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扭伤幻灯片课件

合集下载

踝关节扭伤护理PPT课件

踝关节扭伤护理PPT课件

紧急处理措施
01
立即停止活动,避 免加重损伤
02
冰敷患处,减轻肿 胀和疼痛
03
使用弹性绷带包扎, 减轻肿胀和疼痛
04
抬高患肢,促进血 液循环
05
及时就医,接受专 业治疗和康复指导
康复治疗方法
冷敷:在受伤后24小 时内,使用冰袋或冷 毛巾进行冷敷,以减 轻疼痛和肿胀。
01
加压包扎:使用弹性 绷带对受伤部位进行 加压包扎,以减轻肿 胀和疼痛。
踝关节扭伤护理PPT课件
x
目录
01. 踝 关 节 扭 伤 概 述
02.
踝关节扭伤的治疗与 护理
03. 踝 关 节 扭 伤 的 预 防
04.
踝关节扭伤的案例分 析
踝关节扭伤概述
踝关节扭伤的原因
运动损伤:运动过程中, 踝关节受到外力作用, 导致扭伤
意外摔倒:走路时不 慎摔倒,导致踝关节 扭伤
穿高跟鞋:穿高跟鞋 容易导致踝关节扭伤
避免过度疲劳:合理安 排运动时间,避免长时 间高强度运动导致疲劳, 增加扭伤风险
学习正确的运动技巧: 掌握正确的运动技巧, 降低扭伤风险
及时处理扭伤:一旦 发生扭伤,及时采取 冰敷、加压包扎等措 施,并尽快就医。
谢谢
路面不平:在崎岖不平 的路面上行走,容易导 致踝关节扭伤
肌肉力量不足:肌肉 力量不足,容易导致 踝关节扭伤
踝关节扭伤的症状
疼痛:踝关节 周围疼痛,活 动受限
肿胀:踝关节 周围肿胀,皮 肤发红
功能受限:无法 正常行走,站立 或下蹲困难
关节不稳定:踝关节活动时 感觉不稳,有错位感
皮肤瘀斑:踝关节周围皮肤 出现瘀斑,严重时可出现皮 下出血
案例分析与启示

足踝部扭伤的贴扎处理ppt课件

足踝部扭伤的贴扎处理ppt课件

支持受伤韧带、肌腱、肌肉等,避免更严 重的伤害。
预防过度或不必要的关节活动。
对新产生的伤害施以压迫力量,以降低出 血及肿胀。
在训练或者康复过程中保护受伤部位,使 其维持在功能位。
重返运动时曾受伤的部位仍有潜在的危险 性,因此对较弱的部位进行包/贴扎,以 限制肌肉或关节的活动在一个安全范围内。
20
1、皮肤保护膜 2、环状固定 3、马蹄型 4、马蹬型
10
理疗
磁疗和肌内贴的爪形贴扎 法 ,24小时后超短波,超声波等
药物治疗(Medications), 非甾体药物应用。
11
48小时内禁忌做
12
HARM
H-Heat
热疗
药膏
A-Alcohol 酒精
R-Run
跑动
M-Massage 按摩
疼痛
含发热、有刺激性的
增加肿胀,影响血供 加重组织受损
诱发局部出血,加重肿胀
距后三角骨 损伤
距骨骨软骨 损伤
16
可疑骨折表现
1、在内踝尖至胫骨远端6cm的后内侧面有骨压痛; 2、在外踝尖至胫骨远端6cm的后外侧面有骨压痛; 3、第五跖骨基底部有骨压痛; 4、足舟骨有骨压痛; 5、扭伤后即刻及在急诊室内均不能自行站立行走4步。
17
运动贴扎
18
Tape
弹力
19
贴扎的功能
13
48小时后
稳定期:伤后48小时
●治疗重点是血肿及渗出液的吸收。 ●物理治疗、按摩、中药外敷等方 法促进创伤恢复。 ●支具保护,局部制动至创伤愈合 (选择性)。
恢复期:局部肿痛消失后
物理治疗:渐进进行损伤 肢体肌力、关节活动度,平衡及协 调性、柔韧性的训练,以及尽早的 介入运动治疗,促进愈合的同时避 免损伤后遗症。辅以物理因子治疗, 促进疤痕软化,防止瘢痕挛缩。

(医学课件)踝关节扭伤ppt演示课件

(医学课件)踝关节扭伤ppt演示课件
包括热的烤灯热敷的膏剂温泉热疗桑拿蒸汽?避免运动在损伤的部位做按摩同样要避免过度的酒精摄入?这些措施会导致出血水肿和疼痛加重?活血药物要适当延后使用?nsaids药物有争议
.
1
踝关节扭伤是骨科门诊、急诊中最常见损伤。
其损伤占整个运动损伤的15%,而其中85%为 外侧韧带损伤。
.
2
任何年龄均可 以青壮年居多 行走不平道路 上下楼梯跌倒 过高的高跟鞋
.
15
• 下胫腓重叠
• 下胫腓间隙 • 距骨倾斜

踝关节正侧位摄片
<10mm 异常 – 提 示下胫腓联合损伤
>5mm 异常 – 提示 下胫腓联合损伤
>2mm 考虑异常
• 确诊困难时可与健 侧比较。
.
16
踝关节相对于底片内旋10~15度,内外侧间隙与
关节间隙等宽。
.
17
应力像:对于评估内踝及下胫

.
8
不伴骨折的下胫腓联合损伤临床少见,容易漏
诊,需仔细检查
• 肿胀:在前侧和下胫 腓骨间膜处 • 瘀斑:骨间膜处受伤 后数日不能负重 • 触诊:压痛点 • 活动度:不能完全跖 屈、主动被动外旋活 动时疼痛
.
9
下胫腓前韧带 下胫腓后韧带 下胫腓横韧带 骨间韧带
骨间膜
骨间膜
.
3
外翻型

内翻型
.4.源自5 伤后肿胀、瘀斑情况 仔细检查压痛点 前抽屉试验以及距骨倾斜试验
.
6
可在病人卧位或坐位下完成。 一手握住胫腓骨,一手握住跟部并施加向前的力 移动超过10mm或较对侧增加3mm提示提示距腓前 韧带(ATFL )损伤和/或三角韧带损伤

扭伤诊断过程PPT课件

扭伤诊断过程PPT课件
❖ 于饭后服用或与食物或制酸药同服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 (1)孕妇禁用。 (2)哺乳期妇女禁用。
❖ 【儿童用药】14岁以下小儿一般不宜应用此药。 ❖ 【老年用药】老年患者易发生肾脏毒性,应慎用。
27
扭伤基本诊疗路径表单
❖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扭伤
❖ 患者姓名: 住院号: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24
吲哚美辛 合理用药
❖ (1)每日最大量为100~150mg。通常将每日剂量分2~3次服用 ❖ 【不良反应】 ❖ (1) 胃肠反应 ❖ (2) 神经系统表现有头痛、眩晕、嗜睡、兴奋等 ❖ (3) 引起浮肿、少尿,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轻者停药并相应治疗
后可消失; ❖ 【禁忌】 ❖ (1)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对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引起哮喘、
6.必要时可予活血化瘀药一周(国家基本用药)。
16
(六-1)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入院后1-3天
1.必检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受伤部位X片、心电图;
17
(六-2)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入院后1-3天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受伤部位CT和(或)MRI 凝血四项
18
(七)出院标准
26
双氯芬酸钠合理用药
【用法用量】 成人常用量:25~50mg,一日2~3次,一日最大量不应超过150mg。 【不良反应】 ①胃肠道:②神经系统:③肾:④各型皮疹,⑤造血系统。⑥过敏反应
❖ 【禁忌】 活动性溃疡病、溃疡性结肠炎及病史者,癫痫,帕金森病及精神病患者,肝肾功 能不全者,对本品或对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过敏者,血管神经性水肿或支气管哮 喘者禁用。 【注意事项】
14
(五-2)治疗方案

《踝扭伤应急处理》课件

《踝扭伤应急处理》课件
2 预防踝扭伤的方法
提供了预防踝关节扭伤的方法,如穿适当的鞋子和加强踝关节周围的肌肉。
3 常规检查和保持健康
建议进行常规检查以及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以减轻踝关节扭伤的风险。
《踝扭伤应急处理》PPT课件
概述
定义踝扭伤
解释了踝关节扭伤的定义以及可能发生的原因和症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应急处理
1
正确姿势
介绍了正确的姿势以保护受伤的踝关
加压止血
2
节。
说明了加压止血的重要性以减少出血
情况。
3
冰敷
介绍了冰敷的方法和作用,帮助减轻
抬高受伤部位
4
疼痛和肿胀。
解释了抬高踝关节的重要性,有助于
减轻肿胀和疼痛。
5
休息
说明了休息的重要性,避免进一步损 伤。
治疗和恢复
医疗治疗
介绍了踝关节扭伤的医疗治疗 方法,如药物和包扎。
物理治疗和康复
解释了踝关节扭伤的物理治疗 和康复训练,帮助恢复功能。
注意事项和预防
介绍了预防踝关节扭伤的注意 事项和方法。
总结
1 急救的重要性
强调了急救踝扭伤的重要性,以减轻疼痛和预防并发症。

踝关节扭伤ppt课件

踝关节扭伤ppt课件

解剖生理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容易损伤的三个原因: ❖1.外踝长,内踝短,外侧副韧带较内侧副韧带薄弱, 容易造成内翻位损伤。 ❖2.使足外翻背屈的肌肉(第三排骨肌)不如内翻背屈 的肌肉(胫前肌)强大,因此足部向外的力量不如向内 的力量大。 ❖3.踝穴并非完全坚固,位于胫腓骨之间的胫腓横韧 带纤维斜向下、外,同时外踝内面的关节面比较倾 斜,因此腓骨下端能向上或向外作适当活动。
手法治疗操作方法
❖新鲜踝关节内侧韧带损伤:
❖1.患者侧卧,伤肢在下,助手用双手握住患者伤侧 小腿下端,固定肢体,医生用双手相对拿住患足, 两手拇指按住内侧伤处,环转摇晃踝关节后,用力 将足外翻位拔伸,然后将足内翻,拇指在伤处进行 戳按。
❖2.患者正坐。医生坐在其对面,用一手由内侧握住 患足足跟部,拇指按压于伤处,另一手握住患足跖 部,作踝关节环转摇法,在拔伸状态下将足内翻后 背伸,按压伤处的拇指则用力向下戳按。
❖外侧副韧带呈束状,分前、中、后三束。前束为 距腓前韧带,起自外踝前缘,向前下方止于距骨颈; 中束为跟腓韧带,起自外踝尖端,向下止于跟骨外 侧面的隆起处;后束则为距腓后韧带,起自外踝内 后缘,水平向后止于距骨后突,外侧副韧带不如内 踝韧带坚强,故极易损伤。
解剖生理
解剖生理
解剖生理
❖踝关节周围有许多肌腱包绕,却缺乏肌肉和其他 软组织。前面有胫前肌腱和伸拇、伸趾长肌腱,后 面主要为跟腱,内侧有胫后肌腱,屈拇和屈趾长肌 腱,外侧有腓骨长、短肌腱。
病因病机
❖踝关节扭伤多是由于行走时不慎踏在不平的路面 上或腾空后足跖屈落地,足部受力不均,而致踝关 节过度内翻或外翻而造成踝关节扭伤。
病因病机
❖根据踝部扭伤时足所处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内 翻损伤和外翻损伤两种,其中尤以跖屈内翻位损伤 最多见。 ❖跖屈内翻位扭伤时,多造成踝部外侧的距腓前韧 带和跟腓韧带损伤,距腓后韧带损伤则少见。 ❖外翻位扭伤多损伤踝部内侧的三角韧带,但由于 三角韧带较坚韧,一般不易造成韧带的损伤而常常 发生内踝的撕脱骨折。

脚外伤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脚外伤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心理护理的方法
01
安慰病人:耐心倾听病人的感受,给予关心 和支持
02
鼓励病人:帮助病人建立信心,鼓励他们积 极配合治疗
03
指导病人:指导病人正确处理伤口,减轻疼 痛和不适
04
增强病人的心理素质:通过心理训练和心理 咨询,增强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对能力
心理护理的注意事项
耐心倾听:病人可能会 因为疼痛、恐惧等原因 而产生焦虑、抑郁等负 面情绪,护士应耐心倾
02 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心理 护理可以帮助病人建立积极 的心态,提高病人的生活质 量,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03 促进病人与医护人员的沟通: 心理护理可以帮助病人更好 地理解医护人员的工作,促 进病人与医护人员的沟通, 提高治疗效果。
04 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脚外 伤病人可能会产生心理问题, 心理护理可以帮助病人预防 心理问题的发生,减少心理 问题对病人的影响。
康复训练:根据医嘱 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 练,如关节活动、肌 肉拉伸、平衡训练等, 以增强关节稳定性和 肌肉力量,促进康复
心理支持:提供心 理支持和安慰,帮 助病人建立信心, 积极面对康复过程 中的挑战
康复治疗的注意事项
01
遵循医嘱,按 时用药
02
注意休息,避 免过度劳累
06
保持足部清洁, 防止感染
限,影响行走
04
红肿:受伤部位 可能出现红肿,
发热
05
出血:受伤部位 可能出现出血, 出血量可能较多
06
感染:受伤部位 可能出现感染, 如感染性关节炎
07
麻木:受伤部位 可能出现麻木,
感觉异常
08
皮肤破损:受伤 部位可能出现皮 肤破损,如擦伤、
撕裂伤等脚外伤病人的护理来自紧急处理步骤01

4踝部扭伤-PPT课件

4踝部扭伤-PPT课件
解剖概要
踝关节构成: 内踝,外踝,后踝。 踝穴构成:胫骨远端关节面、内踝、
外踝、后踝。
踝关节周围的主要Hale Waihona Puke 组韧带:下胫腓韧带:2条。
内侧副韧带(三角韧带):
• 舟胫、距胫、跟胫、距胫后韧带。 • 侧方不稳定。
外侧副韧带:
• 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距腓后韧带。 • 各方不稳定。
病因
足处于跖屈位。 内翻、外翻暴力。 踝关节慢性不稳定:
背屈90°位,外翻或内翻位靴形石膏固 定2-3周。 宽胶布、绷带固定2-3周。
韧带完全断裂合并踝关节不稳者:靴 形石膏固定4-6周。
关节内骨片:切开复位,修复韧带。
反复扭伤者:
可穿高帮鞋,保护踝部,并将鞋跟外侧加高 1-1.5cm,维持足于外翻位。防止足内翻。 关节成形术。
临床表现和诊断
有明显扭伤史,跛行。 疼痛,肿胀。急性期有淤斑。 压痛,跖屈位加压,使足内翻或外翻时疼痛加重,即可
诊断。 部分撕裂时,剧痛;完全撕裂时,内翻角度明显增加。
半脱位时,X线可见外侧关节间隙增宽;伴有骨折时, 压痛、X线可见骨片。
治疗
急性期冷敷,48小时后局部理疗。 韧带部分损伤或松弛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后期功能锻炼
•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 •有规律地进行关节锻炼 •在舒适、无痛的范围内多次重复 •最终达到关节稳定和运动协调的目的
.
20
谢谢 大家
.
21
NoSUCCESS
THANK YOU
Image
2020/7/23
.
22
.
14
.-3周 骨折患者4-6周 甚至更长
.
16
中期动静结合第1周的2天后或安全期后的
加速锻炼
第1-4项,每项重复20次, 每项60秒
.
17
中期动静结合
第5-8项,每项重复5次, 每项300秒
.
18
中期动静结合
第9项重复30次,120秒
第10项重复3次,60秒
.
脚扭伤自救、休养 “三原则”
讲师:
.
1
脚扭伤俗称“崴脚”
.
2
日常生活中脚扭伤的常见情况
上下楼梯
洗澡出浴
乘坐公交车
登山旅游
.
3
日常生活中脚扭伤的常见情况
打篮球
下雪天
踢足球
.
4
“养几天就没事了”
严重:1.踝关节韧拉 带伤、骨折、脱位
.
5
2.






.
6
如果发生急性脚扭伤,
自我救助 及时就医
是两个必要的措施。
.
7
.
8
(最好能喷止血剂,加压包扎)
.
9
制 动、 冷 敷
.
10
NoSUCCESS
THANK YOU
Image
2020/7/23
.
11
去医院
目的:
1.排除骨折和脱位 2.对治疗方案、疗效
和预后客观的认识和 估计 3.避免漏诊和误诊
.
12
36-48小时内禁 忌
.
13
36-48小时内不 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