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第二次作业

合集下载

东大19春学期《管理经济学》在线作业2

东大19春学期《管理经济学》在线作业2

------------------------------------------------------------------------------------------------------------------------------ (判断题)1: 7.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Px/Py=MRS。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判断题)2: 6.消费者均衡之点可以是无差异曲线与消费者可能线的交点,也可以是它们的切点。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判断题)3: 6.市场信息的非对称性导致了二手汽车市场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判断题)4: 9.货币数量论认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越多,商品价格水平越高,货币价值越小。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判断题)5: 3.生产能力既定的企业其生产要素投入应控制在规模报酬递减阶段。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判断题)6: 8.进行企业案例分析时第一步应该分析企业的定价策略。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判断题)7: 6.甲、乙两国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0.1和0.2,那么甲国的国民要比乙国更富裕。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判断题)8: 9.经济增长分为衰退、谷底、扩张、顶峰四个阶段。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判断题)9: 1.由于寡头之间可以进行勾结,所以,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竞争。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判断题)10: 10.衡量国民经济水准的指标是GDP。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 (判断题)11: 4.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前提是其他生产要素不变,一种生产要素变动对产量的影响。

北交《管理经济学》在线作业二-0002.41D570

北交《管理经济学》在线作业二-0002.41D570

北交《管理经济学》在线作业二-0002
在MR=MC的均衡产量上,企业()。

A:必然得到最大的利润
B:不可能亏损
C:必然得到最小的亏损
D:若获利润,则利润最大;若亏损,则亏损最小
答案:D
某人的吸烟行为会造成()
A:生产的外部经济
B:消费的外部经济
C: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D: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答案:D
下面哪一个不是工会的目标?()
A:取消最低工资法
B:增加工资
C:改善工作条件
D:增加就业水平
答案:A
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固定成本将()。

A:保持不变
B:开始时趋于下降,然后趋于上升
C:开始时趋于上升,然后趋于下降
D:一直趋于下降
答案:D
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 )
A:平均产量增加
B:平均产量减少
C:平均产量不变
D:平均产量达到最低点
答案:A
已知产量为8个单位时,总成本为80元,当产量增加到9个单位时,平均成本为11元,那么此时的边际成本为()
A:1元
B:19元
C:88元
D:20元
答案:B
在影响需求的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自身的价格呈()变化。

A:正方向
B:反方向
C:不变
D:不确定
答案:B
某消费者逐渐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直至达到了效用最大化。

在这个过程中,该商品的()。

A: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北交《管理经济学》在线作业二-0005

北交《管理经济学》在线作业二-0005

北交《管理经济学》在线作业二-0005
当某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同时增加后,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将()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无法确定
答案:D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情况下,总效用达到最大时,边际效用为正
B:消费者需求曲线上的各点都代表了效用最大点
C:若某条无差异曲线是水平直线,表明了消费者对这两种商品得
消费都达到了饱和
答案:B
在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产量上必然有()。

A:MR=LMC≠SMC,其中MR=AR=P
B:MR=LMC=SMC≠LAC,其中MR=AR=P
C:MR=LMC=SMC=LAC≠SAC,其中MR=AR=P
D:MR=LMC=SMC=LAC=SAC,其中MR=AR=P
答案:D
政府为了扶植农业,对农产品规定了高于其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

政府为了维持价格,应当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
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
C:收购过剩的农产品
D:对农产品生产者予以补贴
答案:C
下面哪一个不是工会的目标?()
A:取消最低工资法
B:增加工资
C:改善工作条件
D:增加就业水平
答案:A
当平均产量大于边际产量时,()
A:平均产量增加。

南开大学22春“会计学”《管理经济学(二)》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试题号2

南开大学22春“会计学”《管理经济学(二)》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试题号2

南开大学22春“会计学”《管理经济学(二)》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完全竞争市场的停工点是()。

A.P=ACB.P=AVCC.P=MRD.P=AR参考答案:B2.垄断竞争市场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A.一条是富有弹性的主观需求曲线B.一条是缺乏弹性的客观的实际需求曲线C.一条水平需求曲线D.一条垂直的需求曲线参考答案:AB3.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为()。

A.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B.一条平行于纵轴的垂直线C.为1D.为0参考答案:A4.垄断竞争市场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

A.一条是富有弹性的主观需求曲线B.一条是缺乏弹性的客观的实际需求曲线C.一条水平需求曲线D.一条垂直的需求曲线5.确定合理的投资,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A.扩大规模,增加产量B.开发新产品,扩大新市场C.降低成本D.提价参考答案:ABC6.生产要素的定价与产品定价一样,是由供求关系决定。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7.资金成本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

A.资金的时间价值B.借入资金的利率C.本金的大小D.无法确定参考答案:ABC8.下列()是广告最多的市场结构。

A.垄断竞争市场B.完全竞争市场C.完全垄断市场D.寡头市场参考答案:AA.低价B.高价C.不确定D.以上都错误参考答案:A10.囚徒困境是()。

A、是一种纳什均衡B、不是一种纳什均衡C、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一致D、以上都不正确参考答案:A11.企业内部定价需要根据有无外部市场来确定企业内部转移价格。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2.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短期的含义是()。

A.至少存在一种固定生产要素的时期B.资本视为固定生产要素C.行业中的生产规模保持不变D.以上都正确参考答案:ABCD13.如果一个市场上的厂商规模都差不多,那么单个厂商对该市场价格和供给量的影响力就()。

A.很大B.很小C.没有影响参考答案:B14.市场结构不同,厂商的产量和定价决策就不同。

《管理经济学》第二次作业答案(100分 标准答案)

《管理经济学》第二次作业答案(100分 标准答案)

《管理经济学》第二次作业答案一、选择题:C C CD B A D B A A B D A C B B CC D C三、判断题:正错错错错错错错以下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0 分,共6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生产函数为Q=X+2Y+5,有()。

( C )A. 规模报酬递增B. 规模报酬不变C. 规模报酬递减D. 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2. 以下市场结构中,近似寡头垄断的是:()( C )A. 农产品B. 日用消费品C. 汽车D. 自来水供应3. 长期与短期的区别在于:()( C )A. 短期收益固定,长期则不B. 三个月C. 长期来看,所有的投入可变D. A和B4. 在下列商品中,需求的价格弹性最大的商品是()( D )A. 食盐B. 面粉C. 大白菜D. 点心5. 在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之后,随着产量增加()( B )A. 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B. 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C. 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D. 边际成本小于平均变动成本6. 如果一种产品的生产会带来负的外部性,政府制订政策要求生产者支付相应的成本,此时均衡价格:()( A )A. 将上升,均衡产量会减少B. 将减少,均衡产量会上升C. 下降,下降D. 上升,上升7. 当非价格因素发生变化时,需求曲线就会发生位移,这种位移就是()。

( D )A. 需求量的变动B. 需求偏好的变动C. 需求弹性的变动D. 需求曲线的变动8. 如果某新产品顾客弹性小,而且具有试制期长和规模经济不显著等特征,那么该新产品定价策略适合于( )。

( B)A. 渗透定价策略B. 撇油定价策略C. 心理定价策略D. 折扣定价策略9. 已知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2.5,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企业要想获得更多的收入, 则应( )( A )A. 适当降低价格B. 适当提高价格C. 保持价格不变D. 大幅度提高价格10. 小王以按揭的方式购买了一套住房。

管理经济学作业2(1)

管理经济学作业2(1)

作业题(2)(文件名上标明班级、姓名、学号)1.某厂商用资本(K)和劳动(L)生产x产品,在短期中资本是固定的,劳动是可变的。

短期生产函数为:,其中Q为每周产量,L 是雇佣劳动量(人),每人每周工作40小时,工资为每小时12美元。

(1)计算该厂商在生产的第Ⅰ、Ⅱ和Ⅲ阶段上L的数值范围。

(2)厂商在短期中生产的话,其产品最低价格为多少?2.假定企业的生产函数为,如果资本存量固定在9个单位上(K=9),产品价格(P)为每单位6元,工资率(w)为每单位2元,请确定:(1)该企业的规模收益状态;(2)企业应雇用的最优的(能使利润最大的)劳动数量;(3)如果工资提高到每单位3元,最优的劳动数量是多少?3.生产函数形式如下:,试求:(1)劳动和资本的平均产量是多少?(将取决于K,而则取决于L)(2)请画出当K=100时的曲线。

(3)证明:4.东方出版公司正在对一本拟出版的新财务课教程进行分析,表中所列为得到的数据:(1)确定该公司出版这本教程的盈亏平衡产量(分别以数量和销售额计算);(2)画出一张此教程的盈亏平衡图;(3)确定东方公司为从此教程中赚取30000美元的(经营)利润而必须销售的数量;(4)分别确定销售量为5000本和10000本的总利润。

(5)假设该公司认为这本教程索价25美元是更好的价格,在此新的销售价格上盈亏平衡数量是多少?1、解:(1) AP=224240QL L L-+= MP=2348240L L dLdQ-+= 当MP=AP 时,224240L L -+=2348240L L -+⇒1L =12 当MP=0时,2348240L L -+=02L ⇒=20因而,第Ⅰ阶段:0<L<12,第Ⅱ阶段:12<L<20,第Ⅲ阶段:L>20 (2)TC TR -=π =PQ-40*12*L=P(240L+24L 32L -)–480L 令0=π,P 224240480LL ++=合理生产区间是第Ⅱ区间12<L<20,因而当L=12时,价格最低,得P=45即,厂商在短期中生产的话,其产品最低价格为452、解:(1)假设K 和L 投入要素都增加a 倍,Q '=221212121a 2)a )(a (L K L K==aQ因而该企业的规模收益不变(2)生产者均衡得出rwMP MP K L = 2121-=L K MP L , 2121L K MP K -=∴r w MP MP K L ==LK当w=2,K=9时 L r 92=⇒ Q=221212121216)9(2L L L K == =π PQ –2L-9r=36L L 421- 利润最大时,041821=-='-Lπ⇒481=L 因而,企业应雇用的最优的(能使利润最大的)劳动数量是481 (3) w=3,K=9L r rW L K 3=⇒= L L r L PQ 6369321-=--=π 令90=⇒='L π因而,如果工资提高到每单位3元,最优的劳动数量是9。

南开24秋学期《管理经济学》作业参考二

南开24秋学期《管理经济学》作业参考二

24秋学期《管理经济学》作业参考1.差别定价的实际应用中,常常运用()来替代差别定价。

选项A:选择性定价,如两步收费制选项B:免费选项C:会员制选项D:价格固定参考答案:A2.供给弹性的含义()。

选项A:商品价格变化引起的商品供给量变化率选项B:商品价格变化选项C:商品供给量不变选项D:商品供给量的敏感程度参考答案:A3.完全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为()选项A:一条平行于纵轴的垂直线选项B:一条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线选项C:为正选项D:为0参考答案:B4.需求价格弹性可以分为()。

选项A:商品价格变化率和需求量变化率选项B:价格与需求之比选项C:价格之比选项D:需求量之比参考答案:A5.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选项A:企业和企业决策选项B:家庭选项C:政府选项D:经济主体参考答案:A6.边际产量的含义()。

选项A:某一投入要素增加一单位所带来的总产量变化选项B:所有投入要素都改变带来的产量变化选项C:技术进步带来的产量变化选项D:要素价格下降带来的产量变化参考答案:A7.机会成本告诉我们()。

选项A:选择的代价,我们应该进行最优而不是次优选择:所谓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选项B:选择考虑边际成本选项C:选择考虑会计成本选项D:选择考虑边际收益参考答案:A8.最优成本加成定价法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关系是()选项A: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选项B:呈正方向变化的关系选项C:二者无关选项D:以上都不正确参考答案:A9.长期成本是()选项A:一系列最低成本点的轨迹选项B:短期平均成本最低点的轨迹选项C:短期成本的简单相加选项D:短期边际成本最低点的轨迹。

北交《管理经济学》在线作业二-0001.949A052B-4899-44D9-91DC-9E262D80F441(总14页)

北交《管理经济学》在线作业二-0001.949A052B-4899-44D9-91DC-9E262D80F441(总14页)

北交《管理经济学》在线作业二-0001
保持所有其他因素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A:需求增加
B:需求减少
C:需求量增加
D:需求量减少
答案:C
某消费者消费更多的某商品时()
A: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递增
B: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递减
C:消费者获得的边际效用递增
D:消费者获得的边际效用递减
答案:D
商品价格变化引起的替代效应,变现为消费者的均衡点
A:沿着原来的无差异曲线运动
B:运动到另一条无差异曲线
答案:A
劣质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
A:正
B:负
C:0
D:都有可能
答案:D
在需求减少,供给增加的情况下,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是()。

A: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均下降
B: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的变化无法确定
C: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上升
D: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的变化无法确定
答案:D
如果某商品富有需求的价格弹性,则该商品价格上升()
A:会使销售收益增加
B:该商品销售收益不变
C:会使该商品销售收益下降
D:销售收益可能增加也可能下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经济学》第三阶段课后综合练习1. 在完全垄断的市场里,新企业进入市场的障碍主要是哪些?答:(1)企业控制了产品的基本原料的来源。

(2)企业拥有专利权。

(3)现有企业规模经济性显著,规模较大。

(4)政府特许。

最常见的是自然垄断企业。

2. 垄断企业的弊端?答:(1)高价格。

垄断企业为了获取垄断利润,价格总是高于平均成本,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2)产量不足。

垄断企业用较少的追加资源可以生产出较高价值的产品来,从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角度看,企业的产量未达到最优,企业的产量不足,如果再能增加产量还可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福利。

(3)生产效率低。

一是在在垄断企业里,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产量并不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说明企业未能选用最优规模,规模经济性未被充分利用。

二是由于垄断企业没有竞争对手,缺乏竞争压力,因而缺乏推进技术创新和强化企业管理的动力和积极性,结果往往是技术停滞、管理松懈,以致在资源使用上浪费很大3. 政府为什么要对垄断企业进行干预,怎样干预?答:一、干预原因:垄断企业存在着弊端:高价格;产量不足;生产效率低。

二、制定和执行反垄断法。

1、分解垄断企业。

即政府可依法对已经形成垄断或接近垄断的公司起诉,要求它分解成若干个较小的公司。

2、防止垄断的产生。

即政府可依法反对和禁止有些有实力的公司采取旨在消除竞争的任何经营行为。

例如,一家大公司可能把价格定得低于成本,以便把小公司挤出市场。

等到小公司被挤走之后,又把价格提得很高。

这种做法称为掠夺性定价法。

政府应反对这种做法。

3、阻止能削弱竞争的兼并。

如果这种兼并最终会导致垄断或近似垄断的话,政府反对这样的兼并。

4、防止串通。

有的企业即使自己不是垄断企业,仍可以与几家大企业私下串通,联合起来用提高价格和限制产量的办法,来谋求最大的垄断利润。

这种做法给社会福利带来的损害与垄断是一样的,因而也是政府所反对的。

三、实行管制,主要是价格管制。

(一定要带图,图见教材的图6-10)1、边际成本定价法。

政府应该让企业把价格和产量定在P= MC之处,即定为Pc和Qc(图6-10)。

因为在这里,从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角度看产量是最优的。

但由于自然垄断企业的平均成本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它的边际成本一定低于平均成本,结果就会使P2、平均成本定价法。

在实践中较多地是允许企业按平均成本来定价,即在P=AC之处定价。

在这里,平均成本包含按“公正”的投资回报率计算的利润(正常利润)。

这时的价格为Pb,与利润最大化价格P。

比较,它使产量从Q。

增加到Qb,从而使社会福利有了增加,但仍小于Q,说明产量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看,还是没有达到最优(图6-10)。

4. 当成本相同时,垄断厂商和竞争厂商一致的方面是什么?答:当成本相同时,垄断厂商和竞争厂商一致的是企业最大化利润的目标。

5. 管理机构对一个垄断厂商的限价使经济利润消失,则如何定价?答:若一个管理机构对一个垄断厂商的限价使经济利润消失,则价格要等于平均成本。

6. 垄断性竞争市场的特征有哪些?答:垄断性竞争的市场结构的主要特征有三个:(1)在行业中企业数量很多。

(2)企业进出这个行业是自由的。

(3)各企业生产的同种产品是有差别的。

在这三个特征中,第一、第二个特征是属于竞争性的,第三个特征则是属于垄断性的,垄断性竞争就是这两种特征的结合。

7. 垄断性竞争和完全竞争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答:最主要的区别是产品差别。

(1)垄断性竞争的三个特征:在行业中企业数量很多;企业进出这个行业是自由的;各企业生产的同种产品是有差别的。

在这三个特征中,第一、第二个特征是属于竞争性的,第三个特征则是属于垄断性的,垄断性竞争就是这两种特征的结合。

(2)垄断竞争和完全竞争最主要的区别是产品之间有差别。

这里的“差别”主要是指买者对不同企业生产的同种产品偏好不同而言。

这种不同的偏好,也可能是因为产品有实质上的差异引起的。

但也可能是一些主观上的因素或其他因素造成的。

广告、商标、包装方式、服务态度,甚至商店的地理位置等,都能使某些顾客宁愿购买某个企业的产品,而不买另一个企业的产品,从而造成产品之间的差别。

产品差别越大,不同的顾客对自己偏好的产品就越忠诚。

8. 在垄断性竞争条件下,企业如何进行短期价格和产量决策?答:假定企业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那么,根据MC曲线与MR曲线的交点(MR=MC 之处),就可以得出它的最优产量为Q*,最优价格为P*。

Q*、P*就是垄断性竞争条件下企业的短期最优价格和产量。

9. 在垄断性竞争条件下,企业的长期均衡过程和条件?答:一.长期均衡过程:1.起初由于企业在短期内有经济利润,就会吸引新企业进入该行业,会使行业的供给量增加,就会使这种产品的价格下降,从而导致需求曲线向下移动。

如果因需求曲线向下移动,以至需求曲线低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企业就要亏损。

2.如果企业有经济亏损,一部分企业就会退出这个行业,导致行业供给量减少。

行业供给量减少就会导致产品价格上升,从而又使需求曲线向上移动。

3.总之,在垄断性竞争条件下,只要企业有经济利润或经济亏损,市场就有一种力量促使企业的需求曲线与它的成本曲线相切,使经济利润或经济亏损为零。

这时,在这个行业里,企业不进也不出,处于长期均衡状态。

二.条件:1.P=AC(短期和长期),此时,经济利润为零。

2.MR=MC(短期和长期),此时,企业利润最大。

10. 垄断性竞争条件下企业行为的特点(与完全竞争企业相比较)是什么?答:(1)关于价格和产量决策。

在垄断性竞争条件下,由于企业能容易地进出市场,因此从长期看,企业的经济利润会趋向于消失,从而与完全竞争企业相似,倾向于只获得正常利润。

但它的价格还是要比完全竞争企业定得高,产量则比完全竞争企业少。

垄断性竞争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产量,从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角度看,产量是不足的。

(2)关于生产效率。

在完全竞争企业里,从长期看,因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生产,企业的规模会调整到最优。

但在垄断性竞争企业里,需求曲线总是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在它的左侧,因此,它的利润最大化产量总是低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产量,说明它的规模总是小于最优规模。

所以,在垄断性竞争条件下,规模经济性也将得不到充分利用。

(3)关于竞争策略。

在垄断性竞争市场里,制定竞争策略要比完全竞争市场里复杂得多。

在完全竞争市场里,惟一的、也是最佳的竞争策略就是低成本策略。

但在垄断性竞争市场里则不是。

在这里由于不同企业生产的同种产品之间存在差异,企业为取得竞争优势,除了努力降低自己的成本外,还有以下三种基本的竞争策略可供采用:价格竞争策略;产品差异化策略;促销(包括广告)策略。

11. 家电行业制造商发现,为了占有市场份额,他们不得不采取一些竞争策略包括广告、售后服务、产品外形设计等,其竞争程度是很激烈的。

因此,家电行业被认为是完全竞争行业。

这种认识正确吗?12. 为什么说寡头垄断企业间的行为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答:(1)在寡头垄断条件下,由于一个行业只有几家企业,一家企业的行为对整个市场的影响就举足轻重。

假如一个行业有两家企业甲和乙,属于无差别的寡头垄断。

那么,如果甲降价,乙的产品就会销不出去。

因此,一旦乙发现甲降价,就一定也要降价。

这样,甲企业的行为,就引起乙企业的反应。

而乙企业的反应反过来又会引起甲企业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如果这个行业不止两家企业,这种相互影响关系就会更加复杂。

(2)这种相互关系可以涉及竞争的所有方面,包括价格、销售量、产品特征、广告和促销、售后服务、企业兼并和创新等。

每一家寡头垄断企业在作出重大决策乏前都必须了解和估计竞争对手的行为和可能作出的反应。

它们制定的竞争策略能否收到良好的效果,很大程度上要看竞争对手采取的是什么行动。

13. 什么是非价格竞争,为什么非价格竞争是寡头垄断企业的主要竞争方式?答:(1)在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中,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不轻易变动价格。

相互之间的竞争主要不是通过价格进行,而是通过非价格因素进行,这就称非价格竞争。

(2)如果一家企业提价,别的企业为了增加自己产品的销路,一般不跟着提价。

但如果一家企业减价,别的企业为了维护自己产品的销路,一般也跟着减价。

这样,首先提价或减价的企业不但不能从提价或减价中得到好处,而且还要吃亏。

因为如果对方减价,自己再减价,这样竞争下去的结果可能造成价格降到双方的成本以下,最后弄得两败俱伤,这就叫商战。

14. 企业的定价目标有哪些,企业是怎样选定自己的定价目标的?答:(1)以盈利作为定价目标。

一种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利润作为定价目标,通常是以销售额或投资的一定百分比来表示的。

另一种情况是以获得“满意”的利润为目标,不追求最大的利润,只要能使股东和债权人满意就可以。

还有一种情况是以谋求最大利润为目标,即企业的利润越多越好,以便它的投资能迅速回收。

(2)以扩大销售作为定价的目标。

企业把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作为定价目标,能促使管理人员更加注意竞争者的市场行为,同时衡量企业市场份额要比评价企业是否实现了最大利润容易得多。

以扩大销售为主要目标的企业,一般有最低的利润要求。

在保证获得最低限度(满意)的利润的条件下,尽可能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3)以稳定价格作为定价目标。

在寡头垄断的市场里,企业往往不轻易变动价格,特别是行业中在定价上处于领袖地位的企业,一般把稳定价格作为自己的定价政策,同时在企业间开展非价格竞争。

另一种情况下企业在产品销路不好时定的价,后来销路好了,仍维持原价,以维护企业的商誉。

(4)以应付竞争作为定价目标。

一些中小企业是价格的跟随者,没有实力与大企业竞争,只能是大企业定什么价,自己也定什么价,而不考虑自己成本的大小。

一些企业为了阻止别的企业的竞争,把某些产品的价格定得很低,使别的企业的同种产品很难进入这个市场进行竞争。

15. 企业定价时必须考虑哪些因素,怎样考虑?答:(1)产品的成本。

成本是产品定价的下限。

如果价格定得低于成本,企业就要亏本。

如果企业持续亏本,就无法生存下去。

所以,产品成本是定价时应考虑的重要因素。

成本低的企业在与其他企业的竞争中,可以定与别的企业同样的价格,但获得更多的利润;也可以实行低价政策,排挤别的企业的产品。

(2)产品的需求。

主要指产品的需求曲线和价格弹性。

产品需求曲线反映该产品的价格和顾客对产品的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这两者按相反方向运动。

因此,价格不是定得越高越好,如果定得过高导致需求量大量减少,企业的销售收入就反而减少,利润就会随之下降。

所以,企业定价时必须考虑这一关系。

(3)竞争对手的情况。

应了解竞争对手产品的价格、产品的特点,及竞争对手的长处和弱点,作为定价时的参考。

还要考虑调整价格,竞争对手会不会做出反应,如果会做出反应,就要估计他们会做出什么反应,这种反应对我们的销售量会产生什么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