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民歌《月光光》PPT课件

合集下载

初中音乐粤教花城版八年级上册第1单元广东儿歌《月光光》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音乐粤教花城版八年级上册第1单元广东儿歌《月光光》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音乐粤教花城版八年级上册第1单元广东儿歌《月光光》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名师授课教案】1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重温多首记忆中的儿歌,从而激发学生对民歌,特别是童谣的兴趣,能自觉传承优秀的广府音乐文化。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比较、欣赏、游戏、知识竞赛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儿歌的特点,学会唱多首粤语童谣,特别是两种版本的《月光光》。

三、知识与技能方面:学会一定的中国民族五声调式的知识,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为粤语童谣《月光光》填新词、谱新曲。

2学情分析东环中学初一级小班的学生,普遍思维比较活跃,很喜欢探究新鲜事物,对儿时唱过听过的儿歌童谣耳熟能详,能很快融入教学环节,对填词作曲这类音乐专业知识的学习也比较感兴趣。

问题是有部分同学不懂粤语,有部分同学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够好,还需要老师多多指导。

3重点难点一、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重温多首记忆中的儿歌,从而激发学生对民歌,特别是童谣的兴趣,能自觉传承优秀的广府音乐文化。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比较、欣赏、游戏、知识竞赛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儿歌的特点,学会唱多首粤语童谣,特别是两种版本的《月光光》。

三、知识与技能方面:学会一定的中国民族五声调式的知识,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为粤语童谣《月光光》填新词、谱新曲。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导入一、导入:欣赏2010年广州第十六届亚运会闭幕式文艺演出中的粤语童谣视频:《月光光》(东山少爷、歌唱家汤灿、广州小云雀合唱团演唱)。

播放2010年广州第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文艺演出中的主题歌《重逢》视频(毛阿敏、孙楠演唱)提问:1、第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文艺演出中,主题歌《重逢》里也有一首著名的粤语童谣,是什么?(《落雨大》)2、介绍19岁就到广州做音乐的捞仔捞仔、徐荣凯联袂打造亚运歌曲《重逢》,由杨振宁、翁凡夫妇译写英文歌词。

捞仔说:“因为在兼具传唱性和国际性的同时,我想要它有点与以往不同的特色。

粤教花城版初中音乐 《月光光》教案

粤教花城版初中音乐  《月光光》教案
月光光
《月光光》又名《月光光照地堂》,是广东传统粤语儿 歌。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收集到的“广府版”月光光 有 35 个之多。荔湾、越秀、海珠、花都等地区都各不相 同。这些版本虽然都以“月光光,照地堂”开头,但有 的以“食”为主,有的加入了各种动物,还有的加入了 婚嫁内容。
本课所学《月光光》在广州市区广为 流传。这首歌的作者和创作时间已经 无从稽考,从其市井化的语言和简单 的音符来看,应该是清末民初时,西 关地区街头巷尾流传的传统歌,传唱 至今,已经成为了几代广州人的童年 回忆。
《月光光》和另一首岭南童谣《落雨大》都是广东珠 三角地区几代儿童们必唱的儿歌,小时候妈妈或奶奶 都会教牙牙学语的小朋友唱这两首歌 ,不同的是, 《落雨大》是对广州市老城区——西关地区在下雨天 时,水淹街道场景的描绘,而《月光光》描绘的是农 村生活,歌词从一个儿童的眼睛看这个场景,充满了 童言、童语、童趣! 2010年11月27日,这首儿歌被搬上了广州亚运闭幕式 的表演上。
音乐知识——切分音
打破正常的节拍重音流动的、出现在 弱拍或弱位(即强拍或弱拍的拍后位 置,如后半拍)的重音就叫

(花城版)音乐二年级下册《广东民歌《月光光》教案

(花城版)音乐二年级下册《广东民歌《月光光》教案

(花城版)音乐二年级下册《广东民歌《月光光》教案一. 教材分析广东民歌《月光光》是一首具有浓郁广东特色的民歌,歌词描绘了夜晚月光下的美丽景色,歌曲节奏轻快,旋律优美。

歌曲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广东文化,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认识简单的音符和节奏。

但是,对于广东方言和广东民歌唱法可能较为陌生,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唱出《月光光》这首歌曲。

2.使学生了解广东方言和广东民歌唱法,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3.通过学习《月光光》,让学生感受夜晚月光下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受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广东方言的发音和广东民歌唱法。

2.歌曲中的节奏和音准。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广东方言,掌握广东民歌唱法,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月光光》的歌曲教材和相关的广东方言资料。

2.准备录音机或者音响设备,以便播放歌曲。

3.准备歌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操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月光光》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广东民歌唱法和夜晚月光下的美丽景色。

引导学生谈论对歌曲的感受。

2.呈现(10分钟)生跟随教师一起唱,注意纠正发音和唱法错误。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歌词卡片,让学生相互练习演唱。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唱法错误。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几组学生进行演唱展示,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

5.拓展(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广东的其他民歌,让学生欣赏和了解广东音乐的丰富多彩。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广东方言和广东民歌唱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练习和使用。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月光光》歌曲,并演唱给家长听。

8.板书(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月光光》的歌词,标注出广东方言的发音特点和唱法要点,方便学生课后复习。

(花城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第6课广东民歌月光光》说课稿

(花城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第6课广东民歌月光光》说课稿

(花城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第6课广东民歌月光光》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6课广东民歌月光光》选自花城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材。

本节课选取了一首具有浓郁广东地方特色的民歌——月光光。

歌曲以优美动人的旋律,描绘了夜晚月光下美丽的景色,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歌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合唱形式表现,第二部分以齐唱形式表现。

教材还配有钢琴伴奏,使歌曲更加丰富和生动。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简单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有所了解。

他们好奇心强,喜欢新鲜事物,对富有地方特色的音乐作品充满兴趣。

但同时,二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广东民歌的特点,感受民歌的魅力。

2.学会演唱歌曲《月光光》,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掌握歌曲的旋律,准确演唱。

2.理解歌曲的歌词,体会歌曲的情感。

3.学会用富有感染力的声音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想象和体验中感受歌曲的美。

2.运用分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广东民歌的特色,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4.结合钢琴伴奏,指导学生准确演唱歌曲。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广东民歌《月光光》的音频,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歌曲的美。

2.新课教授:(1)讲解歌曲的背景,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情境。

(2)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提高演唱能力。

3.巩固练习:(1)让学生自主练习,纠正演唱中的错误。

(2)分组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展示:(1)让学生上台展示演唱成果。

(2)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5.拓展延伸:(1)讲解广东民歌的其他特点,让学生了解更多相关知识。

(花城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第6课 广东民歌月光光》教案

(花城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第6课 广东民歌月光光》教案

(花城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第6课广东民歌月光光》教案一. 教材分析《第6课广东民歌月光光》选自花城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材。

本节课选用的广东民歌《月光光》,是一首具有广东地方特色的民歌,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朗朗上口,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广东地方音乐的特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认识简单的音符和节奏,具备一定的歌唱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广东地方音乐较为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广东地方音乐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演唱广东民歌《月光光》,感受广东地方音乐的特色。

2.通过学习《月光光》,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3.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月光光》的旋律和节奏特点。

2.广东地方音乐的特色。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讲解法:教师讲解广东地方音乐的特点和歌曲相关文化背景。

3.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4.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共同进步。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花城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材。

2.音频设备:播放歌曲《月光光》。

3.教学课件:展示歌曲《月光光》的歌词、旋律和节奏。

4.乐器:吉他、钢琴等(可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月光光》,引导学生跟着音乐节奏拍手,感受歌曲的韵律。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广东地方音乐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演唱歌曲《月光光》,学生跟随模仿,注意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教师个别指导,帮助学生纠正发音和歌唱姿势。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关注学生对歌曲旋律和节奏的掌握情况,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曲演唱比赛,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

通过比赛形式,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

广东民歌《月光光》 课件

广东民歌《月光光》 课件

(广东方言)
1 2 5 3 2
3 1 2 7 6 5
— 3 2
1 5
3 2
1 2
7 6
5 —
5
5 32 1 2 1 2
1 35 2 1 0
1
5
2 5
1 1 2 5 3 2
3
1 2 5 3 2
3
7
2 7 6 5-- 3 2
1 1
5 3
2
6
1 -- --
3
2 3 2 6
1
2 3 3 6 5
1
7
2 7 6 5
1 6 1 3 5 3 2 1--
4
1=F
mp
4
1 2 5 3 2 月 光 5
︵ ︵
稍慢
(广东方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1 2 7 6 5 — 照 地 堂,
︵ ︵
3 2
1 5
3 2

1 2
目训

7 6 落

5 — 床 3
︵ ︵ 5 32 1 2 1 2 1 35 2 1 0
亚嫲要 赶 插 3 7 秧咯,
光,
虾 仔 你乖 乖 1 5 2 5
1 2
目训

7 6 落

5 — 床 3
︵ ︵ 5 32 1 2 1 2 1 35 2 1 0
亚嫲要 赶 插 3 7 秧咯,
光,
虾 仔 你乖 乖 1 5 2 5
1 1 2 5 3 2
︵ ︵
听 朝
亚 爷 睇牛 佢上 1 1
山 岗 , 6 1 -- --
1 2 5 3 2 啊! …… 3 2 3 2 6
2 7 6 5-- 3 2

民间文学歌谣优质课件

民间文学歌谣优质课件

❖ 花儿
❖ 甘肃、青海、宁夏部分地域,由回、汉、东乡、撒拉、土、保 安、藏等族民众用汉语歌唱,以爱情为主旳山歌。
❖ “花儿”命名起源:男女情事称为“花事”、“缠花”、“花 案”,女情人称为“花儿”。
根据“花儿”旳发源地,分为三类: ❖ “河湟花儿”(河州花儿)发源于河州地域,即今甘肃省临夏
县,目前遍及临洮、康乐、和政、广和、永靖、夏河等县,有 旳流传到宁夏。四句一首,每句七至十一字,划为三顿,上下 两节相对称。 ❖ “洮岷花儿”,在洮岷地域,即甘肃临潭、岷县、单尼一带。 ❖ “西宁花儿”,发源于西宁地域,即目前青海省旳西宁、湟源、 贵德、乐都、循化一带。 莲花山花儿会。
民众在祈福禳灾,过节贺喜,祭神送葬,迎宾做客等仪式活动
中所唱旳歌谣。就其艺术形式而言,固定套式,不即兴创 作。
(1) 诀术歌
(2)
一种被以为具有法术作用旳民间歌诀,咒语、祛病禳
灾旳歌诀
(2) 节令歌
用在与节令有关旳多种民间节日庆贺和祭祀仪式中旳歌, 常与舞蹈和游艺相结合,多由农事活动决定。
(3) 礼俗歌
想亲亲
茴子白卷心心十八(那个)层,
想亲亲想得我手腕腕软, 妹妹你爱不爱受苦(那个)人
拿起个筷子我端不起个碗。
灯锅锅点灯半炕炕明,
想亲亲想得我心花花花乱, 烧酒盅盅挖米不嫌哥哥你穷
煮饺子下了一锅山药蛋。
庵庵房房土旳炕炕
头一回眊妹妹你不(那个)在, 烂大了个皮袄伙呀么伙盖上
你妈妈劈头打我两锅盖。 雪花花落地化成了(那个)水
艺术手法多采用触景生情旳比兴手法,第一句比兴, 第二句正文。歌中大量地利用本地口语中旳叠词, 如:山谷沟、野鹊鹊、泪蛋蛋、一伙伙人、白格生 生脸脸等。演唱中还加进某些表达语气和称谓旳衬 词,如:啊、来、呀、那、亲亲等。

(花城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第6课广东民歌月光光》教学设计

(花城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第6课广东民歌月光光》教学设计

(花城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第6课广东民歌月光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6课广东民歌月光光》选自花城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材。

本节课选取了一首具有浓郁岭南特色的广东民歌,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描绘了夜晚月光下的美丽景色。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广东民歌的特点,感受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培养对家乡文化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较强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准和节奏知识,具备一定的歌唱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广东方言和地方文化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美感,激发他们对家乡文化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月光光》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用正确的音准和节奏演唱歌曲。

2.培养学生对广东民歌的兴趣,了解岭南文化,增强对家乡文化的热爱。

3.通过学习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广东方言词汇和发音。

2.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音准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夜晚月光下的美丽景色,让学生置身于歌曲所描绘的情境中,感受歌曲的美感。

2.互动教学法:采用分组演唱、合唱等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会合作,提高歌唱能力。

3.对比教学法:通过与其他地区的民歌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广东民歌的特点。

4.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从歌曲中感受家乡的美丽和亲情,培养对家乡文化的热爱。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月光光》的音频和视频资料。

2.准备广东方言的翻译资料,以便学生理解歌曲中的方言词汇。

3.准备相关地区的民歌,用于对比教学。

4.准备教学课件和板书设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音频和视频资料,播放歌曲《月光光》,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同时,展示广东的夜景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2.呈现(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月光光》,注意讲解歌曲中的广东方言词汇和发音。

让学生跟随音乐,用动作表现歌曲的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 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你们喜欢吗?
说一说: 在这样的景色中,你们 最想做什么事情呢?
如果让你给这美好的夜晚配上一 首音乐你会选什么样的音乐呢?
下面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广 东民歌,下面让我们来感受一 下广东民歌跟我们所唱的歌曲 有什么不同。
歌词片选: 一片(呀)?应该怎样把 语气读出来呢?
快速、惊叹、自豪地。
歌曲里说夸夸家乡山水美,你们 猜,他们的家乡在哪里呀?
广东
广东民歌的介绍:广东民歌是具有鲜 明地方色彩和独特风格的乐种之一, 于清末明初产生和流传在广东珠江三 角洲一带,内容很广,包括粤剧和潮 州音乐、小曲及地方性民歌曲艺等等, 现在则专指丝竹音乐(小曲)。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11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互动: 你们用方言读,有能力全部读出来 的就完整用方言,不能完成的第一 句“月光光,光亮亮,大树底下去 乘凉”用方言,其他的用普通话, 其他学生给这位同学敲节奏。
我们一起走进了家乡广东,欣赏 了广东民歌。希望同学们课后再 去唱家乡的民歌,并能学一学, 唱一唱,下次我们举办民歌会, 看谁会唱的民歌最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