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式除尘系统的防火防爆
通风与空调系统防火防爆要求

通风与空调系统防火防爆要求一、通风与空调系统防火防爆要求(1)除有特殊功能或性能要求的场所外,下列场所的空气不应循环使用:1)甲、乙类生产场所和储存场所。
2)产生燃烧或爆炸危险性粉尘、纤维且所排除空气的含尘浓度不小于其爆炸下限25%的丙类生产或储存场所。
3)产生易燃易爆气体或蒸气且所排除空气的含气体浓度不小于其爆炸下限值10%的其他场所。
4)其他具有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的房间。
(2)甲、乙类生产场所的送风设备,不应与排风设备设置在同一通风机房内。
用于排除甲、乙类物质的排风设备,不应与其他房间的非防爆送、排风设备设置在同一通风机房内。
(3)下列场所应设置通风换气设施:1)甲、乙类生产场所。
2)甲、乙类物质储存场所。
3)空气中含有燃烧或爆炸危险性粉尘、纤维的丙类生产或储存场所。
4)空气中含有易燃易爆气体或蒸气的其他场所。
5)其他具有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的房间。
(4)下列通风系统应单独设置:1)甲、乙类生产场所中不同防火分区的通风系统。
2)甲、乙类物质储存场所中不同防火分区的通风系统。
3)排除的不同有害物质混合后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通风系统。
4)除上述第1项、第2项规定外,其他建筑中排除有燃烧或爆炸危险性气体、蒸气、粉尘、纤维的通风系统。
(5)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横向宜按防火分区设置,竖向不宜超过5层,以构成一个完整的建筑防火体系,防止和控制火灾的横向、竖向蔓延。
当管道在防火分隔处设置防止回流设施或防火阀,且建筑的各层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能有效地控制火灾蔓延时,其管道布置可不受此限制。
穿过楼层的垂直风管应设在管井内,且应采取下述防止回流的措施:D增加各层垂直排风支管的高度,使各层排风支管穿越两层楼板。
2)排风总竖管直通屋面,小的排风支管分层与总竖管连通。
3)将排风支管顺气流方向插入竖向风道,且支管到支管出口的高度不小于600mmo4)在支管上安装止回阀。
(6)排风管道排除含有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时,其排风管道应顺气流方向向上坡度敷设,以防在管道内局部积聚而形成有爆炸危险的高浓度气体。
gb15577-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粉尘防爆的安全总则,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建(构)筑物的结构与布局、防止粉尘云与粉尘层着火、粉尘爆炸的控制、除尘系统、粉尘控制与清理、设备设施检修和个体防护。
本标准适用于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工程及工艺设计、生产加工、存储、设备运行与维护。
本标准不适用于煤矿井下、烟花爆竹、火炸药和强氧化剂的粉尘场所。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文件,GB/爆炸性环境第15部分:电气装置的设计,选型和安装GB/T11651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12158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设备第一部分:通用要求GB/T15605粉尘爆炸泄压指南GB/T16758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要求GB/T17919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收尘器防爆导则GB/T18154监控式抑爆装置技术要求GB/T24626耐爆炸设备GB/T25445抑制爆炸系统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8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可燃性粉尘:在大气条件下能与气态氧化剂(主要是空气)发生剧烈氧化反应的粉尘、纤维或飞絮。
爆炸性环境:在大气条件下,可燃性粉尘与气态氧化剂(主要是空气)形成的混合物被点燃后,能够保持燃烧自行传播的环境。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存在可燃性粉尘和气态氧化剂(主要是空气)的场所惰化:向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场所充入惰性物质,使粉尘/空气混合物失去爆炸性的技术抑爆:爆炸初始阶段,通过物理化学作用扑灭火焰,使未爆炸的粉尘不再参与爆炸的控爆技术隔爆:爆炸发生后,通过物理化学作用扑灭火焰,阻止爆炸传播,将爆炸阻隔在一定范围内的技术。
泄爆:围包体内发生爆炸时,在爆炸压力达到围包体的极限强度之前,使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燃烧产物和未燃烧物通过围包体上预先设置的薄弱部位向无危险方向泄出,使围包体不致被破坏的控爆技术。
企业粉尘防爆十大隐患

企业粉尘防爆十大隐患
1、建构筑物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设置在非框架结构的多层建构筑物内或与居民区、员工宿舍、会议室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距离不足。
2、除尘系统
可燃性粉尘与可燃气体等易加剧爆炸危险的介质共用一套除尘系统,不同防火分区的除尘系统互联互通。
3、干式除尘系统未规范采用泄爆、隔爆、惰化、抑爆等任一种控爆措施。
4、除尘系统采用正压吹送粉尘,且未采取可靠的防范点燃源的措施。
5、除尘系统采用粉尘沉降室除尘,或者采用干式巷道式构筑物作为除尘风道。
6、铝镁等金属粉尘及木质粉尘的干式除尘系统未规范设置锁气卸灰装置。
7、防火防爆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20区未使用防爆电气设备设施。
8、在粉碎、研磨、造粒等易于产生机械点火源的工艺设备前,未按规范设置去除铁、石等异物的装置。
9、木制品加工企业,与砂光机连接的风管未规范设置火花探测报警装置。
10、粉尘清理
未制定粉尘清扫制度,作业现场积尘未及时规范清理。
干式除尘控爆措施

干式除尘控爆措施
干式除尘控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使用防爆型除尘设备:选择防爆型除尘设备,确保其具备抗静电、防火、防爆等功能,以降低爆炸的风险。
2. 定期清理除尘设备:定期对除尘设备进行清理和维护,避免尘层积聚,减少尘层爆炸的危险。
3. 建立防静电系统:建立防静电系统,对除尘系统的各个部分进行接地和连接,避免静电引发火花。
4. 控制粉尘浓度:对于易燃易爆的粉尘,应控制粉尘浓度在安全范围内,避免超过爆炸极限浓度。
5. 设置爆炸逆火装置:在除尘系统中设置爆炸逆火装置,一旦发生爆炸,可以及时扑灭火焰,减少火势蔓延。
6. 建立紧急应急预案:制定除尘系统的紧急应急预案,包括人员撤离、火灾扑灭等措施,确保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应对。
7. 培训员工:对从事除尘操作的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其防爆意识和操作技能,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8. 定期检测:定期对除尘系统进行检测,包括防爆设备的功能检测、粉尘浓度的监测等,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并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以上是常见的干式除尘控爆措施,具体措施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实施,以确保除尘过程的安全运行。
gb15577-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向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场所充入惰性物质,使粉尘/空气混合物失去爆炸性的技术
抑爆:
爆炸初始阶段,通过物理化学作用扑灭火焰,使未爆炸的粉尘不再参与爆炸的控爆技术隔爆:
爆炸发生后,通过物理化学作用扑灭火焰,阻止爆炸传播,将爆炸阻隔在一定范围内的技术。
泄爆:
围包体内发生爆炸时,在爆炸压力达到围包体的极限强度之前,使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燃烧产物和未燃烧物通过围包体上预先设置的薄弱部位向无危险方向泄出,使围包体不致被破坏的控爆技术。
存在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宜为框架结构的单层建筑,其屋顶宜用轻型结构,如为多层建应采用框架结构
存在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应设置符合GB50016等要求的泄爆面积。
对涉及粉尘爆炸危险的工程及工艺设计,当有专门的国家标准时,应符合标准规定;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工艺设备宜设置在露天场所;如厂房内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工艺设备,宜设置在建筑物内较高的位置并靠近外墙。
——金属粉末干磨设备应设置温度监测装置,当金属粉末温度超过规定值时应自动停机。
防止电弧和电火花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建构筑物应按GB50057中有关规定采取相应防雷措施
当存在静电引燃危险时,应符合GB12158相关要求外,还应遵守下列规定
——所有金属设备、装置外壳、金属管道、支架、构件、部件等,应采取防静电直接接地措施;不便或工艺不不准许直接接地的,可通过导静电材料或制品间接接地
企业应开展粉尘防爆安全教育及培训,普及粉尘防爆安全知识和有关法规、标准,使员工了解本企业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危险程度和防爆措施;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粉尘危险岗位的作业人员及设备设施检维修人员应进行专项粉尘防爆安全技术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方准上岗。
企业应编制粉尘爆炸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注册消防师考试笔记及历年真题(第九章 建筑设备防火防爆)

第九章建筑设备防火防爆(2分)平均不超82.5℃,输煤廊不超过130℃。
一是要注意平均温度,不是最低温度,二是可燃粉尘和纤维的厂房可以采用热水但是三是受到水、水蒸气的作用能引起自燃、爆炸或产生爆炸性气体的厂房不适用循环热水取暖。
】或采用不燃材料隔热。
当温度小于等于100℃时,距离降到爆炸下限25%以下。
且其排风设备也不应和其他房,竖向不宜超过5层。
10m。
10.防火阀(70℃动作)安装在通风空调管道上的以下部位:/h,事故时12次/h。
消防水泵房6次/h。
柴油发电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防火隔墙和1.50h的不燃烧体楼板分隔,采用甲级防火门柴油机三种火灾:固体表面火灾。
电气火灾。
柴油火灾。
15.公共厨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防火隔墙,隔墙上的门窗应为乙级防火门窗。
同时,餐厅建筑面积大于1000㎡的餐馆或食堂,宜设置自动灭火装置且应在燃气或燃油管道上设置紧急事故自动4.00T/h、以煤为燃料的锅炉房,可采用三级18.锅炉房宜独立建造,锅炉房的门应直通室外或直通安全出口。
外墙开口部位的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0m的不燃性防火挑檐或高度不小于1.2m19.油浸变压器室、高压配电装置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20.10kV以下的箱式变压器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考点:建筑防爆(一)有爆炸危险厂房的总体布局检查要求:(1)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宜独立设置。
(2)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的总控制室应独立设置;分控制室宜独立设置,当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与其他部位分隔时,可贴邻外墙设置。
(3)净化有爆炸危险粉尘的干式除尘器和过滤器宜布置在厂房外的独立建筑内,且建筑外墙与所属厂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0m。
对符合一定条件可以布置在厂房内的单独房间内时,需检查是否采用耐火极限分别不低于 3.00h的防火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二)有爆炸危险厂房的平面布置检查要求:(1)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生产部位,宜布置在单层厂房靠外墙的泄压设施或多层厂房顶层靠外墙的泄压设施附近。
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标重点知识精讲及习题(十七)

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标重点知识精讲及习题(十七)目录第三节爆炸危险性建筑的构造防爆 (1)第四节爆炸危险环境电气防爆 (4)第九章建筑设备防火防爆 (5)第一节采暖系统防火防爆 (5)一、选用采暖装置的原则 (5)二、采暖设备的防火防爆措施 (6)第二节通风与空调系统防火防爆 (6)一、通风、空调系统的防火防爆原则 (6)二、通风、空调设备防火防爆措施 (8)第三节爆炸危险性建筑的构造防爆一、泄压(一)泄压面积计算泄压面积宜按式(2—8—1)计算,但当厂房的长径比大于3时,宜将该建筑划分为长径比小于等于3的多个计算段,各计算段中的公共截面不得作为泄压面积。
A=10CV2/3(2-8-1)式中:A——泄压面积(㎡)V——厂房的容积(m³)C——泄压比(㎡/m³),其值可按表2-8-1选取。
表2-8-1 厂房内爆炸性危险物质的类别与泄压比规定值厂房内爆炸性危险物质的类别泄压比C/(㎡/m³)≥0.030氨、粮食、纸、皮革、铅、铬、铜等K尘<10MPa·m·s-1的粉尘≥0.055木屑、炭屑、煤粉、锑、锡等10MPa·m·s-1≤K尘≤30MPa·m·s-1的粉尘≥0.110丙酮、汽油、甲醇、液化石油气、甲烷、喷漆间或干燥室以及苯酚树脂、铝、镁、锆等K尘>30MPa·m·s-1的粉尘乙烯≥0.160乙炔≥0.200氢≥0.250长的积和4.0倍的该建筑横截面积之比。
2 K尘是指粉尘爆炸指数。
已知:厂房跨度(W)12.0m,长度(L)36.0m,平均高度(H)6.5m解答:1)查表2-8-1 得C=0.1102)计算厂房的长径比:36.0×(12.0+6.5)×2/(4×12.0×6.5)=1332/312=4.3>33)以上计算结果不满足本条文的要求,因此将该厂房分为两段再进行长径比计算(也可视情况分成多个计算段):18.0×(12.0+6.5)×2/(4×12.0×6.5)=666/312=2.1<3(满足长径比要求)4)计算每段厂房的容积:V=18.0×12.0×6.5=1404(m³)5)代入公式(2-8-1):A1=10×0.110×14042/3=1.1×125.4=137.9(㎡)(每段的泄压面积)6)整个厂房需要泄压面积:A=A1×2=137.9×2=275.8(㎡)(二)泄压设施2.泄压设施的选择泄压设施可为轻质屋面板、轻质墙体和易于泄压的门窗,但宜优先采用轻质屋面板,不应采用普通玻璃。
(新)输煤系统防尘、防火、防爆措施

(新)输煤系统防尘、防火、防爆措施输煤系统防尘防火防爆管理制度燃料车间输煤系统防尘防火防爆管理制度一、输煤皮带防尘防火防爆制度:1.每班接班检查输煤系统灭火器配备齐全,并校验合格。
2.输煤皮带停用时,要将皮带上的煤走完以后再停车,确保皮带不存煤。
3.输煤皮带上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不得堆积木材、棉纱等,工作现场不准存放生产用油,必须将油放在远离生产现场的制定地点,用过的油棉纱和油抹布要及时进行清理。
4.严禁任何人在输煤走廊吸烟,防止引发火灾事故。
5.运行各班组每日对输煤走廊内地面的积煤积粉、胶带倒料槽、支架、头部驱动装置、滚筒下积煤进行彻底清扫一次,车间负责进行监督。
6.输煤区域进行设备及落煤槽焊接时,应将被焊设备表面的积粉清理干净,落煤槽焊接时,应加装防护隔板或投入水冲洗进行降尘降温,及时消除火源,防止点燃煤粉或烧伤皮带。
7.每班进行上煤作业时,应及时投运各皮带机头、尾部的水喷淋及除尘设备,防止风尘飞扬。
8.在输煤系统设备上进行动火作业时,工作票安全措施中必须填写所采取的防火防爆措施,且由检修负责人和动火监护人共同到现场检查,措施确已正确无误执行后方可进行动火工作。
9.在输煤系统进行焊接、切割、打磨作业前必须将工作场所10M 范围内地面或工作平台煤粉清理干净,且用水冲洗浇湿地面或工作平台,在工作过程中严禁进行吹灰工作和其他能够产生大量扬尘的工作,以防扬尘遇明火爆燃。
10.输煤系统进行焊接作业时,严格执行厂部下发的《动火作业票签发及电焊(切割)作业管理规定》。
11.焊补导料槽前,必须将落煤管和导料槽内积粉冲洗干净,皮带上面铺防火隔板或将皮带用水冲洗形成水膜,以防积粉着火和烫伤皮带。
12.在进行振动筛、碎煤机内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将箱体内积粉和相连的落煤槽积粉冲洗干净,在焊接地点下方铺设防火隔板。
13.在原煤仓口格栅进行动火作业时,原则上采取将格栅拆除放置到其他地点进行焊接修复,如遇特使原因必须在仓口进行焊接作业时,动火前将仓内存煤表面浇湿、保证仓内无扬尘,且在仓口下方铺设防火隔板,确保在动火过程中火星不会落入原煤仓后方可进行动火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式除尘系统的防火防
爆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干式除尘系统的防火、防爆厂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粉尘。
这些粉尘不仅污染厂区环境及大气,危害人们的健康,还严重威胁现场操作人员的生命,这是因为某些粉尘在特定情况下会发生爆燃。
人们已充分认识到粉尘污染的危害性,但是对于粉尘在特定条件下的爆燃危害性却认识不足,甚至忽略了这方面的预防措施和安全教育,直到1987年3月15日哈尔滨亚麻厂的大爆炸才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引起了重视。
因此对粉尘的治理,不仅要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还要从防火、防爆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这是每个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消防教育和安全防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987年3月15日哈尔滨亚麻厂发生爆炸事故使58人死亡,177人受伤。
据事故调查组的专家分析,这次爆炸是由亚麻纤维粉尘引起的。
可见,粉尘爆燃的危害性是十分严重的。
因此,设置有效的除尘设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措施。
然而在粮食加工、冶金企业以及部分轻工、化工生产中产生的粉尘,由于受生产条件的限制及工艺的要求,不能采用湿式除尘器,且为提高经济效益,有些粉尘还要回收利用,所以采用干式除尘便成为这些企业防尘的唯一途径。
目前工矿企业都致力于降低工业设备的粉尘排放量,大力推广高效节能除尘设备,普遍采用静电收尘及袋式收尘等高效收尘装置,而将旧式的
离心收尘装置作为第一级除尘设备。
但是在使用干式除尘设备时,防火、防爆问题常常被忽视,因除尘设备操作不当造成的爆燃事故也不乏其例。
济南向阳化工二厂1978年曾因袋式除尘器的过滤袋积尘后,摩擦受热,发生过一起重大镁粉尘爆炸事故,伤亡惨重。
烟台文登某面粉厂除尘设备也发生过面粉尘爆炸。
济南火柴厂某车间于1984年底因除尘设备损坏,不能有效排出车间的木屑粉尘,加上用火不当,造成火灾事故。
据外刊报道,与使用除尘器或除尘装置有关的爆炸、火灾事故,10年前大约每年平均2次,5年前每年平均6次,近年来增至20几次。
因此,随着除尘装置的普及,这类事故应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本文针对已经使用的除尘设施,特别是袋式除尘设备,在运行中如何防止粉尘爆炸、燃烧问题加以探讨,供有关单位参考。
一、粉尘起火爆炸的条件与因素
某些厂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特别是一些有机物加工中产生的粉尘,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燃烧事故。
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表明,这些条件一般有三种:(1)可燃性粉尘以适当的浓度在空气中悬浮,形成人们常说的粉尘云;(2)有充足的空气和氧化剂;(3)有火源或者强烈振动与摩擦。
通常认为,易爆粉尘只要满足条件(1)和条件(2),就意味着具备了可能发生事故的苗头。
1.易爆与不易爆粉尘的划分
一般比较容易发生爆炸事故的粉尘大致有铝粉、锌粉、硅铁粉、镁粉、铁粉、铝材加工研磨粉、各种塑料粉末、有机合成药品的中间体、小麦粉、糖、木屑、染料、胶木灰、奶粉、茶叶粉末、烟草粉末、煤尘、植物纤维尘等。
这些物料的粉尘易发生爆炸燃烧的原因是都有较强的还原剂H、C、N、S等元素存在,当它们与过氧化物和易爆粉尘共存时,便发生分解,由氧化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或者气体量虽小,但释放出大量的燃烧热。
例如,铝粉只要在二氧化碳气氛中就有爆炸的危险。
粉尘爆炸的难易与粉尘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环境条件有关。
一般认为燃烧热越大的物质越容易爆炸,如煤尘、碳、硫黄等。
氧化速度快的物质容易爆炸,如镁粉、铝粉、氧化亚铁、染料等。
容易带电的粉尘也很容易引起爆炸,如合成树脂粉末、纤维类粉尘、淀粉等。
这些导电不良的物质由于与机器或空气摩擦产生的静电积聚起来,当达到一定量时,就会放电产生电火花,构成爆炸的火源。
通常不易引起爆炸的粉尘有土、砂、氧化铁、研磨材料、水泥、石英粉尘以及类似于燃烧后的灰尘等。
这类物质的粉尘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所以不易燃烧。
但是如果这类粉尘产生在油雾以及CO、CH4、煤气之类可燃气体中,也容易发生爆炸。
2.除尘系统中起火爆炸的原因
为了防止粉尘污染和粉尘爆炸,采用除尘系统及时排出工作环境中的粉尘,降低车间内的粉尘浓度是必要的手段。
但对于可燃性粉尘来说,除尘设备也必须采取防火、防爆措施,否则一旦使用不当也会造成爆炸起火事故。
除尘系统发生爆炸、起火的原因主要是满足了条件(1)和条件(2)。
因为一般除尘器都是吸入空气后再排出,故除尘系统内氧气供给充足。
据调查,能引起除尘系统起火可能性的主要为静电火花、自燃发火、冲击摩擦和明火。
其中静电火花是由于除尘器尼龙滤布带电、管路带电造成的。
自燃发火是由于捕集下来的粉尘在布袋或灰斗内缓慢进行氧化反应而积蓄下的氧化热造成的。
冲击摩擦一般认为是除尘系统吸入的铁片碰撞,或者是检修清扫过程中用锤头振落附着在灰斗或袋室内的粉尘时因碰撞而产生的火星。
明火是由于检修时气焊火焰及电焊火花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