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合集下载

五年级数学下《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点总结归纳

五年级数学下《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点总结归纳

五年级数学下《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分数的意义
1.分数定义:分数是一种表示部分与整体关系的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分子表
示部分的大小,分母表示整体的等分份数。

2.分数单位:分数的基本单位是“1”,它可以代表一个整体或一个物体。

3.分数种类:分数可以分为真分数和假分数,真分数的分子小于分母,假分数的
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

二、分数的性质
1.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分数的大小
不变。

2.分数的大小比较: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时,可以先把它们化成同分母的分数,
再比较分子的大小。

如果分子相同,那么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3.约分与通分:约分是指将一个分数化成最简分数的过程,通分是将两个或多个
分数化为同分母的过程。

三、分数的运算
1.加法:分数的加法是将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加,分母保持不变。

2.减法:分数的减法是将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减,分母保持不变。

3.乘法:分数的乘法是将两个分数的分子相乘,分母相乘。

4.除法:分数的除法是将一个分数除以另一个分数等于乘以它的倒数。

四、特殊分数值
1.1/2:表示一半,即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两份中的一份。

2.1/3:表示三分之一,即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三份中的一份。

3.1/4:表示四分之一,即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四份中的一份。

4.2/3:表示三分之二,即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三份中的两份。

5.3/4:表示四分之三,即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四份中的三份。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知识点归纳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点归纳知识点一、分数的意义1、一个物体、一些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2、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3、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例如9的分数单位是1。

知识点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1、两个数相除可以用分数的形式表示,其中被除数是这个分数的分子,除数是这个分数的分母,分数线相当于除号。

同理,一个分数也可以看成两个数相除的形式。

式子表示: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除数≠0)字母表示:a÷b=ab(b≠0)2、由于0不能为除数,因此0也不能为分母。

3、分数常见的列式计算问题:①把数a平均分成b份,求每份是多少。

②求一个数a是(占)另一个数b的几分之几。

③求一个数a是另一个数b的几倍。

以上问题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都是求a÷b等于多少。

知识点三、真分数和假分数1、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真分数小于1 。

2、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相等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

温馨提示:11、22、33… 这些数是假分数。

3、由不为0的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叫做带分数,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一种形式。

4、带分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再读“又”字,最后读分数部分。

读作:二又三分之一。

例、2135、带分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再写分数部分,整数部分的中间位置要与分数部分的分数线对齐。

例、五又六分之一写作:51。

66、带分数大于1 。

7、假分数化为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①用假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能整除的话,商就是所求的整数。

②用假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不能整除的话,商就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就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8、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知识点四、公因数1、如果一个整数同时是几个整数的因数,则这个整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含义;2、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3、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的解题方法。

4、掌握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教学重、难点:1、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的解题方法。

2、掌握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3、分数的意义和性质;4、约分的方法。

教学内容:一、分数的意义知识点1:单位“1”的含义和分数的意义1、单位“1”的含义把一张长方形纸片平均分成四分,每一份都是这张长方形纸片的(),把一盘面包平均分成三份,每一份都是这盘面包的()。

这里的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2、明确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若干份是指:3、分数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如,4是(),表示();“-”是(),表示();1是(),表示()。

知识点2:分数单位的意义分数单位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注意:1、分母不同的分数,它们的分数单位()。

2、一个分数的分母越小,分数单位(),分母越大,分数单位()。

【例题讲解】例1、(1)是把单位“ 1”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份的数。

(2)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2份,这里单位“1”是 ( ),每份是5米的( )(3)千米是把()平均分成()份,取了这样的()份。

例2、练习:1.判断。

(1)把单位“1”分成几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

(2)1 和单位“1”相等( )。

(3)把全班48人平均分成3组,每组人数是全班的三分之一 ( )。

(4)把单位“1”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5份,就是八分之五()。

2.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400千克=()吨 75厘米=()米 15分=()时50平方分米=()平方米 30时=()日3.把一根5米铁丝平均截成8段,每段占全长的(),3段占全长的(),每段长()米。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意义与性质 需要记住的知识点1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意义与性质 需要记住的知识点1

分数的意义与性质 需要记住的知识点1
1. 单位“1”: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2.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3. 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例如: 34 的分数单位是 14
4.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字母表示: a ÷b= a b (b ≠0)
5、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

真分数<1
假分数: 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假分数。

假分数≥1(读作:大于等于) 带分数:由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叫做带分数。

带分数>1。

6、分数的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7、特殊分、小数互化(背诵)。

最新五年级数学下册重要知识点汇总: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最新五年级数学下册重要知识点汇总: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五年级数学下册重要知识点汇总: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五年级数学下册重要知识点汇总: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分数的意义: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一个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单位“1”: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3、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如的分数单位是。

最大的分数单位是 ,没有最小的分数单位。

4、分数与除法被除数÷除数= ,用字母表示A÷B= (B≠0,除数不能为0,分母也不能够为0)例如:4÷、真分数和假分数、带分数1、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

真分数1。

2、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假分数。

假分数、带分数:带分数由整数和真分数组成的分数。

带分数>、真分数<1≤假分数真分数<11 / 4<带分数6、假分数与整数、带分数的互化(1)假分数化为整数或带分数,用分子÷分母,商作为整数,余数作为分子, 如:=10÷5=2 =21÷(2)整数化为假分数,用整数乘分母得分子如:2= 2×4=8 (8作分子)(3)带分数化为假分数,用整数乘分母加分子,得数就是假分数的分子,分母不变,如:×5 1=26(4)1等于任何分子和分母相同的分数。

如:…= =…【注意】分数未带单位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分数带有单位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

7、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8、最简分数: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像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其他的质因数,就能够化成有限小数。

反之则不可以。

2 / 49、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如:0、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点以及配套练习题(同名11542)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点以及配套练习题(同名11542)

分数的意义与性质知识点1.一个物体或是几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2.把单位“1”平均分成假设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例如3/7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取其中的3份。

3.5/8米按分数的意义,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5份。

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表示:把5米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1份。

4.把单位“1”平均分成假设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5.分数和除法的关系是: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数线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的分数值相当于除法中的商。

6.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假设干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

总数÷份数=每份数。

7.求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分之几,用除法。

一个数量÷另一个数量=几分之几〔几倍〕。

8.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

真分数小于1。

9.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10.带分数包括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数部分应当是真分数。

带分数大于1。

11.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是用分子除以分母,商是整数部分,余数是分子,分母不变。

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是用整数部分乘分母的积加原来的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12.整数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假分数。

例如5可以看成是5/1。

13.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14.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公因数叫作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最小公因数一定是1。

15.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公倍数叫作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没有最大的公倍数。

16.求最大公因数或最小公倍数可以用列举法,也可以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17.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教培专用】人教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下册第十三讲期末复习《分数》基础版(学生版)

【教培专用】人教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下册第十三讲期末复习《分数》基础版(学生版)

第13讲期末复习——分数知识点一:分数1.分数的意义:①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作分数。

②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作分数单位。

【提示】描述一个分数时,不要忘记“平均分”。

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①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分子分母②因为0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母不能为0,③被除数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提示】注意数量与分率的区别3.分数的分类:①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作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②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作假分数。

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③带分数: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作带分数。

【提示】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它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4.分数的基本性质:①意义: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②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作约分。

(分子、分母是互为质数的分数,叫作最简分数。

)③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作通分。

【提示】把一个分数改写成指定分母的分数后,只是大小不变,而分数单位却发生了变化。

5.分数的大小比较:①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大;②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大③分子分母都不同,先通分,在比较或都化成小数再比较大小6. 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提示】①倒数是相对于两个数来说的,它们互相依存,可以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不能孤立地说某一个数是倒数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求整数的倒数,可以先把整数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求小数的倒数,可以先把小数化成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7.分数和小数的互化1.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

2.把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如果是一位小数就写成十分之几,是两位小数就写成百分之几,是三位小数就写成千分之几,……综合练习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2020秋•民乐县期末)最小的质数与最小合数的和的倒数是( )A .6B .16C .342.(2020秋•德江县期末)一根绳子分为两段,第一段为34,第二段为34米,( )长。

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要点

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要点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要点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如3/5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表示这样的3份,2、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分子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如5/7的分数单位是1/7,它有5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3、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等于分母,商相当于分数值。

被除数÷除数 = 除数被除数 用字母表示:a ÷b= ba (b ≠0)。

3/5=3÷5 4、分数的两种意义:①份数定义:5/7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取其中的5份。

②除法定义:5/7表示把“5”平均分成7份,取其中的一份。

5、分数未带单位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如3/10表示10份的3份,或表示3里有几个10。

分数带有单位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

如3/10元表示3角,7/10米表示7分米,1/5吨表示200千克。

6、真分数和假分数:①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② 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根据分子分母的大小关系,分数可以分为两类:真分数和假分数,③ 由整数和分数合成的分数叫做带分数。

7、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① 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商作整数部分,余数作分子,分母不变。

② 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整数部分乘以分母加上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8、分数的基本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商不变,这叫做商不变的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进行约分和通分。

9、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公因数中最大的一个叫做最大公因数。

10、两个数的公因数是它们最大公因数的因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分数的意
义和性质)
伟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说:“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学习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1.单位“1”的意义: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2.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3.分数单位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4.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反来,分数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分数的分子相等于被除数,分母相等于除数,分数相等于除号。

5.“求一个数是(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的解题办法: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

真分数和假分数 1.真分数的意义: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2.真分数的特征:真分数﹤1。

3.假分数的意义:分子比分母大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
数。

4.假分数的特征:假分数≦1。

5.带分数的意义:由整数(不包括0)和真分数合成的数叫做真分数。

6.带分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再读分数部分,中间加“又”字。

7.带分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再写分数部分,分数部分的分数线与整数的中间对齐。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8.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用分子除以分母。

当分子是分母倍数时,能化成整数;当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时,能化成带分数,商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
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
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
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
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更多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和其他相关复习资料,尽在查字典数学网!请大家及时关注!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
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