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铁路岩土分类-土
0102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条文说明

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条#文#说#明本条文说明系对重点条文的编制依据"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执行中应注意的事项等予以说明#为了减少篇幅$只列条文号$未抄录原条文#!"#"$#本标准所涉及的是自然的!未经人工开采或加工的"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岩土#不包括人工开采的块石!料石"或经人工筛选的各种砂料!土料等"也不包括经人工处理过的地基#!"#"%#在进行岩土分类时"本标准强调采用现场鉴定与室内!外试验"定性划分与定量评定相结合的方法#$现场鉴定%是指在地质调查的基础上"主要通过肉眼!简单的勘探手段"并结合实践经验进行的定性鉴定"它具有宏观!快速!方便和实用的优点"但量化程度往往不够#而$室内!外试验%则是对现场鉴定的验证!核对和补充"是对岩土分类提供定量指标和认识深化的重要依据#故两者缺一不可#在进行室内!外试验时"应注意采用统一的!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方法#在对岩土进行分类时"应注意的主要内容见说明表#8$8(#说明表!"#"%#对岩土进行分类时应注意的主要内容项目现场鉴定室内!外试验岩石或岩体成因时代!名称!岩层产状!层厚!颜色!矿物成分!结构及构造特征!节理裂隙等各类结构面的发育情况!裂隙张开及充填情况"主要结构体形状"整体强度受构造影响情况"风化程度等干燥及饱和条件下的抗压强度"耐冻性"吸水率"显微镜鉴定"胶结物情况"各种波速的测试&%&&$$$$$$$$$$$$$$$$$$$$$$$$$$$$$$$$$$$$$项目现场鉴定室内!外试验土成因时代!土名!所处的地形地貌环境!植被生长情况!颜色!颗粒级配!骨架颗粒的成分!充填物或夹杂物的主要成分!颗粒形状!胶结物!成层情况!潮湿程度!密实程度等静力触探!动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载荷试验等原位测试手段"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土的化学成分等内容的室内测试$本章是对本标准的主要术语和符号给出定义#对有的术语为了与一般理解相区别$特别阐明了在本标准中的特定含义#如%岩石&一词$在本标准中不是%矿物岩石学&中的一般意义$而是着重阐明其在工程方面的意义#符号的规定除采用习惯用法以外$还考虑了向国家标准靠拢$如将含水量改为含水率#%"!"$#岩石坚硬程度的划分标准与国家标准’工程岩体分级标准()Y"F$&#N* P>+基本一致#考虑铁路规范的连续性$此次名称仍延用%极硬岩&!%硬岩&$而非%坚硬岩&!%较坚硬岩&#%"!"%#原’铁路工程地质技术规范()!"’#&+中的%软质岩&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值为F!($G H.$此类岩石在工程中较常遇到$而其范围值较大$工程性质差别亦较大$为工作方便起见$参考国家标准’工程岩体分级标准()Y"F$&#N*P>+将%软质岩石&大类中的%软质岩&分为%较软岩&和%软岩&两类#作为建筑地基的岩石$在进行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时$一般采用圆柱体作为标准试件#其直径为F$--$允许偏差为Z&--$高度与直径之比值为&8$#当采用点荷载试验时$由点荷载强度指数换算成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可按下式计算,,+S&>8((N&%$8%(((/)F$+)说明(8#8(+式中#,+***直径为F$--$高径比为&的岩石试件单轴抗压强度)G H.+"%/)F$+***岩石基准试件点荷载强度指数)G H.+#%"!"’#岩石的耐冻性目前还没有一种较简便$又比较成熟的指标可以纳入规范#实际工作中可参阅’铁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F*P N+和’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F N*P>+的规定#%"!"’#测定软化系数所用试件的尺寸应为%基准试件&$即采用直径F$--$允许偏差为Z&--的圆柱体$高径比为&#%"!")#膨胀岩是一种特殊性岩石#近年来$在铁路工程建设中越来越引起设计和-N&-施工单位的重视!早在($年前铁路部门就有研究"在随后的侯月线#宝中线及南昆线的建设中"都结合勘测设计和施工进行了有关膨胀岩的试验研究"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西北分院#铁道部隧道工程局还专门进行了膨胀岩判定和分级标准#膨胀岩隧道设计与修建技术等研究!鉴于铁路行业对膨胀岩理论已有一定深度的认识"工程实践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为体现规范在技术上的进步"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本着实事求是#积极稳妥的原则"将膨胀岩纳入规范是必要的和有基础的!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目前我们对某些膨胀岩膨胀机理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研究膨胀岩的某些试验方法还不完善$膨胀岩的膨胀性分级标准"以及与膨胀性分级相对应的工程措施之间还没有建立起很好的联系等"这些都有待于今后的深入研究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为此"本标准仅规定了膨胀岩的定义和膨胀岩的判定标准!膨胀岩判定标准的室内试验方法"应采用现行%铁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F (P N)中规定的自由膨胀率试验#膨胀压力试验和饱和吸水率试验方法!由于易崩解岩石的自由膨胀率试验在浸水情况下无法测定其径向和轴向的自由膨胀率"所以作了*将岩石砸碎成小于F --粒径的角砾"置于粉碎机中粉碎"全部过$8F --的筛后按膨胀土自由膨胀率的测试方法进行试验+的规定!由于不易崩解岩石的自由膨胀率试验可得到岩石轴向和径向两个自由膨胀率数值"为便于操作"本标准规定了取两值中的大值与表中判定标准进行对比#判定的办法!因为膨胀岩含有大量的亲水矿物"它所具有的膨胀性特征均与水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勘测设计与施工中应特别重视水对膨胀岩体的影响!%"$"+#在对岩体进行完整程度划分时"除采用*岩体完整性指数+外"还可采用*岩体体积节理数+作为参考指标!测试方法如下,针对不同的工程地质岩组或岩性段"选择有代表性的具有三维空间的岩体露头或工程开挖面进行节理’或结构面)的统计!每一测点的面积不小于&-U F -"测线布置应垂直于被测的一组结构面走向"且测线长度不小于F -!测量垂直于测线结构面的条数或每组节理的平均间距"并按下式计算,6C S -#=-&=-(=-=-4=-,’说明(8&8%)式中#6C (((岩体体积节理数’条.-()$-4(((第7组节理每米长测线上的条数$-,(((每立方米岩体中非成组节理的条数!/P &/$$$$$$$$$$$$$$$$$$$$$$$$$$$$$$$$$$$$$已为硅质!铁质!钙质充填并再胶结的节理不予统计"#岩体体积节理数6C $与#岩体完整性指数’C $的对应关系如说明表(8&8%"说明表%"$"+#"-与#-对应关系6C %条&-(’6C (((’6C (#$#$’6C (&$&$’6C ((F 6C &(F ’C ’C %$8%F $8%F !’C %$8F F $8F F &’C %$8(F $8(F &’C %$8#F ’C ’$8#F &"!"&#关于#混合土$国内外较多的规范都将含有物小于F L 作为#不含$的标准(即不考虑含有物对土工程性质的影响"如碎石类土中含有小于F L 的砂或土时(其含有物仅充填碎石类土中的孔隙(起骨架作用的仍是粗颗粒"当含有物为F L !&F L %有的规范为F L !#F L 或F L !&$L ’时(含有物对土的工程性质将有一定的影响(定名时应予以考虑"当含有物大于&F L 时(对土的工程性质将产生较大影响"如黏性土中含有的粗颗粒质量大于&F L 时(粗颗粒已能在土中起到部分骨架作用(对土的基本承载力!抗剪强度!摩擦力等工程性质都会有影响(鉴于上述情况及多年的实践经验(本标准考虑划分指标的简化(规定了含有物大于F L 时才参与土的定名(并将&F L 作为#微含$与#含$的界限"&"$"&#根据多年来的实践经验(粉土是具有一定塑性(但又同时具有某些砂类土特性的土"这种土具有较特殊的工程性质(如不具有典型的塑性(干强度较低(有明显的摇振反应(易液化等"因此(应采用不同的试验方法对其进行评价(有针对性地提出这类土的设计参数和工程措施意见"本标准对粉土的定名采用了两个指标(即塑性指数小于或等于#$和粒径大于$8$%F --颗粒的质量不超过全部质量的F $L "在实际工作中可先进行塑性指数的判定(当塑性指数小于(时(为与粉砂相区别(应再做颗粒分析试验(以确定大于$8$%F --颗粒的含量"&"$"’#土的液!塑限试验方法规定如下)塑限采用搓条法*液限采用圆锥仪法(圆锥仪总质量为%I 6"&"$")#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第四系碎石类土及中!粗!砾砂呈密实或松散状态的并不很多(常见的一般是中密状态的"但同是#中密$状态的碎石类土及砂类土(其工程性质却往往相差较大"为此(参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Y "F $$&#-P >’(并根据天然坡和开挖情况!钻探情况!相对密度!标贯锤击数等(将#中密$的碎石类土及砂类土进一步划分为#中密$和#稍密$两类"由于碎石类土动力触探锤击数不仅与其密实程度有关(而且与碎石的成分和级配有关(因此采用动探锤击数作为划分碎石类土密实程度的定量指标离散性较大(.$(.目前资料也较少!还有待资料的积累和分析总结"随着原位测试技术的不断发展!实际工作中已很少用#相对密度$!而多采用标准贯入试验的方法来划分砂类土的密实程度!这种方法准确%简便易行"因此!在确定砂类土的密实程度时!应将标准贯入试验作为主要手段"粉土因具有砂类土的某些特性!其密实程度的划分指标采用孔隙比是比较科学的"划分的依据可参阅&岩土工程勘察规范’(Y "F $$&#)P >*第&8&8#$条条文说明的有关内容"&"$"+#经验证明!由于粉土低塑性的特征!其潮湿程度如采用液性指数!显然不适用于塑性指数小于(的粉土的情况+比照砂类土采用饱和度指标又很难反映粉土的情况!因此目前只能采用含水率指标来进行划分"划分的依据可参阅&岩土工程勘察规范’(Y "F $$&#)P >*第&8&8#$条条文说明"&"%"!#自然界中具有特殊工程地质性质的土较多!除本标准所列的一些特殊土以外!还有污染土%风化土或残积土等"因实际工作中遇到较少!对它们研究不够!加之它们的工程性质随土的污染程度%污染物成分%母岩成分%土中所夹成分等的不同!会有很大的变化!目前纳入规范的条件还不成熟!待积累资料后再考虑纳入本标准"&"%"$#黄土是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一种特殊土"因受成因和土中所含碳酸钙成分控制!使其具有湿陷性!抗水性能差!易崩解%潜蚀!具大孔隙和垂直节理发育等特征"本标准列出其主要特征之一)))湿陷性的划分标准"对于其他特征!如具垂直节理%遇水易受侵蚀等!在工程中均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工程的安全"对于一般建筑物来说!条文中室内湿陷性试验的#一定压力$是指!基底以下#$-以内的土层采用&$$,H .压力+#$-以下至非湿陷土层顶面!采用上覆土层的饱和自重压力!当大于($$,H .时!仍用($$,H .+当基底压力大于($$,H .时!可按实际压力考虑"对建于厚层黄土上的重要建筑物!应慎重研究黄土的湿陷性"&"%"%#为了方便对红黏土塑性状态的划分!本标准规定了划分的定量指标,含水比和野外原位测试的方法+还提出了经验指标"实际工作中三种指标可分别单独使用"当按某种方法确定!指标位于界限值附近!判断困难时!应采用另外两种方法予以核对"红黏土塑性状态划分的标准主要是参考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Y "F $$&#)-#(-$$$$$$$$$$$$$$$$$$$$$$$$$$$$$$$$$$$$$P>!附录八的有关内容"为了与铁路有关规范塑性状态划分的级别一致#从红黏土的特殊性和偏于安全方面考虑#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Y"F$$&#’P>!中(可塑)状态的指标划归(软塑)"由于此次标准制定中对红黏土工程性质的研究较少#分类指标还有待今后室内试验与工程实践经验的积累"&"%"&#对膨胀土的判别规定了初判和详判两个步骤"一般情况下#在一个地区开展工作时应首先根据地貌*土的颜色*结构*土质*自然地质现象等进行调查*分析*对比#并辅以简单的(自由膨胀率)试验进行初判"在初判基础上应根据勘测阶段的要求进行详判#并确定膨胀土的膨胀潜势"&"%"’#软土应采用多种指标综合判定#除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和天然含水率大于或等于液限外#还应考虑压缩系数*不排水抗剪强度和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等指标"软土的判定应以天然孔隙比*天然含水率及原位测试方法&如十字板剪切强度*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等!为主要判定标准"当天然含水率接近液限*天然孔隙比接近#时#应参考其他指标综合确定"软土力学指标的取得#本标准推荐采用现场原位测试的方法"粉土是本标准新划分出的一种土类"它包括了原铁路工程土类划分中的黏砂土&塑性指数(!%的黏性土!和部分砂黏土&塑性指数%!#$的黏性土!#当这部分土的物理力学指标达到软土的指标时#也应定为软土"由于具有软土特征的这部分粉土的工程性质研究的还不充分#所以只在(表>8(8F J#软土的分类)中以注的形式出现#且暂定名为(软粉土)"软土灵敏度指标的取得#一般采用现场十字板剪切试验和原状土室内试验两种方法"现场十字板抗剪强度试验是将十字板剪切的(峰值强度)与(重复剪土的强度)的比值作为灵敏度指标+室内试验是将(原状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与原状土同密度*同含水率#但结构彻底破坏的重塑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的比值作为灵敏度指标"&"%")#本条规定了对盐渍土和盐渍土场地的含义"对土而言#只要土中的易溶盐含量大于或等于$8F L#就应定为盐渍土"其中易溶盐含量是指#$$$6土中所含易溶盐的(克)数#以百分数表示"在评价盐渍土场地时#应根据地表以下#8$-深度范围内土的平均含盐量确定"确定方法如下,作为盐渍土分析的土样应分段连续采集#取样深度一般为#-"在$!$8$F-* --&($8$F !$8&F -!$8&F !$8F -!$8F !$8%F -!$8%F !#8$-五段分别采集"因地下水位以下土中含盐量明显减少#所以#当地下水位小于#8$-时#取样至地下水位$如地下水位大于#8$-#且#8$-深度以下土中的含盐量仍较大时#应加大取土深度"土层中平均含盐量的计算应根据每层土的含盐量#按取样厚度加权平均"计算公式如下%"89*7:9#0:&"8:*7:9#0:’说明>8(8I (式中#"8)))土层的平均含盐量’L ($"8:)))第:层土的含盐量’L ($0:)))第:层土的厚度’-("&((&$$$$$$$$$$$$$$$$$$$$$$$$$$$$$$$$$$$$$。
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2019

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2019
根据中国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2019年版),岩土可分为
以下几类:
1. 岩石:包括晶体岩石、碎屑岩石和岩浆岩石等。
晶体岩石包括花岗岩、辉长岩、闪长岩、苏木母岩等。
碎屑岩石包括砂岩、泥岩、岩屑岩等。
岩浆岩石包括玄武岩、安山岩等。
2. 黏土:包括粘性土、软土和淤泥等。
粘性土包括黏土、粘壤土、黏性软土等。
软土包括压实软土、高液限软土等。
淤泥一般指河流决口堆积的湖泊底泥和海洋泥。
3. 砂:主要指粗砂、中砂和细砂等。
粗砂指颗粒直径大于0.1
毫米的砂粒,中砂指颗粒直径在0.05毫米至0.1毫米之间,细砂指直径小于0.05毫米的颗粒。
4. 粉土:指颗粒直径小于0.002毫米的细颗粒土壤,一般具有
较高的水化特性。
5. 砾石:指颗粒直径大于2毫米的石子或岩石碎片。
根据颗粒大小的不同,砾石可进一步分为粗砾石、中砾石和细砾石。
6. 沙土:是由砂和粉土混合形成的土壤。
7. 淤土:主要指由淤泥和其它颗粒物质混合形成的土壤。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土壤类型,如灰土、腐殖土、风沙土等。
以上是根据2019年版中国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对岩土进行的分类。
不同类型的岩土在铁路工程中有不同的工程应用和处理要求。
土的分类

土的分类与鉴定土属于第四系的松散堆积物,其结构松散,成因复杂。
根据地质成因,可划分为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淤积土、冰积土和风积土等。
据土的颗粒级配、塑性指标、液限或孔隙比可将土分为碎土石、砂土、粉土、粘性土及其以前沉积的和淤泥质土。
根据形成时代晚更新世Q3土,定为老沉积土;第四纪全新世中近期沉积的土,为新近沉积土。
1.土的描述与定名在岩土工程中,土的分类主要依据其粒度成分,并结合其成因和时代进行命名。
因此在现场勘察时应注意划分成因和时代,并详细描述土的成分和结构特征。
碎石土应描述:砂土应描述:粉土应描述:粘性土应描述:2.碎土石的分类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的土,应定名为碎石土,并按下表进一步分类。
定名时,应根据颗粒级配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碎石土的密实度可根据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确定,对于平均粒径等于或小于50mm,且最大粒径小于100mm的碎按表1-12分类。
并石土,可用重型动力触探锤击数N63.5进行修正。
按表1-13的修正系数对锤击数N63.5分类表1-12 碎石土密实度按N63.5对于平均粒径大于50mm ,或最大粒径大于100mm 的碎石土,可用超重型动力触探N 120按表1-14分类,并按表1-15的修正系数对锤击数N 120进行修正。
或参照表1-16根据野外观察鉴别。
3.砂土的分类粒径大小2mm 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粒径大于0.075mm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的土,应定名为砂土,并按表1-17进一步分类,定名时应根据颗粒级配由大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砂土的密实度应根据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实测值N 划分为密实、中密、稍密和松散,按表1-18确定。
当用静力触探探头阻力划分砂土密实度时,可根据当地经验确定。
4.粉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且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的土,应定名为粉土。
粉土的密实度应根据孔隙比e划分为密实、中密和稍密,按表1-19确定;其湿度应根据含水量w(%)划分为稍湿、湿、很湿,按表1-20确定。
岩土分类标准和地质勘察局部修订条文

《铁路工程岩土分类原则》(TB10077-)和《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局部修订条文一.《铁路工程岩土分类原则》(TB10077-)1、1.0.2 原条文(略)[补充阐明]本条条文阐明修改为:“本原则所波及旳是自然旳、未经人工开采或加工旳,与工程建设有关旳岩土”。
删去“不涉及人工开采旳块石、料石,或经人工筛选旳多种砂料、土料等,也不涉及经人工解决过旳地基”。
2 、4.1.5 一般土按铁路路基填料分类时,应符合附录A旳规定。
[补充阐明]新增条文该条为本次修订新增长内容。
岩土分类原则与路基填料在“一级定名”上进行了统一。
3、4.1.6 当碎石类土和砂类土中旳黏性土含量超过25%时,应注意黏性土含量对土旳工程性质旳影响。
[补充阐明]新增条文4、4.2.1 土旳颗粒分组应符合表4.2.1旳规定。
[补充阐明]表中对圆砾(或角砾)与卵石(或碎石)之间旳分界粒径进行了修订。
4、4.2.2 碎石类土根据土颗粒旳形状和级配旳划分,应符合表4.2.2旳规定。
注:定名时应根据粒径分组,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拟定。
[补充阐明]本条根据修订旳4.2.1条土颗粒粒组划分旳状况,对卵石土(或碎石土)、粗圆砾土(或粗角砾土)、细圆砾土(或细角砾土)旳定名做了相应旳修改。
5、4.3.7条原“表4.3.7-1 数年冻土旳分类”最后一栏“含土冻层”应改为“含土冰层”。
[补充阐明]本条是对原条文旳修改根据冻土旳名词术语,将“含土冻层”改为“含土冰层”。
6、附录A 路基填料分组A.0.1 一般土作为路基填料时,可按土颗粒旳粒径大小分为巨粒土、砂类土和细粒土。
A.0.2 巨粒土、粗粒土填料应根据颗粒构成、颗粒形状、细粒含量、颗粒级配、抗风化能力等,按表A.0.2进行分组。
注:1 颗粒级配分为良好(C u≥5,且C c=1~3)和不良(C u<5,且C c≠1~3)。
式中:不均匀系数C u=d60/d10;曲率系数C c=d302/(d10×d60)d10、 d30、 d60分别为颗粒级配曲线上相应于10%、30%、60%含量颗粒旳粒径。
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分类描述与围岩分级

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分类描述与围岩分级4.1岩石分类4.1.1岩石按成因应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4.1.2岩石坚硬程度应按表4.1.2分为坚硬岩、较硕岩、较软岩、软岩和极软岩。
现场工作中可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进行定性划分。
表4.1.2岩石坚硬程度分类注:1当无法取得饱和单轴抗圧强度数据时,可用点荷载试验强度换算,换算方法按现行国家标准《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 50218执行。
2当岩体完整程度为极破碎时,可不进行坚硬程度分类。
4.1.3岩体完整程度可根据完整性指数按表4.1.3的规定进行分类。
表4.1.3岩体完整程度分类注:完整性指数为岩体圧缩波速度与岩块圧缩波速度之比的平方,选定岩体和岩块测定波速时,应注意其代表性。
4.1.4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应根据岩石坚硕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按表4.1.4的规定进行划分。
表4・:L4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4.1.5岩石风化程度应按本规范附录B分为未风化岩石、微风化岩石、中等风化岩石、强风化岩石和全风化岩石。
4.1.6当软化系数小丁•或等J- 0.75时,应定为软化岩石。
当岩石具有特殊成分、特殊结构或特殊性质时,应定为特殊性岩石,如易溶性岩石、膨胀性岩石、崩解性岩石、盐渍化岩石等。
4.1.7岩石可根据岩石质量指标(RQD)进行划分,RQD大于90为好的、RQD为75〜90为较好的、RQD为50〜75为较差的、RQD为25〜50为差的、RQD小于25为极差的。
4.2 土的分类4.2.1 土按沉积年代分为老沉积土、一般沉积土、新近沉积土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老沉积土:第四纪晚更新世(QJ及其以前沉积的土。
2 —般沉积土:第四纪全新世早期沉积的土。
3新近沉积土:第四纪全新世中、晚期沉积的土。
4.2.2土按地质成因可分为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冲积土、淤积土、冰积土、风积土等。
4.2.3土根据有机质含量(WJ可按表4.2.3的规定进行分类。
表4.2.3 土按有机质含量(WQ分类注:有机质含量W“为550°C时的灼失量。
岩土分类标准和地质勘察局部修订条文

《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和《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1)局部修订条文一.《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1、1.0.2 原条文(略)[补充说明]本条条文说明修改为:“本标准所涉及的是自然的、未经人工开采或加工的,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岩土”。
删去“不包括人工开采的块石、料石,或经人工筛选的各种砂料、土料等,也不包括经人工处理过的地基”。
2 、4.1.5 一般土按铁路路基填料分类时,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补充说明]新增条文该条为本次修订新增加内容。
岩土分类标准与路基填料在“一级定名”上进行了统一。
3、4.1.6 当碎石类土和砂类土中的黏性土含量超过25%时,应注意黏性土含量对土的工程性质的影响。
[补充说明]新增条文4、4.2.1 土的颗粒分组应符合表4.2.1的规定。
表4.2.1 土的颗粒分组[补充说明]表中对圆砾(或角砾)与卵石(或碎石)之间的分界粒径进行了修订。
4、4.2.2 碎石类土根据土颗粒的形状和级配的划分,应符合表4.2.2的规定。
表4.2.2 碎石类土的划分[补充说明]本条根据修订的4.2.1条土颗粒粒组划分的情况,对卵石土(或碎石土)、粗圆砾土(或粗角砾土)、细圆砾土(或细角砾土)的定名做了相应的修改。
5、4.3.7条原“表4.3.7-1 多年冻土的分类”最后一栏“含土冻层”应改为“含土冰层”。
[补充说明]本条是对原条文的修改根据冻土的名词术语,将“含土冻层”改为“含土冰层”。
6、附录A 路基填料分组A.0.1 一般土作为路基填料时,可按土颗粒的粒径大小分为巨粒土、砂类土和细粒土。
A.0.2 巨粒土、粗粒土填料应根据颗粒组成、颗粒形状、细粒含量、颗粒级配、抗风化能力等,按表A.0.2进行分组。
表A.0.2 巨粒土、粗粒土填料分组注:1 颗粒级配分为良好(C u≥5,且C c=1~3)和不良(C u<5,且C c≠1~3)。
不同行业岩土分类方法

铁道部《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中的分类方法岩体岩硬质岩岩石软质岩碎石土一般土砂土岩土粉土粘性土黄土红粘土土膨胀土特殊土软土盐渍土多年冻土填土1. 岩体:工程影响范围内,有相当体积的岩石天然地质体。
可按结构类型、岩层厚度、节理发育程度、受地质构造影响程度、完整程度、风化程度等进行分类或分带。
表25 岩体按节理宽度分级表26 岩体按受地质构造影响程度划分表27 岩体按结构类型分类表28 岩体按岩层厚度分类表29 岩体按节理发育程度分级表30 岩体按完整程度划分表31 岩体按风化程度分带2. 岩石:指单一的不包含明显结构面的岩石块体。
可按坚硬程度、软化性和抗风化能力进行分类。
当岩石中所含的特殊成分影响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时,应定为特殊性岩石。
表32 岩石按坚硬程度定性划分表33 岩石按坚硬程度定量划分表34 岩石按软化性分类表35 新鲜岩石抗风化能力分级对含有较多亲水矿物,含水率变化时产生较大体积变化的岩石,应判定为膨胀岩。
表36 膨胀岩的室内试验判定指标3. 一般土1)碎石土2)砂类土3)粉土:塑性指数I P ≤10,且粒径大于0.075 mm 颗粒的质量不超过全部质量50%的土。
4)粘性土表39 粉土及粘性注:1.液限含水率试验采用圆锥仪法,圆锥仪总质量为76g ,入土深度10mm ;2.塑限含水率试验搓条法;3.液限含水率试验采用圆锥仪法4. 特殊土1)黄土:第四纪以来,在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土颗粒成分以粉粒为主、含碳酸钙及少量易溶盐、并具有大孔隙和垂直节理、抗水性能差、易崩解和潜蚀、上部多具湿陷性等工程地质特征的土表40 黄土按堆积年代划分表41 黄土按湿陷性划分2)红粘土:颜色呈棕红、褐黄色,覆盖于碳酸盐系岩层之上,且液限%50≥l w 的高塑性粘土。
红粘土经搬运、沉积后仍保留残积粘土的基本特征,且%45>l w ,为次生红粘土。
红粘土具有遇水软化、失水收缩强烈、裂隙发育、易剥落等工程地质特征。
地质工程岩土分类及描述

地质⼯程岩⼟分类及描述地质勘察岩⼼鉴定和描述⼀.⼟的分类和定名(⼀)、⼟的分类——按颗粒粒径⼤⼩1.漂⽯(块⽯)漂⽯(浑圆、圆棱)或块⽯(尖棱、次尖棱)粒径(mm)⼤d>800 中400<d≤800 ⼩200<d≤400;2.卵⽯(碎⽯)卵⽯(浑圆、圆棱)或碎⽯(尖棱、次尖棱)粒径(mm)⼤60<d≤200 中40<d≤60 ⼩20<d≤40;3. 圆砾(⾓砾)圆砾(浑圆、圆棱)或⾓砾(尖棱、次尖棱)粒径(mm)⼤10<d≤20 中5<d≤10 ⼩2<d≤5;4. 砂粒砂粒粒径(mm)粗0.5<d≤2 中0.25<d≤0.5 细0.075<d≤0.255. 粉粒粒径(mm)0.005<d≤0.0756. 黏⼟粒粒径(mm)d<0.005(⼆)、⼟的定名——按《铁路⼯程岩⼟分类标准》(TB10077-2001)执⾏1.漂⽯(块⽯)⼟:粒径⼤于20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2.卵⽯(碎⽯)⼟:粒径⼤于2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3.圆砾(⾓砾)⼟:粒径⼤于2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4.砾砂⼟:粒径⼤于2mm的颗粒占总质量的25-50%5.粗砂⼟:粒径⼤于0.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6.中砂⼟:粒径⼤于0.2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7.细砂⼟:粒径⼤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85%8.粉砂⼟:粒径⼤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9.粉⼟:塑性指数等于或⼩于10,且粒径⼤于0.075mm的颗粒的质量不超过全部质量的50% 10.粉质黏⼟:粉粒⼩于黏粒,塑性指数10-1711.黏⼟:主要由黏粒组成,塑性指数⼤于17注:定名时应根据颗粒级配,由⼤到⼩,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三)、黏性⼟的分类及野外鉴别1.黏⼟:极细的均匀⼟块,搓捻⽆砂感,黏塑滑腻,易搓成细于0.5mm的长条2.粉质黏⼟:⽆均质感,搓捻时有砂感,塑性,弱黏结,能搓成⽐黏⼟较粗的短⼟条3.粉⼟:有⼲⾯似的感觉,砂粒少,粉粒多,潮湿时呈流体状,不能搓成⼟条、⼟球(四)、⼟的潮湿程度的划分——含漂(块)⽯⼟、卵(碎)⽯⼟、圆砾(⾓砾)⼟、砂⼟,分为稍湿、潮湿及饱和稍湿—呈松散状,⼿摸时感到潮,饱和度Sr 50%潮湿—⼿捏时⼿上有湿印,Sr=50-80%饱和—空隙中的⽔可⾃由流出(地下⽔位以下),Sr>80%3、粉⼟潮湿程度的划分稍湿—天然含⽔率w<20%潮湿—天然含⽔率w=20-30%饱和—天然含⽔率w>30%4、⼟的潮湿程度在钻孔中的表达⽅法黏性⼟砂性⼟、粉⼟、碎⽯类⼟坚硬稍湿硬塑、软塑潮湿流塑饱和(1)碎⽯类⼟及砂类⼟分为密实、中密、稍密、松散四类1.密实—钻进困难,给进震动厉害,孔内响动⼤,孔壁稳定,不易坍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土分类TB10077-2001 J123-2001术语和符号术语1、岩石(rock)2、岩体(rock mass)3、结构面(structural plane)4、一般土(general soil)5、特殊土(special soil)符号a0.1-0.2----------压缩系数CEC(NH4+)----------阳离子交换量CU----------不排水抗剪强度Dr----------相对密度e----------天然孔隙比Fs----------自由膨胀率IL----------液性指数Ip----------塑性系数Ir----------液塑比Ir/----------界限液塑比k----------渗透系数kf----------风化系数kp----------波速比kr----------软化系数Kv----------岩体完整性指数M-----------蒙脱石含量N-----------实测标准贯入锤击数ps-----------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Rc----------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Sr----------饱和度St----------灵敏度Vp--------纵波波速w----------天然含水量wA--------总含水量wL--------土的液限含水率(液限)wP--------土的塑限含水率(塑限)wu--------有机质含量αw-------含水比δs-------湿陷系数4 土的分类4.1一般规定4.1.1根据土的工程地质特性,分为“一般土”和“特殊土”两大类。
4.1.2土按时代、成因、土颗粒的形状、级配或塑性指数等进行分类:1土按堆积时代可划分为老堆积土(Q3及其以前堆积的土层)、一般堆积土(文化期以前的Q41堆积的土层)、新近堆积土(文化期以来的Q42堆积土层)。
2土根据地质成因可划分为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冲积土、海积土、湖积土、淤积土、冰积土和风积土等。
3根据土颗粒的形状、级配或塑性系数,一般可划分为碎石类土、砂类土、粉土和黏性土。
4.1.3对成韵律沉积的土层,当薄导层与厚层厚度之比为1/10-1/3时,宜定名为“夹层”,厚层的土名写在前面,如黏土夹粉砂层;当厚度之比大于1/3时,宜定名为“互层”,如黏土与粉砂互层;当厚度之比小于1/10时,且有规律多次出现时,宜定名为“夹薄层”,如黏土夹薄层粉砂。
4.1.4由坡积、洪积、冰水沉积形成的,颗粒级配不连续,粗细颗粒混杂的土,应判定为“混合土”。
土的名称为在主要土名前冠以主要含有物的名称。
当主要含有物(碎石类土、砂类土、粉土、黏土等)的质量占总质量的5%-25%时,应定名为“微含”,如微含黏土角砾土,微含碎石黏土等;当主要含有物的含量大于或等于25%时,应定名为“含”,如含黏土角砾土,含碎石黏土等。
4.1.5一般土作为铁路路基填料时,分类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4.1.6碎石类土和砂类土中的黏性土含量起过25%时,应考虑黏性土含量对土的工程性质的影响。
4.2.一般土分类4.2.1土的颗粒分组应符合表4.2.1的规定4.2.2碎石土类根据土颗粒的形状和级配的划分,应符合下表规定。
4.2.3 砂类土根据土的颗粒级配的划分,应符合表4.2.3地规定。
4.2.4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且粒径大于0.075mm颗粒的质量不超过全部质量50%的土,应定名为粉土。
4.2.5黏性土应根据土的塑性指数,按表4.2.5划分。
4.2.6碎石类土、砂类土、粉土的密实程度和黏性土的压缩性,应分别根据野外调查鉴定、相对密度和标准贯入锤击数、孔隙比、压缩系数等指标确定。
1碎石类土的密实程度应根据结构特、地貌、天然坡形态、开挖及钻探情况,按表4.2.6-1确定。
2砂类土的密实程度应根据标准贯入锤击数或相对密度,按表4.2.6-2划分。
相对密度Dr按下式计算:e max- eDr= ——————(4.2. 6)e max- e min式中 e --- 天然孔隙比,e max--- 最大孔隙比,e min --- 最小孔隙比3 粉土密实程度的划分,应根据孔隙比按表4.2.6-3确定。
4 黏性土的压缩性根据压缩系数,按表4.2.6-4确定。
0.1-0.24.2.7 碎石类土、砂类土、粉土的潮湿程度和黏性土的塑性状态,应分别根据饱和度、天然含水率、液性指数等指标确定。
1 碎石类土、砂类土的潮湿程度应根据饱和度,按表4.2.7-1划分。
2 粉土潮湿程度应根据天然含水率按表4.2.7-2划分。
表 4.2.7-2 粉土潮湿程度的划分3黏性土的塑性状态应根据液性指数,按表4.2.7-3划分。
4.3 特殊土的分类4.3.1根据土中特殊物质的含量、结构特征和特殊的工程地质性质等因素,可将特殊土划分为黄土、红黏土、膨胀土、软土、盐渍土、多年冻土、填土等。
4.3.2黄土的判定及分类应符合下列规定:1第四纪以来,在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土颗粒成份以粉粒为主、含碳酸钙及少量易溶盐、并具有大孔隙和垂直节理、抗水性能差、易崩解和潜蚀、一部多具湿陷性等工程地质特征的土,应判定为黄土。
2黄土按堆积时代的划分,应符合表4.3.2-1的规定。
3黄土按塑性指数I p的分类,应符合表4.3.2-2的规定。
表 4.3.2-1黄土按堆积时代的划分4黄土的湿陷性应根据室内湿陷性试验在一定压力下测定的湿陷系数值,按表4.3.2-3判定。
5黄土在上覆土的自重压力下受水浸湿发生湿陷时,应定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当黄土在大于上覆的自重压力(包括土的自重压力和附加压力)下受水浸湿发生湿陷时,应定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4.3.3红黏土的判定和分类,应符合下列规定:1颜色呈棕红、褐黄色,覆盖于碳酸盐系岩层之上,且液限等于或大于50%的高塑性黏土,应判定为红黏土。
红黏土经搬运、沉积后仍保留残积黏土的基本特征,且液限大于45%,应判为次生红黏土。
红黏土遇水软化、失水收缩强烈、裂隙发育、易剥落。
2红黏土塑性状态的划分,应符合表4.3.3-1的规定。
表 4.3.3-1红黏土塑性状态的划分3红黏土的裂隙状态划分,应符合表4.3.3-2的规定。
4红黏土按界限液塑比和液塑比关系分类,应符合表4.3.3-3的规定。
界限液塑比I r ’和液塑比I r 按下列公式计算:I r /=1.4+0.066w L (4.3.3-1)w LI r =————w P(4.3.3-2) 表 4.3.3-3 红黏土按界限液塑比和液塑比关系的工分4.3.4 膨胀土的判定和分类,应符合下列规定:1黏粒成份主要由亲水矿物组成,具有吸水显著膨胀软化,失水急剧收缩开裂,并能产生往复胀缩变形的黏性土,应判定为膨胀土。
2 膨胀土应根据勘察阶段的需要,按下列规定进行初判和祥判。
1)膨胀土应根据地貌、土的颜色、结构、土质情况、自然地质现象和土的自由膨胀率等特征,按表4.3.4-1综合判定。
2)膨胀土详判应采用自由膨胀率、蒙脱石含量、阳离子交换量三项指标。
当符合表4.3.4-2中的两项指标时,即判定为膨胀土。
表 4.3.4-2 膨胀土的祥判指标44 3 膨胀土的膨胀潜势,应按表4.3.4-3分为强、中、弱三级。
4.3.5软土的判定和分类,应符合下列规定:1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0,天然含水率大于或等于液限,压缩系数大于或等于0.5MP-1,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30kPa的黏性土,应判定为软土。
软土一般含有机质,具有压缩性高、强度低、灵敏度高和排水固结缓慢的特点。
软土的结构扰动后,强度有很大的降低。
2软土按物理力学性质的分类,应符合表4.3.5-1的规定。
3软土按成因分类,应符合表4.3.5-2的规定。
表 4.3.5-2软土的成因类型4软土的灵敏感度应根据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或现场十字板剪切试验,按表4.3.5-3判定。
1)软土的灵敏度S t,当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确定时,应按下式计算:q uS t =—————(4.3.5-1)q u’式中q u—原状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q u’—与原状土密度和含水率相同,但结构彻底破坏的重塑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2)软土的灵敏度S t,当采用现场十字塑切试验确定时,应按下式计算:S uS t =———(4.3.5-2)S u/式中S u—十字剪切试验峰值强度(kPa),S u/—十字板剪切试验复剪土强度(kPa)4.3.6盐渍土的判定和分类,应符合下列规定:1易溶盐含量大于0.5%的土,应判定为盐渍土。
当地表以下1.0米深度内易溶盐的平均含量大于0.5%时,应定为盐渍土地区或场地。
盐渍土具有较强的吸湿、松涨、溶陷及腐蚀性等工程地质特征。
2盐渍土按含盐性质的分类,应符合表4.3.6-1的规定。
3 盐渍土含量性质采用下式计算:b(Cl- )D1= ——————(4.3.6-1)2b(SO42-)2b(CO32-)+b(HCO3-)D2 =————————(4.3.6-2)(Cl- ) + 2b(SO42-)式中b(Cl- )、b(HCO3-)、2b(SO42-)、2b (CO32-)是指1kg土中所含括号内物质的质量摩尔浓度,单位为mmol/kg。
4盐渍土盐渍化程度的分类,应符合表4.3.6-2的规定。
表 4.3.6-2盐渍土盐渍化程度的分类4.3.7多年冻土的判定和分类,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在自然界中,冻结状态持续两年或两年以上的土层,应判定为多年冻土。
当多年冻土温度改变后,其物理力学性质随之改变,并可产生冻胀、融沉、热融滑塌等现象。
2多年冻土的分类应根据土的类别、总含水量等,按表4.3.7-1进行划分。
3多年冻土的融沉性分级,应符合表4.3.7-2的规定。
融化下沉应按下式计算:系数δδ0 =(h1– h2)/h1 × 100 % (4.3.7)式中h1—冻土试件融化前高度(mm),h2—冻土试件融化后高度 (mm)。
2 盐渍化冻土、泥炭化冻土、腐植土、高塑性黏土不在表列表 4.3.7-2多年冻土的融沉分级4.3.8填土的判定的分类,应符合下列规定:1人为活动堆积的土应判定为填土,一般具有成份复杂、固结时间短等特点。
2填土按物质组成和堆填写方式的分类,应符合表4.3.8的规定。
表 4.3.8填土的分类3 岩石和岩体的分类表3.2.8 岩体风化程度分带f度的比值。
2、k p是同一岩体中风化岩石的纵波波速与未风化岩石的纵波波速的比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