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园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植物园调查报告

植物园调查报告

植物园调查报告1. 简介植物园是一个专门收集、展示和研究各种植物的公共场所。

植物园通常包括各种植物的标本、花坛、温室和相关设施,以提供给人们一个观赏和学习植物的机会。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我参观的某植物园的调查结果。

2. 调查目的通过对植物园的调查,我们旨在了解以下几个方面:•植物园的规模和环境:植物园的面积和氛围对游客有何影响;•展览品种和数量:植物园中展示的植物种类和数量;•教育和研究设施:植物园是否提供教育和研究机会。

3. 调查方法我们以参观的方式进行了调查。

我们在植物园内自由游览,并观察各种植物的展览和相关设施。

我们也询问了植物园工作人员关于植物园的信息和活动。

4. 调查结果4.1 植物园的规模和环境我们参观的植物园是一个中等规模的植物园,占地面积约为10公顷。

植物园内有大片的绿地和精心修剪的花坛,给人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

植物园的道路宽敞,便于游客自由行走。

整个植物园保持得非常干净整洁,给人一种宜人的环境感受。

4.2 展览品种和数量植物园内展示了大量的植物品种,包括花卉植物、乔木、灌木和一些野生植物等。

花卉植物是植物园的主要展示品种,有各种各样的花朵和色彩缤纷的叶子。

乔木和灌木则分布在植物园的各个角落,给人一种浓郁的森林氛围。

植物园中的植物数量众多,每个品种都有相应的标识和说明,方便游客了解和学习。

此外,植物园还设置了专门的标本室,收藏着大量珍稀植物的标本,供科研人员和学生研究和学习。

4.3 教育和研究设施植物园不仅提供了观赏的机会,还有一些教育和研究设施。

植物园内设有教育中心,组织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游客的植物知识培训和讲座。

在植物园的温室中,专门种植了一些热带植物和即将灭绝的植物,供研究和保护之用。

5. 调查结论通过对植物园的调查,我们得出以下几个结论:•植物园的规模适中,环境优美,给人一种宜人的感受;•植物园展示了大量的植物品种,各具特色;•植物园提供了教育和研究设施,为游客提供了学习和研究植物的机会。

兰州市植物园调研报告范文

兰州市植物园调研报告范文

兰州市植物园调研报告范文兰州市植物园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兰州市植物园是我市重要的自然保护区域,为了进一步了解植物园的情况,发掘其在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价值,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兰州市植物园的现状,探索其发展前景和改善措施。

二、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向植物园相关负责人、工作人员、游客及专家学者进行访谈和调查,收集和分析植物园的各项指标和意见。

三、调研结果1. 植物园规划布局调研发现,兰州市植物园布局合理,分为牡丹园、蔷薇园、苗圃区、湖泊景区等多个区域,每个区域种植了不同种类的植物,形成了多样化的景观,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

2. 绿化情况植物园的绿化工作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管理,树木茂盛,花草繁茂,给游客提供了良好的观赏环境。

但也有少数地方存在缺乏绿化的现象,建议增加植被密度,进一步美化植物园的景观。

3. 服务设施植物园的服务设施较为完善,设有停车场、洗手间、休息区等,还提供导游讲解和儿童游乐设施等。

但饮水点较为分散,建议增加便利设施,提供更好的服务。

4. 管理与安全植物园的管理工作较为规范,人员布局合理,保安措施到位。

但个别地方存在安全隐患,如病虫害防治不彻底、标识不清晰等问题,需要加强管理与安全措施。

5. 文化传承与科研价值植物园致力于植物文化的传承与科研工作的开展,通过举办相关研讨会、科普活动和展览等,积极推广植物园的文化内涵和科研成果。

但科研成果的转化应更加注重实践应用,提高产业化程度,增加经济效益。

四、调研结论根据本次调研结果,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 加强植物园绿化工作,增加植被密度,提升植物园的美观度。

2. 完善服务设施,增加饮水点、休息区及游乐设施等,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3. 加强管理与安全工作,提升植物园的管理水平和安全意识,完善标识系统,确保游客和植物园的安全。

4. 进一步加强科研和文化传承工作,提高科研成果的实践转化能力,增加经济效益。

兰州植物园及周边环境调研报告

兰州植物园及周边环境调研报告

兰州植物园及周边环境调研报告摘要:一、兰州植物园简介二、植物园内的植物种类与分布三、植物园内的景观与设施四、植物园周边环境与交通五、植物园的游览建议正文:一、兰州植物园简介兰州植物园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建安西路,占地550 亩,是融高科技珍稀植物培育、观赏、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大型开放式公园。

植物园内设有植物研究所,占地面积50 亩,花卉温室达7000 多平方米。

园内培育有100 多个品种的花草,室内观赏花卉有50 多个品种,培育新品种有70 种。

兰州植物园自1993 年筹建以来,已建成了46 亩的人工湖,油松林休闲区及文化活动、会议厅等。

同时,开展的划船、垂钓、休闲娱乐等项活动已逐渐受到游人的青睐。

二、植物园内的植物种类与分布兰州植物园拥有木本植物40 余科、74 属115 种,60 余万株。

植物园内的植物种类丰富多样,有银杏、水杉、杜仲、冷杉等高低错落的树木,有月季、牡丹等各种花卉。

其中,每年4 至5 月间举办的郁金香花会展,已成为植物园的一大特色,满足了游人每年春季踏青赏花的需求。

三、植物园内的景观与设施兰州植物园内的景观与设施独具特色。

敦煌园是园内的一个标志性景观,其气势辉煌、风格独特,文化特色明显。

此外,植物园还设有人工湖、油松林休闲区、文化活动会议厅等,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四、植物园周边环境与交通兰州植物园周边环境优美,有兰州交通大学科技园、天佑家园、金华苑、嘉和园等住宅区,客流量稳定。

交通方面,兰州20 路公交车可直达植物园,运营时间为06:00-21:00,共有40 个车站。

此外,植物园周边还有农家乐、餐饮等设施,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旅游体验。

五、植物园的游览建议兰州植物园是一个集观赏、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大型公园,适合家庭、朋友、情侣等各类人群游览。

游客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选择合适的季节和时间参观植物园,体验四季花卉的不同魅力。

兰州市植物园调研报告

兰州市植物园调研报告

兰州市植物园调研报告兰州市植物园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兰州市植物园的建设、发展与管理情况,通过对植物园的实地考察和相关资料的分析,为植物园的进一步规划和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1. 实地考察:我们前往兰州市植物园进行了实地考察,观察园内的植物种类、布局以及管理情况,与部分游客进行了访谈。

2. 资料分析:我们收集了兰州市植物园的相关资料,包括景区介绍、发展规划等,进行了资料分析。

三、调研结果1. 植物种类丰富:兰州市植物园园内植物种类丰富多样,包括树木、花卉、草地等。

各类植物种植有序,整齐划一。

2. 基础设施完善:植物园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包括步道、亭台、园艺装饰等。

游客可以在园内休息、观赏植物,提供了较好的游憩环境。

3. 游客服务亟待改进:我们与一些游客进行了访谈,发现游客对植物园的服务质量不够满意,主要表现为缺乏导游解说、标识不清晰以及设施老旧等方面。

4. 教育功能有待发展:兰州市植物园除了作为游览景点,还应该发挥教育功能,组织开展植物知识普及的讲座、活动等,吸引更多的学生和市民前来学习。

5. 管理现状总结:(1)园区管理存在问题:植物园内虽有管理人员,但目前管理水平不够高,对植物一些措施存在欠缺,需要加强。

(2)卫生管理不到位:在植物园内发现有垃圾随意丢弃、花坛杂草丛生等问题,需要加强卫生管理工作。

四、建议1. 提高游客服务质量: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增加导游数量,为游客提供更好的讲解服务。

同时,加强标识设置,方便游客参观导览。

2. 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植物园的宣传推广工作,可以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方式,让更多市民了解到植物园的魅力。

3. 引入专业机构合作:与植物研究机构或大学合作,组织开展植物知识普及活动,提升植物园的教育功能。

4. 加强管理和维护:增加管理人员数量,加强植物园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做好园区的清洁卫生工作。

5. 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加强对游客的环境保护教育,发挥植物园的示范作用,倡导游客爱护植物、保护环境。

成都植物园环境调研报告

成都植物园环境调研报告

成都植物园环境调研报告成都植物园是一座位于四川成都市西南部的大型植物园,面积达220公顷。

本次环境调研报告将对成都植物园的植物分布、园区布局以及设施状况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成都植物园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分布广泛且种类繁多。

园区内分为几个不同的植物分区,如竹类园、草本植物区、水生植物区等。

不同的植物分区根据植物的生态环境进行布局,使得植物的生长环境更加符合其自然生长环境,有利于植物的保护和繁衍。

植物园内的植物种类达到5000多种,其中包括珍稀的濒危植物和稀有植物。

这为研究员和游客提供了一个开展科研和参观的绝佳场所。

其次,成都植物园的园区布局合理且绿化良好。

整个园区分为主入口、东、西、南四个方向。

主入口处设有售票厅和游客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便利的服务。

园区内的道路系统完善,交通便利。

园区内的道路两旁种植了大量的花卉和绿色植物,使整个园区显得绿意盎然,环境优美宜人。

此外,园区还设置了休息区、卫生间、儿童游乐设施等配套设施,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最后,成都植物园的设施状况良好。

园区内建有多个观赏景点和展览馆,如竹类文化广场、水生植物馆、蔷薇园等。

这些景点和展览馆生动展示了植物园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此外,园区内还设置了讲解员和导游服务,为游客提供专业的解说和导览。

这些设施的存在,提升了游客的参观体验和园区的整体品质。

综上所述,成都植物园作为一座大型植物园,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合理的园区布局以及完善的设施状况。

园区内的植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和学习植物知识的好去处。

园区的布局合理且绿化良好,让游客在欣赏植物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设施状况良好,为游客提供了便利和舒适的参观体验。

成都植物园的建设和管理值得肯定,并对其他植物园的建设和运营提供了借鉴和参考的意义。

植物作文之植物园科学研究报告

植物作文之植物园科学研究报告

植物园科学研究报告【篇一:南山植物园调查报告】重庆市南山植物园调查报告一、调研目的:对公园的功能布局、道路系统、景观空间与结构、竖向设计、植物配置、建筑材料分析掌握。

二、调研地点三、调研时间四、调研内容:1.植物园地理位置及简介重庆市南山公园亦即直辖后的重庆南山植物园,座落在省级南山风景名胜区群山之中,最高海拔681米,面积8000多亩。

与重庆主城区夹长江面峙,是一个以森林为基础,花卉为特色的综合性公园。

南山植物园区历来是花的世界,绚丽的景色凝聚着南山人的辛勤劳动。

从2000年蔷薇园建成开始,2001年的兰园、2002年的梅园、2004年的山茶园、2005年的盆景园相继落成。

植物园内荟萃了中外名贵花卉1000余种,是海棠、桂花、樱花、梅花、茶花、杜鹃、白兰花、玉兰花、紫薇、兰草的最大集植地。

一年四季,皆有花色花香,因而赢得了“山城花冠”之盛誉。

重庆市南山植物园是重庆市南山南泉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在1959年建成的南山公园基础上改建而成,1998年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立项,由市编委同意重庆市南山公园管理处增挂重庆市植物园牌子,2004年更名为重庆市南山植物园,历经50个春秋,是重庆市“十大社会文化基础设施工程”和“八大民心工程”之一。

与重庆市中心隔江相望,交通便捷,距市中心15公里,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城市近郊风景区,负氧离子丰富,空气清新宜人,是重庆的“绿色屏障”。

其海拔420m-680.5m,东西宽5000m,南北长3500m,规划控制面积15平方公里,实际占地551公顷。

南山植物园是以收集我国亚热带低山植物种质资源,以观赏植物园专类园为中心进行植物保存、收集、栽培,集科普研究和园林艺术景观展示为一体的低山类观赏植物园。

2.公园的功能布局南山植物园根据功能要求,分为植物园风景区、专类观赏植物区、科研苗圃区和植物生态保护区,规划建设十八个专类园. 目前已建成开放的有蔷薇园、兰园、梅园、山茶园、一棵树观景园、盆景园、中心景观园和大金鹰园。

辰山植物园调研报告

辰山植物园调研报告

2.1 物理气候环境2.1.1 现状调查2.1.1.1 上海气候概况●冬夏寒暑交替,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呈现季风性、海洋性和局地性气候特征●城市气候具有明显的城市热岛效应,全年平均气温16.6℃●全年3 个多雨期和3 个少雨期,即春雨期、梅雨期和秋雨期为多雨期;盛夏、秋后期和冬季为少雨期。

6 月中旬至7 月上旬是梅雨季节,忽晴忽雨,20 多天的雨量约占全年的1/4。

8月底到9月上中旬是台风多发季节,常有瓢泼大雨2.1.1.2 区域气候●辰山处于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冬季湿冷,夏季炎热多雨,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1817小时,无霜期230天,年平均气温15.6℃,极端最高温度37.6℃,极端最低温-8.9℃●年平均降水量1213毫米,年陆地蒸发量为754.6毫米。

降水丰富,较潮湿2.1.1.3 辰山微气候环境●辰山海拔71.4m,气温较山底略低2.1.2 资源评价2.1.2.1 优势因素●年平均温度略低于市区,是市民郊游的好去处●气候温度适宜,光照充足,有利于动植物生长发育,有利于形成丰富的生态环境●与周边绿地连成绿带形成微气候,可以回馈调节城市气候2.1.2.2 障碍因素●天气多变,客流量易受天气变化的影响●降水不均匀引起季节性水位变化大,增加了水位控制和驳岸处理的难度2.2 地质2.2.1 现状调查2.2.1.1 地形地貌●总规划面积约202公顷,大部分基地皆为平原,除辰山之外地势平坦少有起伏●辰山海拔71.4米,基底呈椭圆形(有两个很大的矿洞),占地面积20公顷,与佘山、天马山等14个低山残丘沿北东—南西向伸展,呈串珠状,属东南沿海中生代火山活动带图(坡度坡向、高程)●历史上的采石行动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告停止。

山体西南和东面形成的悬崖断壁高达50-60米,且西南面采入地下●辰山还曾为上海的战略要地,山中间打成弯弯曲曲的防空洞道,直到现在,山中还有洞穴成为军事用地。

2.2.1.2 岩性●岩石类型以酸性——中酸性为主●由紫色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组成,夹中细砂岩和个别粗砂岩层,属中生界白垩系●岩石密度4.27g/cm³,可见厚仅数毫米网脉状或薄层状石膏,已见厚度770米2.2.1.3土壤●PH值呈中性或微碱性(PH 7.0-7.9)●电导率、阳离子交换量、通气孔隙度、水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中等,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2.79%,●86. 7%的土壤综合肥力一般, 13. 3%的土壤为贫瘠,●大量土地曾种植过水稻, 而水稻种植土质地属于壤土类, 以粉砂质黏壤土为主, 土质僵硬, 渗水透气性差2.2.1.4 土地利用:土地利用适宜度研究(自然生态因子的单因子评价、相关评价及叠加分析等)2.2.2 资源评价2.1.2.1 优势因素●除辰山外的其余场地较平坦宽广,便于造园建设●辰山作为曾经的矿山,对生态制约的同时也是基地的特色●与周边景点的对景关系好,视野开阔●土壤有机质含量尚可,酸碱度适宜,基本能满足植物生长需要2.1.2.2 障碍因素●辰山因历史上的采石而形成的断壁残坑对景观影响很大,不利于建设●辰山周围场地地形变化相对较小,形成不了多样性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高、低、阴、阳、干、湿等生长环境●水稻种植土严重压实,渗水透气性差,密度偏高、质地黏重,较难满足园林植物生长要求●土壤综合肥力一般,可利用度不高,需改善提高2.3 植被2.3.1 现状调查2.3.1.1 绿地类型2.3.1.1.1按功能分类●农田●果林●树林:常绿、落叶阔叶树、竹林以及灌木丛成丛分布●人工林带2.3.1.1.2 按性质分类 ● 湿地植物● 地被:多种攀援、藤蔓植物等地被覆盖,长势茂密● 密林:有朴树、樟树、刺槐、臭椿、枫杨、枫香、青桐、女贞等 ● 林灌草:中层植被有构骨、小蜡、三角枫2.3.1.2 古树名木地被 湿地植物 密林 林灌草人工林带树林果林农田2.3.1.3 原生乡土植物●山体西北侧有毛竹林●60年代初在山上种植的常绿、落叶阔叶树,已蔚然成林。

植物园调研报告3篇

植物园调研报告3篇

植物园调研报告植物园调研报告3篇我们眼下的社会,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

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植物园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植物园调研报告1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全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显著。

当前,农村地区建设是我国现阶段的发展重点之一,国家每年都以政策优惠、资金援助等方式铺平农村发展道路,促进农村又好又快发展。

作为当代大学生,关注我国的经济发展是我们的责任。

为此,大学生地方经济发展研究会作为一个关注地方经济发展的组织开展了“走进大龙山,探访地区经济发展”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目的主要是调查大龙山地区景区开发情况,当地村名的生活水平情况以及景区开发对当地经济的促进作用。

以下是我协会对植物园的相关调研报告:景区位置:植物园位于xx市xx区湖畔,占地面积约200亩,属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景区性质:休闲娱乐、生态农业示范区。

经营模式:私人经营,现为三人股份制。

游客来源:以本地游客为主,且占游客的绝大多数。

外地游客很少。

收入来源:1、游客进入景区的门票费用2、景区内部游客消费收入3、绿色蔬菜的消费收入4、别墅以及会议场所的租赁费用5、政府的相关支持发展优势:1、景区面积广(占地200亩),游玩空间大。

2、综合自然、人文元素为一体,娱乐休闲、生态农业观赏以及商务功能齐全。

3、景区内聚集有相当数量的生态农业发展示范点,是国家支持和鼓励的农业发展项目之一,受国家的支持与保护。

4、景区位于石塘湖畔,自然环境优美秀丽。

5、交通便捷(有3路和21路公交车直达景区)。

6、景区发展使当地农户受益颇深,得到了当地村民的支持,声誉良好。

发展劣势:1、对外宣传力度不够,使得景区现阶段对内特别是对外的知名度不高,导致外地游客极少,发展受限。

2、景区面积虽大,但由于现阶段景区将进行新一期规划,导致景区内部用地相对紧张,发展空间拓展难度大。

3、景区内娱乐设施相对较少且档次不高,种类不齐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管理服务到位共赢发展----关于我市植物园现状的调研报告市委、市政府: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锻炼身体的重要场所。

公园绿地是公共绿地的主要类型之一,属于公益性城市基础设施。

因此,加强公园建设和管理工作,对于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市植物园作为我市重要的公园绿地组成部分,自建设至今八年间,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功能不断发展,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功能体系,在服务民生中发挥着比较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对植物园也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市督查办为此对植物园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研。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植物园基本情况(一)机构设置情况荥阳市植物园建于2003年,2006年3月正式成立植物园管理处为副科级单位,隶属于原荥阳市建设管理局管理。

现有管理人员37人,共设5个管理科室,园内环卫工人40人由荥阳市市政公司调派,园内和大门保安5人由保安公司安排。

植物园管理处管理面积60.63万平方米,为植物园、象棋广场、成功广场、归航园、体育场外围以及武装部周围所有绿化。

(二)绿地建设情况荥阳市植物园总面积742.5亩,近50万平方米,其中植物栽植面积40万平方米,草坪绿地面积3万平方米,湖体面积约为1000平方米。

园内建设以生态植物为主,设有14个专类植物园区和特色植物区,既有生态植物园林特色,又具有综合性公园功能,是一处集观赏、游乐等为一体的植物园林。

(三)发挥作用情况荥阳市植物园因地理位置优越,紧邻市区,园内有林有水,有主要景点,有地势的起伏变化,环境好,道路系统连贯通顺,铺装多样,衔接恰当,功能区域完善,是我市市民及周边群众游玩、健身、娱乐、休闲的首选场所之一。

因园内建有大型儿童游乐场、音乐喷泉广场、湖上游艇项目,更是我市市民及周边群众节假日、傍晚带领孩子游玩的必去场所。

植物园每年共接待我市市民及周边群众约为20多万人次,占我市所有公园接待比重的60%以上,双休日及节假日期间,日接待量约为3千人左右,占我市所有公园接待比重的75%以上,在我市公共民生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调研情况7月下旬,督查人员对荥阳市植物园进行了调查走访,并就植物园的管理、服务、发展等问题与游园市民、占道经营的商贩、石寨村委、植物园管理和城管局处进行了交流沟通。

(一)总体情况总体来看,我市植物园经过多年的发展,绿化面积不断扩大,植物种类繁多,景点环境好,道路系统铺装完善,安全设施安装到位,管理规范,功能设施等比较齐全,受到了市民群众的认可与肯定。

但因近期植物园西门改造及西边围墙没有及时填堵,造成小商小贩随意进入园内占道经营,各种车辆随便进入行驶游玩、大型犬只随处乱跑等现象,进而造成植物园内环境卫生质量下降、游玩安全系数降低。

对此群众较为不满,并在荥阳吧多次发帖留言,呼吁整治、加强管理。

7月以来,市植物园管理处联合市行政执法大队开展了整治行动,一是加强了门口进出入管理;二是行政执法大队每天相隔半个小时进入园内进行清理,特别是下午6点以后进入园区进行治理小商小贩占道经营现象;三是加大对重点区域的卫生打扫频率;四是规范植物园职工车辆的存放管理。

现在植物园的各种混乱现象有所好转,但因西门改造工程未完工,治理效果有限。

(二)相关沟通情况通过与游园市民沟通了解到,植物园环境优美,各种功能完善,植物园管理较为规范,环卫人员对园区内卫生打扫比较干净,植被修剪及时,照明情况良好。

较为不满的有三点,一是近期园内出现小商小贩占道经营情况,造成卫生状况下降;二是大型犬只随意进出,对市民安全有影响;三是游园本是散步休闲的地方,在主干道经常出现风驰而过的各种车辆,对游园行人特别是儿童安全威胁比较大。

通过与相邻石寨村庄村委沟通了解到,植物园管理方面总体比较不错,园内功能比较齐全,对石寨村的发展有很大帮助,对村民生活质量方面意义重大,但植物园管理方面存在一定漏洞,虽然一部分与村里有一定关系,但主要还是植物园管理没有到位。

一是东大门进出管理不严,园内工作人员及其他人员车辆随意进入骑行,另外是准许一些骑协组织进入并进行骑车游玩,造成园内车辆出入混乱;二是对犬类进入没有制止,没有进行醒目提示;三是至于本村有一部分住家户的犬只会从西围墙旁边的开口处进入到园内,村委对管理犬只方面没有好的办法,但会尽快把西围墙缺口堵上;四是对本村村民及其他小商小贩利用西门及西围墙开口处进入到园内经营问题,村内准备通过与有关部门协调让商贩进入到石寨安置房下面的商铺里边经营,或者在西门规划一定区域让流动商贩进行经营,一方面既能解决植物园占道问题,另一方面又能提高村民收入,搞活本村经济。

通过与商贩沟通了解到,植物园是不允许进入的,自己都是偷偷从西门或者西围墙开口处进来的,大多数商贩对自己占道经营的行为很是无奈,但又没有好的办法。

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没有固定的规划经营区域;二是将来有规划区后应考虑商贩的运营成本,大多商贩属于弱势群体收入并不高;三是希望政府能在园内规划一个既能方便游客又能便于经营的区域。

通过与植物园管理处和城管局沟通了解到,植物园管理较为规范,针对市民反应的问题作为管理方也发现自身的一些问题,一是门卫管理不到位;二是因西大门建设造成园内管理质量下降,西门建设要到9月1日才能完工,现下对此情况,只能尽力加大工作量,努力改变现有状况;三是与石寨村委沟通不够,与村民积累很多矛盾;四是在管理上存在无权执法的现象,而与执法单位缺乏联动;五是资金匮乏,对完善园内设施无能无力。

三、存在问题1、占道经营严重。

植物园内和植物园门口占道经营严重,造成园内环境卫生质量下降,园外堵车、堵路现象。

2、带犬市民随便进入,犬类进入园区乱跑、乱拉大小便。

一是由于门卫管理不到位,没有及时劝阻带狗市民进入园内;二是西大门和西围墙围堵不严造成石寨村及其它市民带犬类进入园内遛狗。

3、园内车辆行驶较多。

一是由于门卫管理不够严格,放行车辆进出;二是由于西大门和西围墙围堵不严留有小门,造成园内电动车、自行车等车辆随意行驶;三是园内经营有小型电动车辆,对游人安全存在一定威胁。

4、夜间照明灯光不足。

一是只有局部有灯光设置,在市民进园内活动时公共空间明显存在光照度不够的问题;二是开关灯时间不够人性化,夏日熄灯时间太早。

5、安全问题有待完善。

一是避雷、避雨设施不足。

植物园内共有凉亭2座,公厕3座,可作为避雷、避雨用,七成以上游园市民认为公园内遮风避雨、避雷设施数量严重不足;二是无警务人员或机构保证安全。

由于植物园地处市郊结合处,人员流量大,不安定风险系数高,却没有警务室、派出所或者巡防队员巡逻等,安全保证跟不上。

6、公园中的座椅设置不合理。

有些地方设置了好多座椅,但是据观察基本没有人坐,而有些还算宽敞的地方,视野也还不错,想停下来找个歇脚的地方,却找不到坐椅,或者座椅太少。

7、基础设施设置不到位,建设标准不高,破损程度严重。

由于当初工期紧任务重,一些基础设施存在设置不到位,建设标准不高,经过八年的经营,现今破损程度严重。

一是路灯多处存在问题,全园沿主干道有61盏路灯,均为2003年建园初期由市电业局负责承建,经过八年的使用和一些不文明市民的毁坏,现均已有不同程度损毁、报废,有的虽经维修,但因年久灯杆锈蚀,线路老化,存在安全隐患;二是植物园内主干道为2003年建园初期由市交通局负责承建,2.6公里长的道路,已有30多处不同程度的塌陷,破损,虽经过维修处理但维修处理过的道路圆周仍然在继续损坏;三是多处座椅有的年久老化损坏,有的遭到人为毁坏。

8、植物园的日常管理与周边村民的利益产生一定的冲突。

当初建设植物园时的用地性质为以租代征,市政府每年以“双千斤”的形式付给村民租金,由于租金不能按时给付,村民始终认为植物园就是自己家的地方,且又不能按时拿到租金,以此为借口提出一些不尽合理的要求。

例如:机动车的出入问题;小商贩的违法经营问题;西大门、西围墙的建设维护问题;村民本着方便的原则,要求多留小门问题等,给植物园的日常管理带来很多困扰。

9、面积大人员少,管理跟不上。

植物园管理处所要管理的面积为60.63万平方米,其中包括植物园、象棋广场、成功广场、归航园、体育场外围以及武装部周围所有绿化,仅植物园面积就达50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达35万平方米,硬化面积15万平方米,但植物园管理处现有管理人员共37人,环卫工人共40人(含门卫5人)。

由于人员紧张,管理范围较大,导致正常绿化养护尚能够保证,但相应的其它管理工作顾及不到。

10、文明游园宣传力度不够。

一是文明游园宣传力度不够,在进出口、圆周外围、邻村墙壁等没有明显的文明游园提示、宣传标语;二是与媒体互动不足,入夏以来没有及时的和媒体单位进行沟通联系对文明游园进行宣传。

四、建议分析我市植物园存在的问题,有管理上的不足,有体制上的弊端,为推动我市共公事业园林和提高我市市民生活质量做出最大贡献。

为此,建议:1、政策上支持,加快植物园周边功能区建设,多部门联动治理,实现共赢发展。

一是在政策上支持,加快植物园周边功能区的建设规划,形成商业、餐饮、休闲娱乐、教育培训等一体的综合公共区域;二是由京城办督促石寨村委加快西边沿村围墙填堵、西门建设和西门功能规划,随着西门建设的完工和沿村围墙的填堵,园内占道经营现象会随着无口进入而根治;三是因园区内无法进入,园外占道经营将会变得依然严重,从治理角度出发,因商贩流动性强,很难根治,最好的方式就是结合石寨村地理情况在西门建设商贩经营规划区,形成店内经营区、店外流动商户经营区等规划区,以较为优惠的政策吸引、引导商贩们入区、入铺经营,引导规范化管理,相关部门对卫生、市容等方面进行监管。

而石寨村也有意向让商贩进入到石寨安置房下面的商铺里边经营,不能入户经营的也可在西门规划一定区域让流动商贩进行经营,一方面既能解决植物园占道问题,另一方面又能提高村民收入搞活本村经济,既便于管理,又方便了游园市民的需要,从而实现植物园赢得质量的提升,市民赢得了好的游园质量和服务,商贩赢得了好的发展空间和利润,村庄赢得好的经济发展,达到四方共赢。

四是植物园作为管理方却没有执法权,在制止占道经营行为上缺乏依据,要求多部门联动,联合行政执法部门、卫生执法部门等联合进行执法,劝阻、引导商贩入户入区经营,从而避免反复执法的公共资源浪费和造成政府执法和弱势群体的矛盾激化。

2、加强自身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一是进一步加强门口出入管理。

只允许婴儿车辆和残疾人、老人车辆进入,其它车辆一律禁止入内(包括职工车辆),停止园内四轮电动的经营,及时的对带有宠物的游园市民进行劝阻、引导,从而形成园内无车辆行驶,无大型犬类活动的协调宽松环境;二是人性化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