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1)
《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分析 (1)

《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分析摘要:曹操是中国历史上为人熟知的人物之一,人们对他的看法纷纭错杂、毁誉不一。
毁者把他说成白脸的奸臣、专门玩弄权术的小人、“宁我负人,勿人负我”的极端利己者;誉者则目之为命世英雄、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
有关史书记载,既善恶错出,又真假难辨。
其实,曹魏政权是曹操在农民起义的影响下,自己苦心经营出来的。
当时尺土一民,皆非汉有,汉朝还有什么可供曹操篡夺的呢,曹操确实是玩弄了一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把戏,但这样做,还是为大汉朝延长了二十余年名义上的国祚。
假若曹操是奸臣的话,那么,二袁、刘表、刘备、孙权等人中谁是忠臣呢,如果找不出一个能维护大汉政权的忠臣来,还能说曹操是奸臣吗,关键词:曹操精神思想丰富唯才是用悲剧英雄在丰富多彩的明清小说中,历史演义小说是一个非常兴盛的分支。
而在众多的历史演义小说中,《三国演义》无疑是最为成功的典范。
西方哲学诠释学认为,对一部文学作品的解读不是读者通过文本把握作者原意的过程,而是读者依据自身的历史性使文本的意义得以不断创生和流动的过程。
哲学诠释学的代表人物伽达默尔曾说:“文本的意义超越它的作者,这并不只是暂时的,而是永远如此的。
因此,理解就不只是一种复制的行为,而始终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
”《三国演义》自元末明初成书以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内涵正是在历代读者的诠释和解读之下才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从而使这部作品直至今天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拥刘反曹”思想是《三国演义》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对于《三国演义》这一“拥刘反曹”的基本思想倾向,在清初毛纶、毛宗岗父子对《三国演义》进行校正、删改、评点的过程中,得到了强化,使《三国演义》的正统色彩和伦理道德观念更加浓厚。
因此,越来越多的读者在品评曹操这个人物形象时,自觉不自觉地总是把他归为反面人物,并加以夸张,使一个粉脸奸臣、狡诈枭雄、玩弄权术的曹操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
曹操在大众心目中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政治野心家和阴谋家,他代表了封建统治者的诡诈、残忍、多疑、机变等一系列特征。
一 什么是形象

一什么是形象?
通俗的讲呢,形象就是一个人外表和容貌
在这个竟争越来越激烈的年代,一个人的形象价值百万,形象永远走在了能力的前面,大家赞同吗?
一个成功的形象,展示给人的虽自信,尊严,能力的体现,个人的形象也是成功向公众传达了一个人,甚至是一个企业的文化价值。
所以形象并不是简单的穿衣,打扮外表,长相,发型化妆的组合概念,而体现了一个人的综合全面素质,一个外表与内在相结合的形象势必给事业的成功拉过了距离,更是自信的体现。
二礼仪:
人无礼无以礼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礼仪是一种举止的一种规范,也是我们交往的一种艺术,礼仪可以让我们变得优雅得体,仪态万千。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小说人物形象 (1)

《兄弟》
• 6.小说中的老刀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 ①老刀是一个不怕艰难险阻坚持革命的勇士形象,他 过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虽然摔折了腿,但革命 的信念没有丝毫动摇。
• ②老刀是一个对兄弟有情有义的兄长形象,他经常拿 着兄弟送给自己的烟锅,时刻牵挂,到处寻找闰生。
• ③老刀是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而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 者形象,他对美好的生活充满了期待和向往,并用自 己的实际行动去坚守革命的信念。
《看座》 1.小说中三次写到了那把“小椅子”,“小椅子”在小 说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①“椅子“是身份的象征,生动地展现了小说中的人 物关系,小丫鬟搬来椅子只是出于礼节,汪福不坐是 出于自己是身份。 ②“椅子”推动了情节的发展,通过看座到不敢坐再 到情不自禁地摸过门口那把原本是让他观看的椅子坐 上了,展示出作者对社会人性的思考。 ③“椅子”突出了主题,通过“椅子”生动地表现出 社会底层人的卑微与屈辱的命运。
• 《二轮》P22《小步舞》
• 8. 请以老舞蹈师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 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 ①用特征鲜明的细节凸显人物的个性,如老舞蹈师 过时的穿戴、木偶似的舞姿等,表明他是一个
的人;
• ②用个性化的对话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老舞蹈
有丰富经验的种树能手”。 • ②简要概括郭橐驼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 • 答案设计为“郭橐驼朴实豁达。”
• 人物形象这一概念的内涵固然大于人物性格的内涵,人物形 象特点的核心是人物的性格特点,但还包括人物形象的身份、 职业、地位、技能(能力)、行为习惯等因素。
• 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则指人物的品行、情感、精神等心理 特点。
③对比手法。在和大臣们的对比中塑造禹及其随员,他们 ,从而凸显其“中国的脊梁”形象。
《红星照耀中国》人物形象梳理2

《红星照耀中国》人物形象分析(1)周恩来:一、外貌形象:他个了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了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
面目英俊,身材苗条,像个姑娘。
二、言谈举止:但是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
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谈吐缓慢温和,深思熟虑","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
他谈吐缓慢安祥,深思熟虑。
三、出身与家庭:周恩来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他是大它僚家庭的儿子,祖父曾任清朝大官,父亲是个杰出的教书先生,母亲不同凡俗(是个博览群书的妇女,甚至真的喜爱现代文学)。
四、童年的经历:无五、受教育情况:他本人似乎注定要做个读书人的,因为他从很小的时候起就表现出有突出的文学天赋。
但他在民族觉醒的时期里受的教育,使他的兴趣从文学转移到别的方面去了。
他先读南开中学,后又在南开大学学会了英语,受到了"开明的"教育,他在南开的三年因成绩优异都靠奖学金维持。
六、参加革命的起因:一九一九年,周恩来作为学生运动领袖,遭到建捕,在天津关了一年监牢。
获释后,他去了法国,在巴黎帮助组织中国共产党,成了创建人。
一九二四年回国,他已是著名的革命组织者,回国后立即与孙逸仙会合准备发动国民革命。
七、参加革命后的经历:1、26岁被任命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2、与一些著名的上海工人领赵世炎、顾顺章、罗亦农等组织了五方名工人的纠察队:3、1927年3月21日,组织了上海工人总买工;4、到南昌,参加组织著名的八一起义;5、接着去了汕头,领导红色工人抵御外敌;6、后又去广州,组织著名的广州公社:7、1931年,突破封锁,到了江西和福建的苏区,任政府副主席;8、长征中,强患重病,九死一生,最终到达西北的红色新根据地。
八、人物性格及事件:1、温和文雅:初遇斯诺时热情友好地用英语接待他。
讲故事比赛评分标准(通用10篇)

讲故事比赛评分标准讲故事比赛评分标准一、讲故事的技巧1、学会结合实际创作:在编故事的时候,要结合自己所处的实际场景与需求创作,才能够把听众带入到故事情节中,也才能够具备足够的感染力。
2、结合故事背景创作:在创作故事的时候,一定要给予故事一个背景,如此才会让整个故事更加具有真实感,才会让听众信服,并很有感兴趣地听下去。
二、讲故事比赛评分标准(通用10篇)根据评分标准,有的与标准答案有出入的酌情给分。
目的是减少评分的差异性,让得分更合理。
下面小编整理了讲故事比赛评分标准(通用10篇),供大家参考!讲故事比赛评分标准1(一)演讲内容(3分)要求紧扣主题、逻辑性强、充实完整、结构清晰、富有新意、联系实际、贴近生活。
(二)语言表达(3分)要求语言自然、表达流畅、用词恰当、简洁生动、语速适中、发音标准、口齿清晰、感染力强。
(三)台风仪表(2分)要求台风大方、服装得体、精神饱满、表情自然、富有激情、肢体语言使用恰当。
(四)演讲控制(2分)要求时间把握得当,时间为6—8分钟;要求对稿件熟悉,无看稿现象。
讲故事比赛评分标准2一、主题资料(3分)要求主题突出、鲜明,健康向上,能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资料充实,结构合理。
二、普通话(3分)1、发音(1分):语音准确1分,较准确0.8分,基本准确0.5分,不准确不得分。
2、语速(1分):声音洪亮,表达自然流畅。
因不熟练,每停顿一次扣0.1分。
声音以最终一排能简便听清为标准,一排听不清扣0.1分,以此类推。
3、节奏(1分):节奏优美,富有感情1分;节奏鲜明,基本有感情0.8分。
三、表达(3分)1、表达(1分):表达自然得体,动作恰当1分,表达较为自然大方,动作设计合理0.8分,表达基本自然,动作较少0.5分。
2、感情(1分):处理得当1分,处理一般0.5分。
3、感召力(1分):富有创意,引人入胜1分,有创意,有必须感召力0.8分。
四、形象(1分)1、服饰得体,举止自然大方。
一件小事的人物形象

一件小事的人物形象1、不管好事或坏事,都要有直面的勇气。
车夫为了生计,在冬天冒着被讹钱的风险一个人接下跑单的生意,他是知道其中的轻重的。
在空无一人的马路,目标较少,更容易被讹钱者盯上,车夫是心知肚明的,但车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是他存在着侥幸心理,而是他心中有一套能处理此类事情的办法。
这个办法就是直面困境,灵活应变,勇于承担责任并袒露自己,使讹钱者的坏心无处可掩藏,做到保护自己。
任何时候,不逃避不推诿,才是保护自己的最好方法,但这需要勇气。
2、遇到坏的人或坏的事,也要有用一颗温柔的善心拥抱的大度。
就算自己担心的事真的发生,遇到了坏人坏事,我们也要用理解与同情的眼光看待对方,引起对方身上的共鸣。
人毕竟是人,谁都有被别人尊重的情感需要,谁也不愿意成为一个让人讨厌的坏人,出此下策,一定有他难言的困境和伤痛的经历。
如果是为了报复,我们更应以爱滋养,如果是现实困境,我们更应该给予理解和帮助。
在文中,老女人等在空无一人的马路讹钱,也足见其生活无着了,要不然,如此年迈,谁愿意在别的讹钱者都收工回家的情况下,自己一个人在寒风瑟瑟中拿性命做赌?“我”为生计不得不去S门,车夫为生计不得不在寒风中拉车,老女人为生计不得不等在空无一人的拐角处,其实本质上是一样的。
为了活命,没有谁比谁更高贵,如果可以选择体面的工作,谁愿意扮演被唾弃的角色?一个老女人,年老色衰,无儿无女,却还得自己养活自己,她的这些下作的伎俩真的是无可厚非,在这世上,谁还不是一条生命?谁还不能为自己活着做出些努力?我们每个人都是父母生养的,遇到了这样一个在绝境之下的老女人,随便赏一顿饭钱,也是应该的吧?鲁迅在开篇说来京城六年,听闻了许多国家大事,却脾气一天比一天坏,可见是对当时局势的忧虑,当权者你争我夺,却不把民众的生活放在眼里,连老女人都出来讹钱了,什么时候中国会慢慢好起来?所以,我们遇到坏人坏事,要更多的从大局和对方的处境看待问题,你的理解与同情也许就会让问题迎刃而解。
毕业论文-唐传奇女性形象浅析(1)

本科毕业论文院系:人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班级:04汉师本2班学号:*********作者: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08年4月唐传奇女性形象浅析【摘要】唐传奇,唐人文言小说的通称,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发展到成熟阶段。
其中所塑造的大量女性形象,更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本文引言部分从唐传奇这一概念出发,阐释研究范围和写作目的,把唐传奇女性形象初步划分为外在形象和内心世界两部分。
本文第一部分,分别从传奇女性的身份地位、外貌特征、才能技艺三个方面归纳其外在形象。
本文第二部分,分别从复杂矛盾的性格特点、女性视角的丰富意象、殊途同归的悲剧命运三个主题来探讨传奇女性的内心世界。
本文最后一部分,通过上述对唐传奇女性形象的归纳、分析和总结,探讨她们给现代女性的生存、爱情等方面带来的宝贵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唐传奇女性形象外在形象内心世界现实意义目录中文摘要 (1)目录 (2)引言 (3)1.唐传奇女性的外在形象 (4)1.1.身份地位 (4)1.1.1.贵族闺秀 (4)1.1.2.民女婢妾 (4)1.1.3.青楼娼妓 (5)1.1.4.神仙妖女 (5)1.2.外貌特征 (5)1.2.1.正面描写 (5)1.2.2.侧面烘托 (6)1.3.才能技艺 (6)1.3.1.情女子的诗才 (6)1.3.2.侠女子的武功 (7)2.唐传奇女性的内心世界 (7)2.1.复杂矛盾的性格特点 (7)2.1.1.感性 (7)2.1.2.理性 (8)2.2.女性视角的丰富意象 (9)2.2.1.表情达意的物象 (9)2.2.2.重叠诗化的事象 (9)2.2.3.象征命运的核心意象 (10)2.3.殊途同归的悲剧命运 (10)2.3.1.生离之痛 (10)2.3.2.死别之恨 (11)2.3.3.喜尽悲至 (11)3.唐传奇女性形象的现实意义 (12)结束语 (15)注释和参考文献 (16)英文摘要 (17)引言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唐传奇有着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述: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相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
老舍女性形象(李银霞)(1)

浅论老舍笔下的女性形象李银霞[内容摘要] 传统文化对女性的塑造与要求在五四时期作家老舍的笔下可以分为三类:生活所迫不得已坠入风尘,恶妇淫妇型,贤妻良母型。
本文围绕这三种女性形象,从老舍的作品中总结出三个代表人物——《微神》中的“她”、《柳屯的》中的主人公“柳屯的”、《离婚》中的李太太,并对这三人作了一一分析。
主要从故事情节(主人公的遭遇)、文中男性对主人公的态度以及作者的态度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字] 微神恶妇离婚女性形象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坛上,有这样一个人,他说“我怕写女人;平常日子见着女人也老觉得拘束。
在我读书的时候,男女还不能同校;在我做事的时候,终日与些中年人在一处,自然要假装出稳重。
我没有机会交女友,也似乎以此为荣。
在后来的作品中虽然有女角,大概都是我心中想出来的,而加上一些我所看到得女人的举动与姿态;设若有人问我:女子真是这样么?我没法不摇头,假如我不愿撒谎的话。
”虽然他如是说,但他却给我们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这就是——老舍。
从古至今,活跃在文坛上的无论是男性作家还是女性作家都喜欢描写女性。
古代就有诗人以待嫁女儿心来表明自己的志向,但纵览其中的大多数作品,可以按照于东晔的《女性视域》一书将女性形象分为三大类:“被生活所迫无奈之下堕落风尘的、恶妇淫妇型的、贤妻良母型的。
”1老舍的作品并不是用女性来表明自己的志向,他笔下的女子大多是为了衬托男性形象以及为表情达意服务,而且更是为了衬托男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彷徨。
老舍笔下的女性也可以分为以上三类,具体分析如下:一、悸动着的真与美——《微神》罗常培在《我与老舍—为老舍创作二十周年作》一文中说,后来所写的《微神》,就是他自己初恋的影儿。
”“爱情的故事往往是平凡的,正如春雨秋霜那样1平凡。
可是平凡的人们偏爱在这些平凡的事中找些诗意。
”2微神中的她,原先是一个多么单纯的姑娘,却因为家道中落,父亲需要吸食大烟,而沦落为风尘女子,由富宅的玩物沦丧为为了多出五毛钱而不惜一切的街头妓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诗歌鉴赏-----形象(一)
编制人:案序号领导签字
使用方法:第一节讲解《书愤》并总结方法;第二节讲课外链接
一、课前预习:
1、背诵,《蜀相》、《书愤》、《越中览古》
2、完成《步步高》前两课内容。
二、知识体系:
诗歌的人物形象有两类:
一是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诗人形象)
二是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
三、经典题例
讲解《书愤》:
(一)了解作者,解题,概括内容。
作者:(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晚号龟堂老人。
12岁即能诗文。
人称“小李白”。
南宋最著名的爱国诗人。
表现忧国、爱民、誓死抗战精神。
抒写爱情离愁;表现闲适生活。
(二)概括内容:
首联:忆往昔,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
颔联:将向来的恢复之志具体化。
颈联:说现在,抒岁月蹉跎、壮志未酬的感慨。
尾联:以诸葛亮自况,表明矢志北伐的决心。
中心思想:在本诗中叙写了诗人始终不渝的报国之志,抒发了报国无门,长期郁积胸中的郁愤之情。
(三)探究题:
本诗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诗人形象)
(四)课外延展: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参考答案】诗歌前两句描写了幽静凄清的秋景,塑造了一个孤独无依、望月思归的游子形象。
四、方法总结:
(一)、设题方式:
1、诗(词)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或者诗中的人物具有怎样的特点?
2、分析诗中描写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二)、人物形象鉴赏的思维切入点和答案组织落脚点
1、明确诗中的形象是什么,即主人公是哪一类人。
2、具体分析诗句中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4.语言组织:本是塑造了-------------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情感。
五、课外链接: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山坳。
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问题: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参考答案:
通过描写山翁独饮成醉,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的隐居生活,塑造了一个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隐者形象。
(意思对即可)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问题:诗人纯用白描手法,在给我们勾画了一幅素淡的水乡风景画的同时成功地摄取了一个农村儿童的形象,试对该形象加以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
作者用“疑”“急”二字,把儿童那种好奇、兴奋、急切的心理状态,描绘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成功地勾勒了一个热情好客、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形象。
是个常见的形象归纳:
1.思亲怀友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3.怀才不遇、壮志难酬4.献身边塞;反对征伐
5.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
6. 豪放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