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7.3.3《生物进化的原因》课时练习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3.3生物进化的原因 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3.3生物进化的原因 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3.3生物进化的原因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造成家养动物与同种野生动物有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选择B.人工选择C.遗传基因D.环境影响2.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这在某种程度上与现代生物学关于生命起源的观点不谋而合。

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始大气主要由水蒸气、氧气、甲烷、硫化氢等气体构成B.通过研究郑氏始孔子鸟化石可知,哺乳类是由古代鸟类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C.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非常重要的证据D.“超级细菌”的出现是由于抗生素诱导细菌产生了定向变异,抗药性不断增强3.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理论巨著《物种起源》,推翻了长期迷惑人类的神创论。

根据自然选择学说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进化的方向由环境因素决定B.环境因素能掩盖基因对性状的控制C.北极熊为了适应冰天雪地的环境而产生了白色的变异D.人类不同种族在体质特征上的差异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的特点4.下列事例中全部属于自然选择的是()①变色龙会随时变幻体色①克隆羊多莉的诞生①长颈鹿长颈的形成①兰草的组织培养过程①雷鸟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很相似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5.森林中,某种蛾有三种不同的体色。

为了解环境对其体色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第一次调查,结果如图甲。

多年后再次调查,结果如图乙。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这种蛾的不同体色属于相对性状B.黑色蛾通过改变自身体色适应环境C.自然选择导致两次调查结果出现差异D.在此期间,白色蛾最不适于在此地生存6.农民用某种杀虫剂消灭棉铃虫,开始使用时效果不错,但长期使用后效果越来越差。

造成这种情况最可能的原因是()A.棉铃虫经过长期努力,适应了有该杀虫剂的环境B.该杀虫剂的药效不稳定C.杀虫剂使棉铃虫的基因发生了抗药性变异D.少数抗药性强的棉铃虫存活下来并大量繁殖7.某种农药对杀灭害虫有独特的效果,但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其防治效果越来越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农药质量下降了B.害虫为适应农药的毒性,产生变异C.农药促使害虫产生了抵抗农药的定向变异D.具有抗药性的害虫适应环境并生存下来8.目前临床治疗对付黄色葡萄球菌用“万古霉素”很有效,但不要滥用,否则万一出现耐药病人一旦出现严重感染就会无药可救。

人教版八下生物进化的原因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下生物进化的原因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下7.3.3生物进化的原因(共16题)一、选择题(共12题)1.澳大利亚东部有一种外形奇特、美丽的琴鸟,它们大都在冬季繁殖,这样可以避免蛇类等前来偷食它们的卵和雏鸟,按照达尔文的理论这是A.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B.变异所造成的C.条件反射D.自然选择的结果2.生物进化论的创立者是A.达尔文B.林奈C.米勒D.法布尔3.桦树林中出现了一些云杉的幼苗。

云杉长大后,其高度超过桦树。

桦树因不耐阴而逐渐死亡,桦树林最终被云杉林取代。

这一变化过程表明A.种内斗争有利于物种延续B.适者生存是通过生存竞争来实现的C.云杉的进化水平比桦树的进化水平高D.云杉的结构比桦树的结构复杂4.在经常刮大风的克尔格伦岛上有许多无翅和残翅的昆虫,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长期不使用翅膀B.昆虫获得的食物太少C.大风使昆虫产生变异D.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5.生活在非洲大草原的雄性角马,往往用尖锐的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

按照达尔文的观点,现代角马的角发达的原因是A.角马代代使用的结果B.发生了定向变异的结果C.为在斗争中取得胜利而发生了有利变异D.角发达的雄角马有机会繁衍后代使该变异积累6.生活在沙漠里的骆驼刺,茎高25∼40cm,地下的根系长达20m,叶退化成刺状。

这些结构特点的形成是A.遗传的结果B.阳光照射的结果C.自然选择的结果D.人工选择的结果7.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及生物进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B.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总是有利于生物的生存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D.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8.达尔文把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称为A.遗传变异B.生存斗争C.过度繁殖D.自然选择9.生活在沙漠里的仙人掌,叶变成刺状,根系发达,茎肥大,这些结构特点的形成是A.遗传的结果B.阳光照射的结果C.自然选择的结果D.人工选择的结果10.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科学家是A.英国科学家达尔文B.中国科学家屠呦呦C.法国科学家巴斯德D.瑞典科学家林奈11.养牛场饲养员用杀虫剂消灭苍蝇,第一次使用效果显著,随着使用次数增加,药效逐渐下降。

人教版生物 八年级下册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课后练习题

人教版生物 八年级下册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课后练习题

一、单选题1. 生活在岩洞里的“盲鱼”,因长期处于黑暗环境中,其体色变浅,视觉退化,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A.人工选择的结果B.食物影响的结果C.自然选择的结果D.水质影响的结果2. 我国金鱼品种繁多,这些品种的形成主要是 ( )A.自然选择B.人工选择C.外国进口3. 运用调查、分类、比较等方法,揭示地球上所有生物都来源于原始的共同祖先,建立了“进化学说”的科学家是()A.沃森B.拉马克C.哈维D.达尔文4. 仙人掌适应沙漠的干旱环境,它的叶异化为刺,这是______的结果()A.过度繁殖B.生存斗争C.自然选择D.人工选择5.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下列关于黄粉蝶和油菜叙述,正确的是A.黄粉蝶保护色的形成是人工选择的结果B.油菜与黄粉蝶相比在结构层次上少了系统C.油菜种植过程中施用有机肥是为其生长提供有机物D.黄粉蝶的细胞与油菜的根毛细胞相比缺少了细胞壁和叶绿体6. 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观点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为了适应污染的环境,桦尺蛾的体色由浅色变成深色B.昆虫的保护色和食虫鸟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C.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去吃高处的树叶,因此颈变得很长D.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白色变异7. 进化论的建立者是()A.达尔文B.罗伯特虎克C.施旺D.施莱登8. 如果某种昆虫缺乏适应变化着的环境所需的变异,则它可能会()A.进化为另一新的物种B.逐渐因不适应环境而绝灭C.退化为更低等的种类D.随环境变化产生新变异9. 公鹿往往用鹿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

根据达尔文的观点,现代的公鹿鹿角发达的原因是A.自然选择的结果B.上帝造物的结果C.代代使用的结果D.繁衍后代的需要10. 如图是长颈鹿的进化示意图.用达尔文的进化论分析,这是()A.新陈代谢的结果B.过度繁殖的结果C.人工选择的结果D.自然选择的结果二、填空题11. 生物遵循从单细胞到多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规律,不断进化和发展。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7.3.3生物进化原因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7.3.3生物进化原因练习题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1.某海岛生活着一种昆虫,经检查其翅的长度和个体数的关系如图曲线所示。

此后该岛经常刮暴风,若干年后再进行检查,你认为最能代表进化后翅长度情况的曲线是图中的()A B C D2.下表为某国家两个品种松鼠的详尽信息。

解析表中信息不能够得出的推论是()A. 灰松鼠的体重平时比红松鼠重, 是由于灰松鼠的食品种类多B. 灰松鼠种群增大, 可能是由于灰松鼠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C.灰松鼠种群增大, 可能是由于灰松鼠的生殖能力强、食品种类多D.灰松鼠种群增大, 红松鼠种群减小, 都是长远自然选择的结果3.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见解判断,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为了适应污染的环境, 桦尺蛾的体色由浅色变成深色B.昆虫的保护色和食虫鸟尖利的目光是它们长远相互选择的结果C.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去吃高处的树叶, 因此颈变得很长D.北极熊生活在雪窖冰天的环境里, 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白色变异4.在北极的一个山脉中,原始的狼已经形成了在体格和生活习惯上不相同的变异。

其中一种狼的体重较轻,四肢发达而灵便,以猎鹿为生;另一种狼体重较重,足短而力强,经常攻击羊群。

以下论述中错误的选项是()A.两种狼的性状分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上述现象说明自然选择在必然条件下是不定向的C.在生计斗争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进行着相互选择D.原始狼群由于食品本源不相同,经过自然选择进化成不相同的种类5.以下列图是对一块马铃薯甲虫成灾区使用两种杀虫剂的实验结果曲线图,试解析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 曲线没有降到0 的原因是:甲虫中本来就有抗药性个体B.曲线的上升是经过甲虫和杀虫剂之间的生计斗争实现的C.两种杀虫剂的使用使甲虫获得了不相同的抗药性D.杀虫剂对甲虫起了定向选择的作用6.一位科学家每年9 月都对同一块草地上的蜗牛进行统计(结果以下表)。

所有的蜗牛都是同一物种,一些蜗牛的贝壳上有条纹,其他没有条纹。

画眉鸟吃蜗牛。

初中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3.3【同步练习】《生物进化的原因》

初中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3.3【同步练习】《生物进化的原因》

《生物进化的原因》同步练习1.长颈鹿的颈很长,按照达尔文的观点,其原因是()A.变异朝着有利于生殖的方向发展的结果B.繁衍后代的需要C.代代经常使用,吃高处的叶子的结果D.颈短的个体被淘汰,颈长的个体被保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2.医生在治疗感染H7N9病毒的患者过程中,发现抗病毒药物对一些重症患者很难起作用,研究证明H7N9病毒已出现变异.下列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抗病毒药物选择使有耐药变异的H7N9病毒留下来B.H7N9病毒的耐药性永远都是有利的C.抗病毒药物的质量越来越差D.H7N9病毒的繁殖速度越来越快3.小明家一直用某种杀虫剂消灭蚊子,开始效果不错,但长期使用后效果越来越差.对此,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蚊子是活化石,适应能力特别强B.这种杀虫剂使蚊子产生了抗药性的变异C.这种杀虫剂的性能不稳D.蚊子抗药性的增强是杀虫剂对蚊子不断选择的结果4.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来的生物个体是()A.类似亲本的个体B.体形高大的个体C.结构复杂的个体D.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5.人类长期使用抗生素,使细菌的抗药性不断增强,这是()的结果.A.药品质量下降B.自然选择C.人工选择D.人的体质变化6.化石证明有许多物种只存活了相当短暂的时代就逐渐灭绝了,最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A.缺乏能适应环境变化的可遗传变异B.缺乏产生变异的能力C.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改造了这些生物D.繁殖能力太低而逐渐灭绝了7.在英国曼彻斯特地区,100年间桦尺蠖体色变化的原因是()A.环境变化的结果B.自然选择的结果C.人工选择的结果D.过度繁殖的结果8.古代长颈鹿的颈不太长,现代长颈鹿的颈都很长,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颈长的个体()A.繁殖能力较强 B.攻击力弱C.生存机会大D.吃高处树叶使颈越伸越长9.对下列观点或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长颈鹿“长颈”的形成是其生活环境自然选择的结果B.人们对“超级细菌”无可奈何是抗生素质量下降的缘故C.害虫为了适应大量施用农药的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D.枯叶蝶的体色和体形酷似枯叶这是发生有利变异的结果10.生活在非洲大草原的角马,繁殖季节雄性角马往往用尖锐的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如图).按照达尔文的观点,现代角马的角发达的原因是()A.代代使用的结果B.发生了定向的有利变异的结果C.繁衍后代的结果D.角发达的雄角马有机会繁衍后代而保留下来11.昆虫的种类多样,牛有奶牛和耕牛之分,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A.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分别是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C.是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D.分别是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结果。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7.3.3生物进化的原因同步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7.3.3生物进化的原因同步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一、选择题1、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是()。

A、化石证据B、胚胎发育上的证据C、解剖证据D、结构方面的证据2、金鱼是由鲫鱼演变而来的,其原因是()A、过度繁殖B、人工选择C、自然选择D、生存斗争3、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自然选择的结果是()A、保留了高等的生物类群,淘汰了低等的生物类群B、保留了新出现的物种,淘汰了低等的生物类群C、保留了有益于人类的物种,淘汰了有害于人类的物种D、保留了适应环境的物种,淘汰了不适应环境的物种4、下列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评价正确的是()A、它能正确解释生物的多样性,但不能阐明其适应性B、它能正确解释生物遗传性和变异性,但不能解释生物的多样性C、它能正确解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但不能对遗传和变异作本质说明D、它能正确解释自然选择的作用,但不能阐明生物多样性的原因5、20世纪40年代以来,开始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一些细菌感染及炎症,颇见成效。

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效果逐渐下降。

于是人类又不断开发新的抗生素,但都是开始有效,以后越来越差,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A、抗生素的生产质量越来越差B、致病微生物会自然产生抵抗抗生素的变异C、致病微生物产生并遗传下来抵抗抗生素的变异D、抗生素选择了致病微生物中能抵抗该抗生素的变异6、如果某一种昆虫,缺乏适应变化着的环境所需要的变异,它可能()A、进化为另一新种B、进化到更高等形式C、退化到低级种类D、灭绝7、自然选择过程中,对生物起选择作用的是()A、其他生物;B、环境条件C、人类D、同种其他个体8、“基因突变,对绝大多数个体是不利的,但却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你认为这一说法()A、对,基因突变虽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它为定向的自然选择奠定了基础B、对,基因突变虽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C、不对,因为基因突变不利于个体的繁殖,易绝种D、不对,因为基因突变易导致个体死亡,不会产生进化9、能在沙漠中生活的植物,一般根系特别发达,或叶片变为刺,那些吸水、保水功能差的植物在沙漠中不能生存,达尔文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A、生物个体间存在着差异B、生物具有遗传的特性C、生物的变异对生存是不利的D、适应环境的变异个体易生存10、用达尔文的观点解释长颈鹿的长颈形成的原因是()。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7.3.3生物进化的原因 知识梳理与检测题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7.3.3生物进化的原因  知识梳理与检测题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第1课时保护色的形成一、桦尺蛾的体色变化及原因时期工业污染前工业污染后树干颜色长满地衣,颜色浅被煤烟熏成黑褐色桦尺蛾的体色大多数是浅色的大多数是深色的原因分析浅色的桦尺蛾体色与树皮相近,容易逃避天敌,利于存活深色的桦尺蛾体色与树皮相近,容易逃避天敌,利于存活二、保护色的形成1.保护色①概念:某些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

②意义:不易被其他动物发现,利于躲避敌害或捕食猎物。

2.模拟保护色的形成实验彩布相当于生活环境;同学充当捕食者,小纸片表示猎物,“幸存者”最多的是与彩布颜色相近的纸片。

1.冬天的雷鸟体色是白色,而夏天它却呈现褐色,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A.生物具有保护色B.雷鸟随意改变自己的体色C.因为冬天较冷、夏天较热D.夏天阳光较强烈2.下列动物的体色不属于保护色的是(C)A.变色龙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体色B.鲫鱼背部暗褐色,腹部白色C.眼镜蛇颈竖立时显露出眼镜状斑纹D.蟒的体表具有暗淡相间斑纹3.下列关于动物保护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B)A.使动物容易躲避敌害B.能够保护动物皮肤的美丽C.有利于动物捕食猎物D.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相似4.(2019·衡阳)某森林中生存着一群不同体色的蛾类,由于某种原因,森林中几乎所有树木的颜色都变成了灰白色。

请你推测多年以后,如图中最能体现这群蛾类体色变化趋势的是(D)5.在“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活动中,取红、绿、蓝、黄四种颜色的小纸片各25张,放在一块黄布上,实验者先背对黄布,然后转身快速拿取。

经过若干次后,最后剩下的小纸片数量最多的应该是(D)A.红色的B.绿色的C.蓝色的D.黄色的6.在“模拟保护色形成过程”的实验中,准备的100张各种颜色的小纸片模拟的是(C) A.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B.不同环境下的变异C.同种生物的不同变异类型D.多种生物的不同变异类型7.下列现象不属于保护色的是(D)A.冬天雷鸟羽毛全是白色的B.绿色草地的昆虫体色一般是绿色的C.比目鱼的体色随着环境颜色改变D.桃花鲜艳夺目,招引昆虫来传粉8.生物个体具有保护色的作用是(A)A.起掩饰作用,不容易被敌害或猎物发现B.起美化作用,引起其他生物的喜爱C.起警戒作用,引起敌害的注意和逃避D.起吸引作用,吸引异性个体与它交配9.有关“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B)A.大的彩色布料模拟的是生活环境B.具有“保护色”的小纸片都不会被“捕食”C.具有“保护色”的小纸片幸存数量多D.不具有“保护色”的小纸片被“捕食”的机会大10.英国的桦尺蛾有灰色和黑色两种体色,都喜欢栖息于树干上,有科学家对未污染区和污染区的两种体色的桦尺蛾进行放出和重新捕捉实验,其重捕率如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A.在未污染区黑色桦尺蛾更能适应环境B.在污染区灰色桦尺蛾更容易被天敌捕杀C.在污染区黑色桦尺蛾重捕率低是因为放出的数量少D.黑色和灰色桦尺蛾数量的变化是桦尺蛾迁移的结果11.台湾某峡谷,有一种浅灰色蝴蝶,数量很多,是当地的一大景观。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第七单元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课时练(含答案)一、选择题1.在关于物种进化原因的各种解释中,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有关自然选择学说的关键词,正确的组合是( )①物种不变②过度繁殖③用进废退④生存竞争⑤遗传变异⑥适者生存A①②③④ B.②④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③⑤⑥2.如果某一物种缺乏适应环境所需要的变异,则它可能( )A.进化为另一新物种B.进化到更高等形式C.退化到低级物种D.灭绝消失3.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长颈鹿的进化过程是:4.以下哪一生物现象,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A.转基因超级鼠的出现B.蝙蝠能飞C.蛔虫有角质层D.青蛙有保护色5.下列选项中与达尔文进化学说相符的是( )A.长颈鹿的长颈是经常吃高处的树叶形成的B.雷鸟的保护色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C.抗生素的使用导致细菌出现抗药性D.蛇的四肢由于长期不用而退化,因而获得匍匐爬行的习性6.如图是鸡的进化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不同品种的鸡都具有共同的祖先B.原鸡的所有变异都能遗传给后代C.原鸡基因的变异不定向D.鸡的进化是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7.节肢动物鳃的进化如下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鳃进化出的结构是不同的B.鳃的进化有利于适应生存环境C.鳃的进化与遗传、变异无关D.鳃的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变异永远都是有利于生物生存的B.有些蛾类幼体体表有鲜艳的色彩和斑纹,并长有毒毛,这不利于它们生存C.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D.不变异的个体易生存下来9.化石证明:许多物种只存活了相当短暂的时代就逐渐灭亡了,最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A.缺乏产生变异的能力B.人类利用遗传学改变了这些生物C.繁殖能力太低而逐渐灭亡D.缺乏能适应环境变化的可遗传变异10.鱼和鲸是不同的动物,但它们具有相似的外部形态,这是由于( )A.自然界的偶然巧合B.进化方向相同C.有共同的祖先D.相同环境自然选择的结果11.研究发现多数新型农药应用10年后就逐渐失效.根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害虫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变异,这些变异经逐代积累和加强便产生了抗药性B.害虫在争夺食物和空间时进行生存斗争,强壮的个体生存下来,产生了抗药性C.农药逐代选择具有抗药性变异的个体,使抗药性害虫数目逐渐增多D.部分害虫可以对农药进行选择性逃避通过学习行为,产生抗药性12.20世纪60年代用DDT"来杀灭稻螟的效果很好,但到了80年代DDT杀稻螟的效果不好,其原因是( )A.80年代所用的DDT品质较过去差B.稻螟长期沾染DDT;体表形成抵抗DDT的保护膜C.选择作用使种群中抗DDT的稻螟比例增大D.长期使用DDT导致稻螟体内产生抗DDT的抗体二、非选择题13.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几十年来,由于反复使用使某些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请回答下列问题.(1)青霉素使用之前,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存在,患者使用青霉素后,体内绝大多数细菌被杀死,这种现象是 ,极少数抗药性强的细菌存活下来并繁殖后代,这种现象称为适者生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生物下7.3.3《生物进化的原因》课时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保护色的是( )
A.蝗虫的体色与绿叶颜色相同
B.生活在池塘中的青蛙背部是深绿色的
C.北极熊的毛是纯白色的
D.瓢虫的体表有色彩鲜艳的斑点
2、有人把原产丹麦和德国的三叶草移到瑞典的南部栽培,那里气候比较寒冷。

最初三叶草茎叶的单位面积产量很低,但经过若干年后,产量显著增高。

人们对这一事实做出以下几点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A.不耐寒的个体被自然淘汰
B.耐寒的个体得以生存繁衍
C.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三叶草在生活过程中逐渐适应了新环境
3、如图为鸡的进化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同品种的鸡都具有共同的祖先
B.原鸡的所有变异都能遗传给后代
C.原鸡基因的变异是不定向的
D.鸡的进化是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
4、下列各项中,与自然选择无关的是( )
A.鲫鱼的背部是深灰色、腹部是乳白色
B.螳螂的体色与周围环境色彩十分相似
C.一窝小猫的体色有黑色、白色和黄色
D.草原上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
5、18世纪的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山清水秀,这里的桦尺蛾大多是浅色的,少数是深色的。

100
年以后,工业污染把树皮熏成了黑褐色,深色的桦尺蛾成了常见类型,浅色的却成了少数。

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黑烟将桦尺蛾熏成了深色
B.浅色桦尺蛾迁出,深色桦尺蛾迁入
C.浅色桦尺蛾变成了深色桦尺蛾
D.自然选择
6、研究发现,多数新型农药应用10年后就逐渐失效,因为在这段时间内害虫已能进化出很强的抗药性。

根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害虫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变异,这些变异经逐代积累和加强便产生了抗药性
B.害虫在争夺食物和空间时进行生存斗争,强壮的个体生存下来,产生了抗药性
C.农药通过逐代选择具有抗药性变异的个体,使其逐渐增多,产生了抗药性
D.部分害虫可以对农药进行选择性逃避,通过学习行为,产生了抗药性
7、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以下关键词能正确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内容的一组是( )
①自然发生②物种不变③过度繁殖④环境污染
⑤生存斗争⑥遗传和变异⑦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
A. ③⑤⑥⑦
B.④⑤⑥⑦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⑦
8、甲磷硫曾是杀灭棉蚜虫的特效农药,但长期使用后药效减弱。

对此正确的解释是( )
A.棉蚜虫的繁殖能力增强了
B.棉蚜虫经常接触甲磷硫而产生了抗药性
C.农药对棉蚜虫的抗药性进行了选择
D.这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9、自然选择能正确解释生物的()
A.生长发育B.遗传变异C.适应性和多样性D.个体差异
10、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科学家是( )
A.海尔蒙特
B.林奈
C.米勒
D.达尔文
11、在探究“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中,取红、绿、蓝、黄四种颜色的小纸片各25张,放在一块黄布上,实验者先背对黄布,然后转身快速选取。

经过若干次后,最后剩下的小纸
片数量最多的应该是( )
A.红色的
B.绿色的
C.蓝色的
D.黄色的
12、研究生物进化的科研人员通过长期的调查研究发现,桦树林中出现了一些云杉的幼苗,云杉长大后,其高度超过桦树,桦树因不耐阴而逐渐死亡,桦树林最终被云杉取代,这一变化过程表明( )
A.种内斗争有利于物种延续
B.适应者生存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C.云杉的进化水平比桦树高
D.云杉的结构比桦树复杂
13、青霉素是一种抗菌素,几十年来,由于反复使用致使某些细菌对青霉素的抗性越来越强。

其根本原因可能是()
A.细菌接触了药物后,慢慢地产生了抗药性
B.细菌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C.抗药性个体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后来的药量用得少了,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14、古代长颈鹿有颈长的和颈短的,我们现在看到的长颈鹿都是颈长的,按照达尔文的观点解释是( )
A.新陈代谢的结果
B.过度生长的结果
C.人工选择的结果
D.自然选择的结果
15、有些动物体色与周围环境色彩相似,称为保护色,这种现象是()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人工选择的结果
C.上帝创造的结果D.自身努力的结果
二、非选择题:
16、在印度洋的南部有个克格伦岛,岛上经常刮风暴。

当年达尔文在这个岛上发现昆虫一般呈现出两种类型:多数昆虫翅膀退化不能飞,少数昆虫翅膀异常发达。

试分析这种两极分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17、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依赖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以及进化,下面以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为主线,梳理一下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1)生物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而它们赖以生存的条件是有限的,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进行________。

在这一过程中,必然有一部分生物个体被淘汰。

(2)那么,哪些个体会被淘汰呢?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但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掉。

这里所谓的“有利变异”是指________的变异。

在如下图所示的模拟长颈鹿取食树叶的情景中,最后生存下来的长颈鹿应是标号1、2、3、4中的哪一个?________。

(3)在生物进化中,能够遗传给下一代的有利变异必定是由________改变引起的,这种变异通过生殖和发育过程在子代中表现出来。

在有性生殖过程中,________是这种物质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4)综上所述,生物通过________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续,生生不息,而生物的________又使得生命不断发展。

生物的________是生物进化的基础,是通过生殖和发育实现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D
3、B
4、C
5、D
6、C
7、A 8、C 9、C 10、D 11、D 12、B
13、 C 14、 D 15、A
二、非选择题:
16、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由于这个海岛经常刮风暴,那些有翅却不够强大的昆虫,就常常被大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少,所以被保留下来的会呈现两个极端:一类翅膀退化,不能飞翔,就不容易被风吹到海里;另一类是翅膀异常发达,飞行能力很强,
也不容易被风吹到海里,所以这样的两类昆虫,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就多。

17、(1)生存斗争(2)适应环境 3
(3)遗传物质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
(4)遗传变异遗传和变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