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注意问题
公文写作的注意事项与原则

公文写作的注意事项与原则公文写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商务写作形式,用于传达组织或机构的政策、指示以及事务管理。
在撰写公文时,需要遵循一些注意事项和原则,以确保文档的有效性和专业性。
以下是一些值得注意的事项和原则。
1.文体正式:公文需使用正式的语言和文体,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表达和缩写。
语言应简洁明了,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或术语,以便更广泛的读者能理解。
2.结构清晰:公文的结构应该清晰明了,包括标题、正文、附件等。
在正文中,可以使用段落来分隔不同的内容,使文档更易读。
每个段落应该只包含一个主要观点或信息。
3.逻辑严密:公文的内容需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以确保信息流畅和准确。
时间顺序、问题的重要性和相关性都应该考虑在内。
5.公正中立:公文需要严谨、公正和中立。
杜绝主观情感色彩,表达客观事实。
不得包含个人意见或偏见,并避免歧视性语言的使用。
6.表述简洁:公文应尽量使用简洁的表达方式,避免使用冗长的句子和复杂的词汇。
有需要时,可以使用条款或表格来清晰地呈现信息。
7.格式规范:公文需要遵守特定的格式和标准,以确保统一性和专业性。
这包括字体、字号、行间距、页边距和标点符号的使用等。
8.文法正确:公文的文法应该准确无误,避免拼写、语法和标点符号的错误。
需要对文档进行仔细校对和审查,确保没有任何错误。
9.直奔主题:公文需要直接而迅速地解决问题或传达信息,避免使用花哨的词汇或赘述。
重要信息应位于文档的开头或标题中。
10.信息安全:公文中的机密信息需要受到适当的保护,并在必要时使用密码或加密方式进行传输。
11.合法合规:公文需要符合相关的法律和规定,并遵守文化和行业的准则。
避免违反法律和道德标准的行为。
以上是撰写公文时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和原则。
公文写作需要严格遵守规范和要求,以确保文档的专业性和可读性。
这些原则和注意事项将有助于提高公文的质量和影响力。
公文写作中应该注意哪些格式规范和常见错误

公文写作中应该注意哪些格式规范和常见错误公文作为一种具有特定格式和规范的书面语言形式,在各类组织和机构中发挥着重要的沟通和管理作用。
无论是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还是社会团体,正确规范的公文写作都是十分必要的。
然而,在实际的公文写作过程中,人们常常会出现一些格式规范方面的问题以及常见的错误。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公文写作中应该注意的格式规范和常见错误。
一、公文格式规范1、标题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
一般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
例如,“XX 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
标题要居中排列,字体通常比正文略大,加粗显示。
2、文号文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发文顺序号组成。
例如,“国发〔2023〕1 号”。
文号一般位于标题的正下方,居中排列。
3、主送机关主送机关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统称。
主送机关的名称要顶格写在正文之前。
4、正文正文是公文的核心部分,要求条理清晰、语言准确、简洁明了。
每段开头空两格,标点符号使用要规范。
5、附件如有附件,应当在正文之后、发文机关署名之前注明附件的名称和件数。
附件的名称应当与附件内容一致。
6、发文机关署名发文机关署名应当使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
7、成文日期成文日期一般以领导人签发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领导人的签发日期为准。
成文日期要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
8、印章公文中有发文机关署名的,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并与署名机关相符。
印章要端正、清晰地盖在成文日期的上方。
二、常见错误1、文种使用不当文种是公文的类别标志,不同的文种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行文要求。
例如,“请示”和“报告”就容易被混淆。
“请示”是向上级请求指示、批准,需要上级给予明确答复;而“报告”只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等,不需要上级答复。
2、语言表达不准确公文语言要求准确、严谨、简洁,但有些人在写作时会使用模糊不清、含混的词语,或者表述啰嗦、冗长,导致意思表达不清晰。
公文写作的注意事项

公文写作的注意事项
公文写作是一种正式的文书写作形式,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文体规范,公文写作要求使用规范的文体,包括正式的词汇、句式和语气。
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表达和个人情感色彩。
2. 结构清晰,公文要有清晰的结构,包括标题、称谓、正文和
落款等部分。
每个部分的内容要明确、简洁,段落之间要有适当的
过渡。
3. 简明扼要,公文要求言简意赅,避免冗长的句子和繁琐的词藻。
使用简明的语言表达要点,尽量避免使用生僻字和复杂的词汇。
4. 逻辑严谨,公文的内容要有逻辑性,各个部分之间要有合理
的衔接和推理关系。
避免出现矛盾、重复或模糊的表达。
5. 准确准确,公文要求准确无误,包括使用正确的词语、语法
和标点符号。
避免出现错别字、语法错误或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情况。
6. 客观中立,公文要求客观中立,不带个人情感色彩或主观判断。
要以客观的事实和数据为基础,避免使用夸张、主观的描述。
7. 注意格式,公文要符合特定的格式要求,包括纸张大小、字体、行距、边距等。
要仔细检查格式是否符合规范,避免出现格式错误。
8. 注意审查,公文在完成后要进行仔细审查,包括内容的逻辑性、准确性和语言的规范性。
可以请他人帮助审查,以确保公文的质量。
总之,公文写作需要遵循规范的文体,结构清晰,简明扼要,逻辑严谨,准确无误,客观中立,注意格式和审查。
通过遵循这些注意事项,可以写出高质量的公文。
公文写作重点及注意事项

公文写作重点及注意事项公文写作是公务员及行政管理人员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良好的公文写作能力对于提升工作效率、传达信息、推动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介绍公文写作的要点和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提升公文写作能力。
一、公文写作要点1. 简明扼要:公文应该一言以蔽之,清晰简明。
避免冗长繁琐的句子和长段落,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确保信息传递的有效性。
2. 结构严谨:公文应具备明确的结构,包括标题、正文、附件等。
正文部分应遵循“总-分-总”的的原则,即先总览全文,再分述各个具体内容,最后再总结要点。
3. 用词准确:在公文写作中,使用正确准确的词汇是至关重要的。
尽量避免使用太过复杂或模棱两可的词汇,以免产生歧义或引起误解。
4. 表格和图表:如果需要表达详实的数据信息,可以在公文中使用表格和图表。
它们能够更直观地展示数据,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
5. 统一格式:公文应遵循所在机关或部门的规定格式,包括字体、字号、行距等。
统一的格式可以保证公文的整体形象和专业性。
6. 逻辑严密:在公文中,逻辑严密非常重要。
应该注意各个段落之间的衔接,确保思路清晰,避免信息跳跃或重复。
二、公文写作注意事项1. 辞章即人品:公文是代表机关或部门形象的重要文件,应该保持专业和严肃的态度。
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词汇和不文明语言,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2. 条理清晰:在公文写作中,按照事务的具体要求和逻辑顺序组织文稿。
避免文章内容杂乱无章,给读者带来困扰。
可以使用目录、分部分章等方式使文档更加条理清晰。
3. 避免主观色彩:公文应该客观中立,不应包含个人态度或主观色彩。
避免使用情感化的词汇或个人观点。
4. 注意文件审查:在撰写公文后,务必进行仔细的审查和校对。
检查文件中的错误、语法错误或拼写错误,以保证公文的质量和专业性。
5. 注重细节:在公文写作中,细节决定质量。
注意写作中的标点符号、段落缩进、首行缩进等细节,以确保文档的整洁与规范。
6. 保持客观中立:能够客观公正地表达观点是公文写作的重要要素。
公文写作中应注意哪些常见问题

公文写作中应注意哪些常见问题公文作为一种具有特定格式和规范的书面语言,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组织中发挥着重要的沟通、传达和决策作用。
然而,在公文写作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公文的质量和效果。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公文写作中应注意的常见问题。
一、格式规范问题1、标题格式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明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一般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
在格式上,标题应居中排列,字体、字号要符合规定。
2、文号编写文号是公文的重要标识,要按照规定的格式和编码规则进行编写,确保文号的唯一性和准确性。
3、正文格式正文的字体、字号、行距、缩进等都有一定的规范要求。
段落要分明,层次要清晰,每段开头一般要空两格。
4、落款包括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
署名要与发文机关名称一致,成文日期要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
二、语言表达问题1、准确性公文语言要求准确无误,避免使用模糊、含混的词汇。
数据、事例等要真实可靠,引用政策法规要准确恰当。
2、简洁性公文应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啰嗦。
删除不必要的修饰词和废话,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核心意思。
3、规范性要使用规范的现代汉语,不使用方言、俚语和生僻字。
遵循语法规则,避免语病和错别字。
4、专业性根据公文的主题和受众,使用相应的专业术语和行业词汇,体现公文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三、内容逻辑问题1、主题明确公文要有明确的主题,所有内容都应围绕主题展开,不能偏离。
2、结构合理常见的公文结构有总分总、总分、分总等,要根据公文的类型和内容选择合适的结构,使公文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3、逻辑严密段落之间、句子之间要有严密的逻辑关系,遵循因果、递进、转折等逻辑规律,避免出现逻辑混乱的情况。
4、内容完整公文应包含必要的要素,如背景、目的、措施、要求等,不能有重要内容的遗漏。
四、政策法规问题1、合法性公文内容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不能与现行法律政策相抵触。
2、时效性要关注政策法规的更新和变化,确保公文所依据的政策法规是最新有效的。
公文写作要点注意事项

公文写作要点注意事项公文写作是一种正式、规范的文体表达方式,其目的是传达重要信息,要求准确、简明、规范,因此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一、目的明确在写公文时,首先需要明确写作的目的,明确要传达的信息是什么,这样才能确保公文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同时,也可以避免写作时出现废话、冗长、内容混乱等问题。
二、结构清晰公文要求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一般而言,公文的结构包括标题、正文和落款等部分。
在正文中,应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表述,逐步展开,尽量避免跳跃性的表述。
另外,正文应该关注主要内容,不应出现无关紧要的信息,以免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
三、语言简练公文的语言要求简练明了,要避免使用过多的修辞手法,避免使用官僚主义的难懂词汇和长句子。
公文的语言应该简明扼要,用词准确,避免含糊不清、含义模糊的表达。
四、依据规范公文写作要根据相关的规范进行。
例如,在书写格式上,要遵循文字、行距、字号、标点等要求;在用语上,要符合公文写作的规范,尽量使用标准词汇和用语;在用字上,要正规、规范,不得使用生造词、繁体字、方言词等。
五、注意审查在完成公文写作后,务必进行审查。
审查包括对内容的审查、对语言的审查、对格式的审查等。
内容审查要确保信息准确、完整、合理,语言审查要确保用词准确、简练、流畅,格式审查要确保整齐、规范、一致。
六、维护形象公文是公共文书,代表了单位或个人的形象。
因此,公文的写作要保持专业、严肃的态度,避免出现口语化、随意化的表述,不得涉及个人情感、个人观点等。
公文的形象对外界的认识和评价有重要影响,所以要以严谨、准确、规范的姿态完成写作任务。
最后,公文写作需要不断的实践和积累,通过对相关规范的学习和运用,以及不断研究和总结公文写作的经验,才能逐渐掌握写作技巧,在实际的工作中写好各类公文。
公文写作的五大禁忌

公文写作的五大禁忌:
一、不闻不问:
1.跟进时代。
2.学而不透:深入学习新的政策理论。
二、不懂规矩:
1.格式把握不准。
2.身份把握不准:注意身份,上行文要谦恭、恳切、尊重。
下行文要肯定、庄重、鼓励。
平行文要商榷、讨论、互相尊重。
3.用语把握不准。
三、不分场合:
1.不符实际,上下一般粗。
上级文件的搬运工,没有可操作性。
2.不接地气,没有“泥土气息”。
讲基层想听的话,解决问题的话,群众的心里话。
3.不看对象,一份“套餐”吃到底。
看对象、听众讲话。
四、不务实事。
公文是为解决实际问题,不要假大空。
1不知事,不了解问题根源。
3.不识事,透过现象看本质,找根源,拿到症。
3.不就事,措施不力,对策办法不多,要解决问题。
五、不见高低:
1.逻辑混乱,行文、语句混乱。
2.四平八稳,过于中规中矩,不出彩。
要做到不用吹糠就见米。
3.主次不分。
详略不当,要掌握整篇平衡。
4.提炼不够,提炼中心观点,围绕观点展开论述。
5.火候不佳,鲜活表达,出其不意,让人眼前一亮。
公文写作应注意哪些事项

公文写作应注意哪些事项写一篇公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事项:1. 真实性与准确性:公文必须基于真实的事实和正确的信息,不能夸大或歪曲真相。
确保所提供的数据、背景信息和陈述与实际情况一致。
2. 清晰简洁:公文应言之有物,表达简明扼要,避免使用模糊或含糊不清的措辞。
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多的行政术语或是晦涩难懂的文辞。
3. 结构合理:公文应有清晰的结构,包括标题、主题段、内容段落和结尾等部分。
确保每一部分都明确表达所需的信息,并按照逻辑顺序进行组织。
4. 正确的格式与用词:不同类型的公文可能有不同的格式要求,如信函、备忘录、报告、决议等。
公文应遵循所需的格式规范,并使用适当的用词和术语。
5. 适度的正式性:公文的语调通常较正式,但也要避免过度正式化。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应的语气和用词,尽量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
6. 注意审查和修订:在完成公文后,应进行审查和修订,确保文档的流畅性和准确性。
检查拼写、语法和标点等方面的错误,并对不必要的信息进行删除。
7. 确保机密性:对于涉及敏感信息或机密事务的公文,应特别注意保护机密性。
使用安全的传输和存储方式,并遵守相关的隐私和数据保护规定。
8. 及时发送与跟进:公文通常有一定的时效性,确保在截止日期前及时发送。
同时,跟进公文的交付,并确保相关人员已经收到并理解其内容。
总之,在写公文时,要遵循准确性、清晰简洁、结构合理、适度正式、格式与用词准确、审查修订、保护机密性以及及时发送和跟进等基本原则。
在撰写公文时,需要注意的事项还有很多。
以下是一些与公文写作相关的其他重要事项:9. 合法合规:在撰写公文时,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组织规定。
确保公文内容和行为符合法律和道德的要求,维护合法合规的原则。
10. 目标明确:公文的目标应该明确清晰,写作时要思考公文的目的和目标受众,并根据不同的目标制定合适的写作策略和语言风格。
11. 考虑读者需求:考虑读者的需求和背景,以便以一种更适合他们的方式向他们传达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文写作注意问题
一、字体要求
标题:方正小标宋简体,小二号(若无此字体可到网上下载)正文:仿宋_GB2312,小三号,行间距26-32磅,根据文件长度情况适当调整。
数字处理:文本形成后,做全选,然后在字体里选TIME NEW ROMAN字体(目的对阿拉伯数字和英文字母处理美观)。
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一”(黑体,不加粗),第二层为“(一)”(楷体_GB2312,加粗),第三层为“1.”(阿拉伯数字后面是实心圆点,不是顿号,三层之后加粗,不改字体),第四层为“(1)”。
如果只有两个层次,可以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1.”。
二、标题
1. 拟写公文标题时,一般先写介词“关于”,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并准确标明文种,任何情况下不得省略文种。
2. 一个题目中只能有一个“关于”、一个“通知”、一个“转发”或“印发”,要避免重复。
3. 一行放不下分成两行时,第一行不要挤满,一个词语不要分行,要调整到同一行;第一行要比第二行长,居中排列保持
4. 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5. 标题中单位名称对内可简写,标题尽量简单明晰,字数一般不超过40个。
例如:“关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XX市分行增设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开办网点的请示”可以简写为“关于XX市分行增加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网点的请示”。
用最少的字数表达清楚意思即可,不用面面俱到。
对外单位名称要标明全称。
转发公文被转单位名称不得省略。
三、主送单位
应写全称,例如“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辽宁省分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XX监管局”等。
主送机关顶格书写,加冒号。
四、附件
公文如有附件,应当在正文下空1行,左空2字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
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字,数字后标小圆点,附件名称不加书名号,其后不加标点符号。
转发文件时可以不在正文中标注附件。
附件页:要在附件首页左上角标注“附件”,后标全角冒号。
多个附件要按顺序标注“附件1:”“附件2:”……字体:仿宋_GB2312,字号:小三,加粗。
并按顺序插入页码。
五、成文日期
要大写,例如“二○○九年七月一日”,非“二00九年七月一日”(菜单栏“插入”→“特殊符号”→“○”)。
成文日期为签发日期,不要单独在一页,要和正文在一页,可以通过调整正文行距来实现。
成文日期位于距离正文4行的右下角,后面空4字
距离。
盖章后,印章上沿与正文要有1行距离。
六、版记格式
1. 主题词。
一般为规范化名词,应包括文种。
上行文主题词要在OA系统提供的规范化主题词中选择,OA系统中没有的,要在主题词后面标注“△”。
“主题词:”应顶格,词目之间空1个汉字的位臵,词目之间、结尾不用标点符号。
主题词要便于计算机检索,体现文件重要内容。
抄送不能为个人,如需送行领导可成文后传阅行领导。
2. 抄送单位。
应当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按先外后内、先大后小的顺序排列,行内部门应在前面加注“行内:”。
无抄送单位的,将抄送文本框和反线删除,不予保留。
3. 版记一律在封底,单独在一页。
七、表格
要调好,尽量内容在一页内,打印预览确认无误后再上传。
正文中表格字体一般用楷体_GB2312(标题四号、加粗,表内小四);附件表格字体一般用宋体。
数字字体:Times New Roman。
Word(excel)表格格式:
标题:宋体、三号(18号)、加粗、居中排列
表内:宋体、小四(12号,根据内容多少定)、居中排列(长句居左排列,以美观为宜)。
备注:仿宋_GB2312、五号(11号)、居左排列
八、拟发上行文需注意问题
(一)请示
1. 一事一请。
一般为一个主送机关。
如需同时送其他机关,应当用抄送形式,但不得同时抄送其下级机关。
2. 最后以“当否,请批复”为结语,非“当否,请批示”或者“妥否,请批复”。
3. 请示必须以附注形式注明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紧贴日期下一行,居左空2字,加圆括号。
(二)报告。
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陈述性公文,不得夹带请示事项。
报告一般结尾以呈请语“特此报告,请审阅”或“以上报告如有不妥之处,请予指正”作结。
(三)意见。
意见用于上行文时,可以对某一重要问题提出看法、建议,呈报上级批准;可以提出问题,请求上级单位帮助予以解决。
注:请示和报告的区别:请示是在事前,报告在事后;请示应一文一事,报告可以一文多事;请示只送一个受文机关,报告则相对灵活;请示要求上级批复,报告一般不用批复。
九、公文中常见错别字(括号中为正确的)
∕账:记账、账目、账本
\帐:帐篷、蚊帐、帐子
∕作:作废、作假、作为、作处理
\做:做文章、做官、做人、做事
再接再励(厉)精神可佳(嘉)防碍公务(妨)
准备就序(绪)待人诚肯(恳)权力义务(利)
自行其事(是)直接了当(截)迫不急待(及)
任人为亲(唯)不加思索(假)滑而不实(华)
肯请(恳)题纲(提)精减(简)布署(部)部臵(布)必竟(毕)既使(即)签定(订)充份(分)过份(分)
处份(分)份外(分)份子(分)份内(分)事必(势)种养殖(种植养殖)
十、其他应注意问题
1.“截至”或“截止到”XX月XX日,非“截止XX月XX日”。
2. 公文中日期要写全,例如“2009年”不能写成“09年”。
3. “第”字后面跟大写数字,例如“第一季度”、“第二位”。
4. 公文中尽量避免“了”、“的”等多余的虚词,例如“为了提高竞争力”→“为提高竞争力”、“抓住发展的契机”→“抓住发展契机”。
5. 转发公文或者公文中引用其他公文时,被转发或被引用公文标题后要标注发文字号,用圆括号括起来。
发文字号中年份为公元纪年,用六角括号括入,非圆括号或方括号。
例如:“现将总行《关于规范本外币储蓄代扣代缴利息税手续费处理流程的通知》(邮银办发…2009‟576号)转发你们,请认真学习,并严格按通报要求执行。
”
6.法规、规章、制度等不能直接以正文形式出现,需拟正文后,再以附件形式出现。
标题应为:关于印发XX规章的通知。
7. 常用法定公文文种有决定、通知、通报、通告、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十种,其他法定公文外的文种如规划、计划、要点、安排、活动方案等不能以法定公文的形式制发公文。
如要以公文形式下发计划、安排等,应以“关于印发XXXX规划、计划、要点、安排、方案等的通知”的形式,使用的文种是通知。
8. 人名、地名、单位名称等名词在一篇公文中数次出现时要表述一致;如果需要排列次序,要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不能
随意用简称。
9. 密级文件不得通过网络或传真流转,一律用纸质形式通过机要形式邮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