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一 第二章第二节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导学案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 第二章第二节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 第二章第二节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导学案)

高一化学导学案:编号:使用时间:班级:小组: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一课时)电解质及电离编制人:李百禄审核人:备课组领导签字:学习目标:1、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非电解质的概念,认识常见的电解质与非电解质;2、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从电离角度理解酸、碱、盐的本质;3、掌握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书写。

教学重点难点:电解质的概念,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自主学习】2.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在中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叫做电解质.。

如:非电解质:在中和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叫做非电解质。

如:3.电解质的电离(1)电离概念:电解质在中或状态下离解成的过程。

(2)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HCl ,H2SO4,NaOH ,Ba(OH)2,Cu(NO3)2 ,NH4Cl , NaHCO3,NaHSO4(溶液) 。

【合作探究】【思考与交流1】铜能导电的原因;NaCl溶液能导电的原因小结:物质导电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思考与交流2】1.分析下列物质不是电解质的原因①金属铜②蔗糖③澄清石灰水2. 常见的电解质3. 总结: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NaCl溶液(稀硫酸)能导电的原因;熔融NaCl能导电的原因NaCl晶体不能导电的原因;纯硫酸不能导电的原因【资料卡片1.】NaCl晶体是由Na+、Cl-按一定规律紧密地排列所形成的。

晶体中Na+、Cl-不能自由移动,因此晶体不能导电。

当熔融时,NaCl晶体中的Na+、Cl-也能成为自由移动的离子常温下硫酸是液态,是由硫酸分子构成,不存在离子;当硫酸溶于水时,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硫酸分子被破坏,变成的离子,并且能自由移动【思考与交流3】1.电解质发生电离的条件,2.“二氧化硫水溶液能导电,二氧化硫却是非电解质”。

如何从电离的角度理解电解质的本质(资料:二氧化硫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并发生电离)3.书写电离方程式注意; ;;4.电离的角度,概括酸、碱、盐的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如:,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如:,电离时能生成和的化合物叫做盐,如:【归纳小结】: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研究的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②溶解度不是决定电解质的因素;BaSO4难溶于水,BaSO4电解质。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离子反应说课稿(第一课时)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离子反应说课稿(第一课时)

离子反应说课稿(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1.《离子反应》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内容。

《离子反应》是重要的化学用语,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2.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都可能涉及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

《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能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极其发生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而学生刚进高一,元素化合物知识不丰富,电解理论又没有学习,因此本节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相当的难度。

这一节我把它分成二个课时。

第一课时讲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第二课时讲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3.学好这一节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

既巩固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它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在高考中几乎年年考。

二.学情分析① 已学习电解质与非电解质,能区分哪些物质是电解质、哪些物质是非电解质;② 已了解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会书写电离方程式;③ 已了解离子守恒,并能运用离子守恒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初步学会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以及所发生的反应。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会探究、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反应和反应事实,使学生了解研究事物从个别带一般的思想方法,体验研究问题寻找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参与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和唯物主义教育。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教学难点:1.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五.教法分析1、实验促学法: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理解并掌握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

人教版化学必修1说课稿:离子反应(第一课时)

人教版化学必修1说课稿:离子反应(第一课时)

人教版化学必修1说课稿:离子反应(第一课时)
人教版化学必修1说课稿:离子反应(第一课时)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的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节是学生认识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起始课。

从教材的体系看,它是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实验、酸碱盐电离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学习电解质溶液理论知识的基础,所以从体系看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研究方法看,它是研究化学反应分类方法的补充以及从本质分析化学反应的必备技能,是中学生现在及至以后学习化学、从事化学专业的知识和能力的重点。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 了解电解质的概念;B.引导学生能够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酸,碱,盐的本质;C.使学生了解到电解质在溶液中所起反应的实质。

(2)能力目标:通过演示实验和动画模拟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3)情感目标:激发探索研究物质和理论的兴趣,在探究过程中进行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引导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3.教材的重,难点:(1)重点:理解电解质,电离的定义,会用电离方程式表示物质的电离过程,从电离角度概括出酸,碱,盐的本质。

(2)难点:用电离方程式表示物质的电离过程,对酸,碱,盐本质的理解。

二.说教法古希腊生物家普罗塔弋说过这样一句话: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第1课时》教案

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含义;2、理解电离的定义,并掌握电离方程式的书写;3、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定义。

(二)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导电实验中引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定义;2、从电离的角度引导学生概括出酸的定义,并让学生完成碱和盐的定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演示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教学重点、难点:电解质含义教学方法:设疑、实验、讨论、讲解相结合教学过程:[引言]按照物质的分类,我们可以把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按照化合物种类的划分,我们又可以把化合物分为酸、碱、盐、氧化物。

在化学反应中我们还有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将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统称为离子反应,没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做非离子反应。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离子反应。

[实验演示] 分别把装有NaOH溶液、 HCl溶液、 NaCl溶液的三个容器用石墨电极与灯泡还有低压直流电源连接,灯泡能够发光,说明溶液可以导电。

进而引出把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等固体加热至熔化,它们也可以导电。

[提问]同学们回忆一下,在初中所学的知识中,除了以上物质,还有哪些物质在什么状态下可以导电?[板书]第二节离子反应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提问]酸、碱、盐导电的条件:水溶液或融熔状态。

[板书]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给概念中的“或”、“导电”、“化合物”加以讲解)[投影练习] 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_____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

HCl气体、 Ca(OH)2 固体、KNO3固体、CO2、Hg 、 NH3、KOH溶液、金刚石、石墨、蔗糖、酒精、硫、铝。

[学生讨论]主动回答。

[讲解]CO2、NH3与Hg 都不是电解质,我们为研究方便,将CO2、NH3称为非电解质。

[板书]非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师生共同小结]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概念应注意的问题。

必修一化学:第二章第2节《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导学案

必修一化学:第二章第2节《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导学案

【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第1课时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学习目标••••••••••••••1.理解电解质的概念。

2.理解电离的概念,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3.能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

•自主学习••••••••••••••一、电离的有关知识1.电离与溶液的电性物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即熔融状态)产生了能够的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

电离过程是不需要通电的,电离生成的阴离子和阳离子所带电量,电性(即“电荷守恒”),因此溶液不显电性。

2.电离与导电的关系溶质先发生电离,溶液才能够导电;溶液若能够导电,说明溶质发生了电离。

在能导电的溶液里,溶质是以的形式存在的,在不能导电的溶液里,溶质是以的形式存在的。

二、电解质1.电解质:在里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2.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三、电解质的电离1.概念:电解质在中或下离解成的过程。

2.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的书写(需同时满足“质量守恒”与“电荷守恒”)酸的电离:如H2SO4===碱的电离:如Ca(OH)2===盐的电离:如NaCl===3.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

(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的化合物,如H2SO4、HNO3。

(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的化合物,如NaOH、KOH。

(3)盐:电离时能生成和的化合物,如Na2CO3、NaCl。

[思考]NaHSO4溶于水时能电离出H+,NaHSO4属于酸吗?•合作探究••••••••••••••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区别电解质非电解质相同点均为化合物不同点水溶液或熔融状态能导电水溶液和熔融状态都不能导电本质区别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自身能发生电离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自身不能发生电离所含物质类型酸:H2SO4、HCl、HNO3、H3PO4、H2CO3、CH3COOH碱:NaOH、Ca(OH)2、NH3•H2O、Fe(OH)3盐:NaCl、KNO3、NaHSO4、CaCO3活泼金属氧化物:Na2O、CaO、MgO水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CO、P2O5非酸性气态氢化物:NH3部分有机物:蔗糖、酒精、CH4二、酸、碱、盐的溶解性1.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1)酸:无机化合物中,除硅酸(H2SiO3)不溶于水,大多数常见的酸均易溶于水。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第1课时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第1课时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第二节离子反应(第1课时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明确学习目标】1、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能判断常见的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2、能从电离角度进一步认识酸、碱、盐,学会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相关知识点回顾】1、初中我们做过“物质的导电性”实验,还记得下列物质哪些能导电吗?为什么能导电?盐酸、硫酸、NaOH溶液、Ca(OH)2溶液、蒸馏水、乙醇2、酸有哪些通性?为什么它们有通性?3、碱有哪些通性?为什么它们有通性?【预学能掌握的内容】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阅读课本P30~31相关内容,思考完成如下内容:1、电解质的概念:在或能够导电的,叫做电解质,如酸、碱、盐等。

蔗糖、酒精等是非电解质。

2、电离:电解质在中或熔融状态下,产生了的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

3、酸的定义:的化合物叫做酸。

【预学中的疑难问题】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交流展示〗小组交流课前预习收获与疑惑并积极展示。

〖知识拓展〗电解质与非电解质(1)在条件能导电的,称作电解质;在条件下都不能导电的,称作非电解质。

(2)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如金属铜能够导电,稀硫酸能够导电,但它们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3)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如NaCl固体,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Cu。

非电解质不导电,但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如Cl2。

(4)电解质不是指水溶液,而是指化合物本身。

如食盐水能导电,电解质是NaCl而不是食盐水。

(5)SO2、SO3、CO2、NH3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导电原因是与水作用后的生成物(H2SO3、H2SO4、H2CO3、NH3 ·H2O)电离所致,并非自身电离出自由离子,所以SO2、SO3、CO2、NH3等为非电解质,而H2SO3、H2SO4、H2CO3、NH3 ·H2O则是电解质。

(6)从物质类别来看,酸、碱、盐和活动金属氧化物是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绝大多数有机物和NH3是非电解质;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2.2离子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2.2离子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包括酸、碱、盐、金属氧化物、水)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两种情况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包括大多数有机物、非金属氧化物、部分氢化物)
三、电离:电解质离解成为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四、电离方程式
1、定义:
2.书写方法
五、酸、碱、盐的定义(电离的角度)
1、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

2、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OH-的化合物叫做碱。

3、电离时能生成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课后作业:1.课本P33—34 1、3、4
2.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⑴.有网友问:为什么我的惠普笔记本CQ40-506在我流了手汗和洗了澡之后,按方向键会触电?疼死了,发麻。

你能帮他解答吗?
⑵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各种各样的电池里面都填充有电解质,你能说出它的作用吗?
⑶我们家庭常用的调味品中,哪些是电解质?哪些是非电解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离子反应导学案(3课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离子反应导学案(3课时)

第二节离子反应(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电解质的概念,理解电离的概念,会书写电离方程式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碱、盐的定义3、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教学重点:电解质的概念及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教学难点:电解质的概念预学实验:NaCl溶液、硫酸溶液、蔗糖溶液的导电性。

一,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练习一〕:下列物质哪些能导电?哪些是电解质?①金属铜②固态NaCl ③HCl溶液④蔗糖⑤碳棒⑥酒精⑦KOH水溶液⑧熔融状态的KNO3还有哪些物质是电解质?合作探究一:哪些类别的物质是电解质呢?BaSO4是不是电解质?为什么?小结一:补充: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如:乙醇、蔗糖二,电离及电离方程式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30有关NaCl电离的介绍内容及图2-9⑴能发生电离的物质类别:______________⑵电离的条件(与通电有无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电离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电离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⑸电离的表示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流展示:书写下列化合物的电离方程式HClHNO3H2SO4Ba(OH) 2NaOHKOHCuSO4Al2(SO4 ) 3〔探究二〕:HCl 、HNO3、H2SO4电离形成的粒子有何共同之处?小结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酸的定义,尝试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

碱:盐:提升:参考H2SO4的电离书写NaHSO4 的电离方程式,并判断NaHSO4属于哪类物质?〔探究三〕:电解质溶于水形成的溶液与其它溶液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今有100mL1mol/L Na2SO4溶液①写出Na2SO4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溶液中阳离子数目为_________,阴离子数目为________________溶液中正电荷总数为___________,负电荷总数为_______________小结二:电解质溶液的特点:〔探究四〕:SO3、CO2、SO2 溶于水都能导电,综合应用电解质和电离的概念判断它们不是电解质?为什么?课后思考:思考1:CuSO4溶液和BaCl2溶液中分别存在哪些离子?思考2:这两种溶液混合后,离子还依然存在吗?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3:混合后哪些离子的数目减少了?为什么数目减少了?思考4:Cu2+、Cl-发生反应吗?又该怎样检验?巩固:练习册2.2第一课时离子反应( 第二课时)知能目标1.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一课时)电解质及电离
学习目标:
1、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非电解质的概念,认识常见的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2、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从电离角度理解酸、碱、盐的本质;
3、掌握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书写。

教学重点难点:电解质的概念,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自主学习】
1
2.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中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叫做电解质.。

如:
非电解质:在中和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叫做非电解质。

如:3.电解质的电离
(1)电离概念:电解质在中或状态下离解成的过程。

(2)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HCl ,H2SO4,NaOH ,Ba(OH)2,Cu(NO3)2 ,NH4Cl , NaHCO3,NaHSO4(溶液) 。

【合作探究】
【思考与交流1】
铜能导电的原因;NaCl溶液能导电的原因
小结:物质导电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思考与交流2】
1.分析下列物质不是电解质的原因
①金属铜②蔗糖③澄清石灰水
2. 常见的电解质
3. 总结: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
NaCl溶液(稀硫酸)能导电的原因;熔融NaCl能导电的原因NaCl晶体不能导电的原因;纯硫酸不能导电的原因
【资料卡片1.】
NaCl晶体是由Na+、Cl-按一定规律紧密地排列所形成的。

晶体中Na+、Cl-不能自由移动,因此晶体不能导电。

当熔融时,NaCl晶体中的Na+、Cl-也能成为自由移动的离子常温下硫酸是液态,是由硫酸分子构成,不存在离子;当硫酸溶于水时,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硫酸分子被破坏,变成的离子,并且能自由移动
【思考与交流3】
1.电解质发生电离的条件,
2.“二氧化硫水溶液能导电,二氧化硫却是非电解质”。

如何从电离的角度理解电解质的本

(资料:二氧化硫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并发生电离)
3.书写电离方程式注意; ;
;
4.电离的角度,概括酸、碱、盐的定义: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如:,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如:,电离时能生成和的化合物叫做盐,
如:
【归纳小结】:
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研究的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②溶解度不是决定电解质的因素;BaSO4难溶于水,BaSO4电解质。

③电解质导电必须是化合物本身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④电解质:酸、碱、大部分盐和活泼金属氧化物是;
非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大部分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⑤(高二待学)碳酸、醋酸是弱电解质,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

弱电解质在溶液中部分
电离,大部分以分子形成存在
【资料卡片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按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把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能全部电离的电解质。

强酸、强碱、大多数盐类和活泼金属氧化物是强电解质。

如:H2SO4、HCl、HNO3、NaOH、KOH、Ba(OH)2、Ca(OH)2、KCl 、FeSO4 、
Na2O、CaO、K2O等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弱酸、弱碱、水是弱电解质。

CH3COOH(醋酸)、H2CO3、H2S、HClO、HF、Cu(OH)2(金属活动顺序表中Mg以后的均属于弱碱)、
NH3.H2O、H2O
注意:
①BaSO4、CaCO3、AgCl等难溶盐是强电解质。

(虽然它们是难溶的,但是其溶于水的那部分能够全部电离成离子。


②书写电离方程式时,强电解质用“═”,弱电解质用“”
如:NH3·H2O NH4+ + OH-CH3COOH CH3COO-+H+,
NaHCO 3═Na++HCO3-,HCO3-H++CO32-
【练习】:讨论分析填空:
①金属铜②固态NaCl ③CO2④H2SO4⑤碳棒⑥酒精水溶液⑦KOH溶液⑧蔗糖⑨KOH ⑩MgO ⑾熔融状态的KNO3⑿葡萄糖
电解质:;非电解质:;能导电:
【巩固练习】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水溶液中能自身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化合物是电解质
B.凡是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物质叫非电解质
C.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
D.某物质若不是电解质,就一定是非电解质
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硫酸是电解质,纯硫酸可以导电
B. NaCl是离子化合物,熔融的NaCl可以导电
C. 硫酸钡难溶于水,硫酸钡是非电解质
D. 二氧化碳溶于水可以导电,所以二氧化碳是电解质
3. ( )下列状态的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
A.氯化镁晶体
B. 氯化钠溶液
C. 液态氯化氢
D. 熔融氢氧化钾
4. (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Cu B.SO2C.KHCO3D.酒精
5. ( )下列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的Cl―的是
A.KClO3溶液B.液态HCl C.KCl溶液D.NaCl晶体
6.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氯化钠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
B.溶于水后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C.硫酸钡难溶于水,但硫酸钡属于电解质
D.2L0.5mol/LNaCl溶液和0.5L1.0mol/LNaCl溶液,前者导电能力强。

7. ( )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NaHCO3 = Na++H++CO32―
B. FeCl3=Fe2++3Cl-
C. MgCl2=Mg+2+2Cl-
D. NH4NO3=NH4++NO3-
8. ( )下列各溶液中,Na+浓度最大的是
A. 0.8L0.4mol/L的NaOH溶液
B. 0.2L0.15mol/L的Na
3PO
4
溶液
C. 1L0.3mol/L的NaCl溶液
D. 4L0.5mol/L的NaCl溶液
9. (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0.2mol/L Ba(NO3)2溶液不正确的说法是
A. 500 mL溶液中的阴、阳离子总数为0.3N A
B. 500 mL溶液中NO3-离子浓度为0.2mol/L
C. 500 mL溶液中Ba2+离子浓度为0.2mol/L
D. 500 mL溶液中NO3-离子总数为0.2N A
10. ( )(双选)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存在溶质分子的是
A. HCl
B. NaOH
C. 醋酸
D. 蔗糖
11.现有九种物质:①铝线②石墨③氯气④硫酸钡晶体⑤纯硫酸⑥金刚石⑦石灰水⑧乙醇⑨熔化的硝酸钾。

其中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

12. 下列物质属于酸的是,属于碱的是,属于盐的是。

属于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能导电的是。

① HNO3②CH4③NH4HSO4 ④Ba(OH)2
⑤SO
3⑥NaCl溶液⑦熔融的Al
2
O
3
⑧铜
13. 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Na2CO3Al2(SO4)3
Ca(OH)2KAl(SO4)2
NH4HCO3NaHSO4
★NH3·H2O ★CH3COOH
巩固练习答案1~5A、B、D、C、C。

6~10C、D、D、B、CD。

11①②⑦⑨,④⑤⑨,①②③⑥⑦,12①,④,③,①③④⑦,②⑤,⑥⑦⑧
参考答案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一课时)
电解质及电离
自主学习
1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如:NaOH、KNO3、HCl、H2SO4。

酸、碱、盐、金属氧化物(Na2O、CaO)和水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

如:蔗
糖、酒精。

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CO2、SO2)、大部分有机物及NH3。

3.电离概念: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酸、碱、盐的水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在水溶液中发生了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

【合作探究】
【思考与交流1】
铜能导电的原因有自由移动的电子;NaCl溶液能导电的原因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小结:物质导电的条件是___有自由移动的粒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思考与交流2】
1.分析下列物质不是电解质的原因
④金属铜单质②蔗糖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③澄清石灰水
混合物
2. 常见的电解质
3. 总结: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NaCl溶液(稀硫酸)能导电的原因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熔融NaCl能导电的原因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NaCl晶体不能导电的原因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纯硫酸不能导电的原因只有分子,不存在离子
【思考与交流3】
1电解质发生电离的条件,
2“二氧化硫水溶液能导电,二氧化硫却是非电解质”。

如何从电离的角度理解电解质的本质(资料:二氧化硫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并发生电离)
发生电离的化合物才是电解质
3书写电离方程式注意; ;
;
4电离的角度,概括酸、碱、盐的定义: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如:,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如:,
电离时能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