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乱象及国外整治经验

合集下载

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

新闻事件背景回放2008年三鹿事件发生后,网络上出现了有关对食品安全的一些调侃:1、中国人在食品中完成了化学扫盲:从大米里我们认识了石蜡从火腿里我们认识了敌敌畏从咸鸭蛋、辣椒酱里我们认识了苏丹红从火锅里我们认识了福尔马林从银耳、蜜枣里我们认识了硫磺从木耳中认识了硫酸铜而三鹿事件又让同胞知道了三聚氰胺的化学作用2、外国人喝牛奶结实了中国人喝牛奶结石了3、日本人口号:一天一杯牛奶,振兴一个民族中国人口号:一天一杯牛奶,震惊一个民族三鹿系列刑事案件中一干涉案人员最后被依法严惩,田文华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人民币2468.7411万元。

生产、销售“蛋白粉”(掺含三聚氰胺)的被告人高俊杰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判处死缓,被告人张彦章、薛建忠以同样罪名被判处无期徒刑。

其他15名被告人各获二年至十五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透过三鹿“毒奶粉”事件,以数万名儿童的生命和健康为代价,给中国上了一堂生动的食品安全教育课。

事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地方政府、乳制品行业等都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做出了各种承诺和表态。

但是食品安全问题并没有得到遏制,反而有越演越烈之势。

仅2011年以来多个地方再度曝出食品安全问题,河南瘦肉精事件闹得沸沸扬扬,10年间瘦肉精屡禁不绝;随后重庆“毒花椒”事件、广东中山墨汁粉条事件、湖北宜昌“毒生姜”事件、辽宁沈阳毒豆芽事件、江苏丹阳西瓜膨大剂事件、上海染色馒头事件以及最近席卷全国的地沟油事件……风起云涌的食品安全事件,像一双双粗重的钢琴手,一次次肆虐地撩拨人们敏感的神经,更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关注。

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4月22日在清华大学演讲末尾,谈及食品安全,朱镕基尖锐地说了句:“食品工业,现在什么敢吃啊?吃什么都有致命的添加剂。

”胡锦涛总书记4月底在天津考察食品质量监督检测机构时谆谆叮嘱大家: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食品安全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国际经验与借鉴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因为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食品安全问题已经超出了国界的范畴,需要国际合作来共同解决。

本文将介绍一些国际经验与借鉴,探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国际合作方式和措施。

首先,欧盟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欧盟设立了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负责对欧盟成员国的食品安全进行评估和监督。

EFSA的成立使得欧盟各国之间的食品安全监管标准更加一致,加强了食品安全的整体管理。

此外,欧盟还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法规和标准,如食品标签法规、食品添加剂法规等,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这些经验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建立类似的监管机构和法规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

其次,美国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方面也有值得借鉴的经验。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负责监管食品和药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FDA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确保食品安全,如制定了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和检查、加强食品进口的监管等。

此外,美国还实施了食品追溯制度,可以追踪到食品的生产和流通环节,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及时采取措施,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这些经验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参考,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力度和效果。

除了欧盟和美国,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方面有着自己的经验和做法。

例如,日本在食品安全方面非常注重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通过不断改进检测技术和方法,提高了对食品安全的监测和控制能力。

澳大利亚则注重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通过科学评估食品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标准。

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启示,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高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水平。

在国际合作方面,食品安全领域已经建立了一些国际组织和机制,如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

这些组织通过开展研究、制定标准和指南、提供技术支持等方式,促进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食品安全挑战。

食品安全监管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食品安全监管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食品安全监管的国际经验与启示食品安全是人们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食品安全监管也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议题之一。

本文将探讨食品安全监管的国际经验与启示,以期为我国食品安全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美国的食品安全监管经验与启示美国作为世界上食品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其食品安全监管经验值得借鉴。

首先,美国建立了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包括《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法律依据。

其次,美国注重食品安全监管的全程可追溯性,通过建立食品追溯系统,能够对食品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进行全程监控,确保食品安全。

再次,美国实施了严格的食品标签要求,对食品成分、营养、生产日期等信息进行规范,为消费者提供准确、全面的食品信息,加强了食品安全监管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这些经验对于我国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二、欧盟的食品安全监管经验与启示欧盟一直以来致力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其经验对我国的食品安全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首先,欧盟成员国共同制定了《食品安全法规》,将食品安全纳入整个食品供应链的管理范畴,从源头到消费者全程监控。

其次,欧盟建立了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对食品生产和销售环节进行了严格的规范,统一了食品安全监管标准,提高了食品安全水平。

再次,欧盟实行了严格的风险评估制度,对食品的危害性进行科学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公众健康。

欧盟的这些做法为我国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如加强与行业协会的合作,提高监管的专业性和科学性等。

三、亚洲国家的食品安全监管经验与启示亚洲国家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其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其中,日本和韩国的食品安全监管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日本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注重安全生产和科技应用,建立了完善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检测体系,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韩国则注重食品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通过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系统,实现了对食品生产、流通等环节的全面监管。

食品安全监管的国际经验借鉴

食品安全监管的国际经验借鉴

食品安全监管的国际经验借鉴食品安全是人们在食用食品时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因为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在全球范围内,各国都在进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做法。

本文将从国际的角度出发,探讨一些食品安全监管的国际经验借鉴。

一、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食品安全监管的第一步是建立一个完善的监管制度。

国际上许多国家通过立法,制定相关法律和法规,明确了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责和权力,为监管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同时,这些国家还建立了专门的监管机构,负责监督各个环节的食品安全,加强对企业和经营者的监管,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符合标准。

二、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是一种有效的监管工具,可以帮助国家和企业管理食品安全风险。

国际上许多国家已经建立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如ISO 22000等。

这些体系主要包括食品安全政策、食品安全目标、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食品安全监测和食品安全改进等要素,帮助国家和企业做好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三、加强食品安全监测和检验食品安全监测和检验是保障食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国际经验表明,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监测和检验体系对于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各国可以通过建立实验室网络、推行食品全程追溯等措施,加强对食品的抽检和监测,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四、加强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和公共参与食品安全信息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环节。

国际上许多国家通过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向公众发布食品安全信息,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

同时,各国还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通过举报、投诉等方式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管中来。

五、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食品安全问题具有普遍性和全球性,各国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对于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至关重要。

国际上许多组织和机构都在推动各国之间的合作,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国际间交流和经验借鉴。

各国可以通过参加国际会议和研讨会、开展联合研究等方式,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和经验,提升本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欧美发达国家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做法及启示

欧美发达国家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做法及启示

欧美发达国家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做法及启示近些年来, 国内外食品卫生安全问题突出, 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热点问题。

在长期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中,欧美等发达国家积累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做法, 在许多方面值得学习与借鉴。

一、欧美等发达国家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的做法1. 源头抓起、全程监管食品生产、加工、包装、储运、销售等环节都可能引起食品卫生安全问题。

在对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中, 欧美等发达国家提出了“从农场到餐桌”源头抓起、全程监管的理念。

2000 年, 欧盟公布了《欧盟食品安全》白皮书, 提出以控制“从农场到餐桌”的全过程为基础对食品卫生安全进行监管, 要求从食品生产的初始阶段就必须符合食品卫生安全标准。

从2006 年1 月1 日起, 欧盟又实施了新的食品卫生法规。

新法规突出强调食品“从农场到餐桌”的全过程控制管理, 对食品从原料到成品储存、运输以及销售等环节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

1997 年1 月, 美国总统宣布了食品安全行动计划, 农业部、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及环境保护局于1997 年5 月共同起草了一份题为“从农场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的倡议报告。

2003 年5 月16日, 日本参议院通过了《食品安全基本法》草案, 规定要以消费者至上为原则, 以科学方法进行风险评估, 实现“从农场到餐桌”全程质量监控。

2. 完善法规、严格标准经过上百年的建设, 欧美等发达国家关于食品卫生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不断完善, 严格的法律法规和科学的行业标准为保证食品卫生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00 年前, 美国的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十分严重。

1906年, 美国国会通过了《食品药品法》和《肉类制品监督法》, 使食品卫生安全监管开始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经过不断完善, 目前, 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的联邦法律法规已经有35 部, 特别是在动物及动物产品方面的法律法规非常详细具体, 并将这些法律法规独立成卷为《联邦法典》第9 卷“动物及动物产品”, 共收集了近100 个动物卫生法规, 条款达5 000 多条, 文字上百万。

深度调查全球食品安全问题与监管措施

深度调查全球食品安全问题与监管措施

深度调查全球食品安全问题与监管措施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对此,各国采取了一系列监管措施来保障公众的饮食安全。

本文将对全球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深度调查,并探讨不同国家的监管措施。

一、全球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1. 食品污染:目前,全球食品污染现象普遍存在。

包括农药残留、兽药使用、重金属超标等问题。

这些污染物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慢性风险,引发各种疾病。

2. 食品造假:食品造假行为也是全球食品安全问题的一大隐患。

不法商家为了牟取利益,采用掺假、偷工减料等手段,给消费者带来健康风险。

3. 食品添加剂:许多食品中添加了大量的人工合成添加剂,如防腐剂、增味剂等。

这些添加剂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需要得到严格控制。

二、全球食品安全监管措施1. 加强法律法规制定:各国都建立了一系列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对食品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进行规范。

例如,美国通过《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和欧洲通过“CE标志”,加强了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手段。

2. 建立监测体系:许多国家建立了完善的食品安全监测体系,包括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和食品安全评估机构。

这些机构可以对食品样品进行全面检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置潜在安全隐患。

3. 提高食品安全意识:教育公众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是增强监管效果的重要环节。

政府需要加大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力度,提高公众对食品选择、食品存储和烹饪方法的意识。

4. 加强国际合作:食品安全问题涉及范围广泛,跨国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各国可以加强信息共享、技术合作,共同应对全球食品安全挑战。

三、不同国家的食品安全监管情况1. 美国:美国的食品安全监管系统偏重企业自律和市场监管。

通过建立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使得食品生产商有更多的责任和义务来确保产品安全。

2. 欧洲:欧洲对食品安全有严格的监管要求,并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标准。

例如,通过CE标志对进口食品进行认证,提高了食品安全的可追溯性。

3. 中国:中国也意识到了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增强监管力度。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3、建立食品追溯体系:我国应建立完善的食品追溯体系;应明确食品生产 和流通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应加强技术研发和应用;此外还应建立信息共享 平台。
4、加强国际合作:我国应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的合作;应积极参与 国际标准和规则的制定;同时应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此外还 应加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一、美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美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主要由三个层面构成: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 府。联邦政府层面,主要负责制定和执行全国性的食品安全法规,包括《食品药 品化妆品法》《肉类检验法》等。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则负责执行联邦政府的食品 安全法规,并制定本地区的食品安全法规。此外,美国还设立了多个跨部门的食 品安全机构,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农业部(USDA)等,负责协调和 监督食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安全。
3、加强食品安全监测和风险评 估
中国应加强食品安全监测和风险评估工作,建立全面的食品安全监测网络, 及时发现和评估食品安全风险。同时,应加强风险评估工作,对可能存在的食品 安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为制定有效的监管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4、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中国应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食品安全问 题。通过分享经验和信息,学习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监管技术,提高中国食品 安全监管水平。应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和标准制定工作,推动全球食品安全治 理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在食品追溯方面,欧盟建立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追溯体系。该体系 要求食品生产和流通企业记录并保存每个环节的信息,以便在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时能够迅速追溯到源头,及时采取措施防止问题扩大。此外,欧盟还建立了食品 安全可追溯数据库,供成员国共享信息。
三、日本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食品安全监管的国际经验借鉴

食品安全监管的国际经验借鉴

食品安全监管的国际经验借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各国都面临的重要挑战。

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和食品消费的安全性,各国纷纷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并在此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做法。

本文将就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五个国际经验进行探讨和借鉴。

一、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要想有效监管食品安全,首要的工作是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

例如,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FDA)就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法规,明确了食品生产与销售过程中的各项责任。

此外,欧盟也通过了一系列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包括食品标签法、食品卫生法等。

我国可以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在完善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二、加强监测与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做好监管工作,必须建立科学的监测与风险评估机制。

比如,澳大利亚食品标准局就建立了世界领先的国家食品安全监测网络,能够及时获取食品安全信息。

此外,加拿大食品检验署还采用了先进的风险评估模型,能够对食品中的各类有害物质进行快速准确的评估。

我国应该加强食品安全监测与风险评估能力建设,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监管效能。

三、加强食品溯源体系建设食品溯源是指通过追溯食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的全过程,找出可能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环节。

以欧盟为例,其食品溯源体系建设包括了统一的生产商、经销商、零售商的编码系统,能够追溯到食品的起源。

此外,美国农业部还运用了先进的追踪技术,实现了对食品的全程追踪。

我国可以在加强食品溯源技术和标准的同时,鼓励食品生产企业主动开展食品追溯工作,推动食品溯源体系的建设。

四、加强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到各个国家和地区,没有国家能够独善其身。

因此,加强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

日本政府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与其他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并积极参与国际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

我国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加强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形成全球食品安全治理的合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RICEANDMARKET发展与改革[编者按]对谋财害命之徒,历朝历代皆严惩不怠。

然而当今通过食品谋财害命的现象比比皆是,令人发指。

其种种乱象已到了非严惩不可的地步。

本文尽揭其弊,可谓入木三分。

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对不安全食品能够痛下决心,打一场歼灭战,以使人民群众不再谈“食”色变、因“食”生怨。

1、主食类四面楚歌。

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在天津视察时指出:“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一件大事。

”温家宝总理曾尖锐而忧虑地指出,近年来相继发生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到了严重的地步。

“民以食为天。

”食品安全是关乎每个人生命和健康的头等大事。

我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每天有200多万吨食物走上13亿人的餐桌。

然而,这些食物中不安全乱象纷呈,令人揪心。

据媒体报道,北京、天津等地发现万吨“陈化粮”,这些“陈化粮”大多被一些不法商贩对陈米进行“加工”后使其变得像新米一样晶莹透明,假冒好米在市场销售。

这种毒米中的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发现的最强化学致癌物,在摄氏280度低温下仍可存活。

据说这些有毒陈化米大都被农民工消费了。

市场上出售的普通大米也不例外:用植物油抛光大米已经成了行业潜规则。

一些不法厂商使用便宜有毒的工业用油抛光大米,食用这种大米轻则影响当前的食品安全乱象令人揪心人的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重则危及生命。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黑龙江省五常县产的“五常香米”质量好、价格高,不法厂商就用普通米兑香精“制造”香米,一瓶香精能让10吨米变“香”。

专家告戒,香精很难被人体消化,大部分存留在肝脏,严重的可能导致肝癌、肝硬化等重大疾病。

从面粉加工品来看,其中大多有毒。

白馒加漂白粉,黑米馒放色素,杂粮馒头用柠檬黄染色。

吊白块被取缔后,新一代染色剂、改良剂、膨松剂逐渐占领市场。

如面包中增加了增白剂和溴酸钾,面条中掺工业明胶增加筋道。

这三种化工产品均是较强的致癌物质。

食用溴酸钾会侵害人的中枢神经、血液及肾脏。

而增白剂的重要成分是过氧化苯甲酰,这是一种工业应用的氧化剂,过氧化苯甲酰合成产物为笨甲酰,苯甲酰的分解进程是在肝脏内进行,长期适量食用苯甲酰对肝脏功效有伤害。

用劣质面粉制作的面包,用地沟油炸的麻花、油条、方便面,用正乙烷蒸发残渣超过国家标准20倍和乙酸蒸发残渣超标了近150倍的餐盒装的快餐等等加工食品,人们每天都在吃,可谓遗害无穷。

面粉油炸制成品大多用的是劣质油,甚至是地沟油。

油炸方便面中富含丙烯酰胺,俗称“丙毒”,这是一种致癌物,长期、低剂量食用可出现嗜睡、多汗、无力等。

而那些价值只有1分钱的香料包,则是用防腐剂、香精、色素等化学物质加上老母猪肉、下脚料,甚至是死猪肉来熬油,用腐烂,干枯的蔬菜叶子,或生霉的辣椒、姜片、豆瓣酱加工而成。

发霉腐烂的蔬菜中含有黄曲霉毒素、霉曲毒素、亚硝酸盐。

这些毒素蓄积在体内可以致癌。

金黄蓬松的油条往往是使用明矾作为原料,以致铅超标。

而为了油条更为酥脆,有的小贩甚至用洗衣粉发酵面团,而炸油条的油来自地沟的泔水油或潲水油,一锅油长年不换地反复使用。

过多地食用这种含铅的油条会对大脑及神经细胞产生毒害引发痴呆症。

前两年,中国奶制品大多被检出含有苯甲酸。

甘肃曝光三鹿奶粉导致肾结石,揭露出三鹿婴幼儿奶粉违法添加三聚氰胺事件。

随后,22家企业、69批次产品,被检出了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

2009年12月,某企业为压低成本,给奶粉中添加大量麦芽糊精多美滋,使成千上万的婴幼儿成了“大头娃娃”。

为普查和救治这些受害的婴幼儿,不得不对3000万婴幼儿进行普查,国家因此花费了20亿元人民币,实在令人痛心。

猪肉是人们餐桌上的主要副食,猪肉的价格又是主导和影响其它副食品的指标性食品。

但为增加瘦肉率,一些肉类企业引导养猪户往饲料中添加国家明令禁止并严厉打击的“瘦肉精”。

瘦肉精包括盐酸克仑特罗、莱克多巴胺,属于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

把“瘦肉精”添加到饲料中,的确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

但国内外的相关科学研究表明,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常见有恶心、头晕、四肢无力、手颤等中毒症状,特别是对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危害更大。

长期食用则有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会诱发恶性肿瘤。

近几年,各地“瘦肉精”致人中毒甚至死亡的案例时有发生。

2008年2、副食类全面失守。

食品安全乱象及国外整治经验□颜玉华PRICEANDMARKET发展与改革9月,上海有人食用添加了“瘦肉精”的猪肉,出现严重的中毒现象,有300多人就医。

猪肉制品同样有毒。

连有名的金华火腿也被查出毒药“滴滴涕”。

江南一知名品牌肉松中也有毒素。

不久前,自河南省双汇集团火腿肠中查出“瘦肉精”后,发现全国有十多个省的猪肉含有“瘦肉精”,至于毒猪血旺、毒猪肚、毒香肠、毒猪油等带“毒”字的猪肉副产品更是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据报道,广州、汕头、青岛等地,除了有使猪肉变牛肉的“牛肉膏”销售之外,还有“牛腩膏”、“排骨味香膏”、“鸭味香膏”等各种相应的肉类变身的添加剂。

一些不法商贩什么肉价格贵就“变”什么肉卖。

最近,安徽工商部门查获一起用牛肉膏让猪肉变“牛肉”案件。

专家指出,若违规超量和长期食用“牛肉膏”,则对人体有危害,甚至可能致癌。

福州、广州等沿海城市的市场上,这种能让猪肉变牛肉的“牛肉膏”在很多食品添加剂店都可买到,许多地方人们已经“谈肉色变”。

除了肉之外,鱼虾的问题也很多。

有关部门曾发现桂花鱼含有孔雀石绿,香港食环署呼吁市民食用停食从内地进口的桂花鱼。

后来,多宝鱼被检出含有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有的还被检出孔雀石绿、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氯霉素、红霉素等多种禁用鱼药残留。

2010年3月,上海地区的一些粤菜和海鲜酒楼出现了价格不等的“人造”合成鱼翅。

有关部门在曹杨路一家鱼翅加工厂查获了绝对不能食用的双氧水和厚碱胶等物,原来他们是用这些东西来制作所谓的“人造”鱼翅的。

用避孕药催肥的黄鳝早已在全国各大饭店登堂入室;染色虾米、毒海鲜充斥各地市场。

国内市场上还出现了用化学原料制成的人造蛋,用苏丹红添加饲料后让鸡鸭生下的有毒红心蛋。

2008年11月,北京食品办检出6种咸鸭蛋含有苏丹红。

松花蛋和皮蛋(部分地方俗称变蛋)在制作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双氧水、纯碱(碳酸钠)、生石灰、氧化铅(黄丹粉)、硫磺铜、草木灰、氢氧化钠等,致使含有大量的氧化铅。

专家认为,氧化铅是一种有毒重金属物质,容易透过蛋壳渗入蛋内,容易损害人体神经系统和大脑,给造血系统和消化系统造成危害,引起贫血、抑制免疫力,并引起慢性铅中毒,严重影响儿童的正常发育,影响矿物质与维生素的吸收利用,并引起缺钙、缺锌、缺铁等。

而为了防腐且防皮蛋脱壳所使用的硫酸铜,则是一种工业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杀虫剂、防腐剂、有色金属的选矿等,对人体有害。

双氧水是化工原料,主要是漂白和凝固作用,可造成畸形,甚至引发基因突变。

它是非常强的氧化剂,整个细胞都会被烧死,危害非常之大。

现在人们已经感到西红柿不酸了,黄瓜没有味了,辣椒不辣了,很多蔬菜都没有原来的滋味了。

看上去很新鲜的蔬菜,其实大多可能存在剧毒农药残留和各种激素、增熟剂和增粗剂、增红剂、保鲜剂。

这些农药和化学物质残留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了慢性损害。

据医学专家介绍,蔬菜上经常施用的氧化乐果、三氯杀螨醇等高毒农药,多属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

如果长期食用此类农药超标的水果和蔬菜,人体免疫系统和造血系统将受到影响,轻者全身抽搐、呼吸麻痹、视觉模糊,重者可能导致癌肿、血液病和免疫紊乱等疾病。

油、盐、酱、醋这些生活必需的调味品,早已“五毒俱全”。

毒油。

其一是地沟油泛滥。

所谓地地沟油就是一些酒店、饭店的下水道里捞出的龌龊的残油剩渣和“泔水油”,然后加工成所谓的“食用油”,供一些小餐馆和小摊贩作为炸油条、油饼或用3、蔬菜类无所不毒。

4、调料类五毒俱全。

来烧菜使用。

有权威数字显示,全国每年流入餐桌的地沟油有20.03万吨之多。

长期食用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可能会引发癌症,二是毒猪油害人。

使用死猪、病猪、垃圾猪肉,或者猪的碎肉和杂碎、猪皮、猪肺,甚至用猪的甲状腺、淋巴结提炼猪油,加工过程中使用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漂白和工业消漂剂漂煮。

双氧水是一种氧化剂,可使人体遗传物质DNA损伤及基因突变,可加重白内障、肺病,加速衰老、老年痴呆、老年帕金森氏病、脑中风、动脉硬化、肾病及糖尿病等。

其消泡剂里面含有一些重金属砷、铅、苯环等物质,而这些酸败变质的下脚料肉,经过多次高温炼制,会产生致癌物质。

猪淋巴结中细菌和病毒较多,食后易感染疾病。

另外还有黄曲霉素,对人体的肝脏、肾脏都会造成严重的损害。

浙江省台州市曾检查各类毒猪油经营使用单位4200多家,立案15起,查封扣押毒猪油95363公斤。

该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出有的猪油中含有剧毒“六六六”和“滴滴涕”。

毒盐——市场上经销的盐,用工业盐和少量的食用盐混合而成,未加碘,不经检验就上市。

这种盐含有致癌成分亚硝酸盐,一旦食用0.3克以上即可中毒,严重者致癌、致死。

毒酱——近年来,从麦当劳、肯德基的快餐,到亨氏的辣椒油、辣椒酱,然后到各种方便食品,几乎都发现了“苏丹红”的成分。

其主要有辣椒酱、辣椒油、辣椒粉、辣椒精、辣椒面、辣椒色素、泡辣椒等等。

苏丹红是一种被广泛适用于汽油、地板、鞋等产品增色增光的人工合成工业染料,经常摄入含苏丹红的食品会增加人体致癌的危险。

还有不法生产者利用人的毛发、畜禽的杂毛制成“毛发水”,以牛羊的蹄角、动物的骨骼、血块等为原料,用工业盐为催化剂,再以工业碱中和,配制成动物水解酱油。

此类酱油其内含有“三氯丙醇”,长期食用可使人慢性中毒,诱PRICEANDMARKET发展与改革发惊厥、癫痫症,并可致癌。

毒醋——有用“冰乙酸”、“酱色素”、“陈醋精”和自来水等勾兑成的醋以及用有毒的工业醋酸加自来水、工业盐、色素加工成的醋。

工业盐因含有氯化钾、亚硝酸盐等物质,这些害人毒醋一旦食用,轻者食用以后会造成消化不良腹泻,长期食用会危害人体健康。

而用了工业冰醋酸后可能会产生游离矿酸、重金属砷、铅超标,对人体危害更大,因食用后易使人体中毒。

此外,还有毒水果、毒饮料、毒保健品等等。

医学专家提供的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因食物残留农药和化学添加剂中毒的人数超过10万人;而近40%的癌症是由饮食引起的;各种肠道、胃、肝脏、肾脏、心脏、脑血管、血功能障碍、神经系统病、痴呆症、帕金森病、传染病、记忆力减退、免疫力低下等等疾病,更是与毒食品有着直接的联系;而毒食品造成的男人雌性化、越来越没有男人味、精子减少、精液质量过低、性功能障碍,女人生理紊乱、乳腺疾病剧增、不孕不育剧增、生育能力低下、孩子早熟、婴儿畸形等等现象,更是越来越严峻的社会问题。

为此,钟南山院士断言:几十年以后男人可能不再具有生育能力,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