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线和东西半的划分

合集下载

经度的判读和东西半球的划分(修改)

经度的判读和东西半球的划分(修改)

向西变大
180° 170°W
160°W
东西半球划分
西经20°和东经160 °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东半球
180o 30o W 20o
W
10o W
0o 本 初 子 午 线
10o
E
20o
E
30o
E
160o E 180o
西半球
西半球
东西半球判断方法:
方法一:经度<20°,为东半球
例:18 °E,18 °W,为东半球
方法二:经度>160°,为西半球
例:170 °E,170 °W,为西半球
方法三:20 ° <经度< 160° 东经(E):东半球 西经(W):西半球
例: 100 °E,为东半球 100 °W,为西半球
西
20°W


W 10°
E 10°
20°E
经度 判读
方法二 向东度数变大为东经(E)
向西度数变大为西经(W)
向பைடு நூலகம்变大 W 50° W 30° W 40° 向东变大 E 20°E 30° E 10°
经度 判读
方法三
方法三:180°以东为西经(W)
180°以西为东经(E)
向东变大
160°E 170°E
经度和东西半球的判读
西安爱知中学 地理组 蔺疆林
180°

180°
本初子午线
经线度数规律 (西经W)
180o 30o 20o 10o 0o
本 初 子 午 线
(东经E)
10o 20o 30o 180o
越往西度数越大
越往东度数越大
注:0°经线为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经度 判读

半球的标准

半球的标准

半球的标准
南北半球划分是以赤道(0°纬线)为界。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赤道以北是北纬,以南是南纬,赤道就是地球中间的那一条线,北纬用符号"N"表示,南纬用“S”表示。

赤道(equator),地理学术语,指地球表面的点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轨迹中周长最长的圆周线。

其半径为6378.2km,周长为40075.02千米。

赤道是南半球、北半球的分界线,它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其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是划分纬度的基线。

赤道的纬度为0°,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

同时,赤道是地球上重力加速度最小的地方。

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是什么

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是什么

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是什么
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0°:本初子午线,东西经线的分界线,东边东经度、西边西经度。

180°:东西经线的分界线,东边西经度、西边东经度。

0°和180°既不属于东经度也不属于西经度。

运用中不带符号。

20°W:东西半球分界线,东边东半球、西边西半球。

160°E:东西半球分界线,东边西半球、西边东半球。

20°W、160°E不属于东半球也不属于西半球。

不判断这两条经线上的点的东西半球。

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
1、纬度的变化规律:以赤道为分界线,越靠近两极的地方,纬度越大,相对应的是,靠近北极是北纬(N),靠近南极的是南纬(S)。

2、经度的变化规律:以本初子午线(0°)为起点,向东为东经(E),向西为西经(W),无论向西向东,都以180°为终点。

东西半球的划分

东西半球的划分

练习:
1、下列图中的点位于什么半球?(东、西半球)
A 40º 30º20º (W) B 20º 30º40º (E)
西半球
C 150º 160º(E) 140º
东半球
D 160º150º140º(W)
东半球
西半球
大于160°E的东经度在 180° 西半球 上; 小于20°W的西经度在 160°E 东半球 上; N 其余的东经度在东半球上, 西经度在西半球上。 东半球, 东经度 占优势 — —160°, 东半球 西半球, 西经度 占优势 — —160°。 ② 下列各地,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是( ) ①21°N,166°E ②8°N,10°W ③45°S,150°E ④20°S,40°W
40 20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E

W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本 初 子 午 线

东、西半球的划分
国际上习惯用西经20°和东经160°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因为这一经线圈基本上在大洋通过,可以避免把非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划分在 两个半球上。
西半球
识图得结论:
20°W 0°
复习目标
东西半球划分和判断
(三)重要经线 (1) 0 经线:本初子午线

(2) 180 经线

(3) 20 W和160 E :东西半球分界线 从 20 W向东到160 E 为东半球 从 20 W向西到160 E 为西半球
。 。 。 。


西半球
东半球
o
o
o
o
o
o
o
o
o
o
o

什么将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

什么将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

什么将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
东半球与西半球的分界线理论上是根据本初子午线(即0度经线)和180度经线。

实际上,要考虑所穿过的国家和海陆分布等情况,以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来划分。

扩展资料
东半球是地球上西经20°以东,东经160°以西的区域,该区域陆地有亚、欧、非三个洲的'绝大部分和众多岛屿,海洋有太平洋西部、大西洋东部、印度洋。

西半球是地球上西经20°以西,东经160°以东的区域,该区域主要包括南美洲、北美洲、东太平洋、部分大西洋、部分北冰洋以及部分南极洲。

虽然欧洲及非洲的西部在西经,但为避免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被本初子午线分割在东西两个半球,所以东半球及西半球的分界线常用西经20°及东经160°。

通经相比,小东大西。

(例如一个地方位于东经150度,北纬45度,东经150度小于160度,那么就位于东半球。


如果在南北两极点,那就没有东西之分,因为两极点会汇集所有经线。

如果站在两极点,可以说自己一只脚在西半球,一只脚在东半球,因为任意相邻两半球没有详细的分界线。

东西半球划分

东西半球划分

东半球 东半球 东半球 东半球 东半球 东半球 西半球 西半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经线(西经)
5°W
10°W 19°W 22°W 80°W 158°W 165°W 170°W
所在半球
东半球 东半球 东半球 西半球 西半球 西半球 西半球 西半球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经度值≤ 20度的经线 位于东半球
大于20度,小于160度的经线: 东经位于东半球, 西经位于西半球。
西半球
东半球
20 °W和160 °E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可以得出一 个结论:
20 °W和160 °E这两条 经线既在东半球,又在 西半球
返回
东通 西过 半一 球组 的练 判习 定我 方们 法一 ?起
找 出
西西半半球球
东东半半球球
经线(东经) 所在半球
5°E
10°E 19°E 21°E 70°E 159°E 161°E 170°E
经度值≥ 160度的
经线位于西半球
西半球
小结:东西半球判定方法
1、东经东半球,西经西半球
(经度值≤ 20°的经线位于东半球; 经度值≥ 160°的经线位于西半球)
2、分界线上
东半球
如何让东西半球的划分方法变 得更简单——
东经全部在东半球,西经全 部在西半球?

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圈

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圈

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圈
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是:20°W经线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20°W经线向东到160°E经线的部分是东半球,20°W经线向西到160°E经线的部分是西半球。

经线的地理意义是什么
经线也表示子午线,和纬线一样就是人类为度量便利而假设出的辅助线,定义为地球
表面相连接南北两极的大圆线上的半圆弧。

地球上一切通过地轴的平面与地面相截而成的
大圆称作“经线圈”。

经线圈被两极分为的半圆称作“经线”。

任两根经线的长度成正比,平行于南北两极点。

每一根经线都存有其相对应当的数值,称作经度。

经线命令南北方向。

子午线命名的'由来:某一天体视运动轨迹中,同一子午线上的各点该天体在上中天(午)与下中天(子)发生的时刻相同。

相同的经线具备相同的地方时。

偏东的地方时必须晚,
偏西的地方时必须晚。

关键的经线经线曾引发过一场国际性纷争,时至年格林尼治才挑
选出20°w与°e两条经线做为分割东西半球的界线。

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
线或格林尼治线。

零度经线直穿着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

经线的长度约为km,但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略有不同。

东西半球的划分口诀

东西半球的划分口诀

东西半球的划分口诀东西半球的划分口诀是一种便于记忆、掌握和应用的方法,对于学习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学生和爱好者来说,非常有用。

下面我将为您详细介绍东西半球的划分口诀,并提供一些实用的例子和练习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什么是东西半球?东西半球是按照地球上恒星的运动轨迹划分出来的两个半球,也叫做半球。

东半球指位于经度0度到经度180度之间的地球区域;西半球指位于经度180度到经度0度之间的地球区域。

根据这个原则,地球可以被分为东半球和西半球两个部分。

2、东西半球的划分原则划分东西半球的依据是地球上的经度线,地球上的经度线被划分为0-360度,它从南极和北极相交的点作为起点(称作参考点),绕着整个地球一圈回到参考点形成一个圆,其中0度是参考点的正北方向,而180度则是参考点的正南方向。

3、东西半球的划分口诀有一个简单的口诀可以帮助我们记住如何划分东西半球,它是:“东经西赤,西经东赤。

”这个口诀的含义是:(1)东经:在0度经度线的右侧,也就是从南极到北极的那半部分是东半球;(2)西赤:在180度经度线的左侧,也就是从南极到北极的那半部分是西半球;(3)西经:在0度经度线的左侧,也就是从南极到北极的那半部分是西半球;(4)东赤:在180度经度线的右侧,也就是从南极到北极的那半部分是东半球。

注:赤经是天球上的一种参考系,它是以太阳黄道为基准的,与地球的经线没有直接关系。

在这里,赤经只是为了帮助理解东西半球的口诀。

可以将这个口诀进一步简化为“东经东半,西经西半,一百八十不动摇。

”4、东西半球的实用案例东西半球的划分对于我们理解地理、经济、政治等各种现象和事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几个实用的例子。

(1)地理分布东西半球的范围涉及整个地球,通过对东西半球的划分,我们可以非常直观地了解不同地区的地理分布和特点,比如气候、地质、海洋、生物等。

(2)政治区划在全球政治上,东西半球的划分也有着重要意义。

通过将所有国家和地区的位置分布在东西半球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全球政治的结构和各国之间的政治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冯中活页备课探索
冯中改【2009】03号
学 科 地 理 课题 辨别经度和纬度 主备人 刘 刚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型 新课 复备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经线和纬线的概念、划分和特点及特殊的经线和纬线;

掌握经度和纬度的概念、划分及其分布规律。
2、过程与方法:阅读经线与两极、经线与纬线图,使学生掌握经纬线的判读
方法,培养学生观察与读图能力;阅读经度的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纬度的
划分和南北半球的划分图、使学生掌握经纬线的判读方法及分布规律,培养学
生观察与读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喜悦,激发
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数字地球的观念,培养学生多方位认识事
物和看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进行对比分析。

教学难点 东、西半球的判定
教学方法 ①教授法;②问答法;③演示法;④读书指导法;⑤讨论法;
教 具 地球仪、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复 备
过程1:多媒体展示“经度的划分”图。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13的“经度的划分”图,并完成以下活动: ·描述概念:经度,东经,西京。 ·归纳经度的分布规律,并用简单的图示表示经度的分布规律。 过程2:多媒体展示“东西半球的划分”图。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13的“经度的划分”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图,在图上找出以下特殊的经线:本初子午线,西经20°经线,东经160°经线,180°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东西半球分界线。 过程3:阅读资料“本初子午线的地面标志”。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材料p14的【知识之窗】,并记住:本初子午线所经过的地区和作用。 过程4:多媒体展示“纬度的划分“图。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14的“纬度划分“图,并完成以下活动: ·描述概念:纬度,南纬,北纬。 ·归纳纬度的分布规律,并用简单的图示表示纬度的分布规律。 过程5:多媒体展示“南北半球的划分”图。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14的“纬度划分”和“南北半球的划分”图,在图上找出以下特殊的纬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北极,南极。 诊断评价 : 纬线 经线 概念 形状特征
指示方向
标度范围
零度线的确定
度数的变化规律
划分半球的界限

1、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每条经线都自成一个圆圈 B、纬线长度都相等
C、地球仪上经线有360条 D、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与120E经线构成经线圈的是( )
A、60°W B、60°E C、120°W D、180°
3、本初子午线的经度是( )
A、180° B、0° C、160° E D、20°W
4、东半球的经度范围都是0的地方位于( )
A、0°和180°之间 B、20°W以西到160°E
C、20°W到160°W之间 D、20°W以东到160°E
课后反思: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充分利用地球
仪和多媒体这个直观教具和小组学习、“找朋友”等组织方法,通过活动
的形式变难为易,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掌握重点、解决难点!效果好,
细节上还需要把握,课堂秩序也需要维持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