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 料 试 验 报 告

合集下载

建筑材料试验报告建筑材料实验报告

建筑材料试验报告建筑材料实验报告

建筑材料试验报告建筑材料实验报告【范本1】一:试验目的本次试验旨在评估建筑材料的性能,并提供参考数据。

二:试验材料1. 水泥:按照GBXXXX标准选用,等级为XX级。

2. 砂:按照GBXXXX标准选用,粒径分布为XX-XXmm。

3. 石子:按照GBXXXX标准选用,粒径分布为XX-XXmm。

三:试验方法1. 水泥试验:(1) 确定水泥的水化时间。

(2) 测定水泥的细度和比表面积。

(3) 测定水泥的强度。

2. 砂试验:(1) 测定砂的粒度分布。

(2) 测定砂的吸水率和饱和含水率。

(3) 测定砂的稠度和压实度。

3. 石子试验:(1) 测定石子的粒度分布。

(2) 测定石子的吸水率和饱和含水率。

(3) 测定石子的抗压强度。

四:试验结果1. 水泥试验结果:(1) 水泥的水化时间为XX小时。

(2) 水泥的细度为XX%。

(3) 水泥的比表面积为XX m^2/kg。

(4) 水泥的强度为XX MPa。

2. 砂试验结果:(1) 砂的粒度分布满足GBXXXX标准。

(2) 砂的吸水率为XX%。

(3) 砂的饱和含水率为XX%。

(4) 砂的稠度为XX%。

(5) 砂的压实度为XX%。

3. 石子试验结果:(1) 石子的粒度分布满足GBXXXX标准。

(2) 石子的吸水率为XX%。

(3) 石子的饱和含水率为XX%。

(4) 石子的抗压强度为XX MPa。

五:结论根据试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水泥具有较好的强度性能和水化时间。

2. 砂具有良好的稠度和压实度。

3. 石子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

六:附件本文档所涉及的附件请参见附件部分。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 GBXXXX:国家标准《建筑材料试验方法》。

2. MPa:兆帕,表示材料的抗压强度单位。

【范本2】一:试验目的本次试验旨在评估建筑材料的性能,并提供参考数据。

二:试验材料1. 水泥:按照GBXXXX标准选用,等级为XX级。

2. 砂:按照GBXXXX标准选用,粒径分布为XX-XXmm。

建筑材料试验报告书

建筑材料试验报告书

建筑材料实验报告书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成绩:_________目 录实验1 材料基本性质试验 实验2 砂筛分试验实验3 水泥实验报告实验4 普通混凝土实验报告建筑材料实验课的要求一、实验室的纪律要求1.进入实验室后,要听从教师的安排,不得大声说笑和打闹。

2.进入实验室后,对本组所用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如有缺损或失灵应立即报告,由教师修理或调换,不得私自拆卸。

实验结束时,应将所用仪器设备按原位放好,经检查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3.要爱护实验仪器设备,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同时注意人身安全,非本次实验所用的室内其他仪器,不得随便乱动。

4.在实验过程中,当仪器设备被损坏时,当事者应立即向实验室教师报告,由其根据学校的规定给予检查或赔偿等处理。

5.实验结束后,每组学生对所用的仪器设备及桌面、地面应加以清理,并由各实验小组轮流做全室的卫生整理。

6.完成实验后,经教师同意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二、实验与实验报告的要求1.每次做实验以前,要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熟悉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步骤。

2.要以严肃的科学态度、严格的作风、严密的方法进行实验,认真记录好实验数据。

3.在实验课进行中要认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问题的情况作为实验课考核成绩的一部分。

4.要认真填写、整理实验报告,不得潦草,不得缺项、漏项,报告中的计算部分必须完成,同时要保持实验报告的整洁。

5.实验报告应及时完成,并按老师规定的时间上交。

实验1 材料基本性质试验 一、实验目的和内容二、主要仪器设备及规格型号三、实验记录(一) 材料的体积密度测试表 1.1 规则几何形状的材料体积密度测定结果试样 编号 烘干试样质量m(g)试样尺寸平均值(m) 试样体积V=L1×L2×L3(cm3)体积密度m/V(g/cm3)平均体积密度(g/cm3) 边长1边长2边长312(二) 砂的表观密度测试表 1.2 砂表观密度测定结果试样 编号 烘干的砂试样质量m(g)砂试样、水、容量瓶质量m1(g)水、容量瓶质量m2(g)表观密度'0()021()s wmm m m(g/cm3)平均表观密度(g/cm3)1 2(三) 材料的堆积密度测试表 1.3 堆积密度测定结果试样 编号 容量筒的容积oV (m3)试样的总质量(g)试样的堆积密度( kg/m3)试样的堆积密度平均值( kg/m3)松散堆积密度 1 2四、实验小结:(数据分析、理论分析、实际应用和感想体会)实验2 砂筛分试验一、实验内容二、主要仪器设备及规格型号三、实验记录2.1 砂子细度模数计算表筛孔尺寸 (mm) 9.50 4.75 2.36 1.18 0.60 0.30 0.15 筛底 筛余质量 (g) 0.0分计筛余百分率 a (%) 0.0累计筛余百分率 A (%) 0.0细度模数)100(5 )(75 .475.4 15.030.060.018.136.2AA AAAAAMxMx= 累计筛余百分率绘制级配图四、实验小结:(数据分析、理论分析、实际应用和感想体会)实验3 水泥实验报告一、实验内容二、主要仪器设备及规格型号三、实验记录水泥品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 强度等级: ____________________ 产品及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一) 水泥细度测试负压筛析法表 3.1 水泥细度记录表编号 试样质量m (g) 筛余量 (g) 筛余百分数 (%) 细度平均值 (%) 结果评定 12(二) 水泥标准稠度测试1.标准法表3.2 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记录表水泥用量 ( g ) 拌和用水量 ( mL ) 试杆距底板高度 ( mm ) 标准调度用水量P (%)(三) 水泥凝结时间测试表3.3 水泥凝结时间记录表标准稠度用水量P(%) 加水时刻t1(时:分)初凝时刻t2(时:分)初凝时间 t2-t1(min)终凝时刻t3(时:分)终凝时间 t3-t1(min)结论:(四) 水泥安定性测试实验日期: ____________ 气温/室温: ____________ 湿度: ____________ 1.标准法(雷氏夹法)表3.4 水泥安定性记录表试样编号 煮前指针距离mm 煮后指针距离mm 平均值 结 论 14结论:(五) 水泥胶砂强度测试实验日期: ____________ 气温/室温: ____________ 湿度: ____________表3.5 水泥胶砂强度测试记录表受力种类 编号3d 28d荷载 (N) 强度 (MPa) 平均强度 (MPa) 荷载 (N) 强度 (MPa) 平均强度 (MPa)抗折 1 2 3抗压 1 2 3 4 5 6结论:根据国家标准,该水泥强度等级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的性质实验报告

材料的性质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材料性质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材料科学实验室实验人员:XXX、XXX、XXX一、实验目的1. 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化学性能等基本性质。

2. 掌握材料性能测试的基本方法。

3. 分析不同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差异。

二、实验原理材料的性质是指材料在外力、热力、化学作用等条件下表现出的各种特性。

本实验主要测试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化学性能,通过对材料的测试,了解其性质。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实验仪器:- 拉伸试验机- 热分析仪- 化学分析仪器- 天平- 试样切割机- 标准试样- 铅笔2. 实验试剂:- 水性溶剂- 酸性试剂- 碱性试剂四、实验步骤1. 材料力学性能测试(1)试样制备:将标准试样切割成规定尺寸,并标记编号。

(2)拉伸试验:将试样固定在拉伸试验机上,按照规定速度拉伸试样,记录最大载荷和断裂载荷。

(3)计算力学性能指标: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等。

2. 材料热性能测试(1)试样制备:将标准试样切割成规定尺寸,并标记编号。

(2)热分析试验:将试样放入热分析仪中,按照规定升温速率加热试样,记录试样在不同温度下的质量变化和热失重。

(3)计算热性能指标:比热容、热导率、热膨胀系数等。

3. 材料化学性能测试(1)试样制备:将标准试样切割成规定尺寸,并标记编号。

(2)化学分析试验:将试样放入化学分析仪器中,按照规定方法进行化学分析,记录试样的化学成分和含量。

(3)计算化学性能指标:耐腐蚀性、抗氧化性、耐水性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材料力学性能结果与分析通过拉伸试验,得到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等力学性能指标。

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较高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但延伸率较低,说明材料具有较高的脆性。

2. 材料热性能结果与分析通过热分析试验,得到材料的比热容、热导率、热膨胀系数等热性能指标。

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较高的比热容和热导率,但热膨胀系数较小,说明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建材试验报告-建筑材料基本性质

建材试验报告-建筑材料基本性质

建筑材料的底子性质尝试一、尝试目的:1.安定底子概念,学习材料底子参数的测定方法。

2.通过尝试,会正确操作仪器设备。

3.了解砖和混凝土等材料的底子性能。

二、尝试内容:1.蒸压灰砂砖、烧结普通砖、烧结页岩砖体积密度尝试2.蒸压灰砂砖、烧结普通砖、烧结页岩砖(30分钟)吸水率尝试3.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试验数值的因素〔演示尝试〕4 混凝土抗折强度尝试〔演示尝试〕三、尝试详细内容:1、蒸压灰砂砖、烧结粘土砖、烧结页岩砖体积密度尝试〔1〕材料的密度、表不雅密度、体积密度和堆积密度的定义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元体积的质量称为材料的密度ρ0。

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指不包罗材料内部孔隙的固体物质本身的体积,亦称实体积。

表不雅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元体积的质量称为材料的表不雅密度ρa。

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是指材料的实体积和材料内部所含全部孔隙之和。

体积密度:材料在包含实体积、开口和封闭孔隙的状态下单元体积的质量称为材料的体积密度ρv。

堆积密度:散装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元体积的质量称为堆积密度ρb。

散粒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是指既含内部的孔隙,又含颗粒之间孔隙在内的总体积。

〔2〕主要仪器设备●电子秤〔称量6kg,感量50g〕●直尺〔精度1mm〕●烘箱等〔3〕尝试步调●将砖在105℃烘干至恒重,取出冷却至室温〔尝试前已完成〕,称重M〔kg〕;●用直尺量出试件的尺寸,并计算出其体积V〔mm³〕。

对于六面体试件,每个试件的长宽高正背面各测一次,取其平均值。

于是有:V=abc,单元为mm3按照体积密度的计算公式有:ρv=M / V×10^9ρv:材料体积密度单元:kg/m3M:材料质量单元:kgV:材料体积单元:mm3烧结页岩砖234 109 49 1249794 232 107 48 1191552 231 111 47 1205127蒸压灰砂砖:蒸压灰砂砖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公用建筑和工业厂房的内、外墙,以及房屋的根底。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报告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报告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拉伸试验,了解金属材料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规律,掌握金属材料的拉伸性能参数,为材料的选用和设计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

拉伸试验是通过在金属试样上施加拉力,使试样产生塑性变形,最终达到破坏的一种试验方法。

在拉伸试验中,通常会测定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裂伸长率等指标。

三、实验步骤。

1. 准备试样,按照标准制备金属试样,保证试样的尺寸符合要求。

2. 安装试验机,将试样安装在拉伸试验机上,并调整好试验机的参数。

3. 进行拉伸试验,开始施加拉力,记录拉力-位移曲线,直至试样发生破坏。

4. 测定参数,根据拉力-位移曲线,测定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裂伸长率等参数。

四、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通过拉伸试验得到的数据如下:1. 抗拉强度,XXX MPa。

2. 屈服强度,XXX MPa。

3. 断裂伸长率,XX%。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可得,材料在受拉力作用下,首先表现出线性的弹性变形,随后进入塑性变形阶段,最终发生破坏。

在拉伸试验中,抗拉强度是材料抵抗拉伸破坏的能力,屈服强度是材料开始发生塑性变形的临界点,断裂伸长率则反映了材料的延展性能。

五、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拉伸试验,我们得出了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裂伸长率等重要参数。

这些参数对于材料的选用和工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应该根据材料的拉伸性能参数,合理选择材料,并设计合适的结构,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

六、实验总结。

拉伸试验是对金属材料力学性能进行评价的重要手段,通过拉伸试验可以全面了解材料在受拉力作用下的性能表现。

因此,掌握拉伸试验的原理和方法,对于材料工程师和设计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材料力学知识,不断提高对材料性能的认识,为工程实践提供更加可靠的技术支持。

七、参考文献。

1.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

2.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手册》。

以上就是本次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的报告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工程材料硬度实验报告(3篇)

工程材料硬度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硬度测定的基本原理及常用硬度试验方法的应用范围。

2. 掌握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等硬度试验方法及其操作步骤。

3. 分析不同材料硬度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

4. 提高对工程材料性能评价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硬度是指材料抵抗另一较硬物体压入表面抵抗塑性变形的一种能力,是重要的力学性能指标之一。

硬度试验方法主要有布氏硬度试验、洛氏硬度试验、维氏硬度试验等。

1. 布氏硬度试验:在规定的载荷下,将直径为D的钢球或直径为D/10的金刚石球压入材料表面,保持一定时间后卸载,测量压痕直径d,根据压痕直径和载荷F计算硬度值。

2. 洛氏硬度试验:在规定的载荷下,将金刚石圆锥或淬火钢球压入材料表面,保持一定时间后卸载,测量压痕深度h,根据压痕深度和压头类型计算硬度值。

3. 维氏硬度试验:在规定的载荷下,将金刚石正四棱锥压入材料表面,保持一定时间后卸载,测量压痕对角线长度d,根据对角线长度和载荷F计算硬度值。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布氏硬度试验机2. 洛氏硬度试验机3. 维氏硬度试验机4. 读数放大镜5. 标准硬度块6. 试样(如钢、铸铁、有色金属等)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 布氏硬度试验(1)将试样放置在布氏硬度试验机上,调整压头与试样表面垂直。

(2)选择合适的载荷和钢球直径,按照实验要求进行试验。

(3)保持一定时间后卸载,用读数放大镜测量压痕直径d。

(4)根据公式HB = 2F/d^2(F为载荷,d为压痕直径)计算布氏硬度值。

2. 洛氏硬度试验(1)将试样放置在洛氏硬度试验机上,调整压头与试样表面垂直。

(2)选择合适的压头和载荷,按照实验要求进行试验。

(3)保持一定时间后卸载,用读数放大镜测量压痕深度h。

(4)根据公式HRC = 100(K - h/d)(K为常数,h为压痕深度,d为压痕直径)计算洛氏硬度值。

3. 维氏硬度试验(1)将试样放置在维氏硬度试验机上,调整压头与试样表面垂直。

(2)选择合适的载荷,按照实验要求进行试验。

实验报告建筑材料(3篇)

实验报告建筑材料(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能及其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2. 掌握建筑材料性能测试的方法和步骤。

3. 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和科学的研究方法。

二、实验原理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基础,其性能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和耐久性。

本实验通过测试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能,如强度、吸水性、耐久性等,了解其性能特点,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三、实验材料1. 砖:红砖、烧结多孔砖等。

2. 混凝土:水泥、砂、石子等。

3. 砂浆:水泥、砂、水等。

4. 钢筋:HRB400钢筋。

四、实验仪器1. 振动台2. 抗折试验机3. 抗压试验机4. 水泥净浆搅拌机5. 吸水率测试仪6.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五、实验方法1. 砖的强度测试:将砖按照规定的尺寸切割成试件,进行抗折和抗压测试。

2. 混凝土的强度测试:将混凝土按照规定的配合比搅拌,制成标准试件,进行抗折和抗压测试。

3. 砂浆的强度测试:将砂浆按照规定的配合比搅拌,制成标准试件,进行抗折和抗压测试。

4. 砖的吸水率测试:将砖按照规定的尺寸切割成试件,在规定条件下进行吸水率测试。

5. 钢筋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测试:将钢筋按照规定的尺寸切割成试件,进行拉伸测试。

六、实验步骤1. 砖的强度测试:(1)将砖按照规定的尺寸切割成试件,确保试件表面平整。

(2)将试件放置在振动台上,进行预压处理。

(3)使用抗折试验机进行抗折测试,记录数据。

(4)使用抗压试验机进行抗压测试,记录数据。

2. 混凝土的强度测试:(1)按照规定的配合比搅拌混凝土,制成标准试件。

(2)将试件放置在振动台上,进行预压处理。

(3)使用抗折试验机进行抗折测试,记录数据。

(4)使用抗压试验机进行抗压测试,记录数据。

3. 砂浆的强度测试:(1)按照规定的配合比搅拌砂浆,制成标准试件。

(2)将试件放置在振动台上,进行预压处理。

(3)使用抗折试验机进行抗折测试,记录数据。

(4)使用抗压试验机进行抗压测试,记录数据。

4. 砖的吸水率测试:(1)将砖按照规定的尺寸切割成试件。

材料实验报告结果分析(3篇)

材料实验报告结果分析(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型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日益广泛。

为了探究某种新型材料的性能,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本报告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以期为该材料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二、实验目的1. 确定新型材料的物理性能,如密度、硬度、弹性模量等;2. 分析新型材料的化学性能,如耐腐蚀性、抗氧化性等;3. 评估新型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适用性。

三、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选取一定量的新型材料样品;2. 实验设备:电子天平、硬度计、拉伸试验机、腐蚀试验箱等;3. 实验步骤:(1)称量样品,测定其密度;(2)使用硬度计测定样品的硬度;(3)进行拉伸试验,测定样品的弹性模量;(4)将样品置于腐蚀试验箱中,观察其耐腐蚀性;(5)将样品暴露于空气中,观察其抗氧化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密度实验结果显示,新型材料的密度为 2.8g/cm³,与常见材料相比,具有较低的密度。

这表明该材料具有较好的轻量化性能,有利于降低产品重量,提高结构强度。

2. 硬度实验结果表明,新型材料的硬度为8.5HRC,具有较高的硬度。

这说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适用于承受较大摩擦力的场合。

3. 弹性模量拉伸试验结果显示,新型材料的弹性模量为200GPa,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

这表明该材料具有较高的抗变形能力,适用于承受较大载荷的结构。

4. 耐腐蚀性腐蚀试验结果显示,新型材料在腐蚀试验箱中浸泡24小时后,表面无明显腐蚀现象。

这说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适用于恶劣环境。

5. 抗氧化性实验结果表明,新型材料在空气中暴露48小时后,表面无明显氧化现象。

这表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适用于长期暴露于空气中的场合。

五、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新型材料的性能进行了全面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以下优点:1. 较低的密度,有利于降低产品重量;2. 较高的硬度,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3. 较高的弹性模量,具有较高的抗变形能力;4. 良好的耐腐蚀性能,适用于恶劣环境;5. 良好的抗氧化性能,适用于长期暴露于空气中的场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