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为传统节日赋予当代表达范例精选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以仪式守护节日文化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以仪式守护节日文化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以仪式守护节日文化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礼仪礼节是道德素养的体现,也是道德实践的载体。

要制定国家礼仪规程,完善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规范开展升国旗、奏唱国歌、入党入团入队等仪式,强化仪式感、参与感、现代感,增强人们对党和国家、对组织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充分利用重要传统节日、重大节庆和纪念日,组织开展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丰富道德体验、增进道德情感。

(摘编自《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请围绕某一重要传统节日,或某一重大节庆和纪念日,从礼仪礼节的角度,写一篇文章。

或讲述你的体验、见闻,或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题来源】海南省新高考2020届高三线上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例文以仪式守护节日文化说起端午节,人们首先会想到吃粽子,一些地方能看到热闹的赛龙舟,此外还有佩香囊、系彩绳、插艾叶、挂葛蒲、饮雄黄酒等习俗。

这些习俗、仪式是我们解读、认识传统文化的编码系统,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从孔子“不学礼,无以立”,至清初思想家颜元“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中国自古以来高度重视仪式的教化作用,讲求通过仪礼建构社会秩序,在仪礼中传承中华文化。

中华传统节日仪式是中华仪礼文化的重要内容,既包括生活化的节日仪式,也包括正规的节日庆典礼仪。

通过举行节日仪式,可教化人文,规范道德,促进社会秩序和谐友善。

如今,伴随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增强,传统节日重要性已有社会共识。

如何让这些传统节日不仅仅是“大长假”“小长假”,而是紧紧围绕节日文化展开?加强节日仪式可作为探索方向之一:有了具体的节日仪式,节日内涵才有所依附,才能逐渐加强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节日的认知和认同。

如何强化节日仪式?一方面,我们可以结合当代生活特点,对传统仪式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传统以当代气息。

传统节日与当代生活为话题的作文高中生

传统节日与当代生活为话题的作文高中生

传统节日与当代生活为话题的作文高中生哎呀,这可是个大话题啊!传统节日和当代生活,这两者可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呢。

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吧。

我们得说说传统节日。

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

每个节日都有它独特的意义和习俗。

比如说,春节就是过年,家人团聚,吃年夜饭,放鞭炮,看春晚;中秋节就是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端午节就是赛龙舟,吃粽子。

这些传统节日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一种体现。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节日在当代生活中的地位似乎有些被淡化了。

现在的年轻人,好多对传统节日的兴趣并不高。

他们更喜欢过一些现代的节日,比如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等等。

这些节日虽然不是我们传统的节日,但它们也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比如说,情人节就是表达爱意的日子,圣诞节就是送礼物的日子,万圣节就是扮鬼怪的日子。

这些节日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乐趣和刺激。

当然啦,我们也不能否认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毕竟,它们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嘛。

所以,我们应该珍惜这些传统节日,传承下去。

但是,我们也不能把它们束之高阁,而应该让它们与时俱进,融入到当代生活中去。

比如说,我们可以在春节的时候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年轻人也能感受到春节的氛围;在中秋节的时候,我们可以举办一些文化讲座,让人们了解中秋节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这样一来,传统节日就不会被遗忘,而是会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传统节日与当代生活并不是水火不容的。

只要我们用心去对待它们,用智慧去融合它们,它们就会成为我们生活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好了,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这个话题,也希望大家能够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点。

谢谢大家!。

为传统节日赋予当代表达作文

为传统节日赋予当代表达作文

为传统节日赋予当代表达作文咱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节日,那可都是宝贝!可如今时代变了,咱得给这
些宝贝来点新花样,让它们在当代也能闪闪发光。

就说春节吧,以前大家都是贴春联、放鞭炮、走亲戚。

现在呢?咱们可以
来个“线上春节联欢会”,一家人就算隔着千山万水,也能在视频里一起欢欢
喜喜过大年。

还有啊,发电子红包也成了新潮流,抢红包的时候那叫一个热闹,手快有,手慢无,可比在长辈手里拿红包刺激多啦!
再讲讲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赛龙舟,咱们是不是可以搞个“粽子 DIY 大赛”?让大家发挥创意,做出各种奇葩口味的粽子,什么巧克力粽、辣条粽,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出。

说不定还能成为网红美食,吸引一大波吃货。

中秋节就更有意思了,以往就是赏月、吃月饼。

现在咱们可以来个“月球
探险之旅”,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大家仿佛身临其境般地登上月球,感受一
下嫦娥姐姐的“广寒宫”。

或者组织个“月光诗会”,大家在月光下吟诗诵词,那得多浪漫啊!
传统节日要想在当代继续红火下去,就得跟上时代的步伐,融入新的元素
和创意。

这样既能让咱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又能玩得开心、过得有趣。

不然,老是老一套,年轻人可就不买账啦,这些宝贝说不定就会被遗忘在角落里。

所以,让我们一起开动脑筋,为传统节日赋予当代表达,让它们在新时代继续绽放光彩!。

高中作文传统节日与当代生活为话题

高中作文传统节日与当代生活为话题

高中作文传统节日与当代生活为话题传统节日与当代生活的碰撞
嘿,朋友们,你们听说过“传统”和“现代”这两个词吗?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它们怎么
在节日上打架。

你知道,每到节假日,家里就热闹非凡,就像开了个集市一样。

妈妈忙着做月饼、爸爸忙着包饺子,我和弟弟则在一旁捣乱,让这个家充满了欢声笑语。

说起传统节日,我可是有一大堆故事要讲。

比如中秋节,我们一家人会围坐在一起,吃着甜甜的月饼,看着圆圆的月亮,感觉就像是在跟月亮玩捉迷藏。

还有端午节,我们会包粽子,虽然包得不好,但那份乐趣是无法替代的。

但是,现在的生活可真是快啊!手机一滑,信息就来了;电视一开,直播就开播。

节日的时候,我们可能都不想出门了,只想在家里躺着,看手机、刷抖音。

这样真的好吗?
我觉得,传统节日的意义就在于它让我们停下脚步,和家人一起享受这份团聚的快乐。

而现代生活虽然方便,但我们也不能忘了那些传统的习俗。

比如说,我们可以在节日里多陪陪家人,而不是只顾着玩手机。

我知道,大家可能会觉得我在唱反调,但这就是我的想法。

毕竟,生活是自己的,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过节,但也不能忘记那些让我们成长的传统。

所以,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吧!在享受现代生活的也别忘了那些传统的节日。

让我们一起创造一个既现代又传统的美好节日吧!。

传统节日与当代生活为话题的作文高中生

传统节日与当代生活为话题的作文高中生

传统节日与当代生活为话题的作文高中生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它们承载着我们的历史、文化和情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节日与当代生活之间的界限似乎越来越模糊。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如何在传统节日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呢?让我们来看看春节。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们家最热闹的时候。

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会贴上红红的春联,挂上灯笼,喜气洋洋。

大年三十晚上,我们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一边品尝美味佳肴,一边谈笑风生。

除夕夜,我们还会一起看春晚,欢度新年的到来。

虽然现在的春节已经不再是过去那样严肃古板,但它依然是我们心中最温馨的节日。

再说说端午节。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在这一天,我们会包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以此来缅怀屈原的丰功伟绩。

我记得小时候,每到端午节,妈妈都会教我包粽子。

那时候,我总是把粽叶弄得乱七八糟,但妈妈却总是耐心地指导我。

现在想来,那些包粽子的时光真是太美好了。

除了这些传统的节日,现代社会还有很多新兴的节日。

比如双十一、光棍节等。

这些节日虽然与传统节日没有直接关系,但它们同样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和惊喜。

每当双十一来临,我都会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疯狂购物。

那种抢购的热情和兴奋感,简直无法用言语形容。

而光棍节则是一个让我们释放压力的好机会。

朋友们聚在一起,吃吃喝喝,畅谈人生,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传统节日不仅仅是为了娱乐和消遣。

它们还承载着我们对家人、朋友的思念之情。

每逢重要的节日,无论我们身在何处,都会想方设法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

这种对家的眷恋和对亲情的珍视,正是传统节日赋予我们的深刻内涵。

传统节日与当代生活是相辅相成的。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既要保留传统节日的精髓,也要学会创新和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传统节日中找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让我们共同期待更多的传统节日走进我们的生活吧!。

2020高考优秀时评作文范文:为传统节日赋予当代表达

2020高考优秀时评作文范文:为传统节日赋予当代表达

【导语】让时间在知识的枝条上、智慧的绿叶上、成熟的果实上留下它勤奋的印痕!想要作文写的好,作文素材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2020高考优秀时评作文范文》供您查阅。

丰富的历史意义、文化意涵,赋予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以巨大魅力,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将中华民族的精神操守、道德力量根植人心。

对传统文化的新表达、新诠释,很好地呈现了传统节日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推动传统节日融入当代中国人的生活。

【开宗明义,直入主题,传统节日需要新表达、新诠释,让传统文化更好融入当代生活】端午节临近,在一些城市的商场等公共场所,龙舟、菖蒲等为节日平添了文化意蕴,不仅为公共空间拓展了文化内涵,也对端午节背后的传统文化进行了具有当代意识的阐释,让人们近距离体验了一次有“文化味”的端午节。

【举例论证,承接上文观点】古语有云,“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节日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信仰、伦理道德、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

我们在端午节纪念2000多年前的爱国者屈原,就是为了忆念其伟大,传承其精神。

又因为农历五月是仲夏,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的好日子,故五月初五也被称为“端阳节”。

这些丰富的历史意义、文化意涵,赋予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以巨大魅力,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将中华民族的精神操守、道德力量根植人心。

【举例论证,说明传统节日的现实意义】然而,包括端午节在内的许多传统节日的内涵一度被人们淡忘,不少人索性将端午节称为“粽子节”,仿佛节日除了吃粽子再无别的含义。

过年吃饺子,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这些是通过饮食的方式对传统节日的纪念。

但也要看到,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元,生活节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怎样才能让传统节日更好地吸引年轻人,让人们更好地体验传统节日背后的传统文化?如何将传统节日更好地与当代生活相结合?这些都构成了新的课题。

【反思传统节日被淡忘的现状,引出思考:如何让传统节日更好地融入当下生活?】事实上,随着近年来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逐渐提升,公众对传统节日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一些适应当代生活的表现方式、传播方式纷纷涌现。

家国情怀传统节日作文素材

家国情怀传统节日作文素材

家国情怀传统节日作文素材《家国情怀与传统节日》素材一《端午的龙舟竞渡》端午节,那可是个超级有趣又充满家国情怀的节日。

每到端午,我就特别兴奋,因为有龙舟竞渡这个好玩儿的活动。

在我们老家那个小镇旁边有一条大河,端午的时候,河两岸就像炸开了锅。

我记得有一年端午,我和家人早早就来到河边抢占好位置。

远远就看见那些色彩斑斓的龙舟在岸边排列着,龙舟可漂亮了,船头都雕刻着大大的龙头,眼睛瞪得圆溜溜的,嘴巴张得老大,就像要把河面上的一切都吞掉似的。

船身上画满了各种彩色的图案,有龙鳞,有祥云,看着就特别霸气。

赛龙舟的队伍个个精神抖擞。

那些划船的人啊,肌肉鼓鼓的,一看就特别有力气。

他们穿着统一的队服,头上绑着彩色的头带,眼神里充满了斗志。

还有一个专门在船头打鼓的人,那鼓敲得可真带劲。

比赛开始后,鼓声响彻小河两岸,“咚咚咚”,一下又一下,像是给划船的队员们注入了无限的力量。

龙舟就像离弦的箭一样在河面上飞驰。

看那个场面啊,河面上的龙舟你追我赶,水花溅得到处都是。

每一艘龙舟上的队员们都齐心协力,喊着号子:“一二、一二。

”他们划桨的动作整齐得就像一个人似的。

两边岸上的人们都扯着嗓子喊加油,我也跟着喊得脸红脖子粗的。

这龙舟竞渡可不仅仅是个比赛,它背后就有着浓浓的家国情怀呢。

古代的时候,人们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是个爱国的大诗人,百姓们想用这样热闹的方式纪念他,也表达自己对国家的热爱和对英雄的敬重。

素材二《中秋的月饼故事》中秋佳节一到,到处都弥漫着甜甜的月饼香。

对我来说,月饼可不仅仅是个香甜的食物,它还藏着满满的回忆和家国情怀。

我家呢,每个中秋都有自己做月饼的传统。

有次中秋节,我们全家老小齐上阵。

妈妈早就准备好了原料,有面粉、糖浆、猪油,还有各种各样的馅料,像豆沙的、蛋黄的、五仁的。

我负责把原料按照妈妈的指示混合起来做月饼皮。

这看似简单的活,可把我给累得够呛,面粉老是不听话,不是太干就是太湿,我手上、脸上都沾满了面粉,活脱脱像个小花脸。

传统节日与现代的融合高中作文

传统节日与现代的融合高中作文

传统节日与现代的融合高中作文哎呀,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传统节日和现代生活碰撞出了火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早晨,我迷迷糊糊地起床,打开手机,哇塞!朋友圈里都是各种节日祝福,五彩斑斓的图片让我眼花缭乱。

我赶紧穿好衣服,出门去上班。

路上,看到一家店门口挂着红灯笼,上面写着“新年快乐”,还摆放了一些小礼品,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

我也忍不住买了一份,心想:“这可是传统节日的味道啊!”到了公司,同事们纷纷拿出手机,发红包、晒照片。

我也加入了这个欢乐的氛围,发了一个大大的红包,附上了一句“猪年大吉”。

大家纷纷表示感谢,笑声不断。

这时候,老板进来了,看着我们热闹的样子,也笑了:“看来大家都过得很开心啊!”我们都点头称是,心里暖暖的。

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和同事们去了一家特色餐厅。

这家餐厅的装修很有特色,古色古香的木质家具,墙上挂着一些传统的字画。

我们点了一些传统的节日美食,比如饺子、汤圆、年糕等。

吃着美味的食物,聊着天,感觉好像回到了古代,与古人共度佳节。

下午工作的时候,老板突然宣布:“为了庆祝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放半天假!”大家都欢呼雀跃,纷纷表示要回家和家人团聚。

我也不例外,收拾好东西,告别了同事们。

回到家里,看到妈妈已经准备好了一桌丰盛的晚餐。

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美食,谈笑风生。

这时候,电视里正在播放春节联欢晚会,我们一边看一边品尝着美食,感觉真是幸福无比。

晚上睡觉前,我翻开一本关于节日起源的书。

书中讲述了许多关于节日的故事,让我对这些传统节日有了更深的了解。

我想,传统节日不仅仅是一个放假的机会,更是一个让我们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时刻。

这一天过得真是太愉快了!传统节日与现代生活的融合,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气氛。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要感谢我的家人、朋友和同事们,是你们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希望未来的每一个节日都能如此快乐、温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为传统节日赋予当代表

2020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为传统节日赋予当代表达
丰富的历史意义、文化意涵,赋予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以巨大魅力,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将中华民族的精神操守、道德力量根植人心。

对传统文化的新表达、新诠释,很好地呈现了传统节日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推动传统节日融入当代中国人的生活。

【开宗明义,直入主题,传统节日需要新表达、新诠释,让传统文化更好融入当代生活】
端午节临近,在一些城市的商场等公共场所,龙舟、菖蒲等为节日平添了文化意蕴,不仅为公共空间拓展了文化内涵,也对端午节背后的传统文化进行了具有当代意识的阐释,让人们近距离体验了一次有“文化味”的端午节。

【举例论证,承接上文观点】
古语有云,“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节日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信仰、伦理道德、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

我们在端午节纪念2000多年前的爱国者屈原,就是为了忆念其伟大,传承其精神。

又因为农历五月是仲夏,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的好日子,故五月初五也被称为“端阳节”。

这些丰富的历史意义、文化意涵,赋予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以巨大魅力,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将中华民族的精神操守、道德力量根植人心。

【举例论证,说明传统节日的现实意义】
然而,包括端午节在内的许多传统节日的内涵一度被人们淡忘,不少人索性将端午节称为
“粽子节”,仿佛节日除了吃粽子再无别的含义。

过年吃饺子,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这些是通过饮食的方式对传统节日的纪念。

但也要看到,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元,生活节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怎样才能让传统节日更好地吸引年轻人,让人们更好地体验传统节日背后的传统文化?如何将传统节日更好地与当代生活相结合?这些都构成了新的课题。

【反思传统节日被淡忘的现状,引出思考:如何让传统节日更好地融入当下生活?】
事实上,随着近年来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逐渐提升,公众对传统节日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一些适应当代生活的表现方式、传播方式纷纷涌现。

对传统文化的新表达、新诠释,很好地呈现了传统节日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推动着传统节日融入当代中国人的生活。

这些尝试表明,今天,传统节日也可以过得很时尚。

比如,前不久,某网络视
听平台播出纪录片《佳节》,分为《春望》
《秋思》和《冬聚》3集,展现了中华民族代表性传统节日庆典如何从农耕社会发展而来,这些古老的传统又如何在当代中国快速的发展中伴随人们的生活与时俱进,赢得大量观众点赞。

【正面论述,看到改观,对传统文化的新表达新诠释,为传统文化融入当下起到了积极作用】
传统节日及其承载的传统文化在今天得以更好地涵养和传承,既要借助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象征性场景、仪式性物品,也需要适应当代生活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将传统文化通过当代的表达方式和传播渠道呈现在人们面前。

比如,在年轻人聚集的网络平台上,推动传统文化与最新的网络视听方式相结合,不仅能为网络视听节目的创作带来更有分量的题材和内容,也有助于传统节日及其承载的传统文化的传播,为传统习俗更好走近年轻人搭建平台。

【从怎么办的角度,思考如何让传统在当下更好地传承。


我国地域辽阔,人们庆祝节日的方式不尽相同,但节日中蕴含的文化认同感和价值观是相通的。

传统节日就像一条纽带,连结着生活在广袤中华大地上的人们,传承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基因。

期待出现更多适应当代社会的表达方式、传播形式,让传统节日及其承载的传统文化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让全世界更好领略中华文明的多姿多彩。

【卒章显志,呼应开头,提出期待,展望未来。


「精读细思」
本文观点明确,题目即核心观点,“为传统节日赋予当代表达”,传承传统亦须与时俱进,探索更适合传承传统文化的时代新形式,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当下生活。

本文以“端午节”为例,论述了传统节日承载了传统文化,寻找更符合当下的传统节日形式有利于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

这篇时评既看到了当下传统节日被淡忘的现状,又看到了时代赋予传统节日新的传播形式,亦从对策角度提出来自己的主张。

既有现象与现状分析、又有对策与建议,内容充分,论述集中,是很好的时评范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