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东局势论文
2011形势与政策论文

浅析中东局势变化与发展刘谢川(成都东软信息技术学院数字艺术系邮编611844)一、中东北非局势的始末:“中东”地理上是非洲东北部与亚洲大陆西南部的地区。
北非位于北回归线两侧,通常包括苏丹、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 6 国及大西洋中的葡属马德拉群岛、亚速尔群岛。
面积837万平方千米。
人口1.5亿,70%以上为阿拉伯人。
阿拉伯文化与伊斯兰教为北非重要人文特征。
矿藏有石油、磷酸盐、天然气等。
突尼斯动乱起于2010年12月17日,南部地区西迪布吉德一名在街头售卖水果的青年,因抗议执法人员粗暴对待自焚身亡,事发后,当地居民与国民卫队发生冲突。
此后,全国多处地区相继发生大规模社会骚乱,引发流血冲突。
总统本·阿里14日晚突然离境,携家人于15日飞抵沙特阿拉伯,落荒而逃,被迫下台。
随着突尼斯的动荡2011年1月25日开始,由于不满物价上涨、失业率高和腐败等问题,埃及多个城市发生民众大规模集会,在首都开罗的广场上集会群众提着鞋子要求总统穆巴拉克下台。
穆巴拉克宣布自己6个后月将不再就职,2月5日,民族民主党执行委员会集体辞职。
穆巴拉克担任埃及总统30年。
利比亚近日的混乱和流血事件不断升级,卡扎菲政权危在旦夕。
2011年2月16日,数百名利比亚民众在第二大城市班加西举行抗议活动,与当地警方和政府支持者发生冲突。
3月17日,法国巴黎起飞的“阵风”和“幻影-2000”战机对利比亚进行了空袭,导致利比亚民众死伤。
随后英国、美国也相继对利比亚进行空袭。
总统卡扎菲呼吁人民用手中的武器进行反抗。
而其他的中东、北非国家也处于动荡的时候。
二、中东、北非局势动荡的主要原因:其外因主要有:首先中东是一个双重性的十字路口,一方面在地里位置上,中东是欧亚非三大洲的结合部,其次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中东地区作为历史发源地处于历史发展的十字路口。
二是奥斯曼帝国的历史包袱,奥斯曼帝国始居中亚,极盛时势力达欧亚非三大洲,领有南欧、中东及北非之大部,西达摩洛哥,东抵里海及波斯湾,北及奥地利和罗马尼亚,南及苏丹。
中东局势如何影响全球地缘格局

中东局势如何影响全球地缘格局中东,这片位于亚、非、欧三大洲结合处的广袤土地,一直以来都是全球地缘政治的焦点。
其复杂多变的局势,如同不断搅动的漩涡,对全球地缘格局产生着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从能源角度来看,中东地区拥有着极其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全球很大一部分的石油供应都源自这里,这使得中东在全球能源市场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当中东局势出现动荡,比如地区冲突加剧、政治不稳定或者重要产油设施遭到破坏,石油产量往往会受到直接影响。
供应的减少会迅速推高国际油价,给全球经济带来冲击。
对于高度依赖石油进口的国家来说,油价上涨会增加生产成本,导致通货膨胀加剧,经济增长放缓。
而对于石油出口国,油价的波动则可能影响其财政收入和经济发展规划。
同时,为了保障能源安全,各国在中东地区的能源竞争也会更加激烈,进一步加剧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
在宗教和文化方面,中东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宗教信仰在这里深入人心。
然而,不同宗教派别之间以及同一宗教内部的分歧和矛盾由来已久。
什叶派和逊尼派之间的争端,以及极端宗教势力的崛起,都给中东地区带来了极大的动荡。
这种宗教和文化的冲突不仅仅局限于中东内部,还会通过移民、宗教传播等方式扩散到世界各地。
例如,欧洲近年来面临的难民危机,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中东地区的战乱和动荡导致大量民众逃离家园。
这些难民的涌入不仅给欧洲国家的社会福利体系带来了巨大压力,还引发了一系列文化冲突和社会矛盾,进一步影响了欧洲的政治格局。
政治上,中东地区各国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
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之间长期的领土争端,伊朗与沙特等海湾国家之间的地缘政治博弈,叙利亚、伊拉克等国内部的政治动荡,都使得中东地区的政治局势充满了不确定性。
美国等西方国家长期在中东地区谋求自身的政治和经济利益,通过军事干预、支持代理人等方式插手地区事务,进一步加剧了地区的混乱。
而俄罗斯、中国等新兴大国也在中东地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方力量的角逐使得中东成为了全球政治格局的一个重要角力场。
中东局势研究报告作文

中东局势研究报告作文提起中东,那可真是一片充满了神秘与复杂的土地。
在我们的印象里,那里似乎总是战火纷飞、局势动荡,可要是真深入去研究,就会发现这里面的门道儿多了去了。
咱先来说说中东为啥总是这么不太平。
中东地区的资源那可是相当丰富,尤其是石油,这玩意儿就像是一座金山,谁都想分一杯羹。
各个大国在这你争我夺,都想在石油利益上占得先机。
再加上宗教的因素,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在这片土地上交织,不同宗教之间的信仰和教义差异,导致了各种矛盾和冲突。
而且中东地区国家众多,民族也复杂得很,阿拉伯人、波斯人、库尔德人等等,大家都有着自己的诉求和利益,这就使得局面更加混乱。
就拿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来说吧。
这两个地方的人已经争斗了好多年,简直就是中东乱局的一个典型代表。
巴勒斯坦人觉得以色列人占了他们的土地,以色列人又觉得自己需要一个安全的家园。
两边的老百姓都在这场争斗中吃尽了苦头。
我曾经看到过一个关于巴勒斯坦难民营的报道,那场景真的是让人揪心。
难民营里的房子破破烂烂的,很多都是用一些废旧材料搭建起来的。
孩子们在狭窄的街道上玩耍,他们的脸上没有那种无忧无虑的笑容,反而带着一丝早熟的忧愁。
妇女们在简陋的厨房里做饭,烟雾弥漫,却也掩盖不住她们眼中的无奈。
有一个叫阿里的小男孩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他大概七八岁的样子,瘦瘦小小的,身上的衣服已经洗得发白,还打着补丁。
他跟我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一个真正的家,不用再担心随时会有炮弹飞来。
听到他这话,我的心里真不是滋味。
再说说叙利亚,那也是个饱受战火摧残的地方。
城市变成了废墟,曾经繁华的街道如今一片荒芜。
有一次看到一张照片,是一个小女孩站在被炸毁的房子前,手里拿着一个破旧的布娃娃,眼神里充满了恐惧和迷茫。
这让我不禁想到,我们习以为常的和平,在那里竟然成了一种奢望。
还有伊拉克,曾经也是个富裕的国家,可因为战争,经济一落千丈,老百姓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我记得有个伊拉克的老人跟我说,他怀念以前的日子,那时候大家都能安居乐业,不用担心生命安全。
中东危机无解之困境

中东危机无解之困境当今世界,中东地区的危机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多年来,中东地区的动荡局势不断升级,各种冲突和纷争交织不断,使得该地区陷入了无解的困境。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中东危机的无解之困境,并分析可能的解决办法。
一、历史渊源导致的中东危机首先,中东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该地区的历史渊源。
中东地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的发源地,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然而,历史上的不同文明和种族的交融与冲突,使得中东地区的民族问题日益尖锐化。
殖民地时期的影响也使得各个国家之间存在着矛盾和不信任。
这种历史渊源使得中东危机的解决变得格外困难。
二、宗教冲突的加剧其次,中东危机的无解之困境还与宗教冲突的加剧有关。
中东地区是三大世界宗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之一,各种不同的教派和宗教团体在此地争相存在。
而这些宗教信仰的差异以及宗教极端主义的兴起,导致中东地区频繁爆发宗教冲突。
宗教冲突在中东地区的危机中占据重要地位,使得解决危机变得更加困难。
三、资源争夺与利益冲突此外,中东危机的无解之困境还与资源争夺和利益冲突紧密相连。
中东地区富集了世界上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这使得各个国家为了争夺这些资源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不论是国际大国还是区域内部的势力,都将资源控制和利益最大化作为最重要的政治目标。
资源争夺的紧张局势加剧了中东地区的危机,使其更加无解。
四、外部大国的干预加剧危机外部大国的干预也是导致中东危机无解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使得许多国家将该地区视为自身战略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个国家不断通过干预中东地区事务来追求自身的利益,这导致了更加复杂的冲突格局和局势。
外部大国的干预加剧了中东危机的复杂性,并使其陷入了更加无解的困境。
解决中东危机的可能办法尽管中东危机看似无解,但我们仍然可以从多个方面思考可能的解决办法。
首先,国际社会应该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各方对话与谈判。
通过多边合作,以及借鉴以往的成功案例,可以为中东危机找到解决的途径。
中东局势如何影响全球经济

中东局势如何影响全球经济中东,这片充满神秘与复杂的土地,其局势的每一次波动都如同投入全球经济海洋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对世界经济产生着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能源市场首当其冲。
中东地区拥有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被誉为世界的“能源宝库”。
该地区局势的动荡往往直接导致国际油价的剧烈波动。
当地区局势紧张、冲突加剧时,石油供应可能会受到威胁,市场预期供应减少,油价便会迅速攀升。
这对于高度依赖石油进口的国家和地区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高油价不仅增加了交通运输、工业生产等领域的成本,还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削弱消费者的购买力,从而抑制经济增长。
相反,当中东局势相对稳定,石油供应充足时,油价则会相对稳定甚至下跌,这虽然能降低生产成本,但对于依赖石油出口的中东国家而言,可能会减少其财政收入,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中东局势还会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冲击。
地区的动荡会引发投资者的恐慌情绪,导致股票市场的波动。
投资者为了规避风险,可能会将资金从股票市场转移到相对安全的资产,如黄金、国债等,从而引发金融市场的资金流动和资产价格的调整。
同时,中东地区的许多国家拥有庞大的主权财富基金,其投资决策也会受到地区局势的影响。
如果局势不稳定,这些基金可能会调整投资策略,减少对某些行业和地区的投资,进而影响全球的资本流动和投资格局。
国际贸易也难逃其影响。
中东地区是全球重要的贸易通道之一,苏伊士运河更是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关键航运枢纽。
一旦中东局势紧张,可能会导致航运受阻、运输成本增加,进而影响全球贸易的正常进行。
特别是对于那些依赖中东地区进行货物运输的国家和企业,可能会面临交货延迟、成本上升等问题,从而影响其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此外,地区局势的不稳定还可能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一些国家可能会采取贸易限制措施,进一步扰乱全球贸易秩序。
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变化也会影响全球经济。
该地区的政治动荡可能会改变各国在该地区的战略布局和外交政策。
中东危机_精品文档

中东危机引言中东危机是世界政治舞台上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这个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冲突频发的热点,历经几个世纪的战乱和政治动荡。
本文将探讨中东危机的起因、背景和影响,并分析当前局势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第一部分:中东危机的起因1. 宗教和民族矛盾中东地区拥有众多不同的宗教和民族群体,其中以伊斯兰教和犹太教为主要宗教。
这两个宗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就存在着激烈的矛盾和对立。
加上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之间的历史仇恨,这种宗教和民族矛盾成为了中东危机的一大根源。
2. 资源争夺中东地区是世界上最富有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地区之一。
这使得许多国家和势力争夺这些宝贵的资源成为了常态。
石油资源的控制权和利益分配引发了长期的冲突和争端,进一步加剧了中东危机的复杂度。
3. 殖民主义的影响中东地区历史上曾被多个欧洲国家殖民统治过,这些殖民主义的行为导致了一系列深刻的社会、政治和经济问题。
这些问题在殖民时期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因为殖民主义的不合理政策而加剧,最终成为中东危机的一大根源。
第二部分:中东危机的背景1. 西奈危机1967年,以色列与埃及、叙利亚和约旦发生了一系列冲突,被称为西奈危机。
以色列在这场冲突中夺取了西奈半岛的控制权,并且将其作为对巴勒斯坦人居住地的扩张。
这场冲突引发了中东危机的新阶段,也对中东地区的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阿拉伯之春2011年,一系列以民主和自由为口号的示威活动在中东地区爆发,被称为阿拉伯之春。
这些示威活动在突尼斯、埃及、利比亚等国家发酵,并且最终推翻了一些长期统治的政权。
然而,随之而来的政治动荡和权力真空导致了各种极端主义势力的崛起,进一步加剧了中东危机的不稳定性。
第三部分:中东危机的影响1. 地区动荡中东危机导致了这个地区的持续战乱和政治动荡。
不稳定的局势给当地民众带来了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导致大量的人口流离失所。
同时,战争和恐怖主义活动给整个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
2. 国际冲突蔓延中东危机不仅影响了该地区国家的稳定,还对国际社会造成了广泛的影响。
推荐形势与政策中东局势的论文

推荐形势与政策中东局势的论文2023关于中东局势的形势与政策论文篇一《关于中东局势震荡的探讨》摘要:2023年12月由突尼斯开始的中东变局,波及突尼斯、埃及、利比亚等国,并导致多国政权更迭,随后叙利亚和也门引发了剧烈动荡。
时至2023年,中东地区局势动荡所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仍在持续。
中东地区大震荡引发的原因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经济率先走出危机,实现持续平稳快速发展。
当今世界,国际局势正处于深刻的发展和变动之中,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但是与此同时,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仍长期存在,局部的战乱、动荡、局势的紧张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更趋突出。
发达国家对于日渐强大的中国产生强烈的不安,总在伺机寻找借口或暗中作祟,对我国产生不利的影响。
关键词:中东局势;和平发展;中国2023年1月14日,突尼斯揭开“阿拉伯之春”的动荡序幕。
2月11日,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下台;3月14日,巴林局势动荡,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应邀出兵巴林“维稳”;3月19日,北约开始空袭利比亚,最终促使卡扎菲政权倒台,卡扎菲被打死;11月23日,也门总统萨利赫签署交权协议。
中东不是一个纯粹的地理概念,而是一个政治地理概念,通常指西亚北非广大地区,包括从肥沃新月地带,阿拉伯半岛及延伸到马格里布的广大阿拉伯世界,以及以色列、伊朗、阿富汗、土耳其、塞浦路斯等20多个国家。
地处亚、非、欧三大洲,位于东半球中心地带。
中东孕育了四大文明中的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是三大宗教伊斯兰教、____、犹太教的发源地,还孕育了三个盛极一时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一、中东局势动荡原因1、民族矛盾。
中东地区主要民族有阿拉伯、波斯、土耳其、库尔德、犹太等民族。
但由于这些民族的兴衰出现在不同历史时期,在其强盛时期这些民族极力向外扩张,发展其势力,把自己的文化强加在其他民族身上,而在衰落时又经常受到其他民族的入侵和欺压,因此各民族之间造成积怨已久的矛盾。
形势与政策论文通过中东北非乱局认识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

形势与政策论文通过中东北非乱局认识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世界的声音——通过中东北非乱局认识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摘要:当今时代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形势总体趋于稳定。
但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世界并不安宁,局部冲突热点问题此起彼伏。
近日利比亚战争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通过利比亚乱局更深一步认识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了解我国应对复杂政局的措施。
关键词:利比亚战争、国际局势、中国发展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谋和平、求合作、促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但是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
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严重威胁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地区热点问题错综复杂,局部冲突时起时伏。
恐怖主义活动、毒品走私、跨国犯罪、环境污染、严重传染性疾病和重大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威胁。
南北差距继续扩大,贸易纠纷和摩擦上升,资源能源问题突出。
近日中东北非的利比亚乱局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通过利比亚看世界,更深一层认识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解读我国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下的发展步伐。
一、利比亚乱局1、战争爆发2011年3月19日,美军实施“奥德赛黎明”行动,位于地中海的导弹驱逐舰巴里号向利比亚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
美军在这次行动共发射了110多枚战斧导弹。
一场由利比亚本国人民引发的利比亚骚乱,经过一个多月的演变,自北京时间2011年3月20日0:45,演变成了法英美主导的多国部队与利比亚的利比亚战争。
原本是利比亚的国内战争,后来由于西方国家的介入发展为西方国家与中东北非的国际战争。
2、战争原因对于该国动乱的原因,一般认为主要由于总统卡扎菲的专制统治,以及受到近来席卷中东地区的抗议浪潮的影响。
但事实上,这个国家正在陷入的分裂还有著深刻的根源。
利比亚战争,是继上世纪90年代的科索沃战争,本世纪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后,西方国家为首的军事联盟第四次对主权国家发动大规模军事打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东局势的分析
“中东”地理上是非洲东北部与亚洲大陆西南部的地区。
北非位于北回归线两侧,通常包括苏丹、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6 国及大西洋中的葡属马德拉群岛、亚速尔群岛。
面积837万平方千米。
人口1.5亿,70%以上为阿拉伯人。
阿拉伯文化与伊斯兰教为北非重要人文特征。
矿藏有石油、磷酸盐、天然气等。
突尼斯动乱起于2010年12月17日,南部地区西迪布吉德一名在街头售卖水果的青年,因抗议执法人员粗暴对待自焚身亡,事发后,当地居民与国民卫队发生冲突。
此后,全国多处地区相继发生大规模社会骚乱,引发流血冲突。
总统本·阿里14日晚突然离境,携家人于15日飞抵沙特阿拉伯,落荒而逃,被迫下台。
随着突尼斯的动荡2011年1月25日开始,由于不满物价上涨、失业率高和腐败等问题,埃及多个城市发生民众大规模集会,在首都开罗的广场上集会群众提着鞋子要求总统穆巴拉克下台。
穆巴拉克宣布自己6个后月将不再就职,2月5日,民族民主党执行委员会集体辞职。
穆巴拉克担任埃及总统30年。
利比亚近日的混乱和流血事件不断升级,卡扎菲政权危在旦夕。
2011年2月16日,数百名利比亚民众在第二大城市班加西举行抗议活动,与当地警方和政府支持者发生冲突。
3月17日,法国巴黎起飞的“阵风”和“幻影-2000”战机对利比亚进行了空袭,导致利比亚民众死伤。
随后英国、美国也相继对利比亚进行空袭。
总统卡扎菲呼吁人民用手中的武器进行反抗。
而其他的中东、北非国家也处于动荡的时候。
二、中东、北非局势动荡的主要原因。
其外因主要有:首先中东是一个双重性
的十字路口,一方面在地里位置上,中东是欧亚非三大洲的结合部,其次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中东地区作为历史发源地处于历史发展的十字路口。
二是奥斯曼帝国的历史包袱,奥斯曼帝国始居中亚,极盛时势力达欧亚非三大洲,领有南欧、中东及北非之大部,西达摩洛哥,东抵里海及波斯湾,北及奥地利和罗马尼亚,南及苏丹。
奥斯曼帝国不断向欧洲扩张,不断引发战争,但是后来由于其经济结构的崩坏,内部腐朽不堪,以及国内种族间的紧张关系及政府未能调和种族问题导致沦为西方国家瓜分的对象。
三是非洲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占世界石油储量的12%,世界上的五大石油产国尼日利亚、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埃及都位于非洲,其产量占了全洲的82.9%。
四是阿富汗和以色列的矛盾,阿富汗和以色列的矛盾已经持续了一个多世纪了,主要是关于巴勒斯坦的归属问题,导致两国的关系一直恶劣。
五是西方殖民主义国加家的深入。
中东地区一直作为美国新武器的试验场,美国每次发明新武器都会在中东地区进行试验,例如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都是由于美国引起的,还有美国为了国家的军火销售。
其内因有强力人物长期统治导致腐败盛行,民怨四起。
卡扎菲的家族大势腐败。
本阿里也是由于腐败而丧失民意。
而这些国家都是因为其经济不振,高失业率,高物价激化矛盾。
金融危机导致许多人事业在家,处境艰难。
以及西方殖民时期的民族宗教的矛盾长期无法解决也是导致其动乱的内因。
三、中东北非局势震荡对中国的政治影响
政治动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使一些国家的国内政治斗争激化,政府职能弱化,不能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基本保障。
突尼斯、埃及政变后,新政府迟迟未能建立,街头政治还在延续,政治势力正在重新分化组合,短期内很难形成一个稳定、可靠的政府。
以埃及为例,“穆斯林兄弟会”是一个带有深厚伊斯兰色彩的政党,代表要求参与国家政治事务的宗教势力,目前临时掌握国家权力的军方是国家权力中的实力派,还有目前正分化组合的数十个世俗政党。
这三派力量均在埃及政治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任何一派都不可能被排除在政府之外,三股力量的实力基础、权力来源、执政理念和行为模式大不一样。
当下,埃及正在军方的主导下制定新宪法,但是任何一部新宪法都必须满足这三股力量的需求。
历史上,这三股力量从来没有密切合作过,未来要形成一个稳定的合作框架决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利比亚、也门的政局更是令人担忧,因为部族势力的存在,长期陷入内政的可能性不可排除,人民将因此而被抛入绝望的深渊。
美国的中东问题观察家因此而断言,中东政治动荡仅仅开了个头。
四、中东北非局势动荡给我们的启示。
中东北非的局势影响了西方国家,新兴经济体国家更引爆了发展中国家。
动荡的主要矛头都指向了国家的统治者。
从而我们明白了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解决经济政治的问题还是要依靠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只有经济建设搞好才是保障国家安定的基本。
而主要的还是得关注民生,社会的变革都有其一定的社会背景。
民生无小事,民生是当代中国最大的政治。
民生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他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前进方向,影响着国家的安定。
我们党坚持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改善民生。
坚持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所以从中东。
北非的动荡局势中,我们应该引以为鉴,维护国家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