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导师介绍】中传影视艺术学院导师潘桦
2017中传电影学电影创作理论方向介绍

2017中传电影学电影创作理论方向介绍电影学(1303Z2)1.电影创作理论方向电影创作理论(剧作、导演方向)是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学科方向,它主要培养具备较高理论素养和艺术创造能力的电影艺术编导人才。
本方向主要研究电影的创作规律、创作手法、中外电影创作流派等等。
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理论素养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电影的创作规律。
中国传媒大学的电影创作理论(剧作、导演)方向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媒体融合和技艺合流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本专业的导师均有丰富的一线创作实践经验,在教学中除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电影史、电影理论的基础知识,并能应用于电影电视剧创作研究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电影电视剧编剧、导演等艺术创作方面的学习研究,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影视剧创作方法。
本专业培养注重培养具备高水准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能胜任电影电视剧艺术创作及相关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2. 电影艺术史论方向电影艺术史论方向是整个电影学研究的基础,包含电影艺术史和电影理论两个方面。
本方向电影史的研究包括了电影的艺术与技术、生产与发行、创作与理论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
着重研究电影诞生以来一百多年间电影艺术语言和电影艺术观念的发展和演变,探讨电影发展的深层原因和结果;论证艺术与技术、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历史、艺术与观众的关系;以及经济、政治、文化诸因素和电影的互动关系,探讨电影艺术发展历史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影响,总结经验,认识规律。
电影理论的研究范围则包括电影美学、电影艺术理论、电影文化、电影批评等基础性学科。
本方向的研究注重联系社会、经济、历史与文化语境,对电影创作的丰富实践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对电影艺术现象和本质进行研究。
中国传媒大学电影艺术史论方向经过多年发展,在早期中国电影、中国当代电影、欧美电影、电影美学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的优势和特色。
电影艺术史论方向旨在重点培养具有较强的电影艺术和理论素养,能胜任电影理论研究、电影评论及教学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同时,本方向也注重培养能以理论指导实践,可以在多种传媒领域从事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人性的抗争——电影《思悼》叙事学角度分析

外国电影评论Forein Film Review人性的抗争——电影《思悼》叙事学角度分析 曹雪盟 涂晓华一、 叙事主题对于一部影片来讲,思想内涵往往即是其叙述主题,通过主题内容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引起人们的思考,从情节本身推及社会人生,是影片的重要意义。
《思悼》可以被看作一部传记片,选取韩国历史上的“壬午祸变”这一事件,将封建制度之下的君臣与父子、亲情与权力、压抑与抗争等矛盾纠葛展现给观众,凄凉悲情的隔阂与矛盾在血色的历史背景下直抵人性深处。
以插叙回忆的方式将故事内容层层推进,反映了封建时代王权阴影下的亲情矛盾,直指人性深处的抗争、尊严与爱。
《思悼》将处于极端权力垄断的君主体制之下的父子间的对抗性推到了极致。
高高在上的父亲常令儿子产生自卑感与无力感,儿子由于无法与这个心目中的男性样本并驾齐驱而感到慌乱与绝望。
在父权与王权交织形成的具有绝对权威的文化环境的压力下,世子对自由的渴望、对天性的追求、纯真率直的性格与之格格不入,最终导致其成为封建制度与政治角力的牺牲品。
英祖从对世子的欣赏与鼓励,到对其的苛责和失望;父子间的感情从亲密到生出裂痕,再到完全破裂;世子从阳光明朗的少年,到渐渐变得迷乱阴郁、放浪形骸,再到在一个滂沱的雨夜仗剑闯宫想要刺杀英祖,最终被英祖关在米柜中活活饿死。
在这个悲剧中,父子关系被权力的异化在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党派、个性、理念、亲疏、王权,这些复杂的元素交错其中,将封建权力压抑下人性中的无奈与隐忍描摹得入木三分。
而世子在重重宫墙的禁锢之下始终不愿妥协,葆有真情真心,追求自由清明、率真坦荡的性格令人看到未曾泯灭的赤子之心,成为这段血色与悲凉的故事中为数不多的鲜活闪耀的夺目之光。
尽管最终人性的发展与环境的冲突成为了不可逆转且注定失败的结局,然而这种明知势单力孤,依然追求自我的抗争却终究拥有了打动人心的力量。
一个值得一提的细节是,在影片中,世子在世孙出生前画的青龙图案的折扇成为隐喻影片主题的一个元素。
好莱坞话语遮蔽下的“二战”电影叙事趋势

GENRE AND SUBJECT类型与题材苦难是艺术的源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的一场梦魇,但也成为电影工作者取之不竭的创作宝藏。
不过,由于好莱坞电影无与伦比的影响力,电影中的“二战”叙事很长一段时间都被好莱坞所垄断。
“二战”叙事也多集中于纳粹恶魔的刻画,聚焦犹太种族的浩劫,宣扬抵抗法西斯的战斗神话等。
但是诚如克罗齐所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关于“二战”历史的叙述,由于当下政治格局以及社会文化的影响,正在表现出新的叙事趋势。
一、英雄神话与苦难控诉:好莱坞话语下的“二战”叙事当“二战”还没结束的时候,好莱坞导演就已经开始涉足“二战”题材的电影了,迈克尔•柯蒂斯于1942年拍摄了经典之作《卡萨布兰卡》,在“二战”的宏大背景下讲述个体的爱情;随后导演弗兰克•卡普拉应美国政府之邀拍摄了经典的纪录片《我们为何而战》,以影像阐述反抗法西斯的正义性。
“二战”结束后,《最长的一天》是对诺曼底登陆战役的全景记录;《巴顿将军》讲述的是铁血将军巴顿的英雄故事;《辛德勒的名单》是对纳粹屠杀犹太人的血腥控诉;《拯救大兵瑞恩》则以普通士兵的视角展示了战争的罪恶;《珍珠港》讲述的是战争中的爱情与兄弟情谊;《父辈的旗帜》展现了战争对人性的戕害;梅尔•吉布森的《血战钢锯岭》讲述了一个依靠信仰加持的个人英雄主义神话;诺兰的《敦刻尔克》则再一次聚焦了个体在战争中的命运。
可以说,早期好莱坞电影中的“二战”叙事“大多嵌套在一个‘罪犯+受难者+英雄’的三棱结构中:主题聚焦抨击德国纳粹,确立了希特勒、盖世太保、党卫军和德国兵团的恶魔镜像,渲染其侵略和排犹暴行下的苦难,颂扬抵抗者的英雄主义”。
[1]而进入新千年之后,好莱坞电影中的“二战”叙事承担了更多的反思色彩,叙事视角也渐由家国转移到个体,但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反法西斯战争神话,亦或是个体在战场中的苦难,其视角大多以美英两国视角出发,而战争的苦难记忆则由纳粹屠杀犹太人所占据。
牵涉“二战”的其余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二战”叙事,长期淹没在好莱坞的话语霸权中悄无声息。
著名影视化妆师黄桦:匠心成就剧中人

著名影视化妆师黄桦:匠心成就剧中人桦树,抗风雪耐严寒,叶子在秋季呈现美丽的色彩,树皮既可以用来写字,又可以创造出极富立体感的艺术作品。
走近黄桦其人似乎有一种感觉:黄鹂和桦树品格仿佛融于她的生命之中。
一字千金的“像”字黄桦现为四川传媒学院艺术总监,戏剧美术设计系化妆专业老师、教授,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化妆专业。
从教多年来获专业大奖不计其数。
经她塑造的人物,为中国影视艺术留下了一笔笔浓墨重彩。
1996年,韩三平导演了电视剧《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扮演毛泽东的特型演员是古月。
化妆造型的高难度部分是晚年时期的毛泽东。
这不仅对古月是前所未有的考验,对当时只有30岁的黄桦来说,更是严峻考验。
她带着满腔激情来到化妆室,没想到,被古月不信任的目光和问询泼了一瓢凉水。
这段经历让黄桦始终难忘。
当时的细节很让导演纠结,究竟由谁来为古月化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是个悬念。
直到开拍的前一天,古月化妆师的人选都没定下来。
当古月从机场匆忙赶来直奔化妆间,一看眼前的化妆师,这不还是那个小姑娘吗?能行吗?黄桦一言不发,但眼里盛满笃定和自信,那架势便是稳操胜券。
她心想:古月大明星,您就瞧好吧!这次黄桦采用的是绘画化妆术,将演员脸上“多余”部分用色彩技巧削弱,深陷之处用塑形零件和口腔充填物填满,这种去“长”补“短”技巧,需要的不仅仅是胆量,更需要精准的技艺。
紧接着,黄桦又用塑型化妆术做出符合需要的鼻翼、鼻头、耳垂、内眼囊等等。
最后一个环节,她为古月戴上花白头发。
辛苦劳作长达8小时,她的增删、涂抹,如同生花妙笔。
伟大领袖毛主席似乎就站在人们面前。
古月睁大眼睛看到镜子里的老年毛泽东形象,惊讶地连声说着:太像了,太好了,你画得太好了,真的是太像了!这个一字千金的“像”字,取决于黄桦坚实的功底。
这是一场特殊的“面试”,评委是所有演职人员和全国观众。
可喜的是,黄桦征服了演职人员,征服了化妆界专家同仁,征服了观众。
其后的日子,她还多次为古月化妆造型,每次都得到艺术家真诚热情的夸奖,这些给黄桦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
2019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广播电视艺术学中国电视剧史方向考研导师介绍以及考研参考书

导师介绍
孙承健 博士,副研究员。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影视学专业教师、中国电视艺 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员。受聘为北京电影学院影视广告专业特 聘教授、深圳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客座教授。出版个人专著:《情绪:影像表 意的魅力与体验》,中国电影出版社。主要发表的专业论文有:《创作主体的 自我尊重与影像表达形式的探讨》、《兼顾商业价值和文化精神》、《现代数 字影像之广场空间魅力——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数字影像的作用》、《数字媒 介下的视觉文化》、《情绪,影像表意的驱动力量》、《电影化叙事的形式与 手段:动作与影像》等。主要从事的影视创作活动有:曾主持剪辑并参与制作 完成了,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大型记录影片《少林功夫》以及宣传片 《印象丽江》、大型文艺影片《我的梦》(my dream)、大型记录片《中国 佛教之旅——僧侣寺院生活》等。
导师介绍
胡智锋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传媒学术领域第一个“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组部 “万人计划”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 现任中国传媒大学《现代传播》主编、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 高校影视学会会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65年生,先后就读于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 学,文学博士。1988年开始任教于北京广播学院,先后在文艺系,电视学院,学报,文科科研 处任职。多年来致力于影视文化,传媒艺术等的研究,出版了丛书多种数十卷,专著20余部, 论文350余篇,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20余项。多次获得中国高校人文社科成果奖,北京市 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参与策划了大量节目,栏目,频道,入选“新中国60年影响广播电视进 程的60位人物”。担任“五个一工程大奖”,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等国家级奖项的 评委。曾赴20多个国家及地区进行访学和学术交流。先后指导多名博士后出站和博士生、硕士 生毕业,为硕士生、博士生开设前沿课,主持或完成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及横向合作课题五十 余项;共计发表学术论文350余篇,出版著作30余部,撰写研究报告30部,获得了多项省部级 以上奖励;主编教材被广泛采用,多次修订重印,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励。
[方向分析]中传MFA电影专业01电影创作
![[方向分析]中传MFA电影专业01电影创作](https://img.taocdn.com/s3/m/26fb87f508a1284ac850435b.png)
[方向分析]中传MFA电影专业01电影创作专业介绍本方向依托具有较强师资和创作力量的电影专业领域,培养具备较高艺术创造能力和理论素养的电影电视剧创作人才。
本方向采用模块式教学,以实践创作和作业讲评相交替的方式,进阶式地深入提高学生的创作、创新能力。
通过两年在校学习和大量的实践创作,使本方向的研究生具备较高的电影、电视剧创作能力。
本方向的导师都具有丰富的一线创作经验,并且聘请了多位国内具有较高声誉的编剧、导演、表演、摄影、美术、剪辑等业界专家作为校外导师,在实践创作上为学生提供最专业的指导和大量实习实践机会。
主要课程包括:《电影制作技术》、《电影创作基础》、《专业创作》、《影视制片专题》等,大部分课程都是以实践拍摄为主,在老师的指导和讲评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
顾名思义,电影创作就是要拍电视剧和电影~电影创作牛就牛在,既有专业方向的导师,又有国内具有较高声誉的编剧、导演、表演、摄影、美术、剪辑等业界专家作为校外导师。
师资介绍刘书亮老师兼任《当代电影》主编之一,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剪辑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表演高职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影视艺术家协会理事。
代表作作品:《鹅子》、《三国演义》之《赤壁鏊战》、《蝴蝶兰》、电视连续剧《无花的夹竹桃》、《幕起幕落》。
游飞老师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理论著作:《美国电影艺术史》、《电影艺术观念》、《世界电影理论思潮》。
代表作品:《凤求凰》、《中关村风云》、《聊斋.侠女》。
电影《我和姐姐》、《山韵》等。
(理论和实践都很厉害的一个老师)潘桦老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影视剧导演和编剧,并且始终保持着与国际上前沿的影视交流。
特别在剧情片导演方面不仅有着丰富的创作拍片制作的实践经验,而且还有多部专着发表和即将发表。
......考试科目介绍首先,MFA电影创作方向的基本情况是怎么样的呢?编剧的复试还是很仁慈的,只要进入复试,不出幺蛾子的话,被录取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但编剧是MFA所有方向里分数线最高的,这需要宝宝们努力提高自己的初试成绩了~1、英语口语方面,大家不要紧张,除去两三个英语口语超级棒,其余同学基本都是哑巴英语,而且老师给分偏高。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师资队伍状况(导师介绍)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师资队伍状况电视与新闻学院院长:高晓虹电视与新闻学院党总支书记:任金州电视与新闻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胡芳电视与新闻学院副院长:何苏六电视与新闻学院副院长:陈作平电视与新闻学院副院长:王晓红电视与新闻学院副院长:刘自雄电视系行政机构行政办公室:功敬、程素琴、王小刚办公电话:65779422本科教学办公室:王静、冷爽办公电话:65789904研究生教学办公室:赵希婧、付海钲办公电话:65779304党总支办公室:傅楠办公电话:65783312分团委办公室:丰瑞办公电话:65779595培训中心(研修班、短训班):陈昌群办公电话:65779262电视系教学机构编辑出版教研室:吴炜华(主任)王晓红、丁海宴、王宏、周文、程素琴、郑志亮、徐培喜电视编辑教研室:田维钢(主任)何苏六、霍文利、钟大年、徐舫州、陈默、隋岩、吴辉、祝虹、郭大为、徐帆电视新闻教研室:杨凤娇(主任)赵淑萍、高晓虹、刘宏、张静滨、张雅欣、张绍刚、曹晚红、曹培鑫、崔林、马忠君、李智电视摄影教研室:孙振虎(主任)陈刚、孟群、郭艳民、叶明睿实践教学中心:秦瑜明(主任)电视系实验机构资料中心:王闻俊(主任)韩亚非、夏丽丽办公电话:65779203节目制作实验中心:功敬(主任)吴引、杨鲁平、李为、顾洁办公电话:65783259、65779488数字媒体编辑中心:刘羽(主任)孙洪亮、郇睿教学机构Teaching新闻系主任:任金州新闻史论研究室主任:丰纯高张彩,李磊,哈艳秋,贾乐荣,辛欣,刘自雄,李煜,艾红红,郎劲松(外调),赵玉明(退休返聘)新闻业务教研室主任:方毅华罗哲宇,凌昊莹,李舒,唐远清,刘年辉电视新闻教研室主任:吴水平副主任:张丽陈作平,刘坚,隆莉(出国)报刊新闻教研室主任:金梦玉(南广)副主任:王灿发张燕,张晓红媒体创意教研室主任:宫承波副主任:王建华詹骞,罗琳,涂小华,刘萍(出国)新闻传播基础课教研室主任:余小梅刘京林(退休返聘),张晓辉,倪桓广播新闻教研室:副主任:于忠广曹璐(退休返聘)传播系主任:邓炘炘调查统计教研室主任:沈浩副主任:肖明丁迈,柯惠新,崔蕴芳,王锡苓传播理论教研室副主任:曾兴邓炘炘,曾庆香,王军,张志华,韩运荣研究所及研究中心党报党刊研究中心主任:丁俊杰(兼)副主任:王武录(退休)临时负责人:张晓红(兼)成文胜,詹新慧,闫永栋(人才派遣)广播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曹璐(退休返聘)副主任:邓炘炘张彩,于忠广外聘:(校内)王宇,谢非,李立军,孟伟(校外)王晓辉,赵忠颖,张萍,温秋阳,万梅,联新元调查统计研究所所长:柯惠新副所长:沈浩丁迈,崔蕴芳,肖明,王锡苓舆论研究所所长:雷跃捷副所长:唐远清柯惠新,王锡苓,王灿发,韩运荣,曾庆香,刘燕南(校内)传播心理研究所所长:刘京林(退休返聘)副所长:余小梅张晓辉,倪桓。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各方向及导师介绍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院所专业名称(代码)研究方向(代码)导师名单学制媒体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020205)01产业系统理论02文化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03区域文化产业发展04文化产业市场05文化产业投融资管理06娱乐产业发展与管理01昝廷全02姚林青、金雪涛03韩骏伟04、05、06入学后选01、02方向2年;03、04、05、06方向3年政治与法律学院国际关系(030207)01国际关系理论02国际关系与大众传播03国际关系与跨文化交流04当代国际关系01肖欢容02张桂珍、赵雪波03孙英春、闵惠泉04何兰、杨勉、仪名海、许铁兵3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1)01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0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0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01冯波、李淑文02张静敏03冯宋彻、任素琴3年思想政治教育(030505)01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02传媒政治03政治传播与政治社会化01高慧燃、毛明华、田维义、张付02吕艳君、李宏、李静霞03张晓峰、姚旭、荆学民3年文学院文学院文艺学(050101)01中国古典文论与美学02文艺学原理与马列文论03西方文艺理论04审美文化学01张晶、王韶华02杜彩03李有兵04杜寒风3年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102)01应用语言学02对外汉语教学03语言信息处理01侯敏、刘海涛、云贵彬02郉欣、李大勤、彭宗平、刘海燕、司红霞、陈玉东、侯亚光03滕永林3年汉语言文字学(050103)01汉语史02文字学03现代汉语01张民权、肖晓晖02郝茂03赵雪、李峰3年中国古代文学(050105)01先秦两汉文学02魏晋南北朝文学03唐宋文学04元明清文学01姚小鸥02钟涛03董希平04刘丽文、朱萍、马素娟3年05中国文学批评史05白岚玲中国现当代文学(050106)01中国现当代思潮流派与作家作品02中国现当代戏剧影视文学03中国现当代文化与文学01逄增玉、颜浩02谢筠03张鸿声3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050108)01国别文学与文学关系02现当代西方文学与大众传媒01李贵森、杜文娟、李顺刚02徐敏3年电视与新闻学院新闻学(050301)01新闻史02新闻理论03新闻业务04网络新闻及新媒体05报刊理论与实践01李磊、贾乐蓉02刘自雄、雷跃捷、郎劲松、丰纯高03张丽、王宇、潘力、罗哲宇、方毅华、陈作平04吴水平、金梦玉、邓炘炘、王军、李建刚05张燕、成文胜、张晓红2年传播学(050302)01理论传播与传播史02应用传播学03传播研究方法04电视文化传播05媒介与女性06国际传播01胡正荣、袁军、龙耘、段鹏、李煜02宫承波、凌昊莹、刘燕南、许学峰03丁迈、柯惠新、沈浩、肖明04隋岩、陈默、郑世明05刘利群06陈卫星、李智04方向2年,其它方向3年电视与新闻学院国际新闻学(050320)01国际新闻史论02国际新闻业务03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交流04国际媒体01刘笑盈02张开、吴敏苏03麻争旗、庄琦春、童之侠04徐琴媛、田智辉、洪丽、赵靳秋3年广播电视新闻学(050321)01广播电视史02外国广播电视03电视新闻04纪录片05新闻摄影06新媒体策划与制作07电视理论08广播理论09广播节目10广播经营01哈艳秋、艾红红02张彩03曾祥敏、高晓虹、秦瑜明、张绍刚、任金州、赵淑萍、刘昶04钟大年、何苏六、张雅欣05陈刚、乔保平06孟群07刘宏08邓炘炘09王宇、孟伟10潘力2年舆论学(050322)01舆论学基础02应用舆论学03舆论调查01曾庆香02王灿发、韩运荣03王锡苓2年编辑出版学(050323)01编辑出版理论02出版经营与管理03媒介融合01李立、赵均02蔡翔03丁海宴、王晓虹01、02方向3年03方向2年广告学院广告学(050330)01广告理论与广告史02广告实务03广告媒介04品牌传播05受众与市场06新媒体产业01黄升民、丁俊杰、文春英、刘英华02段晶晶、刘林清、初广志、03钟以谦、袁方04张树庭05黄京华06赵子忠、周艳、张宏3年公共关系(050331)01公共关系理论02公共关系实务03危机管理04营销公关01何辉02齐小华03鲁津04杜国清2年电视与新闻学院传播心理学(050332)01传播心理基础理论02传播心理应用01刘京林02余小梅、张晓辉2年高等教育研究所传媒教育(050334)01媒介素养教育02比较传媒教育03传媒高等教育01张玲02姚云03王保华、杨树雨、杨旭东、黄侃3年政治与法律学院传媒政策与法规(050335)01传媒政策理论与实践02传媒法理论与实践01李丹林、王四新、匡敦校02魏永征、魏晓阳3年媒体管理学院传媒经济学(050336)01传媒产业管理02国际文化贸易03文化产业管理04影视项目管理01卜彦芳02李怀亮、王雪野03冷述美04陈晓春、刘洁2年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广播电视语言传播(050337)01语言传播发声学02播音主持基础理论03播音主持业务04汉语普通话教学与水平测试01陈京生、李晓华02鲁景超、陈晓鸥、付程、丁龙江、王宇红03马玉坤、曾志华、罗莉、李洪岩、柴璠、陈雅丽、翁佳04徐树华2年影视艺术学院艺术学(050401)01艺术美学02艺术传播学01徐辉、施旭升、周月亮02王杰文3年音乐学(050402)01广播影视音乐理论02广播影视音乐应用03音乐人类学04音乐社会学与音乐传播01曾田力02杨晓鲁、卢国文、李俊梅、梁晶03赵志安04曾遂今3年美术学(050403)01影视美术02当代美术创作与新媒体艺术03美术史论01佟华苗、宋东葵、曹久平02金妹、李宽03邵军3年广告学院设计艺术学(050404)01设计艺术史论02广告设计01芦影02陈宏年、肖虎、吴学夫、叶建新3年影视艺术学院影视艺术学院戏剧戏曲学(050405)01戏曲历史与理论02戏剧历史与理论03广播电视戏曲01周华斌、路应昆02周靖波、蒋泽金、姚小鸥03杨燕3年电影学(050406)01电影艺术史论02电影创作03电影电视剧表演艺术04影视制片01张建勇、张宗伟、袁庆丰、祝虹、史博公02梁明、潘桦、游飞、刘书亮、周涌、周炜03王明亚、赵宁宇04蒲剑3年广播电视艺术学(050407)01电视艺术理论02电视策划03广播电视文艺04电视剧创作与理论05电视艺术与技术06录音艺术07广播电视语言艺术01吴辉、徐舫州、张静滨、胡智锋、周文、王黑特、张国涛02关玲、苗棣、许行明、郑月03蔡卫、何晓兵、陆健、游洁、张育华04戴清、李胜利、刘婷、刘晔原、卢蓉、秦俊香、吴素玲、王利丽、彭文祥、吴秋雅05李兴国、毕根辉、张歌东、赵永华、郭艳民、金贵荣06李大康、李伟、王珏、伍建阳、胡泽07卢静、李凤辉、赵俐01、07方向2年02、03、04、05、06方向3年动画学院动画学(050420)01动画理论与实践02动画产业01路盛章、张骏、倪学礼、栾伟丽、丁品、索晓玲、贾否、曾定凡、王雅萍02高薇华、王冀中、郑玉明3年数字媒体艺术(050421)01数字媒体理论与实践02网络多媒体01贾秀清、廖祥忠、李停战、曹云生、江逐浪02李海燕、王利敏、孙庆杰3年游戏(050422)01游戏设计与创作02游戏理论与产业01石民勇、费广正02姜浩3年理学院应用数学(070104)01微分方程求解及其应用02不确定理论中的数学方法03代数及其应用04统计与计量方法05媒体信息处理与智能计算01康彤、刘停战、朱永贵02李军03高永存04张辉、吴正鹏05张彬2年信息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电路与系统(080902)01电子测量与电路状态诊断02现代电子设计01李建平02何晶、许信玉、李冬梅3年电磁场与微波技术(080904)01微波与卫星通信01车晴、居继龙、隋强02陈新桥、林金才3年02光纤传输与通信技术03电磁兼容04电磁辐射、散射与逆散射03逯贵祯、殷红成04李增瑞、陈军文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01)01声频技术02数字电视技术03数字广播技术04信息网络技术05传输与覆盖监控06信息安全技术07移动多媒体01孟子厚、朱伟、陈小平、谢凌云、齐娜02姜秀华、史萍、杨盈昀、张远、章文辉、赵志军、李朝晖、孟放03刘守训、张华清、王翾04刘剑波、张勤、王京玲、王晖、柴剑平、郭晓、曹三省、颜金尧05苏志武06杨成、田沛07杨占昕、曾志斌、骆新全3年信号与信息处理(081002)01DSP技术与应用02多媒体技术03自动控制技术04视听模式与人工智能05信号处理技术06嵌入式软硬件技术01蔡超时、苏震02杨磊、徐品、杜怀昌03蒋伟、周春来、任慧04戴志强、吕朝辉05吕锐、黄祥林06陈远知、胡国荣、侯亚辉3年计算机学院计算机软件与理论(081202)01分布式计算与软件02传媒信息安全03智能信息处理01朱立谷、王希辰02王永滨、隋爱娜03于水源、李健瑜、王晓宏3年计算机应用技术(081203)01互联网应用技术01林卫国、潘耘3年02媒体信息数据化技术03数字娱乐与动画技术04高性能计算及应用05网络新媒体技术02刘立新、孙书韬03扈文峰04余文华、王金涛、鲁永泉05张鹏洲媒体管理学院媒体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00)01媒体管理02管理信息系统01高福安、宋培义、黄晓兰、任锦鸾02梁郑丽、刘丽华、夏征宇2年企业管理(120202)01媒体战略管理02营销管理03财务管理01丁钊、方英02孟庆顺、王越03寇德广、李竹荣2年行政管理(120401)01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02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01高慧军02宋香云2年信息工程学院工程硕士(4301)电子与通信工程(430109)01数字媒体技术02数字广播电视技术03天线与微波通信入学后选2年信息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工程(430110)01片上系统设计02 DSP算法与FPGA设计入学后选2年计算机学院计算机技术(430112)01网络多媒体技术02传媒信息安全03数字娱乐与动画技术入学后选2年MBA 教育中心工商管理硕士(460100)01媒体经营与管理02市场营销03广告战略管理04新媒体运营05影视、动画项目管理06文化产业管理入学后选2年艺术硕士(5501)广播电视(550105)01播音与主持艺术02电视策划与创作03广播影视音乐应用04动漫创作05艺术管理06移动媒体视频节目创作07文化产业项目策划08文化市场入学后选01播音与主持艺术属播音主持艺术学院02电视策划与创作属电视与新闻学院03广播影视音乐应用属影视艺术学院04动漫创作属动画学院05艺术管理属媒体管理学院06移动媒体视频节目创作属新媒体研究院07文化产业项目策划、08文化市场属文化产业研究院2年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570100)01汉语国际教育入学后选2年注:020205产业经济学专业03、04、05、06方向属文化产业研究院;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02对外汉语教学方向属对外汉语教育学院;050407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01电视艺术理论方向属电视与新闻学院;050407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07广播电视语言艺术方向属播音主持艺术学院;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05信号处理技术、06嵌入式软硬件技术方向属计算机学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导师介绍】中传影视艺术学院导师:潘桦
潘桦
考中传,找凯程. 凯程2014成功录取18人,其中凯程在中传艺术硕士新闻传播硕士广告学等专业获得多个状元和探花,的难度并不是很大,其中录取的学生55%是二本跨专业,所以同学们不用担心本科及专业,选择你热爱的专业,在集训营加油复习,定可成功.
[女]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专业:电影学电影创作方向]
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导演系教授
电影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高等院校电影电视学会会员
1997-1998年应邀赴美国纽约大学主讲“中国当代电影”。
1995年编剧和导演长篇电视连续剧《相约》,荣获同年北京电视艺术“春燕杯”优秀电视剧奖。
1992年编剧和导演电视剧《金色轮船》,荣获1993年中国第十三届“飞天奖”最佳电视剧一等奖;获同年华北地区五省市优秀电视剧奖;再获北京电视艺术“春燕杯”优秀电视剧奖。
1990年编剧和导演电视剧《白桦林作证》,荣获1991年中国第十一届“飞天奖”最佳电视剧三等奖;获同年华北地区五省市优秀电视剧奖;再获北京电视艺术“春燕杯”优秀电视剧奖。
主要研究方向为影视剧导演和编剧,并且始终保持着与国际上前沿的影视交流。
特别在剧情片导演方面不仅有着丰富的创作拍片制作的实践经验,而且还有多部专着发表和即将发表,分别为《世界经典影片分析与读解》、《影视剧导演工作》、《论电影与电视的创作规律□□电影的艺术性与电视的传媒性》、《世界着名电影大师研究》、《电影的艺术元素与商业元素□□从文本到营销的着名
影片案例分析》、《06年美国经典电视剧系列研究》以及译着《表演学》(美国高校教材,中国高校经典教材译丛)。
.主讲课程:“导演艺术”和“世界经典影片分析”,是艺术类本科生和电影学研究生必修课,其中“导演艺术”课程深受本科生和研究生地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