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实验室管理制度培训讲学.docx

合集下载

pcr实验室规章制度

pcr实验室规章制度

pcr实验室规章制度第一章实验室管理1.1 实验室安全PCR实验室是一个涉及高灵敏度和剧毒试剂的环境,为了保护实验人员和设备安全,以下规章制度须严格遵守:1.1.1 实验室必须配备灭火器、安全洗眼器、洗手设施和急救药品。

1.1.2 实验前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防护眼镜和实验服。

1.1.3 实验室内禁止饮食,严禁将实验室用品与食品接触。

1.1.4 实验室内不得携带任何化妆品或饰品,避免造成交叉污染的风险。

1.1.5 实验室内所有试剂应储存在指定区域,明确标注试剂名称、浓度和有效期,并遵守储存温度要求。

1.2 设备使用和维护1.2.1 使用PCR仪器前,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并掌握正确操作方法。

1.2.2 每次使用完PCR仪器后,应清洗和消毒工作台,并关闭仪器电源。

1.2.3 定期检查PCR仪器的电源线、电源插头和保险丝,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1.2.4 实验人员不得私自拆卸和修理PCR仪器,如遇到设备故障,应立即报告技术人员进行维修。

第二章实验室操作2.1 试剂准备2.1.1 所有试剂必须按照标签上的说明配制,确保浓度准确。

2.1.2 试剂调配和储存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污染和混淆,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2.1.3 所有试剂使用完毕后,必须及时清理实验台面和工作区域,保持整洁。

2.2 样本处理2.2.1 所涉及的生物材料必须符合规定的安全处理标准,如有可能产生污染或感染风险,必须佩戴生物安全柜。

2.2.2 样本处理过程中,必须穿戴手套,并避免任何样本间的交叉污染。

2.2.3 样本必须在规定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保存,并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标记和记录。

2.3 反应体系制备2.3.1 PCR反应液的配制必须按照所用酶的要求和标准操作程序进行。

2.3.2 定量取样时,应使用准确的容器和量具,并严格控制试剂用量。

2.3.3 反应体系制备完毕后,必须混匀,并避免产生气泡。

第三章数据分析和记录3.1 数据分析3.1.1 PCR实验结果应根据实验目的进行合理的数据分析和解读。

PCR实验室管理学习学习制度

PCR实验室管理学习学习制度

PCR实验室管理制度目的成立PCR实验室的工作规范,保证分子诊疗室正常工作。

范围PCR实验室,包含试剂准备间、标本制备间、扩增间的使用及管理。

职责PCR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一定恪守本文件的规定。

内容在进入实验室前,在隔绝台戴好头套口罩,穿上鞋套与实验服。

试剂准备间配电房先翻开风机(先开送风机,再开排风机),再把空调系统翻开。

封闭时的次序相反。

其余室的用品不得带入本室。

从PCR实验室1号进口门进入实验室,抵达试剂准备间的缓冲间,脱下白色工作服,挂在缓冲间的左边,在缓冲间的右边改换试剂准备间的专用工作服(蓝色),进入试剂准备间,实验中须戴一次性手套,手套常改换。

翻开已灭菌的超净台,通风一段时间,排走臭氧。

拿出当次实验需配制和使用的试剂,其余试剂要立刻收好放回冰箱内。

操作应在冰长进行。

Taq酶尽量在配液的最后一步加入。

应减少dNTP频频冻融的次数。

每次实验后将枪调至最大批程。

加模板前翻开废液缸盖,加完模板后务必盖上废液缸的盖子。

实验作业达成时,应实时清理工作台,做好实验登记,应使用本室专用的记录本和笔,翻开超净台的紫外灯旋钮到20分钟处。

使用过的离心管、吸头须置于3%的HCl溶液中浸泡、消毒后方可弃之。

翻开传达窗门,垫前一次性手套,将配好的试剂放到传达窗里,关上传达窗门。

在试剂缓冲间脱下工作服,穿上白色工作服。

标本制备间在标本制备间的缓冲间,脱下白色工作服,换上标本制备间专用的工作服(粉红色),进入标本制备间。

翻开传达窗的门,拿出配好的试剂,使用本区专用的加样器和带滤芯枪头。

实验作业达成时,应实时清理工作台,使用过的离心管、带滤芯枪头须置于3%的HCl溶液中浸泡、消毒后方可弃之。

做好实验登记,应使用本室专用的记录本和笔,翻开超净台的紫外灯旋钮到20分钟处。

翻开传达窗门,垫前一次性手套,将配好的试剂放到传达窗里,关上传达窗门。

提取基因组模板,提取过程中抛弃的枪头、离心管和废液请抛弃在此垃圾袋并于实验结束后立刻将垃圾袋扎口抛弃。

PCR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培训课件

PCR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培训课件

PCR实验室生物安全定义
定义
PCR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实验室操作过程中产生 的微生物、化学和物理危害被有效控制,以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环境和公众 的安全。
目的
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遵循正确的生物安全规程,防止病原微生物 的传播和扩散,降低对环境和公众健康的潜在风险。
紧急联络方式
实验人员应掌握实验室紧急联络方式,以 便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及时报告并寻求帮助

紧急处置流程
实验人员应熟悉紧急处置流程,如发生意 外暴露或化学品泄漏时,应立即采取相应 的紧急措施,如冲洗、上报等。
个人应急物资
实验人员可根据需要配备个人应急物资, 如急救包、灭火器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 进行自救和互救。
高压蒸汽灭菌器
实验室应配备高压蒸汽灭菌器,用于 对实验材料和器具进行灭菌处理,以 消除潜在的生物危害。
警示标识
实验室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告知 实验人员注意生物安全事项,并按照 规定进行操作。
应急处理措施
应急预案
实验室应制定应急预案,包括意外暴露、 化学品泄漏、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的应
对措施,并定期进行演练。
PCR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措施
个人防护装备
防护服
实验人员需穿着符合要求的防 护服,包括实验服、隔离衣、 围裙、鞋套等,确保全身覆盖
,防止污染。
护目镜和面罩
实验人员在操作过程中需佩戴 护目镜或面罩,防止飞溅物、 气溶胶等对眼睛和面部造成污 染。
手套
实验人员需佩戴合适的手套, 如一次性乳胶手套或丁腈手套 ,以防止直接接触污染物。
生安全至关重要。
国内外生物安全现状与法规
国内法规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安全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规和标准,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 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等,规范和加强了PCR实验室的生物 安全管理。

PCR实验室管理制度

PCR实验室管理制度

PCR实验室管理制度1目的规范PCR 实验的操作,确保PCR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防止出现气溶胶的污染。

2适用范围适用于产品开发和质检过程做PCR实验操作的管理。

3职责PCR实验操作人员按照本规范的要求进行作业。

4工作程序4.1 实验室分区管理要求4.1.1 实验室格局4.1.1.1 PCR 实验室按功能区实行分区管理,PCR实验室包括试剂准备间、样本处理间和扩增间。

进入试剂准备间、样本处理间和扩增间各有一个缓冲间,缓冲间为人流通道。

4.1.1.2 试剂准备间和样本处理间之间设有传递窗,样本处理间和扩增间之间设有传递窗,用于传递物品。

4.1.2 功能分区4.1.2.1 试剂准备间用于PCR扩增反应液的配制和分装,PCR反应液配制用原材料的暂存,PCR 配液用各种耗材的暂存。

4.1.2.2 样本处理间用于核酸(RNA 或DNA)提取、提取后核酸的贮存、常用样本和核酸模板的暂存、PCR反应液加样、核酸提取和PCR反应液加样用耗材的暂存。

4.1.2.3 扩增间用于核酸样本扩增及检测。

4.1.3 管理要求4.1.3.1使用规范(1)进出PCR实验室,需要更换鞋子。

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参观实验室等特殊情况须在实验室管理员陪同下进行,并填写外来人员登记表。

(2)物流和人流入各个实验区域时,必须严格遵守单一方向顺序,即从试剂准备间→样本处理间→扩增间,不得逆向。

(3)不同工作区域内的设备、物品不得混用。

(4)各室配有不同颜色工作服以示区别,进入各室必须更换该室有颜色标识的工作服,离开各室应脱下该室工作服,换上白色工作服。

各区工作服颜色:试剂准备间:淡蓝色;样本制备间:粉红色;扩增间:黄色。

(5)工作前打开通风系统,先打开风机(先开送风机,再开排风机),再把空调系统打开;关闭时顺序相反。

如需消毒,打开消毒系统30分钟后通风至少15分钟方能进入。

填写《PCR 实验室系统使用记录》。

(6)实验操作时,及时填写各设备使用记录。

(完整版)PCR实验室管理制度-PCR实验室检查指南合规版.docx

(完整版)PCR实验室管理制度-PCR实验室检查指南合规版.docx

文件编号:生效日期:版本:PCR 实验室管理制度拟制人:审核人:批准人:1.目的:建立 PCR实验室分区管理规定,保证检验结果的真实性。

2.范围:适用于 PCR实验室管理。

3.职责:质量部。

4.工作流程:4.1实验室按照功能分以下区域:4.1.1 试剂准备区(体系室):为 PCR体系配制区域。

4.1.2 标本制备区(模板室):为模板 DNA制备、扩增体系模板添加的区域。

4.1.3 扩增区(扩增室):为 PCR模板进行扩增区域。

4.1.4 扩增产物分析区(产物分析室):为 PCR模板进行扩增、电泳检测或扩增产物分析的区域。

本区域为 PCR产物污染区。

4.2 实验室要求:4.2.1 实验室着装要求4.2.1.1试剂准备区、标本制备区、扩增区、扩增产物分析区,四个区域配备有不同颜色的防静电实验服和专用鞋套。

进入实验室区域后,需更换对应区域的实验服及鞋套。

4.2.1.2各区域工作服及鞋套不能混穿。

4.2.1.3离开当前实验区域时,应在黄色警戒线内脱掉该区实验服和鞋套,再进入其他区域,更换相应区域的工作服和鞋套。

4.2.2 各实验室内试验仪器、耗材、移液器使用规则:4.2.2.1在各操作间配有专用仪器、耗材、移液器,绝不能混用以避免污染。

4.2.2.2每个房间都有功能标识,根据房间功能进行实验,不能混用。

如试剂准备区不能用于模板 DNA制备。

4.3日常清洁要求:4.3.1各个实验室应配备专用的清洁设施,不得混用。

4.3.2实验员每月用1mol/L盐酸(50ml 12mol/L盐酸(即浓盐酸)和550ml 纯化水混合)擦拭操作台、门把手及移液器、离心机等设备外表面,30 分钟后用清水擦拭。

注意金属表面不能用本试剂进行擦拭,可用水代替反复擦洗。

4.3.3每个房间实验服在相应房间洗手盆中清洁,在相应房间自然晾干。

各区域服装不能混洗,洗涤时以单件形式进行洗涤。

4.3.4实验室紫外消毒要求:实验室使用频率大于 1 次/ 月,则每周用屋顶紫外灯过夜照射 1 次,照射时间一般在15~16 小时;如实验室使用频率小于 1 次 / 月,可在使用前再进行此操作。

PCR实验室规范操作及日常管理

PCR实验室规范操作及日常管理
Ct值与模板初始浓度关系 模板DNA量越多,荧光达到阈值的循环数越少,即Ct值越小。
Log模板起始浓度与Ct值呈线性关系。
二、PCR技术的基本原理
二、PCR技术的基本原理 常用荧光标记方式
内掺式染料
特异性探针标记
二、PCR技术的基本原理
SYBR Green I染料法——原理
SYBR Green I是一种结合于所有dsDNA双螺旋小沟 区域的具有绿色激发波长的染料。
二、PCR技术的基本原理
实时定量PCR(real time PCR)技术
也被称为荧光定量PCR (FQ-PCR)技术,是通过荧光 染料或荧光标记的特异性的探 针,对PCR产物进行标 记跟踪, 实时在线监控反应过程,结合 相应的软件可以对结果进行分 析,计算待测样品的初始模板 量。
二、PCR技术的基本原理 常见名词术语
二、PCR技术的基本原理
PCR反应体系
③ ⑤



二、PCR技术的基本原理
PCR反应程序
• 94~96℃ • 94℃ • 50-60℃ • 72℃ • 72℃ • 4-10℃
30’’-3’ 30’’ 30’’-1’ n’ 3-7’ 保存
预变性(使模板DNA充分变性) 变性 复性(使引物与模板充分退火) 延伸(按1’扩增1kb计算) 总的延伸(使产物延伸完整)
• 但由于当时很难进行测序和合成引物,且 70年代Smith等使体外克隆和扩增基因成 为可能,所以,Khorana等的早期设想被 人们遗忘。
一、PCR技术的发展历程
• 1985年,Cetus公司Mullis等人发明了PCR • 最初采用E-coli DNA聚合酶,由于该酶不耐
热,导致耗时又费力,且易出错,未能推广 • 1988 年 Saiki 等 人 从 嗜 热 杆 菌 (thermus

PCR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PCR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PCR室的各项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PCR室的管理,维护实验室的秩序和安全,保障实验室内人员的健康与生命安全,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PCR室的管理遵循科学、公正、合理、规范的原则,听从实验室主任的领导,服从安全员和教练的管理,保证实验室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三条PCR室所有人员都应当严格遵守本规章制度,严禁违反任何规定。

第四条制度的解释权属PCR室管理人员。

第二章实验室安全管理第五条PCR室内禁止吸烟,禁止在实验室内随意放置易燃、易爆物品,保持环境整洁,不得私自进行实验室改造。

第六条使用实验室设备、仪器需经过指导并取得合格证,不得擅自使用。

第七条使用化学试剂时必须佩戴防护眼镜、口罩、手套等安全设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注意防范可能产生的危险。

第八条实验室内有紧急事故发生时,立即向安全员或主任报告,并采取应急措施。

第九条实验室内有异物或有害物质泄漏时,需迅速通知安全员,按规定程序处理。

第十条实验室的安全员具备紧急处理能力和知识,负责协调应急处理工作。

第三章实验室学术规范第十一条实验室内的学术研究必须严格遵循学术规范,不得抄袭他人作品、篡改数据,不得伪造研究结果。

第十二条实验室内的研究成果归实验室所有,不得私自外传,需经过实验室主任批准后方可公开发表。

第十三条实验室内成员之间要和睦相处,互相合作,不得互相攻击、侮辱他人,保持团结、和谐。

第十四条实验室内严禁进行危害学术声誉的行为,如造谣、散布谣言等。

第四章实验室设备使用第十五条实验室内设备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第十六条实验室设备使用完毕后,必须归还到指定地点,不得私自擅自乱放。

第十七条实验室设备出现故障或损坏时,需及时向设备管理员报告,由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第十八条实验室设备的使用费用由实验室统一管理,不得私自收取或使用。

第五章实验室卫生管理第十九条实验室内需要定期进行清洁,保持环境整洁卫生。

第二十条实验室内垃圾需要分类投放,有害垃圾需按规定程序进行处理。

PCR实验室管理制度

PCR实验室管理制度

PCR实验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PCR实验室的管理,确保实验室的安全与稳定运行,提高实验效率,减少实验失误,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PCR实验室的所有人员,包括实验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

第三条PCR实验室的管理遵循“安全为主、规范操作、质量第一”的原则。

第四条PCR实验室应当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和文件管理制度,并定期进行审核和更新。

第五条PCR实验室应当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消防设备,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实验室的安全运行。

第二章实验室人员管理第六条实验室的人员应当经过严格的培训,熟悉PCR实验的原理、操作步骤和相关安全知识,且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七条实验室人员应当穿着符合要求的实验服,并佩戴好帽子、口罩和手套,以防止实验物品的污染和交叉感染。

第八条实验室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应当保持良好的操作习惯,注意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和保养,确保实验室的设备正常运行。

第九条实验室人员在实验结束后应当及时清理实验台面、设备和试剂,保持实验室的卫生和整洁。

第三章实验物品和试剂管理第十条实验物品和试剂应当分类存放,定期进行检查和清点,且符合相关安全规定。

第十一条实验物品和试剂的采购应当按照质量要求进行,保证其适用于PCR实验的需要。

第十二条实验物品和试剂使用完后应当及时归还或妥善处理,不得随意丢弃或私自带离实验室。

第十三条实验物品和试剂的储存应当符合相关规定,防止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

第四章实验室设备管理第十四条实验室设备应当按照规定使用和维护,不得随意更改设备的设置和参数。

第十五条实验室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应由专人负责,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七条实验室设备的购置和更新应当根据实验需要进行,经过科学评估和论证。

第五章实验室安全管理第十八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实验室内的安全责任和安全措施,并定期演练和评估。

第十九条实验室应当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类事故的处理方式和责任人,并定期进行演练和培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PCR实验室管理制度
1.0目的
建立 PCR实验室的工作规范,确保分子诊断室正常工作。

2.0范围
PCR 实验室,包括试剂准备间、标本制备间、扩增间的使用及管理。

3.0职责
PCR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遵守本文件的规定。

4.0内容
4.1在进入实验室前,在隔离台戴好头套口罩,穿上鞋套与实验服。

4.2试剂准备间
4.2.1配电房先打开风机(先开送风机,再开排风机),再把空调系统打开。

关闭时的顺序相反。

4.2.2其它室的用品不得带入本室。

4.2.3从PCR实验室1号入口门进入实验室,到达试剂准备间的缓冲间,脱下白色工作服,挂在缓
冲间的左侧,在缓冲间的右侧更换试剂准备间的专用工作服(蓝色),进入试剂准备间,实验
中须戴一次性手套,手套常更换。

4.2.4打开已灭菌的超净台,通风一段时间,排走臭氧。

取出当次实验需配制和使用的试剂,其余试
剂要立即收好放回冰箱内。

4.2.5操作应在冰上进行。

Taq 酶尽量在配液的最后一步加入。

应减少dNTP反复冻融的次数。

每次实
验后将枪调至最大量程。

加模板前打开废液缸盖,加完模板后务必盖上废液缸的盖子。

4.2.6实验作业完成时,应及时清理工作台,做好实验登记,应使用本室专用的记录本和笔,打开超
净台的紫外灯旋钮到 20 分钟处。

使用过的离心管、吸头须置于3%的 HCl 溶液中浸泡、消毒后方可弃之。

4.2.7打开传递窗门,垫上一次性手套,将配好的试剂放到传递窗里,关上传递窗门。

4.2.8在试剂缓冲间脱下工作服,穿上白色工作服。

4.3标本制备间
4.3.1在标本制备间的缓冲间,脱下白色工作服,换上标本制备间专用的工作服(粉红色),进入标
本制备间。

4.3.2打开传递窗的门,取出配好的试剂,使用本区专用的加样器和带滤芯枪头。

4.3.3实验作业完成时,应及时清理工作台,使用过的离心管、带滤芯枪头须置于3%的 HCl 溶液中浸
泡、消毒后方可弃之。

4.3.4做好实验登记,应使用本室专用的记录本和笔,打开超净台的紫外灯旋钮到20 分钟处。

4.3.5打开传递窗门,垫上一次性手套,将配好的试剂放到传递窗里,关上传递窗门。

4.3.6提取基因组模板,提取过程中丢弃的枪头、离心管和废液请丢弃在此垃圾袋并于实验结束后立
即将垃圾袋扎口丢弃。

提取质粒可先提取野生型质粒再提取突变型质粒。

每次提取工作完成后
擦拭台面。

4.3.7在试剂缓冲间脱下工作服,穿上白色工作服。

4.4扩增间
4.4.1在扩增间的缓冲间,脱下白色工作服,换上扩增间专用工作服(绿色)。

4.4.2打开传递窗门,取出配好的试剂,关上传递窗门。

4.4.3打开PCR仪预热20min。

4.4.4将反应管放入PCR仪中,关好门。

4.4.5脱掉手套,设定程序,并命名。

4.4.6结束后需待仪器冷却后方可取出PCR仪里的试剂,取出时用镊子将试剂条夹出,注意勿要使管
盖打开,用三个 PE 手套包好方可弃之。

机器上不允许存放 PCR扩增产物,每次实验后请自行及时清
理 PCR扩增产物。

4.4.7结束实验后,到配电房先把空调系统关掉,再关掉排风机,之后关掉送风机。

4.4.8文件的处理:当天所做的实验结果,当天拷到部门电脑上处理,复制一份将文件名改为记录本
上的命名。

可将试验结果导到 PPT上,并标记。

4.5传递窗的使用
4.5.1传递窗每天早上灭菌20分钟一次。

当天使用可不用再次灭菌。

将试剂放到传递窗时,在底下垫
上一层手套。

4.6压力监控
4.6.1每天早上空调运行半小时后,记录各PCR实验室的压力差:试剂准备间:5~ 10;标本制备间:
-5 ~ -10 ;扩增间:< -10 。

各缓冲间的压力为 +5.
4.7超净台的摆放
常用的实验移液枪架
试剂消毒

枪头盒枪头盒
放置标本的离心管废液

4.8实验室卫生管理
4.8.1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参观实验室等特殊情况须在实验室管理员协助下进行。

4.8.2实验室内各工作人员应有个人防护意识,进入实验室时应更换工作服和鞋子,穿着整洁,不留长
指甲,不佩戴首饰,长发应束于脑后;禁止在工作区饮食、吸烟、处理隐形眼镜、化妆及储存食
物;禁止将个人物品带入实验室;实验室内应避免手→口,手→眼,手→鼻接触,以防止间接感
染。

4.8.3实验结束后仍需保留使用的物质,应移入具塞的容器中,并做好标识标签,并写清楚名称、浓度、
配制日期、储存温度、有效期和配制人,并放置于相应保存条件下;勿置室温过夜。

4.8.4每天配制使用浓度的消毒液,放于固定地点,用于污染时消毒用,应定期更换消毒液品种。

4.8.5每天上班 8 点 45 分先关实验室紫外灯,然后开启风扇,打开实验室走廊窗户。

每天9 点前每间
负责人填写冰箱温湿度记录表。

4.8.6下午 4 点 45 分每间负责人填写实验室及冰箱温湿度记录表,清理实验室卫生,检查实验室垃圾
及废液缸枪尖,生物垃圾放置于生物安全垃圾桶内,通知专门的垃圾转运车进行清除。

在生物
安全垃圾桶周边喷洒 84 消毒液(按 1:9 或者 1:10 比例配制)。

4.8.7每日卫生打扫完后,在实验室内喷洒84 消毒液,喷洒完,待20 分钟过后,对实验室仪器表面
及实验台面要用干布擦拭一遍,再用清水清洗一遍,防止仪器被腐蚀。

MX3000P仪器反应孔用75%酒精棉球擦拭,擦拭完后用清水擦拭。

4.8.8关闭风扇,开启紫外灯,过夜。

关闭实验室走廊窗户,喷洒84消毒液。

4.8.9第一、二间实验室的3%盐酸在实验室内配制,由当周值日人员负责。

4.8.10实验服的清洗时间为每月的1、 2、 3、 15、 16、 17 日, 1、15 日洗第一间实验服,2、16 日洗第
二间实验服,3、 17 日洗第三间实验服,遇节假日顺延。

4.8.11每周对回风口过滤网进行清洗,由当周值日人员负责。

4.8.12如遇加班,以上由加班人员负责;若有请假,请假人员需与其他人员协商调整,否则视为未执
行。

4.8.13以上执行情况每天都应填写记录表,并由专人检查确认签字。

5.0注意事项
5.1.1PCR实验室各室使用、进入及单一流向制度,请各位技术员不要贪方便,严格按照规程操作,以
免造成严重后果。

5.1.2dNTP的使用: dNTP每周更换一次,每周一做实验时,取已分装好的,周五时丢弃。

5.1.3每位技术员使用自己独立的配液盒。

5.1.4进入各室时请关好门。

5.1.5废液缸中的枪头满到3/4 时,要及时倒到自封袋中。

5.1.6缓冲间的内外两个门不能同时开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