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 5.1《从天圆地方说起》练习题(无答案) 大象版

合集下载

五年级科学上册5.1《从天圆地方说起》练习题(无答案)大象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5.1《从天圆地方说起》练习题(无答案)大象版

《1 从“天圆地方”说起》习题
一、填空
1.地球由外到内包括()、()和()三层,大多数地震是由地幔的活动造成的。

2.地球是目前所知道的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

地球的表面大约71%被()覆盖,约29%是()。

二、判断
1.()地球上的四季现象是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形成的。

2.()傍晚,背对太阳方向站立,这时我们的前面是东方,背面是西方,左面是北方,右面是南方。

3.()太阳,包括围绕太阳运动的行星、彗星、卫星、流行等组成的天体系统称作太阳系。

4.()地球公转到冬至日时,太阳的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

5.()地球、月球都是不会发光的行星。

6.()不管是东半球还是西半球,太阳总是从东方升起的。

7.()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

8.()在地球任何地方的大树,树叶茂盛的一方一定是南方。

三、选择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A.自东向西
B.自南向北
C.自西向东
D.自北向南
2.由于地球不停的自转,就形成了()。

A.昼夜现象
B.日食现象
C.月食现象
D.四季现象
1。

1 从天圆地方说起 课时作业 2021-2022学年 科学 五年级上册大象版 含答案

1 从天圆地方说起 课时作业 2021-2022学年 科学 五年级上册大象版 含答案

课时作业 1 从“天圆地方”说起一、填空题。

1.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天是形的,像一把张开的覆盖在地上;地是形的,像一个;日月星辰则像一样过往天空。

因此,这一学说被称为“”。

2.公元前300多年,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通过长期的观察,得出了结论:“”。

3.现在,宇航员从太空中拍摄的照片也证明了地球是形。

4.科学家通过研究和等,间接地揭示了地球内部的奥秘。

二般认为地球包括、和三层。

5.地核又分为地核和地核。

二、判断题。

1.地核的外核可能是液态物质。

( )2.地幔是地球表面的一层薄壳,平均厚度17千米。

( )3.现在,地球表面大约71%的面积是陆地。

()4.地球是目前所知道的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

( )三、选择题。

1.大多数地震是由( )活动造成的。

A.地幔B.地壳C.地核2.地球的中心部分为( )。

A.地幔B.地壳C.地核3.麦哲伦是( )著名航海家。

A.英国B.美国C.葡萄牙4.()是缩小了的地球模型。

A.水运仪象台B.地球仪C.日晷5.()是液态岩浆的发源地。

A.地壳B.地幔C.地核四、简答题观察图片并完成各题。

-(1) 平均厚度17千米左右-(2) 平均厚度2900千米左右(3)半径3470千米左右2.(1)半球(2)半球答案:一、1.圆大伞方棋盘爬虫天圆地方说2.古希腊大地是球形的3.球4.地震波火山爆发地壳、地幔、地核5.外层内层二、1.√2.×3.×4.√三、1.A2.C3.C4.B5.B四、1.(1)地壳(2)地幔(3)地核2.(4)珠穆朗玛峰(3)陆地(2)海洋(1)马里亚纳海沟3.(1)北(2)南。

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从“天圆地方”说起》

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从“天圆地方”说起》

制作:地球结构模型
• 材料超市: • 硬纸 • 剪刀 •笔 • 橡皮泥 • ……
从“天圆地方”说起
和 回 12 这 澳的 月 是 洲 地 11 伽
球日利 照距略 片地木 。球星 图一探 中百测 可五器 见十在 印万一 度英九 次里九 大时 0 陆发年
这是地球南极洲的照片,是由多张由伽利略探测 器拍摄的照片拼合而成的。
这是由伽利略探测器在前往木 星的途中于1992年拍摄的地球 与月球的合影。
中国古代对地球的认识:天圆地方说
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神五拍下的中国的照片:
地球仪就是缩小了的地球模型
• 仔细观察地球仪,你们发现了什么? • 能找到自己的家乡吗? • 地球仪上的线表示什么? • 地球的里面有什么?
各种不同的地球仪
经线
经线:连接地球南北两极的线
观察后说出经线的特点: 1、经线的形状 半圆形 2、经线是否等长 等长 3、经线所指示的方向 南北
赤道和纬线
纬线:和经线相垂直的线,是一条条长度不等 的圆圈,最长的纬线是赤道。
观察后说出纬线的特点: 1、纬线的形状 圆形 2、纬线是否等长
不等长,越接近赤道越长
3、纬线所指示的方向
东西方向
北京(116°E,39°N ) 上海 (121°E, 31°N) 香港(114°E, 22°N ) 利川(109°E, 30°N)
经线和纬线共同组成了经纬网,有了经纬网
及经纬度,地球上各个点的位置就容易确定
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东西
无数
地壳 地幔 地核 地核心
• 1910年,前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 奇契意外地发现,地震波在传到地下50 公里处有折射现象发生。他认为,这个 发生折射的地带,就是地壳和地壳下面 不同物质的分界面。1914年,德国地震 学家古登堡发现,在地下2900公里深处, 存在着另一个不同物质的分界面。后来, 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就将两个面分别命 名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并根据 这两个面把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三个圈层。

《从“天圆地方”说起》同步练习

《从“天圆地方”说起》同步练习

2.经线和纬线是在地球上确实存在的。
(× )
3.在岸上观察从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船帆,再
看到船身。
(√ )
结束
《从“天伦 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2.地球内部有 地壳 、 地幔 和 地核 三层。 3.覆盖地球表面最多的是 海水 ,其余的是 陆地 。 4.公元前300多年, 亚里士多德 通过长期观察得出
“大地是球形”的结论。
选择题
1.地球仪上蓝色部分代表( D )。
A 高原 B 草原 C 沙漠 D 海洋
2.地球仪上与赤道相平行的是( A )。
A 纬线 B 经线 C 地轴
选择题
3.地球表面较薄的圈层叫( A )。
A 地壳 B 地幔 C 地核 D 地心
4.大多数地震是由( B )活动造成的。
A 地壳 B 地幔 C 地核 D 地心
判断题
1.地球是目前知道的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 ( √ )

大象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练习题

大象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练习题

大象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练习题一、填空1、认为地球位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球、行星和恒星都围绕着地球运转的学说叫。

2、地球公转的周期是,公转的轨道形状为。

3、地球上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变化是由引起的。

4、太阳系的寿命约为年。

5、1光年就是光在中年走过的距离。

1光年大约是。

6、世界上最准确的计时工具是。

7、摆钟的控制核心是。

8、中国的水钟叫。

9、水钟是利用了水流的。

10、物体遇冷后体积一般都会。

11、4℃以下的水具有的性质。

12、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

13、“2—12岁”的身高公式是。

14、地球包括、、三层。

15、珠穆朗玛峰的海拔是米。

16、地球表面的海水大约占总面积的%17、岩石中硬度最大的是。

18、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受到的阻碍滑动的力,叫做。

19、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与有关。

20、地球上一切生命生生不息的动力是。

二、判断1、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是日心说的支持者。

()2、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的方向一致,也是自西向东。

()3、地球公转时,地轴的倾角会发生变化。

()4、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中心。

()5、光年是一个时间单位。

()6、太阳系中木星的卫星最多。

()7、宇宙不会再长大。

()8、钟摆的摆臂越短,摆动的次数越多。

()9、运动有规律的物体都可以用来制作计时工具。

()10、水结冰后体积不变。

()11、热量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12、少年通常指12~15岁。

()13、人跳起来会落地是因为受到了地球的吸引力。

()14、物体的形状变化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15、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

()16、轴承内部需要增大摩擦力。

()17、鞋底需要增大摩擦力。

()三、选择1、下面动物中,属于卵生的是()A、兔子B、蛾子C、乌龟D、青蛙2、最早得出“大地是球形”结论的人是()A、麦哲伦B、亚里士多德C、哥伦布D、牛顿3、第一次完成环球航行的探险家是()A、麦哲伦B、哥伦布C、郑和四、简答题1、什么是温室效应?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影响?2、为什么夏天人们用棉被来盖住雪糕,雪糕却不融化?3、什么叫生命周期?4、地貌是怎样被改变的?5、什么是矿产资源?它分为哪几类?6、怎样避震?7、什么叫弹力?什么叫弹性?8、为什么说光合作用时生生不息的原动力?。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五单元《1. 从“天圆地方”说起》 大象 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五单元《1. 从“天圆地方”说起》   大象 版

《从“天圆地方”说起》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大象版五上第五单元“地球在变脸”第一课《从“天圆地方”说起》二、教学背景学生从小就知道地球是球形,但对于人类为了探索地球到底是什么样的所付出的巨大努力,甚至是代价并不了解。

因此,教材安排《从“天圆地方”说起》这个教学内容,正是为了让学生体验人类认识地球、探索地球的过程,感受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与探索的艰辛与执着。

三、教材分析首先我们要了解地球,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从“天圆地方”说起》,就是要求学生要弄清地球是什么样的?同时通过体验古人对地球认识的发展过程,感受人类对地球认识与探索的艰辛与执着。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验人类认识地球、探索地球的过程。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勇于探索的人类的敬意和热爱地球的情感,建立保护地球的观念。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地球是个球体,它的表面是陆地和海洋;观察地球仪,知道经线、纬线;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收集整理信息,与同学合作交流。

2、过程与方法:渗透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事物和现象的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体验人类认识地球、探索地球的过程,激发学生对勇于探索、敢于冒险的勇士的敬意和对地球的热爱。

六、教学方法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操作法、讨论法及情景再现等方法突破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

七、活动准备教师准备:地球仪、折的纸船学生准备:搜集一些反映地球面貌多姿多彩的风景图片或文字资料。

八、教学过程活动一:初步了解地球。

1.课件出示谜面:上一半下一半,中间有线看不见。

两头寒,中间热,一天一夜转一圈。

2.大家猜,它是哪个星球?(我们生活的地球)3.对这个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星球,你还有哪些了解,能用一两句话说说吗?谁愿意把你了解到和大家分享一下?预设:老师,我知道地球是个球形。

我找到了“神五”、“神七”的文件资料,可以给大家欣赏一下吗?瞧,我们多幸运啦,能亲眼目睹地球原来是一个如此美丽的星球。

可人们并不是一开始就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的。

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上册试卷

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上册试卷

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上册试卷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________传播的。

2. 地球的内部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地壳、________和地核。

3. 热传递主要通过________、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

4. 种子萌发需要的外部条件是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________。

5. 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________。

6. 植物的根具有________和吸收水分、养分等作用。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三个条件。

()2. 地球是一个正球体。

()3. 所有的物体都能传热。

()4. 种子只要有土壤就能萌发。

()5. 月亮是光源。

()6. 植物的茎只具有支撑植物的作用。

()7. 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8.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9. 火山喷发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人类只有危害。

()10. 光的反射现象只有在镜子上才能发生。

()三、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A. 月亮B. 镜子C. 点燃的蜡烛。

2. 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

A. 胚根B. 胚芽C. 子叶。

3. 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式是()。

A. 传导B. 对流C. 辐射。

4.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

A. 一天B. 一个月C. 一年。

5.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 小孔成像B. 水中倒影C. 筷子变弯。

6. 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进行的。

A. 根B. 茎C. 叶。

7. 下列哪种材料的导热性最好()。

A. 金属B. 塑料C. 木头。

8. 声音的高低与()有关。

A. 发声物体的振动幅度B. 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C. 发声物体的材料。

9. 在下列环境中,铁生锈速度最快的是()。

A. 干燥的空气中B. 潮湿的空气中C. 水中。

10. 力的单位是()。

A. 牛顿B. 千克C. 米。

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上册习题版

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上册习题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从太阳系到无限的宇宙1、人们常用来解释一些复杂的、看不见的、或者是不易理解的事物和现象。

在表达和交流时,_____________运用会有很好的效果。

2、地球_____________方向与_____________方向一致,即_____________。

无论地球公转到什么位置,地轴的_____________都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就是光在真空中1年时间走过的距离。

1光年约是_____________。

5、秋夜比较显眼的星座是东北方的_____________,它主要有5颗亮星组成,形状像字母“W”。

6、春季比较显眼的星座是_____________;夏天比较显眼的星座是_____________;冬季比较显眼的星座是_____________。

7、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从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_____________的体积最大,卫星数量最多,有62颗。

地球有一颗卫星,就是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和地球最为相似。

太阳的寿命约为_____________。

9、古希腊哲学家_____________认为,地球居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球、行星和恒星都围绕地球运转,这叫“_____________”。

后来古希腊天文学家_____________进一步完善了这一学说。

10、关于宇宙的行程,目前多数科学家支持_____________。

太阳系在绕着_____________的核心转动。

第二单元时间的脚步1、_____________是现在最为准确的计时工具。

2、1656年有摆的挂钟诞生于_____________的实验室内。

它以伽利略发现的_____________原理而发明的。

3、摆往返一次为摆动一次;摆的快慢与_____________有关,摆线越短,_____________,摆线越长,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从“天圆地方”说起》习题
一、填空
1.地球由外到内包括()、()和()三层,大多数地震是由地幔的活动造成的。

2.地球是目前所知道的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

地球的表面大约71%被()覆盖,约29%是()。

二、判断
1.()地球上的四季现象是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形成的。

2.()傍晚,背对太阳方向站立,这时我们的前面是东方,背面是西方,左面是北方,右面是南方。

3.()太阳,包括围绕太阳运动的行星、彗星、卫星、流行等组成的天体系统称作太阳系。

4.()地球公转到冬至日时,太阳的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

5.()地球、月球都是不会发光的行星。

6.()不管是东半球还是西半球,太阳总是从东方升起的。

7.()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

8.()在地球任何地方的大树,树叶茂盛的一方一定是南方。

三、选择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A.自东向西
B.自南向北
C.自西向东
D.自北向南
2.由于地球不停的自转,就形成了()。

A.昼夜现象
B.日食现象
C.月食现象
D.四季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