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育种学期末考试A卷
作物栽培学试卷A及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考试题签作物栽培学(A)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感光性:2.离乳期:3.晒田:4.无效分蘖:5.垩白度: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棉籽合点端的种皮结构,由于不具有()细胞,在种子萌发时成为水气的主要通道。
A.海绵B.栅栏C.砖形D. 叶肉2.小麦籽粒在植物学上叫颖果,由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
A.种皮B.皮层C.果皮D.糊粉层3.棉籽出苗温度比发芽高,温度在()时,有利于下胚轴的伸长而出苗。
A.12—14℃B.14—16℃C.16℃以上D.5—10℃4.小麦籽粒体积在()达最大值。
A.乳熟期B.乳熟未期C.蜡熟期D.蜡熟未期5.适宜制作面包类食品的小麦籽粒胚乳一般为()。
A.粉质B.角质C.半粉质D.半角质6.马铃薯的收获期在()。
A. 蜡熟期B. 膨大期C. 生理成熟期D.工艺成熟期7.甘蔗的收获适期为()。
A.蔗茎伸长期B. 蜡熟期C. 生理成熟期D. 工艺成熟期8.玉米籽粒用的最适收获期为()。
A.蜡熟初期B. 完熟期C.灌浆期D.过熟期9.水稻种子安全贮藏水分为()。
A. 18%B. 15%C. 13%D. 5%10.小麦种子安全贮藏水分为()。
A. 18%B. 15%C. 13%D. 5%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禾谷类作物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穗数B.分蘖数C.每穗实粒数D.有效颖花数E.粒重。
2.豆类作物的产量构成因素有()。
A.株数B.每株有效分枝数C.每分枝荚数D.每荚实粒数E.粒重3.薯类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株数B.每株薯块数C.单薯重D.分枝数E.衣分4.棉花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株数B.每株有效铃数C.分枝数D.每铃籽棉重E.衣分5.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穗数B.分蘖数C.每穗实粒数D.有效颖花数E.粒重四、正误判断题(每小题1.5分,共计15分)()1.玉米的最早播种期要求温度稳定通过℃。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作物进化的基本因素有:( )A. 遗传B. 变异C. 选择D. 漂变2.作物育种的实质:( )A. 遗传B. 作物的进化C. 选择D. 作物的人工进化3.作物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是( )。
A. 遗传学B. 生物学C. 植物学D. 生物进化论4.在人工选择的过程中,自然选择起作用吗? ( )。
A. 不起作用B.起一定作用C.起主要作用D.起有利作用5.从生态学上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
A. 地区型B. 地理型C. 地域型D. 生态型6.在育种历史上,大幅度提高了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育种途径是哪些?( )。
A.系统育种B.抗病育种C.矮化育种D.杂种优势利用E.辐射育种7.品种是人类根据一定地区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作物群体,它具有( )。
A.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B.遗传性状的相对一致性C.遗传性状的新颖性D.区域性E.时间性8.作物育种的基本任务是( ) 。
A. 研究作物牲状的遗传规律B.搜集、研究和创造种质资源C.培育作物新品种D.研究育种方法E.研究种子生产技术二、填空:1.作物进化与生物进化无本质区别,它们都涉及、、这几个主要因素。
是植物进化的基础,能够巩固和积累优良的变异,可使变异向有利方向巩固和发展,形成新类型、新物种。
2.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研究的对象是: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如果是杂交种,在品种标准中,除说明栽培技术要点外,还需要说明杂交制种技术。
( )2.农业种子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
()3.作物育种学又称为人工进化的科学。
它是利用人工创造的遗传变异,而不是利用自然发生的变异培育新品种。
( )4.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是生存竞争、变异和选择( )。
5.从生态学来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地区型。
( )6. 品种是植物学上的分类单位。
( )7.生产上推广使用的品种可分为常规品种和杂种两大类。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作物进化的基本因素有: ( )A. 遗传B. 变异C. 选择D. 漂变2.作物育种的实质: ( )A. 遗传B. 作物的进化C. 选择D. 作物的人工进化3.作物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是( )。
A. 遗传学B. 生物学C. 植物学D. 生物进化论4.在人工选择的过程中,自然选择起作用吗? ( )。
A. 不起作用 B.起一定作用 C.起主要作用 D.起有利作用5.从生态学上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
A. 地区型B. 地理型C. 地域型D. 生态型6.在育种历史上,大幅度提高了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育种途径是哪些?( )。
A.系统育种 B.抗病育种 C.矮化育种 D.杂种优势利用E.辐射育种7.品种是人类根据一定地区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作物群体,它具有( )。
A.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B.遗传性状的相对一致性C.遗传性状的新颖性 D.区域性 E.时间性8.作物育种的基本任务是( ) 。
A. 研究作物牲状的遗传规律 B.搜集、研究和创造种质资源C.培育作物新品种 D.研究育种方法 E.研究种子生产技术二、填空:1.作物进化与生物进化无本质区别,它们都涉及、、这几个主要因素。
是植物进化的基础,能够巩固和积累优良的变异,可使变异向有利方向巩固和发展,形成新类型、新物种。
2.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研究的对象是: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如果是杂交种,在品种标准中,除说明栽培技术要点外,还需要说明杂交制种技术。
( )2.农业种子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
()3.作物育种学又称为人工进化的科学。
它是利用人工创造的遗传变异,而不是利用自然发生的变异培育新品种。
( )4.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是生存竞争、变异和选择( )。
5.从生态学来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地区型。
( )6. 品种是植物学上的分类单位。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作物进化的基本因素有:( )A. 遗传B. 变异C. 选择D. 漂变2.作物育种的实质:( )A. 遗传B. 作物的进化C. 选择D. 作物的人工进化3.作物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是( )。
A. 遗传学B. 生物学C. 植物学D. 生物进化论4.在人工选择的过程中,自然选择起作用吗? ( )。
A. 不起作用B.起一定作用C.起主要作用D.起有利作用5.从生态学上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
A. 地区型B. 地理型C. 地域型D. 生态型6.在育种历史上,大幅度提高了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育种途径是哪些?( )。
A.系统育种B.抗病育种C.矮化育种D.杂种优势利用E.辐射育种7.品种是人类根据一定地区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作物群体,它具有( )。
A.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B.遗传性状的相对一致性C.遗传性状的新颖性D.区域性E.时间性8.作物育种的基本任务是( ) 。
A. 研究作物牲状的遗传规律B.搜集、研究和创造种质资源C.培育作物新品种D.研究育种方法E.研究种子生产技术二、填空:1.作物进化与生物进化无本质区别,它们都涉及、、这几个主要因素。
是植物进化的基础,能够巩固和积累优良的变异,可使变异向有利方向巩固和发展,形成新类型、新物种。
2.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研究的对象是: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如果是杂交种,在品种标准中,除说明栽培技术要点外,还需要说明杂交制种技术。
( )2.农业种子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
()3.作物育种学又称为人工进化的科学。
它是利用人工创造的遗传变异,而不是利用自然发生的变异培育新品种。
( )4.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是生存竞争、变异和选择( )。
5.从生态学来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地区型。
( )6. 品种是植物学上的分类单位。
( )7.生产上推广使用的品种可分为常规品种和杂种两大类。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 作物进化的基本因素有:()A. 遗传B.变异C.选择D.漂变2. 作物育种的实质:()A.遗传B.作物的进化C.选择D.作物的人工进化3. 作物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是()。
A.遗传学B.生物学C.植物学D.生物进化论4. 在人工选择的过程中,自然选择起作用吗?()。
A.不起作用B •起一定作用C •起主要作用D •起有利作用5. 从生态学上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
A.地区型B.地理型C.地域型D.生态型6. 在育种历史上,大幅度提高了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育种途径是哪些?()。
A •系统育种B •抗病育种C •矮化育种D •杂种优势利用E.辐射育种7. 品种是人类根据一定地区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作物群体,它具有()。
A •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 B.遗传性状的相对一致性C.遗传性状的新颖性 D •区域性E.时间性8. 作物育种的基本任务是()。
A.研究作物牲状的遗传规律 B .搜集、研究和创造种质资源C.培育作物新品种 D •研究育种方法E.研究种子生产技术二、填空:1. 作物进化与生物进化无本质区别,它们都涉及、、这几个主要因素。
是植物进化的基础,能够巩固和积累优良的变异,可使变异向有利方向巩固和发展,形成新类型、新物种。
2•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研究的对象是: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X”。
1. 如果是杂交种,在品种标准中,除说明栽培技术要点外,还需要说明杂交制种技术。
()2. 农业种子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
()3 •作物育种学又称为人工进化的科学。
它是利用人工创造的遗传变异,而不是利用自然发生的变异培育新品种。
()4 •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是生存竞争、变异和选择()。
5 •从生态学来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地区型。
()6. 品种是植物学上的分类单位。
()7. 生产上推广使用的品种可分为常规品种和杂种两大类。
植物育种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植物育种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1.将北方冬小麦品种引种到南方种植,其开花期一般会_________。
答案:
延长
2.纯系学说是由_________提出的。
答案:
约翰逊(Johannsen)
3.下列作物不属于多倍体的是_________。
答案:
水稻
4.植株间基因型相同、植株本身各位点基因型纯合,这样的品种属于_________。
答案:
自交系品种(或纯系品种)
5.诱变育种不具备的特点是_________。
答案:
同时有效改良多个性状
6.本次《作物育种学A》课程,一共有32课时。
答案:
错误
7.利用无融合生殖理论上可以固定杂种优势。
答案:
正确
8.回交育种中,从非轮回亲本中转移的基因数目直接影响回交的次数。
答案:
错误
9.作物人工进化的方向总是与自然进化保持一致。
答案:
错误
10.无籽西瓜是多倍体育种的一个成功案例。
答案:
正确。
作物育种学试卷A

作物育种学试卷(B)一、选择题1、杂交育种的遗传基础是()(1)显性效应(2)加性效应(3)细胞核与细胞质共同作用(4)基因重组与基因互作2、水稻基因组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完成()(1)遗传图(2)物理图(3)序列图(4)转录图3、在下列四大作物中,属模式植物的是()(1)水稻(2)小麦(3)玉米(4)大豆4、在花培苗中,重点选择的世代是()(1)M1(2)M2(3)M3(4)M05、一个由近等基因系组成的品种属()(1)无性繁殖系群体(2)近交家系群体(3)异交群体(4)杂种品种群体6、目前水稻、玉米生产上采用的不育系属()(1)核基因不育(2)细胞质与核基因互作不育(3)核基因间互作不育(4)核基因与环境互作不育7、玉米杂交种的穗粒行数为()(1)8--28(2)14--18(3)8--12(4)16--508、玉米多基因抗病性的选育常用的方法有()(1)由地方品种中选取(2)用二环系法选系(3)在改良群体中选系(4)以上三种方法9、()不育系的不育性的恢复受显性基因Rf3控制(1)T群(2)S群(3)C群(4)T群、C群10、在玉米防杂保纯的三圃农艺来保证自交系纯度时,源于育种单位人工套袋繁殖的自交系种子将用于()(1)原原种圃(2)原种圃(3)亲本圃(4)原原种圃、原种圃、亲本圃二、填空1、在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杂交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是育种的种质基础,我国拥有种质资源约_________万份。
3、sd-1是一个复合的基因位点,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细微结构,这个基因具有优良的遗传多样性。
4、垩白是显著影响稻米品质的胚乳性状,垩白率高和垩白面积大要降低稻米的____________和整米率。
5、第一次绿色革命是以推广_______________等水稻矮种品种和稻秆丰产小麦为特征的。
6、水稻不育性分______________和配子体不育两种类型,花粉败育分别发生于小孢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农学作物育种学考试题库

农学作物育种学考试题库一、选择题1. 作物育种学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提高作物产量B. 改善作物品质C. 增强作物抗性D. 所有以上选项2. 以下哪个不是作物遗传改良的方法?A. 选择育种B. 杂交育种C. 基因工程D. 物理育种3. 杂交育种中,亲本选择的原则是什么?A. 亲本性状完全相同B. 亲本性状差异大C. 亲本性状相似D. 亲本性状随机选择4. 以下哪个是作物育种中的分子标记技术?A. 基因枪B.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C. 基因编辑D. 基因测序5. 作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主要通过哪种方式?A. 种子库B. 基因库C. 植物标本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6. 作物育种的基本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7. 作物育种中的“三系”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8. 作物杂交育种中,常用的人工授粉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9. 作物抗性育种中,常用的抗性筛选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0. 作物育种中的“双亲本”指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三、简答题11. 简述作物育种中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12. 描述作物杂交育种中,如何进行亲本的选配和后代的筛选。
13. 解释分子标记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和优势。
14. 阐述作物遗传资源的重要性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15. 说明作物育种中,如何通过基因工程实现作物改良。
四、论述题16. 论述现代生物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7. 讨论作物育种中,如何平衡产量、品质和抗性之间的关系。
18. 分析作物育种中,环境因素对育种效果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19. 阐述作物育种中,如何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进行精准育种。
20. 论述作物育种中,如何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以确保新品种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物育种学期末考试A
卷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 卷)
2010-2011 学年第 一 学期 考试科目: 作物育种学 考试类型:(闭卷)考试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学号 姓名 年级专业
一、 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4 分,共 20 分)
1、{轮回亲本;非轮回亲本}
2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3、{垂直抗性 ;水平抗性}
4、{顶交种 ;单交种}
5、{品种 ;品系}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空 分,共 10 分)
1、 、 、 、适应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对各种作
物品种的共同要求,是国内外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也是作物优良品种必备的基本条件。
2、根据雌雄配子来自同一植株或者不同植株,可将有性繁殖分
为 、 、 。
3、农作物品种一般具有三个基本特性,即 、 、 。
4、杂种后代选择的方法有 、 、 衍生系统法。
5、根据作物的繁殖方式、商品种子的生产方法、遗传基础、育种特点等,可将作物品种区分为 、 、 、 四种类型。
6、利用转基因技术进行作物育种的基本过程可分
为:、、、。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1、以下哪一种不属于自花授粉作物()
A、水稻
B、大豆
C、小麦
D、玉米
2、以下哪种作物不属于高温短日作物()
A、水稻
B、大麦
C、玉米
D、大豆
3、生产上推广利用的杂交玉米优良品种的亲本自交系是品种吗 ( )
A. 是
B. 不是
C. 可能是
D. 未知
4、以下哪种诱变剂不属于物理诱变剂()
A、紫外线
B、X射线
C、太空高能粒子
D、EMS
5、二环系是从以下那些材料中选择出来的()
A、自交系
B、无性系
C、杂交品种
D、常规品种
6、迄今为止自花授粉作物中利用杂种优势最为成功的作物是()
A、小麦
B、马铃薯
C、水稻
D、大豆
7、在(A×B)×C的组合中,复交F1代中三个亲本的遗传物质分别为()
A、1/3、1/3、1/3
B、1/4、 1/4、1/2
C、1/2、1/4、1/4
D、1/4、1/2、1/4 8.杂交后代中,分离最大和选择最为重要的世代是( )。
A.F1 B.F2 C.F3 D.F4
9.( )是育种专家育成的遗传性状稳定的品种或亲本的最初一批种子,其纯度为100%是繁育推广良种的基础种子。
A. 原原种 B.原种 C.生产用种 D.商品种子
10.杂种优势的“超显性假说”认为,杂种优势主要来自双亲有利( )间的相互
作用的结果。
A .显性基因 B. 隐性基因 C .等位基因 D. 非等位基因
四、是非判断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1、我国水稻杂交育种显着提高水稻产量,被誉为“第一次绿色革
命”。
( )
2、高海拔地区的冬作物引到平原地区往往容易适应。
( )
3、玉米单交种具有良好的整齐度和杂种优势,是因为它在个体间的基因型是
相同的,个体内的基因型是高度纯合的。
( )
4、三交种就是三个品种间的杂交。
( )
5、大豆根腐病抗病性是由单基因控制的,为了把抗性基因从抗性品种(RR )
导入到一个具有适应性但不抗病的大豆品种(rr )中,我们应以RR 品种作父本,rr 品种作为母本杂交,再与rr 品种回交若干代获得。
( )
6、广东夏大豆在北京夏季种植可以成熟。
( )
7、非生物胁迫育种包括耐盐、耐旱、耐寒育种及耐酸品种的选育等。
( )
8、水稻杂交种的产量水平比常规种高。
( )
9、杂种F2代表现的杂种优势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品种退化。
( )
10、香蕉、甘蔗、木薯、马铃薯属于无性系品种,此类品种不能通过有性杂交
选育新品 。
( )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
1、杂交育种的步骤及其主要选择方法。
2、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三系配套的遗传机理及制种方法。
3、设计一个用回交的方法转移一个隐性基因的程序,举例子说明。
六、综合题(本大题共 1 小题,每题 20 分,共 20 分)
1、请阐述生物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