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中的水》单元测试卷(B卷)及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4章 自然界的水 单元测试(含解析)

第 4 章 自然界的水 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蒸馏不能净化水)B .自来水是干净、卫生的纯净物C .生活污水无须处理可直接排放D .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2.“依山伴水、显山露水”是重庆独特的魅力,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可用活性炭将海水转化为淡水 )B .用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C .电解水实验中,正极获得氢气D .水(H O )和过氧化氢(H O )分子中都含有氢气的(H )分子 2 2 2 2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酒精:C H O6 12 6B .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D .60 个碳原子:60C C .n 个铁离子:nFe 2+4.下列各组物质都属于氧化物的是( A .氨气、空气 )B .水、干冰C .烧碱、纯碱D .生石灰、熟石灰5.工业上常用 Na SO 制亚硫酸纤维素酯、硫代硫酸钠、有机化学药品、漂白织物等,Na SO 32 3 2 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 A .+2B .﹣26.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 .盐水经过活性炭吸附可变为纯水)C .+3D .+4)B .农业上可以采用喷灌和滴灌的方式节约水资源C .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D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可以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7.理论上电解水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某同学用碳棒作电极进行电解水实验,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对产生此现象原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A.部分氧气溶于水B.部分氧气与碳棒反应C.部分氧气被碳棒吸附D.部分氧气与氢气反应重新生成了水8.空气和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关于空气和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B.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气体有C O、C O、S O等22C.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D.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工业、农业、生活等污染9.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明矾是一种常用的絮凝剂B.过滤可除去水中杂质离子C.活性炭可长期使用无需更换D.经该净水过程得到的是纯水10.用电解水和氢气燃烧两个反应探究水的组成,实验过程如下。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题(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要一个正确答案)1.以下会形成水资源糜费的是()A.用口杯接水刷牙B.为了浪费时间,一两件衣服就用洗衣机洗C.工业用水重复应用D.改漫灌为喷灌、淋灌或滴灌2.以下污染要素中,不会对水资源形成严重污染的是()A.工业消费中废液、废渣的恣意排放B.城市生活污水的恣意排放C.农业消费中化肥、农药的恣意运用D.频频发作的沙尘暴3.为了浪费用水,以下做法不可取的是()A.用淘米水浇花B.用洗衣服的水冲洗马桶C.用节水龙头D.尽量少喝水4.下面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在构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性质B.在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C.在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D.在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5.氢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 2 gB. 2C. 1D. 1 g6.苏州的〝碧螺春〞享誉全国。
〝碧螺春〞茶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成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
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一个单宁酸分子是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C.单宁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7∶23D.单宁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7.2021年以来安徽省〝千村百镇示范工程〞在稳步推进,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条件有了清楚改善,以下选项中对新乡村树立没有起到促进作用的是()A.渣滓停止有害化处置,增加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B.积极推行运用沼气和太阳能C.农业和园林采用大水漫灌,提高农作物产率D.合理运用农药和化肥,增加对农产品和水体的污染8.以下关于电解水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参与一定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B.在水电解器中加满水,然后接通直流电源C.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D.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失掉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熄灭9.202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应对水充足〞。
2022学年秋学期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检测卷附答案详析

2022学年秋学期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检测卷(满分100分)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水是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的C.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D.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2.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有关三种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B.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核外电子构成的C.分子、原子都是保持物质性质的粒子D.分子、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3.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市场上有高钙牛奶,加氟牙膏等,这里的钙,氟,应理解为A.元素B.分子C.原子D.离子4.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物质,还能表示一种元素的是A.N B.Fe C.H2D.2H25.氧气、过氧化氢、二氧化碳、二氧化硫这几种物质中都含有A.氧元素B.两个氧原子C.氧气D.一个氧分子6.某化学反应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和反应后容器内的物质均为混合物B.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C.化学变化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不可再分D.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气分子7.人们接触到的物质很多都是混合物,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的需要,常常把混合物里的几种物质分开。
下列各组物质,可用过滤的方法来分离的是A.蔗糖和食盐B.铁粉和铜粉C.果汁和果渣D.酒精和水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对水进行加热B.滴管用自来水清洗后放回原滴瓶C.过滤D.从试管底部套入试管夹9.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A.用明矾对江水进行杀菌消毒B.加入活性炭使硬水变为软水C.用肥皂水区分CaCl2溶液和蒸馏水D.用10mL量筒量取5.62mL水10.下列化学概念,后者包含前者的是A.氧化物纯净物B.氧化反应化合反应C.单质化合物D.化学变化物理变化11.水是重要资源。
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2:1B.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是氧气C.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实验,不能说明水是由氧,氯两种元素组成的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12.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O2B.KMnO4C.Fe D.CO2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单质B.含有氧元素的纯净物都是氧化物C.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14.广元是四川省核桃的重要产区和最佳适生区。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 44 gB. 44C. 28D. 28 g2.三里是一座缺水城镇,我们应像珍惜自己的血液一样珍惜每一滴水。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城市污水必须经过净化处理后才能排放C.清澈、透明的泉水是纯净物D.水资源是宝贵的,一定要节约用水3.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下列有关水的认识中错误的是()A.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B.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保护水资源C.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净的水D.地球上水资源丰富,淡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4.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AB. BC. CD. D5.氢气的下列用途,利用了氢气物理性质的是()A.高能燃料B.冶炼金属C.充灌探空气球D.焊接金属6.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具有可燃性①单质①化合物①无色无味①在101 kPa下凝固点是0①①纯净物A. ①①①①B. ①①①①C. ①①①①D. ①①①①7.根据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A.一定是单质B.一定是纯净物C.不可能是混合物D.可能是纯净物或混合物8.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B.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为7①229.下图是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净水器能降低水的硬度B.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过滤C.净水器中的活性炭发生了化学变化D.水流下进上出是为了提高净化效果10.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强震。
震后灾区人民须将河水净化成生活用水,常见的净水操作有①过滤、①加明矾吸附、①蒸馏、①消毒杀菌。
应选用的净化顺序为()A. ①①①①B. ①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11.近期,人类解决水危机的方法是()A.节约用水,合理用水B.用海水灌溉农田C.大量开采地下水D.海水淡化12.据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氦钠化合物(化学式为 Na2He)。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自然界的水》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芒果中含有芒果苷(化学式为C19H18O11),芒果苷具有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的作用,并具有抗糖尿病、抗病毒等活性。
下列关于芒果苷的说法错误的是()A. 由三种元素组成B. 相对分子质量为422gC. 质量分数最大的是碳元素D. 该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8:11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 用生石灰做干燥剂B. 用氢气制造燃料电池C. 用铜丝制作导线D. 用稀盐酸除去水垢3.我国科学家用滤纸和二氧化钛(TiO2)薄膜制作出一种新型“纳米纸”,又在纳米纸上“铺”一层“萘胺”(C10H9N)染料,制成一种试纸,用于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浓度的高低。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这种试纸是一种新型化合物B. 萘胺中C、H、N的质量比为10:9:1C. 二氧化钛和萘胺都是有机物D. 二氧化钛是氧化物4.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为C6H6)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苯属于有机物B. 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C. 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D. 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92.3%5.CO3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A. ﹣2B. +2C. +4D. +66.化学用语图像往往能蕴含许多信息,从下列图示可以了解的信息中,其中正确的A. 甲图是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B. 丁图表示+1价的钠元素C. 由乙图可知一个氩原子的质量为39.95D. 若“○”表示1个氯原子,则丙图表示2个氯原子7.C22H19FN4O2为抗癌新药西达苯胺的化学式。
下列关于西达苯胺的说法正确的是A. 西达苯胺是一种有机物B. 西达苯胺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C. 西达苯胺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1:2D. 西达苯胺各元素的质量分数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8.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如图),关于甲醇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醇是由 1 个碳原子、4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的B. 甲醇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1:4C. 甲醇属于氧化物D. 甲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9.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钙离子:Ca+2B. 2个氢原子:H2C. 氧化钠中氧元素化合价:Na2O D. 3个氯分子:3Cl210.关于电解水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从现象上判断:正极产生的是氢气B. 从变化上分类: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C. 从宏观上分析: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 从微观上分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11.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水质浑浊时可加入明矾使悬浮杂质沉降除去B. 水的硬度较大时可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C. 水中有异味时可加入活性炭除味D. 可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进一步净化12.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 鲜花饼B. 小锅米线C. 果汁D. 水13.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木柴燃烧B. 酒精挥发C. 水变成冰D. 铁水铸成锅二、填空题14.在宏观微观与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题〖含答案〗x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集气瓶中装有某气体,经检验只含有氧元素。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气体一定是氧气(O2),属于单质B.该气体一定是臭氧(O3)属于纯净物C.该气体一定是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D.该气体一定不属于化合物2.“鲤鱼焙面”是《舌尖上的中国·2》展现的开封美食,其味道鲜美,富含多种营养素。
其中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C20H30O2)具有降低胆固醇等作用,下列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有机物B.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它的一个分子中含有52个原子D.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3.下列关于电解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B.在水电解器中加满水,然后接通直流电源C.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D.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4.今年漫长的雨期给人们的出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许多农村饮用的地下水浑浊,下列方法能得到纯水的是( )A.沉淀B.过滤C.蒸馏D.吸附5.有关乙醇(C2H5OH)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是食醋的主要成分B. C2H5OH中C、H、O元素的质量比是2∶6∶1C.乙醇不能溶于水D. C2H5OH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00%6.水电解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表示,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C.①②④③D.①④③②7.上海盛绿等食品公司,向面粉中添加柠檬黄(混有铬酸铅,化学式为PbCrO4)制作“染色”馒头。
食用“染色”馒头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已知铬酸铅中铅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 )A.+6B.+4C.+2D.+18.下列图像能正确反应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A.将水通电一段时间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制氧气C.将未打磨过的铝片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D. 20℃时,把少量氧化钙放入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9.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检测题(含答案)

四、实验题 20 .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某实验小组从护城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
14 .用化学用语填空。
( 1)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 _______( 2)两个锌离子 ___
( 3)二氧化硫中硫元素化合价 _______( 4)最简单的有机物 ___
( 5)人体胃酸中的主要成分 __________( 6)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___
15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习的特点。
( 1)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①铝元素 _____、②镁离子 _____
( 2)写出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① 2H_____,② 2H2_____
( 3)写出下列元素或根的符号和化合价:
①钙元素 _____、 _____价
②碳酸根 _____、 _____价
( 4)从宏观上看,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那么,水是由
A. O
B. O2
) C. O2 -
D. H2O2
二、填空题 13 .“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 ①“化学使天更蓝,水更清。”汽车尾气处理装置能使某些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2NO+2C→ON2+2CO2。该反应涉及的物质中, ________在空气中含量最高, ________是光 合作用的原料。 ②“化学为人类提供动力。”氢能属于绿色能源,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8.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 NO2“ 2”表示二氧化氮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B. 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
C. “2”表示镁原子的化合价为 2 价 D. 2OH-“ 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 9.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用数轴表示的化学知识,不正确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第4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关于过滤操作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边缘,玻璃棒作用有搅拌、引流B.液面可以高于滤纸边缘C.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原因可能是不溶物堵塞滤纸D.漏斗下端的管口置于烧杯的中间2.下列关于过滤操作叙述错误的是()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C.玻璃棒要轻轻地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D.滤纸若未与漏斗内壁紧贴,会使得滤液仍浑浊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称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钠C.蒸发溶液D.加热一定量的液体4.电解水的反应中,氢气、氧气、水三者分子数之比是()A..1:1:1 B.2:1:2 C..16:2:18 D..1:8:9 5.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C.1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D.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构成的6.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实验装置硫在氧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解释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集气瓶中的水:更快的吸收白烟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氧气体积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A B C DA.A B.B C.C D.D 7.属于金属氧化物的是()A.CO2B.H2O C.SO2D.MgO8.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推理必须科学、严谨。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能燃烧,所以氧气具有可燃性B.化合物中含不同种元素,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所有原子核中都一定含有质子和中子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9.绿茶中含有的单宁酸(化学式为C76H52O46)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等功效.下列有关单宁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化合物中的氧化物B.完全燃烧产物均为氧化物C.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由碳、氢、氧原子构成10.今年我市水源、沟沿等乡村出现严重干旱,造成部分水稻绝产,所以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有关水资源利用合理的是()A.直接喝海水解渴B.淘米水直接倒掉C.污染水直接灌溉庄稼D.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保护水资源二.多选题(共5小题)11.如图是某同学过滤操作的示意图.下列各项不属于该同学的操作错误()A.没用玻璃棒引流B.滤纸边缘高于漏斗边缘C.三角漏斗的下端没能紧靠装过滤液的烧杯内壁D.滤纸紧贴漏斗内壁12.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过滤器中的过滤层可以用棉花、纱布等代替滤纸B.电解时产生了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C.因为硬水中含有钙,所以饮用硬水有益于身体健康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13.在水通电的实验中,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正极产生氢气B.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试管里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1:2C.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D.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里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小14.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步骤Ⅰ可除去有色物质B.X 试剂可以是活性炭C.步骤Ⅲ可杀菌、消毒D.净化后的水一定是软水15.如图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A.B.C.D.三.填空题(共5小题)16.水结成冰,从微观角度分析是发生了改变;在实验室中要除去天然水中的固体杂质,可以采用的方法,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填一种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沉降 B. 过滤 C.
蒸馏 D. 吸附
【答案】 C
【解析】A、通过沉淀可使水中悬浮的大颗粒固体沉降 , 所得到的水中可能还会含有小颗粒的固
体及可溶性杂质 , 净化程度不高 .
B、通过过滤而除去了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 , 但对于可溶性杂质过滤并不能除去 , 所得到的水中
仍含有可溶性杂质 , 净化程度不能达到最高 .
)
A.过滤
B .煮沸
C.静置沉淀 D .用活性炭吸附
1
【答案】 B
【解析】 A、过滤只能除去水中颗粒较大的不溶性物质 , 故 A 错误;
B、煮沸可以使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分解 , 而降低水的硬度 , 故 B溶性物质 , 故 C 错误;
D、吸附只能吸附色素和异味 , 而不能改变硬度 , 故 D 错误。
C、通过蒸馏除去了水中所有的杂质 , 所得到的水为纯净物 , 净化程度最高 .
D、利用木炭或活性炭等的吸附作用把天然水中的一些不溶性杂质和一些可溶性杂质进行吸附
,
从而除去其中的不溶性杂质、 一些可溶性杂质及异味等 , 水中还含有一些杂质 , 净化程度不能达
到最高 .
3、下列措施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是(
的物质除去 , 用木炭吸附色素和异味 , 最后通过消毒杀菌可以将河水净化成生活用水。 再用煮沸
的方法净化成生活饮用水。所以 D 正确。
故选 D。
5、下列关于水净化过程中常用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明矾可以促进水中悬浮物的沉降
B .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
C.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成淡水 D .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成软水
A、①④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②④
【答案】 C
【解析】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不是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 错误;
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有利于保护水资源 , 正确;
③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造成水的污染 , 错误;
④生活污水净化处理后再排放有利于保护水资源 , 正确;
故选:②④;
2、下列净化天然水的操作中 , 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
【答案】 A
【解析】 A、明矾可以促进水中悬浮物的沉降正确 , 故选项正确;
B、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错误 , 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故选项错误;
C、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成淡水错误 , 故选项错误;
D、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成软水错误 , 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6、过滤时不需要的仪器是(
初三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中的水》单元测试卷( B 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时间: 60 分钟 , 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 共 40 分)
1、为了防止水的污染 , 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③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④生活污水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
A.玻璃棒 B.漏斗 【答案】 D
C .烧杯
D .燃烧匙
2
故选 B。
4、常见的净化水方法有:①过滤、②用木炭吸附、③煮沸、④用药杀菌消毒.现要将黄色浑
浊的河水净化成生活饮用水 , 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
)
A.①②③④ B .④①③② C .③①④② D .①②④③
【答案】 D
【解析】净化河水时 , 要先加明矾吸附沉降 , 使水中的悬浮物沉淀下来 , 再通过过滤把不溶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