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

合集下载

2018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版)

2018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版)

2018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化学试卷(教师版)一、选择题(本题共46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2分)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

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B.纺纱织布C.在甲骨上刻文字D.用石块修筑长城【微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思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

【解析】解:A、粮食酿酒过程中,生成酒精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B、纺纱织布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在甲骨上刻文字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用石块修筑长城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点拨】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

2.(2分)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C.读取液体体积D.称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微点】测量容器﹣量筒;称量器﹣托盘天平;加热器皿﹣酒精灯;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思路】根据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及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

【解析】解:A、图示用嘴直接吹熄酒精灯的方法是错误的,严重违反基本操作的规定,错误;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长颈漏斗的末端没有伸入液面以下,错误;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正确;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错误。

故选:C。

【点拨】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2分)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通过多种途径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下列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沉淀B.吸附C.过滤D.蒸馏【微点】水的净化.【思路】根据已有的水的净化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蒸馏得到的水中不含有任何的杂质,是净水程度最高的方法,据此解答。

湖南省衡阳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

湖南省衡阳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二、填空题 24、BACD25、(1)Ca (2)+32Fe (3)O H 21+(4)OH H C 5226、(1)2t (2)70 (3)降低温度 (4)C A B >> 27、(1)不可再生(2)O H CO O CH 222422+=====+点燃(3)2:1 28、(1)过滤(2)肥皂水(3)煮沸(4)AB 29、(1)O H NaCl NaOH HCl 2+=+(2)随着滴入盐酸的增加,溶液颜色逐渐变淡,最后颜色消失。

(3)BD30、(1)细管没有向下倾斜(2)细管口没有塞一团小棉花(3)红磷的量不够31、(1)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2)节能减排,减少废气的排放量(3)开发新能源,大力开发太阳能等无污染的新能源。

32、(1)细管 酒精灯(2)A 、C 、D 、H 、I ,↑+=∆233222O KCl KClO MnO正(3)二氧化碳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33、【假设】只有碳酸钠【实验探究】一 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实验结论】O H CO Na CO NaOH 23222+=+ 【反思交流】也会变浑浊,微溶于水不能判定 34、解:(1)4.4(2)设恰好完全反应时32CO Na 为x 克,HCl 为y 克,生成NaCl 为a 克O H CO NaCl CO Na HCl 223222+↑+=+73 106 117 44 y x a 4.44.44411710673===a x y 得6.10=x ,3.7=y ,7.11=a 所以恰好完全反应时32CO Na 为6.10克(3)恰好完全反应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生成物的溶液质量为23405.07.11= 由质量守恒定律得反应前的溶液质量为4.2384.4234=+(克) 所以稀盐酸的质量为1004.1384.238=-(克) 所以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1003.70.073%。

2018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2018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2018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46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

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纺纱织布C.在甲骨上刻文字D.用石块修筑长城2.(★)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C.读取液体体积D.称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钠3.(★)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通过多种途径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下列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沉淀B.吸附C.过滤D.蒸馏4.(★)2017年3月15日,央视曝光了另一种“瘦肉精”,其中添加了“人用西药”,如硫酸新霉素,其化学式为C 23H 18N 6O 17S,下列关于硫酸新霉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硫酸新霉素中含65个原子B.硫酸新霉素中氢、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8:1C.硫酸新霉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蜓酸新霉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82g5.(★)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

在硒的一种化合物硒酸钠(Na 2SeO 4)中,硒元素的化合价是()A.-3B.+6C.+4D.+76.(★)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A.SB.C60C.HD.Fe2O37.(★★)下列叙述符合实际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用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NaOH+HC1=NaCl+H2OB.碳酸钠溶液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Na2CO3+Ca(OH)2=2NaOH+CaCO3↓C.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猛混合制取氧气:H2O2H2↑+O2↑D.高炉炼铁的反应原理:Fe2O3+3CO Fe+3CO28.(★★)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它们的叙述,你认为正确的是()A.②表示的是阴离子B.①②③④表示的是四种不同元素C.③属于金属元素D.①③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9.(★★)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稀有气体10.(★★)实验室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若在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则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8%B.溶解过程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C.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D.量取水时,用规格为l00mL的量筒11.(★★)如图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生成的甲、乙分子个数比是1:4C.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D.该反应的生成物都是单质1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在加热的条件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B.电解水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D.二氧化碳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13.(★★)煤油中含有噻吩(用X表示),噻吩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X+6O 24CO 2+SO 2+2H 2O,则噻吩的化学式为()A.C4H4SB.C4H6SC.CH4D.C4H8S14.(★)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A.AB.BC.CD.D15.(★★★)2017年6月18日为首个“贵州生态日”,同期举行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研讨会,以“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共享绿色红利”为主题。

湖南衡阳中考真题化学

湖南衡阳中考真题化学

2018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真题化学一、选择题(本题共46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

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B.纺纱织布C.在甲骨上刻文字D.用石块修筑长城解析:A、粮食酿酒过程中,生成酒精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B、纺纱织布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在甲骨上刻文字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用石块修筑长城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A2.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C.读取液体体积D.称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钠解析:A、图示用嘴直接吹熄酒精灯的方法是错误的,严重违反基本操作的规定,错误;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长颈漏斗的末端没有伸入液面以下,错误;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正确;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错误。

答案:C3.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通过多种途径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下列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沉淀B.吸附C.过滤D.蒸馏解析:A、沉淀除去的是不溶性固体杂质,还含有可溶性固体杂质,故净化的程度不高,故错误;B、吸附除去的是水中的异味,还含有不溶性固体杂质以及可溶性的杂质,故净化的程度不高,故错误;C、过滤除去的是不溶性固体杂质,还含有可溶性固体杂质,故净化的程度不高,故错误;D、蒸馏得到的是蒸馏水,净化的程度最高,故正确。

答案:D4.2017年3月15日,央视曝光了另一种“瘦肉精”,其中添加了“人用西药”,如硫酸新霉素,其化学式为C23H18N6O17S,下列关于硫酸新霉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硫酸新霉素中含65个原子B.硫酸新霉素中氢、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8:1C.硫酸新霉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蜓酸新霉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82g解析:A、硫酸新霉素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B、硫酸新霉素中氢、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18):32=9:16,故错误;C、硫酸新霉素C23H18N6O17S中碳、氢、氮、氧、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2×23):(1×18):(14×6):(16×17):32=276:18:84:272,可见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正确;D、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故错误。

湖南省衡阳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docx

湖南省衡阳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docx

湖南省衡阳市2018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答案解析1.【答案】 A【解析】 A 、粮食酿酒过程中,生成酒精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B、纺纱织布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在甲骨上刻文字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用石块修筑长城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A。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2.【答案】 C【解析】 A 、图示用嘴直接吹熄酒精灯的方法是错误的,严重违反基本操作的规定,错误;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长颈漏斗的末端没有伸入液面以下,错误;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正确;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错误。

故选: C。

【考点】测量容器—量筒,称量器—托盘天平,加热器皿—酒精灯,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3.【答案】 D【解析】 A 、沉淀除去的是不溶性固体杂质,还含有可溶性固体杂质,故净化的程度不高,故错误;B、吸附除去的是水中的异味,还含有不溶性固体杂质以及可溶性的杂质,故净化的程度不高,故错误;C、过滤除去的是不溶性固体杂质,还含有可溶性固体杂质,故净化的程度不高,故错误;D、蒸馏得到的是蒸馏水,净化的程度最高,故正确。

故选: D。

【考点】水的净化。

4.【答案】 C【解析】 A .硫酸新霉素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1 18):32 9:16,故错误;.硫酸新霉素中氢、硫元素的质量比为B1 / 20SOHNC 中碳、氢、氮、氧、硫元素的质量比为:C.硫酸新霉素1723618 272276:18:84:17):3218):(14 6):(16 (12 23):(1 ,可见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正确;”,通常省略不写,故错误。

.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 1D C。

故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质量分数计算。

2018湖南衡阳市中考化学试题

2018湖南衡阳市中考化学试题

2018湖南衡阳市中考化学试题硫酸新霉素,其化学式为C23H18N6O17S,下列关于硫酸新毒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硫酸新霉素中含65个原子B.硫酸新霉素中氢、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8:1C硫酸新霉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硫酸新霉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82g(18衡阳)5.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

在硒的一种化合物硒酸钠(Na2SeO4)中,硒元素的化合价是A.-3B.+6C.+4D.+7 (18衡阳)6.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A.SB.C60C.HD.Fe2O3(18衡阳)7.下列叙述符合实际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用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NaOH+HCl=NaCl+H2OB.碳酸钠溶液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油:Na2CO3+Ca(OH)2=2NaOH +CaCO3↓C.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H 2O2H2↑+O2↑D.高炉炼铁的反应原理:Fe 2O3 +3C02Fe+3CO2(18衡阳)3.下列是几种粒了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它们的叙述,你认为正确的是①②③④A.②表示的是阴离子B.①②③④表示的是四种不同元素C.③属于金属元素D.①③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18衡阳)9.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稀有气体(18衡阳)10.实验室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若在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则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8%B.溶解过程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C.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D.量取水时,用规格为100mL的量筒(18衡阳)11.如图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生成的甲、乙分子个数比是1:4C.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D.该反应的生成物都是单质(18衡阳)1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在加热的条件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B.电解水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 1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D.二氧化碳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18衡阳)13.煤油中含有噻吩(用X表示),噻吩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X +6024CO2+S02+2H2O,则噻吩的化学式为A.C4H4SB.C4H6SC.CH4D.C4H8S(18衡阳)14.对下列事实的解样正确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 氧气用于切制金属氧气有可燃性B 洗洁精可用于除油污洗洁精能溶解油污C 大多物质受热膨胀随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D 一氧化碳有毒一氧化碳比氧气更易与血红蛋白结合(18衡阳)15.2017年6月18日为首个“贵州生态日”,同期举行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研讨会,以“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共享绿色红利”为主题。

2018年衡阳中考化学试题(A3页面)

2018年衡阳中考化学试题(A3页面)

13、煤油中含有噻吩(用 X 表示),噻吩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X+6O 2 点燃 4CO 2 +SO 2 +2H 2 O ,则噻吩的化学式为(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每小题 分,共46 分。

) )A .C 4 H 4 SB .C 4 H 6 S C .CH 4D .C 4 H 8 S14、对下列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H B 、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质量/gD 、x 的值是 7 26B 、碳酸钠溶液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Na 2CO 3+Ca (OH )2 ==2NaOH+CaCO 3↓(4PO )C、 NH NO D 、 CaA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甲D CO 2(CO )将混合气体点燃“ 其 2H 2O Fe 22018 年衡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卷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D 、二氧化碳能使干燥石蕊纸花变红答题时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35.5 Fe 56 Zn 65 Ag 108 2 1、2017 年 5 月 14 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

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 、粮食酿酒B 、纺纱织布C 、甲骨上刻文字D 、用石块修筑长城2、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NaClA 、熄灭酒精灯B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C 、读取液体体积D 、称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钠3、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通过多种途径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下列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 、沉淀B 、吸附C 、过滤D 、蒸馏4、2017 年 3 月 15 日,样式曝光了另一种 廋肉精”,其中添加了“人用西药”如硫酸新霉素, 化学式为C 23H 18N 6O 17S , 下列关于硫酸新霉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硫酸新霉素中含 65 个原子 B 、硫酸新霉素中氢、硫元素的质量比为 18:1 C 、硫酸新霉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 、硫酸新霉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682g5、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

2018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2018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2018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化学试卷2018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46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

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粮食酿酒。

2.(★)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3.(★)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通过多种途径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下列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4.(★)2017年3月15日,___曝光了另一种“瘦肉精”,其中添加了“人用西药”,如硫酸新霉素,其化学式为C23H18N6O17S,下列关于硫酸新霉素的说法正确的是硫酸新霉素中含65个原子。

5.(★)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

在硒的一种化合物硒酸钠(Na2SeO4)中,硒元素的化合价是+6.6.(★)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Fe2O3.7.(★★)下列叙述符合实际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碳酸钠溶液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Na2CO3+Ca(OH)2=2NaOH+CaCO3↓。

8.(★★)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它们的叙述,你认为正确的是①③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

9.(★★)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氮气。

10.实验室要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

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

若在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则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8%。

B。

溶解过程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C。

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D。

量取水时,用规格为100mL的量筒。

11.下图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以下哪个说法是不正确的?A。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

生成的甲、乙分子个数比是1:4.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衡阳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A、粮食酿酒过程中,生成酒精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B、纺纱织布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在甲骨上刻文字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用石块修筑长城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2.【答案】C【解析】A、图示用嘴直接吹熄酒精灯的方法是错误的,严重违反基本操作的规定,错误;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长颈漏斗的末端没有伸入液面以下,错误;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正确;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错误。

故选:C。

【考点】测量容器—量筒,称量器—托盘天平,加热器皿—酒精灯,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3.【答案】D【解析】A、沉淀除去的是不溶性固体杂质,还含有可溶性固体杂质,故净化的程度不高,故错误;B、吸附除去的是水中的异味,还含有不溶性固体杂质以及可溶性的杂质,故净化的程度不高,故错误;C、过滤除去的是不溶性固体杂质,还含有可溶性固体杂质,故净化的程度不高,故错误;D、蒸馏得到的是蒸馏水,净化的程度最高,故正确。

故选:D。

【考点】水的净化。

4.【答案】C【解析】A.硫酸新霉素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1?18):32?9:16,故错误;.硫酸新霉素中氢、硫元素的质量比为B1 / 20SOHNC中碳、氢、氮、氧、硫元素的质量比为:C.硫酸新霉素1723618272276:18:84:17):32?18):(14?6):(16?(12?23):(1?,可见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正确;”,通常省略不写,故错误。

.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D C。

故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质量分数计算。

B5.【答案】21﹣?,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价,氧元素显【解析】钠元素显价,设硒元素的化合价是x0?2)?42?x?(?(?1)?6?x?,则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价。

故选:B【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A【答案】6.【解析】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

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硫元素,表示一个硫原子,还能表示硫这一单质,故选.SA项符合题意。

C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该符号是60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氢元素,表示一个氢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选.HC项不符合题意。

.该符号是三氧化二铁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

故选:A【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B【答案】7.A.氢氧化钠溶液具有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解析】B.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C M nO22HO2HO?O?。

22222 / 20高温2Fe??FeO3CO3CO。

.该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D232故选:B。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D8.【答案】【解析】A、②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①②③④的核内质子数分别为:8、11、16、11,②④属于同种元素,①②③④表示的是三种不同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③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核内的质子数是16,属于硫元素,元素的名称带有“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D、①③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6,化学性质相似,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9.【答案】C78%21%0.94%、氧气稀有气体、【解析】空气的成分及其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氮气、0.03%0.03%,氮气含量最多且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故选:C。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10.【答案】A【解析】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错误;B.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故正确;10%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C.实验室配制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装瓶贴标签,故正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10%的氯化钠溶D.溶质质量分数为,配制100g?100g?8%?8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液,需氯化钠的质量;?100g﹣8g?92g(合92 mL的量筒,故正确;量)100 mL,应选用故选:A。

3 / 20【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11.【答案】B【解析】由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数目关系是:A正确;A.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1:3BB.由上图可知,生成的甲、乙分子个数比是错误;,故C正确;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故DD.由微粒的构成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的分子都是有同种的原子构成的,都是单质,故正确。

B故选:【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A【答案】12.、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在加热的条件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黑色粉末逐A 【解析】正确;渐变为红色吗,故A2:11:2错误;、电解水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B,故,不是B错误;、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是结论不是现象,故CC、二氧化碳能与水化和生成了碳酸,二氧化碳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不能使干燥D D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故错误。

A。

故选:【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电解水实验。

A13.【答案】个氢原子,根据4个硫原子、12个氧原子、1【解析】反应后生成物中,共有4个碳原子、6O X1个氧原子,则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物质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中已有122SHC。

X1X个分子中含有4个碳原子、个硫原子、4个氢原子,所以化学式是44A。

故选:【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D【答案】14.4 / 20【解析】A.氧气助燃,不能燃烧,氧气用于切割金属,是利于它的助燃性,故错误;B.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去除油污,故错误;C.物质受热膨胀,是因为构成该物质的分子之间有间隔受热后变大了,分子的大小不会变化,故错误;D.一氧化碳的毒性是指它极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失去了携氧能力,造成生物体内缺氧,而发生中毒现象,故正确。

故选:D。

【考点】氧气的用途,一氧化碳的毒性,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15.【答案】C【解析】A、节约用纸,用电子贺卡代替纸质贺卡减少纸张的使用,减少了制取纸张对环境的污染,符合主题,故选项错误;B、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以减少对水体的污染,符合主题,故选项错误;C、要减少使用煤、石油,开发利用新能源,不能禁止使用,不符合主题,故选项正确;D、回收处理废旧电池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不符合主题,故选项错误。

故选:C。

【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16.【答案】D【解析】A.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错误;B.冰水混合物中只含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错误;C.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碱,而纯碱是由钠离子与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错误;D.氧化铜、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硫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含有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正确。

故选:D。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17.【答案】C【解析】把X、Y和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和Z溶解并产生气体,Y无变化,说明X和Z的金属活动性比Y强;把X放入Z的盐溶液中,过一会儿,在X的表面有Z析出,说明X>Z>Y。

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YXZX比的金属活动性强,故,故选:C。

5 / 20【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18.【答案】A14g﹣2g?12g,故甲是反应物,【解析】由图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36g﹣5g?31g;;同理可以确定丁是生成物,生成的丁的质量为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12 g丙的质量不变,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由质量守恒定律,乙应是19g?7g26g﹣g1931g﹣12g?的数值为。

X,故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12g:19g?12:19,故选项说法错误。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AB、丙的质量不变,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C、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乙,生成物是丁,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丁是化合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31g﹣12g?19g,故D、由质量守恒定律,乙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x的数26g﹣19g?7g,故选项说法正确。

值为故选:A。

【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19.【答案】CKHPO中含有钾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

A.【解析】42KSO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B42NHNO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C34??POCa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

D.432故选:C。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0.【答案】B【解析】A、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故A错误;B、复分解反应一定没有单质参加,因为复分解反应中的物质都是化合物,故B正确;C、原子核中不一定含有质子和中子,例如氢原子不含有中子,故C错误;pHpH试纸用水润湿后,测定结果不一定偏大,若是碱性溶液,D、测定溶液的时,先将则会使结果偏小,故D错误。

故选:B。

【考点】溶液的酸碱度测定,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6 / 20C21.【答案】【解析】铁、锌、铝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HFe?SOHFeSO,2424 256??H?HSOZnSOZn,24242 65???3HAl?3H2Al?SOSO,244223 6 54由铁和稀硫酸与反应可知,5.6 g铁和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0.2 g氢气,当混有锌时生成氢气质量小于0.2 g,当混有铝时生成氢气质量大于0.2 g,当混有碳、银时生成氢气质量小于0.2g,由于反应生成0.23 g氢气,因此含有的物质可能是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