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伟大的抗日战争1937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第八单元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第八单元知识点

以下是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单元的知识点总结: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1课抗日战争的爆发1.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沈阳发动军事进攻,标志着抗日战争的开始。

2.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最终通过和平方式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22课血肉筑长城1.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八路军在平型关伏击日军,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

2.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国民党军队在台儿庄地区与日军展开激战,取得重大胜利。

3.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对日军发起大规模进攻,破坏交通线、拔除日军据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4.抗日战争的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着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

第23课内战烽火(国共内战)1.重庆谈判:为争取和平民主,1945年8月底,毛泽东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2.解放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主要分为战略防御、战略进攻、战略决战和渡江战役四个阶段。

最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推翻了国民党统治,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这个单元主要讲述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时期的历史。

其中抗日战争部分主要讲述了战争的爆发、国共合作、重要战役和胜利结束等内容;解放战争部分则重点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斗争、重庆谈判、解放战争的进程和胜利的意义等。

通过学习这个单元,可以深入了解中华民族在抗战和解放战争中所经历的艰难困苦和英勇奋斗,认识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性,理解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必然性。

抗日战争知识点总结

抗日战争知识点总结

抗日战争知识点总结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而进行的一场艰苦卓绝的民族解放战争。

这场战争从1937年7月七七事变开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结束,在中国东北、华北、华中和华南等地进行,成为二战期间东方战场最大规模的战争之一、以下将对抗日战争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侵华初衷与侵略行动:1.日本对华侵略的初衷:日本帝国主义通过追逐殖民地利益和扩张军事势力,以求出口市场和资源控制,实现霸权地位。

2.侵华行动的起因:1931年日本占领东北,建立伪满洲国;1937年7月,上海发生七七事变,日本正式侵华,将其扩大为全面战争。

二、中国人民的抵抗与反击: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及其地方武装、其他政党、民族解放军和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抗战的团结。

2.中国远东地区的抗日斗争:包括淞沪战役、台儿庄战役、平型关战役等,中国军民积极抵抗日本军队的进攻,展现了顽强的抗战精神。

3.中国军队的重要战役:如八年抗战期间的淞沪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长春会战、长城抗战等,中国军队与日军进行了多次正面决战,取得了重要胜利。

4.游击战争与敌后根据地的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游击队以及敌后根据地的建立极大地分散了日军的力量,对日军形成了长期的消耗战。

三、外援与战争胜利:1.八路军、新四军和美援:八路军、新四军等中国军队与美援组成的飞虎队和美军驻华顾问团,在战争中为中国军队提供了重要的物资和军事指导,共同推动了战争的胜利。

2.苏联援华:中苏友好合作条约的签订使得苏联向中国援助了大量的武器和物资,特别是1941年的莫斯科会战使得日军不能再对华作死皮赖脸的进攻,为中国提供了战略气氛。

3.盟国合作与国际影响力: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抗日战争,同时也得到了其他盟国的支持,如美国、苏联、英国等国家和国际组织,使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获得提升。

四、南京大屠杀:1.南京大屠杀的发生: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后发动了一系列的屠杀行动,令无数无辜百姓和战俘遭受了非人道的虐待与屠杀。

抗日战争的红色知识点总结

抗日战争的红色知识点总结

抗日战争的红色知识点总结一、抗日战争爆发及初期抗战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和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行为变本加厉,最终导致了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军民开始了艰苦的抗战。

初期抗战期间,中国军民对抗日军队展开了不懈努力,但由于装备不足、战略计划不周等原因,处于劣势地位。

然而,中国人民顽强的抵抗精神鼓舞了全国上下,为日后的抗战取得了宝贵的经验积累。

二、抗日根据地的形成和发展在全国抗战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在抗战初期就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口号,并积极组织人民武装力量,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

在抗日战争的长期战斗中,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许多抗日根据地,并在这些根据地上开展了广泛的抗日斗争和革命建设工作。

抗日根据地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国抗战取得了重要的战略优势,也为中国的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

三、重大抗战战役抗战时期,中国军民先后参加了许多重大战役,其中包括淞沪会战、武汉会战、广州会战、太原会战等等。

这些战役有的是守,有的是攻,无一不体现了中国军民的顽强抗战精神和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不屈抵抗。

其中,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等战役更是成为了抗战史上的著名战例。

这些战役的胜利,对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也为日后打败日本侵略者奠定了基础。

四、抗战时期的社会动荡和国民经济困境抗战时期,中国经历了社会的巨大动荡和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

由于日本侵略者的破坏,中国的主要城市和交通要道遭到了重创,国民经济发生了巨大的损失。

而在战乱之下,普通百姓面对着失业、灾荒、难民等问题,生活条件极为困难。

然而,在这样的困境之中,中国人民始终坚韧不拔,顽强抗战,最终夺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五、国际援助和抗日合作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得到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大量援助。

苏联、美国、英国等国家纷纷向中国提供了物资、武器和军事支援,为中国抗战提供了重要的外部条件。

同时,中国与国际反法西斯阵营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开展了抗日的军事和政治合作。

初中历史的抗战史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的抗战史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的抗战史知识点总结抗战,指的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广泛民族抗战,也称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这场战争从1937年7月7日的盘古开天之战开始,一直持续到1945年的日本投降,历时近八年。

初中历史教学中,抗战史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

通过学习抗战史,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这段伟大历史时期,了解中国人民在全面抵抗侵略者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战争中的胜利。

一、抗战爆发的原因和过程抗战爆发的原因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的不断侵略和侵略政策的不断升级。

一系列事件,如九一八事变、皖南事变和淞沪抗战等,都为中日战争埋下了伏笔。

而真正爆发抗战的导火索是卢沟桥事变,这也标志着中国人民开始全面抵抗日本侵略的斗争。

随着战争的爆发,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广大党员积极参与了抗战,成立了八路军和新四军,这是中国人民抵抗侵略的主力军。

同时,中国军队和民众采取了各种形式的抵抗,如游击战、地道战和民族统一战线等。

二、抗战中的重大战役和胜利在抗战期间,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战役和胜利。

1. 淞沪会战:这是抗战初期的一次重要战役,中国军队英勇抵抗了日本侵略者的进攻,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2. 平型关大捷:这是中国军队在战争初期的一次重大胜利,中国军队击败了日本侵略者,展示了中国抗战的决心和能力。

3. 南京保卫战:南京是当时的中国首都,中国军队面对着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坚定地保卫了南京,展现了中国人民的顽强抵抗精神。

4. 西北会战: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与日本侵略者的一次重大战斗,中国军队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有效地改变了战局。

除了以上战役和胜利外,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战役和胜利,如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等。

这些战役和胜利的取得,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战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军队和人民对抗日斗争的胜利逐渐显现。

三、抗战中的重要人物和组织在抗战期间,有许多杰出的领导人和组织为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十课: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课将介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背景、经过和影响,以及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一、抗日战争的背景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地区。

此后,日本在中国领土上不断进行侵略活动,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

二、抗日战争的经过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进行了长达8年的艰苦抗战。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进行了无数次的战役和战斗,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其中,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战役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重要胜利。

三、抗日战争的影响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这场战争不仅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抗日战争也加速了中国革命的发展,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四、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重要事件: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南京大屠杀等。

重要人物:林彪、彭德怀、朱德等抗日将领,以及众多为抗日战争胜利付出巨大努力的普通民众。

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艰苦奋斗和牺牲精神,深刻认识到这段历史的珍贵价值。

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八年级抗日战争知识点

八年级抗日战争知识点

八年级抗日战争知识点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战争,也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一次伟大斗争。

作为中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和知识点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八年级抗日战争知识点。

一、抗战爆发背景1931年,日本为了扩张势力,制造了所谓的“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的沈阳。

接着,日军向华北、华中发动进攻,中国政府采取了“和平抗日”政策,但日本并不听从。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事变中发动进攻,抗战爆发。

二、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抗日战争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抗战初期,1937年7月至1938年底。

第二阶段为相持阶段,1939年至1941年。

第三阶段为反攻阶段,1942年至1945年,中国军队逐渐打垮了日军。

三、抗战胜利的决定性战役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有许多决定性的战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淞沪会战、武汉保卫战、台儿庄战役、平型关大捷、华北决战、华东会战、长沙保卫战、珍宝山战役和彭德怀部的辽沈战役等。

四、中国军队的抗战策略中国军队在抗战期间实行了不同的抗战策略。

初战失利后,中国政府采取了“内战停止,城市抗战,游击战争”的策略。

另外,中国还通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来团结各族群众,最终战胜了日本侵略者。

五、抗战胜利的意义中国经历了8年的艰苦卓绝的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在于:第一,保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领土完整;第二,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豪感;第三,促进了中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

总之,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和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发展,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爱国和报效祖国。

抗日战争知识点总结

抗日战争知识点总结

抗日战争知识点总结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重大的抗日斗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一次伟大战争。

本文将对抗日战争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战争爆发及初期抗战抗日战争于1937年7月7日爆发,原因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北部的卢沟桥附近挑起事端。

在战争初期,中国军队由于准备不足,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然而,中国人民经过顽强抵抗,展开了全面的抗战。

二、重要战役及战斗1.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中国军队在淞沪地区与日军展开激烈战斗,最终击退了日军,保卫了上海。

2. 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25日至29日,中国军队在平型关地区成功击退了日军,展示出中国军队的不屈抗争精神。

3. 长沙会战:1939年6月6日至7月9日,中国军队在长沙与日军进行激烈战斗,最终成功保卫了长沙。

4. 百团大战:1940年8月20日至1941年1月31日期间,中国抗日军队展开了规模庞大的百团大战,有效遏制了日军侵略势头。

5. 武汉会战:1938年10月11日至1940年10月25日,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与日军进行鏖战,最终被迫撤退。

三、中国军队与人民的抵抗中国军队和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长征,保卫了中国共产党的基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晋察冀、晋冀鲁豫等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为中国军队提供了后方支持。

四、国共合作与二次国共内战由于抗日战争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展开了国共合作。

两党通过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然而,在战争胜利后,由于政治上的矛盾,国共两党徐徐陷入二次国共内战。

五、抗日战争的胜利及意义抗日战争持续了八年之久,直到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

这场战争的胜利彻底结束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维护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民族独立。

抗战胜利也为后来的新中国成立奠定了基础。

六、对世界的影响抗日战争不仅对中国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抗日战争知识点总结

抗日战争知识点总结

抗日战争知识点总结《抗日战争》是八年级历史上册的内容,这一课讲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抗日战争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抗日战争必考知识点“七七”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首先在卢沟桥发难,这是蓄谋已久的行动。

日军之所以选择这一地点,当然是地理位置重要。

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完成对北平的包围非占此地不可;二是要控制平汉铁路,也非占此地不可。

抗日战争的特点抗日战争是第一次全民族有组织的自卫战争,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全国各阶级、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战争;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具有双重性。

与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连成一体;两个战场、两条抗战路线的并存是显著特点之一;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以弱胜强,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持久性,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

统一战线(1)原因:必要性,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逐步扩大,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全国各阶层人民团结抗日、驱逐日本帝国主义是最紧迫的任务。

可能性: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2)方针制定: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同年底中共中央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

(3)初步形成: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力主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正式建立: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协议:在西北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陆军第四军。

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5)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巩固,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历史上册《伟大的抗日战争(1937-1945年)》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历史上册《伟大的抗日战争(1937-1945年)》知识点整理
一、“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1、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
18日)①1931年,日本在我国东北制造了什么事变?九一八事变(歌曲《松花江上》)占领了什么地方?沈阳“九一八”事变后,东
北三省全部沦于日寇之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方
针②不朽的民族战歌是人民音乐家聂耳最杰出的是《义勇军进行曲》2、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是由哪两人发动的?张学良、杨虎城其目的是什么?逼迫蒋介石抗日中国共产党主张如何解决事变?主张和平解决事变派谁去谈判? 派周恩来去谈判西
安事变和平解决,有什么重要意义?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二、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1、全
国性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什么?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1937
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什么?标志着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
此爆发 2、1937年12月,日本在什么地方进行了大屠杀?南京大屠杀屠杀我居民和放下武器士兵多少人?30万人以上 3、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进行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什么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三、把
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1、抗战以来国民党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是什么?李宗仁,台儿庄战役(以徐州为中心)抗战中,中国军队主
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什么?彭德怀,百团大战 2、各界人士的抗日活动冼星海――《黄河大合唱》徐悲鸿――擅长画马,将
举办画展的钱资助抗日侯德榜――发明侯氏制碱法聂耳――《义
勇军进行曲》四、抗日战争的胜利 1、1945年4月,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在什么地方召开什么会议?延安、中共七大毛泽
东做了什么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确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
党的指导思想的大会是中共七大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
入中国共产党的史册的会议是?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
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中共七大(意义) 2、日本天皇宣布投降是在哪一天?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结束的标志
是什么?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3、观察下列两幅
图片图1 卢沟桥事娈图2 日本向中国政府投降的签字仪式(1)
图1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你知道该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吗?1937年7月7日(2)请你举出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抗击日军所
进行的两次著名战役的名称?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3)图2所
反映的日本向中国政府投降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发生在1945年
历史意义是什么?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
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4、抗日战争胜利后,什么地方也回到了祖国怀抱?台湾(台湾由1895年《马关条约》割给日本,被日本占领50年) 5、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国共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6、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抗日战争课堂练习: 1、八十年前,一曲凄怆的《松花江上》传唱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它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

与此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俄国割占库页岛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 2、据日军《步兵第10团战斗
详报》记载,台儿庄中国守军“决死奋战之状历历在目”,“士兵依靠堑壕顽强抵抗直到最后”,“睹其壮烈者亦为之感叹”。

台儿庄中国守军的总指挥是 A.李宗仁 B.彭德怀 C.张学良 D.杨虎城 3、我们要研究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以下最有力的证据是 A.文学作品中的描写 B.电影片段中的场景 C.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的新闻照片D.日本的官方言论 4、“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这首歌曾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
斗志,成为不朽的民族战歌。

这首歌的曲作者是 A.聂耳 B.冼星海C.徐悲鸿 D.侯德榜 5、右图是一张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西北文化
日报》,看后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该报报道的历史
事件是什么?西安事变(2)发起这场事件的爱国将领是哪两个人?张学良、杨虎城(3)请问这一事件是怎样解决的?和平解决(4)这一历史事件解决的历史意义是什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
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6、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
放战争。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
开始时在什么事件之后?九一八事变(2)1936年12月,西安事
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的主张,提出这一主张的出发点是什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全民族利益
标志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3)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是在什么事件之后?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
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什么?卢沟桥事变百团大战(4)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一直在位侵略战争翻案,针对日本右翼分子歪曲历史,美化侵略的行为,请谈谈你的看法。

以史为鉴、增强国力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