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提纲证

合集下载

伤寒论望闻问切问诊提纲

伤寒论望闻问切问诊提纲

伤寒论望闻问切问诊提纲
一、望。

1. 望舌,观察舌苔、舌质、舌体形态。

2. 望面色,观察面色的红润、苍白、发绛、发青等情况。

3. 望眼睛,观察眼神、眼底等情况。

二、闻。

1. 闻气息,观察患者呼吸是否急促、气息是否恶臭等。

2. 闻声音,听取患者声音的哑啰、嘶哑等情况。

三、问。

1. 问病史,询问患者的发病经过、症状表现等。

2. 问病情,询问患者当前的症状、不适感等。

3. 问饮食,询问患者的饮食情况,是否食欲不振、口味偏好等。

4. 问大便小便,询问患者大小便的情况,是否正常、异常等。

四、切。

1. 切脉,观察患者的脉搏情况,包括脉搏的频率、强弱、滑数等。

2. 切舌,观察舌质、舌苔等情况。

五、问诊。

1. 综合分析,根据望闻问切的结果,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制
定相应的诊疗方案。

2. 诊断,根据综合分析,做出病情的诊断和辨证施治。

以上提纲为伤寒论望闻问切问诊的基本流程,医生在诊疗过程
中需要全面观察患者的望、闻、问、切情况,结合患者的病史和症状,进行全面的问诊,最终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伤寒论》八纲辩证手把手教学(初学者必看)

《伤寒论》八纲辩证手把手教学(初学者必看)
参与临床实践
积极参与临床实践,亲自接诊病人,运用八纲辩证方法进行辨证 施治。
记录诊疗过程
详细记录病人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信息,以及自己的辨 证思路和用药方案。
反思与总结
对自己的诊疗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思维和 辨证能力。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课程回顾与总结
八纲辨证基本概念
伤寒论中的八纲辨证
寒热错杂的治疗原则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虚实辩证
1 2
虚证与实证的鉴别
虚证多表现为正气不足,实证多表现为邪气亢盛 。
虚实夹杂的治疗原则
补虚泻实,或先补后泻,或先泻后补。
3
虚实转化的原因及表现
实证失治或误治可转化为虚证;虚证复感外邪可 转化为实证。
03
伤寒论中八纲应用
太阳病篇
01
02
03
太阳病提纲
和自信心。
02
八纲基本内容
阴阳辩证
阴证与阳证的区别
阴证多表现为里证、寒证、虚证 ;阳证多表现为表证、热证、实
证。
阴阳互根
阴损及阳,阳损及阴,阴阳互根互 用。
阴阳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 热极生寒。
表里辩证
表证与里证的鉴别
01
表证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浅;里证起病缓,病程长,病位深

半表半里证的表现
对未来学习的建议与展望
深入学习伤寒论原文 建议学员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加 深入地研读伤寒论原文,全面理 解和掌握其中的理论和方法。
关注学术前沿动态 鼓励学员关注中医领域的学术前 沿动态,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 进展,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观 念。
拓展相关中医知识
鼓励学员在学习八纲辨证的同时 ,积极学习其他相关的中医知识 ,如中药学、针灸学等,以形成 完整的中医知识体系。

伤寒论提纲

伤寒论提纲

伤寒论提纲哎,说起这《伤寒论》,那可真是咱们中医里头的一块瑰宝,就像老辈儿传下来的宝贝疙瘩,既深沉又实用。

这书啊,是东汉时候的张仲景张大爷写的,他老人家那可是真心实意地想把治病救人的法子留给后人,所以写得那叫一个详细,读起来就像是跟一位老朋友在聊天,聊着聊着,病咋治、为啥这么治,心里头就透亮儿了。

书里头啊,没那些高大上的术语,张大爷用的都是咱们老百姓能听懂的大白话。

比如说,他讲到“太阳病”,就跟咱们说:“哎,你瞧瞧,这感冒头疼脑热的,就像是太阳底下晒久了,身子骨不舒服,得赶紧想办法凉快凉快。

”这么一说,是不是立马就明白咋回事儿了?而且啊,张大爷还特别讲究辨证施治,就是得先弄明白病是咋来的,然后再对症下药。

他老人家说了:“别看着两个人都咳嗽,一个可能是风吹的,得喝碗热姜汤;另一个可能是热着了,得吃点儿清凉的东西。

”这道理,跟咱们平时说的“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差不多,得对症才能下药嘛。

最让我感动的是,张大爷在书里还写了很多他自己治病的经历。

他不是说:“我当年怎么治好了谁谁谁的病”,而是说:“那次啊,我碰到个病人,症状咋样咋样,我当时心里也犯嘀咕,但琢磨来琢磨去,还是决定这么治。

嘿,你还别说,还真给治好了!”这语气,就像是咱们在村里头听老王大爷讲他年轻时候的故事,亲切又接地气。

而且啊,这《伤寒论》里头还藏着不少生活的小智慧。

比如它告诉我们,平时得注意保暖,别等到冻成冰棍儿了再想着加衣服;饮食上也得讲究,别啥都往嘴里塞,得看看自己的胃能不能受得了。

这些道理啊,都是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简单却实用。

读《伤寒论》啊,就像是跟张大爷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他虽然不在了,但他的智慧、他的经验、他对病人的那份关爱和责任心都在这本书里头了。

每次翻开它啊,我都能感受到一股子温暖的力量在心头涌动。

所以啊朋友们啊,《伤寒论》这本书啊咱们可得好好读读。

它不仅仅是一本医学书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位慈祥的长辈在咱们耳边轻声细语地传授着生活的智慧和健康的秘诀。

《伤寒论》原文背诵条例便捷背诵版(建议收藏)

《伤寒论》原文背诵条例便捷背诵版(建议收藏)

《伤寒论》原⽂背诵条例便捷背诵版(建议收藏)【太阳病提纲】1.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恶寒。

【太阳病分类-太阳中风】2.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分类-太阳伤寒】3.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太阳病本证【太阳病经证-中风表虚证-桂枝汤证】4. 太阳中风,阳浮⽽阴弱,阳浮者,热⽽发,阴弱者,汗⽽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鸣⽽呕者,桂枝汤主之。

5.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6.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太阳病经证-中风表虚证-兼证-桂枝加葛根汤证】7. 太阳病,项背强⽽⽽,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太阳病经证-中风表虚证-兼证-桂枝加厚朴杏⽂汤证】8.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汤主之。

9.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佳。

【太阳病经证-中风表虚证-兼证-桂枝加附⽂汤证】10.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其⽽恶风,⽽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汤主之。

【太阳病经证-中风表虚证-兼证-桂枝去芍药汤证】11.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汤主之。

【太阳病经证-中风表虚证-兼证-桂枝新加汤证】12. 发汗后,⽽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姜各⽽两⽽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太阳病经证-伤寒表实证-⽂黄汤证】13. 太阳病,头痛发热,⽽疼腰痛,⽽节疼痛,恶风⽽汗⽽喘者,⽽黄汤主之。

【太阳病经证-伤寒表实证-兼证-葛根汤证】14. 太阳病,项背强⽽⽽,⽽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15.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下利,葛根汤主之。

【太阳病经证-伤寒表实证-兼证-葛根加半夏汤证】16.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太阳病经证-伤寒表实证-兼证-⽂青龙汤证】17. 太阳中风,脉浮紧,恶寒发热,⽽疼痛,不汗出⽽烦躁者,⽽青龙汤主之。

《伤寒论导论》讲座提纲

《伤寒论导论》讲座提纲
《伤寒论导论》讲座提纲
第一讲 略说中医的学习与研究
.
一、树立正确的认识
(1)理论认识的重要性 中医是啼鸣的公鸡 历届毕业生的感受 由中医院一个奇怪制度的联想 老百姓眼里的中医 博士不读经——问题的严重性 中医的真正水平在哪里
.
(2)中医理论是否滞后于临床
顺理成章的问题——理论落后于临床 梁漱溟先生的认识——人类未来文化的早熟品 问题的症结——是理论落后还是认识落后 一个重症肺炎的治疗经过 信受奉行
.
5、师徒相授
拜访谢露老师 我的从师经历 “学海无涯苦作舟”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乎。” 教育的三个意义 “温故而知新,乃可以为师。” 在泸沽湖的意外收获 喜用泻心汤 二合一的学问需要二合一的教育
.
三、寻找有效的方法——依靠经 典
关注中医的三个层面 不合时宜的方法 1、历史的经验 张仲景与《伤寒论》 陈徐焚书 自古医家出经典 《名老中医之路》 蒲辅周的习医经历 林老的经验之谈
.
(3)伤寒即伤藏
伤寒的核心——破坏藏道——扰乎阳 雷打冬,九个牛栏十个空 瑞雪兆丰年 “善养生者,必奉于藏。”“奉阴者寿” 儒——“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道— —致虚极,守静笃;释——禅定 去寒就温——实现养藏 伤寒——“藏”的格局打破——阳体伤害,阳 用无以发挥
.
(2)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
港台的流行音乐会 现代人为什么喜欢流行曲——一个值得思考的 问题 月光奏鸣曲与爱得发疯的流行曲 急功近利,吹糠见米——现代人的浮躁心理 中医的现状——经典与古典音乐,现代教材与 流行曲 吃茶去,还是喝饮料
.
(3)《中基》能不能取代《内经》
病机首出“至真要” 《中基》对病机的解释:“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 与变化的机理。” 何谓病机——主发谓之机 “肺者,气之本,”——《中基》:此气指一身之气 和呼吸之气 《六节藏象论》;“愿闻何谓气?请夫子发蒙解惑焉。 歧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帝曰:请遂闻之。 歧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 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 气——天地变化的重要节律 “肺主治节”——《中基》:治节即治理和调节 节的真实涵义 关节与二十四肋 人天相应的重要保证 .

伤寒论选读

伤寒论选读

《伤寒论选读》
第一节
一、太阳病提纲
1.太阳之为病,脉浮,颈项强痛而恶寒。

二、太阳病分类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第二节太阳病本证
一、太阳病经证
桂枝汤证(中风表虚证)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寒,桂枝汤主之。

95.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桂枝汤在杂病中的应用
5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

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

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

宜桂枝汤。

54.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桂枝汤禁例
16下.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

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桂枝加附子汤证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伤寒提纲篇!(六经全讲)

伤寒提纲篇!(六经全讲)

伤寒提纲篇!(六经全讲)太陽病提綱(頭項背脊病) 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余無言曰:此太陽頭項背脊病之提綱也。

今以太陽專指頭項背脊,何哉?蓋昔人謂太陽主一身之表,其言似是而實非。

因病者有全身證狀之惡寒、發熱而云然。

且病者無不頭痛。

中醫舊說為頭為諸陽之會,故指頭痛、惡寒、發熱之表證為太陽病也。

不知全身之證狀之惡寒、發熱乃風寒初中人體之表,體溫、及血液起而自衛,拒邪不納之表現也。

而究其受病之根源,確在頭項背脊。

如云頭痛、頭項強痛、項背強几几等,皆是腦脊一系受風寒侵襲之徵也。

至第十七條云「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雖為全身感覺,然當惡風、惡寒、發熱之始,其嗇嗇、淅淅、翕翕之初兆,必先自頭項背脊呈電擊性忽然而來也,世俗有「神仙但怕腦後風」之說,此語不為無因。

想受病時,必自腦項始也。

不然,何以第二十三條之表證:服桂枝湯不解者,而必欲刺風池、風府耶?其間蛛絲馬跡不無可尋。

故惡寒、發熱,雖為全身證狀,然不能獨認此種證狀可代表全身之表病。

當求其根源之所在,乃可得其綱領。

夫如是,則太陽病者,即頭項背脊病是已。

西醫所謂外感之證狀,約有三類。

一為神經系性,如頭痛、項強、脊痛、荐骨痛、眼痛、四肢痛等是;二為呼吸系性,如鼻卡他、喉嚨卡他、及氣管卡他是;三是消化系性,如嘔吐、泄瀉、腹痛、腹脹、食慾缺乏等是。

執是以觀,則西醫之所謂神經系性證狀者,實為腦脊一系之病狀,即中醫之所謂太陽病者是也。

考頭項背脊,以神經系統、及骨骼系統、筋肉系統言之,均有密切之關係。

腦髓在腦蓋之內,神經之根,即倒植於此,其在人身猶倒置之小樹,然主一身之知覺。

自後腦起,延枕骨大孔貫項後之頸椎,而下脊椎,又由頸後背上兩側,分兩枝於上肢,由臀下尾閭,分兩枝於下肢。

沿背脊者,則分披如馬鬃。

在四肢者,則發散如麈尾。

頸項脊椎之外,則為形狀不一之肌肉附著其上,肌肉之中,則血管佈焉。

肌肉之外,則皮膚被焉。

此其大概也。

故金鑒外科心法亦曰「吾人身體計有五層,皮脈肉筋骨也。

伤寒提纲

伤寒提纲
病机:太阳蓄血瘀缓热微。
治法:化瘀缓消。
方药:抵当丸。
二、阳明病。
(一)提纲: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脉证:身热,汗自出,不误寒,反误热也。。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二)本证。
1、白虎汤证。
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二)本证。
1、乌梅丸证。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病机:阴寒极盛,真阳极衰。
治法:清上温下,安蛔止痛。
若渴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
(三)兼变证。
大柴胡汤证。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病机:小阳胆腑热实证。
治法:和解少阳枢机,清泻胆腑实热。
组成:柴胡 黄芩 芍药 半夏 生姜 枳实 大枣 大黄。
病机:少阳经腑受邪,枢机不利。
治法:。
组成:柴胡 黄芩 人参 半夏 甘草 生姜 大枣。
加减: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瓜楼实。
若渴――去半夏,加人参量、瓜楼根。
若腹中痛――去黄芩,加芍药。
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
若心下悸、小便不利――去黄芩,加茯苓。
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