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浙江省高考压轴卷语文(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8浙江高考语文真题与答案解析

2018浙江高考语文真题与答案解析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从懵(měng)懂的幼儿到朝气蓬勃的少年,从踌躇满志的青年到成熟的中年,最后步人两鬓(bìng)斑白的老年:有序变化是生命亘古不变的主题。

B. 虽然语言系统有自我净化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分层过滤,淘尽渣滓(zǐ),淬(cuì)炼真金,但是当下网络语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仍不容小觑。

C. 江上一个个漩涡,似乎在仰首倾听清晨雁鸣;那些雉堞(dié)、战车,均已废驰;鸟鸣声穿过山风烟霭,落满了山峦;遍野麦浪,渐成燎(liáo)原之势。

D. 对于那些枉顾道德与法律铤而走险的电商平台,有关部门必须给予相应的惩(chěng)罚,否则难以制止种种薅(hào)顾客羊毛的恶劣行为。

【答案】B【解析】A项“鬓”应读作(bìn),故A项错误;C项“废驰”改为“废弛”,故C项错误;D项“枉顾”改为“罔顾”,故D项错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5分)在第55届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上,中国插画展现场的观众络绎不绝,显示出各界对中国插画现状与发展的关切。

【甲】什么是插画?插画就是出版物中的插图:一本书如果以插画为主,以文字为辅,就被称为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

一本优秀的绘本,可以让不认字的孩子“读”出其中蕴涵的深意。

【乙】在各色画笔下,蝴蝶、花朵、叶子、大树等跃然纸上,孩子可以对色彩、实物进行认知学习。

在学校里阅读的绘本,父母在家里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

如此一来,孩子在幼儿园抑或在家里,都拥有一个语言互通的环境。

【丙】“绘本在儿童早期教育中的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但绘本的发展还需加快步伐”书展上多家出版社的负责人都持类似观点。

当然,关于绘本创作者,需要观照的,不仅有儿童心灵成长的需求,还有成年读者的精神世界。

2. 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络绎不绝B. 跃然纸上C. 关于D. 观照3.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 甲B. 乙C. 丙2.【答案】C【解析】应将“关于”改为“对于。

(完整word版)2018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答案

(完整word版)2018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答案

浙江省 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答案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答案】 B【解析】 A 项,“两鬓斑白”的“鬓”应读bìn。

C 项,“废驰”应为“废弛”。

D 项,“惩罚”的“惩”应读ch én g。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和字形的能力。

2.【答案】 C【解析】项,“关于”是介词,引进关涉的对象。

这里“绘本创作者”是引进对象的关系者,应用“对于”。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3.【答案】 A【解析】甲处“插画就是出版物中的插图”是对“什么是插画”的完整解释,故冒号应改为句号。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4.【答案】 D【解析】 A 项中途易辙,首句的主语是“出版社”,第二句的主语是“图书营销”,可将“出版社”移至“除了将”之后。

B 项句式杂糅,删除“⋯⋯的原因”或“仰赖”。

C项结构混乱,“受到各界一致好评”的不是“观众”,而是“这档浸润理想情怀的节目”,故应在“受到”前加上“该节目”。

【考点】辨析病句的能力。

5.【答案】①这三种作用都受温度的影响②温度过高或过低③植物各部位的温度是不同的【解析】①处横线前说植物的生长与三种作用有关,横线后说“温度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 ,因此,所填写的内容必须将横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即回答这三种作用与温度有什么关系,故可以填写“这三种作用都受温度的影响” 。

②处横线前说到温度的变化对植物生长的具体影响,横线后又说“都会使植物新陈代谢的酶活性发生变化,只有适宜的温度才能⋯⋯”,这样就知道需要填写句子的主语应为“温度”,综合文意,此处可填写“温度过高或过低” 。

③处横线后的“即”说明其引导的内容是对横线前内容的具体阐述,那么就可得出此处应填写“植物各部位的温度是不同的”。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

6.【答案】( 1)示例: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率双增;有声阅读成为新的增长点。

(2)示例:科技的进步为国民提供了灵活多样的阅读方式。

2018年高考语文浙江卷 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语文浙江卷 答案解析
11.(5分) ①连用10个“一”将“东京梦华”定格于一个特定的现实场景, 使得作品有开有合。 ②前文渲染的是“闹”,此处连用“一”凸显的是“静”,形
成强烈反差。
③前文铺陈的是“繁”,此处聚焦于“一”,梦与现实交相呼应, 让作品余韵十足。
12.(5分) ①先写街的繁荣做铺垫,引出人潮汹涌。
②再写游人众多,为后面观灯受阻理伏笔。
(3)通古今之变
(4)冰泉冷涩弦凝绝 (5)侵晓窥檐语 四、作文(60分)24.略。
成一家之言
凝绝不通声暂歇 一一风荷举
(二)(8分) 19.(2分) 久留(逗留) 20.(6分) ①“送君多暮情”句点出了伤别之情。 依依不舍
②“淹留野寺出”至“梦里金陵城”十句,层层铺写暮景,
满篇幽淡惆怅,字字都是“暮情”,有力渲染烘托了离情。 ③结尾“叹息此离别”再次点明别离之情,“悠悠江海行” 表达对朋友孤身远去的不舍。
(三)(6分)21.(2分)
2018年高考浙江卷
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3分)B 2.(3分))C 3.(2分)A 4.(3分) D 5.(3分)
示例:
①这三种作用都受温度的影响 ②温度过高或过低 ③植物各部位的温度是不同的
6.(6分)
(1)(2分) 示例 :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率双增,有声阅读成为新的 增长点。 (2)(4分)
①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亲生命性”,也有根植于天性里的生
物恐惧感。 ②自然教育能够引导人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正确应对自然 界的危险。
(二)(20分) 10.(4分)①用词夸饰,辞彩绚丽。②运用铺陈、排比语句。 ③语气急切:用副词“果有”“真个”等加强语气,用“你
看”“你抬头”等表现急于分享的兴奋心情。

2018浙江卷高考压轴卷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浙江卷高考压轴卷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浙江卷高考压轴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失去了农耕基础,传统乡土世界逐渐被稀释,变得模糊而阒.(jù)寂。

只有村口的那座百年榕树下的庙宇,以其特有的节庆仪式,维系.(xì)着村庄的人情市态和历史印记。

B. 雁荡山山清水秀,游客到此流连忘返,可以尽情地让自己的心灵徜.(cháng)徉在美如仙境的大自然中,从而屏.(bǐng)除心中的杂念,忘记尘世的烦恼。

C. 闻过饰非的人,极其容易在改革的道路上趑(zī)趄不前;闻过则喜的人,即使食不果腹、踽.(jǔ)踽独行于荆棘遍布的征途,他也安之若素,一往无前。

D. 虽然孩子是一副大大咧咧的神态,但我知道她内心紧张——新课改并不能使孩子对成绩无动于衷,个中原因让人扼腕.(wǎn)唏嘘,喟.(kuì)然长叹。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字音和字形辨析。

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

相连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成语的考核是重点。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

A项,阒qù寂,人情市态——人情世态;C项,闻过饰非——文过饰非;D项,扼腕wàn。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下列小题。

中华民族是最早仰望星空的民族之一,“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代表了人类对浩瀚宇宙的无限遐想..。

【甲】进入新千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正式提出“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的预先研究”和“开展有特色的深空探测和研究”。

自此,中华民族的“奔月”梦想逐步..变为现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进入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发展的关键时期,【乙】“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接踵..发射成功,火星“绕落巡”任务正式启动..,标志着我国深空探测技术进入世界前列。

2018高考语文浙江卷及答案

2018高考语文浙江卷及答案

2018高考语文浙江卷及答案让百姓少跑腿、少耗时。

C.对于那些不遵守交通规则、危害他人安全的驾驶员,应该依法追究责任,维护道路交通秩序。

D.在现代社会,人们需要具备多元化的技能和知识,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和职场需求。

改写: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在以下几个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标注的注音都正确的是(3分)A。

从幼儿懵懂到少年朝气蓬勃,从青年踌躇满志到中年成熟,最后步入两鬓斑白的老年:有序变化是生命亘古不变的主题。

B。

虽然语言系统有自我净化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分层过滤,淘尽渣滓,淬炼真金,但是当下网络语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仍不容小觑。

C。

江上一个个漩涡,似乎在仰首倾听清晨雁鸣;那些雉堞、战车,均已废驰;鸟鸣声穿过XXX烟霭,落满了山峦;遍野麦浪,渐成燎原之势。

D。

对于那些铤而走险,枉顾道德与法律的电商平台,有关部门必须给予相应的惩罚,否则难以制止种种薅顾客羊毛的恶劣行为。

2.以下哪个词使用不正确?(3分)A。

网络络绎不绝B。

花朵跃然纸上C。

关于D。

观察3.下列哪个句子标点有误?(2分)A。

什么是插画?插画就是出版物中的插图:一本书如果以插画为主,以文字为辅,就被称为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

B。

在各色画笔下,蝴蝶、花朵、叶子、大树等跃然纸上,孩子可以对色彩、实物进行认知研究。

C。

“绘本在儿童早期教育中的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但绘本的发展还需加快步伐。

”书展上多家出版社的负责人都持类似观点。

4.以下哪个句子没有语病?(3分)A。

出版社除了将本身的品牌作为吸引受众的内容进行推广,还利用直播、短视频等形式传播,图书营销还有在社交平台做线上活动这个必选项。

B。

运用互联网思维有助于优化治理,例如“最多跑一次”改革,办事程序能删繁就简,让百姓少跑腿、少耗时。

C。

对于那些不遵守交通规则、危害他人安全的驾驶员,应该依法追究责任,维护道路交通秩序。

【精校版】2018年高考浙江卷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精校版】2018年高考浙江卷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懵.(měng)懂的幼儿到朝气蓬勃的少年,从踌躇满志的青年到成熟的中年,最后步入两鬓.(bìng)斑白的老年:有序变化是生命亘古不变的主题。

B.虽然语言系统有自我净化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分层过滤,淘尽渣滓.(zǐ),淬.(cuì)炼真金,但是当下网络语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仍不容小觑。

C.江上一个个漩涡,似乎在仰首倾听清晨雁鸣;那些雉堞.(dié)、战车,均已废驰;鸟鸣声穿过山风烟霭,落满了山峦;遍野麦浪,渐成燎.(liáo)原之势。

D.对于那些枉顾道德与法律铤而走险的电商平台,有关部门必须给予相应的惩.(chěng)罚,否则难以制止种种薅.(hāo)顾客羊毛的恶劣行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5分)在第55届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上,中国插画展现场的观众络绎不绝....,显示出各界对中国插画现状与发展的关切。

【甲】什么是插画?插画就是出版物中的插图:一本书如果以插画为主,以文字为辅,就被称为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

一本优秀的绘本,可以让不认字的孩子“读”出其中蕴涵的深意。

【乙]在各色画笔下,蝴蝶、花朵、叶子、大树等跃然纸上....,孩子可以对色彩、实物进行认知学习。

在学校里阅读的绘本,父母在家里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

如此一来,孩子在幼儿园抑或在家里,都拥有一个语言互通的环境。

【丙】“绘本在儿童早期教育中的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但绘本的发展还需加快步伐。

”书展上多家出版社的负责人都持类似观点。

当然,关于..的,不仅有儿童..绘本创作者,需要观照心灵成长的需求,还有成年读者的精神世界。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络绎不绝B.跃然纸上C.关于D.观照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出版社除了将本身的品牌作为吸引受众的内容进行推广,利用直播、短视频等形式传播外,图书营销还有在社交平台做线上活动这个必选项。

2018年高考真题——语文(浙江卷)

2018年高考真题——语文(浙江卷)

【题文】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

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滋养下,代代浙江人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

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略。

【解析】试题分析:作文题目为材料作文材料,材料,直面当下,关注社会,关注时代。

作文材料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阐释传统的浙江精神,第二段阐释传承中的浙江故事和精神,第三段引导高考学子思考浙江精神,考生要谈出自己的体验和思考。

材料从过去讲到现在,浙江精神也有一个传承发展的过程,考生可以认同浙江精神中已有的宝贵品质,也可以结合时代阐释当代青年应该具备的浙江精神。

真正要把这个作文题写得深刻,难度较大,如果没有时代主任翁的意识,不关注浙江的人文、科技、环境等多方面,就很难归纳出这一地域性群体身上具有的某种精神,就写不出有思想深度的作文。

这也提示我们的学生,要把自己融入社会,观察社会的变化,参与社会的变革,做一个有时代感的新青年。

【标题】2018年高考真题——语文(浙江卷)
【结束】。

2018年高考浙江卷语文真题含解析

2018年高考浙江卷语文真题含解析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语⾔⽂字运⽤(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懵(měng)懂的幼儿到朝气蓬勃的少年,从踌躇满志的青年到成熟的中年,最后步入两.鬓(bìng)斑白的老年:有序变化是生命亘古不变的主题。

B.虽然语言系统有自我净化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分层过滤,淘尽渣.滓(zǐ),.淬(cuì)炼真金,但是当下网络语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仍不容小觑。

C.江上一个个漩涡,似乎在仰首倾听清晨雁鸣;那些雉.堞(dié)、战车,均已废驰;鸟鸣声穿过山风烟霭,落满了山峦;遍野麦浪,渐成.燎(liáo)原之势。

D.对于那些枉顾道德与法律铤而走险的电商平台,有关部门必须给予相应的.惩(chěng)罚,否则难以制止种种.薅(hāo)顾客羊毛的恶劣行为。

根据材料完成第2–3小题。

(5分)在第55届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上,中国插画展现场的观众.络.绎.不.绝,显示出各界对中国插画现状与发展的关切。

【甲】什么是插画?插画就是出版物中的插图:⼀本书如果以插画为主,以⽂字为辅,就被称为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

⼀本优秀的绘本,可以让不认字的孩⼦“读”出其中蕴涵的深意。

【⼄】在各⾊画笔下,蝴蝶、花朵、叶⼦、⼤树等.跃.然.纸.上,孩⼦可以对⾊彩、实物进⾏认知学习。

在学校里阅读的绘本,⽗母在家里也可以和孩⼦⼀起阅读。

如此⼀来,孩⼦在幼⼉园抑或在家里,都拥有⼀个语⾔互通的环境。

【丙】“绘本在⼉童早期教育中的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认识,但绘本的发展还需加快步伐。

”书展上多家出版社的负责⼈都持类似观点。

当然,.关.于绘本创作者,需要.观.照的,不仅有⼉童⼼灵成长的需求,还有成年读者的精神世界。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络绎不绝B.跃然纸上C.关于D.观照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浙江卷高考压轴卷语文本试卷分四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测试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失去了农耕基础,传统乡土世界逐渐被稀释,变得模糊而阒.(jù)寂。

只有村口的那座百年榕树下的庙宇,以其特有的节庆仪式,维系.(xì)着村庄的人情市态和历史印记。

B.雁荡山山清水秀,游客到此流连忘返,可以尽情地让自己的心灵徜.(cháng)徉在美如仙境的大自然中,从而屏.(bǐng)除心中的杂念,忘记尘世的烦恼。

C.闻过饰非的人,极其容易在改革的道路上趑(zī)趄不前;闻过则喜的人,即使食不果腹、踽.(jǔ)踽独行于荆棘遍布的征途,他也安之若素,一往无前。

D.虽然孩子是一副大大咧咧的神态,但我知道她内心紧张——新课改并不能使孩子对成绩无动于衷,个中原因让人扼腕.(wǎn)唏嘘,喟.(kuì)然长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2—3题。

中华民族是最早仰望星空的民族之一,“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代表了人类对浩瀚宇宙的无限遐想..。

【甲】进入新千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正式提出“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的预先研究”和“开展有特色的深空探测和研究”。

自此,中华民族的“奔月”梦想逐步..变为现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进入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发展的关键时期,【乙】“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接踵..发射成功,火星“绕落巡”任务正式启动..,标志着我国深空探测技术进入世界前列。

【丙】面对祖国的召唤、人民的期盼,中国航天人将在十年探月工程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一个又一个深空探测的“中国距离”,为向实现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重大贡献。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遐想 B.逐渐 C.接踵 D.梦寐以求3.(原创)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 B.乙 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人工智能正在深入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中国在人口智能很多领域的源头创新上已经在部分领域领跑,甚至和全世界并跑。

B.京沪高铁作为目前世界上一次性建成的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促进了我国高铁配套技术的全面提高,推动了世界高铁技术的发展。

C.“和平尊”以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尊”为原型,尊体饰以中国传统吉祥纹饰,辅以丝绸之路等元素组成,体现和平发展、交流合作的理念。

D.政府要使部门的局部和眼前利益服从于教育的长远和根本目标,冲破原有制度的制约和束缚,创造性地工作以实现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5.根据下面的文字,给“女书”下一个定义。

(不超过35字)(3分)女书流传在我国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潇水流域,当地有“一语二文”现象,即当地人说同样的话,却写两种文字:男人写端庄的方块汉字,实人写青美的斜体女书。

江永的女性通过创造、使用专属于自己的文字而拥有了话语权。

她们既可以“我写”。

也可以“写我”。

女书是表音文宇,以汉字为基础变形而成,其基本字只有390个左右。

字符虽少,但基本可以完整地记录当地汉语方言。

女书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囗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囗囗口口囗口口口口口口。

6.余光中在《听听那冷雨》中写道:“杏花,春雨,江南。

……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

”“杏花”“春雨”“江南”给你怎样的联想?请运用“杏花”“春雨”“江南”三个词语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至少运两种修辞手不少于100字。

(6分)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0分)论说性作品要传达的是知识一一在读者经验中曾经有过或没有过的知识;想象文学是在阐述一个经验本身——那是读者只能借着阅读才能拥有或分享的经验——如果成功了,就带给读者一种享受。

因为企图不同,这两种不同的作品对心智便有不同的诉求。

我们都是经由感官与想象来体验事情,我们都是运用判断与推论,也就是理智,才能理解事情。

这并不是说我们在思考时用不上想象力,或我们的感官经验完全独立于理性的洞察与反应之外,关键在强调哪一方面的问题而已。

小说主要是运用想象力,这也是为什么称之为想象文学的原因,这与理性的科学或哲学相反。

有关想象文学的事实,带引出我们要建议的否定的指令:不要抗拒想象文学带给你的影响力。

我们讨论过很多主动的阅读方法,这适用于任何一本书,但在论说性作品与想象文学中,适用的方法却不大相同。

阅读论说性作品,读者应该像个捕食的小鸟,经常保持警觉,随时准备伸出利爪。

在阅读诗与小说时,相同的活动却有不同的表现方法。

如果容许的话,我们可以说那是有点被动的活动,或者,更恰当的说法应该是,那是带着活力的热情。

在阅读一个故事时,我们一定要用那样的方式来表现,让故事在我们身上活动。

我们要让故事贯穿我们,做任何它想要做的事。

我们一定得打开心灵,接纳它。

阅读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的规则应该以达成某种深沉的经验为目标,这些规则应该尽可能去除我们体验这种深刻感受的阻碍。

因为目标完全不同,这两种作品的写法必然不同。

想象文学会尽量使用文字潜藏的多重字义,好让这些文字特有的多元性增加文章的丰富性与渲染力。

作者会用隐喻的方式让整本书整合起来,就像注重逻辑的作者会用文字将单一的意义说明清楚一样。

但丁的《神曲》使用的是一般的诗与小说,但每个人阅读起来却各有不同的体会。

论说性作品的逻辑目标则是完全清晰,毫无言外之意的解说,在字里行间不能有其他的含意,任何相关与可以陈述的事都得尽可能说个一清二楚才行。

相反,想象文学却要依赖文字中的言外之意。

多重含意的隐喻在字里行间所传达的讯息,比文字本身还要丰富,整首诗或故事所说的东西,不是语言或文字所能描述的。

在想象文学中,不要去找共识、主旨或论述,那是逻辑的,不是诗的,二者完全不同。

诗人马克·范多伦曾经说:“在诗与戏剧中,叙述是让人更模糊的一种媒介”譬如,你根本就无法在一首抒情诗的任何文句中找到任何他想要“说明”的东西,然而整首诗来看,所有字里行间的关联与彼此的互动,却又陈述了某种完全超越主旨的东西。

我们可以从小说在我们想象中所创造出来的经验中学习,为了从这样的书中学习,我们要从自己的经验中思考。

(节选自《如何阅读一本书》)7.不属于对文中画线句子含义的理解的一项是(3分)A.诗与戏剧会尽量使用文字潜藏的多重字义,有时整首诗或故事所说的东西不是语言或文字所能描述的。

B.在诗与戏剧的写作中,作者会用隐喻的方式让整本书整合起来,每个人阅读起来可能会有不同的体会。

C.虽然在诗中找不到任何他想要“说明”的东西,但整首诗字里行间的关联与彼此的互动,陈述了某种超越主旨的东西。

D.我们可以从我们想象中所创造出来的经验中学习,所以我们要从自己的经验中思考,这样才能真正地阅读想象文学。

8.关于论说性作品与想象文学的差异,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3分)A.这两种文体的写作目标不同,论说性作品要传达的是知识,想象文学是在阐述一个经验——读者只能在这次阅读中拥有或分享的经验。

B.这两种作品的阅读对心智的诉求不同,阅读小说只需要运用想象力,由感官与想象来获得体验,而阅读科学或哲学全靠判断与推论。

C.阅读论说性作品,读者应该葆有一种“主动的阅读方法”,阅读想象文学更需要一种“带着活力的热情”,读者要打开心灵,接纳它。

D.想象文学要依赖文字中的言外之意,来增加文章的丰富性与渲染力;论说性作品的逻辑目标则是完全清晰,毫无言外之意的解说。

9.根据原文,针对“想象文学”的阅读提出两条建议。

(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20分)故乡眼凸凹回望故乡,它的存在,依托于几个老物件:一口古井、一盘石碾、一棵老柳树和老柳树身上悬挂的钟。

这些故乡的标志,对故乡人来说,那时与今天,所蕴含的意义有大不同。

因为不同,所以故乡永在。

那口古井,是村里的唯一水源,因为年代久远,村里的老人也无人能讲得清它的来历。

好像它是个天然的存在。

即便是古井,也不长青苔,也不深,一人多高,清澈见底。

一些怨妇也不在此寻短见,因为它清浅,不存留死亡。

所以这口井,始终纯净。

在平常年份,虽供奉全村人畜的饮用,也不见水位下降,好像它用之不竭。

只有到了大旱之年,人们才对它有了深刻记忆,才觉得它是人畜的生命之源。

持续的干旱,使井水干涸,人们取水,要下到井底。

井底有一凹陷,是水眼,洇着一汪水,只能容得下一把瓢,舀过一瓢之后,要等待片刻,等到它重新盈满,才能再舀。

这么一个小小的凹陷,人们总担心它会被舀干了,有危悬一线的恐惧。

但它总是不能被舀断,舀过又汪上,不让人绝望。

古井就是这样维系着全村人的生存,让人惊惧着也感恩着。

到了平原,到了水量丰沛的地方,人们回望,不禁感慨:故乡的井才真的是井呢,它让人感到水的存在,懂得珍惜。

故乡的石碾与古井一样,也久远得不知来历。

也因为是唯一,它要昼夜碾动。

石碾的背后,是一堵石头花茬的墙,在墙缝里从上到下依次插着一把一把的笤帚,这是村人约定俗成的秩序证明。

张三碾完了谷物,就把代表自己的那把笤帚取走,把下边那把移上来,意思是该你李四了。

其实各家各户的笤帚都有相同的形状,上眼看去,并没有绝对的区别。

然而,先后的秩序却从来都没乱过。

现在看来,故乡的石碾规定了本分的重量,提醒人们,和谐的生活,不是靠外在的法典和制约而形成的,关键的是每个人都自觉地养成和谐的信念,守信、守诚。

故乡人对我说,“慧”字是“心”字上边有个向里的笤帚,这就形象地告诫人们,生活的智慧,源于时时能够清扫自己心灵的杂质,是自我的修炼,方使生活和事业都能双双有丰硕所得。

说到故乡的老柳树,也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

儿时的那棵老柳树遭过一次雷劈,后来就朽了。

但是从它的侧畔,又萌发了新芽,多年之后,也壮大、也老,延续了原来的地标形状。

村里也不做严格的区分,认为它从来就是“本来”的那株。

如此一来,就乡情凝聚,即便是游子归来,也能找到过去的来路。

至于老柳树上的那口钟,其实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钟,它只是一块铸铁,能敲出钟声。

对这口钟,人们特别留恋。

因为在过去的日子,它既带来公平,也激活了勤勉。

无论尊幼、无论贫富、无论男女,只要它一响,你就得起床出工,不能懒。

村里发生了事情,它一旦响过,就代表着对众人的召唤,一个不缺地参与论辩。

统一意志、辨明是非、警示行为——它让村里人有“整体”的概念,不能游离其外,各行其是。

现在再看那口钟,不禁生出化不开的忧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