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梦圆在今朝》

合集下载

四年级千年梦圆在今朝作文

四年级千年梦圆在今朝作文

四年级千年梦圆在今朝作文《千年梦圆在今朝》篇一“千年梦圆在今朝”,哇塞,这听起来就超级酷,超级带感!咱就说古代吧,那时候的人们抬头看着天上的星星和月亮,心里肯定在想:“哎呀妈呀,那上面到底是啥样儿啊?”就像我小时候看着夜空,觉得那些星星就像无数双神秘的小眼睛在眨呀眨。

于是,古人们就有了各种各样超级梦幻的想法,什么嫦娥奔月啦,那嫦娥在月宫里抱着玉兔,多美的画面啊。

可那时候,这也就是个梦想,就像我想要一夜之间变成超级学霸一样,感觉遥不可及。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代又一代的人都没有放弃这个飞天的梦想。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有很多人被认为是“疯子”,就像那些想要制造能飞上天的机器的人。

我想他们肯定被周围的人说:“你是不是脑子瓦特了,人咋能飞上天呢?”可是他们不管不顾,就一门心思地研究。

到了近代,那些科学家们,那可真是拼了老命了。

他们在实验室里,那画面就像一群魔法师在捣鼓各种神奇的药剂一样。

我仿佛能看到他们熬红的双眼,皱巴巴的衣服,头发乱得像个鸟窝。

他们为了让飞机能飞得更高更远,不断地做实验,失败了一次又一次。

有时候我就想,这要是我,早就放弃了,这得多打击人啊。

但是他们没有,就像打不死的小强。

后来,终于有了火箭,火箭发射的时候,那场面,就像一条巨大的火龙冲向天空,“轰”的一声,地动山摇。

我在电视上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激动得差点把手里的薯片都扔了。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这千年的梦想终于要实现了。

那些宇航员们也超级厉害,他们坐在火箭里,就像坐在一个超级危险的过山车上,而且是飞向未知的太空。

当他们成功进入太空,看到地球那蓝色的美丽模样,我想他们肯定觉得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这千年的梦想在今朝实现了,这可不仅仅是科技的进步,更是人类勇气和毅力的见证。

我们就像一群小小的蚂蚁,却完成了一件超级伟大的事情。

这时候我就想问,还有什么梦想是我们不能实现的呢?也许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决心和努力,所有的梦想都能像这飞天梦一样,从遥不可及变成现实。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千年梦圆在今朝》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千年梦圆在今朝》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千年梦圆在今朝》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千年梦圆在今朝》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月球梦以及现代人终于实现这个梦想的过程。

课文以我国探月工程为背景,展示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和民族自豪感。

这篇课文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探月工程的历史背景和科技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对科技事业的向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于科普类文章已经有了一定的接触。

但在科技领域的专业知识方面,学生们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阅读、讨论、观察等方式,了解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探月工程的历史背景和科技成就,学习相关的科技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科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他们对科技事业的向往和热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我国探月工程的历史背景和科技成就。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科技专业知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观察演示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科学素养。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探月工程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感受我国探月工程的壮丽历程。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我国探月工程的意义和科技成就。

4.课堂讲解:针对课文中的科技专业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5.实践环节:学生进行科技小制作或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科技的魅力。

6.总结感悟:让学生谈谈对我国探月工程的认识,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阅读和实践作业,巩固课堂所学。

《千年梦圆在今朝》的教案设计

《千年梦圆在今朝》的教案设计

《千年梦圆在今朝》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千年梦圆在今朝》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运用朗读、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3)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

(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和主题。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分析作者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

2.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和成语。

(2)体会作者的感情色彩和寓意。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2)简介课文作者和背景。

3.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2)学生交流阅读感悟,分享心得。

3.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总结讨论成果。

3.4 朗读训练(1)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

(2)学生互相评价,提高朗读水平。

3.5 教师讲解与示范(1)讲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成语。

(2)分析作者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

3.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2)强调课后作业的要求。

四、课后作业4.1 作业内容:(1)熟读课文,巩固知识点。

(2)总结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成语,查字典弄懂意思。

4.2 作业要求:(1)按时完成作业,做到认真、细致。

(2)字体工整,卷面整洁。

(3)作业批改后,及时反馈,纠正错误。

五、教学评价5.1 评价内容:(1)学生课堂表现,如参与度、合作意识、发言积极性等。

2023年《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反思10篇

2023年《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反思10篇

2023年《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反思10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反思篇1【教材分析】这篇课文简要勾勒了中国航天的发展轨迹。

课文以时间为序,突出了航天发展史中的关键事件,展现了中国航天取得的伟大成就。

课文从古代的神话传说开始,到明代万户进行的火箭飞行尝试,再到“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神舟五号”飞行成功、“探月工程”取得成功,展现了中华民族为了实现飞天梦,一代代人接续奋斗、团结协作、自主创新的不懈努力。

课文在客观讲述航天发展史的时候,又饱含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文中“古代就有”“人类飞行探索的先驱”“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我为祖国感到骄傲”“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等句子读了让人振奋,让人为中国航天的巨大成就而感到骄傲。

【学情分析】学生对太空探索往往充满好奇,这篇介绍中华民族追寻飞天梦想的__他们会有较强的阅读兴趣。

课文按时间顺序介绍航天发展史,脉络清楚,重点突出,学生阅读后基本能了解航天发展的历程,并感受文中洋溢的民族自豪感。

课文对航天发展的介绍相对简略,留下了一些空白,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然会产生一些疑问,教师可以借助问题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航天发展知识。

【教学目标】1.认识“鹏、揽”等10个生字。

2.默读课文,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梦圆”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

3.尝试运用所学方法,在阅读中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

【教学重难点】1.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梦圆”的经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尝试运用所学方法,在阅读中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

【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本课四字词语较多,要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认读,并主动积累。

“嫦娥奔月”的“奔”读“bèn”。

2.阅读教学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围绕“为什么千年的飞天梦能在今朝实现”这一问题展开阅读,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在课文中寻找答案,再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中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优秀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优秀教案

8 千年梦圆在今朝备课素材【教材分析】《千年梦圆在今朝》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重点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载人航天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了。

文章热情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神舟五号”飞船是在无人飞船的基础上研制的我国第1艘载人飞船,乘有1名航天员:杨利伟,在轨道运行了1天。

整个飞行期间为航天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同时将航天员的生理数据、电视图像发送地面,并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

此次飞行标志着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打破了由美国和前苏联(俄罗斯)在载人航天领域的独霸局面,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

“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在外形上没有太大的差别,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进行发射。

它是中国第二艘搭载航天员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飞天”任务的载人飞船。

这也是世界上人类的第243次太空飞行。

“嫦娥一号”(Chang'E1)是中国自主研制并发射的首个月球探测器。

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

嫦娥一号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

“嫦娥一号”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嫦娥四号卫星”简称“嫦娥四号”,是嫦娥绕月探月工程计划中嫦娥系列的第四颗人造绕月探月卫星,主要任务是接着嫦娥三号着陆月球表面、继续更深层次更加全面地科学探测月球地质、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的档案资料。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8《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8《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千年梦圆在今朝》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愿望所进行的尝试和追求,重点记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

在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千年的飞天梦终于实现了。

学情分析:学生对航天知识所知有限,但对科学故事、科普文章比较感兴趣,课前可以让学生收集关于航天事业发展的资料,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情况,丰富背景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这个阶段的学生能够理清课文条理、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指导学习本课时,要注意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引导学生感悟现代科技成就的取得除了个人努力之外,还包括团队合作,突出团队精神。

教学目标:1.正确识记生字词。

2.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

3.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梦圆”背后的精神和力量。

难点: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2.准备好“神舟五号”发射成功的视频、“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顺利进行互相拍摄的视频。

学生准备:搜集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质疑问题,引入新课1.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说说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预设:4)3.导学:课前大家预习了课文,谁能说说课文中“千年梦”指什么?“千年梦圆在今朝”又指什么?4.过渡: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梦想。

现在让我们跨越历史的长河,沿着时间的隧道,乘上时空飞船,一起去追寻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

[设计意图]由课题入手,鼓励学生质疑课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思考。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第8課《千年夢圓在今朝》課文原文飛離地球、遨遊太空是中華民族很久以來的夢想。

在中國的古代,早就流傳著“嫦娥奔月”的神話,人飛於天、車走空中的傳說,鯤鵬展翅、九天攬月的奇妙想像。

富有激情和超凡想像力的炎黃子孫,於千百年的歲月流轉之中,不斷地嘗試實現自己的美好願望。

中國明代的官員萬戶,是世界曆第一個試驗乘火箭上天的人。

他用四十七支火箭捆綁在椅子下麵,自己坐在椅子上,手拿兩只大風箏,叫人點火發射。

隨著一聲巨響,他消失在了火焰和煙霧中。

儘管人類首次火箭飛行嘗試沒有成功,但萬戶仍然被國際航太史學家公認為人類升空探索的先驅。

為了紀念他,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命名為“萬戶”。

萬戶那種勇於實踐的探索精神,極大地震撼和鼓舞著人們。

數百年來,堅定而執著的炎黃子孫,在實現飛天夢的過程中,遭受了無數失敗,付出了慘重代價,但是,始終沒有放棄飛離地球的努力。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華民族的歷史掀開了嶄新的一頁,中國的航太事業也呈現出勃勃生機。

毛澤東主席在蘇聯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之後的第二年——1958年,莊重地表示:“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

’”經過十多年的努力,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遼闊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響起了中國人的聲音,那穿越蒼穹的《東方紅》樂曲,讓海內外華人振奮不已,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能夠發射衛星的國家。

在準備發射人造衛星的同時,中國科學家滿懷希望地開始了載人航太技術的探索。

1992年9月21日,黨中央決定實施載人航太工程,一百一十多個單位直接承擔了研製、建設和發射任務。

經過廣大科技人員、工人和解放軍官兵十餘年的不懈努力,2003年10月15日早晨9時,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隨著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我國自行研製的“神舟五號”飛船被送上太空。

火箭宛若一條蜿蜒的巨龍,劃過一道絢麗的曲線,瞬間便消失在了蒼穹之中。

10月16日6時23分,飛船在環繞地球十四圈後成功返回著陸場。

太空人楊利偉在即將登機返回北京的時候,用三句話概括了他二十一小時的太空旅行:“飛船飛行正常。

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内容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原文(5篇)

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内容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原文(5篇)

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无论我们说话还是作文,都要运用好文字。

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用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言焕发出活力和光彩。

下面,下面是书包范文为您整编的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内容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原文(5篇),希望能够给大家的写作带来一些的帮助。

《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主要篇一课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

热情的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1、课前,我让同学们搜集关于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资料,以便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概况,并且丰富了背景知识,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教学时,这些搜集到的资料引入到课堂中,补充、丰富和拓展了课程内容。

2、我先出示课题,并让学生说说课题字面的意思,特别理解“圆”的意思。

然后,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并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进行进行归类梳理:(1)千年的“梦”是指什么?(2)千年“梦”是怎么圆的?(3)为什么千年的“梦”今朝圆了?并把这些问题作为研读课文的主线。

让学生们带着这些问题快速默读课文,在课文中寻找答案,默读后,我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在讨论中帮助同学们正确理解课文。

3、其次,研读的重点是:一是千年寻梦的过程中,体会炎黄子孙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

二是探索过程中,表现了中国的航天工作人员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的精神。

收获:这梦是美丽的,辉煌的,谁又想到这美丽的背后,辉煌的背后又蕴藏着多少辛酸。

《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主要篇二成功之处《千年梦圆在今朝》是一篇略读课文,介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重点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新课导入首先播放了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神舟五号”飞船升空的视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学生内心自然而然地升华起了骄傲、自豪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ppt
15
为了顺利完成这项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 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而参与 这项工程的协作单位,则多达三千多个。
载人航天工程
整理ppt
16
实验的精细与艰难,要求广大
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夜以
继日地苦战攻关。有的人为了工作
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工厂车
间;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住进医
千年梦圆在今朝
整理ppt
1
自读课文:
(1)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
思考从古到今,数千年来的中华飞天梦是
怎样一步一步变为现实的?边读边画出重
点词句。
整理ppt
2
九天揽(lǎn)月 先驱(qū) 积劳成疾(jí) 猝(cù)然 里程(chéng)碑(beī)
绚(xuàn)烂 苍(cāng)穹(qióng)
奋斗,终于在今天成为了美好的现实。
整理ppt
26
它同时也充分表明:中华民族几 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著追求,以 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 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这句话充分肯定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 飞行的成功的伟大意义,是几千年的梦想 变成现实,是几代人数十年的追求、努力 和奋斗的结果,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 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勇于挑战的精神。
整理ppt
27
“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具 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攀登世界科 技高峰迈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象征着伟 大中华民族复兴进程跃上一个新的起点。
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是中国进入太空新时代 的里程碑。中国由此跻身于世界上实现载人航天 飞行的三个国家之列,显示出中国日益强大的科 技实力。
风华正茂(mào) 锲(qiè)而不舍
整理ppt
3
瑰丽 尝试 惨重 穿越 精细 宛若 嫦娥奔月 积劳成疾
火箭 捆绑 振奋 规模 概括 评价 炎黄子孙 风华正茂
探索 协作 魄力
震耳欲聋 猝然长逝
坚持不懈 锲而不舍
整理ppt
4
• 九天揽月:揽:采摘。到天的最高处去摘月。常 形容壮志豪情。
• 绚烂:光彩炫目。
整理ppt
20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成 功。
整理ppt
21
神舟五号
整理ppt
22
整理ppt
23
杨利伟用3句话概括了他21小时的太空旅行:
“飞船飞行正常。 我自我感觉良好。 我为祖国骄傲。”
读了课文,你怎样理解杨利伟的这三句话?
杨利伟对飞船的评价,也是对研制飞船的航 天人的赞扬。
里长征。
整理ppt
12
人造卫星的发射──突破性进展
整理ppt
13
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整理ppt
14
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 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 纪重点工程。
三个“最”字,充分说明了载人航天工程面临着 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充分说明了党中央决定实施 载人航天工程显示出的巨大的勇气和决心,也充 分说明了中国航天工作者将为此付出巨大的努力 和艰辛的劳动。
院;有的年轻人虽然风华正茂却华
发早生;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
部心血与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
一天便猝然长逝 … …
整理ppt
17
• 为了保证“神州五号”的成功发射, 科学家们共设计了20种救生方案保证 航天员的安全,针对飞船系统的故障 对策139个;8位科学家未见飞天身先 死,这些科学家有的是倒在出差的火车 上,有的牺牲在实验室,他们努力了数 十年却没有看到飞天成功的壮丽场景。
• 先驱:在前面开路引导,也指引导的人。
• 积劳成疾:积劳:长期劳累过度;疾:病。因长 期工作,劳累过度而生了病。
• 风华正茂:风华:风采、才华;茂:旺盛。正是 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 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 猝然:突然;出乎意料。
•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_
人゛ˋ造卫星的发射

载_ˋ 人航天工程的实施
美好的梦想
人们内心深处受到极大 震惊和鼓舞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 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艰苦的努力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 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 技术的国家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 整理ppt
载人航天技术进一步
发展
7
万户的火箭飞行──大胆的尝试
整理ppt
10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70年4月24日, 寂寞而辽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 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 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振奋不已。中国成为 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整理ppt
11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1号”卫星由“长征1
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开始了中国进军太空的万
• 坚持不懈:懈:松懈。坚持到底,一点不松懈。
整理ppt
5
中国古代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神话,以 及“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
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梦想
数千年来的中华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变为现实的?尝试用简洁 的语言来概括。
古゛人的奇妙想象 落
万_ˋ゛户的火箭飞行
整理ppt
18
想一想,说一说:
实验的精细与艰难,要求广大科
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夜以继日
地苦战攻关。有的人
;有的

;有的年轻

;有的

……
整理ppt
19
成千上万人的不懈努力,终于在 2003年10月15日有了结果。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 著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的奋斗,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整理ppt
8
为了飞天梦的成功,我们做了哪 些努力呢?默读课文,找一找,画一 画,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做做批注。
整理ppt
9
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 坚定而执著的炎黄子孙却始终没有放弃飞离
地球的努力。
这段话起到过渡的作用。承接上文,用万户 的火箭飞行失败说明中华民族在追求遨游太空 的梦想并非一帆风顺的,遭遇了很多失败和挫 折;启示下文,说明中华民族并没有因为失败 而放弃飞天的梦想,而始终坚定执着,不断努 力。
说明“神舟五号”飞船是很安全、很稳定的, 也说明我国的航天工作人员的水平很高。
整理ppt
24
“神州五号”载人 飞船的发射成功,具有
怎样的历史意义?
整理ppt
25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 世界庄重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 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它同时也充分 表明:中国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著 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