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示公文写作的注意事项
公文写作中的请示和报告书写要点

公文写作中的请示和报告书写要点请示和报告是公文写作中常见的文体形式,它们在组织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撰写请示和报告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一、请示的写作要点1. 前言部分:首先应明确请示的目的和内容。
可以引用引文、案例或数据,突出事实和问题,并简要说明所需解决的问题。
2. 正文部分:详细说明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对决策的建议。
要提供充分的事实和理由,确保请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 结尾部分:总结请示的要点,再次强调希望得到批准或回复的事项,并表示感谢和敬意。
二、报告的写作要点1. 引言部分:概述报告的目的和背景,简要介绍相关情况,引起读者的兴趣。
2. 主体部分:详细陈述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可以使用图表、数据等方式来支持论述,使报告更具说服力。
3. 结论部分:概括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强调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出进一步的行动计划。
4. 附件部分:根据需要,可以附上相关的调查、研究、统计数据等资料,以便读者查阅。
三、请示和报告的格式要求1. 字体和字号:一般使用宋体或仿宋字体,字号一般为小四号(12号)或五号(10.5号)。
2. 段落格式:每段开头空两个字,段落之间空一行。
首行缩进2个字符,段落末尾不留空行。
3. 标题格式:请示和报告的标题应居中,字号比正文稍大,加粗或使用黑体字。
4. 页眉和页码:页眉中应标明文件的密级、文件编号、文件名称、页码,页码位于页眉右侧。
5. 文件日期:在文末以“文”或“呈”字开头,下面空一行,紧接着写上日期。
请示和报告的撰写要注意语言简洁明了、逻辑严谨、态度诚恳、重点突出。
同时,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技巧,使文笔生动有力,让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
撰写请示需掌握的三个要领—公文写作

撰写请示需掌握的三个要领—公文写作
1、详细、准确地写明请示事由。
不仅应在标题上写清,还要在在正文里写明请示什么问题,为什么要向上级请求。
请示事项要专题专文,以便上级及时答复。
2、明确提出本单位对解决这一问题的意见,供上级参考。
意见要写得有理有据,必要时可引证有关的现行政策、规定条文。
如本单位意见分岐,要分别陈述不同意见的内容,并加以分析比较,还可提出倾向性的意见,供上级权衡、批复。
3、具体提出对上级的要求。
包括希望按某个最佳方案批示;由于时间限制,或事态严重,希望上级尽快答复,甚至务请在什么时限内答复;提请上级批复时需要注意或强调的问题,否则可能引起什么不良后果;在上级正式批复前,建议上级同意暂先按什么原则进行工作;等等。
向上级提出上述要求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上级及时、准确的批复,但行文中切勿使用要挟的言辞。
1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请示的写作范文公文写作请示格式

请示的写作范文公文写作请示格式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的呈请性、期复性公文。
一、标题:制发机关名称+事由+请示。
二、正文:请示的原因:陈述情况,阐述理由,讲情必要性和可能性,最后用“为此,请示如下”。
请示的事项:写明请示要求,如请求物资要写明品名、规格、数量,请求资金要写明金额。
三、结尾语:多用“上述意见,是否妥当,请指示”。
“特此请示,请予批准”,“以上请求,请予审批”,“以上请示,请予批复”,“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转各部门执行”等语。
注意事项:一文一事;一个主送机关;逐级请示。
请示的写作要求:(一) 一文一事一份请示只能写一件事,一些单位向上级机关请示,经常把好几个问题写在一起,认为只要能解决一个问题就行了,结果一个也不解决不了,因为“一文多事”牵涉的单位多了,涉及的政策也多,任何一个上级机关都很难答复,几个单位同时答复更不可能。
(二) 不多头请示一份请示,只送一个上级领导机关或上级主管部门,不能同时主送两个以上机关,更不能分头送给多个领导。
如有需要,有关的单位可用抄送的形式。
这样,可以避免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
一些单位以为多头分送保险,搞“广种薄收”,结果常常是谁都有关系,但谁都不管,失时误事。
(三) 不越级请示请示与其他公文一样,一般不越级请示,如果因特殊情况或紧急事项必须越级请示时,要同时抄送越过的机关。
(四) 不得抄送下级机关请示是上行公文,行文时不得同时发下级机关,更不能要求下级机关执行上级机关未批准和未批复的事项。
关于申请抗旱救灾资金的请示陕西 ___:自xx年入春以来,受气候异常影响,我省大部分地区降雨持续偏少、干旱形势严峻,个别地区滴雨未下,给农业和粮食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和损失,对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截至xx年4月20日,我省农作物总受灾面积达到191071亩;其中--县受灾面积达到101876亩,--县78847亩,--县10348亩。
农作物成灾(重灾)面积达到103108亩,目前因干旱绝收面积达到13568亩,农作物预计经济损失达到4800万元;目前有38000亩农作物因干旱无法下播,干旱天气致使部分农作物发生虫灾,影响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公文写作中的请示和回复函写作要求

公文写作中的请示和回复函写作要求请示和回复函是公文写作中常见的文种,其撰写要求如下:一、请示函的撰写要求请示函是指下级单位向上级单位请示或报告事项的文书。
请示函的格式如下:单位名称(公章)日期尊敬的××:我单位××(职务)向贵单位请示以下事项,请予批复:(正文)具体请示内容应准确、清晰、简明。
必要时可以附上相关材料,并对重要事项进行重点标注。
此致礼正文部分对事由进行具体陈述,注意条理清晰、语句通顺、层次分明,突出重点。
请示函的结尾部分为礼貌性的表达,可选择适当的词语,如“敬请批示”、“敬请回复”等。
二、回复函的撰写要求回复函是指上级单位对下级单位的请示、报告进行批复的文书。
回复函的格式如下:单位名称(公章)日期尊敬的××:我单位已对贵单位于××年××月××日提交的请示(报告)进行了认真研究,并作如下回复:(正文)回复函需对请示内容逐一进行回答,回答要明确、具体,注意礼貌和尊重,避免出现模棱两可或冷处理的情况。
此致礼回复函的结尾部分同样是礼貌性的表达,应选择适当的词语和措辞。
回复函的正文也需要注意条理清晰、语句通顺、层次分明的要求。
三、公文写作中的注意事项1. 整洁美观:公文的格式要整齐,字迹清晰,纸张干净。
可以使用电脑打字,或者使用规范的书写工具。
2. 文章流畅:语句通顺,层次分明,结构合理。
段落之间要有过渡,保持行文连贯,避免出现表达不清晰或重复的问题。
3. 准确表达:请示和回复函需要准确表达意思,避免模棱两可或歧义的情况。
可以使用明确的措辞和具体的描述,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
4. 礼貌得体:请示函和回复函都需要以礼貌的形式进行撰写,注意选用得体的称呼和礼貌性用语,展现良好的工作态度和沟通方式。
以上是公文写作中请示和回复函的撰写要求。
撰写时请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具体操作,并注意格式的规范和内容的准确性,以确保公文的质量。
公文写作中的请示和回复函写作指南

公文写作中的请示和回复函写作指南公文作为一种正式的书面文体,是各级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工具。
在公文写作中,"请示"和"回复函"是常见的表达方式。
本文将为您介绍请示和回复函的写作指南,帮助您准确、规范地撰写公文。
一、请示的写作指南请示是指在处理重要事务或决策之前,下级单位向上级单位报告,并请求上级单位批准或提供指导意见的一种书面表达方式。
以下是请示写作的指南:1. 标题和格式请示的标题应该简明扼要地概括报告的内容,并标明主题。
格式上应按照公文的规范要求,包括发文单位名称、题号、日期等。
2. 清晰的陈述事由在请示的正文部分,首先应当清晰地陈述事由和背景,包括问题的起因、性质和相关的背景信息。
重点突出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 清楚的请求和目的紧接着,明确地提出请求,表达对上级的期望。
可以使用委婉但坚定的语气,确保请求表达明确,以便上级单位能够准确理解您的需求。
4. 详实的材料附件请示函应当根据需要附带相关的材料,以便上级单位能够全面了解问题的背景和细节。
附件应当准确、完整,并在正文中简明扼要地进行说明。
5. 温和的语气和礼貌性请示函应当使用正式而客观的语言,避免使用夸张、主观或负面的词语。
要注重语气的委婉和礼貌,以显示对上级单位的尊敬和谦逊。
二、回复函的写作指南回复函是上级单位对下级单位所提请示的答复和回应。
以下是回复函写作的指南:1. 标题和格式回复函的标题应明确表明回复的对象和主题。
在格式上应遵循规范,包括发文单位名称、题号、日期等。
2. 称谓和致辞回复函的开头部分应使用恰当的称谓,对下级单位表示谢意,并简述一下回复的目的和概述。
言辞上要亲切友善,体现上级对下级的关心和支持。
3. 对问题的回答和解决方案在回复函的正文部分,对下级单位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明确的回答。
回答应当准确、简明扼要,避免废话和模棱两可。
如果问题复杂,可以在函中引导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公文写作中的请示与建议函的撰写规范

公文写作中的请示与建议函的撰写规范请示与建议函是公文写作中常见的文体,用于向上级或相关部门提出问题征求意见或提建议。
请示与建议函的撰写需要遵守一定的规范与格式,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和专业表达。
本文将介绍公文写作中请示与建议函的撰写规范,帮助读者在实际写作中做到准确、规范、专业。
一、格式与布局请示与建议函的格式和布局一般包括信头、称呼、正文、落款和附件等部分。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部分的要求。
1. 信头:信头应包含机关或单位的名称、地址、邮编、发文日期等。
信头通常位于纸张的上方靠左边。
2. 称呼:请示与建议函的称呼包括收信人的姓名、职务以及收信单位的名称等。
请示信中的称呼和称谓尽量使用正式的用语,建议信则可以使用较为亲切的称呼。
3. 正文:请示与建议函的正文内容需清晰、明确、简洁。
请示信的写作应详细说明请示的内容、原因以及需要上级采取的措施,同时提出相应的建议。
建议信的写作应先描述问题或现状,然后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并陈述建议的理由和效果。
4. 落款:落款部分应包括署名人或机关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
请示信的落款一般包括署名人的姓名、职务以及单位的名称和日期;建议信的落款则包括提建议人的姓名和组织机构。
5. 附件:附件是请示与建议函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供相关的数据、资料或详细说明。
附件在落款部分之后,需注明附件的数量和名称,如附件1:“XXX报告”。
二、语言与表达请示与建议函的语言应准确、规范、简练。
下面将从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三个方面介绍撰写要求。
1. 语言准确性:请示与建议函的语言要求准确,避免使用模棱两可或含糊其辞的语句。
表达内容要明确,细节要清晰,以便读者理解并能够采取相应的行动。
2. 表达简练性:请示与建议函的陈述要力求简练,避免冗长的句子和废话。
采用简练的表达能够提高读者的阅读效率,并更好地实现信息的传达。
3. 写作技巧:请示与建议函的撰写可以借助一些写作技巧,如使用分条或序号来排列建议,使用图表或数据来陈述问题的严重性或变化趋势等。
公文写作之请示

公文写作之请示公文写作在现代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传递信息和管理内部关系的作用。
其中,请求意见书(请示)作为重要的公文形式之一,是请求上级部门或领导支持、指导、批准某项业务或事项的专用文书。
严谨的请示文书不仅有助于确保事务的顺畅进行,还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效率和形象。
一、请示的概念请示是指请求上级部门或领导对自己拟进行的事项或计划作出决策和指导,进而促使工作的进展。
其主要作用是在请求支持、批准、指导、核准某项事务时,经上级机关或领导同意方可进行,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组织的顺畅运转。
请示是一种对上级的一份严谨的要求,需确保要素的完整,表述清晰。
二、请示的内容请示文书需紧扣实际,清晰明了,表述精准,以下是常见的请示内容:1.事由:需表述被请求之件事或实际情况,并简要说明原因,需说明被请求涉及的范围和预计所需时间。
2.目的:需明确请求的具体目的,请求达到何种目的,需在文中说明。
3.内容:需将被请求之事项或计划具体说明,表述清晰明了,地方政府请示行政监管被请求之服务,需一一走访清晰,避免被拒。
4.方案:请示文书必须有可行性方案,将可行的方案在请示文书内详细说明。
5.落实:请示文书必须给出拟落实方案,确保被请求机构可以履行其任务和责任,落实效果达到预期结果。
三、请示的结构特点请示文书在结构上具有以下特点:1.标题:请示文书的标题需简单明了,明确被请求之事项。
2.缘由:缘由是整篇请示文书的开头,需说明被请求的事项以及缘由,简单明了。
3.正文:正文为请示的核心部分,需清晰明了的描述被请求之事宜或计划,各项内容需简单明了,具体清晰,展现请求的实际意图。
4.结论:结论是请示文书最后的部分,需简洁明了,直接表达请求的是什么决定和取得的保障。
5.签署:请示文书在结尾处需标明提出请求单位和请求者,需用正式的印章和签字,并使用加盖公章的方式进行认证。
四、请示的注意事项请示文书需要遵循以下注意事项:1.请示需严格按照公文格式书写,需符合国家规定。
请示公文写作的注意事项

请示公文写作的注意事项请示公文写作的注意事项请示公文是一种下级向上级请求指示、批准的上行文,在社会正常的工作程序和结构中,与其他种类的公文一样,有着自己特殊的功用与意义。
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了请示公文写作的注意事项,希望对大家有用。
请示公文写作的注意事项一、因个性化写作而不遵守规范性新媒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不断出现,写作更趋于个性化。
但规范性是所有公文写作必须遵循的共性要求。
为了便于工作事务的处理,提高工作效率,顺利完成社会机构间信息的交流与沟通,规范性能删简工作过程中的细枝末节,使有关人员能将注意力集中到公文的核心部分——规范而格式化的公文内容与形式,帮助加快公务处理的速度。
对请示公文的写作来说,规范主要体现为遵守一定的格式。
如按首部——标题及主送单位,正文,尾部——发文机关、日期的前后顺序排列;注意标题的两种写作格式:由请示单位、请示事由、文种组成,如《×市人民政府关于×××的请示》,或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如《关于寒假期间开展帮困活动的请示》;对应社会机构“上下”分层与“左右”平行结构的批准与呈转请示,都应包括理由、内容和结语三个主要部分。
而在请示理由部分,注意简要阐述请示的背景或根据,概括请示事项,以“现……报告如下:”作结;请示内容部分包含请示事项、阐明道理或事实等内容;请示结语部分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常用“是否妥当,请批示”、“特此请示,请审批”、“如无不妥,请批转有关单位执行”等语句。
这些是任何有意个性化的请示行文,都应该遵守的规范体例。
二、因体现主观性认识而忽略客观性表达请示毕竟是由围绕单位事务而由人写作的公文,所以其中的主观性必然存在。
比如在文字的运用、句式的排列、段落的逻辑、语气的谦恭等,会因人而异。
但请示是关于社会事务信息交流与联系的一种工作应用文,其表述与传递的内容的客观性——实际工作事务及处理,使得请示公文写作,是非虚构的、客观的;其上行文的“身份”,还使请示在行文中,需杜绝过于外显、强烈的主观色彩,避免让上级部门留下给其施压的印象,而影响到请示的及时批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示公文写作的注意事项
请示公文写作的注意事项
请示公文是一种下级向上级请求指示、批准的上行文,在社会正常的工作程序和结构中,与其他种类的公文一样,有着自己特殊的功用与意义。
尤其在当今特定的历史时期,网络技术带来了人类社会的全面改变与发展,中国社会出现了许多从来不曾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社会工作也面对更多政策明确规定以外的情况。
请示公文的写作与运用,需要得到更新的认知与重视。
在当下实际工作场景中,下级单位遇到超出自己部门职权以外的事务,需要上级批准,或涉及多个部门和地区的事情,需要上级协调,这样的情形已变得日常而频繁。
在新的形势和不断加快的社会节奏中,请示公文的写作与呈报,在量大的同时,必须注意到质的提高。
为了让上级机关迅速了解请示的情况、知晓请示的意见、明晰请示者的立场,以便及时答复、批示或批准,需注意在写作中避免以下几种情况的出现:
一、因个性化写作而不遵守规范性
新媒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不断出现,写作更趋于个性化。
但规范性是所有公文写作必须遵循的共性要求。
为了便于工作事务的处理,提高工作效率,顺利完成社会机构间信息的交流与沟通,规范性能删简工作过程中的细枝末节,使有关人员能
将注意力集中到公文的核心部分——规范而格式化的公文内容与形式,帮助加快公务处理的速度。
对请示公文的写作来说,规范主要体现为遵守一定的格式。
如按首部——标题及主送单位,正文,尾部——发文机关、日期的前后顺序排列;注意标题
的两种写作格式:由请示单位、请示事由、文种组成,如《×市人民政府关于×××的请示》,或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如《关于寒假期间开展帮困活动的请示》;对应社会机构“上下”分层与“左右”平行结构的批准与呈转请示,都应包括理由、内容和结语三个主要部分。
而在请示理由部分,注意简要阐述请示的背景或根据,概括请示事项,以“现??报告如下:”作结;请示内容部分包含请示事项、阐明道理或事实等内容;请示结语部分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常用“是否妥当,请批示”、“特此请示,请审批”、“如无不妥,请批转有关单位执行”等语句。
这些是任何有意个性化的请示行文,都应该遵守的规范体例。
二、因体现主观性认识而忽略客观性表达
请示毕竟是由围绕单位事务而由人写作的公文,所以其中的主观性必然存在。
比如在文字的运用、句式的排列、段落的逻辑、语气的谦恭等,会因人而
异。
但请示是关于社会事务信息交流与联系的一种工作应用文,其表述与传递的内容的客观性——实际工作事务及处理,使得请示公文写作,是非虚构的、客观的;其上行文的“身份”,还使请示在行文中,需杜绝过
于外显、强烈的主观色彩,避免让上级部门留下给其施压的印象,而影响到请示的及时批复。
不管是请示理由对背景和原因的简述,还是请示内容中事项与道理的提出、请示结语的使用,都应建立在真实、可信并可行原则基础上:背景及原因是客观存在的,而非想象与杜撰;请示的内容中,事项列举既是客观呈现,亦可在未来进行操作,道理的阐释则符合社会逻辑与规律,虚非假想而务实;请示结语要表达请示要求与目的等。
虽然间以适当的主观性,比如在阐述请示事项与道理时,以言真意切而晓之于理,以深刻的认识而动之以情,有时能更容易打动上级,以获批复。
但切记要把握好请示
的客观性涵容,忌以掺杂过多感情性的主观描述与表达,扰乱了上级对请示事实及道理的判断,比如“我们认为”、“一定要”等语词的运用需谨慎,请示行文的主观性若引起上级部门的反感,会使请示的批准、转呈被耽搁,或不予批复而转回。
三、因注重详尽性陈述而缺少简要性概括
有时,不是每个请示都可用三言两语阐述清楚的。
作为一个单位的设想和建议,当其请示内容的事项较为复杂,道理不易说清楚的时候,下级部门偏向于对事项及原因等,进行详细而周全的阐述,唯恐有所遗漏。
当然,为了事项排列详细,运用分条分项的写法,采用事实和事理两类论据进行阐述,这都是可取的。
因为具体、明晰的事项,周密而充分的说理,能使
上级对该请示引起重视,对请示的内容了然于心,从而下定决心答复、批示或批准。
但详尽的陈述与表达,并不是动辄千言。
为了得到快捷、有效的批准
或转呈,请示更需要简明、扼要。
请示要一文一事。
一文多事,容易导致请示的重心不定。
请示理由可用导语形式,一句话即予说明。
请示内容是请示公文的重心,写作时,要注意使用概括性的书面语言,有顺序、有层次地排列请示事项,要用简省而逻辑严密的文字阐明道理。
另外,简短请示中,其后不需要加上相关过渡语;请示内容可根据请示的情况有无条文可依据,是知会还是请示,而决定仅提出请示事项,还是包括阐明道理之两项等。
这些对简要性的强调,无非是为了上级在面对越来越多的请示文件时,能更方便、更顺利,也更迅速地读完请示,做出批复。
在不断加快的社会节奏中,明确请示的写作目的,避开其写作的误区,不仅可以事半功倍,而且也是时代对请示公文写作提出的新的要求:探索之、实践之,将对未来相关社会事务的处理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