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绘画之色彩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绘画色彩幼儿园教案

绘画色彩幼儿园教案

绘画色彩幼儿园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基本的颜色名称;2.学习使用绘画工具绘制各种颜色图案;3.发展创造力,培养观察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各种颜色的颜料和画笔;2.彩色画纸、白纸、颜色卡片;3.教学图片或短视频。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展示不同颜色的画纸,让幼儿猜测颜色名称。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颜色,让幼儿说出他们所看到的颜色。

二、学习颜色名称(10分钟)1.教师使用彩色画纸或颜色卡片,依次向幼儿展示各种颜色,引导幼儿说出颜色的名称。

2.教师请幼儿分组,分发颜色卡片,并进行颜色认知游戏。

例如,教师说出一个颜色的名称,幼儿需把对应的颜色卡片举起来。

三、创意绘画(25分钟)1.教师给予幼儿一些绘画工具和白纸,鼓励幼儿自由发挥,使用不同的颜色创造自己的绘画作品。

2.教师示范绘制一个简单的图案,鼓励幼儿根据示范进行绘画。

例如,教师示范如何用红色和黄色混合出橙色,然后绘制太阳。

3.教师提供图片或短视频,让幼儿观察不同的图案和颜色,并鼓励幼儿模仿。

四、小组合作绘画(20分钟)1.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分发不同颜色的颜料和画笔。

2.教师给每个小组一张彩色画纸,要求幼儿们合作绘制一幅有多种颜色的画作。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并决定绘制的主题和图案。

五、总结与展示(10分钟)1.教师请幼儿轮流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鼓励幼儿讲述自己绘画时使用的颜色和表达的意思。

2.教师引导幼儿回顾课堂内容,总结今天学习到的颜色名称和使用绘画工具的技巧。

六、扩展活动:1.教师鼓励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继续进行绘画活动,并鼓励家长给予肯定和鼓励。

2.教师可以组织一次艺术展,让幼儿们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邀请家长参观。

教学反思:在幼儿园的绘画教学中,色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能够认识并说出基本的颜色名称,学会使用绘画工具绘制不同颜色的图案。

同时,通过自由绘画和小组合作绘画活动,能够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色彩》教学计划

《色彩》教学计划

《色彩》教学计划标题:《色彩》教学计划引言概述:色彩是视觉艺术中非常重要的元素,能够影响人的情绪、心理和感知。

因此,教学色彩理论和应用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个完整的《色彩》教学计划,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这一主题。

一、色彩基础知识1.1 色彩的基本概念:介绍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和纯度。

1.2 色彩的分类:分析主要的色彩分类体系,如原色、辅色、补色等。

1.3 色彩的情感表达:探讨不同颜色对人的情绪和感知的影响,如红色代表热情,蓝色代表冷静等。

二、色彩理论与实践2.1 色彩搭配原则:介绍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如对比、类比、同调等。

2.2 色彩在设计中的应用:分析色彩在平面设计、时尚设计、室内设计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2.3 色彩创作实践:组织学生进行色彩创作实践,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创作出具有表现力的作品。

三、色彩教学方法3.1 视觉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视觉资料展示色彩的理论和实践,让学生直观感受色彩的魅力。

3.2 色彩实验:组织学生进行色彩实验,如颜料混合实验、色彩对比实验等,加深他们对色彩的理解。

3.3 色彩讨论与分享: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对色彩的看法和体会,促进思想交流和启发。

四、评估与反馈4.1 考核方式:设计定期考核和作业,评估学生对色彩理论和实践的掌握情况。

4.2 反馈机制:及时给予学生作品的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改进和提高色彩表达能力。

4.3 学习反思: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色彩创作进行反思和总结,促进学习的深化和提高。

五、教学资源与延伸5.1 色彩教材:推荐优质的色彩教材和参考书目,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色彩知识。

5.2 色彩展览:组织学生参观色彩相关的展览和活动,拓展他们的视野和启发灵感。

5.3 色彩研究:鼓励学生自主进行色彩研究和创作,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结语:通过本《色彩》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开展色彩教学,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为其未来的艺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美术专业生教学计划(色彩)

美术专业生教学计划(色彩)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让学生在自然环境中感受和描绘色彩变化。
-开展小组合作,让学生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提高色彩表现技巧。
3.创作发展阶段:鼓励学生运用所学色彩知识,进行个性化创作。此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艺术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灵感,以色彩为主题进行创作。
-提供多样化的材料,如水彩、油画、彩铅等,供学生选择,丰富创作形式。
六、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合适的美术教材,为学生提供色彩学习资料。
2.网络资源:推荐优秀艺术家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学习。
3.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加户外写生活动,丰富创作素材。
七、教学保障
1.师资力量:保证专业教师授课,提高教学质量。
2.教学设备:提供充足的教学设备,满足教学需求。
3.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第6课时:色彩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2.实践环节:共计12课时,每周2课时。
-第1-4课时:静物写生,练习色彩观察与表现
-第5-8课时:风景写生,提高色彩表现力
-第9-12课时:色彩创作,探索个性艺术表现手法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色彩基本理论,让学生掌握色彩基础知识。
2.示范法:教师现场示范,指导学生进行色彩观察与表现。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评价过程,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十四、教学风险管理
1.预防措施:
-对可能影响教学效果的风险因素进行预测和评估,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定期检查教学设施和材料,确保安全无虞。
2.应急处理:
-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如教学设备故障、学生意外伤害等。
-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确保教学活动正常进行。
八、教学过程

一年级美术下册色彩的运用教案西师大版

一年级美术下册色彩的运用教案西师大版

一年级美术下册色彩的运用教案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和冷暖知识。

- 培养学生运用色彩进行创作的能力,能够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感知色彩、体验色彩,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和表现能力。

- 引导学生运用色彩知识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主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西师大版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材以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为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践,让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运用方法。

2.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对色彩有着天然的兴趣,好奇心强,但色彩知识相对匮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色彩知识,提高学生的色彩表现能力。

3.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运用方法。

-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优秀的色彩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授新课- 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和冷暖知识。

- 通过实物演示、学生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感知色彩、体验色彩,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和表现能力。

3. 课堂练习- 引导学生运用色彩知识进行创作,可以是对比色、邻近色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4. 作品展示与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色彩运用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美术学习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色彩写生教学计划

色彩写生教学计划
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创作指导
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风格,提供个性化的创作指导和建议
作品展示
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评比或点评,激励学生分享和学习
总结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经验教训,反思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成果,为进一步提升提供参考
色彩写生教学计划
教学
目标
帮助学生提高对色彩的观察和感知能力;培养学生对色彩搭配和运用的艺术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表现能力
教学内容
色彩基础知识
介绍色彩的基本概念、色相、明度、饱和度等基本属性
调色训练
进行调色练习,让学生熟悉不同颜色间的搭配和混合
色彩写生实践
组织学生到户外或室内进行实地写生练习,观察并描绘自然景物或静物,注重捕捉和表现色彩的变化和层次感
赏析与反思
引导学生相互展示作品,进行作品赏析和交流,帮助他们从他人作品中学习和借鉴
创作实践
鼓励学生根据所学色彩写生技巧,自主创作一些作品,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活动安排
示范教学
教师进行色彩写生的示范教学,讲解基本知识和技巧
实地写生活动
组织学生到校园或自然环境进行写生练习,指导他们观察、记录和描绘景物的色彩

美术色彩色调讲解教案中班

美术色彩色调讲解教案中班

美术色彩色调讲解教案中班美术色彩色调讲解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和色调的作用,掌握基本的色彩搭配和调和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表现事物色彩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他们对色彩的热爱和感悟。

二、教学重点。

1. 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色调的概念和作用。

3. 色彩搭配和调和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1. 色彩的搭配和调和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2. 色调的表现需要细致观察和把握。

四、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准备教学课件、色彩样本、绘画工具等。

2. 学生准备,学生准备纸张、颜料、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10分钟)。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色彩丰富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可以问学生一些问题,比如,“你们觉得这些作品的色彩是怎么搭配的?”“色彩对于一幅画作有什么作用?”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学生对色彩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色彩基本概念和分类(20分钟)。

教师可以通过课件或者色彩样本,向学生介绍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包括原色、辅色、冷暖色等。

可以通过举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不同色彩的特点和作用。

3. 讲解色调的概念和作用(20分钟)。

教师可以通过实例向学生解释色调的概念和作用。

可以让学生比较同一种颜色的不同色调在画作中的表现,让他们理解色调对于画作整体氛围的影响。

4. 色彩搭配和调和的方法(30分钟)。

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色彩搭配方法,比如对比色、类似色、相邻色等。

可以通过绘画实践让学生体验不同色彩搭配的效果,培养他们的色彩感觉和表现能力。

5. 绘画实践(40分钟)。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绘画实践。

可以给学生一些主题或者题材,让他们自由发挥,运用所学的色彩搭配和调和方法,进行创作。

教师可以在一旁指导和辅助,帮助学生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6. 展示和讨论(20分钟)。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欣赏和讨论。

幼儿园美术主题活动教案:秋天的色彩

幼儿园美术主题活动教案:秋天的色彩

幼儿园美术主题活动教案:秋天的色彩教案标题:秋天的色彩一、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和感知秋天的色彩和特征。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通过绘画表达对秋天的理解和感受。

3. 提高孩子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美术创作技巧。

二、教学内容:1. 讲解秋天的特征和色彩,如金黄的稻谷、红色的枫叶、蓝色的天空等。

2. 指导孩子们如何通过色彩和形状来表现秋天的景色。

3. 组织孩子们进行以“秋天的色彩”为主题的绘画活动。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各种颜色的画笔、水彩、颜料、画纸、调色盘等。

2. 教学辅助工具:有关秋天景色的图片或视频、音乐等。

3. 环境布置:在教室中布置一些秋天的元素,如假的枫叶、稻谷等。

四、教学过程:1. 引入主题:通过播放秋天景色的视频或展示图片,引导孩子们观察并讨论秋天的色彩和特征。

2. 讲解示范:教师演示如何用色彩和形状来描绘秋天的景色,并讲解色彩搭配和绘画技巧。

3. 创作活动:孩子们自由选择画笔和颜料,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创作一幅“秋天的色彩”的画作。

4. 分享交流: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作品和创作思路,鼓励他们欣赏和评价他人的作品。

五、教学延伸:1.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们留意和欣赏秋天的色彩,增强他们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2. 可以组织一次户外写生活动,让孩子们在真实的自然环境中感受和描绘秋天的色彩。

六、教学总结:回顾本次教学活动,强调孩子们在活动中所学到的关于秋天色彩的知识和绘画技巧,以及他们在观察、思考、创作和交流方面的能力提升。

七、教学评估:1. 观察和记录孩子们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专注度,以及他们在绘画过程中的创新性和表达能力。

2. 通过孩子们的作品和分享交流,评价他们对秋天色彩的理解和表现能力,以及他们在美术创作方面的进步。

3.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和改进后续的教学计划和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孩子们的学习需求和发展目标。

美术专业生教学计划(色彩)

美术专业生教学计划(色彩)

《色彩》教学大纲课程内容:色彩适合人群:高中美术专业学生授课时间:135课时编写人:张桂贤一、课程简介(一)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色彩是美术专业学习的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上掌握色彩的审美原理,规律及表现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使学生具有较完整和独立的创造能力,提高艺术修养并为顺利进入高等艺术院校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总体要求:通过课程理论讲授、教师示范技法演示及个别指导训练,使学生掌握水粉画的理论,工具材料的性能,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熟练地运用水粉画的作画方法与步骤:并能够运用色彩知识,掌握水粉画的颜料性能,以及干、湿变化的画面控制和画面基底肌理处理等技法,自如地进行静物写生,表现出对象的形体结构,质感,光感,体积感,空间感,最终能够独立的完成水粉画的艺术创作.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色彩基本原理理论:视觉世界的色彩:水粉画的材料和技法:静物写生:色彩常见问题分析:色彩人物写生(视具体情况定)。

二、课程教学总体安排(一)学时分配建议表学时分配建议表考试方法:水粉静物组合写生、默写。

成绩构成:构图30%形体20% 塑造20%色调20%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一)色彩的基本理论(6课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色彩在现实生活中的变化规律和色彩的一些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和判断能力,更好的在实践中加以运用.2、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色彩三要素。

(2)、教学难点:色彩的关系(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3、教学方法:课堂讲述,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结合具体的图例分析,课堂讲授、示范与实例训练相结合。

4、教学主要内容:(1)光和色的关系(2)色彩的调和(3)色彩的三要素(4)色彩的冷暖感觉5、作业练习:1、色环练习、纯度、明度推移练习。

2、小幅色彩感觉训练。

(二)水粉画的材料和技法(3课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工具材料是区分画种的主要依据,我们学习使用这些材料和技法,对于更好的发挥水粉画的特点,掌握其色彩表现规律有着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彩教学计划
辛集市艺术职业学校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美术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

它的任务:使学生初步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与色彩的基础知识,通过课题的训练,使学生掌握运用色彩表现物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创造意识。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尽快掌握色彩表现的一般规律和原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色彩原理,掌握基本的素描造型能力,并提高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 了解色彩的基本理论和色彩规律。

2. 正确的观察色彩的方法。

3. 理解色彩的表现语言。

4. 了解色彩观念在历史进程中的转变过程。

(二) 能力培养目标
1. 掌握色彩画的基本技法。

2. 能够正确表现出色调的冷暖、色相与饱和度。

3. 具备一定的对客观物体的艺术观察力和表现能力。

4. 具有一定的对绘画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 思想教育目标
1. 树立色彩作为视觉艺术基础训练的观点。

2. 加强高品位艺术修养和高尚艺术情操的教育。

3. 注重学习的刻苦性和专注性精神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 绘画的工具与材料
课程内容:
1. 绘画工具。

2. 绘画材料。

教学要求:
了解绘画工具与材料的基本性能。

(二) 色彩(水粉)画的性能和特点
课程内容:
1. 水粉画的性能和特点。

2. 水粉画绘制中常见的弊病。

教学要求:
1. 了解水粉画的特性。

2. 了解水粉画的用笔技法。

3. 懂得水粉画绘画制的要领,以便在绘制过程中自觉防止出现技巧上的弊病。

(三) 色彩基础知识
课程内容:
1. 三原色、十二种色相与色轮。

2. 色彩的原理。

3. 色彩的协调与色调。

4. 主观色彩与客观色彩的关系。

5. 色彩的印象。

6. 色彩的表现。

教学要求:
1. 懂得色彩的概念及原理。

2. 学会将了解的色彩知识运用到色彩训练中。

(四) 静物写生
课程内容:
1. 静物写生的方法和步骤。

2. 静物写生训练。

教学要求:
1. 构图完整、色调和谐、色彩关系确切。

2. 画面具有一定的表现性。

(五) 风景写生
课程内容:
1. 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

2. 风景写生训练。

教学要求:
1. 初步掌握天、地、物,即近、中、远三景的关系。

2. 基本掌握光的规律与作用。

3. 要求学生注意构图的形式美感。

四、教学进程
二年级上学期(全学期94课时)
第一单元(40课时)
课题:水粉组合静物写生
教学内容:
1、在一年级学习水粉组合静物临摹写生的基础上结合练习,丰富理论知识,并引导学生用理论指导绘画实践。

2、可安排蔬果、食品、生活用品、陶瓷、玻璃等器皿的组合静物写生、难度逐步加大。

教学要求:
1、较好地运用色彩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进行习作,提高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分析力和表现力。

2、形体结构较准确,构图、比例、透视更合理。

3、学习表现物体的虚实、远近关系及质的特点。

第二单元(14课时)
课题:水粉风景写生
教学内容:山村风景写生
教学要求:从临摹入手,结合临摹作品复习技法,重点讲构图、透视、空间关系和季节特征。

教学建议:选取有秋季特点的郊区风景。

第三单元(20课时)
课题:水粉画写生和默写
教学内容:
1、水粉静物组合物写生和默写(10课时)。

2、水粉风景画临摹和默写(10课时)。

教学要求:注意画面的色彩倾向和整体感。

教学建议:
1、在讲评第一、二单元作业基础上进行。

2、静物只摆2——3件。

3、风景画的视平线取低一点,重点画天空和树。

第四单元(20课时)
课题:水粉静物画的记忆画和打散组合。

教学内容:
1、水粉静物记忆画(10课时)。

2、水粉静物打散组合(10课时)。

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记忆力、构图和造型能力。

教学建议:
1、作记忆画,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几分钟,提示构图形式、形体特征及色彩倾向,然后遮盖写生物,学生凭记忆作业,中途可再揭开几分钟后学生继续完成。

2、组合作业,教师先随意打散多放几组静物,由学生任选几件组合成一幅画面,写生选的组合物在色彩、质地、内容上搭配合理,构图美观。

二年级下学期(全学期80课时)(另有一周外出写生)
第一单元(50课时)
课题:水粉静物组合写生
教学内容:
1、分别画几张不同色调的静物组合写生。

2、画几种不同质地静物的组合写生。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画不同调子(色相、明度、冷暖调子)习作,要求色调和谐。

2、较好地表现出物体的质量感,造型较好。

教学建议:
1、可要求学生凭第一印象快速画出一幅小色稿。

2、教师安排静物衬布,注意色彩调子的选择。

3、可安排短期(课时,八开)十幅,默写刚画过的静物(课时八开)一幅,中期作业(课时四开纸)二幅。

第二单元(20课时)
课题:水粉风景临摹、写生
教学内容:
1、临摹春季农村内容的水粉风景画二幅(10课时)
2、到市郊画几幅春景(有风景人物)(10课时)
3、复习风景画技法
教学要求:
1、构图、透视合理,层次清楚、色彩生动,有一定的生活气息。

2、对同一景色作不同的取景、取舍的小构图练习。

教学建议:针对下单元外出写生选取点的特征进行技法演练。

第三单元一周
外出写生,色彩画要求,根据选取点写入写生计划中,要求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和技法进行作业,写生时要表现地方特色,季节特征及当地风俗,注意体验生活,积累素材。

第四单元(10课时)
课题:静物质感表现
教学内容:画出几种不同质地的组合写生。

如:金属、玻璃等物品。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画不同调子(色相、明度、冷暖调子)习作,要求色调和谐。

2、较好地表现出物体的质量感,造型较好。

教学建议:
1、每个学生将效果好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提高。

2、举办小型写生观摩展览。

三年级上学期(全学期120课时)
第一单元(50课时)
课题:水粉组合静物写生
教学内容:可画较复杂的静物组合物,选点金属、皮革制品及日用工业品等。

教学要求:
1、将组合静物临摹、写生、默写、记忆、打散组合等方法,中、短期作业等反复进行练习。

2、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

作业的造型、构图、透视关系、色彩关系、整体关系等都较好。

教学建议:
1、在临摹作业中,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安排临摹作品。

对成绩较好的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临摹名家、大师的作品,开阔学生的眼界,学习较高的技巧。

2、本单元教学要求由教师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进行安排。

第二单元(20课时)
课题:水粉人物头像
教学内容:
1、水粉头像画技法简介,欣赏和临摹(5课时)。

2、水粉人物头像写生5幅(15课时)
教学要求:
1、结合欣赏作品介绍技法,欣赏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特征的人物头像画。

2、观看有作画步骤的录像带。

3、复习人物头部骨点及透视。

4、重点讲解面部色彩及面部特征。

教学建议:画男女青年头像各一幅。

第三单元(50课时)
课题:水粉静物画。

教学内容:同本学期第一单元。

教学要求:同本学期第一单元。

教学建议:
1、作记忆画,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几分钟,提示构图形式、形体特征及色彩倾向,然后遮盖写生物,学生凭记忆作业,中途可再揭开几分钟后学生继续完成。

2、组合作业,教师先随意打散多放几组静物,由学生任选几件组合成一幅画面,写生选的组合物在色彩、质地、内容上搭配合理,构图美观。

三年级下学期(高考集训)
课题:水粉画综合练习,做好应考准备。

教学内容:复习水粉画的知识和技法,针对高考作相应的练习。

1、针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查漏补缺。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力、分析力和表现力。

3、毕业生优秀作品展,做好应考准备。

五、说明
1、各部分教学内容可根据实际需要做适当调整。

2、色彩基础知识及水粉画的性能、特点在写生实践中讲解。

3、在加强实训的同时,应注意必要的理论讲述和佳作赏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