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人日常饮食应三多三少.
心脏病患者的饮食建议

心脏病患者的饮食建议题目:心脏病患者的饮食建议导语: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饮食是预防和控制心脏病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提供给心脏病患者一些饮食建议,以帮助他们维持心脏健康。
一、低盐饮食1. 盐分摄入控制:心脏病患者应控制每日盐分摄入量,限制盐的用量。
每日总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下,避免高盐、高钠食物,如腌制品、罐头食品等。
2. 替代调味品:可使用一些低钠替代调味品,如酱油、醋、蒸馏酒、新鲜草药等。
二、低脂饮食1. 控制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会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心脏病患者应注意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避免摄入过多的动物脂肪,如猪肉、羊肉、牛油等。
2. 增加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脏健康有益,可摄入一些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橄榄油、鱼类等。
三、高纤维饮食1. 平衡饮食结构:心脏病患者的饮食应以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豆类为主食,合理平衡各类营养素的摄入。
2. 多摄入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水平,心脏病患者可多摄入高纤维食物,如燕麦、全麦面包等。
四、控制饮酒和咖啡因摄入1. 控制饮酒量:过量饮酒会增加血压和心脏负担,心脏病患者应限制饮酒量,男性每天最好不超过两杯,女性最好不超过一杯。
2. 控制咖啡因摄入:咖啡因会增加心脏负荷,心脏病患者可适量减少咖啡、茶、可乐等含咖啡因饮料的摄入。
五、适量摄入一些有益食物1. 鱼类: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鱼类,如三文鱼、透明鱼等,有助于降低心脏病风险。
心脏病患者可每周食用鱼类2-3次。
2. 坚果:杏仁、核桃等坚果富含有益于心脏健康的油脂和纤维素,心脏病患者可适量摄入坚果,但不宜过多。
六、饮食习惯要注意1. 餐次规律:心脏病患者应保持规律的饮食,尽量避免大鱼大肉和过多零食,而是建议多餐少食,控制饮食总量。
2. 注意食用奶制品:一些高脂肪的奶制品可能会增加心脏病患者的胆固醇水平,因此应选择低脂或无脂的产品。
结语:以上所提供的饮食建议是心脏病患者维持心脏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心脏病的饮食护理

心脏病的饮食护理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饮食习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合理的饮食可以起到预防和控制心脏病的作用,进而减轻病情和改善生活品质。
下面将就心脏病的饮食护理进行介绍。
1. 控制总能量摄入心脏病患者需控制总能量摄入,避免肥胖和过度摄入高热量食物。
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每日摄入热量的目标,一般男性为2000-2400千卡,女性为1800-2000千卡,同时需根据身体活动量和代谢率进行灵活调整。
2. 限制脂肪摄入摄入过多的脂肪会增加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导致血脂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因此,心脏病患者应限制脂肪摄入。
一般来说,每天总脂肪摄入应控制在30-40克左右,其中饱和脂肪酸不超过10%。
3. 控制胆固醇摄入高胆固醇血症是心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饮食中摄入过多的胆固醇会导致血液中胆固醇浓度升高,增加动脉壁的厚度,增加动脉阻力。
因此,心脏病患者应限制胆固醇摄入,每天的胆固醇摄入量应控制在300毫克以下。
4. 控制钠盐摄入摄入过多的钠盐会导致体液潴留和高血压,心脏负担加重。
心脏病患者应限制食用高盐食物,每天的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下。
应避免食用过咸的食物,如咸鱼、腊肠等。
5. 增加纤维素摄入膳食纤维素对心脏健康非常重要,可以有效降低血脂、控制体重和改善胃肠功能。
心脏病患者应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类食品、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6. 提倡低钠饮食低钠饮食在心脏病的饮食护理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除了限制高盐食物的摄入外,还应选择低钠食品,如低钠酱油、低钠豆腐等。
此外,烹调时避免使用过多的盐和砂子,可以采用其他调味品来增加食物的口感。
7. 合理安排餐次心脏病患者应该合理安排餐次,避免暴饮暴食和长时间禁食。
一般来说,一天应分为三餐和2-3次小食,保证每餐的热量和营养均衡,不过度负担心脏。
8. 少食多餐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少食多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饮食原则。
将一日的食量分为多个小份,既可以保证体内的能量供应,又不会导致肠胃负担过重。
心脏病患者食谱及禁忌

心脏病患者食谱及禁忌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饮食对于心脏病患者的康复和控制病情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适合心脏病患者的食谱和禁忌事项:食谱建议:1. 低盐饮食:减少钠的摄入对心脏病患者非常重要。
选择低盐或无盐食品,例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和鱼类。
避免过多食用加工食品和罐装食品,因为它们通常含有高盐含量。
2. 低脂饮食:限制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对心脏病患者有益。
选择鱼类、坚果和橄榄油等富含健康脂肪的食物,并减少黄油、红肉和全脂乳制品的摄入。
3. 高纤维饮食:摄入足够的纤维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和血压水平,减少心脏负担。
选择全麦面包、谷物、燕麦、豆类和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4. Omega-3脂肪酸:Omega-3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和减少心脏病风险。
增加鱼类(比如三文鱼、鳕鱼和鳟鱼)的摄入,或者考虑Omega-3脂肪酸补充剂。
5. 控制饮食糖分:限制糖分的摄入对心脏病患者有益。
避免过多摄入糖分增加的食品,如糖果、糕点和甜饮料。
禁忌事项:1. 高盐食品:避免食用高盐含量的食物,如盐渍肉、腌制食品、方便面、咸菜和咸零食。
2. 高脂食品:避免摄入高饱和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如猪肉、黄油、奶酪和糕点。
3. 加工食品:尽量避免食用加工食品,因为它们通常含有高盐、高糖和高脂肪含量。
4. 高糖食品:避免或减少食用高糖食品,如糖果、甜点、糕点和甜饮料。
5. 咖啡和酒精:限制咖啡和酒精的摄入,因为它们可能对心脏造成不利影响。
请注意,这仅仅是一些建议,并不代表个人化的医疗建议。
请咨询医生或营养师以获取适合自己特定情况的饮食计划和建议。
以上是心脏病患者食谱及禁忌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心脏病人在日常饮食中要做到三少和三多

[标签:标题]健康的饮食需要均衡的营养,还需要我们有良好的饮食习惯,这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而对于身体有疾病的朋友来说在饮食上就更需要注意一些,而针对心脏病人来说,日常的饮食需要注意些什么呢?心脏病人在日常饮食中要做到三少和三多:三少:1、少食就是限制进食的数量和种类。
心脏病人多半体重超重,因此应有意识地控制每日热量摄取量,减轻体重。
建议每次进食不宜过饱,以免加重胃肠负担,引发心脏病发作。
此外还应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过凉过热的食物,以减轻胃肠刺激。
2、少脂:就是尽量少食用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如油类、肥肉类食品,动物内脏等。
过多的脂肪可以造成肥胖、高血脂,长期高血脂是引起动脉硬化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控制脂肪的摄入量。
胆固醇含量多少直接影响人体健康,过高会发生冠心病、脂肪肝、高脂血症等病,应适当加以控制。
在饮食方面,应避免动物性食品,少吃肥肉、奶油、黄油等脂肪类食物,少吃动物肝脏、脑、鱼子、墨斗鱼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应多选用豆类食品,因黄豆中含有卵磷脂及无机盐,对防治冠心病十分有利。
3、少盐吃盐过多,会导致钠水潴留,增加血容量,加重心脏负担,对预防心脏病不利,因此每日食盐量最好不要超过6克。
推荐心脏病营养品:益寿堂天然维生素E辅酶Q10软胶囊。
三多:1、多补充膳食纤维素膳食纤维素是一种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物质,但它能促进胆酸从粪便中排出,减少胆固醇在体内生成,有利于冠心病的防治。
纤维素主要存在于蔬菜中,以竹笋、梅干菜、芹菜、韭菜为代表,粮食作物中以黄豆、燕麦含量较多。
国内认为,每天纤维素应吃15~30克左右,才能满足需要。
据国外报道,如每天摄入26 克纤维素,就可降低女性患心脏病的危险,同时心肌梗塞的危险也相对降低。
2、多补充维生素丰富的维生素有助于心脏健康。
如维生素C能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液循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还能促进胆固醇生成胆酸,从而降低血中有害的胆固醇。
维生素E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能阻止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过氧化,保护心肌,预防血栓。
心脏病吃药要注意什么饮食

心脏病吃药要注意什么饮食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疾病,患者需要注重饮食,以维持心脏健康。
以下是心脏病患者在药物治疗期间应注意的饮食方面的一些建议。
一、低盐饮食摄取过多的盐会导致体内水分潴留,增加心脏负荷,因此心脏病患者需要控制摄盐量。
建议每天的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可以通过减少食盐的使用量、避免含高盐的食物(如加工食品、咸肉类、腌制食品等)来实现。
增加对天然香料和草药的使用,以增加食物的口感,减少对盐的依赖。
二、低脂饮食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会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进而加重心脏病。
心脏病患者应尽量避免高脂食物,例如红肉、全脂奶制品、黄油、动物内脏等。
而应选择富含健康脂肪的食物,如鱼类(富含ω-3脂肪酸的鱼类,如三文鱼、鳕鱼等)、坚果、种子、橄榄油等。
三、高纤维饮食心脏病患者应该多摄取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糙米、燕麦、全麦面包等)、水果、蔬菜、豆类食物等。
膳食纤维可以减少胆固醇的吸收,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胆固醇水平和减轻便秘。
四、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咖啡因和酒精摄入过量会导致心率增快,增加心脏负荷,因此心脏病患者应限制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
建议每天的咖啡因摄入不超过200-300毫克,相当于两到三杯咖啡。
酒精的摄入应限制在适量,男性每天不超过两个单位(每个单位约等于一杯白酒或一杯啤酒),女性每天不超过一个单位。
五、适量控制草药和补充剂的使用心脏病患者在服药期间应咨询医生或药师,避免使用有潜在影响的草药和补充剂。
有些草药和补充剂可能会干扰药物的效果,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六、合理的饮食计划心脏病患者应建立合理的饮食计划,包括三餐和两到三个小食之间的平衡饮食。
不要过度饥饿或暴饮暴食,以避免对心脏造成不良影响。
并且,心脏病患者也应该养成规律的就餐习惯,定时定量地进餐。
七、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除了饮食,心脏病患者还应该注意其他方面的生活方式,如适量的锻炼、控制体重、戒烟等。
这些都是维护心脏健康的重要措施,与饮食一起起到协同作用。
心脏病人的饮食调理

心脏病人的饮食调理作者:蔡缨来源:《健康人生》2018年第02期心脏是人体五脏中极其重要的一环,防治心脏病应以通为主,控制血压,防止血栓脱落,消除血脂,护冠养心。
心脏病患者应做到自我调理,营养的日常饮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心脏病及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有益。
饮食原则1.少食多餐。
心脏病人日常饮食不宜摄入过多,每日总热量建议最好分4~5次摄入,以减少餐后胃肠过度充盈及横隔抬高,避免增加心脏工作负担。
晚餐应早些吃,饮食宜清淡,晚饭后尽量少进食。
2.适当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心脏病患者心力衰竭期间每日蛋白质建议控制在25~30克,2~3日后,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可增加至40~50克。
病情好转后可逐渐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但不宜过高,以免增加心脏的负荷。
3.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补充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对防治多种代谢性疾病有益,能起到预防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等疾病,保护心脏。
4.多摄入新鲜的蔬菜、水果。
日常饮食中应注意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以保证每日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机体需求,充足的维生素有利于促进血液循坏,对心脏病患者有益。
5.限制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辣椒、生姜、胡椒、烟、酒、浓茶、咖啡等辛辣、刺激性食物会给心脏带来较大的负担,因此心脏病患者应限制这些食物的摄入,在疾病发作和恢复期尤当注意。
6.适当限制食盐的摄入。
心脏病患者日常饮食应以清淡、少盐为主,食盐中过多的钠宜导致水肿,增加心脏工作负担。
除了食盐之外,日常饮食中还应警惕那些“隐形盐”,如腌制食品、咸菜、酱菜及部分烘焙、膨化食品等,这些食品虽然口感不一定很咸,但含盐量都不低。
7.喝水应缓进。
一次饮用大量的饮用水、汤、果汁或其他饮品时,会迅速增加血容量,进而增加心脏负担。
因此,饮水时应特别注意不要一次喝得太多,最好控制在每次500毫升以内,分几次喝,每次饮水时间间隔相对长一些为宜。
推荐食材1.燕麦。
燕麦中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亚油酸和燕麦胶,不仅能降低血液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的含量,还能消除沉积在血管壁上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从而起到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
心脏病患者学会健康生活

竭力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心脏病患者学会健康生活宜章县中医医院内一科(3728467)饮食:三低为原则心脏病患者的饮食原则上应做到“三低”即:低盐、低脂、低糖。
少吃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高的事物,如肥肉、蛋黄、动物油、动物内脏等。
少吃或不吃蔗糖、葡萄糖等精糖类食品,不吃腌制品。
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水果、新鲜蔬菜、植物油。
鼓励食用豆制品,并适当摄入粗纤维素食物(包括谷类淀粉类),以保持大便通畅。
饮食有规律,不可过饥或过饱。
生活习惯: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吸烟可使动脉壁收缩,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调查显示,30-49岁吸烟男性的冠心病的发病率高出不吸烟者3倍,且吸烟还是造成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和突然死亡的重要原因。
而酗酒则易致情绪激动,血压升高。
心脏病患者需要控制体重。
调查显示,体重增加10%,胆固醇平均增加18.5%,冠心病危险增加38%;体重增加20%,冠心病危险增加86%。
穿衣:舒适宽松心脏病患者长期患病,体质下降。
在穿衣方面应选择一些较宽松、易穿脱的衣服,这样可避免因穿脱繁琐时间过长而受凉、劳累。
质地以棉质、轻薄、保暖性能好的衣服为宜。
同时要注意保持领口松、腰带松、鞋袜松,太紧的话容易阻碍血流,加重血管和心脏的负担。
心脏病患者由于体质较弱,常会出虚汗。
在活动锻炼出汗后,有条件者最好洗个热水澡,再换上干燥的内衣裤,这样患者会感到清爽、舒服,并且可以避免着凉。
出行:避免拥挤患者应避免到人员拥挤的地方去。
无论是病毒性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还是风心病,都与病原微生物感染有关,即便是心力衰竭也常常由于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急性加重。
尤其是在感冒流行季节,更要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外出旅行不可劳累,过度疲劳或者激烈的运动可能会引发心脏病危急症状突发。
运动:积极适量对心脏病患者来说,积极参加适量的体育运动,有利于增强心脏功能。
同时可适当从事体力活动,提高全身各脏器机能,防止血栓形成。
但需避免过于剧烈的活动,活动量应逐步增加,以不引起症状为原则。
饮食“三多三少” 呵护心脏健康

年 优秀作者名单
李艳玲 许昌浩 杜学峰 周礼
许圣义 钱国宏 王延群 刘冲
少 腌 肉 加 工 肉 类 摄 入 过 多 在“ 伤 心 排 行 榜 ”中 名 列 第 二
位 。如 香 肠 、培 根 、热 狗 、火 腿 等 加 工 肉 食 ,多 数 经 过 了 烟 熏 、腌 渍 、 盐 渍 等 处 理 ,含 有 较 多 钠 、硝 酸 盐 、磷 酸 盐 和 多 环 芳 香 烃 化 合 物 ,这 些 成 分 对 心 脏 都 有 不 良 影 响 。因 此 ,大 家 应 避 免 食 用 过 多 加 工 肉 制 品 ,未 加 工 的 红 肉 如 牛 肉 、羊 肉 的 摄 入 也 要 有 所 节 制 。
少 沾 糖 该 研 究 显 示 ,甜 饮 料 在“ 伤 心 排 行 榜 ”中 排 第 六
位 。甜 饮 料 中 砂 糖 和 液 体 果 糖 会 让 血 糖 升 高 ,人 体 的 高 糖 状 态 会 造 成 胃 肠 、血 管 、肾 脏 的 负 担 同 时 加 重 ,导 致 心 脏 负 荷 加 大 ,升 高 血 压 ,进 而 引 发 心 脏 问 题 。此 外 ,过 量 的 糖 分 还 会 造 成 脂 肪 堆 积 ,增 大 动脉硬化的风险。
食物是药物的上游。会吃食物就可以少吃 药物,不会吃食物就会多吃药物。食物离着健 康近,药物离着疾病近。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 真理。遗憾的是在我们身边,有相当一部分人 尚 不 明 白 这条 真 理 ,重 视 医 学而 不 重 视 食 学 ,愿 为昂贵的医药出价,不愿为好食物的成本买 单 ;愿 意 多 劳 动 、多 付 出 为 治 病 攒 钱 ,不 愿 意 为 进食方式与方法用智慧、花时间。什么是健康 的上游管理?首先是选择好食物,然后是要有
食 SYZT 苑杂谭
白益臣 / 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心脏病人来说, 应把合理控制饮食作为稳定病情和辅助药物治疗的重要手段,在日常饮食中要做到三少和三多:
三少:1、少食就是限制进食的数量和种类。
心脏病人多半体重超重, 因此应有意识地控制每日热量摄取量, 减轻体重。
建议每次进食不宜过饱,以免加重胃肠负担, 引发心脏病发作。
此外还应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过凉过热的食物,以减轻胃肠刺激。
2、少脂 :就是尽量少食用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如油类、肥肉类食品,动物内脏等。
过多的脂肪可以造成肥胖、高血脂,长期高血脂是引起动脉硬化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控制脂肪的摄入量。
胆固醇含量多少直接影响人体健康,过高会发生冠心病、脂肪肝、高脂血症等病, 应适当加以控制。
在饮食方面, 应避免动物性食品, 少吃肥肉、奶油、黄油等脂肪类食物,少吃动物肝脏、脑、鱼子、墨斗鱼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应多选用豆类食品,因黄豆中含有卵磷脂及无机盐, 对防治冠心病十分有利。
3、少盐吃盐过多,会导致钠水潴留,增加血容量,加重心脏负担, 对预防心脏病不利,因此每日食盐量最好不要超过 6克。
三多:1、多补充膳食纤维素膳食纤维素是一种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物质,但它能促进胆酸从粪便中排出,减少胆固醇在体内生成, 有利于冠心病的防治。
纤维素主要存在于蔬菜中,以竹笋、梅干菜、芹菜、韭菜为代表,粮食作物中以黄豆、燕麦含量较多。
国内认为, 每天纤维素应吃 15~30克左右,才能满足需要。
据国外报道,如每天摄入 26克纤维素,就可降低女性患心脏病的危险,同时心肌梗塞的危险也相对降低。
2、多补充维生素丰富的维生素有助于心脏健康。
如维生素 C 能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液循环, 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 还能促进胆固醇生成胆酸, 从而降低血中有害的胆固醇。
维生素 E 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能阻止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过氧化,保护心肌,预防血栓。
维生
素 PP (即尼克酸、烟酸能扩张末梢血管,防止血栓形成,还能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
绿叶蔬菜中富含维生素 C ;肉类、谷物、花生、酵母中富含维生素 PP ;油脂、豆类、蔬菜中富含维生素 E 。
3、多补充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数量不多,但作用很大,心脏病人同样离不开。
硒能保护心脏,防止病毒感染,是心脏的守护神。
铬能强化胰岛细胞,预防糖尿病,还能抑制胆固醇吸收,从而减缓或阻止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此外,钙、镁、钾、碘等矿物元素也对保护心脏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