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专升本植物学章节重点.
专升本植物学大纲

植物学大纲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织本章重点:植物细胞显微结构、超微结构、功能;细胞壁分层、化学组成、生长方式、纹孔(单纹孔和具缘纹孔)、胞间连丝、细胞壁特化;细胞周期概念;有丝分裂各时期特点;植物细胞繁殖;各种组织细胞特点、分布、功能;分生组织、保护组织、基本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特征、维管束概念。
本章难点:细胞器、细胞壁结构。
第一节植物细胞1、细胞的发现及其意义2、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原生质(1)原生质的化学组成(2)原生质的物理性质(3)原生质的运动和新陈代谢3、植物细胞的形状与大小4、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细胞膜或质膜液态镶嵌模型、生理功能。
(2)细胞质及其细胞器质体、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圆球体、微体、液泡、细胞“骨架”:微管、微丝、中等纤维。
(3)细胞核核膜、核仁、核质。
染色体数目、结构、核小体、核粒、核的功能、内膜系统。
(4)细胞壁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
纹孔:单纹孔、具缘纹孔。
细胞壁特化:木化、角化、栓化、矿化、粘液化。
5、植物细胞的后含物淀粉、蛋白质、脂肪和油、晶体、生理活性物质等。
6、植物细胞的繁殖(1)有丝分裂细胞周期概念、间期:DNA合成前期、DNA合成期、DNA合成后期;分裂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2)无丝分裂横缢、纵裂、出芽等。
7、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生长、分化、植物细胞全能性概念。
第二节植物组织1、植物组织的概念2、植物组织的分类(1)分生组织位置不同分为: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
来源和性质不同分为:原分生组织、初生发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
(2)成熟组织保护组织、基本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和分泌结构。
(3)维管束、维管组织和维管系统第二章种子与幼苗第一节种子的结构和主要类型1、种子的结构(1)种皮(2)胚(3)胚乳2、种子的主要类型(1)双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篦麻、番茄、葡萄、桑等。
(2)双子叶植物无胚乳种子豆类、瓜类、油菜、梨、苹果等。
(整理)植物学知识要点

植物学知识要点一、植物细胞(一)细胞及细胞学说1、细胞:是组成生物有机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细胞学说:1838~1839年由德国植物学家M.J.Schleiden和动物学家T.Schwann提出。
其内容为:植物和动物的组织都是由细胞组成;所有的细胞是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来;卵和精子都是细胞;一个细胞可以分裂而形成组织。
细胞学说被被恩格斯评价为19世纪三大发明之一。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1、原核细胞是细胞中较为原始的一类细胞,没有真正的细胞核,即没有核膜将它的遗传物质与细胞质分开,只有一个由裸露的环状DNA分子构成的拟核体。
细胞器种类和数量较真核细胞简单。
蓝藻和细菌是原核细胞的典型代表,此外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等也都是原核细胞。
2、真核细胞:有真正的细胞核,遗传物质被包被在核膜内,细胞器种类、数量相对丰富。
(三)原生质及原生质体1、原生质:是构成细胞生活物质的总称。
即植物细胞除细胞壁以外的其他组成部分。
2、原生质体:是细胞壁以内有生命的部分,由原生质分化而来,可分为细胞膜(质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
(四)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1、显微结构:是指在光学显微镜下呈现的细胞结构。
2、超微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更精细的结构称为超微结构或亚显微结构。
(五)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植物真核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壁四部分构成。
1、细胞膜及内膜系统:(1)细胞膜又称质膜,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是与细胞壁紧密相连,包在细胞质外的一层薄膜,由磷脂双分子层和镶嵌在其上的蛋白质构成。
具有保护、选择性透过、吞噬、信息传递、识别等功能。
细胞膜在电镜下是一种由三层结构组成的单位叫做单位膜,单位膜中各种组成成分的结合方式,现在较为广泛接受的模型是“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2)内膜系统:细胞质中存在着许多由膜构成的细胞器或结构,它们彼此相关,甚至连通,组成一个庞大而又精密复杂的系统,这个系统称为内膜系统。
(完整版)植物学知识点总结

植物学第一章绪论一.1.植物:一般有叶绿素,自养;无神经系统,无感觉,固着不动。
2.植物界被子植物种子植物雌蕊植物维管束植物裸子植物高等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颈卵器植物真菌细菌菌类植物卵菌黏菌孢子植物地衣地衣植物褐藻红藻非维管束植物蓝藻低等植物绿藻黄藻藻类植物金藻甲藻硅藻裸藻轮藻3.生物界的分。
○1二界系统:植物界(光合,固着)、动物界(运动,吞食);○2三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变形虫,具鞭毛,能游动的单细胞群体);○3四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原始核);○4五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菌物界;○5六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菌物界、非细胞生物界(病毒、类病毒)区别:原生生物界与原核生物界4.植物作用□1植物在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功能◇1合成作用(光合作用): 6CO2+6H2O→C6H12O6+6O2(三大宇宙作用)○1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2将光能转化为可贮存的化学能;○3补充大气中的氧。
◇2分解作用(矿化作用)复杂有机物→简单无机物意义:a、补充光合作用消耗的原料b、使自然界的物质得以循环□2植物与环境○1净化作用:对大气、水域及土壤的污染具有净化作用,其途径是吸收,吸附,分解或富集。
○2监测作用:监测植物-对有毒气体敏感的植物。
○3植物对水土保持、调节气候的作用。
○4美化环境。
○5其它:杀菌(散发杀菌素);减低噪音等等。
□3植物与人类人类的衣、食、住、行、医药及工业原料等都直接或间接大部分与植物有关;第二章植物细胞与组织一.1.细胞概念细胞(cell) 是构成植物和动物有机体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细胞学说的内容○1植物与动物的组织由细胞构成○2所有的细胞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成○3卵细胞和精子都是细胞○4单个细胞可以分裂形成组织病毒是目前已知最小的生命单位,仅由蛋白质外壳包围核酸芯所组成二.原生质(化学和生命基础)原生质是细胞活动的物质基础,可以新陈代谢。
植物学全部知识点总结

前期:核内的染色质凝缩成染色体,核仁解体,核膜破裂、纺锤体开始形成。
中期:中期是染色体排列到赤道板上,纺锤体完全形成时期。
后期:后期是各个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由赤道移向细胞两极的时期。
末期:为形成二子核和胞质分裂的时期。染色体分解,核仁、核膜出现,赤道板上堆积的纺锤丝,称为成膜体。
第六章叶
名词解释
运动细胞(泡状细胞):在禾本科植物叶片上的一组大型的薄壁细胞,位于两个叶脉之间的上表皮。在横切面上呈扇形排列,与叶片的卷曲和张开有关。
海绵组织:双子叶植物叶中,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胞间隙发达,含有较少的叶绿体。
栅栏组织:在双子叶植物的叶肉中,靠近上表皮,通常由1-2层圆柱形的细胞组成,细胞的长径与表皮垂直,较整齐如栅栏状。细胞内含有大量的叶绿体。
植物学全部知识点总结(总24页)
第一章细胞
名词解释
原生质体:组成细胞的一个形态结构单位,是指活细胞中细胞壁以内各种结构的总称,使细胞内各种代谢活动进行的场所。
细胞骨架: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分别由不同蛋白质以不同方式装配成直径不同的纤维,相互连接形成具有柔韧性和刚性的的三维网状结构,因此称作细胞骨架。
纹孔:细胞在生成次生壁时并非全面加厚,在一些位置上不沉积次生壁物质,这些不加厚的区域称为纹孔
简答与论述
比较导管和筛管的结构。
导管——由许多管状的死细胞(导管分子)纵向连接而成(1分)。成熟导管分子的端壁溶解形成穿孔(1分)。侧壁发生不同方式的次生木质化增厚,呈现出环纹,螺纹、梯纹和孔纹等各种花纹(1分)。
筛管——由一些管状的无细胞核的生活细胞(筛管分子)连接而成(1分)。 筛管分子的细胞壁为初生壁性质。端壁特化为筛板(1分),其上分布有成群的筛孔。
植物学内容(整理习题、知识点)

1、种子休眠:有生命力的种子由于内在原因,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仍不能萌发的现象。
休眠是植物在长期系统发育过程中获得的一种抵抗不良环境的适应性,是调节种子萌发的最佳时间和空间分布的有效方法。
根据种子休眠产生的时间可分为初生休眠和次生休眠。
种子休眠的原因:一是胚本身的因素造成的,包括胚发育未完成,生理上未成熟,缺少必须的激素或存在抑制萌发的物质。
二是种壳(种皮和果皮等)的限制造成的。
2、种子萌发:是指种子从吸胀作用开始的一系列有序的生理过程和形态发生过程。
大致可分吸胀、水合与酶的活化、细胞分裂和增大、胚突破种皮、长成幼苗这五个阶段。
种子的萌发需要完整的和生命力的胚、足够的营养储备以及不处于休眠状态的种子,同时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3、根结构根是植物的营养器官,通常位于地表下面,负责吸收土壤里面的水分及溶解其中的无机盐,并且具有支持、繁殖、贮存合成有机物质的作用。
当种子萌发时,胚根发育成幼根突破种皮,与地面垂直向下生长为。
当主根生长到一定程度时,从其内部生出许多支根,称侧根。
除了主根和侧根外,在茎、叶或老根上生出的根,叫做不定根。
反复多次分支,形成整个植物的根系。
根分为根尖结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三部分。
根尖是主根或侧根尖端,是根的最幼嫩、生命活动最旺盛的部分,也是根的生长、延长及吸收水分的主要部分。
根尖分成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伸长区的细胞来自分生区。
由根尖顶端分生组织经过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形成了根的成熟结构,这种生长过程为初生生长。
在初生生长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成熟组织属初生组织,由它们构成根的结构,就是根的初生结构。
若从根尖成熟区作一横切面可观察到根的全部初生结构,从外至内分为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
有形成层细胞分裂形成的结构与根尖、茎尖生长椎分生组织细胞分裂形成的初生结构相区别,称它们为次生结构。
胚胎的胚根形成的根是植物的主根。
后来当植物发育到一定阶段,中柱的中柱鞘活动产生侧根。
植物学笔记(二)[整理版]
![植物学笔记(二)[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3f7be1e5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b6.png)
植物学笔记(二)植物学笔记(二)植物学》课程学习辅导(三)第三章植物的组织一、本章主要内容(一).细胞的分化和组织的形成由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逐渐到细胞的分裂停止,细胞外形伸长,以至形成各种具有一定功能和形态结构的细胞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
细胞的分化是植物组织形成的基础。
(二)植物组织的类型具有相同生理功能和形态结构的细胞群,叫组织。
植物的组织有分生组织、薄壁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泌组织。
分生组织是具有持续细胞分裂能力的组织,位于植物体生长的部位。
依性质和来源的不同,分生组织分为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
依位置来分,分为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和居间分生组织。
薄壁组织是进行各种代谢活动的主要组织,占植物体积的大部分。
根据生理功能的不同,分为同化组织、贮藏组织、通气组织、贮水组织等。
它们共同结构特点是:细胞壁薄,有细胞间隙,原生质体中有大的液泡,细胞体积比分生组织大得多,但大多仍为等直径的形状。
保护组织是覆盖于植物体表面,起保护作用的组织,其功能是减少体内水分的蒸腾,控制植物体与环境的气体交换,防止病虫害侵袭和机械损伤等。
保护组织包括表皮和周皮。
输导组织是植物体内担负物质长途运输的组织。
主要特征是细胞呈长管形,细胞间以不同的方式相互联系,在整个植物体的各器官内成为一连续的系统。
根据运输物质的不同,输导组织又分为两类,一类是输导水分和溶于水中矿物质的导管和管胞。
一类是输导营养物质的筛管和筛胞。
机械组织是对植物起主要支持作用的组织。
细胞大都为细长形,其主要特点是都有加厚的细胞壁。
常见的机械组织和后角组织。
分泌组织能够分泌蜜汁、粘液、挥发油、树脂、乳汁等物质的组织,叫分泌组织。
分泌组织分为外部分泌结构和内部分泌结构。
二、教材重点和难点(一)重点掌握六类组织的概念和结构特点本章主要讲植物的六类组织,每类组织都从概念、结构特点、功能、分布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在以后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各章中,要反复涉及各类组织,所以在学习本章内容时,不必作过细的探讨,应该着重掌握各类组织的概念及其细胞特点,以便能清楚地区分它们。
植物学整理笔记

植物学整理笔记第四章种子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构造和功能✧种子植物根据其胚胎是否有包被,又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类。
P68✧种子植物的植物体在构造上一般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种器官,其中前3种称为营养器官,后3种称为繁殖器官。
P68第二节种子萌发与营养器官的发生✧种子一般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
P68✧所谓假种皮,严格地说是指从胚珠基部向外突起,发育形成包裹在种子外面、色泽鲜艳的一种结构(如荔枝、龙眼)。
P69✧成熟的种子,种皮上一般还有种脐、种孔、种脊,种脐和种孔是每种植物都具有的构造。
P69✧胚包括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四个部分。
P70✧根据子叶的数目,种子植物可分为三大类:具有两个子叶的植物称为双子叶植物,具有一个子叶的植物称为单子叶植物,裸子植物的子叶数目不定,通常都是两个以上.P70✧种子的类型P701.无胚乳种子:这类种子只有种皮和胚两部分,子叶肥厚、贮藏大量的营养物质,代替了胚乳的功能。
许多双子叶植物,如刺槐、梨、板栗、油茶、核桃等都是无胚乳种子.2.有胚乳种子:这类种子由胚、胚乳和种皮三部分组成,胚乳占种子大部分,胚较小,如油桐、橡胶树、松、稻、麦等.许多双子叶植物,大多数单子叶植物和全部裸子植物的种子,都是有胚乳种子。
✧种子萌发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氧气.P72✧幼苗类型分为两种:子叶出土的幼苗和子叶留土的幼苗。
P73第三节根✧根是种子植物的重要营养器官,它的主要功能室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以及溶于水中的无机盐类,并通过根的维管组织输送到地上部分,根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具有合成的功能,此外还有固定支撑作用、输导作用、贮藏作用和繁殖作用(营养繁殖)。
P75✧定根(主根、侧根)和不定根P751.由种子中的胚根萌发而形成的根,称为定根,包括主根和从主根产生的侧根。
2.有些植物的根还可以从茎、叶、胚轴等部位产生,与胚根无关,称为不定根。
蕨类、种子植物扦插、单子叶植物等的根。
专升本植物学章节重点

《植物学》专升本考试辅导资料●各章重点第一章植物细胞一、简答题(试从发生、主要成分、特点等方面比较初生壁和次生壁)初生壁:在胞间层内侧形成的壁层,果胶质和纤维素,具可塑性。
次生壁:在初生壁内侧形成的壁层,纤维素,不具可塑性。
二、名词1.原生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2.原生质体:是细胞中有生命的物质,是细胞壁以内所有结构的总称。
3.纹孔:次生壁在形成时的中断部分。
4.胞间连丝:是连接相邻细胞间的细胞质细丝。
5.后含物:是细胞新陈代谢形成的产物。
6.减数分裂:是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的一次特殊的有丝分裂。
7.细胞生长:是细胞体积的增大和重量的增加。
8.细胞分化:来源相同的众多细胞向不同方向发展,各自在结构和功能上表现差异的变化过程。
三、单项选择1.下列细胞器中属于单层膜结构且与蛋白质合成有关有关的是()C粗面内质网2.植物细胞中起分解消化作用的最主要细胞器是()B溶酶体3.细胞核内合成核糖体亚单位的重要场所是()B核仁第二章植物组织一、论述题1.何谓维管束?维管束的组成分子是什么?维管束有哪些主要类型?在蕨类和种子植物器官中,以输导组织为主体,由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薄壁组织共同组成的复合组织。
被子植物的韧皮部包括:筛管、伴胞、韧皮纤维和韧皮薄壁细胞,木质部包括:导管、管胞、木纤维和木薄壁细胞。
无限维管束,有限维管束,外韧维管束,双韧维管束,周木维管束和周韧维管束等。
二、简答题1.何谓分生组织?其有哪些类型?具有分裂能力的组织。
按来源分: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
按位置分: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和居间分生组织。
2.薄壁组织有哪些类型?组成其细胞有哪些特点?同化组织,吸收组织,贮藏组织,通气组织和传递细胞。
壁薄,有发达胞间隙,分化浅。
3.试区分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的异同点。
厚角组织:局部加厚,初生壁,活细胞厚壁组织:全面加厚,次生壁,死细胞4.试区分导管和筛管的异同点。
导管和筛管均为输导组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学》专升本考试辅导资料●各章重点第一章植物细胞一、简答题(试从发生、主要成分、特点等方面比较初生壁和次生壁)初生壁:在胞间层内侧形成的壁层,果胶质和纤维素,具可塑性。
次生壁:在初生壁内侧形成的壁层,纤维素,不具可塑性。
二、名词1.原生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2.原生质体:是细胞中有生命的物质,是细胞壁以内所有结构的总称。
3.纹孔:次生壁在形成时的中断部分。
4.胞间连丝:是连接相邻细胞间的细胞质细丝。
5.后含物:是细胞新陈代谢形成的产物。
6.减数分裂:是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的一次特殊的有丝分裂。
7.细胞生长:是细胞体积的增大和重量的增加。
8.细胞分化:来源相同的众多细胞向不同方向发展,各自在结构和功能上表现差异的变化过程。
三、单项选择1.下列细胞器中属于单层膜结构且与蛋白质合成有关有关的是()C粗面内质网2.植物细胞中起分解消化作用的最主要细胞器是()B溶酶体3.细胞核内合成核糖体亚单位的重要场所是()B核仁第二章植物组织一、论述题1.何谓维管束?维管束的组成分子是什么?维管束有哪些主要类型?在蕨类和种子植物器官中,以输导组织为主体,由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薄壁组织共同组成的复合组织。
被子植物的韧皮部包括:筛管、伴胞、韧皮纤维和韧皮薄壁细胞,木质部包括:导管、管胞、木纤维和木薄壁细胞。
无限维管束,有限维管束,外韧维管束,双韧维管束,周木维管束和周韧维管束等。
二、简答题1.何谓分生组织?其有哪些类型?具有分裂能力的组织。
按来源分: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
按位置分: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和居间分生组织。
2.薄壁组织有哪些类型?组成其细胞有哪些特点?同化组织,吸收组织,贮藏组织,通气组织和传递细胞。
壁薄,有发达胞间隙,分化浅。
3.试区分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的异同点。
厚角组织:局部加厚,初生壁,活细胞厚壁组织:全面加厚,次生壁,死细胞4.试区分导管和筛管的异同点。
导管和筛管均为输导组织。
导管:输水组织,存在于木质部中,具次生壁,为死细胞筛管:输导有机物组织,存在于韧皮部中,为初生壁,为活细胞三、名词1.组织: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担负一定生理机能的细胞组合。
2.分生组织:具有分裂能力的组织。
按来源分: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
按位置分: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和居间分生组织。
3.成熟组织:由分生组织分化而来,包括薄壁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泌组织。
4.维管组织:在蕨类和种子植物器官中,以输导组织为主体,由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薄壁组织共同组成的复合组织。
5.维管束:维管组织通常成束存在。
6.维管植物:具有维管组织的蕨类和种子植物。
四、单项选择1.禾谷类植物的拔节、抽穗,主要与下列哪种组织的活动有关?()C居间分生组织2.下列观点错误的是()B裸子植物输导水分的结构是导管3.下列哪种形态特征不属于筛管所具有()C细胞成熟过程中次生壁不均匀加厚4.具有纹孔道的细胞是()D 石细胞5.被子植物靠输导水分()C导管和管胞6.韭菜叶割了以后又能继续生长,是由于下列哪种组织的活动结果?()C居间分生组织7.伴胞存在于()B韧皮部8.纤维属于()A厚角细胞9.下列植物茎中属于无限双韧维管束的是()C马铃薯10.蕨类和裸子植物输导同化产物的结构是()D 筛胞第三章根一、论述题1.试比较双子叶植物根和茎初生构造的异同点。
相同点:①横切面均分为表皮、皮层和中柱三部分②初生韧皮部发育顺序均为外始式。
不同点:①表皮:根为吸收组织,茎为保护组织②皮层:根具内皮层,茎无内皮层③中柱鞘:根具中柱鞘,茎多无中柱鞘④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排列方式:根为相间排列,茎为内外排列⑤初生木质部发育方式:根为外始式,茎为内始式⑥髓射线:根无髓射线,茎有髓射线⑦次生生长开始时,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发生部位:根维管形成层由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的薄壁细胞和正对原生木质部的中柱鞘细胞共同产生,茎维管形成层由束中形成层和束间形成层共同产生;根木栓形成层最早产生于中柱鞘,茎木栓形成层最早多产生于外围的皮层。
二、简答题1.说出中柱鞘在根的初生结构中分布的具体部位,中柱鞘细胞的特点和功能。
中柱鞘是中柱的最外层结构。
具脱分化能力,可形成侧根,最早的木栓形成层和部分的维管形成层。
2.说出内皮层在根的初生结构中分布的具体部位,内皮层细胞的特点和功能。
内皮层是皮层最内一层结构。
具凯氏带,能控制根对土壤水溶液的吸收。
3.双子叶植物的根为什么能增粗生长?说明根在进行次生生长时,形成层发生部位以及活动情况。
因为其能形成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
根维管形成层由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的薄壁细胞和正对原生木质部的中柱鞘细胞共同产生。
以平周分裂为主,垂周分裂为辅,均向外产生次生韧皮部,向内产生次生木质部,同时还形成次生射线。
三、名词1.器官:由多种组织构成,易于区分的部分,分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
2.营养器官:根、茎、叶是被子植物的三大营养器官。
3.初生生长:即伸长生长,是由初生分生组织分裂、生长和分化的过程。
4.初生结构:初生生长形成的结构。
5.次生生长:即增粗生长,是由次生分生组织分裂、生长和分化的过程。
6.次生结构:次生生长形成的结构。
7.根瘤:土壤中的根瘤细菌与植物根系所发生的共生关系。
8.菌根:土壤中的真菌与植物根系所发生的共生关系。
9.凯氏带:根初生结构的内皮层细胞的径向壁和横向壁上形成的带状加厚。
10.内起源:侧根起源于中柱鞘。
11.外始式:根的初生木质部发育方式。
四、单项选择1.要观察根的初生构造时选择切片最合适的部位是()C根尖根毛区2.在次生生长过程中,双子叶植物根和茎中的多数初生组织通常遭受破坏,但有一个结构例外,它是()B初生木质部3.植物根初生构造的中央部分是()C髓或后生木质部4.根初生木质和韧皮部的排列是()C相间排列5.下列哪个部分与根的伸长生长有直接关系()B生长点和伸长区6.甘薯藤的节上所产生的根属于()C不定根7.根维管形成层最先是由发生()C初生韧皮部内侧的保持未分化的薄壁细胞8.根瘤细菌生活在豆科植物根部细胞中,两者的关系是()A共生9.根尖吸收能力最强的部位是()D 根毛区10.凯氏带是根内皮层细胞的上所形成的木化和栓化的带状加厚()C横向壁和径向壁第四章茎一、论述题1.试比较双子叶植物根和茎初生构造的异同点。
(同上)二、简答题1.比较早晚材的异同点。
均为木材。
早材:形成层在春季形成的木材,其质疏色浅腔大壁薄。
晚材:形成层在秋季形成的木材,其质密色深腔小壁厚。
2.何谓芽?芽有哪些类型?枝、叶、花或花序的原始体。
定芽、不定芽、叶芽、花芽等。
3.树为何怕剥皮而不怕空心?树怕剥皮是因为其中有韧皮部组成的活树皮不怕空心是因为边材始终存在,能输水。
三、名词1.顶芽:着生在茎和枝顶端的芽。
2.侧芽:着生在茎和枝侧面的芽。
3.腋芽:侧芽多生于叶腋处。
4.无限外韧维管束:维管束中无束中形成层且韧皮部在外,木质部在内。
5.髓射线:在茎的初生构造中,维管束之间的薄壁组织区域称为髓射线,也称为初生射线。
髓射线外连皮层,内接髓部,是茎内横向运输的途径,髓射线细胞具有贮藏作用,其中一部分细胞可转变为束间形成层。
6.年轮:在温带地区,由于维管形成层周期性活动的结果,在一个生长周期中产生的次生木质部,形成一个生长轮,由于上一个的晚材和下一个的早材在结构上有明显的差异,使生长轮界限清楚,如果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只有一个生长轮,就称为年轮。
7.假年轮:由于外界气候反常或严重的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暂时阻止了形成层的活动,后来又恢复活动,因此在同一个生长季节中,可产生二个以上的生长轮,这就叫假年轮。
8.春材(早材):也称春材,指在木材的一个生长轮(或年轮)内,细胞较大,壁较薄,排列较疏松的部分,这部分木材在生长季的早期(即春季)形成。
9.秋材(晚材):在一个生长轮(或年轮)中,较晚形成(夏末秋初)的木材;其细胞比早材中的较小,壁较厚、质地较致密,晚材也称为秋材或夏材。
10.心材:指生长的乔木或灌木的内部木材,是较老的次生木质部,不包含活的细胞,并已失去了输导和贮藏功能。
11.边材:在生活的乔木或灌木中,具有活的木薄壁组织,有效地担负着输导和贮藏功能的那部分木材。
这是近年形成的次生木质部,颜色较浅。
12.外树皮:树皮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狭义概念指的是历年形成的周皮以及周皮以外的死亡组织,也称落皮层或外树皮。
广义的概念是指维管形成层以外所有组织的总称,树皮外层由周皮和一些已死的皮层、韧皮部所组成,为老茎的保护组织;树皮内层由活着的次生韧皮部所组成,是茎内同化产物的输导途径。
13.广义树皮:见上。
四、单项选择1.木本植物茎增粗时,细胞数目最明显增加的部分是()B木质部2.在下列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中,占比例最大的部分通常是()D髓3.双子叶植物茎初生构造的中央部分是()A髓4.禾本科植物茎的维管束在整体上属于()B散生维管束5.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特点主要是()D韧皮部排成不连续的一轮6.南洋杉的主要分枝方式是()A单轴分枝7.形成层的射线原始细胞形成()A维管射线8.水稻茎的维管束属于()C外韧有限维管束9.芽依其形成器官的性质可分为()B叶芽、花芽、混合芽10.木本植物的一个年轮中包括()A早材和晚材第五章叶二、简答题1.叶肉细胞分化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叶通常称为什么叶?栅栏组织有何主要特点?二面叶。
是一列或几列长柱形的薄壁细胞。
其长轴与上表皮垂直相交,作栅栏状排列。
栅栏组织细胞的叶绿体含量较多。
2.试从位置、细胞形状、叶绿体数量和生理功能等方面区分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
栅栏组织:靠近上表皮方向,是一列或几列长柱形的薄壁细胞,作栅栏状排列,栅栏组织细胞的叶绿体含量较多,主要行光合作用。
海绵组织:靠近下表皮方向,其细胞形状、大小常不规则,胞间隙很大,在气孔内方形成较大的孔下室,海绵组织细胞内含叶绿体较少,光合作用能力不如栅栏组织,但更能适应气体交换。
3.以夹竹桃为例,说明旱生植物叶的形态结构与旱生环境的适应。
具复表皮,角质膜发达,栅栏组织发达,机械组织发达,具气孔窝。
4.在显微镜下你是如何判断叶片横切面的上、下面?上面:角质膜发达,气孔较少,靠近栅栏组织,木质部方向下面:角质膜部发达,气孔较多,靠近海绵组织,韧皮部方向。
三、名词1.完全叶:具有叶片、叶柄和托叶。
2.二面叶:具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的叶。
3.等面叶: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的叶。
4.栅栏组织:两面叶的叶肉组织的一种类型,是一列或几列长柱形的薄壁细胞。
其长轴与上表皮垂直相交,作栅栏状排列。
栅栏组织细胞的叶绿体含量较多。
5.海绵组织:两面叶的叶肉组织的一种类型,是位于栅栏组织与下表皮之间的薄壁组织,其细胞形状、大小常不规则,胞间隙很大,在气孔内方形成较大的孔下室,海绵组织细胞内含叶绿体较少,光合作用能力不如栅栏组织,但更能适应气体交换。