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典]高速铁路路基(路基填筑与检测标准)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TBTB 10751-2010J XXX-2010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Standard for constructional quality acceptanceof high speed railway subgrade engineering(报批稿)2010—12—08 发布2010—XX—××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Standard for constructional quality acceptanceof high speed railway subgrade engineeringTB 10XXX -2010J XXX-2010主编单位: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施行日期:2010年XX月XX日本标准是根据铁道部《关于印发2009年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铁建设函[2009]34号)的要求,在《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的基础上,充分吸纳京津、武广、郑西、合宁、合武、石太等高速铁路的建设、运营经验以及京广、浙赣、胶济、郑徐线等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工作经验编制而成的。
本标准的编制工作紧紧把握高速铁路总体技术路线,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路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本标准共分15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地基处理、填料、基床以下路堤、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路堑、基床、路基支挡工程、路基排水、路基边坡防护、路基相关工程及设施、沉降变形观测、路基单位工程综合质量评定。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如下:1.突出了单位工程综合质量评定、实体工程质量及主要功能核查要求;2.强调了工程施工质量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结构安全、用年限内正常运营的需要;3.体现了对施工管理、技术、作业三个层次的有关要求,明确了建设各方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的具体质量职责;4.体现“四新”技术及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等现代化手段,规定了工程施工应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工艺,保证质量,保障安全;5.规定了质量检测应采用先进、成熟、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质量数据做到全面、真实、可靠;6.突出源头控制、过程控制、细节控制。
(2024版)铁路路基填筑验收标准、填筑要求及控制要点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铁路路基填筑验收标准、填筑要求及控制要点《路基填筑验收标准、填筑要求及控制要点》一、路基填筑验收标准1、路基填料1)、基床底层:普通填料最大粒径不大于60mm。
2)、基床以下路堤:最大粒径小于75mm。
检验数量:1×104m3检验一次填料粒径,颗粒级配及细粒土含量。
监理平行检验10%平行检验,且同一土源不少于1次,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率。
3)、基床表层:非过渡地段掺入3%水泥,过渡段基床表层掺5%水泥,检验数量:5000m3检1次级配,10%平检。
4)、过渡段:基床底层范围内掺3%水泥(分过渡段方式),表层:5%水泥检验数量:2000m3检1次级配,10%平检。
2、填料压实标准,控制指标1)、基床以下路堤:检测指标:K30、K检验数量:K30≥110(细)130(粗)K≥0.92每层检K6点;每填高约90cm检K304点。
2)、基床底层,检测指标:K30、Evd、K检验数量:K30≥130(细)150(粗)Evd≥40 K≥0.95 每层检K6点,边线1m处左右各2点,中间2点;每填高约90cm,检Evd、K30各4点,边线2m各1点,中间2点。
3)、基床表层:K30、Evd、K检验数量:K30≥190 Evd≥55 K≥0.97 每层检Evd、K各6点,边线1.5处左右各2点,中间2点;每层检K30 4点,边线1.5m处左右各1点,中间2点。
4)、过渡段:K30、Evd、K检验数量:K30≥150 Evd≥50、K≥0.95 每层检K3点,边线1m 左右各1点,中间1点;每填高约30cm检Evd 3点,中间1点,靠近桥台边缘2点;每填高约60cm检K30 2点,边线2m处左右各1点。
3、施工要求和注意事项1)、尽量避免雨天施工,合理安排施工工序。
2)、各正式填筑前,根据不同填料和机械情况进行填筑压实试验段,确定合理的铺填厚度,碾压遍数和填筑工艺,确保满足设计要求的压实标准,不少于3个检验批验收合格后,方可确定大面积施工的工艺参数。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8

1.明确本标准适用于新建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补充了本标准未涉及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验收要求。
2.优化调整了施工质量验收单元单元划分,补充了站场路基填筑、工程材料、路堑坡体排水、防风沙设施、防雪害设施的验收单元,取消了混凝土工程的模板验收单元,调整了地基处理验收单元分类及划分;并规定了施工前施工单位结合工程特点制定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的划分方案,由监理单位审批,建设单位备案的要求。
3.规定了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要求以及隐蔽工程和关键工序施工影像资料的留存要求。
4.为确保材料进场质量,保证材料进场进行专业化检验和验收,并减少材料进场重复验收和资料归集的工作量,新增了工程材料一章,统一规定了路基工程所用填料、混凝土、砂浆注(喷)浆材料、土工合成材料、钢筋(钢料)和拉锚材料、石料、预制构件、其他材料的原材料制品和检验要求。
5.补充了CFG桩、螺杆(纹)等素混凝土桩和托梁、承载板的验收要求;明确了施工前和施工期间地址核对工作相关要求,补充完善了成桩、垫层、预压、岩溶及采空区注浆等地基处理的验收要求。
6.补充了按过渡段设计的短路基、提堑连接处、半挖半填路基的检验规定;明确了过渡段及锥体采用同种材料、不同填料填筑时的填层检验要求;完善了化学改良土混合材料的块料粒径技术条件和掺水泥级配碎石的使用时限技术条件。
7.补充了槽型挡土墙的验收要求,完善了锚杆、锚索注浆检验规定,取消了短卸荷板式挡土墙、锚定板挡土墙、沉井基础等高速铁路路基不使用支挡类型的验收要求。
8.补充了空心砖内客土植生防护、喷混植生、植生袋、生态袋、植被毯的质量验收内容,充分体现生态和环保理念;完善了一般地区、旱地地区、寒冷地区不同地区植被覆盖、成活的验收要求。
9.补充了孔窗式护墙(坡)、柔性防护网、拦石墙的验收要求;完善了边坡防护的防冻胀设施及措施的验收要求。
10.补充了纤维混凝土及混凝土防(隔)水层、轨道板与封闭层构造缝嵌缝等新型防(隔)水措施的验收要求;补充完善了吊沟消力池及挡水墙、盲(渗)沟、坡体仰斜孔及引水、排水管的验收要求,细化了地面排水工程系统化的一般规定。
推荐文档:高速铁路路基工程质量验收标准是什么?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质量验收标准是什么?小编希望高速铁路路基工程质量验收标准是什么?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必要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备查,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
告诉铁路是用我国的基础建设之一,对于民众和国家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是不能忽视的一项基础工程,所以相关的检验标准也是十分严格的,那么高速铁路路基工程质量验收标准是什么?由小编来为您解答相关回答。
1.0.1 为加强高速铁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统一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标准,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
【条文说明】1.0.1 本标准的编制目的在于为政府部门和专门质量机构、建设和施工及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控制、验收提供统一的质量标准和检验、验收方法,作为规范工程建设各方主体质量行为的主要依据,以确保高速铁路路基工程的施工质量。
1.0.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
1.0.3 建设各方应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全过程控制,对管理层、技术层、作业层人员的质量责任实行终身追究制度。
1.0.4 建设各方应做好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等工作,落实质量、安全、工期、投资效益、环境保护、技术创新等建设管理要求。
1.0.5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必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技术标准,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进行施工,满足工程结构安全、耐久性能及系统使用功能要求,保证设计使用年限内正常运营。
1.0.6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应贯彻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利用资源,做好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工作。
1.0.6 弃土场应按设计要求合理选择,并按设计要求进行核查。
弃土不得堵塞沟槽、挤压河道、桥梁墩台及其他建筑物。
弃土堆的边坡应作防护,防止水土流失。
1.0.7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应采用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等现代化施工手段,保证工程质量。
1.0.8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应采用先进、成熟、科学的检测手段,质量数据必须真实可靠,全面反映工程质量状况。
(整理)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压实标准、路基填料和检测频率一览表

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填料技术要求和检验频率
第1页共3页
精品文档
注:备注栏带“*”为铁道部159号文的规定,其他为《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文的规定。
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填料技术要求和检验频率
第2页共3页
精品文档
注:备注栏带“*”为铁道部159号文的规定,其他为《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文的规定。
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填料技术要求和检验频率
第3页共3页
精品文档
注:备注栏带“*”为铁道部159号文的规定,其他为《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文的规定。
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压实标准和检测频率
第1页共3页
精品文档
注:备注栏带“*”为铁道部159号文的规定,其他为《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文的规定。
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压实标准和检测频率
第2页共3页
精品文档
注:备注栏带“*”为铁道部159号文的规定,其他为《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文的规定。
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压实标准和检测频率
精品文档
注:备注栏带“*”为铁道部159号文的规定,其他为《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文的规定。
精品文档。
高速铁路路基试验检测标准和检测频率

注:无砟轨道可采用K30或Ev2。采用Ev2时,其控制标准为Ev2≥80Mpa且Ev2/Ev1≤2.5。
碎石类及粗砾土K30≥150
Evd≥40
K≥0.95
化学改良土
K≥0.95
①.每100m每压实层抽检K6点,其中左右距路肩边线1m处各2点,路基中部2点。②.站场路基按填筑分块区段情况参照区间正线路基取点方法抽样检验。抽样检验3处无侧限抗压强度(同一连续作业段左、中、右各1处)。
加筋土
加筋材料
无老化、外观无破损、无污染
同厂家、品种、批号的加筋材料每10000m2为一批不足10000m2也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样检验一组
监理20%见证且不少于1组
检验每批产品的质量证明文件和性能报告单;抽样检验材料的拉伸强度、极限抗拉强度和延伸率
铺设位置、层数、方向及连接方法
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单位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处
①.K、k30监理10%进行平行检验,均不少于1次。
注:无砟轨道可采用K30或Ev2。采用Ev2时,其控制标准为Ev2≥45Mpa且Ev2/Ev1≤2.6
碎石类及粗砾土K30≥130
压实系数K
K≥0.92
化学改良土
压实系数K
K≥0.92
①.每100m每压实层抽检K6点,其中左右距路肩边线1m处各2点,路基中部2点。②.站场路基按填筑分块区段情况参照区间正线路基取点方法抽样检验。抽样检验3处无侧限抗压强度(同一连续作业段左、中、右各1处)。
K 监理10%平检。每检验批平行检验1处无侧限抗压强度。
7d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qu(KPa)
≥250
4
褥垫层
砂
高速铁路路基路基填筑与检测标准

实性。
试验方法
02
采用标准试验方法对样品进行检测,如压实度试验、含水量试
验、颗粒分析等。
评定标准
03
根据试验结果,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质量评定,确定是否合格。
不合格品处理程序及整改要求
不合格品处理程序
一旦发现不合格品,应立即停止施工,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包括返工、 返修、报废等。
整改要求
针对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并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需 重新进行检测和评定,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通过挑战案例的剖析,可以总结出在复 杂地质条件下进行高速铁路路基填筑的 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施工提供指导。
挑战案例剖析旨在深入分析这些难题 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案,为类似工程 提供借鉴和参考。
经验教训总结:提高填筑质量和效率
在高速铁路路基填筑过程中, 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及时 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效率。
成功应用案例表明,先进填筑技 术能够减少人工操作误差,提高 施工精度和一致性,从而保证路
基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通过成功案例的分享,可以推广 先进填筑技术在高速铁路路基填 筑中的应用,提高行业整体水平。
挑战案例剖析:复杂地质条件下填筑难题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进行高速铁路路基 填筑时,面临着诸多难题,如软土地 基处理、不均匀沉降控制等。
土压力盒、孔隙水压力计、地 基反力计等。
环境监测仪器
水位计、雨量计、温度计等。
布点方案
根据路基结构形式和地质条件 ,合理布置监测点,确保监测
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技术
数据采集技术
采用自动化监测设备,实现实时监测和数据自动 采集。
数据传输技术
高速铁路路基试验检测标准和检测频率

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路基检测标准和检测频率
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路基检测标准和检测频率
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路基检测标准和检测频率
注:如有设计规定,按设计标准执行。
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原材料检验频次
化学改良土外掺料的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化学改良土使用前应进行配合比和无侧限抗压强度验证试验
原地面处理:
一、地质核查
(1)原地面处理前,应对地基的地质资料进行核查,地基条件应符合设计文件。
核查的地质条件与设计资料不符时,应及时反馈。
(2)检验数量:区间正线路基沿线路纵向连续长度每100米、站线路基折合正线双线每100米,施工单位抽检2点。
(3)检验方法:静力触探等。
(4)监理:全部见证试验。
二、换填基底
(1)换填基底开挖处理后的基底压实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2)检验数量:区间正线路基沿线路纵向连续长度每100米、站线路基折合正线双线每100米,施工单位抽检3点,其中线路中间1点,两侧距换填边缘2米处各1点。
(3)检验方法: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方法检验。
(4)监理:平行检验1点。
三、垫层
(1)采用砂垫层时,应碾压密实。
采用碎石垫层时,路堤填高≤3米,顶面压实质量应满足K30≥150MPa/m;路堤填高>3米,顶面压实质量应满足K30≥130MPa/m;
(2)检验数量:区间正线路基沿线路纵向连续长度每100米、站场路基折合正线双线每100米,施工单位抽检3点,其中线路中间1点,两侧距路基边缘2米处各1点。
(3)检验方法: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方法检验。
(4)监理:平行检验1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分类与分组现状
❖由于历史和专业的原因,我国铁路系统 长期存在两种“土的工程分类”,即:
•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中的“填料分类” • 铁路工程地质技术规范中的“岩土分类”
• 两种分类方法服务于不同的工程目的, 针对的是两种不同状态的土。
1.1分类与分组现状
❖“铁路工程岩土分类”的服务对象主要是 自然界中保持天然结构状态的地基土,它 的土性决定于土的地质成因、矿物成分、 粒径组成和水的含量,将它们按一定的规 律划分成类或组,其主要目的是确定地基 土的承载力,初步估算构筑物的沉降,如:
200 60
2 0.074 0.002
建 设 部 GB50007-2002
200 20
2 0.075 0.005
国 标 GBJ145-90
200 60
2 0.075 0.005
AASHTO( 78) 美 国 ASTM( 69)
ASTM( D2487-2000)
75
2 0.053 0.002
75 4.75 0.074 0.005
• 砂类土和黏性土之间的过渡部分则定为粉质土。
• 碎石类土按粒径大小和形状细分成6种,砂类 土按粒径大小细分为5种,黏性土按塑性指数 IP分为2种,如表2-2和表2-3所列 。
1.1分类与分组表 2-现2 “岩状土分类”
“岩土分类”
类别
名称
说
明
块石土 粒径大于 200mm 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 50%(尖棱状为主)
碎 石 全类 部 土 为 总砂 质类 量
漂石土 粒径大于 200mm 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 50%(浑圆或圆棱状为主) 碎石土 粒径大于 20mm 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 50%(尖棱状为主) 卵石土 粒径大于 20mm 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 50%(浑圆或圆棱状为主) 角砾土 粒径大于 2mm 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 50%(尖棱状为主) 圆砾土 粒径大于 2mm 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 50%(浑圆或圆棱状为主) 砾 砂 粒径大于 2mm 颗粒的质量占总质量的 25%-50% 粗 砂 粒径大于 0.5mm 颗粒的质量超过总质量的 50% 中 砂 粒径大于 0.25mm 颗粒的质量超过总质量的 50% 细 砂 粒径大于 0.075mm 颗粒的质量超过总质量的 85% 粉 砂 粒径大于 0.075mm 颗粒的质量超过总质量的 50%
300 75 4.75 0.075
JUSCS-73 日 本 JISA79
土工结构标准
300 75 300 75
75
2 0.074 0.005 2 0.074 0.002 2 0.075 0.005
英 LR1967
63.5 2.4 0.074 0.002
国 BSCS1981
200 60
2 0.06 0.002
前苏联
200 40
2 0.05 0.001
波兰
40
2 0.05
1.1分类与分组现状
❖在土的工程分类标准方面
• 《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是将试样按粒组由 大至小进行重量累积,当累积到某一粒组、其 重量超过总重量的50%或自定的某一界限时, 就以该粒组定名,即所谓的“粒径累积法”。
• 进行重量累积定名后,将土按2mm、0.075mm界 限分成碎石类土、砂类土和黏性土三大类。
1.1分类与分组现状
❖为什么要进行土的工程分类
土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建筑物地基,构筑 物填料。前者是保持天然结构状态的土,后者 是经由人工扰动或配制的土。
对不同工程用途的土,选取影响显著的指标, 按其差异划分成类或组,给予合适的定名,可 从土类和土名中初步了解其主要的工程特性。
当用作地基土时,可结合其它指标确定地基 土的承载力,初步估计建筑物的沉降;当用于 路基填料时,可初步评估填料的压实强度、透 水性和稳定性,合理地选择施工方案。
砂
中
0.25< d≤ 0.5
细 0.075<d≤0.25
细
0.075< d≤ 0.25
粉粒
0.005<d≤0.075 细
粉粒
0.005< d≤ 0.075
黏粒
d≤ 0.005粒黏粒d≤ 0.0051.1 分 类 与 分 组 现 状
表 2-4 国 内 外 有 关 规 范 的 粒 组 界 限 ( mm)
粒组 块石
碎石 砾石 砂粒
粉粒
黏粒
规范
漂石 卵石
铁 道 部 TB10077-2001
200 20
2 0.075 0.005
铁 道 部 TB10001-2005
200 60
2 0.075 0.005
中 水 利 部 SL237-1999
200 60
2 0.074 0.002
国 交 通 部 JTJ051-93
①用孔隙比和含水量等指标确定地基承载力; ②用含水量确定淤泥质土地基承载力; ③进行相关原位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
1.1分类与分组现状
❖“路基工程填料分类”是针对天然结构 已被破坏的扰动土,将其按粒径组成、 按细粒含量和级配情况等划分成类和组, 用以估算填料压实后的强度、可压实性 和渗透性、冻胀性等。
1.1分类与分组现状
表 2-1 “岩土分类”和“填料分类”粒组划分对比
“岩土分类”粒组划分
“填料分类”粒组划分
名称
粒径 d(mm)
名称
粒径 d(mm)
大 漂石(浑圆、圆棱)
中 或块石(尖棱)
小
d> 800 400< d≤ 800 200< d≤ 400
巨 块石(漂石) 粒
d> 200
大
卵石(浑圆、圆棱)
1.1分类与分组现状
❖在土的粒组划分标准方面 • 两种分类方法在粒粒径划分和名称方面
基本一致,只是在碎石和砾石的粒组界 限不同,如表2-1所列。 • 一般认为,碎石的粒径从200mm到20mm范 围太大,按200mm到60mm划分更合理,也 与国内外大多数相关规范的粒组划分标 准一致,如表2-4所列。
印 度 IS-1498-59
60
2 0.06 0.002
瑞 士 SNV-67005-59
60
2 0.06 0.002
德 国 DIN1970
200 60
2 0.063 0.002
德 国 DIN-18196-1970
200 63
2 0.06 0.002
法 国 LCPC1965
60
2 0.08 0.002
或碎石(尖棱)
中
小
60< d≤ 200 40< d≤ 60 20< d≤ 40
碎石(卵石) 粗
60< d≤ 200 20< d≤ 60
大 圆砾(浑圆、圆棱)
中 或角砾
小
10< d≤ 20 5< d≤ 10 2< d≤ 5
砾
粗
细
粒
2< d≤ 20
粗
0.5< d≤ 2
粗
0.5< d≤ 2
砂粒
中
0.25< d≤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