询选修3门以上课程的学生的学号、总成绩(不统计不及格的课程),并要求按总成绩的降序排列出来。

结果:(12)查询多于3名学生选修的并以3结尾的课程号的平均成绩。

结果:(13)查询最高分与最低分之差大于5分的学生的学号、、最高分、最底分。

结果:(14)创建一个表student_other,结构同student,输入若干记录,部分记录和student表中的相同。

a.查询同时出现在student表和student_other表中的记录结果:b. 查询student表和student_other表中的全部记录结果:(15)查询所有课程信息及其选课信息,包含未被学生选修的课程。

(外连接)结果:(16)查询所有学生信息,所有课程信息及其选课信息,包含未选修课程的学生以及未被学生选修的课程。

(外连接)结果:. .页脚。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实验报告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实验报告

C语⾔程序设计实验实验报告《C语⾔程序设计实验》实验报告实验九⽂件编程(⼀)班级:_07某某专业1班_学号:______姓名:___实验样例_____⽇期:___2008.6.10_____台州学院数信学院计算机系制作⼀、实验⽬的和要求综合使⽤基本结构、基本算法、函数、指针、结构体、链表等知识设计程序。

⼆、实验指导1、注意:本次实验为综合性实验,需要综合本课程以前所学内容,完成编制⼀个⼩型应⽤程序。

需要复习课本以前所学内容,浏览上课讲解的相关内容。

2、实验时间安排:准备实验⽅案,上课时上机编程,课余完成整个设计并完成实验报告。

3、实验具体要求:以⼀张假想的学⽣期中成绩表为实验对象,编制⼀个⼩型应⽤程序,可以考虑实现以下功能:(1)成绩修改;(2)成绩查询;(3)成绩统计;(4)成绩输⼊。

也可以实现其他⾃定义的功能。

界⾯采⽤简易菜单形式,可以分级显⽰。

实验需要进⾏以下步骤:需求分析、程序设计、程序调试、程序运⾏,并对程序运⾏效果进⾏分析,提出改进⽅案。

初步锻炼学⽣的程序设计能⼒、程序调试能⼒、对实验结果进⾏综合分析的能⼒。

4、实验成绩评价标准:参见成绩评定表。

四、实验报告内容(参见样本,请另附页)实验报告必须包含以下内容:1、对你设计的程序功能进⾏的较详细描述。

2、画出程序测试⽤的学⽣期中成绩表(包含:表头、若⼲⾏包含学⽣成绩等信息的数据⾏)。

3、给出程序清单(包含结构体的声明与定义、所有的函数声明、所有的全局变量、所有的函数定义、必要的注释。

注:如果程序过长,可以不⽤给出所有的函数定义,只给出主要的函数定义)。

4、运⾏结果(写出运⾏时的主界⾯、各模块的实现界⾯等,不作具体要求,但要求能清晰地体现出程序的功能)。

5、对你的设计作⼀个评价(可以包含你所花的时间、精⼒,你遇到的困难及如何解决的,你的设计过程所遇到的其他事情;必须包含你对设计的客观评价,以及提出的改进⽅案)。

1、程序功能描述:(略)2、成绩表样表:3、程序清单:(红⾊部分是和上⼀个程序的区别之处)#includestruct student /*期中成绩表的结构声明*/{int num;char name[20];char sex;float YuWen;float ShuXue;float YingYu;float totle;};#define MAX_STU_NUMBER 100 /*宏定义最⼤学⽣数为100⼈*/struct student Stu[MAX_STU_NUMBER]; /*⼀次性定义100个学⽣的存储空间*/int STU_NUMBER; /*存放学⽣数*/char *FileName = "chengji.txt"; /*成绩存放的⽂件*//*所有的函数声明:*/int SelectMainMenu(); /*显⽰并选择主菜单。

查表程序设计

查表程序设计

例4.两个无符号数比较 例4-12 求符号函数的值。 例4-13 散转
例5 :求50H单元后30个数的累加和 例4-16 测试字符串长度的程序。 例4-17 50ms 延时程序 练习:写一个延时 10ms 的子程序。(钟频 12MHz )
4.3 汇编语言实用程序设计 -分支转移程序设计
(2)分支程序设计
1000H C A,40H A,41H LED0 P1.1
;清CY为零 ;取第一个数送A ;两数比较 ;CY=0,转至LED0 ;CY=1,(40H)<(41H),点亮P1.1 LED
SJMP FINISH ;跳转到结束
LED0: CLR P1.0 ;CY=0,40H≥(41H),点亮P1.0 LED FINISH: RET
2.多分支转移结构 程序的判别部分有两个以上的出口流向。
4.3 汇编语言实用程序设计 -分支转移程序设计
4.3 汇编语言实用程序设计 -分支转移程序设计
4.3 汇编语言实用程序设计 -分支转移程序设计
条件成立?
Y
N
N
程序段A
条件成立? Y
下条指令
程序段B
程序段A
K=0? N
K=1? N
K=2? N
开始
(40H)-(41H)
N CY = 0 ?
Y (40H)≥(41H)
P1.0灯亮
(40H)<(41H) P1.1灯亮
结束
图 两个无符号数比较流程图
4.3 汇编语言实用程序设计 -分支转移程序设计
方法1:使用SUBB指令,依据借位CY状态判断两个数的大小!
ORG CLR MOV SUBB JNC CLR
4.3 汇编语言实用程序设计
一个完整的源程序必备的四个要素:

查表程序设计

查表程序设计

查表程序设计在计算机编程的世界里,查表程序设计是一项非常实用且重要的技术。

它就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字典,当我们需要查找某个特定的信息时,能够快速而准确地获取到。

首先,让我们来理解一下什么是查表。

简单来说,查表就是在一个预先准备好的数据集合中,通过特定的索引或者关键字,找到我们所需要的数据。

这个数据集合可以是一个数组、一个链表,甚至是一个复杂的数据结构,比如二叉树或者哈希表。

那么,为什么我们需要使用查表这种方式呢?想象一下,如果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输入值来计算一个复杂的函数结果,每次都重新计算的话,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计算资源。

而如果我们事先将这些可能的输入值和对应的计算结果存储在一个表中,那么在需要的时候,只需要通过查找这个表,就能迅速得到结果,大大提高了程序的运行效率。

在设计查表程序时,第一步是确定表的结构和存储方式。

这取决于我们要存储的数据类型和数量,以及查找的频繁程度和效率要求。

例如,如果我们要存储的是一些固定的常量值,而且数量不多,那么一个简单的数组可能就足够了。

但如果数据量很大,而且需要频繁地进行插入、删除和查找操作,那么可能就需要使用更复杂的数据结构,如链表或者哈希表。

接下来,就是如何构建这个表。

这通常需要我们根据具体的问题和需求,将相关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组织起来。

比如,如果是一个按照数值大小排序的表,我们可以使用二分查找算法来提高查找效率;如果是一个无序的表,可能就需要遍历整个表来查找。

在查找表中的数据时,算法的选择至关重要。

常见的查找算法有顺序查找、二分查找、哈希查找等。

顺序查找就是从表的开头依次比较每个元素,直到找到目标元素或者遍历完整个表。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但效率较低,适用于小型的、无序的表。

二分查找则是针对有序表的一种高效查找算法,它通过不断将表中间的元素与目标元素进行比较,将查找范围缩小一半,直到找到目标元素。

哈希查找则是通过将关键字映射到一个特定的哈希值,然后在对应的哈希表位置进行查找,其查找效率通常很高,但需要处理哈希冲突的情况。

实验室信息管理程序

实验室信息管理程序

实验室信息管理程序1. 引言实验室是科学研究和创新的重要场所,负责进行各种实验和测试。

为了更好地管理实验室的信息,提高工作效率,我们需要开发一个实验室信息管理程序。

该程序将帮助实验室管理员记录、查询和统计实验室的各项信息,以便更好地协调和管理实验室的工作。

2. 功能需求2.1 实验室基本信息录入该功能允许管理员录入实验室的基本信息,包括实验室名称、所在地点、负责人等。

管理员可以通过输入相应的信息来完成录入操作,并且系统应提供验证机制确保输入的准确性。

2.2 实验装备管理该功能允许管理员对实验装备进行管理。

管理员可以添加、删除和修改实验装备的信息,并且可以查看特定装备的详细信息。

系统应提供搜索功能,方便管理员快速找到所需装备。

2.3 实验项目管理该功能允许管理员对实验项目进行管理。

管理员可以添加、删除和修改实验项目的信息,并且可以查看特定项目的详细信息。

系统应提供搜索功能,方便管理员快速找到所需项目。

2.4 实验人员管理该功能允许管理员对实验室人员进行管理。

管理员可以添加、删除和修改实验人员的信息,并且可以查看特定人员的详细信息。

系统应提供搜索功能,方便管理员快速找到所需人员。

2.5 实验室资源预约该功能允许实验室成员预约实验室资源,包括装备和场地等。

成员可以选择预约的时间和所需资源,并且系统应提供冲突检测机制,避免重复预约或时间冲突。

2.6 实验室日志记录该功能允许管理员记录实验室的日常活动和事件,包括装备维护、项目进展等。

管理员可以添加、删除和修改日志,并且可以查看特定日期的日志记录。

2.7 数据统计与分析该功能允许管理员对实验室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系统应提供数据可视化功能,以图表形式展示实验室的各项指标,如装备使用率、项目进展情况等。

3. 系统设计3.1 数据库设计为了存储实验室的各项信息,我们需要设计一个数据库来存储数据。

数据库应包含以下表格:•实验室基本信息表:存储实验室的基本信息。

单片机实验报告参考

单片机实验报告参考

《实验一 应用系统开发过程演示》实验报告参考一.实验目的1.了解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获得感性认识。

2.了解开发箱/开发板的使用方法3.了解仿真软件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环境(一) EL 型微机教学实验系统:1. 设备::北京精议达盛科技有限公司EL-MUT3多CPU 单片机/微机实验实训系统2. 软件:北京精议达盛科技有限公司8051调试软件4.0版 二.实验电路(一) EL 型微机教学实验系统实验电路(二) 仿真软件开发调试环境: 1.英国 Labcenter electronics 公司的Proteus EDA 工具软件, 2. 美国Keil 公司的µVision 集成开发环境 (二) 仿真软件实验电路:三. 操作步骤:(一)EL 型微机教学实验系统操作步骤1. 连线:P1.0~P1.7接LED1~LED82. 新建汇编语言源文件3. 另存为D:\J08X\SY1.ASM4. F3编译生成目标文件,F5进入调试:工具栏上“R ”打开寄存器窗,“H ”打开反汇编窗口F8,单步执行,观察相关寄存器窗口中有关寄存器中数据的变化。

四. 源程序(括号中为EL 型微机教学实验系统中的程序)ORG 0000H (ORG 4000H ) SJMP MAIN (LJMP MAIN) ORG 0040 H (ORG 4100H) MAIN: MOV A,#0FEH LOOP: MOV P2,A (MOV P1,A ) LCALL D_1s RL A AJMP LOOP ;以下为延时子程序 D_Is: MOV R6,#100 ;1s D10ms: MOV R5,#40 :10ms DL: MOV R4,#123 N0P DJNZ R4,$ DJNZ R5,DL DJNZ R6,D10ms RET END(二) 仿真软件开发调试环境: ◆Proteus 工具软件下, 1.新建设计 ①选取元件 A T89C51,RES,LED-RED ②在工作区放置元件,地线,电源 电阻RES 阻值200Ω,模式DIGITAL ③连线 2. 源程序设计,生成目标文件代码 “Source →Add/RemoveFiles ”新建源程序文件D:\J08X\L Y1.ASM “Source → SY1.ASM ”在文本编辑器编写源程序 通过“Source →BuildAll ”编译源程序,生成目标程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四
查表程序设计
实验目的
1、学习及掌握51指令系统的两条查表指 令功能。 2、学习查表程序的编程方法。 3、逐步提高在Keil C51开发平台上的操 作能力和调试程序的能力。
实验内容及要求
1、编写程序(P50),实现用查表方式将片内RAM一组16 进制数(0H~FH)转换为ASCⅡ码并存入片内RAM中。 要求: 在ROM中建立数据0H~FH 的ASCⅡ码表; R0为存储16进制数0H~FH的片内RAM区指针; R1为存储转换ASCⅡ码片内RAM区指针; 数据块长度放在寄存器R2中。 写出用@A+DPTR指令的查表程序 参考课本P97~P99页的查表程序。


实验内容及要求
7、调试和运行程序并记录存储器Memory 2和 Memory 3窗口实验结果。 8、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要求
1、设计说明:说明程序的功能、结构、原理及 算法。 2、调试说明:上机时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和 调试情况,观察到的现象及其分析,对程序设 计技巧的总结以及程序输出结果的分析,实验 的心得体会等。 3、程序框图。 4、程序清单。
实验内容及要求
2、编写程序(P50),实现用查表方式将片内RAM一组16 进制数(0H~FH)转换为ASCⅡ码并存入片外RAM中。 要求:在ROM中建立数据0H~FH 的ASCⅡ码表; R0为存储16进制数0H~FH的片内RAM区指针; DPTR为片外RAM存储转换的ASCⅡ码区指针; 数据块长度放在寄存器R2中。 写出用@A+PC指令的查表程序 参考课本P45页的@A+PC指令功能。
实验内容及要求
3、开机启动Keil C51软件进入μVision2 集成开 发环境,确认89C51处于软件仿真状态。 4、完成程序的设计、编辑、编译、连接。 5、进入DEBUG方式,打开存储器Memory 1窗 口,在窗口键入地址C:XXH;观察 程序存储器中建立的ASCⅡ码表. 6、进入DEBUG方式,打开存储器Memory 2窗 口,在窗口Address处键入地址D:XXH;点击 鼠标右键,选择最后一项Modify Memory ,输 入数据0H,1H, …,F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