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乐亭游春课件1
《丰乐亭游春》教学课件

2023《丰乐亭游春》教学课件contents •作者及作品背景•作品赏析•教学方法•课堂互动•教学成果展示目录01作者及作品背景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学家、书法家、政治家代表作品《丰乐亭游春》、《醉翁亭记》、《秋声赋》等作者介绍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作品创作背景创作时间安徽滁州琅琊山丰乐亭创作地点当时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心情苦闷,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创作背景作者评价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被后人尊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作品评价《丰乐亭游春》以其清新自然、明快流畅的诗风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被后人广泛传颂和传承作者及作品的评价02作品赏析1作品的主题思想23这首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通过描绘丰乐亭周围的景色和游人欢畅的场面,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表达对春天的热爱之情诗人在作品中透露出对人生的感慨,认为人生有限,应该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抒发人生苦短之感诗歌通过描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和追求。
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趣03精炼的语言表达诗人运用精炼的语言,将春天的美好和人生的感慨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品的艺术特色01生动的景物描写诗人运用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丰乐亭周围的自然景色,将春天的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
02鲜明的对比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红花与绿叶、静态的山与动态的流水等对比,使整首诗更加生动活泼。
描述丰乐亭周围的自然景色,为下文的感慨做铺垫。
第一段表达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抒发人生苦短之感。
第二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进一步表达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三段作品的段落结构03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法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互相讨论、交流中共同学习、成长。
任务驱动法通过布置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综合能力。
情境模拟法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场景中学习和应用知识。
《丰乐亭游春》欧阳修

丰乐亭游春·其三欧阳修〔宋代〕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年8月6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
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
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
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
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译文】红花满树,青山隐隐,白日西沉。
广漠的郊野,草色青青一望无垠。
游春的人们哪管春天将去,脚踏落花在丰乐亭前来来往往。
【注释】红树:开红花的树,或落日反照的树,非指秋天的红叶。
长郊:广阔的郊野。
无涯:无边际。
老:逝去。
一作“尽”。
春将老:春天将要过去。
【赏析】丰乐亭在滁州(治所在今安徽滁县)西南丰山北麓,琅琊山幽谷泉上。
此亭为欧阳修任知州时所建。
他写了一篇《丰乐亭记》,记叙了亭附近的自然风光和建亭的经过,由苏轼书后刻石。
美景,美文,美书,三美兼具,从此成为著名的游览胜地。
丰乐亭周围景色四时皆美,但这组诗则撷取四时景色中最典型的春景先加描绘。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是说青山红树,白日西沉,萋萋碧草,一望无际。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天已暮,春将归,然而多情的游客却不管这些,依旧踏着落花,来往于丰乐亭前,欣赏这暮春的美景。
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高中语文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之丰乐亭记第一课时》课件.ppt

丰乐亭记
欧阳修
检查预习
一、文学常识填空
欧阳修(1007—1072),字
,
号
,晚号
2、丰乐亭周围的环境怎么样?
这里有山,有谷,有清泉,环境幽美,望之 令人心旷神怡,让人流连忘返。
3、作者疏导泉水和百姓一起去赏泉体现了 什么思想?
与民同乐
4、第1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交代了亭名的出处,也是下文生发议论的基础。
同学们,再见!
2008年11月3日
3、乐其地僻而事简 喜欢
乐 4、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 为……而高兴
5、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 快乐 欢乐
6、以与民共乐 享乐
1、修既治滁之明年夏
的
之 2、俯仰左右,顾而乐之 代词,代上文景色 3、向之凭恃险阻 指示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C、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
D、得于州南百步之近。
5、把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 游其间。
(2)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
(3)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 送死。
(4)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 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文本研习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
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 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涂,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 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 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 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欧阳修《丰乐亭游春》

欧阳修《丰乐亭游春》
注释】
丰乐亭:在安徽滁州西南琅玡山幽谷泉上。
长郊:广阔的郊野。
无涯:无边际。
至:逝去。
翻译
(其一)
郁郁葱葱的山间绿树间交加着鸟儿的啼叫鸣欢,万里晴空下款款的春风将落下的花瓣吹拂的四处飞舞。
我就迷醉在了这一片的鸟语花飞的大好春光之中,待到第二天酒醒的时候才发现春天已经将要结束了。
(其三)
将要从天空中落下的太阳,映着红艳艳的花,绿莹莹的树和高耸入云的山峰,广阔的郊外草原上,碧绿的草色一望无际。
游人们顾不上春天即将结束,还在亭前踏着地上落下的花儿嬉戏玩耍,竟没有一丝遗憾:美好的春天就这么过去了!。
丰乐亭记课件

【“五字双线”译句法】 五字双线”译句法】
五字: 五字:释、留、删、补、调 双线:对译线、 双线:对译线、成文线
既 得 斯 泉于山谷之间,乃 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已经 找到 这 泉水 在 山谷之间, 于是 每天 和滁州人 抬头 \ 望山, 释 释 释 释 释 留 释 释 释 留 释删 留 低头 \ 听泉。 释 删留
杨老师感言三
《醉翁亭记》的“乐者”洒脱,洒脱在开篇现 醉翁亭记》 乐者” “醉翁”,中篇只“太守”,篇末才点出“庐陵欧 醉翁”,中篇只“太守”,篇末才点出“ 阳修”——读来似觉欧阳“醉翁” 阳修”——读来似觉欧阳“醉翁”酒虽醒而意未消, 笔墨淋漓酣畅,完全一个寄情山水的文人;《 笔墨淋漓酣畅,完全一个寄情山水的文人;《丰乐 亭记》 乐者”平稳,平稳在开篇“修既治滁” 亭记》的“乐者”平稳,平稳在开篇“修既治滁”, 中篇告民以“ 中篇告民以“理”,就连结尾的落款也不忘标明自 己官职的全称“右正言……”——读来颇感欧阳 己官职的全称“右正言……”——读来颇感欧阳 “知州”心气平而精神爽,行文稳稳当当,俨然一 知州” 个善于教化的“官人” 个善于教化的“官人”。
杨老师感言二
《醉翁亭记》“乐”在“趣”。“趣”在山间 醉翁亭记》 朝暮、四时变化,在游人呼应、宾客喧哗,在 “颓 然”太守“苍颜白发”,在山林禽鸟鸣声上下—— 太守“苍颜白发”,在山林禽鸟鸣声上下—— “趣”的层面何其多也!《丰乐亭记》“乐”在 的层面何其多也!《丰乐亭记》 “理”。虽有“山谷清泉”,也说“四时之景”,但 。虽有“山谷清泉”,也说“四时之景” 重点似乎更乐在文末的理上 :“生无事之时”方能 生无事之时” “安丰年之乐”——“理”的表述何其明也! 安丰年之乐”——“
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 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 而深藏;中有清泉, 本课所选版) 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 (本课所选版)
高中语文-3.1《丰乐亭记》-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可编辑ppt
7
丰乐亭
欧阳修
可编辑ppt
清浦中学穆贝制作 8
《丰乐亭 记》,欧阳修 撰,苏轼书, 无年月,刻石 在安徽全椒县。 苏书《丰乐亭 记》与《醉翁 亭记》的风格 相近。
此碑是苏轼晚年书法力作之一。前人
称“体度庄安,气象雍俗”,确为恰当,
字体楷中稍见行意,有“笔圆而韵胜”的
特点。明人王世贞评论他“自颜真卿、徐
浩,结体虽小散缓而遒伟俊迈”,在此碑
中可以得到印证可编。辑ppt
9
介绍历史背景导入课文:
庆历五年(1045)春,执政大臣杜衍、范仲 淹、韩琦、富弼相继罢去,他们推行的“新政” 因侵害官僚利益,遭到守旧势力阻挠破坏,一 年多即告失败。欧阳修时任河北都转运按察使, 上《论杜衍范仲淹等罢政事状》极力为四人辩 诬,于是触怒了新政的反对派,被贬知滁州。 在当地作者没有走向颓废,而是奋发有为,使 当地的生产得到了发展,老百姓安居乐业,受 到他们的爱戴。在那里,欧阳修又先后写下了 流芳千古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记》和《丰乐亭 记》,含蓄地抒发了作者心中的愤郁和不平, 间接地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清泉,滃然而仰出。盛大,向上喷涌。我上下左
俯仰左右,顾②而 右观看,非常高兴。于是凿
乐之。于是疏泉凿 开岩石,疏通泉流,开辟出
石,辟地以为亭, 一片地方建筑亭子,与滁州
而与滁人往游其间。的人们前往游乐。
可编辑ppt
12
第一节介绍了自己在滁州勤于政务和丰乐亭的环境。
“明年”“始”在文章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和我们学 习过的《岳阳楼记》的开头有什么相似之处?
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
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 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 欧阳修也。
高中语文专题三杂记第1课丰乐亭记课件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蚜2

一、结构图解
一、甘甜的泉水
丰山幽谷地乐
二、五代:干戈用武之地
丰乐亭记 Leabharlann 今:乐生送死、休养生息之地
三、地僻事简
俗之安闲,人乐幸生无事之时也
二、内容研读 1.《丰乐亭记》写于欧阳修被贬滁州后的第二年,古代文人在 被贬后往往抒发自己的愤懑,欧阳修与前辈文人有什么不同? [明确] 范仲淹等实行改革失败,被罢官,欧阳修上书为之鸣 不平,被贬官到滁州。到了滁州,欧阳修对于政治风云之险恶 似有所悟,自号“醉翁”。但他胸怀旷放,并不嗟怨。他曾告 诫别人“勿作戚戚之文”,他自己也切实做到了这一点。身在 贬所,没有“不堪之穷愁”,而言山水之乐,这一点确实是前 辈文人如韩愈等所未做到的。
④按.榆溪旧塞 __动__词__,__巡__视__ (5)简①②乐是其以地先僻帝而简.事拔以简.遗形陛__容_下_词__,__动__简__词__略__,__,__选__简__拔__单____
①②幸幸..生天无下事有之变时,也而欲形有__容_大_词_功_,__幸____动运____词__,__希__望__ (6)幸③④始而皇君幸帝.幸于.梁赵王山宫_动___动词____词,____,宠____特爱____指___皇__帝__到__某__处__去___
《丰乐亭记》和《醉翁亭记》是写于同一时期的散文名篇, 体现了欧阳修的杂记类文章借一景一物、一人一事,抒发人生 感慨,寄托人生理想,把叙事、描写和议论、抒情融为一体, 富于变化,涉笔成趣的特色。《木假山记》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专题三 杂记
叙述与议论高度结合,全文一唱三叹,迂回曲折,环环相扣, 笔力雄健,感慨深沉,颇耐玩味,是作者“远能见之近”“小能 使之著”风格的典型体现。《越州赵公救灾记》以史家笔法,井 然有序地记述赵抃救灾的全过程,叙述事件有详有略,笔端含 情,人因事见,在叙事中表现人物的品德,展现了曾巩散文“纡 徐曲折”的特点。《黄州快哉亭记》紧紧围绕“快哉”二字展开, 写景部分以情驭景,将“快哉”之情,渗入处处之景,议论部 分作正、反推理,作者的赞赏慰勉之情,尽注于字里行间,体 现了苏辙文章含蓄温厚、善于“一波三折”的风格。
丰乐亭游春

少林学校_____年级___________导学案_____班_____组姓名:_________ 主备人:王兴红备课时间:__________3.2______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_课题:丰乐亭游春学法指导学习目标:1掌握作者欧阳修2熟读并背诵本诗3通过阅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关于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
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
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相关背景:欧阳修于庆历六年(1046)在滁州郊外山林间造了丰乐亭,•第二年三月写了这组诗。
丰乐亭建于琅琊山风景名胜区丰山东北麓的幽谷中,是丰山风景最佳之处,距滁州城约1公里。
这里面对峰峦峡谷,傍倚涧水潺流,古木参天,山花遍地,风景十分佳丽。
关于丰乐亭的兴建,欧阳修在《与韩忠献王书》中告诉友人:“偶得一泉于(滁)州城之西南丰山之谷中,水味甘冷,因爱其山势回换,构小亭于泉侧。
”泉名“丰乐泉”,亭名“丰乐亭”,取“岁物丰成”、“与民同乐”之意。
欧阳修还写下《丰乐亭游春三首》记载与民同乐之盛况。
诗意理解:自主学习:1划出朗读节奏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2释词红树:长郊:无涯:春将老:3注音日欲斜丰乐亭4背诵默写本诗合作探究:1诗中哪句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2第三四句运用了那些修辞方法?各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结合诗句分析3总结主题拓展练习请结合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进行比较,找出两首诗的异同?教学反思学法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
1.这首诗描写了丰乐亭什么时候的景 色?
暮春时节 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诗人眷恋春景,热爱生活的情感。 主题思想:本诗通过描写暮春时节丰乐亭 周围的景色及游人尽兴游春的情景,表达 了诗人眷恋春景、热爱生活的情感。
诗歌赏析
? 这首诗情景交融,清新明丽,抒发了惜春 之情,诗中的,“红树”、“青山”、 “绿草”、“落花“的景物表现了这种感 情。三、四句写美好的春天即将过去,丰 乐亭边落花满地,到了红日西斜时,游人 们还依依不舍,在亭前欣赏着暮春景色。 这两句看似无情却有情,表达了诗人对美 好春光的留恋与怜惜。
易错字总结
红树 青山日欲斜, 长 郊草色绿无 涯。 游人不管春 将老, 来往 亭前踏落花。
? 1.诗中描绘出鲜艳斑斓,多姿多彩景色的句 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诗中表现游人浓厚的游春兴趣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释
? 丰乐亭:在滁州(今安徽滁县) 西南琅玡山幽谷泉侧,是作者任滁 州太守时建造的。
? 红树:指鲜花盛开的树。红,花的代称。 ? 长郊:广阔的郊野。 ? 无涯:无边际。 ? 春将老:春天将要过去。
译文
? 将要偏西的太阳,映着鲜花盛开的树和青翠的 山峰
? 广阔的郊野上,绿草茵茵,一望无际
? 游人顾不得春天即将结束
结构内容
? 前两句写春景“红树”、“青山”、 “落日”、“郊外“、“野草”,后 两句写游人春意未尽,尽管春花纷落, 但欣赏落花也别有一番情趣。诗的四 句全部写景,景中流露出作者对春天 的留恋。
写作特点
? 情景交融,清新明丽。诗离不开景物的描 写,诗歌的意境是通过景物来表现的。因 此,要体味一首诗的意境,可从诗中描写 的景物着手。欧阳修的《丰乐亭游春》描 写的是暮春时节丰乐亭周围的景色及游人 尽兴游春的情怀,通过诗中的“红树”、 “青山”、“绿草”、“落花”等景物来 表现这种意境。
欣赏一下
朗诵课文
丰乐亭游春
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 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 来往亭前踏落花。
作者简介
?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 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吉州吉水(今 属江西)人。我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史 学家、 政治家和诗人。与韩愈、柳宗元、 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 “唐宋八大家”。他一生的代表作有《醉 翁亭记》、《丰乐亭记》、《归田录》、 《秋声赋》 等。
? 3.本诗后两句表达了游人怎样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