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家谱会议上的讲话稿

合集下载

颁谱庆典大会上的讲话3篇

颁谱庆典大会上的讲话3篇

颁谱庆典大会上的讲话3篇篇一颁谱庆典大会上的讲话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宗亲、各位父老弟兄:大家上午好!新春佳节刚过,我们又在这里欢聚一堂,隆重举行方氏续修宗谱颁发盛大庆典。

借此机会,我谨代表洋泽庄荣五公后裔向本次宗谱续修成功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本次续修宗谱的以方蓝平先生为首的全体理事会成员和全体编修人员向各位来宾在百忙之中前来参加盛会表示真诚的谢意!向同族宗亲给予的大力支持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新春问候!自古以来,寻根问祖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本次续修宗谱可以说是我们方氏家族中的一件标志性的大事,它凝聚了我们方氏同室宗亲的共同心血,体现了方氏家族众志成城人心所向的优良族风,展示了方氏家族团结奋进血脉相连的精神风貌,预示着方氏家族兴旺发达万代其昌的吉祥征兆。

我深信,我们方氏宗族全体老少,一定会继续发扬先祖遗风,和睦相处,营造宽松和谐的宗族关系。

同时我也深信,在先祖的护佑下,也一定会给整个方氏宗族全体老少带来吉祥、带来安康、带来兴旺发达的好运!各位来宾,各位宗亲,无情的岁月可以把我们分隔在各个不同的城镇和山村,但永远都隔不断我们同宗同祖,同脉相连的亲情。

今天我们都是怀着一个共同的心愿相聚在一起,举行隆重的颁谱仪式。

这既是对我们先祖的深切追念,也是构建和谐家族的美好开端。

众所周知,我们方氏宗族源远流长,人才辈出。

自黄帝轩辕开始起,先后涌现了西周宣王、北宋方腊、明代孝孺公、清代文豪方苞、现代先烈方志敏等无数贤人达士,经过世代繁衍,现已发展成一大望族。

正是因为在无数先辈的努力下,才成就了我们方氏宗族今天的辉煌!家谱,是一部记载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生命史,也是子子孙孙的根系所在。

历史事实告诉我们,续修家谱不仅有团结宗亲、教育族人、维护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更可以寻根问源、分清支系,使长幼有序,尊卑有份,增进情谊,协同发展。

今天,我们带着宗亲父老深深的重托与期望,凝聚着编修人员无尽的辛劳与汗水的方氏宗谱已经完成。

在家族会议上的讲话稿通用

在家族会议上的讲话稿通用

在家族会议上的讲话稿通用(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总结报告、心得体会、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导游词、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tour guid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在家族会议上的讲话稿通用在家族会议上的讲话稿通用7篇如何准备在家族会议上的讲话稿?快来看看吧。

家族家谱会议上发言稿范文

家族家谱会议上发言稿范文

家族家谱会议上发言稿家族家谱会议上发言稿范文在生活中,需要使用发言稿的事情愈发增多,发言稿的内容要根据具体情境、具体场合来确定,要求情感真实,尊重观众。

为了让您在写发言稿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族家谱会议上发言稿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尊敬的各位宗亲:大家好!期盼已久的xx氏族谱定稿暨联络族谊会议在深圳胜利召开了,在此,谨代表族谱统修理事会向不远千里前来参加会议的所有宗亲表示最衷心的感谢!xx氏族谱的统修,自1990年左右开始倡议以来,历经了近五代人的努力,今天终于修成正果了。

在此,我们不应忘记那些已经逝去,为卓氏族谱的'统修默默奉献的所有宗亲,如:凤岭仲兴公脉的初仁、金姐、章生、焕州、焕仁等;红星乐洞仲贵公脉的树庭、际清等;磨坊德宣公脉的汉初等,正是有了他们曾经的努力,为我们今天xx氏族谱的统修打下了基础,才有了我们今天的胜利成果,在此,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向这些前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此次xx氏族谱统修取得圆满成功,是各地宗亲精诚团结,鼎力襄助的成果,此次统谱的成功出版,影响深远。

此次统修xx氏族谱,进一步理顺了xx氏三大支系近700多年来的传承脉络,更对2000多年前卓氏受姓始祖卓滑的世系,在结合全国宗族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探究;特别是对近2000多年来卓氏在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发展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整理。

所以说,族谱是教化后人,激励后辈上进的最好教材。

族谱是家族文化高度浓缩的产物,如族谱中的族规、家训、对联、箴言、词赋、名人录、大事记、祭文、祝文、习俗礼仪等都是教化后人的重要而实用的教材。

文化兴则家族兴,我们相信,卓氏谱牒的成功统修,将为推动卓氏家族的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最后,借此次在深圳龙华召开族谱定稿暨联络族谊会议之机,我要向所有参与xx氏族谱统修的每一位宗亲表示感谢。

因为你们凭着是卓氏家族中的一员的使命感默默地奉献;因为你们的高风亮节,义务工作,卓氏族谱得以早日告竣。

颁谱庆典大会上的讲话范文(3篇)

颁谱庆典大会上的讲话范文(3篇)

颁谱庆典大会上的讲话范文(3篇)篇1颁谱庆典大会上的讲话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宗亲、各位父老弟兄:大家上午好!新春佳节刚过,我们又在这里欢聚一堂,隆重举行方氏续修宗谱颁发盛大庆典。

借此机会,我谨代表洋泽庄荣五公后裔向本次宗谱续修成功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本次续修宗谱的以方蓝平先生为首的全体理事会成员和全体编修人员向各位来宾在百忙之中前来参加盛会表示真诚的谢意!向同族宗亲给予的大力支持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新春问候!自古以来,寻根问祖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本次续修宗谱可以说是我们方氏家族中的一件标志性的大事,它凝聚了我们方氏同室宗亲的共同心血,体现了方氏家族众志成城人心所向的优良族风,展示了方氏家族团结奋进血脉相连的精神风貌,预示着方氏家族兴旺发达万代其昌的吉祥征兆。

我深信,我们方氏宗族全体老少,一定会继续发扬先祖遗风,和睦相处,营造宽松和谐的宗族关系。

同时我也深信,在先祖的护佑下,也一定会给整个方氏宗族全体老少带来吉祥、带来安康、带来兴旺发达的好运!各位来宾,各位宗亲,无情的岁月可以把我们分隔在各个不同的城镇和山村,但永远都隔不断我们同宗同祖,同脉相连的亲情。

今天我们都是怀着一个共同的心愿相聚在一起,举行隆重的颁谱仪式。

这既是对我们先祖的深切追念,也是构建和谐家族的美好开端。

众所周知,我们方氏宗族源远流长,人才辈出。

自黄帝轩辕开始起,先后涌现了西周宣王、北宋方腊、明代孝孺公、清代文豪方苞、现代先烈方志敏等无数贤人达士,经过世代繁衍,现已发展成一大望族。

正是因为在无数先辈的努力下,才成就了我们方氏宗族今天的辉煌!家谱,是一部记载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生命史,也是子子孙孙的根系所在。

历史事实告诉我们,续修家谱不仅有团结宗亲、教育族人、维护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更可以寻根问源、分清支系,使长幼有序,尊卑有份,增进情谊,协同发展。

今天,我们带着宗亲父老深深的重托与期望,凝聚着编修人员无尽的辛劳与汗水的方氏宗谱已经完成。

做族谱发言稿(3篇)

做族谱发言稿(3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见证我们家族的盛会——族谱编纂完成。

在此,我非常荣幸地担任发言嘉宾,向大家汇报我们编纂族谱的过程和心得,并借此机会,表达我们家族对祖先的敬仰之情,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族亲,向为族谱编纂工作付出辛勤努力的编纂委员会成员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他们不辞辛劳,查阅史料,走访族人,为我们记录家族的辉煌历程。

同时,也感谢各位族亲的热情支持,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关心和帮助,我们的族谱编纂工作才能顺利完成。

一、编纂族谱的意义族谱,是一部记载家族世系、传承家族文化、弘扬家族精神的重要文献。

编纂族谱,对于传承家族文化、凝聚家族力量、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1. 传承家族文化族谱记载了家族的起源、发展、迁徙、繁衍等历史,是家族文化的载体。

通过编纂族谱,我们可以让后人了解家族的历史,传承家族的文化,激发后人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2. 凝聚家族力量族谱是家族成员的共同记忆,编纂族谱可以增强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增进亲情、友情,形成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

在家族发展过程中,凝聚家族力量,共同面对挑战,共创美好未来。

3.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族谱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如孝道、礼仪、忠诚、勤劳等。

编纂族谱,有利于弘扬这些优秀传统,使之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二、编纂族谱的过程1. 成立编纂委员会为了确保族谱编纂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成立了编纂委员会。

委员会成员由族内德高望重的长辈、热心族谱事业的族人以及具备编纂能力的专业人士组成。

2. 查阅史料编纂委员会成员查阅了大量史料,包括地方志、家谱、族谱、族谱续编、族谱资料汇编等,力求全面、准确地记录家族历史。

3. 走访族人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编纂委员会成员走访了全国各地的族人,收集了大量的口述历史、家族传说、家族故事等。

4. 整理资料编纂委员会成员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筛选、核实,确保族谱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在家族家谱会议上的讲话

在家族家谱会议上的讲话

在家族家谱会议上的讲话家谱是记载本宗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它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历史学、经济学、人口学、人类学、遗传学等许多学科研究的资料宝库。

下面就是给大家整理的在家族家谱会议上的讲话,仅供参考。

在家族家谱会议上的讲话(一)尊敬的各位宗亲:大家好!期盼已久的五华卓氏族谱定稿暨联络族谊会议在深圳胜利召开了,在此,谨代表族谱统修理事会向不远千里前来参加会议的所有宗亲表示最衷心的感谢!五华卓氏族谱的统修,自1990年左右开始倡议以来,历经了近五代人的努力,今天终于修成正果了。

在此,我们不应忘记那些已经逝去,为卓氏族谱的统修默默奉献的所有宗亲,如:凤岭仲兴公脉的初仁、金姐、章生、焕州、焕仁等;红星乐洞仲贵公脉的树庭、际清等;磨坊德宣公脉的汉初等,正是有了他们曾经的努力,为我们今天五华卓氏族谱的统修打下了基础,才有了我们今天的胜利成果,在此,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向这些前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此次五华卓氏族谱统修取得圆满成功,是各地宗亲精诚团结,鼎力襄助的成果,此次统谱的成功出版,影响深远。

此次统修五华卓氏族谱,进一步理顺了五华卓氏三大支系近700多年来的传承脉络,更对20xx多年前卓氏受姓始祖卓滑的世系,在结合全国宗族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探究;特别是对近20xx多年来卓氏在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发展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整理。

所以说,族谱是教化后人,激励后辈上进的最好教材。

族谱是家族文化高度浓缩的产物,如族谱中的族规、家训、对联、箴言、词赋、名人录、大事记、祭文、祝文、习俗礼仪等都是教化后人的重要而实用的教材。

文化兴则家族兴,我们相信,卓氏谱牒的成功统修,将为推动卓氏家族的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最后,借此次在深圳龙华召开族谱定稿暨联络族谊会议之机,我要向所有参与五华卓氏族谱统修的每一位宗亲表示感谢。

因为你们凭着是卓氏家族中的一员的使命感默默地奉献;因为你们的高风亮节,义务工作,卓氏族谱得以早日告竣。

领导讲话稿之家谱发布会讲话稿

领导讲话稿之家谱发布会讲话稿
编修家谱是家族发展历程中的大事,我知道修谱已有两年有余,编委会的长辈做了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今天,我首先向编委会的前辈和倡议、关心、支持修谱工作的所有宗亲致以崇高的敬意!
随着历史变迁、时代发展,我们敦行堂陈氏宗亲流动性非常大,有些宗亲可能已迁徙至千里、万里之外了,编修家谱意义重大。
经受了一场“红色革命”,“传家宝”当成“下脚料”,许多家谱、祖宗画像、祠堂等文物被红卫兵烧的烧,砸的砸,不少地方荡然无存,不少百姓已经寻根无门。
在当时还好有不少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和孝子贤孙,冒着被关、被杀的危险,将许多家谱和文物秘密保存下来。使得中华家谱文化,能够“不绝如缕”,一脉相承。文革对家谱、文物毁灭是惨重的,但最为严重的还是将许多错误的观念当成了先进的革命传统在延续,文革已经结束将近40年,不少领导和群众仍把重修家谱当成“封建”行为,加以阻止和打击。甚至个别领导干部,仍以为重修家谱是“封建思想”,不敢公开支持,有的甚至还出面反对。错误观念延续是最具危险性的,我们要让大家对家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我们要支持全国如火如荼的重修家谱活动。
最后,衷心祝愿家族繁荣富强,各位来宾、各位宗亲幸福安康!谢谢!
被关被斗的危险,将赵家族谱秘密保存下来,为后来重修家谱作出了重大贡献。
今天的赵家,人丁兴旺,人才辈出,有德才兼备的高级知识分子工人、农民;少有所为,老有所依。
家谱,记录家族的历史、经验、技术和文化的史实资料,是给后人留下的一部优秀教科书,后人可从中得到经验借鉴、文化传承和思想启迪。
家谱具有传承文明、正史补正、宣扬名人、聚宗睦族等作用。观本族,一世祖请于朝而作家谱,宋高宗赐金钱谱,并命史官汪藻作序,令我非常感动。史臣汪藻承圣上之命在族谱序中写到“家声四锐,赫赫播扬,世不乏人”使我等众后生深受鼓舞。序文我不一一宣读了,总之看完全文深有感悟。孙中山先生说过:“由于家族的团结,扩充到国家民族的大团结,这是中国人才有的良好的传统观念,应当加以发扬和利用。”

在家族家谱会议上的讲话

在家族家谱会议上的讲话

在家族家谱会议上的讲话尊敬的家族成员们:大家好!感谢大家踊跃参与今天的家族家谱会议,我感到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各位发表讲话。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我们家族的历史。

我们家族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从那时起,我们的祖先们就开始努力地建立和传承我们的家族文化和价值观。

我们辛勤工作,勇往直前,一代代奋斗,不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我们的家族从一个小的社区发展壮大,扩展到全国甚至全球。

我们的家族成员在各个领域都有显著的贡献,无论是在商业、艺术、科学还是社会公益方面。

我们的家族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团结、充满爱与责任感的大家庭。

然而,尽管我们有着光荣的历史,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家族也面临着各种变化和压力。

在现代社会,我们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如快速发展的科技、经济竞争的加剧、家族成员的多元化等等。

这些挑战使得我们的家族需要更加紧密团结,以应对这一变化的世界。

因此,我相信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我们的家族价值观和目标,并为我们的家谱制定一个长远的发展规划。

首先,我们应该保持家族的团结和凝聚力。

作为一个大家庭,我们必须相互支持,共同努力。

我们需要建立更多的交流和合作机制,让家族成员之间建立更深厚的联系和了解。

我们可以组织一些家族聚会或活动,增进亲情和友情,让家族成员之间感到彼此的温暖和关心。

其次,我们需要传承并弘扬我们家族的文化和价值观。

我们的祖先们留下了我们宝贵的家族传统,包括道德、诚信、勤劳和智慧等。

我们要以此为底蕴,发扬光大,让后代子孙能够敬畏传统,传承精神。

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文化交流活动,如家族文化展览、座谈会等,让更多的家族成员了解和学习我们的传统文化。

此外,我们也应当注重家族成员的教育和发展。

我们要关注家族成员的学业、事业和个人成长。

我们可以建立一些教育基金、奖学金,帮助年轻一代获得更好的教育和发展机会。

同时,我们要鼓励家族成员实现自己的梦想,发挥自己的专长,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我提议我们制定一个长期的家族发展规划,明确我们的家族目标和愿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谱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炎黄同心,华夏一脉;血浓于水,叶落归根。

家谱,亿万炎黄子孙的根系所在;家谱,所有华夏儿女的精神故乡。

没有了家谱,寻根问祖,无非是缘木求鱼;没有了家谱,追根溯源,简直是无本之木。

我们的根在哪里?万里江水,源起何处?一个人连自己的根源都不了解,岂不负先人养你?我们的根,纪录在家谱中,我们的根,凝聚在中华文化里。

寻根问祖,是人类的天然意识;追根溯源,是人类的自愿索求。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发展史。

一个家族要发展壮大,除需要雄厚的物质条件外,还需要足以“强宗固族”的精神条件,而良好家风的形成,正是这种精神条件的基础和内容之一。

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家谱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献。

据有关专家论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

家谱编修体例以欧阳修、苏洵所创欧苏体例最为著名。

元代著名学者柳贯曾说过:“大抵家之有乘,犹国之有史,郡邑之有志也。

史不修,则国之治乱兴亡,不可得而见,志不纂,则郡、邑之政治得失,人才出处不可得而见,然郡、邑之与国、家一理也。

”(《柳贯诗文集》)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说过“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把家谱与国史、方志相提并论。

家谱所保存的家规、家训以及治家格言等,对于规范人生和教育子弟很有意义,从一开始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态度来讨论家庭环境和家庭氛围的建设。

在家规、家训中,伦理纲常礼教作为其理论基础占有中心地位,三纲五常、孝悌忠信的内容占全部内容的大半。

对家族成员的行为、举止作出规范,这也是我们今天借鉴的有益的成分。

古代颜氏家训、柳氏家训、朱伯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训等都是德育很好的教材。

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

”几十年来由于对自己子女缺乏家族观念的教育,导致现在有很多人没有家庭观念和人伦的教导,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上下不分,孝义全无,有老不养,有子不教,嫖娼有余,赌不竭力,吃喝玩乐无度,为官不体恤黎民,馋奢无底,为民不尊师长,横蛮逆行,用什么教育他们,家谱就是很好的教材,家训族规中规范了后人的言行。

历代经典家谱中都收录了,例如,如何立志?如何敬业?如何治学?如何治家?如何做人等等。

它能很好的陶冶我们的情操鼓舞我们热爱生活,奋发向上,为国贡献,为家族争光。

古代司马迁、班固、陈寿等史学家在其史学著作《史记》、《汉书》、《三国志》中分别使用谱牒内容,使史书更正确与完备。

可惜,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

成千上万的家谱毁于文革,不计其数的文物毁于一旦。

中华民族遭遇了一场人为的“大出血”,文化遭受重创。

中华民族文化在五千多年中,历经磨难,内战、外侮,改朝换代,仍然没有被摧毁。

而在“文革”中,中华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特别是中国家谱文化,更是经受了一场“红色革命”,“传家宝”当成“下脚料”,许多家谱、祖宗画像、祠堂等文物被红卫兵烧的烧,砸的砸,不少地方荡然无存,不少百姓已经寻根无门。

在当时还好有不少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和孝子贤孙,冒着被关、被杀的危险,将许多家谱和文物秘密保存下来。

使得中华家谱文化,能够“不绝如缕”,一脉相承。

文革对家谱、文物毁灭是惨重的,但最为严重的还是将许多错误的观念当成了先进的革命传统在延续,文革已经结束将近40年,不少领导和群众仍把重修家谱当成“封建”行为,加以阻止和打击。

甚至个别领导干部,仍以为重修家谱是“封建思想”,不敢公开支持,有的甚至还出面反对。

错误观念延续是最具危险性的,我们要让大家对家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我们要支持全国如火如荼的重修家谱活动。

最近10多年中,中华大地出现了一股重修家谱的热潮,正在进行一场静悄悄的“拨乱反正”,先是海外到海内,由南方到北方,从东部到西部,家谱整理出版接二连三,家谱研究书籍层出不穷,各地宗亲活动不计其数。

作为炎黄子孙要慎终追远,自强不息。

中华民族,历经风雨,依然雄风犹在,近百年中,虽遭外侵内乱,曾经千疮百孔,但最近数十年来,中华文化正在前所未有的恢复和重建,海内外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共谋中华民族复兴大业。

当然我们也要防止“拉帮结派”、过度浪费、重男轻女等封建陋习,在新的历史时期既要保护国粹,又要舍弃糟粕,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家谱也是记录家族的正面历史、经验、技术和文化的史实资料,是给后人留下的一部优秀教科书,后人可从中得到经验借鉴、文化传承和思想启迪。

一个家族缺了家谱,就不完整。

通过修家谱,有助于提升家族的凝聚力,维护团结,增进各个家庭的彼此了解和信任,加强沟通,促进家庭间的互帮互助;了解家族的历史和迁徙情况;知道同一家族中家庭间血缘的亲疏远近。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了史记和文化典籍,那么国家的发展进程肯定不会有这么快。

国家尚且需要有传承载体,家族同样需要。

因此,我们不仅修家谱,而且还要定家规和族训,以此来规范我们的人生、教育我们的后人。

以使我们的家族越来越优秀、越来越强大。

我们邓氏宗亲与有关人士也会定期筹办家族聚会以及纪念性活动。

我们希望通过修家谱和相关活动使家族的优良传统得以传承,使我们紧密的抱在一起,即使远在海角天涯的族人也感觉到强大的后盾。

真正做到每个人以家族为荣,家族以每个人而自豪。

小家安,国家强。

祝巨龙腾飞、国富民强、合家团圆、普天同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