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必读名著考点《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初一必考内容

朝花夕拾初一必考内容一、朝花夕拾初一必考内容朝花夕拾是鲁迅写的一本散文集,里面有超多初一可能考到的点呢。
1. 重要篇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里描写百草园的部分特别精彩。
像“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这一段描写了百草园的动植物,充满生机,是背诵的重点段落哦。
考试可能会问这里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之类的。
阿长与〈山海经〉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很重要。
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她虽然有些粗俗、迷信,但是心地善良。
她给鲁迅买来了心心念念的山海经,这让鲁迅对她充满感激。
关于阿长的性格特点分析,以及阿长买山海经这件事的意义,很容易考到呢。
2. 人物形象藤野先生他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的老师。
藤野先生是一个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人。
他认真批改鲁迅的讲义,关心鲁迅的学习。
在描写藤野先生的外貌时,鲁迅写“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这一外貌描写可能会出现在人物描写的赏析题中。
范爱农范爱农是一个性格倔强、愤世嫉俗的人。
他和鲁迅有过一些矛盾冲突,后来又和鲁迅成为朋友。
他的结局是溺水身亡,他的命运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困境。
3. 主题思想朝花夕拾总体上是鲁迅对自己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回忆。
它既有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像百草园中的趣事;也有对旧的封建教育制度的批判,比如在三味书屋中那些刻板的读书方式;还有对当时社会上一些丑恶现象的揭露,像衍太太那种表面和善,实际阴险的人。
4. 艺术特色叙事风格鲁迅在朝花夕拾中的叙事很有特点,是回忆性散文的典范。
他用平实的语言讲述自己的经历,但是又能在平淡中见深刻。
比如在讲述自己和猫的故事时,其实是借猫来批判那些欺负弱小的人。
描写手法书中的描写很细腻。
人物描写上,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
景物描写也是一绝,百草园的描写就把一个充满乐趣的儿童乐园呈现在读者眼前。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必考知识点最全整理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必考知识点最全整理《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以下为该书的必考知识点整理:
1. 《朝花夕拾》简介:包括该书的发表背景、出版时间和内容概述等。
2. 朝:包括《故乡》、《藤野先生》、《石头记》、《未可逆转的序曲》四篇散文。
3. 花:包括《自杀日记》、《阿Q正传》两篇小说。
4. 夕拾:包括《故郭嵩焘墓志铭》、《中国小说的“牺牲品”》、《浮溢》、《山坡羊·瑞雪》、《“欧化”与“反欧化”》、《“足球战术”与“翻译方法”》、《说“砸烂”》七篇散文。
5. 鲁迅人物形象和思想体系:包括鲁迅对社会底层人物的关注,对社会问题的批判,以及他的民主、科学、思想解放等思想体系。
6. 鲁迅文风特点:包括言简意赅、揭示社会黑暗、讽刺讥讽等。
7. 文化探讨:包括对中西文化的比较和冲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对历史文化的追溯等。
8. 文字技巧和修辞手法:包括排比、夸张、对比、象征、隐喻等。
9. 鲁迅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关系:包括他对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影响以及与鲁迅的文学观和文学创作方式的关系。
10. 鲁迅的社会责任感:包括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入观察和批判,以及他的呼吁和反抗精神。
以上是《朝花夕拾》的必考知识点整理。
希望对你有帮助!。
初中语文名著《朝花夕拾》必考考点整理与练习题

初中语文名著《朝花夕拾》必考考点整理与练习题【名著常识】作者:鲁迅主要艺术特色①语言优美、流畅,生动幽默,妙趣横生。
②叙事充满奇妙艺术。
主要内容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②《阿长与〈山海经〉》③《二十四孝图》④《藤野先生》⑤《无常》⑥《五猖会》记叙了作者少年时一次看五猖会时发生的波折,控诉了封建家长和封建教育制度对青少年身心的摧残;⑦《父亲的病》揭露“巫医不分”的名医敲诈勒索、封建迷信,鞭挞了复古倒退的反动;⑧《范爱农》通过一个爱国知识分子在辛亥革命前、中、后的不同遭遇,深刻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和软弱性;⑨《琐记》歌颂了“不满现状”的革命青年。
【主要内容】1.文集概况:《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创作的以回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生活为主的散文集,共收入10篇散文,写于1926年6月至11月间,《朝花夕拾》题目意义是"早晨的花晚上拾起",意即:"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意思"。
2.作者概况: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散文诗集《野草》。
3.主要内容:记叙了童年的生活和求学的历程,追述那些难以忘怀的事。
主要篇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等。
4.主题思想: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思念之情,同时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讽刺。
5.艺术特色:撷取一些难忘的生活片段加以生动地描述,选择富有个性的情节和细节描写人物性格,作品充满生活气息;夹叙夹议等。
6.精彩句子:①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
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因这最恶的心,应该堕入地狱,也将决不悔改,总要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
——《二十四孝图》①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藤野先生》【考题练习】。
七上必读名著《朝花夕拾》考点总结及练习

七上必读名著:《朝花夕拾》考点总结及练习题(附答案)一、作品介绍《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
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怀念之情。
文集以记事为主,饱含着浓烈的抒情气息,往往又夹以议论,做到了抒情、叙事和议论融为一体,优美和谐,朴实感人。
作品富有诗情画意,又不时穿插着幽默和讽喻;形象生动,格调明朗,有强烈的感染力。
二、作者介绍鲁迅(1881年9月25日- 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三、分篇简介(10篇)(1)《狗·猫·鼠》描写了作者仇猫的原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2)《阿长与山海经》记述作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表达了对她的怀念感激之情。
(3)《二十四孝图》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的可怜的悲惨处境。
(4)《五猖会》以赶会为背景,描写了封建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和摧残。
(5)《无常》通过描写无常救人反遭毒打事件,表达了旧时代中国人民绝望于黑暗的社会,愤慨于人世的不平。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严格但不乏乐趣的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
初中必读名著《朝花夕拾》所有考点知识汇总

初中必读名著《朝花夕拾》所有考点知识汇总《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本散文集,其中包含了许多经典篇章。
下面将对其中的重点知识进行汇总和解析。
一、作者简介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名为周树人,号豫轩,笔名鲁迅。
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鲁迅先生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犀利的笔调,对中国社会和文化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本散文集,收录了他在上海梁实秋主编的《漫画》杂志上发表的一系列散文。
这本书以鲁迅先生的回忆和观察为主线,通过对自己亲身经历和身边人物的描写,展现了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的真实面貌和人民的苦难生活。
1.《故乡》《故乡》是《朝花夕拾》中的第一篇文章,它以作者对自己故乡的怀念和思考为主线,通过对故乡的描写和回忆,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情厚意。
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朝花夕拾》中的第二篇文章,它以作者童年时代在百草园的经历为线索,通过对童年记忆的追溯和对文化教育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怀疑和批判。
3.《记忆》《记忆》是《朝花夕拾》中的第三篇文章,它以作者的个人回忆为主线,通过对过去的回顾和对现实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时代的忧虑。
4.《伤逝》《伤逝》是《朝花夕拾》中的第四篇文章,它以作者的亲身经历和对身边人物的观察为线索,通过对逝去的人和事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珍惜和对人性的关怀。
5.《阿Q正传》《阿Q正传》是《朝花夕拾》中的一篇长篇小说,它以阿Q的形象为主线,通过对阿Q的塑造和对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探讨。
6.《狂人日记》《狂人日记》是《朝花夕拾》中的一篇短篇小说,它以一个疯狂的主人公的视角来叙述故事,通过对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和对社会现象的揭示,表达了作者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社会的批判。
《朝花夕拾》考试重点知识初一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学语文课程中的重要篇目。
以下是《朝花夕拾》考试重点知识初一的一些总结:
1. 《朝花夕拾》的作者是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代表作品有《呐喊》、《狂人日记》等。
2. 《朝花夕拾》的写作时间是在1925年到1926年之间,是鲁迅在上海的一个时期所写的。
3. 《朝花夕拾》的内容主要是鲁迅回忆自己童年时的生活和经历,其中包括了许多生动的细节和场景描写,展现了鲁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批判。
4. 《朝花夕拾》中的故事情节包括“父亲的病故”、“童年的回忆”、“家庭的变故”、“学校的经历”等,这些情节都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思想内涵。
5. 《朝花夕拾》中的语言风格简练明快,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是鲁迅文学风格的典型代表。
6. 《朝花夕拾》中的思想内容包括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对人性的探究等,是鲁迅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7. 《朝花夕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上是《朝花夕拾》考试重点知识初一的一些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中朝花夕拾知识点归纳及考点

初中朝花夕拾知识点归纳及考点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集,包含了他的散文作品。
以下是一些《朝花夕拾》的知识点归纳及考点:
1. 文学风格:《朝花夕拾》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真实、深刻地展示了鲁迅先生对于社会的观察和对人性的思考,反映了他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2. 主要题材:《朝花夕拾》以鲁迅先生自己的童年经历、青年岁月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为主要题材,内容涉及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事物和人物,展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
3. 重要作品:《故乡》、《白光》、《自杀日记》、《二十四孝图》等是《朝花夕拾》中的重要作品。
这些作品通过对个人故事和社会现象的描述,批判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人民的痛苦,展现了鲁迅先生对封建道德的批判和对人民解放的追求。
4. 考察点:在相关语文考试中,可能考察《朝花夕拾》散文集中的文学特点、主题意义、背景沿革,以及重要作品的内容、风格和意义等方面的知识。
综上所述,《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集,以其真实、深刻的描写和对封建社会的批判而被广泛阅读和研究。
在相关考试中,考生需要了解相关的知识点,包括《朝花夕拾》的文学风格、主题意义、重要作品以及与社会背景有关的内容。
朝花夕拾中考必考知识点

朝花夕拾中考必考知识点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对于中考来说,以下是《朝花夕拾》中的必考知识点:
1. 作者: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他的作品批判了旧社会的封建道德和思想体制,展现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精神。
2. 《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包括了《故乡》、《狂人日记》、《花边文化》等作品,主要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个人经历、社会现象等。
3. 《故乡》:这篇文章描写了作者回到故乡的感受,以及对故乡的怀旧之情。
通过对故乡的描写,展现了对旧社会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反思。
4. 《狂人日记》:这篇文章是鲁迅重要的一篇实验性作品,通过"狂人"的视角展示了封建家庭的压抑和封建道德的荒谬。
5. 《花边文化》:这篇文章批判了当时中国的花边文化现象,倡导现代文学的进步和写实主义的精神。
6. 现实主义:《朝花夕拾》反映了鲁迅的现实主义创作思想,他通过对社会现象和人物命运的揭示,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艰难生活的关注。
7. 批判现实主义:《朝花夕拾》中的文章批判了封建社会的黑
暗和荒谬,通过揭露不公和社会问题,呼吁社会的进步和改革。
8. 对个人命运的关注:《朝花夕拾》中的作品关注了个人的命运和处境,对社会的关注是从个体出发的,通过对个人的描写,表达对社会不公的愤怒和思索。
以上是《朝花夕拾》中的一些必考知识点,中考中可能会要求考生对鲁迅的文学思想、作品主题等进行分析和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作者:鲁迅中国现代作家,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笔名鲁迅。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
2.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
全书收录了《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等十篇文章。
不少文章包含着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3.资料连接:
①《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请简介一下其中的一篇(课内学过的除外)的主要内容:
示例:《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童年时代的我和我的伙伴实在没有什么好画册可看。
我拥有的最早一本画图本子只是《二十四孝图》。
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
②《朝花夕拾》共收10篇回忆散文,被选为课文的有《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
③《五猖会》记叙作者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难,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